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化学复习(二)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电化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电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电化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电化学中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3.能够分析电化学中的相关实验数据。
二、教学内容:
1.电化学基本概念
2.电化学基本方程
3.电化学实验
三、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实验示范和实例引入电化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程,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框架;
3.示范:进行一些电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4.实践:布置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计算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思维逻辑,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增加学生对电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
1.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并提出结论;
3.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电化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高中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电化学实验所需器材;
3.课件:电化学相关的课件资料。
七、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电化教学设计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研讨课《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串联电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研讨课《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串联电池》教学反思备战高考,提高一轮复习的高效性,在10月15日教研日我有幸参加了高三一轮复习研讨课同课异构活动,讲解了《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串联电池》一课。
现将这次复习课的感悟与反思,与各位交流。
一、在知识讲解中,构建知识框架,以典例切入,总结提升。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电化学中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内容,同课异构安排讲解串联电池。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通过标杆题的训练,归纳总结出判断串联电池中各池型及电极的方法,通过对串联电池为背景的题目进行训练,加强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通过阅读高考考纲,总结出这部分常考高频考点:1.电极的判断,2.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实验现象的描述,4.溶液离子的移动,5.pH 的变化,6.电解质溶液的恢复,7.运用电子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
针对以上高频考点,我设置了标杆题,通过标杆题带出所有考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知识得以整合。
二、在知识讲解后,反思课堂教学细节,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扎实基础。
本节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重难点突出。
落实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参与度高。
尽管精心设计了本节复习课,但还有遗憾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于已达成的结论,没有放手交给学生们去总结,试想,如果能交给孩子们去完成,那不就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变成学生的素养了。
这点有点遗憾了,下次课一定进行补充。
在黑板上板演计算题时,学生板书出现错误书写时,不要急于擦掉,可以把正确的书写与错误的书写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在认识。
每节课都要积极的进行反思归纳,这样才能让教学步步登高。
三、收获一轮复习研讨课,扎扎实实上好每节课。
本次研讨课主题明确,为我们高三复习指明了方向。
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作为教师一定要起到好的引领作用,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高效课堂贯穿一轮复习始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 结构与性质:键的极性、溶剂极性、分子间力、酸碱理论等。
- 烃类:烷烃、烯烃、炔烃。
- 功能性组:醇、酚、酸、酯、醛、酮等。
- 聚合物:合成、性质和应用。
2.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配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 配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3. 电化学:- 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
- 电池和电解概念。
4. 化学实验:- 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步骤:第一课:有机化学复习1. 复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分组讨论,解决有机化学的习题。
第二课:配位化学复习1. 复习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配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的练习。
第三课:电化学复习1. 复习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的练习。
第四课:化学实验技巧培训1. 学生通过观看化学实验视频和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践训练。
2.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方式:1. 讲授:学习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的讲授。
2. 讨论: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和习题。
3. 实践: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践训练。
教学工具:1. 教科书和教学课件。
2. 视频教学资源。
3. 化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评估:1. 通过日常小测和作业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习题解答来评估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提供化学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化学复习(二)教学设计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1)铅蓄电池放电原理的电极反响
负极:Pb+S042—-2e—=PbSO4;正极:Pb02+4H++S042—+2e—=PbSO4+2H20
总反响式:Pb+PbO2+2H2SO4=2PbS04+2H2O
总反响方程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3、原电池电极反响式的判断或者者书写及电池变化的分析
〔1〕先写出电池反响〔对于简单的电池反响,复杂的电池反响考试往往是的〕
