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试讲教案-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

合集下载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2. 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3. 能够区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并正确应用。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黑板、投影仪、教学卡片、练习题。

2. 教学工具:直尺、圆规、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引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通过示例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作品,如绘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实际问题: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函数图像的变换:讲解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缩放变换,让学生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

七、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游戏:设计一个有关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八、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与学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及对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吧斗 Assistant teacher 为 梦 想 奋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1.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条件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重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重点) 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各式各样的钟表.时钟的秒针每旋转一圈,表示时间过了1min ;旋转两圈,表示时间过了2min …… 那么,秒针走过的圈数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类型一】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y =-x -4; (2)y =5x 2-6; (3)y =2πx; (4)y =-x2;(5)y =1x ; (6)y =8x 2+x(1-8x). 解析:首先看每个函数的表达式能否变形转化为y =kx +b(k≠0,k 、b 是常数)的形式,如果x 的次数是1否则不是一次函数;在一次函数中,数项b =0,那么它是正比例函数. 解:(1)是一次函数,(2)不是一次函数,(3)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4)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5)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6)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方法总结:一个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条件:自变量是一次整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 判断一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自变量是一次整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常数项为零. 【类型二】 根据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已知函数y =(m -5)xm 2-24+m+1.(1)若它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 (2)若它是正比例函数,求m 的值. 解析:(1)要使函数是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x 的指数m 2-24=1,且一次项系数m -5≠0;(2)要使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加上m +1=0这个条件.解:(1)因为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数,所以m 2-24=1且m -5≠0,所以m =±5且m≠5,所以m =-5.所以当m=-5时,函数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数.(2)因为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数,所以m 2-24=1且m -5≠0且m +1=0.所以m =±5且m≠5且m =-1,则这样的m 不存在,所以函数y =(m -5)xm 2-24+m +1不可能为正比例函数.方法总结:函数是一次函数,则k≠0,且自变量的次数为1.当b =0时,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探究点二:一次函数关系式的确定某公司以每吨200元的价格购进某种矿石原料300吨,用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吨甲产品或1吨乙产品所需该品除需原料费用外,还需其他费用400元,甲产品每吨售价4600元;生产1吨乙产品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除原料费用外,还需其他费用500元,乙产品每吨售价5500元.现将该矿石原料全部用完,设生产甲产品x吨,乙产品m吨,公司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1)写出m与x的关系式;(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矿石的总量一定,当生产的甲产品的数量x变化时,那么乙产品的产量m将随之变化,m和x是动态变化的两个量;(2)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总利润y=甲产品的利润+乙产品的利润.解:(1)因为4m+10x=300,所以m=150-5x2.(2)生产1吨甲产品获利为4600-10×200-4×400-400=600(元);生产1吨乙产品获利为5500-4×200-8×400-500=1000(元).所以y=600x+1000m.将m=150-5x2代入,得y=600x+1000×150-5x2,即y=-1900x+75000.方法总结:根据条件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要找准题中所给的等量关系,然后求解.三、板书设计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函数关系式的确定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这一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一、学生起点分析在七年级下期学生已经探索了变量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前一节继续通过对变量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正比例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特点。

3.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1.反思:回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线性函数,谈谈它的特点和性质。

2.引入新知:今天我们将学习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和线性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定义:什么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函数,其表达式为y=kx(k≠0),其中k为常数,叫做比例因子。

2.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必经过原点(0,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同一点(如(1,k)或(k,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总是经过第一象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通过原点,且不会经过其他象限。

步骤三: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15分钟)1.提示学生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利用比例因子k的值来确定斜率,y轴上为k,x轴上为1/k的点,连接得到的点,绘制图象。

2.利用绘制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让学生从图象中确定比例因子k的值。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是否正比例关系,并求出比例因子k的值。

2.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正比例函数求解,如:张璐每天跑步30分钟能消耗300卡路里的热量,如果她每天跑步60分钟,能消耗多少卡路里的热量?3.提供足够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五:实际应用(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手机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关系、汽车行驶里程与耗油量的关系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可能存在的正比例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特点。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材分析:正比例函数是八年级下册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之一。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也是初中数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之一。

