论梵高艺术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梵高自画像对幼儿美术的启示

梵高自画像对幼儿美术的启示

梵高自画像对幼儿美术的启示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位伟大的荷兰画家,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梵高的自画像是他创作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自画像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内心世界,还对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梵高自画像的背景和意义1.1 梵高自画像的创作背景梵高在其短暂而不幸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

他认为通过描绘自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和艺术。

这些自画像是他对自身形象、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1.2 梵高自画像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梵高自画像向我们展示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幼儿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二、梵高自画像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启示2.1 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真实感受梵高自画像揭示了艺术家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自画像,可以引导幼儿培养观察力,学会观察细节和表达真实感受。

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内心情感,发展审美能力。

2.2 培养幼儿对色彩运用的敏感度梵高在自画像中经常运用鲜艳的色彩,这些色彩不仅仅是描绘外貌特征,更是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通过欣赏和分析梵高的自画像,可以培养幼儿对色彩运用的敏感度,并引导他们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

三、梵高自画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启示3.1 鼓励幼儿勇于表达个性梵高的自画像展示了他独特而丰富的个性。

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自画像,可以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让他们在创作中展现个性。

3.2 培养幼儿对艺术表达的自信心梵高的自画像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通过观察和学习梵高的自画像,可以培养幼儿对艺术表达的自信心。

幼儿应该被鼓励相信自己的创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论成果如何,重要的是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

四、梵高自画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启示4.1 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情感梵高的自画像中透露出丰富多样的情感,从快乐到忧伤,从孤独到渴望。

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自画像,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不同情感,并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梵高的艺术创作心得体会

梵高的艺术创作心得体会

梵高的艺术创作心得体会一、梵高的艺术创作心得体会来源于内心的情感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先驱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深度闻名,但在他一生中也经历了许多挣扎和苦难。

然而,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让他能够创造出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

梵高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也是其艺术创作心得体会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梵高的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尝试描绘乡村景色和农民生活的努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应该表达内心情感而不仅仅是外观形象。

梵高将观察和经验与自己内心情感相结合,并通过用色、笔触和构图等技巧表达出来。

对他来说,画画并不只是复制世界上已有的事物,而是去捕捉那些无法言喻但又强烈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二、梵高的色彩运用与表达情绪色彩在梵高的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被他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

通过对配色的选择,梵高能够强烈地传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情绪状态。

他经常使用鲜艳且富有张力的颜色,以此突出表达内心体验。

例如,在他的作品《星夜》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亮且动态的星空被深蓝色天空环绕。

这种大胆而夸张的配色方案揭示了他对自然万物之美以及内心强烈渴望与困苦之间冲突关系的认知。

在这幅作品中,色彩对于表达深深打动人心的内心情感至关重要。

三、笔触与构图为梵高创造了独特氛围除了色彩运用外,梵高独特而有力的笔触也是其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粗犷而有力的笔触技法,他在画布上营造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氛围。

梵高常常使用短而粗的刷笔,在作品中形成明显的笔触纹理。

这种技法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强烈而劇烈的感觉,好像画家正在用全身心投入到他所创造的世界之中。

与平滑细腻的绘画风格相比,梵高的笔触使他能够直接表达内心情感并传递给观者更为真实和直接的体验。

此外,构图也是梵高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善于运用对比和重复来创建视觉上引人注目且具有冲击力的画面。

梵高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梵高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梵高艺术欣赏心得体会梵高艺术欣赏心得体会1片子是从对毕加索早年作品的回顾开始,在那些时候,毕加索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用自己无语伦比的天赋以及技巧来颠覆他所继承的传统。