〔2〕标出反响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3〕找出氧化剂和复原剂、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确定电极反响的反响物及生成物
〔4〕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数确定得或者者失的电子数
工作原理:负极Zn+2OH—-2e-=Zn(OH)2;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响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是是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②钮扣式电池(银锌电池)
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正极是Ag20,电解质是KOH,总反响方程式:Zn+Ag20=2Ag+ZnO
总反响式:
特点: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平安可靠、使用寿命长,但一般体积大、废弃电池易污染环境。
(3)燃料电池
①氢氧燃料电池
当用碱性电解质时,电极反响为:
负极:2H2+40H—-4e—=4H20;正极:02+2H20+4e—=40H—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习题详解课件

3.提示:(1)两电极要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尽可能保 持相同,以提高效率;(2)两电极的金属活泼性相差尽量大 一些,现象明显,速率较快。 [高考载体·巧妙利用] (1)负 正 (2)CH4+10OH--8e-===CO23-+7H2O 2O2+4H2O+8e-===8OH- (3)OH-向负极移动 K-向正极移动 (4)4NA (5)负极:CH4+2H2O-8e-===CO2+8H+ 正极:2O2+8H++8e-===4H2O (6)H2
2.提示:粗锌快,因为粗锌中含有杂质金属,可以和锌形成原 电池,反应速率较快。
3.(1)Cu AgNO3 (2)正 Ag++e-===Ag Cu-2e-===Cu2+ (3)Cu Ag
4.解析:(1)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一些金属单质如铁、铜 等氧化成相应的离子,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2Fe2++Cu2+。 (2)由反应 2Fe3++Cu===2Fe2++Cu2+可以判断出铜发生氧化 反应,铜作负极,Fe3+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可以选用石墨棒, 电解质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铁溶液,仿照教材上的铜锌原电池 装置,可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图。
+
3e
-
+
4H2O===Fe(OH)3+5OH-;书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关键是抓
住 Fe 和 Zn 的存在形式分别是 Fe(OH)3 和 Zn(OH)2。
(3)由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Zn 作负极,NH4Cl 为电解 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MnO2+NH+4 +e-===MnOOH+NH3。 (4)负极实际上是稀土储氢合金吸附的 H2 失去电子生成 H+,H+再与 OH-结合生成 H2O,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H-e-+OH-===M +H2O 答案:(1)CH3OCH3+3H2O-12e-===2CO2+12H+ (2)2Fe(OH)3+3ClO-+4OH-===2FeO42-+5H2O+3Cl- FeO24-+3e-+4H2O===Fe(OH)3+5OH- 2FeO24-+8H2O+3Zn===2Fe(OH)3+3Zn(OH)2+4OH- (3)Zn NH4Cl MnO2+NH+4 +e-===MnOOH+NH3 (4)MH-e-+OH-===M+H2O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四章卤素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一课时氧族元素第二课时硫硫酸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碳族元素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一课时氮与磷第二课时氨铵盐第三课时硝酸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十章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第十二章烃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第一课时糖类第二课时油脂第三课时蛋白质第十六章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前言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4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复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内能、焓变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内能和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从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摩尔燃烧焓的概念及能源利用的意义。
考点一反应热焓变1.体系与环境(1)体系:人为划定的研究对象(物质系统)。
(2)环境: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2.反应热与内能(1)反应热(Q):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内能3.反应热与焓变4.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0,即ΔH为负值。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ΔH>0,即ΔH为正值。
(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ΔH>0) 放热反应(ΔH<0)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弱电解质的电离④盐类水解⑤C和H2O(g)、C和CO2的反应①中和反应②燃烧反应③金属与酸或与氧气的反应④铝热反应⑤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1)从能量图分析(2)从化学键变化分析1.浓H2SO4稀释是放热反应()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3.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则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4.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5.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反应产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6.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答案 1.× 2.× 3.× 4.√ 5.√ 6.×一、对反应过程能量图的理解1.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第2节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8章第2节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2.能分析、解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解池。
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3.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能分析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综合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本部分主要考查:(1)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如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溶液pH的变化等。
(2)电解规律及其应用,如氯碱工业、粗铜的精炼、电镀等。
