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与历史研究
南京大屠的历史研究
南京大屠的历史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对中国南京实施的一场大规模的暴行。
在此次事件中,日军对南京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抢劫,给中国及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二战时期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对于了解历史、珍惜和平以及维护人类尊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事件经过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市民展开了一系列暴行。
他们无视人道、法律和道德,将南京城内大规模地洗劫、强奸和屠杀。
大约在六周的时间内,据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人遭到了杀害,其中既有男性、女性、老人、儿童,也有妇女和儿童受到的性暴力。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具规模的杀戮行为之一,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场浩劫。
二、历史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在中国和国际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方面,研究者试图通过调查和整理大量历史文献和证据,还原出事件的真相。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以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历史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 口述历史记录:研究者通过收集幸存者的口述资料,了解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些证言对了解事件真相、还原历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档案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政府档案以及相关文献,研究者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和细节。
这些档案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军事背景,能够对研究者提供重要线索。
3. 地理考证: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南京大屠杀发生地,了解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景观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
这些考证可以为理解事件的发展提供直观的证据。
4. 比较研究:研究者将南京大屠杀与其他类似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共同之处和差异。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南京大屠杀在世界历史和战争罪行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意义和影响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罪行,它不仅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伤害,也震撼了国际社会。
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意义和影响在于:1. 告诫历史:南京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蔑视,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暴行。
谈谈对大历史观方法理解
谈谈对大历史观方法理解
大历史观是一种跨学科、宏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它试图探讨人类文明
发展的整个进程,包括地球和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环境等各个方面。
大历史观的方法是通过将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时代的研究相互联系,
以及对历史事件、形态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历
史发展模型。
它提出了历史是一种自然科学,将人类历史和宇宙历史联系
在一起,强调了自然演化和人类社会的交织,展示了历史研究的整个维度。
大历史观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
1.涉及整个历史进程的研究范围和时间跨度。
2.强调全球性和综合性的考察,采用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关注历史事
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3.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依
存的,社会发展受制于自然演化。
4.强调大量数量的数据材料和长期的时间序列,采用多学科跨界的方法,对历史形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释。
5.提出系统理论来规律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理论力求在文化、
文明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现规律和重要的模式。
总之,大历史观方法是一种全景式的历史研究方法,它的目标是全面
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和宇宙的演化过程,拓展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强调
跨领域的协作和视角的多元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能够揭
示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与研究方法
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与研究方法【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与研究方法】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侵华的罪行之一,给南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
为了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重要性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重要性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历史上的一大惨痛,直接导致了大量中国平民的死亡和伤害。
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和各种细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可以对侵华战争的真相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铭记历史、弘扬和平。
二、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来源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主要来源于当时的文件记录、目击者的口述、照片和视频等。
许多档案来自于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军队,也有一些是外国侵华军队和使领馆的记录。
这些档案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研究方法1. 档案整理和归档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首先需要进行整理和归档工作。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将分散的档案材料有序地分类、整理和保存,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2. 口述历史和采访口述历史是南京大屠杀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与幸存者、目击者进行采访,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和线索。
3. 档案比对和分析档案比对和分析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核心工作。
研究人员需要仔细研读各类档案,进行比对和分析,以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
他们会综合多种档案材料,寻找共同的线索,揭示真相。
