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色彩设计(1)

合集下载

汽车的色彩

汽车的色彩

汽车的色彩汽车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的色彩对城市和道路的美化,对人们的精神感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外,研究驾驶员的色觉从而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的操作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经典颜色与经典车型,令人一见钟情,汽车在颜色的演绎下,也呈现千姿百态,迥然不同的韵味。

一、汽车颜色的含义汽车车身颜色,不论对使用者还是对外界,或对车辆的视觉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1银灰色。

最能反映汽车本质的颜色。

看见银灰色就想起了金属材料,这种颜色给人感觉整体感很强。

调查结果显示,银色汽车最具人气。

2白色。

白色给人以明快、活泼、大方的感觉。

白色是中间色,给人以清洁朴实的感觉,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而协调,且白色汽车车身较耐脏。

另外,白色是膨胀色,容易使小车显大。

3黑色。

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觉。

黑色也是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但黑色汽车车身不耐脏。

4红色。

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欢乐的感觉。

红色是放大色,可以使小车显大。

红色是别致又理想的颜色,跑车或运动型车非常适合。

5蓝色。

安静的色调,感觉非常收敛,个性不张扬,不耐脏。

6黄色。

给人以欢快、温暖、活泼的感觉。

黄色是扩大色,在环境视野中很显眼。

7绿色。

浅淡且颜色鲜艳的绿色有较好的可视性,这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色彩,也是春天的色彩。

二、颜色与安全从安全行车的角度来看,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安全性与汽车色彩也有一定的关系。

颜色具有收缩和膨胀性,就是前进色和后退色。

如果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4种颜色的同一款车与观察者保持相同的距离,看上去红色车和黄色车要近一些,而蓝色和绿色的车看上去较远。

不同的颜色,还会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

黄色感觉大一些,看起来比实际大,且不论远近都很显眼,有膨胀性,称为膨胀色或进攻色;而同样体积的蓝色、绿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为收缩色或后退色。

汽车色彩及设计要求

汽车色彩及设计要求

汽车流行色具有区域性
• 热带地区喜欢浅色调,例如白色、浅灰色、黄色等。寒冷地区喜欢深色调, 例如枣红色、蓝色、黑色等。这与地理环境、气候有关。
汽车流行色具有层次性
• 在中国,黑色车往往被做为公务车的主色调,因为黑色被视为庄重。而在文 莱这个赤道上的富裕小国,皇室豪华轿车以白色为主(文莱苏丹拥有世界上 最大的本特利车队),这与文莱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而在家庭用车方面,人们喜欢鲜艳的色调,例如银灰色、碧绦色、金黄色、 枣红色等,也喜欢双色组合。
二、汽车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 汽车色彩设计是对车身外表油漆色彩和内饰各种材料色彩的协调配合。目的 在于取得车身内部乘坐环境及汽车外表与环境色彩的协车色彩设计的要点要求如下: 1.汽车的色彩配合必须有一个主调 2.在主调之下要有协调的变化和对比 3.选择汽车色彩的主调必须注意到使用场合和使用的级别 4.汽车色彩的主调应适应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 5.汽车色彩的主调应考虑环境影响
2.在主调之下要有协调的变化和对比
• 因为汽车个部分功能作用并非均等的,设备与环境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例 如汽车内饰中一般最引人注意的部分是仪表板和坐椅。在这些主要部分使用 色彩也应比较醒目,在其他部分云哟能够色彩既要协调于这些主要部分的色 彩,又应有一定的变化。防止千篇一律的平淡色调,更不应形成喧宾夺主的 效果,应当指出,色彩的协调绝非“一致”,而对比绝非“碰撞”。
1.汽车的色彩配合必须有一个主调
• 汽车内外色彩的统一协调,且忌杂乱,不分主次。必须明确色彩的丰富不在 于使用的色彩种类繁多。一个配色方案主调明确,才能使人对色彩有鲜明的 印象。如果色彩杂乱繁多,则互相争夺视觉的注意力,是人感受不到协调的 意境,降低色彩的感染力。为形成明显的主调必须注意:色彩的和谐,用色 面积比例协调匹配;用色区域要相对集中。必须形成一种恰当的烘托效果, 不可平均分配,到处皆是,正像戏剧舞台上的主角与配角的合作一样。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色彩设计研究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色彩设计研究


