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华汇萃素材 新人教版必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作用类+文化措施类主观题答题必背术语

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作用类+文化措施类主观题答题必背术语(一)文化生活的“作用类”试题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文化生活的“措施类”试题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3)把握住社会制度的更替或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遇,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想运动,加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主观题归纳(一)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生活主观题归纳(一)高考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当今之时,正刮起一股泛文化风潮,什么都文化了。
生活方面,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物产方面.产橘子的,说橘子文化;产苹果的,说苹果文化;产大蒜的,说大蒜文化;产生姜的,说生姜文化……要数下去,方方面面都是文化。
文化就文化吧,但总不宜越说越邪乎。
如收藏旧时代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传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编妓女小说的,说是挖掘“娼妓文化”……这么泛下去,文化固然洋洋大观,岂不也蝇营狗苟乎?像搞历史的“言必称希腊”,今天的时髦是“凡事套文化”。
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6分)1.答案提示:可以抓住两个层次谈自己的看法。
(6分)①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无处不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人们精神创造的多姿多彩。
②凡事有个度,把一切都贴上文化的标签,是把文化庸俗化,特别是拿文化来包装自己,抬高身价,更加不可取。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鼓励发表有独特视角的见解)2、(2010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8分)【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
本问考查文化模块,知识点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体现为观点评析类。
既要指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反作用进行简要分述。
【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在校高中生整理若有不足请见谅一.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
3.文化现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4.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怎样提高文化软实力1.以经济科技为基础,发张经济,提供高综合国力。
2.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3.提高文化人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素质。
4.大力发张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
5.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力。
二. 实行“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对“文化建设”的理解.1.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联系材料)..….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第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各地书店应时举办读书活动并推出折扣图书。
当前许多人已经把读书当做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公车上.地铁里.电脑前.甚至是手机上.无论是纸质书刊还是网络文字,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须1.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在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我们必须要……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四. 文化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eg: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意义)1.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必修3文化生活重点主观题必背

必修《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⑥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如何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传统的习俗、思想、技艺等)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涉及“民族精神”对中国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如何培育弘扬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主观题归纳(二)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归纳(二)新人教版必修3高考考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是实施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强省战略的开端之年。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广东文化,强调的是兼容并蓄,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求得发展。
材料二:xx年,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广东于xx年Il月5日至17日邀请小泽征尔,宓多里、莎拉·张、马友友、谭盾等一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独奏家和歌唱家,为广东观众奉献10场精彩的音乐会,以提升广东的整体文化形象.2010年12月27日揭晓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折射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为扩大广东对外宣传提供了新的载体,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结合材料一、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说明广东文化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的原因。
(10分)1.(26分)答案要点:(1)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有利于提升广东的整体文化水平,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分)②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越来越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有利于推动广东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与借鉴。
(3分)③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广东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广东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增强广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广东的文化软实力。
(3分)2材料一:德国民歌的纯朴、严谨,反映出德国人坚定、稳重的性格;俄罗斯辽阔的国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赋予了俄罗斯民族豪爽、乐观的性格,这种精神气质也在他们的民歌中体现出来;印度尼西亚民歌常常与“热带宝岛”自然风光相联系,风格明朗、抒情、飘逸……材料二:2月2日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郎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1材料: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经济特区迅速崛起的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不畏艰险、敢于牺牲、团结互助、扶贫济困,顾全大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深圳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弘扬和培育“深圳精神”?(10分)1.⑴①深圳精神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为弘扬和培育深圳精神,作为青年学生应把弘扬深圳精神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
(1分)②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做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8分)③立足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深圳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分)2、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半年内增长3912万人,增幅达13.9%。
搜索引擎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断显现。
据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办公室透露,很多国内知名的搜索引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肆意传播一些包含低俗、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的网页、图片、视频,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不但严重破坏网络环境,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因此,作为互联网单位,应以国家法律为准则,防范违法信息传播,整治网络低俗之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10分)2、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分)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分)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
(2分)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必背(最新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含义及特点:(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以民主和法制为标志的公民政治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文化渗透和入侵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搞好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归纳】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8 走进文化生活(必修3)

必修3 文化生活考点八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双重影响:利与弊)(1)可喜变化(2)存在问题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考纲导学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要求:①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文化经营者: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消费者: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发展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我国的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意: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拓展:1、在不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有不同的内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时的中国的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参照物不同)先进文化相对落后文化而言,大众文化则是相对精英文化来说的。
注意:1、应当为人民群众提供什么样的文化?不在于类型、形式、风格,而在于是否是人民大从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否促进我国公民全面发展的文化,能否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起推动作用的文化。
2、在分析我国人民现代文化生活特点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角度:①我国文化市场的特点——色彩丰富(类型、风格、形式)、良莠不齐(性质)、喜忧并存(影响)。
②我国人民对文化需要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③材料中的“特定文化”被“特定人群体”所喜欢的原因。
④我们评判的标准(见注1)⑤我们态度:A、合理的予以尊重、提倡;B、不合理的加以引导,帮助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C、最根本的是奏响文化的主旋律,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政治生活部分答案必背

9.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 1)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 2)学习政治知识 ( 3)贵在实践
10. 民主选举的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间接:民主选举制度 直接: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
29.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点)
☆体现:
( 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
( 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 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知道和促进作用。
☆要求: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 在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
3
2020年最新
20.我国政府的作用? 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1.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
2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内容: ( 1)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 他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 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后点。
2020高中政治 主观题文化练习集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精