掌握好正比例函数对后面研究一次函数打下基础。

函数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体现了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数学的建模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感悟函数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函数的信心和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很容易接受正比例概念。

然而,从正比例关系到正比例函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加上本节课内容的概念性和理论性较强,并向理性认知过渡,学生可能缺乏研究兴趣。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的自主探索贯穿课堂全过程。

同时,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对比和分组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点,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能力目标: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体验数形之间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合作交流的研究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形式。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法学法: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在学生主动参与和教师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达到了相互统一。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适当辅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教案-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2)

人教版八年级教案-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2)

4.2 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一、學生起點分析在七年級下期學生已經探索了變數之間關係,在此基礎上,本章前一節繼續通過對變數關係的考察,讓學生初步體會函數的概念,能判斷兩變數之間的關係是否可看作函數。

本節課進一步研究其中最簡單的一種函數——一次函數.由於有前面內容的鋪墊,學生已經會建立變數之間的關係,可能有部分學生表述上還不太規範,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習慣,如將解析式寫成+=-=-等,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x y x y1,1二、教學任務分析《一次函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 第四章《一次函數》的第二節.本節內容安排了1個課時:讓學生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能根據已知資訊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運算式,並初步形成利用函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的意識和能力.與原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生活中的實際背景,讓學生經歷一般規律的探究過程來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同時,新教材調整了知識的安排順序,原來教材正比例函數在一次函數前面,而新教材是將正比例函數作為一次函數特殊情況給出來的.本節課教學目標分析是:(1)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2)能根據所給條件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運算式.(3)經歷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4)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得到函數關係式這一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5)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6)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本節課教學重點是: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本節課教學難點是:能根據所給條件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運算式,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三、教學過程設計本節課設計了七個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引入;第二環節:新課講述;第三環節:鞏固練習;第四環節:知識提高;第五環節:回饋練習;第六環節:課堂小結;第七環節:佈置作業.第一環節:復習引入內容: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函數,教師提出問題:(1)什麼是函數?(2)函數有哪些表示方式?(3)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函數問題,大家能不能舉一些例子呢?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這裏採用了“復習舊知識,誘導新內容”的引入方法.問題(1)(2)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問題(3)是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運用意識.效果:問題(1)(2)學生都能快而准的回答,問題(3)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回答,學生不能很準確的表述出來,可讓學生互相補充,也可教師進行補充、完善.通過學生親身經歷了感受函數在生活中的運用過程,初步形成數學建模的思想,感受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目標.若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也可由教師先舉例,讓學生來列函數運算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再讓學生舉例:(如可補充如下習題)①假設某學生騎自行車的速度為10km/h,則他騎自行車用的時間t(h)和所走過的路程s之間的關係是什麼?