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合集下载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王实甫的《西厢记》)【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王实甫的《西厢记》)【圣才出品】

第3章王实甫的《西厢记》3.1 复习笔记一、《西厢记》的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1.作词章风韵美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俱不详。

贾仲明在追吊他的〔凌波仙〕词中,约略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尨尨捶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所谓“风月营”“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

王实甫混迹其间,可见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

王实甫所作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作为剧本,它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2.体制的创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元人杂剧一般以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有五本二十折。

(2)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3)有些折段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

整折戏,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

这说明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了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题旨的改造(1)王实甫突破了《西厢记诸宫调》中莺莺与张生的结合为“才”与“貌”结合,而强调他们“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2)王实甫对“情”的关注,比关汉卿、白朴更进一步。

他明确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

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1.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西厢记》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

4.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

4.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教材梳理《尚书》: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其中《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

写作特点:1、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2、其主要思想倾向是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

3、措辞严谨,以一字寓褒贬,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即春秋笔法,为后代文学所继承。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同《春秋》一样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并在儒家立场总结经验教训,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以鉴后人。

记事上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弱和大夫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社会变革的趋势。

在思想内容上维护周礼,尊礼尚德。

《左传》的文学特点/特征/成就:1、叙事方面①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使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如重耳出亡及返国的经过。

②《左传》中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战争描写,《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写战争背景、战前准备、兵力部署、力量对比、将帅士兵活动、战略战术等,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结构严谨又中心突出,如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背景有直接交待,在行文中又不断揭示晋胜楚败的原因,对结果的描写也很全面,除写晋军大胜,还写了战争的余波。

同时在战争描写中还会有一些战争中次要事件的细节描写,增加叙事的生动传神。

③人物描写,书中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多能突出他们鲜明的个性。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明代前期诗文)【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明代前期诗文)【圣才出品】

第3章明代前期诗文3.1 复习笔记一、明初诗歌与散文明初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

1.高启: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1)高启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不少作品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生活,如《吴越纪游·过奉口战场》。

(2)他有着自己的生活理想与精神境界,他会在诗中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因而使此诗散发出浓烈的个性化气息,如他在元末时所作的《青丘子歌》,就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重塑个体精神世界的意向,体现出较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

(3)高启还有不少涉及登览怀古的题材,这些诗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缅古与思今自然交织,结构跌宕有致,雄豪奔放的气势中交杂着几分苍凉的意味,如《登阳山绝顶》《雨中登白莲阁望故园》《吴城感旧》《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等。

2.杨基、袁凯诗中的乱世悲音(1)杨基的一些诗作对自己在当时环境中坎坷的生活遭际有所反映,如《忆昔行赠杨仲亨》。

(2)杨基不少作品还保留着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如《新柳》。

(3)袁凯诗学杜甫,少时因赋《白燕》诗而得名,人称“袁白燕”。

有些诗涉及个人身世遭遇,较有真情实感,如《江上早秋》《秋日海上书怀》等。

3.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1)宋濂①宋濂,其创作主张继承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的观点,主张“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强调“文”要贯穿“圣贤之道”的内核。

这实质上将表现作家对生活个性化体验和独特文采的文学创作,排斥在体道之“文”以外,从而使他的文学观念散发出浓烈的卫道和经世致用之气。

②宋濂散文创作,有不少道学气。

不过也有一些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和记事写景之作,注意生活基础和艺术技巧,富有文学性。

如《秦士录》刻画人物性格鲜明,富有生气,给人印象深刻。

③宋濂的记叙散文简朴明洁,不落俗套,特别是有些局部的描绘颇具艺术欣赏价值,如《环翠亭记》。

(2)刘基①刘基,“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刘基传》),其作品中的寓言散文颇有特点,刘基往往通过寓言故事揭露反省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达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主要问题】文学的“自觉时代”、曹植诗歌创作、阮籍诗歌特色及代表作品、太康诗风的特色、陶渊明诗歌特色及意义、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宫体诗的特点及意义、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小说发展状况及其对后世的意义、文论的兴盛【作家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厦门行》;曹丕《燕歌行》、《与吴质书》;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洛神赋》;蔡琰《悲愤诗》;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阮籍《大人先生传》、《咏怀诗》;左思《咏史》;陆机《赴洛道中作诗》、《文赋》;陶渊明《归园田居》、《移居》、《饮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记》、《咏荆轲》、《归去来兮辞》;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鲍照《拟行路难》;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王孙游》;庾信《拟咏怀》、《寄王琳》、《重别周尚书》、《哀江南赋》;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敕勒歌》、《木兰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郦道元《水经注》;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核心考案1、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原因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征。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上。