率和减弱事故的严重程度 , 反之 , 有些颜色更容易使人视 近几年 , 国汽车工业近几年进步较快 , 我 但对汽车色 觉疲劳 , 增加事故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 , 易与周 围行车 彩美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较低 ,相关研究项 目和研究人 容 环境 的颜 色混合 的车身色彩更容易导致事故 的发生 , 例 员 较少 , 一些 汽 车 工 业起 步 较 早 的发 达 国家 和 地 区 , 而 则 如, 黑色 、 金色 、 蓝色 、 绿色等 , 相反 , 米色 、 色和 白色等 有 专 门 的机 构负 责 研究 开 发 汽车 色 彩 。 奶 因此 , 了更好 的 为 较 为 清 晰 的 色 彩 的 车 辆 发 生 事 故 的概 率 与 前 者 相 比 较 提高我 国汽车研发设计 的整体水平 ,增强汽车产品在市
可见光在人眼中将产 生各种不 同的颜色感 觉 ,如表 1 所 号都用红色。 若两种颜色任一起 , 根据色觉原理清晰的配 示 色顺序 , 则辨认顺 序为 : 黄底黑字 、 白底绿 字 、 白底红字 、
表 1 各 种 颜 色 光 的 波 长 与波 长 范 围
蓝 底 白字 。如 表 2所 示 。
车。 通过在汽车车身涂刷具有特殊性能的油漆 , 并且多层
例如 , 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消防车车身用红色 , 因为红色最 涂刷 , 使汽车可 以在不同的角度反射不 同色彩的光 , 看起 为醒 目, 很远 的地 方 就 容易 被 发 现 , 且 与 火苗 的颜 色 相 来像是具有不 同色彩 , 而 从而达到变色效果 。 国福特公 司 美 似, 给人 以紧急的感 觉 ; 医疗用救护车则统一 用 白色 , 生产的野马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会变色的汽车 ,可 以变 白 色给人以干净 、 神圣的印象 , 而且是最容易使人平静的颜 换出绿色 、 黄褐色和紫色等不 同的颜色。 目前 , 该款车 的 色; 工程专用车 , 像装载机 、 挖掘机 、 吊车车身多为黄色和 技术和市场 尚未成熟 ,但市场专家分析在今后将会受 到 黑 色相 间 的色 彩 ,黄 色 较 为 醒 目而且 亮 度 高 ,易 引起 注 时 尚年轻 人 的 欢迎 。 意 , 有 警 示作 用 。 具 福 特公 司也 曾经展 示 出一 款车身会 变色 的概念 车

汽车的外形演变和色彩

汽车的外形演变和色彩
软木等,或用来传达某些饮品原料的色 泽即味感,如咖啡,茶,麦类等,或强 调格调古典优雅的企业或商品形象。
茶色 可可色 麦芽色 原木色
8、灰色的色彩意象
大灰 老鼠灰 蓝灰 深灰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 象,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 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 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 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 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 才不会过於沉闷,呆板,僵硬的感觉。
大蓝 天蓝 水蓝 深蓝
6、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 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 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 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 色。
大紫 贵族紫 葡萄酒紫 深紫
7、褐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 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
7、子弹头型汽车
• 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心态是永不满 足的,当轿车的升力问题基本解决以 后,人 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 做起了文章,于是,一种新型的轿 车——多用途 轿车(我国称 之为“子 弹头型”)问世了。在我国,人们将 其俗称为“子弹头型”汽车,而 在国 外,消费者则将其称为“蛋形造型”。
• 车身颜色是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 仅次于厂牌和车型考虑的重要因素。 • 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也有相当 密切的关系。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 1、红的色彩意象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 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 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 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 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据日本丰田公司的调查统计: 白色的丰田车在日本最受欢迎, 其次是红色和灰色。 而销往美国、加拿大的丰田车则 是淡茶色和浅蓝色最受欢迎,其 次是白色和杏黄色。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分析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分析

2018年6期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分析袁丹(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206)汽车内饰色彩是除去内饰整体造型以外,给驾乘者最大的视觉冲击的因素,所以内饰色彩设计会成为设计师们最想要表现和强调的地方。

在进行完美的效果呈现之前,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具体的以及开拓性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在最终的色彩设计方案上更好地诠释该车型。

设计分析是围绕项目开发主题,规划相应的人员进行大量、广泛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并对调查结果以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是构思和设计的前提,设计分析也称为设计准备阶段。

汽车造型设计分析一般是针对车型开发任务书中的车型定位、产品规划要点等要求,造型部门联合前瞻性的市场研究部门共同研究而形成的设计分析报告。

在诸多设计手段中,色彩设计堪称影响汽车直观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色彩与汽车造型的结合构成了人类视觉感受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部分。

汽车色彩设计分析是继前期汽车造型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而做出的具体色彩设计分析,是方案实现的第一步。

汽车内饰色彩是除去内饰整体造型以外,给驾乘者最大的视觉冲击的因素,所以内饰色彩设计会成为设计师们最想要表现和强调的地方。

在进行完美的效果呈现之前,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具体的以及开拓性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在最终的色彩设计方案上更好的诠释该车型。

1设计输入详尽的设计输入,是完成整个色彩设计分析的第一步,在设计分析之前了解目标车型的各种特性,即该车型最基本资料分析,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明确的设计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才能对色彩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

1.1车型背景分析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车型级别、功能信息、针对人群、市场定位、关键词信息。

(本文以奇瑞QQME车型为案例分析)产品简介:QQME车型是奇瑞公司继QQ3、QQ6车型之后推出的另一款Q系列微型、双门经济轿车;造型由意大利宾夕法尼亚专业设计公司全新设计。