②上網費用是2元/小時,則上網t(小時),費用y(元)的關係式是什麼?第二環節:新課講述內容:例1 某彈簧的自然長度為3cm,在彈簧限度內,所掛物體的品質x每增加1kg,彈簧長度y增加0.5cm.(1)計算所掛物體的品質分別為1kg、2kg、3kg、4kg、5kg時的彈簧長度,並填入下表:(2)你能寫出x與y之間的關係式嗎?答案(1) 3、3.5、4、4.5、5、5.5 ;(2) 30.5y x.例2 某輛汽車油箱有汽油100L,汽車每行駛50km耗油9L.(1)完成下表:y/L(2)你能寫出x與y之間的關係式嗎?(3)汽車行駛的路程x可以無限增大嗎?有沒有一個取值範圍?剩餘油量y呢?答案(1) 100、91、82、73、64、46;(2) x與y之間的關係式為1000.18y x;(3) 汽車行駛路程x不可能無限增大,因為汽油只有100L,每行駛50km耗油9L,行駛560km後,油箱就沒有油了,所以x不會超過560km.y代表油箱剩餘油量,所以y應該小於100但不能小於零.通過觀察、探索、總結,歸納出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概念:一般地,若兩個變數x,y間的關係式可以表示成y kx b(,k b為常數,k≠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x是引數,y為因變數).特別地,當0b時,則y是x 的正比例函數.意圖:從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彈簧的長度、汽車油箱中的餘油量)出發,通過對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效果:從兩個具體問題的函數運算式出發,互相討論,教師在教學上恰當地設疑立障,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勇於探索,鼓勵學生積極思維,總結出一次函數的定義,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歸納的能力.主要從函數解析式這一角度去研究一次函數,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函數的運算式,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狀況多加一些例子,讓學生逐步學會從函數運算式去認識函數,進一步掌握一次函數的定義.第三環節:鞏固練習內容:1.在函數(1)3y x ,(2)5y x ,(3)4y x ,(4)223y x x , (5)2y x (6)12y x 中是一次函數的是 ,是正比例函數的是 .2.若函數(63)44y m x n 是一次函數,則,m n 應滿足的條件是 ;若是正比例函數,則,m n 應滿足的條件是 .3.當k = 時,函數28(3)5k y k x 是關於x 的一次函數.意圖:對本節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效果:學生基本能交好的獨立完成練習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第3題中,學生易忘記3k≠0的條件,而錯誤的將答案寫成±3.第四環節:知識提高內容:例3 寫出下列各題中x 與y 之間的關係式,並判斷:y 是否為x 的一次函數?是否為正比例函數?(1)汽車以60千米/時的速度勻速行駛,行駛路程y (千米)與行駛時間x (時)之間的關係;(2)圓的面積y (釐米2)與它的半徑x (釐米)之間的關係;(3)一棵樹現在高50釐米,每個月長高2釐米,x 個月後這棵樹的高度為y (釐米),則y 與x 的關係.答案: (1)由路程=速度×時間,得60yx ,y 是x 的一次函數,也是x 的正比例函數;(2)由圓的面積公式,得2y x ,y 不是x 的一次函數,也不是x 的正比例函數;(3)這棵樹每月長高2釐米,x個月長高了2x釐米,因而5020y x,y 是x的一次函數,但不是x的正比例函數.例4 某地區電話的月租費為25元,在此基礎上,可免費打50次市話(每次3分鐘),超過50次後,每次0.2元.(1)寫出每月電話費y(元)與通話次數x(x>50)的函數關係式;(2)求出月通話150次的電話費;(3)如果某月通話費為53.6元,求該月通話的次數.分析: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理解題意,然後找出相等關係.此題相等關係為:每月通話費=月租費+超過50次後電話費.答案: (1)根據題意得: 25(50)y x×0.2,即0.215y x;(2)當150x時,0.2y×1501545;(3)因為53.6>25,可知通話次數大於50次,即當53.6y時,求x的值.53.60.215x,解得193x.意圖:通過豐富的現實背景的例題,進一步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根據所給的條件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的運算式,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充分加強數學與現實的聯繫,促進學生新的認知結構的建立和數學應用能力的發展.效果:根據已知條件寫出簡單的一次函數的運算式,教學時,學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此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必要的時候可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而不能是簡單的“告訴”.另外,在教學上還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訓練的一部分.在例4中的(1)中,易錯解為250.2y x.應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准等量關係;(2)、(3)兩問是給定引數的值,求函數數值,這類問題的實質就是解方程.第五環節:回饋練習內容:1.下列語句中,具有正比例函數關係的是( )(A) 長方形花壇的面積不變,長y與寬x之間的關係;(B) 正方形的周長不變,邊長x與面積S之間的關係;(C) 三角形的一條邊不變,這條邊上的高h與面積S之間的關係;(D) 圓的面積為S,半徑為r,S與r之間的關係.2.我國現行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徵收辦法規定:月收入低於1600元的部分不收稅;月收入超過1600元但低於2100元的部分徵收5%的所得稅……如果某人月收入1960元.他應繳納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為(19601600)×5%=18(元).(1)當月收入大於1600元而又小於2100元時,寫出應繳納所得稅y(元)與月收入x(元)之間的關係式.(2)某人月收入為1760元,他應該繳納所得稅多少元?(3)如果某人本月繳所得稅19.2元,那麼此人本月工資、薪金是多少以元?意圖:對本節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效果:學生基本能較好地獨立完成練習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第2題,學生容易遺忘幾何的相關內容,在此教師可作適當的提醒,讓學生更順利地完成習題.第六環節: 課堂小結內容: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類很有用的函數——一次函數,只要解析式可以表示成y kx b(,k b為常數,k≠0)的形式的函數則稱為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當0b時的特殊情形.