2、乱世文学的三个主题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超全完整版笔记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超全完整版笔记
(五)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
(六)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七)(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
(八)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汉魏六朝文学发展脉络。
(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
一、夏商文化。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夏商二代文化略同。”即贯通夏商文化某些相同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都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一)诗歌。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夏商时代已有较完整的诗歌出现。如夏启时的《九歌》,与祭天活动有关,应该是祭祀歌谣;商代如《诗经·商颂》五篇,歌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用于祭祀;商代韵文还包括《周易》中某些卦爻辞。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多样,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特点。
1、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
(1)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
(2)文学创作发生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工具,小说地位得到肯定;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报刊媒体出现,写作方法变化,出现报刊文体。
近古期终结,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
(二)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二、先秦诗歌: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
三、楚地文学。铁器最早,间接促进战国楚文化发展。屈原说:“惜诵以致愍矣,发愤以抒情。”(《楚辞·九章·惜诵》),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离骚经序》),借鉴《诗经》艺术精神和手法,作出琦玮瑰丽诗篇。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秦汉文学—司马迁与《史记》)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秦汉文学—司马迁与《史记》)

第3章司马迁与《史记》3.1 复习笔记一、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1.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对诸子百家学说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司马迁有直接影响。

而且司马迁还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2.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司马迁后来担任太史令,他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

司马迁20岁时的漫游经历,使司马迁直接感受到各地民风习俗的差异,加深了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为《史记》的写作搜集了许多新鲜的材料并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惟妙惟肖,富有生活气息。

3.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1)《史记》的写作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后就开始了《太史公书》(《史记》)的写作。

在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他造成极大的创伤。

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史记》。

至征和二年(前91),《史记》一书的写作至此已经基本完成。

从太初元年(前104)正式开始写作算起,前后经历了14年。

(2)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司马谈有感于自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系统的历史著作出现,因此,他要编写一部历史著作,一方面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同时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

他在讨论修史的宗旨时引述父亲的观点,即把修史看作是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

在经历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的形体精神受到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修史动机也有所调整充实。

在经历磨难之后,他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

二、《史记》的叙事艺术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圣才出品】

第2章两晋诗坛2.1 复习笔记一、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1.概念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2.背景(1)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之后不久,天下重归于一统。

西晋王室内部矛盾复杂,文人在政治斗争旋涡中几经浮沉,演出了多幕人生悲剧。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他们努力驰骋文思,以展现自己的才华,故重视辞赋。

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当时的风气;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3.主要特征太康诗风的主要特征为“繁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拟古诗》。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如陆机的《猛虎行》,大大地丰富了原作的内容,文辞委婉曲折,而以繁复取胜。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陆、潘诸人为了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的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4.评价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

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他们诗中山水描写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写山姿水态,为谢灵运、谢朓诸人的山水诗起了先导的作用;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二、左思、张协与刘琨1.左思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其《咏史》诗八首奠定其文学地位。

(1)咏史诗的渊源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

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张协也有《咏史》诗。

后以“隐括本传”者为正体,以“自抒胸臆”者为“变体”,而左思之“变体”,成就远远超过了前人的正体。

(2)左思咏史诗内容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

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先秦文学0.1复习笔记一、中国文学的源头1传说时期的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

在夏商或周初,为巫术祭祀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

(2)商周之际,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

《尚书》《春秋》都是史官的作品。

(3)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掌握知识文化,进行文学创作。

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诗经》就是由他们所采、所编、所颂的作品。

(4)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其代表就是诸子百家。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西北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西北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西北大学中国文学史概说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

1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

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

诗是需要品味体会,普希金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过去的将变为可爱。

这是1825年普希金题在一位16岁少女纪念册上的短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少女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女,岁月也不再浪漫如白桦林里19世纪的俄罗斯,读这首诗的人也许阅历不同,年龄变化,但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会感谢生活的赐予,它使我们忍让、宽容、克制并憧憬未来……2文学还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

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

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良知。

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3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3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

归妹。

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复习笔记

复习内容是从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九章唐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唐风形成时期。