4. 跨学科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研究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
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5. 研究成果的应用与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研究成果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宣传和纪念活动中。
通过将研究成果传播给公众,可以提高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唤起对和平的珍爱和追求。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与研究方法探析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与研究方法探析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之一,也是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对于了解和研究这一事件,历史文献的收集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异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探析。
一、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特点1. 多样性的文献来源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二战期间,涉及的文献来源多样。
除了传统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外,还有个人日记、文件档案、官方记录、采访录音等。
这些多样性的来源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
2. 相互矛盾的记载由于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战时,当事各方的记载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
日军和中国的官方记录、个人记忆以及国际观察者的报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研究者需要对这些不同记载进行分析和比对,以求接近真相。
3. 信息不完整与缺失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时代背景的变化,南京大屠杀的一些相关文献可能存在信息不完整或者被销毁的情况。
研究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充分研究,并通过多样性的来源相互补充,以构建完整的历史图景。
二、南京大屠杀研究方法选择1. 档案研究法档案研究法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各类官方档案文件,如军事文件、政府文件等,来还原历史事实并了解当时的背景和环境。
档案研究法可以提供直接来源的资料,使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情况。
2. 野外考古法野外考古法主要是通过在南京大屠杀遗址进行实地勘探和发掘来获取相关线索和证据。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具体的物证,比如遗迹、墓葬和文物等,可以帮助研究者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
3. 口述历史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是宝贵的历史资源之一,通过采访、录音和视频等方式,可以记录下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和见证。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口述资料,了解当时的苦难和细节,还原历史真相。
4.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来源文献的比对和对比,来分析和验证记载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参照其他相关事件或者其他国家的类似案例,可以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大历史观与古代史学的关系
大历史观与古代史学的关系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大历史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历史观指的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对人类文明演化过程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思考和探讨。
相比于传统的狭义历史观,大历史观强调的是人类整体的、全球性的发展历程,旨在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视野。
那么在这样背景下,大历史观与古代史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首先需要明确,大历史观和古代史学并不是互相排斥、相互矛盾的概念。
恰恰相反,它们实质上可以被视作一种递进、扩展的关系。
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从古代到现代、从局部到全球,均可以被作为研究对象。
古代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大历史观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而在古代史学的范畴中,则更加注重对古代社会和文化全貌的考察,强调对古人思想、宗教、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其次,可以发现,大历史观和古代史学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种相互促进和互相照应的作用。
大历史观的宏观视野,拓展了古代史学的研究范围,使其能够更好地把握古代社会的演变趋势和规律。
古代史学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大历史观获得更加具体、有效的史实依据,进一步厘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同时,由于古代历史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考古学、文献学、史学、人类学等,因此对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和融合,也正是大历史观需要推进的过程。
另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历史观和古代史学也存在一些相通的地方。
比如,近年来盛行的全息历史学(Holistic Approach)理论,认为历史学研究应该采用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类似地,大历史观也同样提倡“全局视野、系统思考”的理念,奉行“查异同、寻因果”的分析方法。
这表明,在研究古代历史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大历史观的分析方法,注重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重大历史问题。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大历史观作为一个相对新的学科范畴,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争议点。
比如,一些学者认为,大历史观过于追求宏观视角,忽略了微观实践和个体经验的重要性;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历史观存在一定的文化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大历史观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
大历史观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摘要大历史观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认识和把握。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历史观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运用丰富历史知识、优化教学视角、培养思维能力等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
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立足大历史观视域,提出了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大历史观;高中历史;实践;策略大历史观强调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宏观性,主张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受到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要求学习者学会从全局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历史,还强调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横向比较,从而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全面认识。
