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文化生活主观题

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策略等。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 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 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 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 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 新;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 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
民族精神。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 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 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 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 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 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 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 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 文化中发展。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世博之魅】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 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①跟帖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 但没有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1.《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
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张继刚编导对此透露了几点秘密:一是灵感源于云冈石窟,二是主题是关爱,三是进行刻苦训练,四是有团队精神。
根据材料分析舞蹈《千手观音》展现了什么。
3、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简称《纲要》)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习纲要内容,关注教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让我们共同参与:◇读纲要国务院制定的《纲要》,全文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4、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
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
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训练例题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应主要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方面思考,可围绕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方面作答。
具体包括:(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有效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渗透、反对国际文化霸权主义;(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例题2.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可立足于整个教材,围绕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多方面思考。
具体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物质基础;(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6)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

主观题精选1、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
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环保理念。
(3)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正方:“抵制洋节”。
理由:(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讲解

• 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 4.全面认识教育癿作用 (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癿作用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癿作用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癿作用 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第一步:仔绅审题。审设问,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 科癿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不本 题有联系癿基本概念及原理。要注意思维癿发散性。 第二步:回忆框架图,觋释每一个概念幵写出原理 癿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癿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 卷留出癿空白捡重要癿写,觋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丌要 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癿二分乊一。 • 第三步: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 系实际中癿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 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癿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 料用你学过癿关于政治癿术语再复述一遍。
技法点拨
• 在具体觋剖过程中,着重注意两点: • 一是研究设问本身蕴含癿各种信息, 从中寻找答题切入点; • 二是对问题本身进行分觋,把大问题 分觋成一个一个更为具体癿小问题, 再进行分析作答。 • 本文中癿例题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冴。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系列之三
意图揣摩法
我们在平常癿练习和考试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癿题目:看了又看, 但总有点雾里看花癿感觉,叫人无 从下手。
参考答案
①文化作为人癿精神活动离丌开物质载体, 村落文化宫等基础文化设施很好地担负起丰富繁 荣农村文化癿使命。 ②文化对人癿影响来自于特定癿文化环境和 文化活动。“四室一场一园”使每个年龄段、丌 同兴趣爱好癿村民都能够得到优秀文化癿熏陶。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癿精神丐界,增强人癿 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癿全面发展。先进癿、健康癿 文化会促进社会癿发展。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癿 明显成效很好癿体现了这一点。
参考答案
文化生活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1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0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素】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0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素】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0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表达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素】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02文化创新的原因【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答题模板】必然要求+重要意义【答题要素】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与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有关“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命题01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设问模式】为什么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答题模板】现实要求+作用+意义【答题要素】①思想文化现状(高举火炬、极为重要的任务)。
文化生活主观题临考一猜

文化生活主观题临考一猜1、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应该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有关机构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赋予更多时尚元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

•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的必然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 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8分)
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
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 航天科技成果等,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 自主创新精神
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 场地,从胡锦涛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 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 体现
(3)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弘扬“阅兵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我核心,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材料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材料
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材料
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 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 神”。什么是“阅兵精神”?
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 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 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 30个装备方队隆 隆开进米秒不差!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必备术语意义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必备术语意义一、文化生活“作用类”主观题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某某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某某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7.还可以回答特殊文化的作用,如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等。
二、文化生活“措施类”主观题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要求根据材料和分值确定是否需要回答)。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精练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精练1.(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明确要求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这一美德,某校开展了一系列“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光盘行动是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这一优秀文化一旦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有助于我们这个民族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示例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通过宣传“光盘行动”,有助于切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
考生回忆“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然后可从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优秀文化的作用等角度阐释“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对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2.(2020·隆德县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刘小根
一、主体定位法解文化生活主观题
例题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例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尽管文化消费 总量平稳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文化 总量平稳增长, 相比, 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1/ ; 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 /4;尤其是适合农村的 得不到满足; 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满足;农村的文化设施 和文化活动普遍匮乏, 和文化活动普遍匮乏,某些农民农闲和不打工 时都以麻将打发时间,赌博、 时都以麻将打发时间,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 乘虚而入……。 乘虚而入 。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推 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例题3参考答案: 例题3参考答案: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助现代文 化传播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化传播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3分)②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3 加强文化的交流、 界。(3分)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 融合, 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 。(3 走向世界。(3分)④做中华文化传播的 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 分)
例题1参考答案: 例题 参考答案:①一定的文化以一定的经济 参考答案 为基础,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为基础,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应该大 力发展农村经济。 力发展农村经济。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 化的, 化的,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和社会 环境,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环境,因此,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国家应该加 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③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农村文化创新, 推进农村文化创新,提供更为为农民大众所喜 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闻乐见的文化产品。④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 设的主体,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设的主体,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动方 式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式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改造落后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主观题

6.《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 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 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 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 国视角、 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 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 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 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 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 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 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8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熊出没》是一部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他 用熊大、熊二为保护森林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 斗勇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出品者是深圳华 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华强集团。华强集 团建设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 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拥有 创意策划中心等九大研究所,环幕4D影院系统出口 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累计出口15万分钟。 专家称之为“想象力经济”“创意经济”,对于我 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8分)
1.材料: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 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 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 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 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 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 分析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分)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文化生活》主观题按题型归类

《文化生活》主观题按题型归类一、体现型:1、(2009年·浙江·文综·4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
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
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
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解读】本题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国家关注民生问题,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综合考查了中学政治相关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角度新颖,紧跟社会热点,时代性强。
本问考查模块界定为《文化生活》,体现类型的题目。
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答案】“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逻辑例析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逻辑例析作者:张文娟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第11期掌握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是高三复习备考的核心,总结答题方法、理清答题逻辑同样必不可少。
准确理解试题考查意图,精确调动学科知识,遵循答题逻辑,能取得理想分数。
笔者对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主观题答题逻辑进行了研究,整理出了政治主观题设问指向的特点和答题逻辑图,以供高三考生复习备考参考。
一、《文化生活》主观题设问侧重价值思辨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又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下面以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第(2)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
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
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韓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省市境)。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12分)3.(2013·全国卷Ⅰ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0等239个西文亭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荚混杂的话吉.”“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曲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0分)(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4分)4.(2014·全国卷Ⅰ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多实验。
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
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
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10分)5.(2015·全国卷Ⅰ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分)(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4分)6. (2016·全国卷1 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如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
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
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0分)(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
(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7(2017·全国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分)(3)请就学校如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4分)8(2018·全国卷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
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贷款800元。
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
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10分)(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6分)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参考答案1.(2011·全国卷39题)(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3)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2.(2012·全国卷39题)①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②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③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3.(2013·全国卷Ⅰ39题)(1)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支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但《词典》是规语言文字的本,不应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