盛唐:唐诗顶峰,出现群体性创作,最能体现唐诗的时期。

中唐:唐代散文发展最为突出的时期,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

晚唐:唐诗的衰落时期。

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对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大都出生在贞观年间,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有文采而且自负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都有着不敢居忍下的雄杰之气,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迷,提倡刚健骨气。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它完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和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

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在月色中,烟波浩渺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诗人在感受美丽景色的同时,沉浸于对似水年华的体认之中,情不自禁的有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生命的无限,感到神秘而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

士人似乎在无需回答的天真提问得到了满足,然而他也迷茫了,因为光阴如流水,一去难复返。

所以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用愁”开始,转而叙述人间游子思妇的离别愁绪,明镜的诗境中,融入了淡淡的忧伤。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文学—《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文学—《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3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3.1 复习笔记一、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如著名的《毛公鼎》。

2.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其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2)《春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但其记事都很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春秋》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还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称为“春秋笔法”。

二、《左传》的叙事和记言1.《左传》的成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

与《春秋》一样,《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李 白)【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李 白)【圣才出品】

第3章李白3.1 复习笔记一、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1.李白的生平(1)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任侠中度过。

(2)开元年间,以安陆为中心,开始他的干谒与漫游的生活,他以一种迫切强烈的心情,希求荐用,结果是大失所望,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

(3)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

但不久,就为朝中权贵所谗毁,他在仕途上再次遭受打击,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被迫离开长安。

(4)安史之乱之后,李白以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

乾元二年,他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

上元二年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

于次年病逝于当涂,年62岁。

2.李白的思想与人格(1)儒家用世思想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他的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

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

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2)神仙道教的解脱①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

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

②李白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

③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二、李白的乐府与歌行1.古风(1)创作理念《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李白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对“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风提出批评,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2)诗歌内容《古风五十九首》或言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写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第三卷_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第三卷_笔记

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1王禹偁等人的散文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2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

首先,王禹偁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其次,王禹偁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糜文风3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948-1001)。

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所说的“道”又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1宋初的馆阁唱和之风和白体诗风的流行王禹偁诗中的新气息2“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2惠崇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3“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4林逋(967-1028)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林逋的咏梅诗十分著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过篱落忽横枝”第四节西昆体的盛衰1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

《西昆酬唱集》共收录了17位诗人的247首诗,这些诗人是:杨亿、刘筠、钱惟演、刁衎、陈越、李维、李宗谔、刘A1、丁谓、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

西昆体诗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三人。

2杨亿: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由于馆阁生活比较单调3艺术特征: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4西昆体缺点:由于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总是少有神采一样。

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三卷考试资料

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第三卷考试资料

填空、选择1、北宋初年,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

文集题作《小畜集》,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

散文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诗歌代表作《村行》。

2、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3、白体诗人:是北宋初年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李昉、徐铉等。

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以王禹偁成就最高。

4、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晚唐体”。

代表人物:“九僧”(以惠崇最为有名)、林逋、寇准是晚唐体的盟主。

代表作林逋的咏梅诗《山园小梅》5、林逋号称“梅妻鹤子”,代表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6、西昆体衰落的原因: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诗歌立足于模仿,缺乏创新7、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诗歌代表作《戏答元珍》。

散文代表作:①政论文:《与高司谏书》、《朋党论》②记叙文:主编《新唐书》、《丰乐亭记》、《泷冈阡表》③抒情文:《醉翁亭记》④辞赋、文赋:《秋声赋》8、梅尧臣,诗风平淡,《鲁山山行》、《东溪》苏舜钦,诗风豪放,《淮中晚泊犊头》,两人并称“苏梅”。

9、王安石,散文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作答司马光《与王介甫书》1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坛上,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文坛上,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词坛上,苏轼是开派人物,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11、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12、黄庭坚《寄黄几复》,黄诗被称为“山谷体”、“黄庭坚体”;13、陈师道,北宋苦吟诗人,与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代表作《别三子》、《舟中》14、陈与义,“简斋体”,著有《简斋诗集》,曾以《墨梅》诗见赏于宋徽宗,爱国诗《伤春》15、曾几,爱国诗《寓居吴兴》;16、北宋后期的词坛,有两大创作群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的大晟词人群。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圣才出品】

第3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3.1 复习笔记一、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1)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2)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如著名的《毛公鼎》。

2.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1)《尚书》《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其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2)《春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但其记事都很简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春秋》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还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称为“春秋笔法”。