(方式:師生互相交流總結.)目的:鼓勵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想,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實際效果: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對本節課的感受與收穫,都能準確的說出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概念.但學生容易忽略一次函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教師應做適當補充.第七環節:佈置作業1.根據下表寫出,x y之間的一個關係式.x10123y2. 某電信公司手機的A類收費標準如下:不管通話時間多長,每部手機每月必須繳月租費50元,另外,每通話1分鐘交費0.4元.(1)寫出每月應繳費用y(元)與通話時間x(分)之間的關係式;(2)某手機用戶這個月通話時間為152分,他應繳費多少元?(3)如果該手機用戶本月預交了200元的話費,那麼該用戶本月可通話多長時間?3.某電信公司手機的B類收費標準如下:沒有月租費,但每通話1分鐘收費0.6元.按照此類收費標準,分別完成第2題中的各小題.4.根據上面第2,3題中的條件,完成下列各題:(1)若每月平均通話時間為300分,你選擇哪類收費方式?(2)每月通話多長時間時,按A,B兩類收費標準繳費,所交話費相等?四、教學設計反思1.本課時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函數是初中階段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又是第一次接觸函數,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本節從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出發,通過對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又通過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的例題,進一步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為下一步學習《一次函數圖象》奠定基礎,並形成用函數觀點認識現實世界的能力與意識.2.怎樣對學生進行引導本節課的教學對像是初二學生,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研究常量的計算問題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對函數、變數的變化規律的學習剛剛開始,抽象概括概念的能力尚顯不足,為此,我力求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1)從創設問題情景入手,通過知識再現,孕育教學過程;(2)從學生活動出發,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3)借助探索,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3.注意改進的方面在討論之前,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要讓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掩蓋了其他學生的疑問。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2020-10-1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解析式.3、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对于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条件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以学生“再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章结构并让学生说出前三节的内容)2、引入新课就象以前我们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时一样,我们在学习了函数这个概念以后,要学习一些具体的函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函数.顾名思义,谁能根据一次函数这个名字,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能举出一些一次函数的例子?(学生完全具备这种类比的能力,所以要快、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叫几个同学回答就可以了.教师将学生的正确的例子写在黑板上)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引导,看能否归纳出一般结果.)不难看出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式表示的,可以写成()的形式.一般地,如果(是常数,)(括号内用红字强调)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是常数,)3、例题讲解例1、某油管因地震破裂,导致每分钟漏出原油30公升(1)如果x 分钟共漏出y 公升,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破裂3.5小時后,共漏出原油多少公升分析:y与x成正比例解:(1)(2)(升)例2、小丸子的存折上已经有500元存款了,从现在开始她每个月可以得到150元的零用钱,小丸子计划每月将零用钱的60%存入银行,用以购买她期盼已久的CD随身听(价值1680元)(1)列出小丸子的银行存款(不计利息)y与月数x 的.函数关系式;(2)多长时间以后,小丸子的银行存款才能买随身听?分析:银行存款数由两部分构成:原有的存款500元,后存入的零用钱解:(1)(2)1680=500+90x解得x=13.…所以还需要14个月,小丸子才能买随身听例3、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求的值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解:说明:第一题让学生上黑板来完成,二、三题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组讨论出一个结果,写在黑板上4、小结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教师板书即可.5、布置作业书面作业:1、书后习题2、自己写出一个实际中的一次函数的例子并进行讨论探究活动某居民小区按照分期付款的福利售房方式购房,政府给予一定的贴息.小明家购得一套现款价值120000元的房子,购房时首期(第一年)付款30000元,从第二年起,以后每年应付房款为5000元与上一年剩余欠款利息的和.(剩余欠款年利率为0.4%)(1)若第x( 年小明家交付房款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第三、第十年的应付房款值.参考答案:(1); (2) 5340元、5200元.~。

