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案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课程标准: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1.掌握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知道“天可汗”的含义;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3.掌握日本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知道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等史实,能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1)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2)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难点:(1)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唐代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原因。

(2)能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前期出现过几个盛世局面,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吗?(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同时还与其正确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展开第4课的学习《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二、“和同为一家”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课共分为三个板块的内容,多媒体出示:2、接下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3、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得知,在唐朝边疆地区有东突厥、西突厥、回纥、靺鞨等少数民族,唐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什么?4、正是由于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少数民族相继归附,共同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除这些少数民族外,还有南诏政权以及吐蕃也与唐朝会盟。

5、学生阅读18-19页的内容,了解吐蕃的历史以及与唐朝的关系。

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以及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三、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要求:大声阅读课本19—20页,小组内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并圈点标注出来小组选派代表展示3分钟时间记忆,争做“记忆小达人”,并检查记忆情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与外国的交流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我国 multi-ethnic 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关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情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把握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特点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提炼信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史料、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壁画、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提炼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word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word教案

第3课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阅读唐朝疆域图,了解唐朝疆域、周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和邻国。

2.列举唐蕃交往中的主要史实,以文成公主入吐蕃为例,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意义,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3.列举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分析唐代对外交流及唐代文化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朝文化的影响。

【自主学习】1.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拥戴他为“”,也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2.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逐渐兴起,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嫁给他。

3.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

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了。

4.唐前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多个府、州、县,疆域东到,西达、等广大区域,北低,南及,国家空前繁盛。

5. 是唐太宗时的高僧,不远万里去天竺求法。

天竺在地理范围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游历了年根据西行的见闻写成《》。

6. 以后,日本更加积极地向唐朝学习,前后十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这些人被称为“”。

7.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著名的是高僧,他第次东渡成功,受到日本天皇的隆重欢迎。

他除了传播外,还将盛唐的、、、等技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

【合作探究】一、民族和睦开明的民族政策1.请描述唐朝的大致疆域范围,并说一说当时唐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2.比一比:唐朝疆域和隋朝疆域相比,在哪些方向上有明显的拓展?思考:这些拓展的地区有什么共同特点?3.历史上因民族矛盾引发战乱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唐朝疆域辽阔,民族从多且关系融洽,唐太宗甚至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这是为什么?4.列举唐蕃关系的史实,思考为什么周边少数民族首领愿与中原王朝和亲?和亲有何意义?二、对外交流开放的对外政策5.列举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说说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贡献?6.讨论: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在唐代对外交流中的异同?从这二位人物身上,你有什么感悟?【拓展延伸】1.“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PPT课件7 华东师大版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PPT课件7 华东师大版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课标要求: 以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为例,说明唐代是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
发展。
回顾:唐朝的社会景象
社会氛围:宽容、开放 民族政策:平等、开明
阅读课文说说有哪些 典型事例能够体现唐 代的开明包容?
一、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是现在哪
个民族的祖先?藏族
他们生活在什 么地方? 青藏高原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7世纪时谁统一松赞干布 ——赞普 了青藏高原?640 年,唐太宗答应
将谁嫁给了他? 文成公主
一、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吐蕃(藏族的祖先)的赞普 (君主)松赞干布,多次请求通婚。
640年,唐太宗答应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如果你跟随文 成公主入藏,你 能帮她做哪些有 益于吐蕃的事?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社会肮脏的气息,

16、沉沦苍白了我美丽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课件

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课件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 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dì sān),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 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 己所用。
……
2021/12/9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课堂小结
流民 族 和 睦 与 中 外 交
2021/12/9
1.读史料(shǐliǎo):
材 料
一 :
(cáiliào)
2021/12/9
第三页,共二十页。
2.吐蕃人生 活在哪里(nǎ li),是哪个 民族的祖先?
吐蕃族生活 在青藏高原, 是今天藏族 的祖先。
(cáiliào)
材 料
二 :
3.读图结合教材(jiàocái),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jiànlì)了以逻些为 都城的强大政权。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xiānjìn);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基础(jīchǔ) 条件
2021/12/9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xùn sù)发展时 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1/12/9
第四页,共二十页。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 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 粮库打下(dǎ xià)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 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 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 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七年级历史上册《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教案、教学设计
3.讲解中外交流的历史事件,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强调中外交流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该事件在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方面的意义。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4.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的感悟文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点评。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练习题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巩固所学知识。
5.创意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绘画、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本章节所学内容。要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具有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6.课堂分享:下节课前,安排学生分享作业完成情况,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作业布置要求:1.源自业要求按时完成,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独立思考,严禁抄袭。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二、新课内容
1.讲解民族团结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新华东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新华东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若 ——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三、玄奘西行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玄奘,又称三藏法师。 为了求取佛教精义,贞观初年西游天竺。 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652年,玄奘上表请求捐资建塔。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西突厥: 唐太宗时, 征服高昌, 设安西都 东突厥: 护府;唐 贞观年 高宗时, 间,大 大败西突 败,唐 厥;武则 俘获颉 利可汗, 天时,设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自主归纳 合作交流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表 现在哪些方面?唐朝中 外交流有哪些具体事例?
博学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 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 活中找出一些吗?
博学
审问
慎思
笃行