汽车色彩的设计

汽车色彩的设计
明暗系列分成8级,所 含黑色量和白色量按一 定比例排列。
沿中心轴一侧所作的垂 直剖面是等边三角形, 称为“同色三角形”。
各个格子W、B、C三种 色的含量不同,但:
W+B+C=1
续奥斯特华德系统
与CB平行的直线上各格 子的白色含量相等,称 为明澄系列。
与WB平行的直线上各格 子的黑色含量相等,称 为暗澄系列。
4.6 色觉的变化
人眼的色觉会受到干扰而发生各种变化,因 此某些紧急和关键的信号仅仅依靠色彩来传 达是不可取的,应使色彩信号和文字(或图 形)或声音同时结合,以提高安全性。
1. 强光使色彩变淡;
2. 刺激时间——初见浓,久见淡; 3. 面积大小——面积大浓; 4. 车速增大,色彩可见度降低;
5. 噪声、气味、服药、饮酒的影响,色彩对比 的影响。
汽车色彩举例
不建议采用 的色彩
高级轿车采用 的色彩
中级轿车采用 的色彩
5.1.2 考虑气候和地理条件
北方的汽车应采用暖色,南方的汽车 应采用冷色。
经常有雾的地区,汽车应采用明度大 的色彩(例如黄色)。
在黄土高原或长期积雪的地方,采用 绿色常常能给人愉快的感觉;反之, 在绿化比较好的城市或绿色原野上就 不宜采用绿色,甚至可采用红色。
摄影底片(负片) 与照片(正片)的色彩关系
负片与正片的色彩是互补关系。 例如:
1.3 相减 混色原理
物体由于吸收光源射来的 光线,因而改变了光的性 质。下面三个等式左边是 反射的色彩,减号右边是 吸收的色彩:
黄=白-蓝
紫=白-绿
青=白-红
相减混色原理还说明了颜 色调配的效果:
黄+紫=白-蓝-绿=红
光与色彩
光是一种电磁波形 式的能量发射,从 波长上千米的无线 电波至波长极短的 γ射线。

汽车色彩设计整理

汽车色彩设计整理

汽车色彩设计整理首先,色彩对汽车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

不同的品牌有着不同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观,色彩设计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颜色来传递品牌的独特性和个性。

例如,豪华品牌常使用黑色、银色和白色等色彩,以展现出高贵、优雅和奢华的形象;而年轻时尚品牌则倾向于使用明亮的色彩,如红色、蓝色和黄色,以传达活力、时尚和年轻的形象。

其次,色彩也对汽车的个性化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同的汽车品牌需要通过色彩设计来区分自己,从而吸引目标消费者并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个性化定位的汽车色彩设计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喜好来进行,如运动型汽车可以使用亮丽的红色、橙色或黄色,以突出其动感和运动性能;环保型汽车可以使用绿色或浅蓝色,以传达其清洁和环保的特点。

另外,色彩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元素来表现出汽车的独特风格和创新性。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往往不仅仅注重外观的流线型和曲线美,还通过色彩的巧妙运用来提升整体设计的魅力。

例如,一些汽车设计师会在车身的特定位置增加亮色或金属质感的装饰条,以与车身主要颜色形成对比,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立体感。

另外,在车身颜色上也有不少创新尝试,如金属漆、珍珠漆和半透明漆等,增加了汽车的质感和时尚感。

除了对外观设计的影响,色彩在汽车内饰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内饰色彩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车内的美感,还可以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例如,暖色调的内饰色彩,如红色和橙色,可以给人以温暖、舒适和活力的感觉;而冷色调的内饰色彩,如蓝色和绿色,可以给人以冷静、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此外,合理的内饰色彩搭配还可以提升乘坐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如在驾驶台和仪表板上使用暗色调,以减少反光和眩光,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总之,汽车色彩设计是汽车外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传递品牌形象、个性化定位和搭配元素来提升汽车设计的美感和表现力。

色彩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品牌形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以创造出符合时代潮流和消费者喜好的汽车。

汽车外形 色彩 教案

汽车外形 色彩 教案
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了解不同文化人群选择汽车颜色的不同,汽车车型与颜色的关系.
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性易接受、消化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性易接受、消化
学生参与到课堂,理解并熟记课堂内容
学生参与到课堂,理解并熟记课堂内容
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汽车色彩
白色的救护车,是运用白色的纯洁、神圣。
邮政车选择绿色给人以和平、安全的感觉。
作为军用车一般都采用深绿色,使车辆与草木、地面的颜色相近,达到隐蔽安全的目的。
工程车辆多为黄色,是运用黄色亮度高,醒目的特点,以引起行人和其他车辆的注意。
美国和加拿大的校车也是采用黄色。
(二)汽车的使用环境与色彩
由于不同地区使用环境的差别,造成了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偏爱.
(五)汽车的安全与色彩
安全行车与汽车色彩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心理学上,人们将深蓝色和深绿色叫做收缩色或后退色,看起来比实际小。
将黄色、红色叫做膨胀色或进攻色,看起来比实际大,且不论远近都很显眼。
在美国,有人曾调查了2408辆出事故的汽车,结果显示:蓝色和绿色居首,分别为25%和20%;黄色最低,仅为2%。据此,美国的中型汽车就减少了蓝色和绿色。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课型
理论课
教具(含电教设备)
黑板
授课 后 记
第二节 汽车色彩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课时
1
教学
组织
教学内容
汽车色彩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2’
复习旧知
回忆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历程?现代汽车的车身造型特点?