八年级数学上册《正比例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正比例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并引导学生探究其性质。
3.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正比例函数。从简单的判断题、选择题到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正比例函数的知识。
4.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5.课后反思:要求学生撰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正比例函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反思内容:可以包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解题方法的掌握、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等。
6.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提问:“那么,我们如何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
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教师给出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并解释相关概念。
-解释:“正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当自变量x的值增大或减小时,其对应的函数值y也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大或减小。”
2.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引导学生根据定义推导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kx(k≠0)。
-提示:在解决提高题时,鼓励学生运用图像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创新实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正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需将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4.小组合作:布置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在组内共同探讨、解决一个综合性的正比例函数问题。
-提问:“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数学表达式?”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4.2 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1.掌握一次函數的概念,能根據條件寫出一次函數的關係式;(重點) 2.掌握正比例函數的概念.(重點)一、情境導入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各式各樣的鐘錶.時鐘的秒針每旋轉一圈,表示時間過了1min ;旋轉兩圈,表示時間過了2min ……那麼,秒針走過的圈數與經過的時間之間的關係如何表示呢?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類型一】 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識別下列函數關係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數,哪些是正比例函數? (1)y =-x -4; (2)y =5x 2-6; (3)y =2πx; (4)y =-x2;(5)y =1x; (6)y =8x 2+x(1-8x).解析:首先看每個函數的運算式能否變形轉化為y =kx +b(k≠0,k 、b 是常數)的形式,如果x 的次數是1,則是一次函數,否則不是一次函數;在一次函數中,如果常數項b =0,那麼它是正比例函數.解:(1)是一次函數,不是正比例函數; (2)不是一次函數,也不是正比例函數; (3)是一次函數,也是正比例函數; (4)是一次函數,也是正比例函數; (5)不是一次函數,也不是正比例函數; (6)是一次函數,也是正比例函數.方法總結:一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條件:引數是一次整式,一次項係數不為零; 判斷一個函數是正比例函數的條件:引數是一次整式,一次項係數不為零,常數項為零.【類型二】 根據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求字母的值 已知函數y =(m -5)xm -24+m +1. (1)若它是一次函數,求m 的值;(2)若它是正比例函數,求m 的值.解析:(1)要使函數是一次函數,根據一次函數的定義x 的指數m 2-24=1,且一次項係數m -5≠0;(2)要使函數是正比例函數,除了滿足上述條件外,還需加上m +1=0這個條件.解:(1)因為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數,所以m 2-24=1且m -5≠0,所以m=±5且m≠5,所以m =-5.所以當m =-5時,函數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數.(2)因為y =(m -5)xm 2-24+m +1是一次函數,所以m 2-24=1且m -5≠0且m +1=0.所以m =±5且m≠5且m =-1,則這樣的m 不存在,所以函數y =(m -5)xm 2-24+m +1不可能為正比例函數.方法總結:函數是一次函數,則k≠0,且引數的次數為1.當b =0時,一次函數為正比例函數.探究點二:一次函數關係式的確定某公司以每噸200元的價格購進某種礦石原料300噸,用以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生產1噸甲產品或1噸乙產品所需該礦石和煤原料的噸數如下表:產品 資源/噸 ) 甲 乙煤的價格為400元/噸,生產1噸甲產品除需原料費用外,還需其他費用400元,甲產品每噸售價4600元;生產1噸乙產品除原料費用外,還需其他費用500元,乙產品每噸售價5500元.現將該礦石原料全部用完,設生產甲產品x 噸,乙產品m 噸,公司獲得的總利潤為y 元.(1)寫出m 與x 的關係式;(2)寫出y 與x 的函數關係式.(不要求寫引數的取值範圍)解析:(1)因為礦石的總量一定,當生產的甲產品的數量x 變化時,那麼乙產品的產量m 將隨之變化,m 和x 是動態變化的兩個量;(2)題目中的等量關係為總利潤y =甲產品的利潤+乙產品的利潤.解:(1)因為4m +10x =300,所以m =150-5x2.(2)生產1噸甲產品獲利為4600-10×200-4×400-400=600(元);生產1噸乙產品獲利為5500-4×200-8×400-500=1000(元).所以y =600x +1000m.將m =150-5x2代入,得y =600x +1000×150-5x2,即y =-1900x +75000.方法總結:根據條件求一次函數的關係式時,要找准題中所給的等量關係,然後求解.三、板書設計一次函數⎩⎪⎨⎪⎧一次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函数关系式的确定經歷一般規律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得到函數關係式這一過程,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體驗生活中數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4章《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4章《4.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较为简单、应用较为广泛的函数,它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为后面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都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整个初中阶段,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存在于一次函数中。