兴庆宫
博学 审问 慎思
日本
笃行
凤凰堂
中国唐装
博学
审问
慎思
日本和服 笃行
唐 开元通宝
博学 审问
日本 和同开弥(宝)
慎思 笃行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 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审问
慎思
笃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 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 仁。这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案一. 教材分析《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

本节课通过介绍历史上的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事件,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极参与中外交流的开放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和睦事件,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树立积极参与中外交流的开放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和睦事件,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情况。

2.教学难点:分析历史事件,理解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历史事件,总结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历史资料: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资料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如播放一段古代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和睦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和睦事件,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情况。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每个历史事件,为学生后面的分析讨论做铺垫。

初中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初中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

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唐代民族政策,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根本史实;2. 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1. 了解和收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 通过列表比拟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唐代与少数民族交往史实的学习,了解唐代开明民族政策,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理解我国现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政策。

学习鉴真、玄奘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开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难点:通过比拟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特点。

体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双方开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图片导入新课。

问:上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

唐太宗承受他的请求了吗?此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开展?二、学习新课〔一〕文成公主入藏1.自主学习课本P18-20第一框题内容。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1〕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政策,唐太宗后期深受各族爱戴,被尊称为。

〔2〕文成公主入藏背景:7世纪初,吐蕃〔的祖先〕首领__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把___________嫁给他。

意义: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开展,密切了___________的关系。

2.合作探究〔1〕师展示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华东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_课件1

华东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_课件1

鉴 真 东 渡
地位: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课堂小结
时 间: 贞观初年
出发地点: 长安
玄 奘 西 行 目的地: 天竺(印度)

的: 求取佛经
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


《大唐西域记》 作: 义: 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 的重要典籍。
当堂达标
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B ) A.唐高宗 B.唐太宗
鉴 真 东 渡
“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 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地 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 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 ——选自《遣唐使与学问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 么。结合课本谈谈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的政治影响。 学习唐朝的文化。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使日本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合作探究
探究 文成公主入藏 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政策:民族平等(比较开明的民族 政策)
合作探究
回纥
西突厥 东突厥
靺 鞨
吐蕃
南诏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少数民族 称为“天可汗”?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观念、 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
2.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 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和中外交流》教案(表格式)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民族和睦和中外交流》教案(表格式)
教学重点
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特点。体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双方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个人复备
知学
一、目标展示
1.揭示目标
预学
二、预习检查
1、吐蕃是今天______族的祖先,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把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大大促进了。
3:玄奘西行
材料一“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
材料中的“伟大僧人”是谁?说出他“享誉佛国”的表现。
可让学生阅读,想象唐人一天生活的情况,让学生从中体会盛唐时期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
导学
四、总结点拨
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2、是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进行学习的使团。
3、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至今在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4、贞观初年,派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大大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互学
三、合作探究
一、“和同为一家”
1.师展示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课题
第4课民族和睦和中外交流
课型
新授
编号
0704
时间
主备
复备
审核
教学目标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和睦以及中外交流的发展。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我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初中阶段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此外,学生对本课部分内容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困难,如民族关系复杂、历史事件较多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历史事件为案例,分析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我国民族和睦、中外交流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图片、资料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课内容。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2)

