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经纪人的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05日09:24 南方日报
众生
●李华
我讨厌闹钟!老在我睡得正香的时候把我吵醒。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证券经纪人,我所做的工作就是适应别人,而不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当我以白领的姿态进入办公室时,已经到了晨会时间。还好,没有迟到。所谓晨会,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通过网络视频看证券公司那帮精英聊天,不过他们推荐的股票,一般我都不太敢买。
这使我更加坚定做下去的决心,因为那帮精英只顾翻报告,罗嗦半天才说几句实话,一点说话水平也没有,我吐出舌头也比他们强。开完会,我看一下大盘表现,然后提着公文包到银行去站岗。
我的公文包里装着名片和两本投资报告。银行里面永远排着长队,人们麻木地坐在长椅上,欣赏着取钱人数钱的乐趣。我放好公文包,准备好笑脸,手捧着两本投资报告与名片,主动站到门口,引诱人们开户炒股。多数人把我当成空气,只有需要投资的人才会收下我的名片。往往派出几十张名片,才会有一个人过来咨询。
到了上午11点,我便跑去吃快餐。快餐店里的工作人员忙着外卖,理也不理我。终于有人看到我英俊,为我打好饭,我快速倒进肚子——有生存压力的人永远感到饿,吃快餐也美过山珍海味。
下午我继续派名片,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开户。收市后,我回到公司,等待发工资的消息。谁都知道证券公司的员工富得流油,可我们这些编外人员,讨份工资比登天还难。问会计,叫我问副总,问副总,又叫我问会计,问了几个回合,又说在计算,等了N天,也没算出来,在大家的齐心催促下,副总算出了工资,但又要我们去弄发票。
会上,老总继续向我们重复着美好的前景——在大牛市面前,连傻瓜也要胜过巴菲特,肯定还有大把散户杀进股市。把他们骗进股市之前,绝不能提亏钱的悲惨后果。当然,开了户,买了股票就另一回事了。
不择手段增加成交量,几乎是每个证券经纪人的必修课。而我还没有走到这一步,手上只有几个客户,资产量微不足道,再怎么弄,也不会成为暴发户。因此,我没有必要骗客户,我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在银行站岗,希望自己遇到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大户。这样,我才能在这里多呆些日子。
本人2000年证券从业,身份为独立的证券经纪人、证券工作室,随着2006年创办一平台已经近五年了,经历了证券市场的起起伏伏,目前感觉到这个行业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先前一直找不到问题的原因,但近期通过与自然道的杨兴平博士深度的交流,加上对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金融系等领导的沟通发现一个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证券行业的人才体系出现了接近断流的危险。就是大学因为与市场的行业动态紧密度不够,导致目前大学培养的人并没有能够达到证券公司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部分证券公司前些年所谓的证券营销的人海战术目前已经留下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如有很多学习认为证券行业就是银行驻点、马路上发宣传单、还有的是无尽的考核指标,大家也并没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我认为我们大学人才的培养是要根据国内投资者的需求来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来系统的学习相关的内容。上周我与上海一证券营业部老总交流时,他提出一个观点,2000年--2010年是以证券营销为主的时代,但从2010年之后,证券人才的发展方向则是以投资咨询服务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谈一下证券行业人才体系的的浅薄的观点:
一:目标
人都有目标,没有目标,则容易迷失方向,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唯一改变的只能够是自己,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们对于变化不要有抱怨,因为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给你越来越增加你的烦恼,人的目标是随着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阅读量的增加而不断的变化的,我本人来说原来想成为一名小的生意人,但后来喜欢上的证券经纪人这职业,但看了《平台经济》后,创办了协作网,下一个目标已经订好了。
我对我们的大学生制订你的目标时,要一定的挑战性,如成为像乔布斯、巴菲特这样的牛人,我们发现距离我们很远,则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完善自己,分析乔布斯的思维与行为分析,然后模仿,有一天,就算你不会真正成为他,但你的成就是在你大多人的层面之上的。
二:思维方式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此次在美国仅次于《圣经》,我觉得他最大的作用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时我们将自己的原有的思维方式画成一个圆。我们习惯于在圆这个范围里面思考问题,这是我们大多数所遇到的瓶颈,发我们突破时,我们会发现外面的机会太大了,比如当没有苹果手机还没出现时,大家一致认为是诺基、三星等品牌的天下。关于苹果的成功建议大家看一下杨兴平博士近期参加的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的节目内容,近期会播放。因为我们只有学习最顶尖的人是如何成功的,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则会给我相当大的启示。这让我想到了为何名牌高校的人胆子大,有激情,因为他们在大学里面有机会接触到相当多的各个领域成功的企业家,建议我们的大学生朋友要经常参加高校里面的讲座,至少对于我来说,在南大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因为有的人讲一生的成就浓缩在2个小时的演讲里面。
三:行为轨迹
杨兴平博士在美国有一位好朋友,在9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讲,领域是投资行为分析,但国内这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近期接触的华东师范大学在心理学与投资方面还是挺强的,我觉得当我们的思维方式正确了后,下面则是要细化我们的行为轨迹,如我们证券公司整天说,我们是如何重视人才?你分析过自己整个公司的行为轨迹、你的人才一天的行为轨迹嘛?哪些地方是低效的,哪些地方是要修正的?哪些模块是值得身边的同事学习的。同样我们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我们有没有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相关的投资行为分析呢?如我的客户一天的生活轨迹、他的投资轨迹,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他投资的哪些方面有强项,失败是因为他常犯的哪些错误?我如何帮助他减少他少犯错误的概率。
建议我们有志向从事证券的大学生,要分析如中金公司的高级投资顾问的行为轨迹,从中规范我们的细节问上题。因为所有的难题都是由一个个小的模块组成的,小的模块则是由一堆小的细节完成的,其实并不是太难,难的我们是要知道行为轨迹的标准。
四:标准
记得一个月前协作网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沙龙,其中一位苏物期货的客户经理提到了他们总经理给他做了个游戏,则讲回形针的用途,他们团队想了900多种用法,感觉距离答a案应该很近了,他们老大告诉他答a案的发明人是20000多种用途,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平时想说的标准,并不是最高的标准。
在前天离开自然道公司时杨总亲自送我到电梯,同时秘书紧随着,前台人员走到电梯口给你按电梯,然后一起与你热情的说再见,我想讲的是从这个细节的角度来看,一家公司的标准,试想一下,我自己的公司是如何送走我们的朋友的,一方面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队伍。
我们大学生要以目前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公司、外资企业学习他们的工作的标准,因为当你虽然从事的是金融行业,但目前金融还处于高度垄断的行列,但互联网企业是相当开放的,杭州出现了阿里巴巴,但至少中国近些年不会出现个人从无到有创业成为一家证券公司。当我们习惯用这样的标准运用到工作来时,我们在某些方面是比同行更具有优势的。
我对大学生的标准认为,大二通过证券从业考试、期货从业考试,大三则完成金融从业人员的岗前的培训模块与实习,当你大四毕业时走上工作岗位时,你的起点则远远高于别人,则未来的运行轨迹则会带来很大的变化。记得一位牛人讲过一句话,在80年代那批大学生中,最牛的人到美国了、二流的人才到外资企业了,三流的人才留在高校,虽然这句话有点对大学不敬,但至少目前我们看到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国内的高校的机制的确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