比如美,比如历史。

裸体女人的魅惑在传统中多少带着神秘与魅惑,而在《亚维农的少女》中,它却变成了站成一排展示裸体的妓女。

单手牵马的将军的手曾是标准的权力描绘,在毕加索的旷野男孩儿中,同样的单手与随意却被抽取了历史与空间。

他多么熟悉他先前的伟大画家们对各种元素反复和熟练运用,可是毕加索却坚决说:不!现在,形式大于内容。

这个时候的毕加索可不是画得出Guernica的毕加索,他才懒得管政治。

他的朋友说:“毕加索,那可是我认识的跟政治最不沾边的人了。

”但生活的节奏还是要快过艺术,毕加索再次回到西班牙,跟他的新情人一起,见证着30年代西班牙残留的斗牛场的血腥。

死亡的人或牛,血腥的气味。

这景象对他而言实在难以忘怀。

1937年的格尔尼卡,轰炸机从穿着布衫或带着礼帽的人们头上飞过,几乎是“不经意地”(”almost casually”)扔下几颗炸弹。

这是一个黑色玩笑吗?母鸡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蛋?这里可不是战场。

可生活才没空去琢磨这些玩笑,格尔尼卡只知道自己一下子从白天进入了黑夜,烟雾弥漫,房子着了火。

黑白的世界印刷在黑白的报纸上四处传送,是想留下这一刻,还是仅仅想复制这黑与白?我们不知道毕加索是否也在看到这照片的时候考虑过这问题,我们只知道:他决意创作他的《格尔尼卡》,那老早答应了世博会的约稿,却久久久久没有任何头绪的与当下的政治世界直接相关的杰作。

奥,他知道,这会是个杰作,只要他能够完成的话。

Simon Schama对《格尔尼卡》评语是:毕加索再一次颠覆了艺术——不久前由他重新定义的现代派艺术。

这一次,毕加索不再刻意拒绝历史,相反还伸出他强壮的手臂,要用他手中的画笔重新承托起那沉甸甸的传统。

他可没办法忘记普拉多美术馆里那些旷世的珍藏,那在战火中遭受着灭世的命运的珍藏。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1梵高生平简介通过美术鉴赏课堂以及课下的学习,我对梵高本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人,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不仅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而且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

他的精神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种种原因为他后来罹病和悲剧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通过课堂上视频的学习,我了解到梵高的早期曾投身于艺术品商人的工作。

后来又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随后他成了贫困的传教采矿工人。

梵高是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也就是说直到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

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他的作品,如《夜晚的咖啡馆》、《向日葵》、《星夜》与《罗纳河上的星夜》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割耳事件:1888年2月,梵高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

租赁房屋,10月高更来访。

12月高更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

普遍认为,梵高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

梵高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精神失常,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

关于割耳事件的原委,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

两名德国的艺术史研究学者于2009年5月曾提出,梵高的左耳可能是在与高更一次争吵中,高更挥刀误伤而导致梵高左耳被割掉。

梵高的星夜感想

梵高的星夜感想

梵高的星夜感想梵高的《星夜》是一幅极具传奇色彩的画作,以其独特的画风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带您领略这幅名画的魅力,分享我对《星夜》的感想。

一、画作背景《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了一片宁静的乡村夜景。

画面中,一条小河从前景流向远方,一座小桥横跨其上,村庄里的房屋和教堂错落有致。

夜空中,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犹如梦幻般的世界。

二、艺术特色1.强烈的色彩对比:梵高在《星夜》中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将深蓝色夜空与明亮的黄色星光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

2.独特的画风:梵高的笔触粗犷,线条扭曲,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画风。

这种画风使得《星夜》具有强烈的个性,让人过目难忘。

3.深邃的内涵:梵高在《星夜》中表达了自己对宇宙、生命和宗教的思考。

画面中的星星和月亮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而扭曲的线条则反映了梵高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三、感想分享1.对自然的敬畏:《星夜》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同时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生命的顽强:梵高在创作《星夜》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然而,他在画作中展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种顽强精神令人敬佩。

3.艺术的魅力:《星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引发无尽的思考。

4.梦幻与现实的交织:在《星夜》中,梵高将梦幻般的夜空与现实的乡村景色相结合,使画面充满神秘感。

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让人陷入沉思。

总之,《星夜》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的画作。

它让我感受到了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梵高给我的启示

梵高给我的启示

梵高给我的启示这篇论文我选择了写梵高,写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画家,并不是要重申梵高的伟大,也不是要描述他的苦难史。

在这门课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但是让我有了更多思考的人,还是梵高。

梵高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但是对于我来说,他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在艺术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对生活或者是人生的思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家过的都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这种想法或者是价值观就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

好像身为一名艺术家,就应该是贫穷的,就应该是命运多舛的。

儿时的自己也曾经为他们感到惋惜甚至痛心。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逐步对这些艺术家的了解和思考,我突然觉的,有些羡慕他们的生活。

所谓的贫穷,是我们依照一般人的理解,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

认为没有钱,就是贫穷。

但是在我看来,艺术家是少数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生命方式的的人。

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所追求的,不是金钱。

他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精力,去追求自己需要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个数据,说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都不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出于无奈在从事自己感到毫无乐趣的职业。

