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 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二战——读《艾森豪威尔传》后感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他身后簇拥着千千万万的盟军士兵;他,又是一

个人在战斗,因为是他下定了诺曼底登陆的决心,从而开启了二战最终胜利的大门.他,就是美国的五星上将,也是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正如,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一样,艾森豪威尔在二战中发挥了自己全能的才华,也正是残酷的二战,将他推向了历史的前沿。可谓:时世造英雄。而真正的英雄也适时地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就像艾森豪威尔一样,他在全世界人民的祈祷与祝福声中,做到了历史所交付于他的责任,勇猛地把全世界人民拯救除了法西斯的魔爪,而且干的漂亮,干的极其出色。

一、壮志难酬

也许,注定要创造历史的人,也就注定了先要饱尝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失落与愤懑。就如当年苏东坡,在郁郁不得志中挥洒出了赤壁的绝唱。就如在三十年韶光已逝,徒留下点点功名。在八千里路追寻云和月后,才感叹“白了少年头”的岳飞,他们都创造了历史,而他们也壮志难酬过。

我不敢说,美国短短几百年的历史能够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有多么大的相同。但我可以说:美国也一定拥有属于他们美利坚民族的英雄,而他们也一定或多或少地失落与愤懑过。而二战的英雄,被世界人民亲切地称呼为“艾克”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就在无限辉煌的前沿不可避免地进入了长时间的低谷。

我在拿着这本《艾森豪威尔传》的时候,我曾经反反复复的寻找为什么艾森豪威尔这个卓尔不群的人才,却没有在一战时,被军界高层发掘出来,却只沦落到终日窝在办公室里,写写文章,发发牢骚的地步。但读到了后来,也无可奈何地释然了。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一个世界,一个国家,在不断进步的历史阶段中,都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而艾森豪威尔注定属于二战。而一战,则把光环戴在了麦克阿瑟等人的头上,尽管他们也许并没有艾森豪威尔的才华,但他们得到了历史的眷顾。那段时间,却把辉煌前的无限悲伤留给了艾森豪威尔。

自从一战的枪声打响开始,艾森豪威尔就不断要求上前线,哪怕只做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也心满意足。尽管在西点军校中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甚至被同学戏称是一个能够“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并且飞速上岸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接的血刃战”的天才军人,但艾森豪威尔却始终只被军队高层视为一个能力不错的参谋员,尽管军衔不断在上升,从少尉到了中校,但艾森豪威尔却很不快乐。/他希望能够为了祖国而去冲锋陷阵,宁可没有一点军衔和荣誉,只求痛痛快快地干一仗。

平日里,艾森豪威尔在完美出色地完成上级所指示的任务后,多次提出要求参加战争,保家卫国,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为此艾森豪威尔在给妻子玛咪的信中无奈地说:“现在诸事顺利,但我参战梦却遥遥无期,我真不希望连一战的枪声也没有听到,就结束了这场战争!”但是,越害怕的事情就越会发生,正当艾森豪威尔的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肯定,并且批准他能够在1918年11月18日启程去法国指挥一支装甲师时,他以为自己的参战梦即将实现的时候,德国却很快挺不住了,在11月11日就签订了停战协议,这令艾森豪威尔非常沮丧,他无法相信参战的梦想就这样化为泡影。当别人为了赢得战争胜利而欢欣鼓舞时;当好大喜功的麦克阿瑟得意地出现在电视里时;当年青人把麦克阿瑟视为英雄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却面无表情地坐在庆功会的最角落,目光呆滞地看着宴会的吊

灯,他后半生都在试图解释为什么没有上战场,为什么没有听到一战的枪声。那段时间,艾森豪威尔活得一点都不快乐,但是就是这样的低潮,也许就预示着未来的迥异,艾森豪威尔的力量即将喷薄而出!

二、战争的新星

所谓他“新”,因为他原本只是毫无大战经验,犹如“楞头青”一样,但实际已经年过不惑,而一心只想上前线的战士。所谓他是“星”,因为他确实就犹如一颗启明星一般,照耀着饱受法西斯蹂躏的人民走向光明。所以,我也就下定决心,继续地“疏懒”下去吧!

经过了一战的失望经历之后,艾森豪威尔成熟了很多,对事情总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但他热忱的报国心和强烈的参战欲,却没有消退一丝一毫。

终于,艾森豪威尔被分配到了军中,终于如愿以偿,他终于可以在二战的枪炮声中冲锋陷阵了!

历史的大门终于缓缓地向艾森豪威尔敞开了,在一战中失落无比的艾森豪威尔,终于在二战愈演愈烈的时刻,看到了功成名就的希望。在当时的四星上将马歇尔将军的提携下,艾森豪威尔终于晋升为上校,要知道,艾森豪威尔曾经在少校这个军衔上,整整逗留了16年。对于上校这个荣誉,一向沉稳的艾森豪威尔却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他知道:他并不是为了晋升而激动,而是因为他终于更有资本地去参战,去带领军队攻城拔寨。

果然,过了不久,艾森豪威尔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盟军总司令,负责执行极其关键的“霸王”计划,并且通过这个计划的成功实现,最终解放欧洲大陆。接到任命时,艾森豪威尔激动地说道:“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但我会竭尽全力的!”

因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每日坚持工作16小时,一有空还要和素昧平生的士兵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不管什么休息时间,只要有士兵想和他讲话,他都会打起精神,仔细倾听,毫无怨言。因为艾森豪威尔深切地知道:对士兵多关心一点,在无形之中,也就增加了军队的凝聚力。因而,他被盟军士兵亲切地称为“好心的老艾克”。

三。决战诺曼底

1944年6月5日,漫天的雾气弥漫在洋面上,天空中的乌云在低空纠结不散,而远处海岸线依稀可以分辨出轮廓。艾森豪威尔坐在指挥舰上,久久抉择。如此恶劣的天气,是攻?还是不攻?他在心中衡量再三:如果攻,此时的敌人必然非常松懈,以为盟军不敢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发起冲击,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如果天气如同前几日一样,就算上了岸,战士也无法在疾风暴雨中战斗,这样的登陆等于送死;如果不攻,则非常容易坐失良机,一旦错失机会,对岸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和“沙漠之狐”隆美尔必然纠集精兵强将,战线的拉长和军队的士气必然受到打击。这是作为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必须做出选择。在他的心中泛起了阵阵忧虑,但当盟军首席气象员报告说,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后将会有一段时间的阴天,适合空军进行空中掩护。这时,艾森豪威尔的眼中射出了希望的目光,终于,他缓缓地站了起来,试探性地环顾了指挥室内的所有人员,坚定地说道:“就在明天,6月6日,怎么样?”顿时,大家心中久久不散的郁闷终于消散了,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终于,6月6日,艾森豪威尔身携盟军288万人,冲破诺曼底的防线,开启了二战最终胜利的大门。而事实也证明,当时,艾森豪威尔在6月6日发动进攻的命令是完全正确的,在6月19日以后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天气坏得几乎可以摧毁整个盟军,更别说去摧毁盘踞在占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