三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也为方程、不等式、函数解法的补充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一次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体会模型思想,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并感受它们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

(2)能根据所给的实际生活背景,列出简单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具体情境中列出相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从而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所给的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自学交流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理特征,一方面运用现实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上,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过程设计下面是我说课的重点,也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整节课我共设为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回顾:1、什么叫函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 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 ,y是 .2、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有:、、。

3、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y,长为5,宽为x,则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为y= . 设计意图:复习函数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本质联系,掌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本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回顾七年级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知识,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优惠券使用、行程问题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来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讲义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讲义1.一次函数的定义若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是自变量).谈重点 一次函数的条件函数是一次函数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关于两个变量x ,y 的次数是1;(2)必须是关于两个变量的整式.【例1】 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y =7x 2 B .y =x -9C .y =6xD .y =1x +1解析:A × x 的次数是2,不是1,所以它不是一次函数.B √ 符合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C × 含有自变量x 的代数式不是整式,所以不是一次函数.D×答案:B2.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对于一次函数y =kx +b ,当b =0,即y =kx (k 为常数,且k ≠0)时,我们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辨误区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特殊之处在于b =0,且k ≠0,因此,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并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例2】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2x B .y =-2x +1C .y =-2x 2D .y =-2x解析:A √ 符合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B × b =1≠0,所以它不是正比例函数.C × x 的次数是2,不是1,所以它不是正比例函数.D × 含有自变量x 的代数式不是整式,所以它不是正比例函数. 答案:A辨误区 正比例函数的判断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正比例函数,首先看它是否为一次函数,也就是能否转化为y =kx +b (k ≠0)的形式;其次要清楚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函数解析式能否转化为y =kx (k ≠0)的形式.3.根据条件列一次函数关系式列函数关系式是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为:首先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然后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点技巧 如何列函数关系式列关系式时,一定要先知道两个变量,并且弄清谁是自变量.【例3】 甲、乙两地相距30 km ,某人从甲地以每小时4 km 的速度走了t h 到达丙地,并继续向乙地走.(1)试分别确定甲、丙两地距离s 1(km)及丙、乙两地距离s 2(km)与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它们是什么函数.分析:路程=速度×时间,s 2=30-s 1. 解:(1)s 1=4t ,s 2=30-4t .(2)两个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s 1=4t 还是正比例函数. 点评:此类题目把求函数关系式的问题转化为列代数式的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问题.4.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若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 =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而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区别:①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及经过两个象限,但一次函数一般不经过原点,通常情况下要经过三个象限.联系:①两种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②两种函数的增减性相同;③当b =0时,一次函数转化为正比例函数,因此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例4-1】 在下列函数中,x 是自变量,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y =3x ;(2)y =1x;(3)y =-3x +1;(4)y =x 2.分析:这类判断题,应严格按照有关函数的定义,看函数是不是可以表示为规定的形式. 解:一次函数是(1)y =3x 和(3)y =-3x +1.其中(1)y =3x 还是正比例函数,(2)、(4)既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例4-2】 已知正比例函数中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函数值就减少2个单位,求函数的解析式.分析: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要求出待定系数k ,必须有x 与y 的一组对应值,所以关键是要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具体的数值.因为当x =0时,y =0,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给出一对特殊值:当x =1时,y =-2.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等量关系.解: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 根据题意,当x =1时,y =-2.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k . 故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2x .5.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函数得以解决,如何才能正确地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呢?具体地说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基本相似,即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的关系,根据这个相等的数量关系式,列出所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辨误区 写解析式,定自变量的范围通常确定一个函数,不仅要确定这个函数的解析式,还要确定这个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5】 一天老王骑摩托车外出旅游,刚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9 L ,行驶了1 h 后发现已耗油1.5 L.(1)求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 (L)与行驶的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如果摩托车以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3 L 时,老王行驶了多少千米?分析:根据油箱中原有油9 L,1 h 耗油1.5 L ,则t h 耗油1.5t L ,得到行驶t h 后油箱中剩余油量为(9-1.5t )L ,由此可得出函数关系式.解:(1)Q =9-1.5t ,由9-1.5t =0,得到t =6, 故t 的取值范围为0≤t ≤6. (2)由3=9-1.5t ,得t =4.于是s =v t =60×4=240(km). 故老王行驶了240 km.高频考点强化训练:三视图的有关判断及计算时间:30分钟 分数:50分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2.(2016·贵阳中考)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物体,中间有一细棒,则此几何体的俯视图是【易错6】( )3.如图所示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下列哪个物体的三视图(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有两个视图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是相同的,则不同的视图是( )5.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左视图的面积为( )A .36cm 2B .40cm 2C .90cm 2D .36cm 2或40cm 2第5题图 第6题图6.(2016·承德模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个数可能有( )A .8个B .6个C .4个D .12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下列几何体中:①正方体;②长方体;③圆柱;④球.其中,三个视图形状相同的几何体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填几何体的序号).8.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3和5的长方形,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12,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9.如图,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2016·秦皇岛卢龙县模拟)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则x 的值为________,y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分)11.如图所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中考必考点强化训练专题:简单三视图的识别◆类型一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第1 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16·抚顺中考)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3.(2016·南陵县模拟)如图,图中的几何体是圆柱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得到的,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4.(2016·肥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的个数是(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016·宁波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6.(2016·鄂州中考)一个几何体及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7.(2016·菏泽中考)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类型二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8.(2016·黔西南州中考)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9.(2016·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圆柱体组成,小明准备画出它的三视图,那么他所画的三视图中的主视图应该是(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10.(2016·日照中考)如图,小明同学将一个圆锥和一个三棱柱组成组合图形,观察其三视图,其俯视图是( )11.(2016·烟台中考)如图,圆柱体中挖去一个小圆柱,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比例函数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函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及图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函数模型的比较,接受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在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力目标(1)利用发现的性质简便地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结合函数图象揭示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动手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方法:1、教法:本节教材实例取自生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大量活生生的正比例函数模型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贴近于现实生活,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问,适时适度运用激励性语言,采用引导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