一、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1. 丰富历史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历史知识脉络与体系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科学严谨的历史知识体系。
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讲解,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2. 优化教学视角,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在大历史观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视角,重新梳理教学内容。
具体来说,应该将教学内容置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考察,从全局角度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格局与动态地思维系统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广阔思维格局和动态思维系统。
具体来说,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作者:徐宁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7年第10期◎徐宁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已为学界所熟知,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也广受读者追捧。
“大历史”这一词为黄仁宇所独创,取“宏观历史”之意,提出“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
黄仁宇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
如此线条勾勒式的讲史方法恰似写意的国画,勾勒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结构框架,粗中有细,既讲究宏大的历史视野,又关注历史的细微末节。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黄仁宇的著作无疑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
而就高中历史教学的层面而言,将“大历史观”的部分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
下文中,笔者将结合《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案例,探索如何运用“大历史观”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一、教师建构——“大历史”视野下的教学设计1.宏观建构、整体把握黄仁宇曾经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写道:“……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
”“大历史观”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历史视为—个整体来加以把握。
黄仁宇在品读中国历史时,试图解答这样—个问题: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不能实现现代化?这个核心问题着眼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把各朝历史视为一个大的整体—一中国传统社会,来加以审视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需要树立整体思维,在核心主旨的引领下梳理教学线索,并贯穿课堂教学,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加以宏观建构和整体把握。
在《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中国的现代化为线索,将洋务运动置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加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系统脉络。
大三历史学专业的史料考证与研究方法
大三历史学专业的史料考证与研究方法在大三历史学专业中,史料考证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掌握各种考证技巧和研究方法,提高历史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度。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史料考证和研究方法。
一、史料考证1. 文献查阅与分析在进行史料考证时,首先需要进行文献查阅。
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
查阅到的文献需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观点,并判断其价值和可靠性。
2. 史料辨伪史料辨伪是史料考证中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史料辨伪时,我们需要对史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比较不同史料的来源、内容、风格和立场,判断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还要注意是否存在伪造、篡改等情况,尽可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3. 考据方法考据方法是历史学中常用的史料考证方法之一。
通过对史料的文字、用词、结构等进行研究和比较,以确定其真实性和时代性。
考据方法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确的判断力,对于研究古代文献和手稿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1.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历史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之处,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考方法。
2. 统计与数据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量化和定量分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和推论。
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在研究历史趋势、经济变迁、人口统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口述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研究是一种通过访谈和采集个人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通过与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和访谈,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内部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口述历史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但也需要注意甄别和验证的问题。
总结起来,大三历史学专业的史料考证和研究方法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
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
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引言:大历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试图超越传统的历史研究范畴,将人类历史纳入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一、大历史观的概念与特点大历史观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将历史纳入更广阔的尺度,不仅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将自然界的演化和宇宙的起源纳入考量。
大历史观试图揭示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
与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相比,大历史观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二、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跨学科研究是大历史观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者们借鉴了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人类历史的研究中。