(3)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2.对电解原理的复习应该针对以下几点:(1)理解电解池基本原理;(2)阴、阳电极的判断;(3)电极反应类型;(4)电极反应式;(5)电子或电流流向。
内容索引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实验探源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1电解池原理及其应用知识筛查1.电解2.电解池(1)定义: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2)电解池的构成条件:①有外接直流电源;②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③形成闭合回路;(3)电解池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4)电解原理示意图。
特别提醒(1)“活泼电极”一般指Pt、Au以外的金属电极。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以后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时,称为惰性电极,主要有铂(Pt)、石墨等。
(2)电解时,在外电路中有电子通过,而在溶液中是依靠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即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
3.判断电解池阴极、阳极常用的方法判断方法阳极阴极电源正负极与正极相连与负极相连闭合回路导线中电子流出电子流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离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阴离子移离电极反应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化合价升高降低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极质量通常减小或不变通常增大或不变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一般规律特别提醒分析电解池注意“两看”:(1)一看电极材料,若是金属(Au、Pt除外)作阳极,金属一定被电解(注:Fe 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2+)。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电化学、胶体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电化学、胶体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电化学、胶体二. 教学要求:1.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电化学腐蚀、化学电源等)2. 电解池原理及有关电解池的计算。
3. 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三. 教学重点:1. 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
2. 对几种新型电极的电极反应的认识。
3. 有关电解池的计算。
四. 知识分析:1.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导电材料:a. 在金属——金属构成的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被氧化,生成金属阳离子;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一般被还原为单质)。
如Cu SO H Zn 42电极反应:负极:+-=-22Zn e Zn正极:↑=+-+222H e Hb. 在金属——非金属构成的原电池中,非金属电极(如石墨),一般只起导电作用,故作正极,金属电极作负极,如C SO H Fe 42电极反应:负极:+-=-22Fe e Fe正极:↑=+-+222H e Hc. 在金属——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已是最高(或较高)价态,难被氧化,故作正极,并直接参与还原反应,金属电极作为负极,如O Ag KOH Zn 2(银锌钮扣电池):负极:O H ZnO eOHZn 222+=-+--正极:--+=++OHAg e O H O Ag 22222d. 用两个惰性电极作为载体的燃料电池,通有还原性气体的电极作为负极,通有氧化性气体的电极作为正极。
如氢氧燃料电池。
其电极为可吸附气体的惰性电极,如铂电极,活性炭等,两极分别通入2H 和2O ,以%40的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负极:O H eOHH 224442=-+--正极:--=++OHe O H O 44222总反应:O H O H 22222=+(2)电极须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电极须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电路。
2. 胶体有关知识分散系⎪⎩⎪⎨⎧<>nm nm nm1::100~1::100:)(分散质粒子直径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又称浊液粗分散系浊液⎩⎨⎧分散质是小液滴乳浊液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浊液::胶体⎪⎪⎪⎪⎪⎪⎩⎪⎪⎪⎪⎪⎪⎨⎧⎪⎩⎪⎨⎧⎪⎩⎪⎨⎧⎩⎨⎧—透析法—分离加“异性”胶体电解质加热凝聚—电学性质—电泳现象—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可作为胶体的检验—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性质蛋白质溶胶如淀粉—高分子颗粒—分子胶体胶体如离子的聚集颗粒—小分子—粒子胶体种类,,,)(,,3OH Fe3. 电解池的构成条件(1)加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阴极: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电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D.a 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规律总结 1:
【我会做】1、某电池以 K2FeO4 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
中向阳极移动
★4、(2015·江苏)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 CH4+H2O=====3H2+CO,每消耗 1 mol CH4 转移 12 mol 电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2. 烧杯 A 中盛入 0.1mol·L-1 的 H2SO4 溶液,烧杯 B 中盛放 0.1mol·L-1 的 CuCl2 溶液(两种溶液均 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中 Fe 极质量减少,C 极有气体产生 B.A 为电解池,B 为原电池 C. 当 A 烧杯中产生 0.1mol 气体时,B 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 0.1mol D. 经过一段时间,B 烧杯中溶液的 pH 增大 3、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 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Error:
授课教师: 课型: 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班级: 高三 二班 课题: 电化学专题复习
1. 了解原电池、电解池和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20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复习目标1.认识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
3.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4.能分析、解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解池。
考点一电解原理必备知识整理1.电解与电解池(1)电解:使________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阳极、阴极引起____________的过程。