2、学法:倡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观察、思考、探索、归纳”整个思维过程。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重现生活中事物变化过程,将教材中的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从视觉、听觉吸引学生观察、体验,从而进一步思考、探究,得出结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1、实物情境:春天到了,燕子又飞回来了。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燕欧飞行图片),196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欧(候鸟)套上标志杆;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面,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他们在建立数学模型时仍存在一定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展示不同k值的正比例函数图像,说明k值对图像斜率的影响。
(3)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线性关系的数据分析、趋势预测等。
-举例:分析某商品销售额与时间的关系,利用一次函数进行趋势预测。
2.教学难点
(1)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从图像中读取这些信息。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难以将图像的几何特征与函数表达式中的参数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图示和实例来强化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是形如y=kx+b的函数,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而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形如y=kx,它通过原点。这两个概念在描述现实世界的线性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第一章:一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 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即形如y = kx + b (k、b 为常数,k 不等于0)的函数。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组成和意义。

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并掌握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

1.3 一次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和过原点性质。

举例说明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成本与数量的关系等。

第二章: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1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形如y = kx (k 为常数)的函数。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组成和意义。

2.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2.3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和过原点性质。

举例说明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第三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3.1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即一次函数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3.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转化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将一次函数转化为正比例函数,以及如何将正比例函数转化为一次函数。

3.3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品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第四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解析4.1 一次函数图像的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从一次函数的图像中获得斜率和截距的信息。

4.2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中获得斜率的信息。

4.3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图像和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异同,并掌握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一次函数还是正比例函数。

第五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5.1 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问题,并利用相关性质解决。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数学试讲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知道掌控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和相干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分与联系。

4、掌控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运用。

5、能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知道,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进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样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分与联系:(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明显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3)的函数解析式为:2、直线y=—2X—2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6、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畴是: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时,y=—4。