此外,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分析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大历史观的研究中,帮助学者们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演化规律。
三、大历史观的研究成果与启示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为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启示。
首先,大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其次,大历史观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最后,大历史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四、大历史观的局限与挑战尽管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挑战。
首先,大历史观的研究范畴非常广阔,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综合研究,这对学者们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此外,大历史观的研究还面临着数据获取和整理的困难,需要借助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
结论:当代学者对大历史观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
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ZHONGXUE KECHENG ZIYUAN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丁惠荣摘要:大历史观,就是要求我们从宏观角度去审视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其强调必须用大局观来分析研究历史事件,从历史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上把握微观历史,对存在于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要理解透彻,要关注长远的发展动态,关注人物与时势的交互。
教师要让学生在大历史观中丰富历史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历史知识脉络与体系。
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格局与动态的思维系统。
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视角,重新梳理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大历史观高中历史特点内涵教学策略历史学作为对历史材料进行目的筛选与有机组合的知识呈现形式,其研究对象为已经发生的事件以及过去的人物,尤其是对当时乃至现代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与人物。
历史所研究的内容虽然是过去的某一个时间段,但社会的动态发展却是永恒的,而历史研究必须与社会、时代相结合才具有实践意义。
因此,历史教学提倡,教师应当运用宏观的大历史观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大历史观的特点与内涵1.关注长远的发展动态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或者人物的存在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研究与记录史料的史学家也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意味着两者都是相对静止与“局限”在某一个时间段的。
而大历史观则强调应当站在宏观的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在历史上的对抗这短的一课内容来介影响,我们一直都在好关系,但个别不尊需要我们中国人去提醒甚至谴责,而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我们一代又一代在弘扬。
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得更远、视野拉得更广。
2.关注人物与时势的交互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成就的,这也是“时势造英雄”这个道理的其中一个缩影。
因此,在运用大历史观来组织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关注人物与时事的交互。
中国古代史学的“大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史学的“大历史”传统“大历史”认为,历史不限于“人类史”,而且应该包括“自然史”。
20世纪80—90年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史学界,几乎同时都有史家大力倡导这种“大历史”,呼吁历史研究应该“人类史”与“自然史”并重。
尤其西方一些史学家,更是身体力行,积极开设“大历史”课程,撰写用作教材的“大历史”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篇说中国古代史学具有一种“大历史”传统,绝非危言耸听之论,而是有其事实依据的。
这,自然还得从被世人誉为“史圣”的司马迁讲起——毋庸置疑,司马迁头上的桂冠已经很多,不过,还有两顶极少被论者言及的桂冠应该再给他戴上:一曰“大历史”史观的倡立者,二曰“大历史”史著范式的开创者。
关于司马迁的“大历史”史观,20世纪90年代笔者曾撰有《论司马迁的“大历史”史观》一文行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司马迁“大历史”史观的具体内容:一、就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来看,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的主张。
二、在过去与现实的关系上,司马迁力主“通古今之变”。
三、对于各家学说,司马迁“厥协《六经》异同,整齐百家杂语”。
至今,我仍坚持这些看法。
当然,在上述三个层面之中,第一层面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其为司马迁“大历史”史观之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其来有自。
尽管研究者对这种观念产生的时代尚有不同看法,但自战国后期以来天人相沟通、天人可感应的认识逐渐成为时代思潮的观点,则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
这里所谓的“天”,既有神学人格性,也有自然物质性,实际可以理解为自然、宇宙;所谓的“人”,既指人类及其个体,也进而指社会、政治。
西汉时董仲舒进一步把“天”与“人”连接起来,确认“人”“天”也就是人事政治与自然规律有类别的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并使之成为大一统帝国制定秩序的理论基础。
虽然今天来看,董氏的天人论相当荒.唐、可笑,但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在当时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理论”。
从大历史的视角来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
史、 贬低历史研究 的科学性提供 了很好的借 口, 以至
于 在某 些人 的心 目 中 , 历史 是 可 以为 人 随 心 所 欲 地
打扮 的小姑 娘 。 以这样 的视 角 来 看 待历 史 , 们很 人 容 易陷 人唯 心史 观 、 雄史 观 的窠 臼 。 英
脱、 客观的眼光来解读这段历史 , 使我们的研究少一
些牢 骚 和情绪 , 一 些 冷静 和客 观 。这 个 大历 史 的 多
审美视野 , 近年来因为黄仁宇先生 的大作而闻名史
学界 , 是强调 要 以一个 长 时段 为单 位来 研究 、 察 就 考 某段 历史 , 不拘 泥 于 一 时一 事 一 物 的来 龙 去 脉 。这
邓小 平讲 过 , 革开放 前 中 国犯 了二 十 年 的“ ” 改 左 倾 错误 , 济长 期 停 滞 , 民生 活 水 平 长 期 得 不 到 提 经 人 高 。这是 事实 , 我们 不可 否认 。 比如 , 城市 职工 的年 平 均货 币工 资 由 16 9 6年 的 66元 下 降为 17 3 9 5年 的 63元 。全 国 民众 基 本 生 活 资 料 基 本 凭 票 供 应 , 1 生 活资料 奇缺 , 这是 这 段 历史 的缺 憾 。但 是 现代 化 建 设 也需 要分 阶段 , 不可 能 不 分 轻重 缓 急 把 一切 目 而 标 同时实 现 , 这在 任 何一 个 后 发 现代 化 国家 都 是不 可能 的 , 中国这 样 的 国家基 础 薄 、 口众 多 、 面 对 人 又
麓,警列 21. . 1 02 1 0
L N zHoU XU E K N
■ 专稿
从大 历史的视 角来 考察中华 人 民共 和国的历史发展
历史事件研究报告