这也是现下社会的一大现状,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毕业的人选择不是自己专业的工作。

这其中大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总少不了“无可奈何”几个字。

说白了,还是对金钱上的渴望。

谈不上是否奈何的。

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就没有必要叹息社会的不公。

事实上,很多艺术家比腰缠万贯的实业家都要富有,但是贫富差异是由于艺术创造的商品化策略等复杂因素造成的,这里不加以评论,但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一个自愿选择艺术道路的艺术家,即使是贫穷的,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

因为那毕竟是对生活方式自由的选择。

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群人就显得是那么的可爱和珍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艺术家通常意味着生命的方式极端自由,意味着每一天都为自己活着。

至于有可能要忍受贫穷,那也比为了荣耀、头衔、地位等外在的世俗目的好的多。

如果梵高还在世,无疑是世界上少有的富翁。

艺术赏析梵高,心得感想作文

艺术赏析梵高,心得感想作文

艺术赏析梵高,心得感想作文
说到梵高的画,那可真是个性十足啊!他的画儿,就像狂风中的火焰,烧得你热血沸腾。

你看那《向日葵》,花瓣都好像活了似的,一股子热烈劲儿扑面而来,就跟梵高自己那股子冲劲儿一样!那黄色,哇,简直比太阳还亮,看得人眼睛都快瞎了!
再来说说《星空》,这画儿简直是个小宇宙啊!星星们不是静静地挂在天上,而是像烟花一样在画布上炸开,闪得人眼花缭乱。

夜空深邃得让人想掉进去,星星又亮得跟钻石似的,这种对比,真是让人看了都觉得有点不真实,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还有他那《自画像》,一看就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孤独和坚韧。

那双眼睛,深得像能吸走人的灵魂,但又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他的笔触,粗得跟刷子似的,每一笔都像是在喊,“这就是我!”看了让人心里一阵酸楚,又觉得挺佩服他这股子坚持的劲儿。

总的来说,梵高的画就是能把你拉进他内心的世界,让你感受到他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

他就像个疯狂的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全都倾注在画布上,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为他鼓掌!。

艺术的启示梵高的创作与精神世界

艺术的启示梵高的创作与精神世界

艺术的启示梵高的创作与精神世界艺术的启示:梵高的创作与精神世界梵高,一个名字几乎人人皆知。

他是一位卓越的荷兰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杰作。

梵高的创作除了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更是深深地反映了他丰富而矛盾的精神世界。

一. 艺术的独特见解梵高在艺术创作中探索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他画的花、树、夜空和人物,都被他赋予了强烈的情感和象征性。

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二. 艺术创作与心灵创伤的关系梵高的创作与他的心灵创伤密不可分。

他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孤独和痛苦的体验。

他的色彩明亮而狂热,线条粗犷而扭曲,给人以一种不稳定和震撼的感觉。

他笔下的星空中,或是繁星闪耀,或是暗淡寂寥,似乎是他对内心的情感抒发。

三. 艺术成为精神疗愈的方式对于梵高来说,艺术不仅是他思考和表达的媒介,更是一种精神疗愈的方式。

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能够暂时忘却内心的痛苦,进入一种平静而安详的状态。

他以斧劈式的笔触和激进的色彩表达了内心的压抑和挣扎,最终实现了他对内心和现实的和谐。

四. 艺术如何影响观者梵高的作品无论是在他的生前还是之后,都对无数的艺术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的内心世界引发了观者对自身情感和存在的思考。

人们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时,也许能够找到共鸣,从而在艺术的启示下展开自身的创作和成长。

五. 艺术透过时间的洗礼闪耀着光芒尽管梵高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甚至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但他的作品如今已赢得了全球的认可和崇敬。

他画作中的鲜艳色彩和深邃内涵,仍然在当今的艺术界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梵高的创作闪耀着光芒,不断地启发并激发着新一代艺术家的灵感。

总结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深入人心,触动内心最深的角落。

梵高的创作与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他的独特见解和内心冲突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梵高作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已经引领人类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还是他的艺术创新精神,或是他的艺术人生史,都在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渗透到了艺术的每一个角落。

当今天的我们读及梵高时给我们的只有一种震撼和敬畏,他是大师,他是精神源泉的始作俑者。

记得当我还小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世界闻名,但是真正了解他还是我來大学以后,那源于我从图书馆借的一本关于梵高的著作。