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2)
4,玄奘西行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玄奘西行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展示
简述鉴真东渡的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状况。
三、课堂检测
1、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
年月
七年级
科目
历史
课题
3,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
编号
第二课时
主备人
鲁蕾
修订人
张艳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1,知道鉴真和尚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等史实.
2,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的发展.
学习重点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学习难点
出现对外交流的原因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材料二如下面两图所示。
(1)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图片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出国前往的目的分别是哪里?
(3)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
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民族政策开明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3,《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中唐僧的原型应生活在()
A,唐高宗时期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4,“遣唐使”是对哪个国家赴唐使节的称呼?()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PPT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史》PPT教学课件
为中印文化交 流做出贡献
到达地方 贡 献
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勇于开拓
唐时开明的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 有哪些启示? 今天也应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加紧开发民族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的 发展,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 族共同繁荣。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 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 朝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那烂陀寺遗址
②经历:
玄奘历经艰难到达那里, 在天竺游历17年,遍访有名的 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 学大师。
③回国:
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 学经典回到长安。
④成就:
玄 奘 负 笈 图
a.精通梵文、汉文,翻译了许多佛经。 b.根据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记述了西域和天竺的佛教、历史、地 理、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印度 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巩固辅导二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巩固辅导二
【答案】:无
【解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材料三: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大国崛起》解说词
【外交合作共赢】
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答案】:
【解析】: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答案】:
【解析】:
下列有关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பைடு நூலகம்A、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北庭都护府
B、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的话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粟末靺鞨和南诏首领
【答案】:
【解析】:
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他任用的哪个名臣被称为“镜子”?
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是谁?归国后,其弟子将他的经历记录成书,这部书叫什么?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是谁?被后人称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唐朝疆域图,了解唐朝疆域、周边主要少数民族政权和邻国。

(2)列举唐蕃交往中的主要史实: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遣唐使、鉴真东渡等。

2.过程与方法
(1)列举唐蕃交往中的主要史实,以文成公主入吐蕃为例,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意义,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探究,感悟论从史出的史学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唐王朝开放的对外态度,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朝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故事辅助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pp提问:唐人街图片
提问: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人称呼我们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曾经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所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提问:外国在与我们的交流中,才让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与对外交流。

出示唐朝疆域图(p12)
提问:描述唐朝的疆域范围以及唐朝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

出示隋朝疆域图
提问:思考唐朝疆域主要在哪些方向有明显拓展?这些拓展地区有什么共同特点?
西北方向;少数民族居住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p13)
提问:历史上因民族矛盾引发战乱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唐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关系融洽,唐太宗甚至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这是为什么?
唐朝有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
唐朝与吐蕃
出示阎立本的《步辇图》(p13)和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史实。

提问:根据画面人物的服饰判断图中谁是唐太宗,谁是吐蕃请婚时节?松赞干布为什么要求与唐朝和亲?
坐着的是唐太宗,站着的人中间的是吐蕃请婚使节;唐朝强大
阅读卡
提问:请结合阅读卡内容,回答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主要带了哪些嫁妆和随从?为什么带这些嫁妆和随从?
提问:有关文成公主的遗迹、塑像、壁画、唐卡、藏戏、诗歌和传说在今天的西藏依然可见可闻,它们无不表达着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怀念和尊敬。

补充提问: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件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提问:自古中原王朝公主和亲一直传为佳话,她们执行朝廷的和亲政策,为维护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那么为什么周边少数民族首领愿与中原王朝和亲?和亲的意义何在?
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

唐与天竺
出示ppt《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提问:看图指出唐朝对外的主要交通路线
往西到波斯、大食,往东到日本
出示《p15玄奘》和《p15大雁塔》
提问:玄奘是哪个故事人物的历史原型?
《西游记》中的唐僧
提问:请尝试说一说你知道的唐僧
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等
提问:好,那我们去了解下历史上真实的唐僧西游
Ppt出示玄奘西行地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图上感受什么?
玄奘西行路途的漫长和艰辛
提问:玄奘在哪些领域里做出了杰出贡献?
1、掌握佛教理论
2、翻译佛经
3、撰写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
唐与日本
补充提问:联系已学知识,思考:日本遣唐使来唐给日本政治界带来什么影响?大化改新
提问:日本人当中谁在推动唐朝的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遣唐使
提问:中国人当中有吗?
有,鉴真
引出“鉴真东渡”课题
出示《p17鉴真像》和鉴真东渡的文字资料。

提问:玄奘和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又是什么?
同: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异:玄奘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佛教文化带回中国。

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法、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传到日本
板书设计:
公主入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