历史事件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篇报告将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对该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事件背景南京大屠杀,指的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日军在南京实施的一系列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抢劫行为。
这场惨绝人寰的事件震惊了世界,成为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二、事件经过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当时的南京城被日军攻陷。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对城内的中国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据统计,当时的死亡人数高达30万以上,同时还有大量的强奸和抢劫事件发生。
三、事件影响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创伤,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场事件成为了中国民族抗战的标志之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同时,南京大屠杀也成为了国际上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指责和谴责的重要证据。
四、事件研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研究者通过对各种历史文献、证据和目击者口述的整理和分析,逐渐还原了这场惨绝人寰的事件。
同时,研究者也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首先,研究者通过对大量的目击者口述和日军军事文件的分析,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其次,研究者还对日军的行为动机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对中国的仇视心态的体现。
此外,研究者还对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五、研究成果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研究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还原了事件的真实面貌。
同时,研究者还通过对事件背后原因的探讨,使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结论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该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警示未来。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大全
引言概述:历史研究是一门通过系统地研究和分析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来理解历史过程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深入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们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数据。
本文将介绍历史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档案研究、考古学、口述历史和数字历史学。
正文内容:一、文献研究1.收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文章、报纸、信件等。
2.评估文献可靠性:研究者需要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和信源,包括作者的资历、出版商的声誉等。
3.文献分析: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研究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后果,并获取到相关的证据和信息。
二、档案研究1.获取档案:档案是记录历史事件的官方文件,包括政府机构的档案、企业和组织的档案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访问档案馆或通过线上途径获取档案。
2.档案鉴定:研究者需要鉴定档案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确保档案是可信的历史证据。
3.档案研究:通过仔细阅读和研究档案的内容,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和背景。
三、考古学1.田野工作:考古学家通过在特定地点进行勘探和挖掘,寻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文物和遗迹。
2.文物保护:考古学家需要保护挖掘出的文物和遗迹,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研究。
3.文物分析:通过对挖掘出的文物进行分析,包括年代测定、艺术风格分析等,研究者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四、口述历史1.采访目标人物:历史研究者通过采访目标人物,包括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获取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证。
2.记录口述历史:研究者需要准确地记录口述历史的内容,包括录音、录像或书面记录等。
3.口述历史分析:通过分析口述历史的内容,研究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心态。
五、数字历史学1.数字化历史数据:数字历史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将历史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档案和文献、数字地图等。
2.数据分析:研究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统计方法对数字化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模式和趋势。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大全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大全1.文献研究:依靠史料、书籍、档案等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阅读、解读和分析史书、文献、报纸等来获取历史信息和证据,进而推测历史事件的原委。
2.考古学:依靠发掘、研究各种遗迹和遗物,重建历史社会的生产生活状态、制度形态和文化特征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发掘和分析古墓、遗址、遗址、器物等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发展过程。
3.口述历史:通过采访、访谈等方式,将历史相关人物的回忆和倾诉记录下来,作为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证据。
该方法主要借助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来还原历史事实和历史思想。
4.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等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分析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文化特征的发展规律。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历史事实的异同,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5.数理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
该方法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原理来进行历史研究。
6.旁证法:根据历史文献中的描述和论断,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推理,从而证实或推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存在和发生。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逻辑分析和推断来验证其真实性。
7.人类学研究: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历史社会的人类行为、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后动力和影响因素。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历史文化、历史社会进行深入研究来解读历史现象。