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是一幅《向日葵》,也许许多人会看不起这幅作品,不觉得怎样,但是当我读完梵高的人生史后,我才真正意识到那是一幅不朽的著作。

他革新了一代艺术,成为后印象派的一代先驱。

他充分应用了色彩的关系原理,应用小笔触和响亮的颜色,在自己充满幻想的大脑下,从不一样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社会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在我看来最应该谈及的是他的《麦田的乌鸦》,这幅作品中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麦田波浪滚滚,上面飞舞着一片深黑色的乌鸦。

深蓝色本来就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在加上翻滚的麦浪,给人一种强烈的紧张沉闷之感,而这正是梵高最后绝笔时的状态,在那之后他自杀在了那片麦田里,永逝于人间。

而从梵高短暂的人生中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执着无所畏惧的精神,一种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作为21世纪的艺术事业从事者更需要这种精神:无所畏惧而敢于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艺术创想的时代,我们需要梵高般的精神:无所畏惧而敢于创新。

我们的环境是美好的,更应该把握好这个机遇。

不仅要抓紧时间练习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大胆尝试把握创新。

在生活中学习之中要学会学习,多看书,多看名人佳作;多练,临摹大师作品;多想,吸取优点,取长补短;多实践,用不一样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艺术,把生活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艺术和艺术作品。

我想只要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是梵高。

回想梵高的艺术生涯虽然只有十年,但是艺术成就是辉煌的,而我们却有无尽的年华,我们有时间和精力来把握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惜时如金,放开自己大胆的去做。

谈谈你对梵高的作品对你的学习影响和

谈谈你对梵高的作品对你的学习影响和

谈谈你对梵高的作品对你的学习影响和从梵高的经历和成就中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很多的。

首先是要坚持梦想。

梵高尽管穷困潦倒。

却从末放弃过对绘画的热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非常勤奋短暂的一生画了一千多幅画。

还有就是坚持自我。

他的画当时大多数评论家不认可的情况下。

仍按自已特有画法进行创作。

这些品质成就了他成为世界一流画家。

梵高的伟大在于,相隔百年的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传递过来的美。

内心骄傲、热情,像阿尔勒的向日葵。

梵高的作品在艺术届可以说是最具辨识度的了。

色彩饱和度高、对比强烈,用笔肌理感强,从每一副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作画时的内心的情感。

梵高的画不同于其他同时期的画家,没有匠气。

他是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

他对世界充满了一种天真的认清和深沉的爱。

他深爱的东西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

他手中的色彩特性和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

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也会由于他对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力,使画面总是那么辉煌而独有个性。

梵高作画时摒弃了一切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论梵高的作画与做人

论梵高的作画与做人

论梵高的作画与做人论梵高的作画与做人他创造了全新的记录世界、描绘光、再现光另外一面被忽略的形式的技巧,并且用这技巧留住那些我们往常的视觉没注意到的,当人们终于沿着他们指引的角度去看时,看到了梦境,心灵的梦境,它是存在于光的变换之中的,只是我们解读的方式不正确而已。

这样的技巧被梵高发挥到了极至,梵高的热情到了失控的地步:凡我所见的,哪怕是心的幻觉瞬间,但它曾经出现在我眼前过,我便要录下它。

于是我们看到燃烧的向日葵。

而高更要好一些,他的塔希提岛的风光要纯净一些,变换一些,变换到了他得用最细小的笔触来分解所见的光,因为对他而言,每一光点都有不同的色。

点彩技巧的出现,让印象派达到了技术的极限。

让美也到达了颠峰艺术的殉道者-梵高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肉体疾病的搅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完毕了其年轻的生命,时年37岁。

梵高的终身是短暂的,也是巨大的。

梵高的巨大不只是由于其艺术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天价,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熄灭本人生命的巨大殉道主义肉体,富含悲剧颜色的人生阅历和催人泪下、不被当世人所了解的灾难情感世界以及撼人心魄的传奇式绘画进程。

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可谓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大师。

他酷爱生活,酷爱生命,坚持自我,努力工作,即使在生活最困苦最疲惫、在身心最孤寂最无助、在一切人都不了解而被当作异类而遗弃的时分,梵高还是一直在工作,直到本人完毕生命的最后时辰,仍对生命自身带有极大眷恋二、共同的生命蜕变与猖獗的艺术情怀从某种意义说,梵高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由本人一手所筹划的。