(2)电解池:将______直接转化为______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①有与________相连的两个电极;②________溶液(或________);③形成________。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2)以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为例分析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惰性电极))3.阴、阳两极上的放电顺序 (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如下:阳离子放电顺序:Ag +>Fe 3+>Cu 2+>H +(酸)>Fe 2+>Zn 2+>H +(水)>Al 3+>Mg 2+。
①若金属阳离子(Fe 3+除外)放电,则得到相应金属单质;若H +放电,则得到H 2。
②放电顺序本质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优先规律,即得(失)电子能力强的离子先放电。
(2)阳极(与电极材料有关) ①活性电极作阳极(除Au 、Pt 以外的金属),则活性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u -2e -===Cu 2+,Fe -2e -===Fe 2+。
②惰性电极作阳极(Pt 、Au 、石墨碳棒) 离子的放电顺序如下:4.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产物判断(图示)示例: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放O 2生酸型)阳极反应式:2H 2O -4e -===O 2↑+4H +(或4OH --4e -===2H 2O +O 2↑)阴极反应式:2Cu 2++4e -===2Cu电解总反应式:2CuSO 4+2H 2O=====电解2Cu +O 2↑+2H 2SO 4 微点拨(1)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

第21讲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复习目标1.掌握多池连接的分析应用;2.了解离子交换膜的分类及特点;3.理解离子交换膜在装置中的作用;4.熟悉电化学综合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考点一多池串联的模型及原理分析必备知识整理1.有外接电源电池类型的判断方法有外接电源的各电池均为电解池,若电池阳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相同,则该电池为电镀池。
如图:则甲为电镀池,乙、丙均为电解池。
2.无外接电源电池类型的判断方法(1)直接判断非常直观明显的装置,如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在电路中,则其他装置为电解池。
如图所示: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甲池为原电池,其余为电解池。
(2)根据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原电池一般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电极或一个金属电极一个碳棒电极;而电解池则一般两个都是惰性电极,如两个铂电极或两个碳棒电极。
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之间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反应。
如图所示:B 为原电池,A为电解池。
(3)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在某些装置中根据电极反应或反应现象可判断电极,并由此判断电池类型。
如图所示:若C极溶解,D极上析出Cu,B极附近溶液变红,A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则可知乙是原电池,D是正极,C是负极;甲是电解池,A是阳极,B是阴极。
B、D极发生还原反应,A、C极发生氧化反应。
[思维建模]串联电路的解题流程对点题组训练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极ⅠB .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 .电极Ⅱ逐渐溶解D .电极Ⅲ的电极反应式:Cu 2++2e -===Cu2.一种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Ⅰ中Y 电极的电极材料是(填化学式),工作时S O 42−向(填“X”或“Y”)电极移动;Y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说课教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基础说课教案李仕才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浠水一中的化学教师蔡婷,今天的说课选题是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高考再现率达100﹪,近三年均在选择题中出现,电化学侧重考查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书写、电流(或电子流动)方向、离子移动方向、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相关计算等。
那么如何搞好电化学复习,我校高三化学备课组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做法,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考纲要求及命题趋向1.近三年全国卷考点分析总结近三年的高考题涉及考点,我们发现:考点相对稳定。
电池原理应用,电极反应式书写,电化学腐蚀为高频考点。
对于电化学基础2018年考试大纲要求与2017年无明显变化。
由于2017年相对于2016年考试大纲已经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今年大纲保持稳定在情理之中,2019年高考化学的命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在新一轮高考改革到来之前,将以平稳过渡方式进入新改革。
2.高考试题特点(1)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例[2017全国I卷] 在人教版选修四教材P86正文部分出现例[2016北京] 人教版选修四教材P88习题部分出现例[2012浙江卷] 在人教版选修四教材P26实验部分出现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考试题的来源,高考首先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命题往往“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应重视回归教材,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在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呈现。
(2)注重图表,巧设情景,考察化学素养例[2018全国I卷] ①信息丰富图文符号②陌生情境下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例[2016全国I卷] ①多室电解装置的分析②综合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氧化还原及电解等核心知识考查全面高考化学许多试题的情境源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前沿等热点问题;注重考查的化学五大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复习学案 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复习学案二(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D.除①②外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Cl2↑+ 2e-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Cu2+ + 2e-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Fe3+ + 3e-3.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Zn B.碳棒C.MnO2和NH4+D.Zn2+和NH4+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向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C.△H1=△H3>△H2D.△H1>△H3>△H25.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6.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惰性电极),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高中化学中的电化学部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对电化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理解,为后续的复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的基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发生转移,导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对于掌握电化学原理至关重要。