题型一:为什么(依据、重要性、意义)解题思路:原理+扣题意义10~11学年度高三政治主观题练习(13)材料 202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20-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④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②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④凝聚民族精神、提升③⑤公民素养、①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作用。
(10分)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分)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分)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2分)⑤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福州十一中10~11学年度高三政治主观题练习(15)1.材料 202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
“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根据材料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10分)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原理+扣题讲意义】(材料只是引题,没有信息点,要从全书找答案。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公民政治素养,提高公民政治素养,促进政治文明。
【与经济政治】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20】最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放类主观题专练新人教版必修3(1)

其实,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只要我们有心,民族传统节日同样可以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独具魅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3)①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③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要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路线图,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同时也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营造开放、多元、宽容、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实施“品质吸引人才、人才实施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发展路径,吸纳更多来自五湖四海、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各类人才,聚集人气,加快各类项目、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和学校的落户。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质量形势依旧严峻,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域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品牌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3)示例:结合学校校情、学生学情自编教材,让中国诗词走进学校课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学生表演剧等活动;创新融通多媒体资源,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等等。
2020高考政治主观题热点材料与教材语言链接必考归纳(必修一至四)

高中政治大题材料与教材语言链接(必修一至四)必修一经济生活1.第三产业/服务业/农业等的发展,或者某个新行业的出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产为结构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产品品种的调整/农产品品种的调整功能——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质量2.政府(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去刺激生产或需求——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促使经济平稳运行(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宏观调控;资源合理配置3.财政投入民生领域——促进公平,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4政府在市场投入不足的领域投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要素有效使用,5.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规章制度,打击违法企业——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力度;诚信经营;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制定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企业要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影响力。
6.政府做xx——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7.发展高科技——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如产业、产品结构);8.政企分开,理顺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在价格上,减少政府定价,开放市场定价;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9.高科技、消费、服务对经济的贡献增加环境好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创新驱动,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刺激消费,拉动经济,10.扶持中小型、小微型企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
11.关注农村,支持农村——城乡一体化,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等12.重视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是劳动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等13.重枧消费者消费观转变——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14.发展落后地区、中西部等——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消费与投资潜力;扩大内需/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全面小康等15.国企(央企)改革——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16.发展面临新环境(如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政策调整)——(企业)制定正确经营/发展战略/;走出去,綜合利用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种市场,优化资配置17.结构性减税或税收优惠——减轻负担,释放经济活力,提高积极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公平;降低制度性成本,加入研发投入,促进资金合理使用18.在科技、环保、第三产业等领域中引进外资等——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重视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技术升级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助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产品结构升级和优化,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等。
(完整word版)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知识

高三政治考前回归书本重点必备(背)知识必修1《经济生活》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含义: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2)举措:分别对应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等)、从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等);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反)。
2.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四组关系,两组意义。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就社会而言,一定时间内价值总量不变。
(2)商品的价值量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相同时间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财富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更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棒子)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针对主观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范文1份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范文1份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点:文化生活 1(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保护民族传统节日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
③有利于人民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增强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⑤有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而且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④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价值(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2020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汇总

2020高考政治生活知识点汇总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5个方面,回答主观题时用)(1)文化作为1种精神气力,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转化为物资气力,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入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增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1定的文化由1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1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公民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增强公民的民主张识,使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3)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剧烈,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①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各种情势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动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惟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能人的精神气力;优秀文化能增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辨别“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能人的精神气力”:“丰富精神世界”经常使用欣赏到、感遭到、享受了、体验到、领略到、修养、境地等标志词;“增强精神气力”经常使用增强了、鼓舞着、鼓励着、振奋了、增进了等标志词。
)2、文化与综合国力(1)重要性: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保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3)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起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高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高分答题模板1/ 8(精心整理)2020 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高分答题模板(精心整理)1、文化的作用和影响:①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 ---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⑤文化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特点及作用)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交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①世界文化多样性②文化是世界的,文化又是民族的3/ 8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⑤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文化生活主观题精华汇萃1、"火树烟花不夜天,四宝之乡展魅力"。
7月12日晚,"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隆重上演,宣城人民敞开热情的臂膀,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走进宣城,了解宣城,推介宣城。
作为"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晚会以展示"徽文化"为主题,介绍了宣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徽墨产在宣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基地在宣城;"天下四绝"的太极洞,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也在宣城;除此之外,还有绩溪的胡氏宗祠,旌德江村等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都在晚会中一一介绍给全国的观众。
(1)请说明宣城举办"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和"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晚会的意义。
(9分)(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举办文化旅游节和大型晚会可以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宣城的经济,物产,自然风光,历史名胜等,促进宣城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3分)②优秀文化具有塑造人的作用。
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3分)③文化是在传播和交流中发展的。
通过大众传媒手段,将宣城浓郁的地方文化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欣赏优秀的地方文化,促进宣城文化的繁荣。
(3分)(2)请你就如何将古龙而深厚的宣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光大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答出“保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指导思想”、“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五个方面中的三个方面即可给满分。
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网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七部委于2020年1月5 日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分)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发展。
(2分)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同时要积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
(2分)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分)3、。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3分)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3分)③文化塑造人生。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④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将极大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3分)4、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12分) ① (共2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政治和经济具有反作用,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这一国有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企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分)②(共3分))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地影响。
(2分) (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
(1分)(2)从文化对人影响特点的角度: (共3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分)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分)5、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
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3分) “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分(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9分)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6分)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2分)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分)7、中欧关系源远流长,双方都曾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
近几年,中欧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亮点。
温家宝总理访问了欧洲,他在回答“中欧是同在一条船上还是同在一座桥上”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说,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我们共同利益广泛,又有合作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
但由于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不同,因此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同在一座桥上,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欧文化传统的不同?(11分)(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4分)(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4分)(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分)(4)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借鉴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分)⑸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8、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
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lO分)(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2分)(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类似端午节这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分)(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3分)(4)我们年轻一代,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分)9.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悄然兴起的文化市场正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4分)①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化发展,发挥文化的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