二、《左传》的叙事和记言1.《左传》的成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

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

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一.宋文:(一)吸取唐古文经验教训,欧阳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为主要文体,又反对追求古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

(二)散文文体的多样化趋势。

1.欧、苏等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的长处,构筑古文节奏韵律之美;2.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改造,创造出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3.出现独具一格的笔记文,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三)功能:1.散文具议论、叙事、抒情3种主要功能。

宋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完善,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

2.欧、苏为代表的作家更注意三种功能融合,加强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

如欧阳修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

(四)风格丰富多采。

1.整体倾向平易畅达、简洁明快,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境界。

2.朝着更加自然、文从字顺、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

二.宋诗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始自杜甫,中唐韩、白、孟、贾及晚唐皮、罗隐等有所发展。

(二)诗中发议论始自杜、韩,晚唐杜、李诗中屡见不鲜,宋后成为普遍风气。

(三)宋人对唐诗最初学习模仿。

之后创新:1.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料,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

2.抒情主人公更多是普通人。

3.平易近人但缺乏唐诗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

(四)宋诗创新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梅尧臣平淡,王安石精致,苏轼畅达,黄庭坚瘦硬,陈师道朴拙,杨万里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整体性风格—平淡为美。

“平淡”是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

(五)唐宋诗差异。

1.严羽批评宋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

2.近代:“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或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3.宋诗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温和内敛,不如唐诗热烈、外扬;4.宋诗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色泽丰美;5.宋诗长处在于思理,是对生活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三.宋词。

(一)地位提高,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二)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三)总体成就:1.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建立了严格规范。

2.题材和风格。

开拓表现领域:晚唐五代词多风格柔婉的艳词,宋词人继承并改造之,创作出大量抒情意味更浓的爱情词;经苏、辛等人努力,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3.艺术风格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

第一章宋初文学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初是“宋初”,此时文学沿续五代文风同时呈现出新气象。

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一.五代十国入宋的如李昉、陶谷原是后周词臣,徐铉、刁衎是南唐词臣,入宋后散文多为骈体,风格浮艳。

二.王禹偁。

(一)思想。

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人民命运。

文集题《小畜集》,表示“兼济天下”之志。

(二)不满晚唐五代浮糜文风,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

如《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骈散结合,堪称欧苏散文先导;议论文《待漏院记》,叙事文《唐河店妪传》等。

三.理论上的复古主张。

(一)柳开。

1.《应责》:“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

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主张道统文统合一。

2.把文看作明道的工具,并因此反对文体华艳:“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

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

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

”(《上王学士第三书》)。

3.过于强调道而忽视文采;而所说的“道”又仅仅是“圣贤之道”,因而易使文学沦为道统附庸;加上为人粗豪狂诞,文章艰涩难读,因而实际影响不大。

(二)穆修等倡导韩、柳古文;姚铉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专录古文。

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一.宋末方回:“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送罗寿可诗序》)。

(一)“白体”诗人。

1.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诗人,代表有李昉、徐铉等。

2.宋初朝廷优待文臣,提倡诗赋酬唱,馆阁之臣酬唱成风,且编成许多唱酬诗集,如李昉、李至《二李唱和集》,李昉等《禁林宴会集》、徐铉等《翰林酬唱集》等。

3.诗歌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仅仅模仿白诗一个方面,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二.王禹偁。

(一)被看作白体诗人,但与李昉、徐铉等同中有异。

虽多闲适的唱和诗,但更重视讽谕诗,尤其谪居商州时,自觉学习白新乐府诗精神,多写反映现实、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如《感流亡》对他人同情与自己身世之感结合。

(二)闲适唱和诗多作于早年,后对此自省。

之后学杜,对杜诗的借鉴导致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如《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三)王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初步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清吴之振“元之独开有宋风气”。

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一.“晚唐体”诗人群体之一—贾姚派。

(一)宋初模仿贾姚诗风的诗人,因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故名“晚唐体”。

(二)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僧人,以惠崇成就较突出。

(三)继承贾姚反复推敲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因此颇多精警的断句,如“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惠崇《池上鹭分赋得明字》)等,但全篇意境往往不完整。

(四)内容单调贫乏。

二.“晚唐体”诗人群体之二—隐逸诗派。

(一)代表: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林逋最有名。

(二)作风稍异于九僧,模仿贾字斟句酌,也颇有白诗平易流畅倾向,表现生活内容较“九僧”诗稍为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