2、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通过导线和盐桥相连。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3、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与电源相连,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电极反应以铜锌原电池为例,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 2e⁻= Zn²⁺;铜作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₂↑。
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两个不同的电极,其中一个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三、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电极反应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 2e⁻= Cl₂↑;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²⁺+ 2e⁻= Cu。
2、电解池的构成条件(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惰性电极或活性电极)。
(3)电解质溶液。
(4)形成闭合回路。
四、电化学中的电极判断1、原电池电极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2、电解池电极判断(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
(2)根据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阴极。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范文教学设计的结构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形,要求我们灵活知道和处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多样化的安排。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进程与方法能公道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知道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渐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由于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侵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动新课爆炸师:物质具有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7-2)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
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视察现象。
现象:产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到达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
可能产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有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学案(人教版)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43讲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

第43讲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复习目标] 1.了解串联装置的连接特点,了解离子交换膜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多池、多室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
3.能熟练用电子守恒、关系式法等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
考点一多池串联的两大模型及原理分析1.常见多池串联装置图模型一外接电源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A、B为两个串联电解池,相同时间内,各电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模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甲、乙两图中,A均为原电池,B均为电解池。
2.二次电池的充电(1)可充电电池原理示意图充电时,原电池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原电池正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记作“正接正,负接负”。
(2)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
充电、放电不是可逆反应。
(3)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阴极反应相反,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
将负(正)极反应式变换方向并将电子移项即可得出阴(阳)极反应式。
例:Fe +Ni 2O 3+3H 2O放电充电Fe(OH)2+2Ni(OH)2,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化学计算的三种方法如以电路中通过4 mol e -为桥梁可构建以下关系式: 4e -~2222Cl (Br )O 阳极产物~~22H 2Cu 4A 4g M n阴极产物~~~(式中M 为金属,n 为其离子的化合价数值)该关系式具有总览电化学计算的作用和价值,熟记电极反应式,灵活运用关系式便能快速解答常见的电化学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 2H 4+O 2===N 2+2H 2O ,下列关于该装置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工作时,Ag 电极上有气体生成B .甲池中负极反应式为N 2H 4-4e -===N 2+4H +C .甲池和乙池中溶液的pH 均减小D.当甲池中消耗g N2H4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g固体2.铅酸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正、负极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Pb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2H2SO4放电充电(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电化学中的“膜术”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中的“膜术”教学设计一.考试说明要求(新课标)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电化学中的反应。
3、理解电化学中的离子迁移,离子交换膜对离子迁移的限制,离子交换膜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课题设计的目的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和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有:电极名称、离子和电子即电流的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计算、能量转化等方面,而近年出现在电解池或原电池中涉及到离子交换膜的应用,电解池与原电池进行综合考查等等。