课件4-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课件4-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汽车的色彩
(2)认可. 这一组的色彩灵感来自真正的黄金、金属紫铜和青铜以及土褐 色 (3)新鲜. “新鲜”的主题.这是一个蓝色与绿色结合的色系. 蓝色灵活且变幻莫测.可以亮也可以暗.偏红或偏绿.适用于不同风格 2. 7. 3 色彩 App 定制 MINI 高级定制(图 4 ̄10)、奔驰 Smart、甲壳虫手册等 A pp 应用程序.除了可以了解最全的车型信息、准确详实的配置参数.可 自选车型进行对比以及掌握销售信息外.关键是可以DIY.即可以随意挑 选加装组件、玩转各式轮毂以及试穿各种外装与内饰.同样可以定制自己 喜爱的色彩和搭配.达到个性化定制
汽车的外形
所谓流线型.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型应用的最高境界 是飞机的机翼.但是作为汽车.绝对的流线型是不能实现的. 目前.汽车的外 形均是流线型的变化型. 早期汽车外形如图 4 ̄1 所示.
汽车的外形
1. 1 马车形汽车 1885 年.德国的两位工程师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出 1. 1kW(1. 5 马力)和 625W(0. 85马力)单缸汽油发动机并成功地试制出第一 台汽车.但当时的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形.如图 4 ̄2 所示.
汽车的色彩
汽车的色彩
2. 6 汽车颜色的应用 轿车大多数是单色的.但级别不同.其色彩应有差别. 高级轿车应该采用较 稳重的色彩(明度较低).例如黑色、深蓝色、深灰色.中级及小排量轿车则 可采用较活泼的浅色(明度较高).如淡蓝、淡绿、淡黄、灰白色等. 深色的 车身光学效果特别明显.如果车身表面不顺光.则会损害其完美的外形.浅 色的车身却可以缓和高光点的对比.而且太阳不会把车身晒得过热. 提倡 统一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的单调.而是赞成适度的对比,例如在浅色车身 上采用面积较小的饱和色彩会产生活跃的效果.在深色车身上采用镀金或 镀铬的装饰件往往会有华美的感觉。

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

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

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作者:张云秦昊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6期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色彩文化的设计,色彩设计为汽车设计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影响其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即消费者因素、汽车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从《谁与争锋》、《蝙蝠侠》、《本能2:嗜险》、《正义先锋》、《毕业生》、《警网铁佥刚》、《速度与激情》、《疾速60秒》等电影中展现的汽车,探讨上述三个因素对汽车色彩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电影汽车色彩消费者环境电影077《谁与争锋》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邦德在影片中开着灰色的阿斯顿·马丁“征服(Vanquish)V12”与敌人的绿色敞蓬美洲豹XKR在冰原上捉对厮杀的场景。

灰色的阿斯顿·马丁很明显地突显了邦德的机智、沉稳,而绿色敞蓬的美洲豹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由里克·尤尼(RickYune)所扮演的反面角色的外表圆润内心凶猛的特性。

电影《蝙蝠侠》中,蝙蝠侠所乘坐的黑色战车,也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收藏蝙蝠车也成为了美国影迷的一大爱好。

可以看出来,经典的电影中,总会出现汽车这一形象,而汽车色彩的设计选用也成为了良好展现电影风格的因素。

汽车色彩设计应该围绕1、消费者因素2、汽车自身结构因素3、汽车行驶环境因素三方面展开,也就是我们设计上通常所谓的人一机一环境。

下面就以电影中的汽车色彩为实例,研究这三大因素是怎样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

一、首先,结合007 Die Another Day等几部电影谈论一下消费者是如何影响汽车色彩设计的人们购买汽车,是因为人对汽车有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研究人类动机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的层次,由最低级的需要开始,向高级的需要发展,呈阶梯形。

可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或者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论述汽车色彩设计的原理

论述汽车色彩设计的原理

论述汽车色彩设计的原理
汽车色彩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识别:汽车色彩设计需要与品牌形象相一致,充分体现品牌的特点和价值观。

例如,一些豪华汽车品牌通常选择较深沉和高贵的颜色,以展示其高级和奢华的形象,而一些年轻和时尚的品牌则更倾向于亮丽和活力的颜色,以彰显其年轻和时尚的特点。

2. 环境适应:汽车色彩设计应考虑车辆在不同环境下的可见性和适应性。

例如,在夜间和雨天,较亮的颜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可见性,而在阳光强烈的环境下,较暗的颜色可以有效减少反射光线的刺眼程度。

3. 色彩心理学:汽车色彩设计需要考虑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暗示,例如红色通常表示激情和活力,蓝色表示冷静和信任,白色表示纯洁和简约等。

因此,选择适合的颜色可以提升汽车的吸引力和相关联的情感体验。

4. 市场需求:汽车色彩设计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颜色的喜好有所不同,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和偏好,以便选择最适合的颜色。

5. 材料与工艺:汽车色彩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和工艺的影响。

不同的涂料和处
理方法可能会影响颜色的外观和质感,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来实现设计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汽车色彩设计的原则包括品牌识别、环境适应、色彩心理学、市场需求以及材料与工艺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旨在打造出符合品牌形象、适应环境、符合心理预期并满足市场需求的理想色彩设计方案。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5课 画汽车》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5课 画汽车》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第5课画汽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5课画汽车》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一上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汽车,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进行汽车的绘画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汽车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大部分学生对汽车有一定的兴趣,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汽车,因此他们对汽车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们的绘画基础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在汽车绘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汽车作品。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进行汽车的绘画创作。