梵高不断活在世俗和家人的既定规律和意愿中,但是当他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他开端领悟到以前历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一切关于上帝的说法都是天真幼稚的说辞,上帝是不存在的。

这个世界只要一片浑噩、凄惨、灾难、严酷、煎熬和无尽的黑暗。

他对世俗开端疑心、不平、仇恨……这些都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将有所改动。

浅谈梵高的艺术成就

浅谈梵高的艺术成就

浅谈梵高的艺术成就【摘要】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他的独特风格和作品特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梵高的艺术成就进行探讨,分析他的影响力、独特风格以及作品特点,并评价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梵高虽然在生前未能获得广泛认可,但他的作品却在后世得到了高度赞赏,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梵高的艺术成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梵高的成就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以更好地珍视和传承他留下的艺术遗产。

【关键词】引言:梵高,生平简介,艺术成就评价正文:影响力,独特风格,作品特点,艺术成就,艺术地位结论:艺术史重要性,后世影响,深入探讨1. 引言1.1 梵高的生平简介文中梵高的生平非常波折而又传奇。

梵高出生于一个荷兰的牧师家庭,自小就展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却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他曾在不同行业工作过,包括担任过售书员、助教等职务,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和使命。

后来,梵高决定投身艺术,并前往法国巴黎学习绘画。

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包括塞尚等名家。

梵高的艺术天赋逐渐展露,他用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表现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梵高的一生并不幸福,他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最终在1890年自杀身亡,享年仅37岁。

尽管梵高在他的一生中并未获得广泛认可,但他的作品却在他逝世后得到了巨大的赞誉和尊重。

他被视为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艺术风格和方向。

1.2 对梵高的艺术成就的评价梵高的艺术成就备受世人赞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创作使他成为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对梵高的艺术成就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位天才,有些人则觉得他的作品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梵高的艺术成就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梵高通过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笔触技法,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

感悟梵高 --观梵高作品有感

感悟梵高 --观梵高作品有感

感悟凡高文\李红东凡高用火热的心、激扬的笔去描绘生活。

他的画作像一团火,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他宛如太阳,却被太阳熔化了。

每当看到梵高的画作时就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我的感受。

只有用身体的语言,用握着画笔的手去感悟体会凡高的笔触飞扬,这是火焰的舞蹈,是生命的壮歌。

他是印象派,又不同于印象派,而凡高让全世界留下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不是印象派所捕捉对象外表的美,而是直接切入对象本质,像热恋的情人;不是绘画光源的简单讲究,而他自己就是生命的光源,直接燃烧。

照亮夜晚的星空,照亮夜咖啡店,照亮世界画坛。

有一种颜色叫生命,凡高把自己燃做成油画的颜色,融入在向日葵里,融入在麦田中,那是活着的意味。

他用强烈的色彩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用放飞的激情反抗着生活所不能给他的,哪怕是温饱。

他以忠诚面对冷冰冰的现实。

他以牺牲和苦行实践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信仰。

凡高用激情赋予艺术以生命,艺术又赋予了他激情四射,精力充沛。

虽不修边幅,但胸中怀有郁勃之气却如太阳喷射的火。

画中的凡高没有感觉生活给他的磨难,总是充满激情和力量,满怀着信心与真诚。

没有愤世嫉俗,一往无前的追求与无限的渴望,他的激情又上升到一种饱满的、炽热的爱,他似乎在用这燃烧的爱来融化这世态炎凉,他用最强烈的内心在绘画。

他不断的思考,用画笔表现着他的精神世界,在割去耳朵的肖像中填补他精神世界中缺失的部分,他用狂热的绘画填补他内心的不平。

他热爱土地,好像大地才能抚平他心身的伤痛。

他画庄稼、田园、飞鸟……,他的笔触都在运动,倾向内心,暗示生命是在流动,在呼唤,在轮回,在燃烧。

凡高是金色的,他的传世作品大部分都饱含金色的调子,他的思想里更追求着那份热烈激扬的感情。

他强烈的创造着艺术,也创造着自己。

凡高的精神感动着世界,他对艺术忠诚的心让世界震撼和感动。

我一直倾心着梵高的作品,并且热爱他,在一段时间里曾试着用国画语言表现这种热爱。

我想以他的这种激情感动自己,然后在传统中国画笔墨中找到契机。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