在前面的复习中已经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但是没有形成知识系统,尤其把膜用到新型的装置就不会分析,因此,我们应抓住核心知识,找准合适载体,进行知识综合利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让学生“怎么想、怎么做、怎么答”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引入课题高考重现:(2014福建高考)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 = 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 e–= Ag +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学生思考、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以一道经典的高考题做引课,引出今天课的重难点 -- 交换膜,激发学生的思维。
延伸思考【命题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隔膜电化学装置的题目比较多,且每年都有变化。
隔膜的功能在于选择性地通过某些离子或阻止某些离子来隔离某些物质,进而制备一些特定物质或对物质进行分离,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展示电化学装置考察变迁】听讲展示电化学装置考察变迁,命题方向分析回归课本复习基础【设问】此处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什么?【复习基础】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分类、功能思考、练习交流、回答做笔记通过氯碱工业这个典型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解原理,并了解从理论到实际生产所要考虑的安全、产品纯度、生产效率的实际问题由高考题回归课本示例,强化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反应式为:8Li+3SOC12=6LiCl+Li2SO3+2S 特点: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压稳定、工作效率高和贮存寿 命长的优点。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1)铅蓄电池放电原理的电极反应 负极:Pb+S04 -2e =PbSO4;
2— —
正极:Pb02+4H +S04 +2e =PbSO4+2H20
学 内 容 设 计
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源 学生回顾相关内 容,并练习《金 版学案》对应内 容
1.实用电池的特点 实用电池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能产生比较稳定而且较高电压 的电流; (2)安全、耐用且便于携带,易于 维护; (3)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 (4)便于回收处理,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的污染影 响较小; (5)能量转换率 。
— - -
1
-
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②钮扣式电池(银锌电池) 锌银电池的 负极是 Zn ,正极是 Ag20 ,电解质是 KOH ,总反应方程式: Zn+Ag20=2Ag+ZnO 特点:此种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 ③锂电池 锂电池用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 溶解在亚硫酰氯(SOC12)中组成。 锂电池的主要反应为:负极:8Li-8e =8Li ;正极:3SOC12+8e =SO3 +2S+6Cl
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二)
拟 授课题目 明确目标 课题: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二) 第 课时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 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 碱工业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 ; 难点: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课型 □讲授 □习题 教 考点 2 □复习 □讨论 □其它 师生活动设计 课时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4
2.几种常见的电池和新型电池分类及反应原理简介 化学电池分类: 电池(如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电池(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如铅蓄电池) 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 (1)一次电池 ①碱性锌锰电池 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 MnO2,正极是 KO H 工作原理:负极 Zn+2OH -2e =Zn(OH)2; 正极:2MnO2+2H2O+2e =2MnOOH+2OH
+ -
【例 5】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 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 KOH 溶液。下列有关该电 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3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OH
-
―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 KOH 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D.用该电池电解 CuCl2 溶液,产生 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 0.1 mol 电 子转移
- - - 2- - - 2- - - — — — —
正极:3O2+6H2O+12e =12OH
-
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判断或书写及电池变化的分析 (1)先写出电池反应(对于简单的电池反应,复杂的电池反应考试往往是已知 的) (2)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 (3)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及生 成物 (4)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数确定得或失的电子数 (5)配平电极反应式(注意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常需考虑 H 、OH 、H2O) (6)可根据电极反应或电池反应分析两极及电解质溶液的变化等
— — - -
总反应式:
2
特点: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但一般体积大、废 弃电池易污染环境。 (3)燃料电池 ①氢氧燃料电池 当用碱性电解质时,电极反应为: 负极:2H2+40H -4e =4H20; 正极:02+2H20+4e =40H 总反应:2H2+02=2H2O ②甲烷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 KOH 溶液中作 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负极:CH4+10OH -8e =CO3 +7H2O; 正极:2O2+4H2O+8e =8OH 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③CH3OH 燃料电池 用导线相连的两个铂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 CH3OH 和 O2,则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负极:2CH3OH +16OH -12e =2CO3 +12H2O ;
+
2—
—
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S04+2H2O (2)铅蓄电池充电原理的电极反应 阳极:PbSO4+2H2O-2e =PbO2+4H +SO4
- - + 2-
;阴极:PbSO4+2e
=Pb+SO4
2-
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②镍一镉碱性蓄电池 构成:放电时镉(Cd)为负极,正极是 NiO(OH ),电解液是 KOH 工 作 原 理 : 负 极 :Cd+2OH - 2e =Cd(OH)2 ; 正 极 :2NiO(OH)+2H2O+2e =2Ni(OH)2+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