8.社会学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历史社会中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从而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动因。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历史社会关系、社会结构进行分析来研究历史。
以上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的全面介绍。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科学、准确、全面地研究历史问题的目的。
图书馆史书写中的“大历史”和“小历史”——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为视角
introduced to classify library history materials based on whether they are created by scholars to promote
2018年 3月 March。2018
中回田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study proposes new paradigms based on library archives in the per 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China. Current histor iog raphy has three paradigm s: cognition, identif ication and recognition, represented
YAO Leye.LIU Chunyu & REN Jiale
ABSTRA CT Research paradigms determ ine the ways the history iswritten and the consequent research products.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paradigms in library history,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005
图 书 馆 史 书 写 中 的 “大 历 史 "和 “小 历 史 "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与研究方法
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与研究方法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南京进行的一起严重的战争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创伤。
由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南京大屠杀成为了历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文献资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资源1.1 档案材料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档案材料是研究和还原该事件的重要基础。
这些档案材料包括中国国家档案馆、中央档案馆等机构所收藏的敦煌抗战档案、军方档案以及国外一些博物馆、图书馆所保留的一些珍贵档案。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这些档案,掌握一手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1.2 口述历史除了档案材料,南京大屠杀的口述历史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源。
许多幸存者和目击者对于当时的情景有着深刻的记忆和亲身经历,他们的口述资料能够提供珍贵的历史细节和真实感受。
研究者通过采访这些幸存者和目击者,可以获取到与档案材料不同的视角和感触,使研究更加全面。
1.3 图片和影像资料南京大屠杀期间,许多照片和影像资料被记录下来,成为了研究该事件的重要视觉资源。
这些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了当时的场景、被害者以及加害者,呈现了真实的历史面貌。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图片和影像,进一步还原和理解南京大屠杀的过程。
二、南京大屠杀研究方法2.1 学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术研究是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的重要方式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已有的学术论文、专著以及研究报告,了解到过去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此外,研究者也可以自行开展学术研究,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结论。
2.2 口述史研究口述史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幸存者和目击者的面对面交流,收集他们的口述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采访幸存者,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感受和反思,进而还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场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2.3 档案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档案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查阅档案材料,深入分析其内容和相关背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全貌。
研究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变革
研究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变革现代历史是一个充满了重大事件和变革的时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人类社会经历了许多惊天动地的改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一些在现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变革。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涉及了全球范围的大部分国家。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许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
这场战争摧毁了许多欧洲国家的经济,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
同时,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改变了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二、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1917年发生的一次政治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势力在俄国的胜利。
这场革命导致了沙皇制度的崩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俄国十月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它鼓舞了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为20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建立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三、二战与纳粹大屠杀二战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从1939年开始,持续到1945年,这场战争涉及了世界各大洲,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
纳粹大屠杀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的大规模灭绝行动。
这场屠杀造成了六百万犹太人的死亡,震惊了全世界,并在战后引起了对纳粹罪行的审判与谴责。
二战和纳粹大屠杀改变了世界格局。
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以及冷战的爆发,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重塑。
四、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持续了几十年。
这场战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是一场意识形态和军备竞赛。
冷战导致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全球霸权争夺,两个超级大国周边国家的冲突,以及核武器的扩散。