2.难点:引导学生创新表现,突破传统的绘画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汽车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示范讲解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汽车绘画技巧。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汽车绘画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分享创作心得,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汽车图片和绘画作品,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评价标准。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对汽车绘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讲解汽车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汽车的车身色彩和车标

汽车的车身色彩和车标

色彩一直是人们所探索的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色彩对城市道路的美化、对人们的精神感染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在,汽车车身颜色已告别单一,走向多元化。

汽车外观在一片姹紫嫣红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钢铁本色。

汽车车身颜色的种类及其特征汽车车身颜色的种类1)银灰色这种颜色是最能反应汽车本质的颜色。

银灰色具有金属的质感,给人以更强的整体感,银灰色也具有很强的科技感。

更深一些的银灰色,则显得很炫酷。

银灰色比较耐脏,在多尘的环境中适应性很强。

但应灰色和路面的颜色比较接近接近,银灰色汽车不醒目,尤其是在视线不好的天气,增加了教室的危险性。

银灰色汽车最具人气,主要代表车型有宝马3系、大众高尔夫。

2)白色白色该人以明快、活泼、纯净的感觉,白色是中性色。

白色车在炎热的夏季能反射光线,再多尘的天气里也比较耐脏,其缺点是在使用几年之后,白色气会逐渐氧化而变得发黄。

近些年来就行的珍珠白、珍珠白车身具有很强的质感,也不易褪色。

另外,白色是膨胀色,是体7积较小的汽车显得比较大。

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有白色汽车代表高级汽车的说法,白色汽车的销量曾经达到总销量的70%。

主要代表车型有大众尚酷、本田思域。

3)黑色黑色代表保守与自尊,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觉。

黑色也是中性色,容易代表保守,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但黑色汽车车身不耐脏,打包有一点灰尘就能看出来。

黑色一直是公务车受青睐的颜色,高黑色汽车显得气派十足。

4)红色红色包括大红、枣红,这种颜色给人以跳跃、兴奋、欢快的感觉。

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得体积很大。

跑车或运动型车非常适合采用红色车漆,众所周知的法拉利,是意大利人热情奔放的象征。

红色换具有很强的警告作用,因此被用作消防车的标准涂装。

稍暗的红色则更适合与普通轿车,并且很太年轻女性用户的喜欢。

红色汽车主要代表车型有法拉利、标志307等。

5)蓝色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了从容、淡定,浅蓝色更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汽车内饰色彩发展规律浅析

汽车内饰色彩发展规律浅析

汽车内饰色彩发展规律浅析本文通过对汽车内饰色彩的特点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汽车内饰色彩的发展。

标签: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发展规律引言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将工程设计和造型艺术在汽车产品上进行有机的结合。

汽车造型是从抽象构思到具体形象的塑造过程,通过点、线、面以及表面颜色(通常称作色彩)、纹理(通常称作皮纹)和表面品质的变化表现出来,被人们的视觉所认识。

因此,色彩与汽车造型密不可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内饰从无到有,从功能简单、做工粗糙发展到功能全面和做工精细。

今天,汽车内饰已成为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给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饰的色彩搭配,这己成为用户购车的一个考虑因素。

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梁勇更预测:在未来10年内,色彩将会成为汽车的核心卖点。

一、汽车内饰的色彩设计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汽车内饰的色彩基本上是灰色或黑色一统天下。

随着现代生活的多样化以及人的审美意识的多样化,目前汽车的内饰颜色呈多样化的趋势。

汽车特别是乘用汽车的作用主要用于载人,内饰的色彩设计必须以宜人性为主要目标,有利于驾驶和乘用,总体要求美观、亲和、快意、友善,使人感到舒适、无过度刺激,减轻烦闷和疲劳。

因此,要求汽车内饰的色彩设计要整体协调。

1、对驾驶区的要求:色调的采用应有利于驾驶。

首先,色彩应无刺激、无强烈的反光,仪表板上的各种文字、刻度、指针、符号等应清晰、易识别,各操纵件的色彩应与材质相结合,使人感到柔和、舒适、无反光;其次,色彩的配置应整体协调,具有美感、亲和、快意舒适,减轻驾乘烦闷和疲劳。

因此,驾驶区以深色为主调,一般为黑色或灰色,局部搭配对比色或高亮色作为装饰。

整体色彩配置以稳重为主。

2.对乘客区的要求。

对于乘客区,色彩一般要求沉静、舒适、有利于乘客休息和减轻烦闷、疲劳。

一般来讲,顶篷和侧围饰板采用中等明度、无刺激的冷色调或中性色调,地板用中等明度低纯度的色彩。

汽车内饰色彩搭配设计

汽车内饰色彩搭配设计

汽车内饰色彩搭配设计摘要汽车内饰的色彩是车主个性的体现,不仅可以展现车主的性格品味,甚至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合理选择色彩搭配,不仅使车内各种标志清晰明确,便于识别。