关于《梵高》的艺术人生启示作者:曾令洲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第08期梵高作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已经引领人类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还是他的艺术创新精神,或是他的艺术人生史,都在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渗透到了艺术的每一个角落。

当今天的我们读及梵高时给我们的只有一种震撼和敬畏,他是大师,他是精神源泉的始作俑者。

记得当我还小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世界闻名,但是真正了解他还是我来大学以后,那源于我从图书馆借的一本关于梵高的著作。

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是一幅《向日葵》,也许许多人会看不起这幅作品,不觉得怎样,但是当我读完梵高的人生史后,我才真正意识到那是一幅不朽的著作。

梵高的一生是沧桑的、无赖的,但又充满自我成就感的,他的一生创造了大量的作品,但是真正卖出去的没有几件作品,受到欣赏的也许只有他自己间或他的好朋友高更或是他的哥哥特奥。

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只靠他的哥哥在当时不景气的画廊一点微薄的工资支承,他从来没有结过婚,就连妓女都不要他,离它而去。

他谈过的三次恋爱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也许这还不算什么,就连他的父母都不要他,这无疑都是对他重大的精神打击,也许这就是他精神病来源,以至于在他得知好朋友高更对他的不屑一顾是精神病大发,割掉了自己的右耳。

当世人面临这一切时有谁能忍受了,何况梵高在那样的环境下了,37岁就英年早逝了。

虽然37岁的他在饱受煎熬后自杀了,虽然他的艺术生涯只有十年,但是他创造的价值是后人不能彼及的。

他革新了一代艺术,成为后印象派的一代先驱。

他充分应用了色彩的关系原理,应用小笔触和响亮的颜色,在自己充满幻想的大脑下,从不一样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社会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在我看来最应该谈及的是他的《麦田的乌鸦》,这幅作品中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麦田波浪滚滚,上面飞舞着一片深黑色的乌鸦。

深蓝色本来就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在加上翻滚的麦浪,给人一种强烈的紧张沉闷之感,而这正是梵高最后绝笔时的状态,在那之后他自杀在了那片麦田里,永逝于人间。

画家梵高教学心得体会

画家梵高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梵高,这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画风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接触到梵高的艺术世界,并以此为契机,对梵高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在这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梵高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梵高作品的艺术特点1. 强烈的情感表达梵高的画作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无论是色彩、线条还是构图,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追求和对苦难的呐喊。

例如,《向日葵》系列画作,以明亮的黄色为主色调,展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热爱。

2. 独特的画风梵高的画风独具特色,他运用大胆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星夜》这幅画作,以夜空为背景,通过旋转的星云、月亮和树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展现了梵高对宇宙的无限向往。

3. 丰富的题材梵高的作品题材丰富,包括风景、人物、静物等。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自然之美、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融入画作之中。

例如,《麦田群鸦》这幅画作,通过麦田、群鸦和天空的描绘,展现了梵高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梵高教学心得体会1. 激发学生对梵高作品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对梵高作品的好奇心。

通过展示梵高的生平事迹、画作背景和创作手法,让学生了解到梵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梵高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梵高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学习梵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梵高的画作,分析其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审美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梵高的情感梵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会梵高的情感,让他们了解梵高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通过分析梵高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对苦难的呐喊和对生命的追求。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梵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对梵高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

对梵高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

对梵高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对梵高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文森特?梵高(V incentV an Gogh, 1853-1890)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家阵营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在他孤独而充满焦虑的一生中,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

尤其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里,他在创作上进入了黄金时代。

晚期作品如《向日葵》、《夜间咖啡店》、《星月夜》、《乌云笼罩的麦田》等都具有鲜明个人风格,撼动着许多人的心灵。

那么,其绘画艺术的特色主要有哪些?隔着一百余年的沧桑岁月,让我们主要通过重温梵高作品来走近梵高的世界,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题材的质朴:向日葵、麦田在弟弟提奥的支持下,自27岁起梵高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其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

虽然有时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

他对他眼中的文明人———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把自己看作农民画家,他还热衷于在野外写生。

他喜欢平民的一切:向日葵、麦田、甚至还有那鸢尾花、豌豆花、丝柏和橄榄树等。

在画这些朴实、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题材时,他显得那么自如、得心应手。

他多次画过向日葵,虽然花朵的数目不一,但这些静物无不洋溢着生命的热烈、饱满和劲头。

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评价自己的两幅《向日葵》时说:“这样的画能够改变人的眼睛,长时间地注视它的时候,它会自动地呈现出自身的丰富性来。