尽管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冲突,但冷战给世界带来了长时间的紧张局势。
冷战于1991年结束,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结束了与西方的长期对峙。
《历史研究》读书笔记
《历史研究》读书笔记《<历史研究>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历史研究》,这可真是一次奇妙的知识之旅。
这本书不像那些枯燥乏味、满是生硬术语的历史读物,它仿佛是一位知识渊博又亲切的老友,带着我穿越时空,去探寻历史的种种奥秘。
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像一团乱麻般复杂多样。
作者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不同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起伏。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去过的一个古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我来到了一座名叫“云水”的古镇。
刚踏入镇子,就仿佛一脚迈进了历史的大门。
古老的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明清建筑,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走进一家古旧的茶馆,里面的摆设简单而古朴。
木制的桌椅已经被磨得光滑发亮,茶壶里升腾起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茶香。
茶馆的老板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坐在门口的摇椅上,眯着眼睛,晒着太阳。
我好奇地和他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
老人说起古镇的过去,那时候这里可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南来北往的商人都在这里汇聚。
街上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方式的改变,这里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他感慨地说:“这历史啊,就像人的命运,起起落落,谁也说不准。
”我继续在古镇里溜达,看到了一座破旧的庙宇。
庙宇的大门紧闭,但从外面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庄严。
旁边的石碑上刻着模糊的字迹,记录着这座庙宇的来历和曾经的辉煌。
我想象着当年人们在这里虔诚祈福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条小巷。
小巷狭窄而幽静,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一位老妇人坐在门口,手中拿着针线,正在缝补一件旧衣裳。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微笑着点了点头,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和淡然。
在古镇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家小小的书店。
书店里堆满了各种旧书,泛黄的书页散发着陈旧的气息。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骆墨【期刊名称】《党史研究与教学》【年(卷),期】1999(0)3【摘要】本书系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一系列著作中的一种,其主题在于展示他的“大历史”观。
作为“大历史”观指导下的个案研究,蒋介石成为有价值的选择对象,反映出作者的两个考虑: 第一,对现代历史人物特别是那些具备主导作用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其研究与评价立足点应“先着重历史之长期的合理性,次及于褒贬”(第406页)。
其目的在于使历史研究能与“现情切实衔接”。
第二,基于“中国的长期革命,旨在脱离旧式农业管制之方式,进而采取商业原则作为组织结构之根本”(第7页)的历史判断,进而揭示历史并未为蒋介石企图在中国创造一个高层机构而提供这样的成熟条件。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始终围绕“macro-history”——“长历史”、“大历史”这样一种史观展开对蒋介石的研究。
在作者看来,从”大历史”的角度研究蒋介石,其功效在于评判蒋之历史可排除道义为基准的情绪牵制,而与蒋氏之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亦可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总页数】1页(P74-74)【关键词】蒋介石;大历史;高层机构;历史人物;农业管制;组织结构;历史研究;研究与评价;历史判断;日记史料【作者】骆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6【相关文献】1.读蒋介石日记心态 [J], 朱宗震2.仔细研读蒋介石日记后,杨天石总结出蒋介石有五大毛病 [J], 路琰;3.蒋介石下野回乡日记析读 [J], 王舜祁4.对蒋介石的另一种阐释——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J], 郝雅君;5.揭示历史的本相《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自序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历史与历史研究2016-05-03 14:43:36 《史学理论研究》刘耀辉“大历史”(big history)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一个新领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它显得很陌生。
①大历史这个词是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的创造。
②1991年,克里斯蒂安在美刊《世界历史》上发表了《为“大历史”辩护》一文。
他在文中指出,历史研究的适当范围是整个世界,合适的时间段是所有时间,也就是说,史学家应当准备从各种不同的时间规模(甚至整个宇宙的时段,即大约100亿年到200亿年)去探究过去。
这种探究就是他所说的“大历史”。
③后来,加州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的亚历山大·默德荣格(Alexander Moddejonge)对“大历史”做出了更详细的界定,这一定义也得到克里斯蒂安的肯定。
默德荣格指出,从表面上来说,大历史就是从最大可能的时段(宇宙的时段)对整个过去做出连贯一致的研究。
它依据年代顺序对时间(现在被认为长达137亿年)做出叙述,并且使用了大量最新的跨学科的知识:从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以及传统的历史研究。
大历史主要以引力来解释它的主要组织模式:即复杂事物的各种特性。
复杂事物是宇宙时间表上的某种新事物,与此前的事物相比,它更稀少、更脆弱,也控制更多的能量流(energy flows)。
这些复杂结构的出现,是由于引力将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引力将氢和氦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恒星,社会引力把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最早的城市)。
每一次当复杂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故事,大历史的规模也变得更加紧凑。
大历史的规模从宇宙和恒星形成(太阳系)的层面,缩小到行星的层面(地球的形成、复杂的化学反应、生命以及多分子有机物的出现),再到人类的历史(人类的进化、“集体知识”以及驯养的出现、人类在所有大陆的定居),再到世界史(国家的出现),最后是全球史(持续的“现代革命”)。
弄清楚不同规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很重要,这也是大历史谋求内在一致性时面临的挑战。
④在克里斯蒂安之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斯皮尔(Fred Spier)可以说是大历史最有力的倡导者。
⑤悉尼麦考瑞大学的马妮·休斯-沃灵顿(Marnie Hughes-Warrington)指出,随着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斯皮尔的作品的问世,“大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一种史学外形。
⑥在斯皮尔看来,“大历史”是一种探究历史的新方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它把人类史置于宇宙史框架中来进行考察。
它探讨宇宙起源、星系的出现和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早期人类的兴起,最后在这种大背景下考察人类的历史。
除了讲述万物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历史还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在短期内知晓科学知识。