而且使整个内饰环境整洁而且层次分明,具有适度的美感,驾驶者舒适愉快,集中注意力,减少差错和事故,延缓驾驶疲劳[1]。

关键词色彩;汽车;内饰色彩营销引言大多数汽车购买者会关注汽车品牌、价格、动力性、经济型、安全性等,近几年内饰色彩也逐渐被年轻购买者所关注。

追求个性品位的年轻人喜欢个性的设计、另类的颜色,汽车厂商也将独特的颜色作为卖点之一,合理的色彩搭配,利用色彩营销,带来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回报,亦可为品牌文化增值[1]。

1 色彩的概念色彩,当光线照射到物体后使视觉神经产生感受,而有色的存在。

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2 汽车内饰色彩的重要性2.1 色彩对人生理影响色彩的易见度,容易看清楚的程度。

当为突出某一部分模块,让之醒目,通常用此方法,例如汽车仪表板中控面板的装饰亮条,红色的警示开关。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同等远近距离上的色彩在视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

暖色系为前进色,冷色系为后退色。

例如汽车的顶棚通常为米色,易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增大了内饰空间感。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同样面积的色彩,有的看起来就会稍大些。

例如同一款汽车,浅色系的内饰感觉比黑色系的内饰,空间更大。

色彩的错视性,视觉中主观感受的色彩与客观颜色的不一致。

例如灰色的座椅,在黑色系的内饰中,感觉较亮。

2.2 色彩对人心理影响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当不同波长的光通过视觉器官产生色感的同时,常常无意识中影响我们的情绪、性情和行为[2]。

色彩的冷暖感,例如:红色有暖感,青色有冷感。

在寒冷地区销售的汽车,可采用暖色调。

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红色橙色等暖色系能给人以动感和兴奋,黑色等给人以沉着。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及应用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及应用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及应用发表时间:2019-05-22T17:27:52.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阎尧鹏[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诸多设计手段中,色彩设计堪称影响汽车直观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汽车色彩设计分析是继前期汽车造型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而做出的具体色彩设计分析,是方案实现的第一步。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弗技术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诸多设计手段中,色彩设计堪称影响汽车直观视觉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汽车色彩设计分析是继前期汽车造型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而做出的具体色彩设计分析,是方案实现的第一步。

关键词: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分析;色彩分析引言随着当前阶段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汽车内饰设计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

文章讲述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接着对汽车内饰织物色彩的整体设计进行阐述,最后着重讲述汽车内饰的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期望通过不断完善内饰设计,提升汽车内部的整体美感。

1内饰色彩设计方案的确定内饰色彩方案的设计工作从一开始的草图阶段就开始构思,效果图阶段进一步丰富完善。

在草图构思阶段,设计师根据造型设计风格中行草图设计,在这一阶段内饰色彩设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在确定造型效果图的方向后设计师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行效果图的制作,同时在效果图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彩设计方案,随着效果图的确定内饰色彩设计方案也已初步形成,设计师会根据确定的效果图方案中行CAS数据的制作,CAS数据制作完成之后设计师会利用计算机渲染软件对内饰色彩方案中行设计。

计算机渲染软件是通过对不同零部件赋予不同的颜色、材质,在特定的光照环境下进行计算渲染出接近真实的图片效果。

内饰色彩设计方案渲染完成之后,需要组织领导、相关设计人员、工程人员、销售人员等对色彩方案的风格是否与造型匹配、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是否符合市场定位需求等方面中行方案评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色彩设计方案的修改与调整,以达到色彩设计方案趋于完美。