你知道芥南的芍药,科斯特的蜀葵,那么,我的就是向日葵。

”他还写道:“如果蒙特切利画的花束对收藏家来说,值五百法郎,那么,对于那些苏格兰人和美国人而言,我画的向日葵也值五百法郎。

”在阿尔,他还特意用自己心爱的油画向日葵来装饰预留给高更的房间,白墙上有大束的由12朵和14朵组成的黄色向日葵。

及至后来高更离开阿尔后,在1889年写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梵高也数次提到向日葵。

梵高的设计风格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和启发

梵高的设计风格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和启发

梵高的设计风格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和启发具体而言,梵高画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

受新印象派画家毕沙罗、修拉等色彩技法的影响,梵高摒弃了绘画初期暗浊、沉重的色彩,开始采用一些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创作出了一种极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色彩装饰效果,他的油画也因此越发鲜亮起来。

在所有的高纯度、高亮度的色彩之中,梵高最偏爱黄色,简单明了的黄色带有另外一层寓意,即象征着太阳和大地,代表着光明和希望。

在黄色的带动之下,梵高绘画作品的色彩明度和纯度对比都十分鲜明,产生了一种光亮明快的装饰美感。

例如,凡·高的《向日葵》就是以大面积的黄色作为主要基调,然后配以土黄色、柠檬黄及中黄色等,使观众产生一种五彩缤纷、璀璨炫目的视觉感受,也表现出了凡·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

在装饰色彩中,大色块的并置对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虽然这一表现手法早在梵高之前就已经提出,但在凡·高的绘画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

梵高画作中的对比色常常是大块的且较为平整的,既简化概括,又能够增加画面的厚重感,而且借助色块的对比还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例如,《夜晚的咖啡馆——室外景》就是用大色块的对比色进行装饰,黄橙色的灯光和深蓝色的夜空相互对比,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纵深感,同时也生动地描绘出了人们的夜生活。

第三,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

在绘画过程中,梵高除了追求画面色彩的明亮欢快及色块对比之外,还经常用黑白色来缓冲、协调色彩,其常常和对比色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以《播种者》为例,画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鲜亮的黄色,下半部分是明亮的紫色,两种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过度也比较直接,会对受众的眼睛产生刺激。

而梵高将画面中播种者的长裤画为白色,在黄色和紫色之间产生了一个隔断,受众的眼睛也得以获得片刻的休息。

梵高非常热衷学习色彩理论,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传统的“同步对比”技巧,也就是把互补的颜色并置,让它们起到相互强调的效果。

从创作主体维度梵高星夜进行艺术批评

从创作主体维度梵高星夜进行艺术批评

从创作主体维度梵高星夜进行艺术批评
梵高的《星夜》是他在1889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艺术批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疯狂与痛苦的表达:梵高在《星夜》中通过独特的画风和色彩运用,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疯狂和痛苦。

画中的扭曲的树木、明亮的星星和月亮,以及天空中流动的云彩,都展现出他内心情感的激动和不安。

2. 距离与孤独感:《星夜》中的景观被描绘得十分壮观,同时也带给人一种距离感。

梵高将观众与画中的景色分隔开来,创造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尽的远离现实的感觉。

这可能反映了梵高内心深处渴望与现实世界隔离的愿望。

3. 超越现实与精神探索:《星夜》中的夜空被赋予了神秘感和宇宙特征,这可能象征着梵高对精神领域的探索和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他试图通过艺术表达他对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并通过画面中的元素传递出一种超验的感觉。

总体而言,梵高的《星夜》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主题选择,传递出了他内在世界的情感和思考。

这幅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诠释,并呈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精神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8--2班
姓名:郎文福
学号:310808020211
一、梵高的生平与艺术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生性善良,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

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家庭。

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

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

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

1886年梵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

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但后因两人意见不合,高更离去,梵高的精神也开始逐渐分裂,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割下一只耳朵,并在之后做了一副自画像。

梵高于1888年12月23日发病后,病情时好时坏,时重时轻,一次次住进医院。

1889年5月他被送进离阿尔一公里的圣雷米神经病院,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病人。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梵高的绘画突飞猛进,风格迅速形成。

然而这奇迹的代价却是一个灵魂的自焚。

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梵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

但是,在1890年7月29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梵高在麦田里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逝年37岁。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