斯皮尔指出,大历史以对能量和复杂系统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过去十多年的理论发展,它正在从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研究转变为真正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⑦在《大历史的结构》(1996)一书中,斯皮尔建议用“体系”(regime)一词来指代组成大历史的结构过程。
斯皮尔对“体系”的定义是:一种大致规则的、但是最终不稳定的模式,它只能存在一定时间。
这个定义适用于人类文化、人类和非人类的心理、非人类的自然以及具有不同复杂性的有机和无机现象。
随后,斯皮尔系统地考察不同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所有这些体系构成了大历史)。
斯皮尔对大历史中最重要的体系进行了系统分类,尤其强调人类史,因为人类史这门学科依然缺乏一个主要模式。
通过阐述这种探究一切历史的一般方法,多学科事业就转变为跨学科研究,大历史一般理论的大致轮廓也开始出现。
⑧作为教学领域,大历史讲述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的历史,同时对未来做出考察和预测。
这门课程通常采取合作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学开设了大历史(普世史)课程,以便让学生对进化的世界图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些财力雄厚的西方大学通常组织一个跨学科教授团队(人数甚至可以达到20位)来讲授这门课程。
在导论部分之后,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开始解释相对论的基础、宇宙学模型以及太阳系形成假说。
地质学家会讲述地球及其结构形成的故事,生物化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进而从地质学时段来描述生物圈的发展。
随后,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会阐释人科(hominidae)、人类起源及其演化。
最后,社会史、历史社会学以及政治科学方面的专家描绘社会的历史;该门课程的结语是对全球未来的讨论。
⑨在写作《大历史的结构》一书时,斯皮尔认为自己是阐释那种探究万物之方法的第一人。
他后来发现,奥地利天体物理学家詹森(Erich Jantsch)早在1980年就出版了《自组织的宇宙》一书(The Self-Organizing Universe)。
詹森在书中依据他所谓的“过程结构”(process structures),来审视一切事物的历史。
因此,斯皮尔认为,第一位为大历史设计一种普遍性结构的人应当是詹森。
⑩斯皮尔不但发现詹森的研究,同时也意识到19世纪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及其五卷本著作《宇宙》(1845-1859),以及苏格兰出版商罗伯特·钱伯斯(1802-1871)在1844年匿名出版的《自然创造史的遗迹》(Vestig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eation)。
斯皮尔认为洪堡是倡导大历史的第一人。
洪堡自称“博物学者”,他兴趣广泛,从天空到人类史都是其关注目标。
在《宇宙》中,洪堡旨在总结一切关于自然史(包括他所理解的人类史)的知识。
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关于宇宙的宇宙史学”。
不过,洪堡在完成这项宏大计划之前就去世了。
与洪堡一样,钱伯斯也非常熟悉当时的科学。
他的《自然创造史的遗迹》提供了一种关于万物的动态史学,从宇宙起源一直讲到人类的历史。
斯皮尔认为,钱伯斯的最大贡献或许就在于对万物之历史的动态研究。
《自然创造史的遗迹》为地球史和生命史提供了一种超越圣经叙述的时段。
另外,霍尔巴赫、康德等人也为相关观念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这些学者很多都是多学科的甚至跨学科的,只是不自觉而已。
他们的研究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随着19世纪的迈进,学科划分也日益明显,大学越演越烈的“学科化”,致使洪堡那种洞见消失不见了。
(11)不过,在19世纪和20世纪,一些自然科学家开始采纳历史方法。
这种现象最初出现在地质学和生物学,然后是天文学领域。
因此,建构基于科学的大历史第一次成为可能。
这么做的第一人是H.G.威尔斯,他著有《世界史纲》。
由于人们当时仍然认为宇宙是静止的和无限的,因此,他主要关注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历史。
在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的“大叙事”陷入困境。
注重微观研究的史学家认为,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作品过于模糊和笼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界率先重新倡导元叙事。
物理学家开始以大胆的编年史来讲述从大爆炸到当今整个宇宙的历史。
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通过进化论和地层学研究来提出自己的“大历史”,即关于地球和所有生命的历史。
甚至“时间”这个抽象实体也被当做普遍性历史叙事的对象(霍金的《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
自然科学的史学化表明,当世界史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东山再起时,它往往得到与历史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帮助。
(12)20世纪80年代,以科学为基础的宇宙史、地球史、生命史和人类史,开始融合成一种新型历史,即澳大利亚、西欧和美国的“大历史”、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的“宇宙进化”以及俄国的“普世史”。
奥地利哲学家詹森在其《自组织的宇宙》一书中,首次为大历史阐释了一种系统的模式。
该著作成为一些俄国学者的灵感来源之一,激励他们建立普世史研究法。
俄国学者主要以俄语著述,从而妨碍了他们的观点为更多人所知。
不过,他们相当活跃,2005年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历史和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国际研讨会。
(13)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重新致力于将过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这并非偶然。
70年代中期,关于宇宙、太阳系、地球和生命史的科学模式已经在主流科学当中被接受。
因此,一些富有创见的美国学者,比如明尼苏达大学的地质学家普雷斯顿·克劳德(Preston Cloud)、哈佛大学天文学家乔治·菲尔德和埃里克·蔡森(George Field and Eric Chaisson)开始对这种知识进行综合。
他们开设课程,撰写著作,讲述以科学为基础的关于一切事物的历史,当然,他们都强调各自的专业领域(很少关注人类的历史)。
几年之后,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和约翰·米尔斯(John Mears)也分别在悉尼麦考瑞大学和达拉斯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开设“大历史”课程,他们成为大历史教学的开拓者。
克里斯蒂安的课程邀请许多专家来讲授不同内容。
这种课程不但在教师之间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协作,也成为澳大利亚、美国和荷兰等地相似课程的模板。
总而言之,大历史的出现,与科学发展和时代背景联系紧密。
首先,20世纪的科学突破,为大历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密计时革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碳14定年法)、DNA的发现、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等,这些突破相当于时间的发现,普雷斯顿·克劳德的《宇宙、地球和人类》(1978)对此做了描述。
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开始著述这种“史前”故事。
大历史学家(big historians)相信,一种革新过的历史学科--让史学家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能够很好地应对这种纵深的历史。
突破学科限制、信息的自由交流、快速通信技术的发展,所有这些使得个人综合复杂多样的资料成为可能。
(14)其次,后冷战时代的一些趋势也有利于大历史的出现。
比如全球化(世界主义)、环境保护论以及世俗主义。
第一点与世界史的做法非常类似,即超越“民族叙事的人为限制,把历史当作观察过去的窗口,以此展示整个世界”。
第二点把人类史置于环境史的背景下。
换言之,在大历史叙事中,就人类和行星的时段而言,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角色。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就是对能量流的控制越来越强,这以牺牲其他物种以及其他化学过程为代价。
物种灭绝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变化使得人类史在行星的时段中显得很重要,因为这也导致了生物圈的明显变化。
环境方面也是大历史最具有政治特点的方面,由此导致一种含糊的对集体的、国际的合作的呼吁,即呼吁创造一种与生物圈共同发展的现代人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