汽车文化-分析汽车色彩外形设计

汽车文化-分析汽车色彩外形设计

4. 汽车的使用安全
安全性 考虑
选择浅颜色或 膨胀色
内饰选择对驾 驶员有益的
白色为最佳选择。据统计黑色事故率最高, 白色事故率最低,其他由高到低依次是绿色 、棕色、红色、蓝色、和银灰色。
明快的配色给人以舒适、轻快;暗色给人 以沉重;红色内饰易引起视觉疲劳等
三、汽车色彩的设计考虑因素
5. 汽车流行色彩
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 明度和彩度的色调都属 于有色彩系。
一、色彩和色彩属性
3. 物体三基色。
基色:是组成其他新颜色的基本色,无法由其他颜色混合而
得,相反地,通过混合基色,可产生出其他次级色,三级色等 颜色。
三基色:红、黄、蓝
一、色彩和色彩属性
4. 物体次级色
红+蓝=紫
黄+蓝=绿
红+黄=橙
基色和次级色色环
《汽车文化》课程
主讲人:XXXX
温故而知新
1.谁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 ? 答:查尔斯·固特异。 2.在转子发动机汽车界具有最高地位的是( )? 答:马自达。 3.奥托循环是指? 答: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4.对于柴油机来说世人为了纪念其发明者,柴油机也被称为什么? 答:狄塞尔。
分析汽车色彩外形设计 教学目标
银色能反应汽车本质,具有金属质感。
白色明快、活泼、大气,膨胀色使小车 显大。
黑色沉稳、庄重、尊贵、严肃,但不耐 脏。
红色热情奔放,给人兴奋欢乐感觉,也 是膨胀色。
二、各色汽车的特点
蓝色代表冷静、收敛、不张扬,属收缩 色,同样不耐脏。
黄色给人欢快、温暖、活泼,是膨胀色 ,在环境事业中很显眼。
绿色有较好的可视性,代表生命和希望。
给人一种膨胀或收缩感觉的色彩分 别称 “膨胀色” 、 “ 收缩色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色彩设计(1)
2020/11/23
汽车色彩设计(1)
内容
1. 色彩的形成 2. 色彩的属性与鉴别 3. 色彩的配合 4. 人的色彩视觉 5. 汽车的色彩设计
汽车色彩设计(1)
1. 色彩的形成
n 光与色彩 n 相加混色原理 n 相减混色原理
汽车色彩设计(1)
1.1 光与色彩
n 人能够看到色彩,其过程是:
n 基本假设:同一色相的各 种色彩都是黑色(B)、白 色(W)、和完全色(C) 以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
n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好像一 个上下对称的陀螺,白色 和黑色分别在中心轴上下 两端,完全色按不同方向 分布在“陀螺”的最外缘。
汽车色彩设计(1)
续奥斯特华德系统
n 所谓完全色是指最 鲜明、最饱和的色 相。
n 奥斯特华德把完全 色分为黄、橙、红、 紫、蓝紫、蓝、绿、 黄绿8种,每种又分 为3等分,共24种色 相。
汽车色彩设计(1)
续奥斯特华德系统
n 明暗系列分成8级,所 含黑色量和白色量按一 定比例排列。
n 沿中心轴一侧所作的垂 直剖面是等边三角形, 称为“同色三角形”。
n 各个格子W、B、C三种 色的含量不同,但:
n 人的色彩视觉是人辨别不同光波的能 力,是人类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 逐渐演化的结果。
n 人眼的色彩视觉器官由三部分组成, 这三种视觉器官分别对红、绿、蓝三 种基色做出反应,相互联系而构成了 对各种物体的色彩感觉。
汽车色彩设计(1)
4.2 色彩的同时对比
n 色彩同时对比是人对某一种色彩的视觉 由于人眼的视野中有其它的色彩刺激物 而产生的变化。
汽车色彩设计(1)
色彩的波长
大致分为人眼易于辨别的7种
色彩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英语名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Cyan Blue Purple 波长 760~ 610~ 590~ 570~ 500~ 460~ 430~ (nm) 610 590 570 500 460 430 390 色样
2. 色彩的混合效果,即 PQ线上任何色彩可由 P、Q两色混合成;
3. 色彩的纯度:色彩S的 纯度是SC与MC的比 值;
4. C的两边是一对补色。
汽车色彩设计(1)
3. 色彩的配合
n 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n 孟氏配色法 n 奥氏配色法 n 一般方法
汽车色彩设计(1)
3.1 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n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配合时,调和是 指差异较少,对比是指差异较大。也就 是色立体或色度图之中,相邻近的色彩 差异较少,易于调和;远离的色彩差异 较大,形成对比。
n 转向指示灯最好采用橙黄色,而白色灯易与车身上的 高光点混淆。
n 绿色交通指示灯易与环境(草坪、绿树)混淆,最好 在其周围加黑色底板衬托。
n 仪表上的字码应该鲜明醒目,与背衬应有明显的对比, 如白底黑字或黄底黑字(或者相反)并用柔和照明 各种信号灯光应布置在这个界限之 内,而各种不必要的刺眼光线应排 除在这个界限之外。
3. 面积大小——面积大浓;
4. 车速增大,色彩可见度降低;
5. 噪声、气味、服药、饮酒的影响,色彩对比 的影响。
汽车色彩设计(1)
4.7 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
n 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主要有寒暖感(冷热 感)、进退感(远或近)以及象征感。这 是人类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神经活 动的复杂联系。例如:
1.黄橙色——暖的色彩,联想起太阳与火; 2.蓝紫色——远的色彩,联想起广阔的海 洋和幽远的天空;