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

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

这似乎暗示着某种宿命,虽然在强烈阳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还是逃脱不了苍老颓败的结局,仿佛一切都那么短暂地辉煌,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像太阳一样永恒放光,短暂似乎是一切万物的宿命。

然而,梵高将阳光的金黄色强加给了所有的背景物,空气、花瓶和台布等等。

当他一笔笔仔细地完成从调色板到画布的颜料转移时,他应该看到,整个画室里已经被那种耀眼的金黄色所照亮了,包括他的脸,他那严肃的表情,他的精神世界。

在梵高的笔下,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们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星夜》,画于1890年6月,现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

《星夜》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

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

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

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

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暗黑的龙柏树巫一样飘舞着,涡旋般的星云、旋转的大小星体、甚至是新月都在快速旋转中。

那种狞厉的流纹仿佛是宿命的流向,一切都是动荡不安的,摇摇欲坠的。

而教堂的尖顶显得那么渺茫无助,它的尖顶几乎被夜空的涡漩所淹没。

梵高的世界其实就是如此脆弱无助,而他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涡漩中。

全画的色调呈蓝
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梵高的最后一幅油画是《麦田群鸦》,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幅逼真而可怕的写照,也是他留给世人一份刺目的图像的遗书。

那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画面:一块被三条岔道切割成两等分的麦田,最左边的道路几乎呈现出一种边界的状态,中间一条道路以令人无限遐想的S形向远方延伸,道路的尽头全是一片迷茫与阴森,道路旁边是充满敬意的绿草,另一条道路向右边遽然偏离并消失。

它仿佛一个举着双臂的人,平躺着,双肩上举着丰收的麦田。

那种令人激动并慰藉的金黄色,仿佛太阳照耀的圣域,它点燃了一个人的内心的喜悦。

而却在此时,天空令人不安地被乌云遮住了,准确地说,那是一群会飞动的阴影,它是一群乌鸦,纯黑色的乌鸦以及远处天空中出现的阴霾仿佛是女巫的黑色大氅一样遮住越来越少的阳光和麦田的光芒。

它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是一种内心深处隐约的恐惧。

这就是濒临死亡之前的梵高的世界,他眼里的世界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令人激动的金黄色,它是属于他那执著的精神的阳光色彩,另一种是令他恐惧的阴影和失望,他对那个世界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他的心情因此被切割瓦解,一块麦田因此陷落,一片阳光因此而支离破碎。

他的作品都是如此美丽、有深度。

看似幼稚不规范如孩童描画的线条可见梵高有着不老的童心和不安分的创作欲,苍劲有力而有多变瓢泼的笔速让人感到他内心无比疯狂、热烈,好像冰山下已在画中爆发的火种。

梵高的画总是充满灵气的!
二、从梵高身上得到的启发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

梵高就是一个疯狂的画师,他在六年的时间里用一种癫狂的方式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后世的巨作。

他把他对自热的热爱,对人性的呼唤融入了他的画笔,把他的精神世界留给了世人。

从梵高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只要你为你热爱的事业去奋斗,你终会取得成就的。

梵高一生坎坷,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完全破碎。

一如大海,风暴时起,颠簸倾覆,没有多少平稳的陆地了。

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
他对艺术的爱。

在面对不可遏止的疾病的焦灼中,他说:“绘画到底有没有美,有没有用处,这实在令人怀疑。

但是怎么办呢?有些人即使精神失常了,却仍然热爱着自然与生活,因为他是画家!”“面对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

我的信仰仍然不会动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绘画有着偏执信仰的“疯子”,用其短暂的一生向我们描绘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诉说着他的激情与理想,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永恒的色彩。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梵高的愿望和信念。

梵高在自画像中也所说了他的愿望,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

这是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控诉,他让人们去思考,让人们去想象。

对于我个人而言,梵高是一个天才,同时也是个疯子,他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采取一种暴力的自残行为。

这是我对这个艺术家的不解之处,可能也正是这种不解让我更加崇拜他。

他的执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的癫狂是我们应该追寻的,梵高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在他的画作中,这是一种融入,他已经与他的艺术融为一体,他把自己与自然已经容为一体,这是一种多么敬业的精神呀!我欣赏梵高的作品,我更欣赏他的人格,他教会我如何去执着,如何去追求。

参考文献
【美】欧文·斯通著,常涛译:《渴望生活—梵高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版。

林和生:《凡·高:麦田里的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凯东:《世纪艺术大师图书馆:凡高画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