汽车色彩设计(1)
1.2 相加混色原理
将红、绿、蓝 三种色光投射 到屏幕可得: 红+绿=黄 绿+蓝=青 红+蓝=紫
汽车色彩设计(1)
基色与补色
n 红、绿、蓝三种色彩是合成一切色彩 的基本色,称为基色。彩色电视遵循 相加混色原理,电视机中分别有红、 绿、蓝三套接收系统,合成屏幕上的 全部色彩。
n 红-青,绿-紫,蓝-黄可以合成白 色,称为互补。亦即,红是青的补色; 青是红的补色;绿是紫的补色……。
光线
吸收
光源 物体 人眼
反射
即:光源发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 吸收一部分,反射出一部分光线到达人 眼中激发起人眼的感觉。
汽车色彩设计(1)
光与色彩
n 光是一种电磁波形 式的能量发射,从 波长上千米的无线 电波至波长极短的 γ射线。
n 人眼可见的波长范 围仅仅是其中极小 部分,从760nm至 390nm之间。
W+B+C=1
汽车色彩设计(1)
续奥斯特华德系统
n 与CB平行的直线上各格 子的白色含量相等,称 为明澄系列。
n 与WB平行的直线上各格 子的黑色含量相等,称 为暗澄系列。
n 与中心轴平行的同样垂 线上各格子的比值C/W 是相同的。
汽车色彩设计(1)
2.4 CIE(国际照明会议)系统
n 基本假设:把红、绿、 蓝三色作为合成一切 色彩的基色,其含量 用x、y、z表示: x+y+z=1
n 同例:先吃糖,再吃苹果,感觉苹果是酸 的;而先吃淡食,再吃苹果,感觉苹果是 甜的。
汽车色彩设计(1)
4.4 信号与灯光的色彩
n 蓝色信号灯:用得较少,因为白炽灯泡光线偏黄,通 过蓝灯罩后功率损失太大,而且蓝光的透过性也较差。
n 红色信号灯:用作警惕信号。增大光照度时其可见度 增加较慢,而增大面积时其可见度增加较快—最合理 是采用大面积的长方形灯。
汽车色彩设计(1)
3.3 奥氏配色法
n 在同色三角形中,与CB 平行的各条直线上各个格 子称为等白色量(明澄系 列)的配合。
n 与WC平行的各条直线上 各个格子称为等黑色量 (暗澄系列)的配合。
n 与中心轴平行的垂线上各 个格子表示改变明度的配 合。
n 在同一水平线上各个格子 是明度大致相等的配合。
黄+紫=白-蓝-绿=红
黄+青=白-蓝-红=绿
紫+青=白汽-车色彩绿设计-(1) 红=蓝
黑白照相突出白云的原理
黄滤色镜可
吸收蓝光 照相机
天的蓝光大部
黑白底片
分被黄镜阻挡
底片的蓝天部分感光少
其它非蓝光线可 通过黄滤色镜
底片的白云部分感光多
洗印的照片
照片的蓝天部分较深 照片的白云部分很浅
n 黑白照相突出白云的方法是在镜头前加
汽车色彩设计(1)
摄影底片(负片) 与照片(正片)的色彩关系
n 负片与正片的色彩是互补关系。 例如:
汽车色彩设计(1)
1.3 相减 混色原理
物体由于吸收光源射来的 光线,因而改变了光的性 质。下面三个等式左边是 反射的色彩,减号右边是 吸收的色彩:
黄=白-蓝
紫=白-绿
青=白-红
相减混色原理还说明了颜 色调配的效果:
色相的同时对比
n 灰色在红底背景中呈青绿色,在绿 底背景中呈紫红色。
汽车色彩设计(1)
4.3 色彩的先后(连续)对比
n 色彩的连续对比是人眼受某种色彩刺激物 作用后观察的色彩所产生的变化。例如, 先注视红色物体,再将视线移到白色表面 上,所看到的是青绿色。因为,先受到红 色刺激后,人眼对红色的感受就迟钝了, 于是便看到较少的红色光线混合到视野中。
汽车色彩设计(1)
不同的色相、明度和纯度
中间纯度最高 两边纯度递减
由右至左明度递增 汽车色彩设计(1)
2.2 孟歇尔(Munsell)系统
n 按照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将色 彩归入一个三度空间的色立体 之中:
n 中心轴:按明度由下至上分成 11级,10是黑色,0是白色。
n 色彩离中心轴愈远,纯度愈高 (接近饱和色);离中心轴愈 近,纯度愈低(掺进了灰色)。 中心轴上的色彩是白、灰、黑 (无色)。
调); 4. 用白、灰、黑、金、银镶边,作调和
过渡; 5. 两种色彩交接处用邻接色(色相环或
色度图中两色之间的色彩)隔开。
汽车色彩设计(1)
4. 人的色彩视觉
n 色彩视觉 n 色彩同时对比 n 色彩先后对比 n 信号与灯光的色彩 n 色彩透视 n 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
汽车色彩设计(1)
4.1 色彩视觉
n 人的色彩视觉的同时对比,是神经活动 相互诱导的结果,亦即我们看见的色彩 是向着增大它本身与诱导刺激物之间相 反的方向变化的。换句话说,我们看见 的色彩是向着与背景差别最大的色彩那 一方向变化的。
汽车色彩设计(1)
明度的同时对比
n 同一种灰色,在白底背景和黑底背 景上看起来是不一样的。
汽车色彩设计(1)
CIE系统中的各种白色
n A白:色温2848°K, 近似白炽灯泡的光色 而偏黄。
n B白:色温4800°K, 接近中午日光颜色。
n C白:色温6500°K, 其x、y、z的含量都 是1/3。
汽车色彩设计(1)
CIE系统 的使用
1. 任何一种色彩都可在 色度图上找到对应的 一个点,并有其x、y、 z值;
装黄滤色镜。
汽车色彩设计(1)
2. 色彩的属性与鉴别
n 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 n 孟歇尔系统 n 奥斯特华德系统 n CIE系统
汽车色彩设计(1)
2.1 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
1. 色相(Hue):色彩类别的名称。不 同的色相,其光波波长不同。
2. 明度(Value,又称光度):色彩的明 暗程度。
3. 纯度(Chroma,又称彩度、饱和度): 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程度。
n 需要引起警惕的交通标牌最理想是采用 黄底黑字、黄底红字或白底红字。
汽车色彩设计(1)
4.6 色觉的变化
n 人眼的色觉会受到干扰而发生各种变化,因 此某些紧急和关键的信号仅仅依靠色彩来传 达是不可取的,应使色彩信号和文字(或图 形)或声音同时结合,以提高安全性。
1. 强光使色彩变淡;
2. 刺激时间——初见浓,久见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