8、直线y=—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另外,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们的鼓励和表扬还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显得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们的情感需求,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最后,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们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5.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强调一次函数y=kx+b(k≠0)中,k和b的含义及其对图像的影响,确保学生理解函数表达式中每个参数的核心作用。
-图像与性质的关联:通过分析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掌握斜率k的正负与图像走势的关系,以及截距b在图像上的表现。
-正比例函数的特殊性:明确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即b=0的情况,理解其图像始终通过原点的特点。
-函数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抽象为一次函数模型,并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举例:讲解一次函数的应用时,可以引用实际案例,如“小明骑自行车旅行,速度恒定,时间为t小时,行程为s公里,建立s与t的函数关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和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们手动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次函数的斜率k和截距b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案例和图像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斜率k如何影响图像的斜率和y值的变化。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函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对于图象和方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绘制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能够运用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绘制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运用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和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绘制图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3.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例如:某商品的原价是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困惑。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绘制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来加深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表达式,让学生根据性质来判断图象的形状和位置。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者解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应用场景,例如:经济学中的成本和收益模型、物理学中的速度和时间模型等。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一次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一般形如y=kx+b,其中x 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别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中,假设b=0,即所谓“y 轴上的截距”为零,那么为正比例函数。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案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次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上) 第四章《一次函数》的其次节.本节内容支配了1个课时: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依据确定信息写出简洁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相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实力.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意借助生活中的实际背景,让学生经验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新教材调整了学问的支配依次,原来教材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前面,而新教材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特别状况给出来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是:(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依据所给条件写出简洁的一次函数表达式.(3)经验一般规律的探究过程,开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4)经验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这一过程,开展学生的数学应用实力.(5)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6)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念.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本节课教学难点是:能依据所给条件写出简洁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开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其次环节:新课讲解并描述;第三环节:稳固练习;第四环节:学问提高;第五环节:反应练习;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内容: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函数,老师提出问题:(1)什么是函数?(2)函数有哪些表示方式?(3)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函数问题,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呢?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同学们的留意力,这里采纳了“复习旧学问,诱导新内容”的引入方法.问题(1)(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问题(3)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意识.效果:问题(1)(2)学生都能快而准的答复,问题(3)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答复,学生不能很精确的表述出来,可让学生相互补充,也可老师进展补充、完善.通过学生亲身经验了感受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过程,初步形成数学建模的思想,感受胜利的喜悦,充分表达了本节课的情感、看法目标.假设课堂气氛比拟沉闷,也可由老师先举例,让学生来列函数表达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再让学生举例:(如可补充如下习题)①假设某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0km/h,那么他骑自行车用的时间t(h)和所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②上网费用是2元/小时,那么上网t(小时),费用y(元)的关系式是什么?《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同步测试1.以下变量之间的改变关系不是一次函数的是(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B.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C.2x+y=5中的y和xD.正方形的周长C和它的边长a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一次函数不必须是正比例函数B.不是一次函数就必须不是正比例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特别的一次函数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必须不是一次函数3.假设函数y=x+3+b是正比例函数,那么b=____.4.对于函数y=(k-3)x+k+3,当k=____时,它是正比例函数;当k____时,它是一次函数.5.确定一次函数y=2x+1,当x=0时,函数y的值是____.6.把式子3x-y=2写成y=kx+b的形式,那么y= ,其中k=____,b=____.当x=-2时,y=____;当y=0时,x= .7.火车“动车组”以2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那么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它是函数.(填“正比例”或“一次”)8.某城市的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公里内起步价为10元,超过3公里以后,以每公里2.4元记价.假设某人坐出租车行驶x公里,付给司机19.6元,那么x= .9.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视察可以发觉: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有____根,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根,假设用y表示火柴棒的根数,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那么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是x的____函数.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课后练习1.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2.确定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k=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个性化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2015 年 1 月 21 日备课时间 2015 年 1 月 20 日
年级八年

学科数学课时 1 学生姓名
授课主题一次函数授课教师魏会方
教学目标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
3、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联系规律。

教学过程一、【历次错题讲解】
二、【趣味课程导入】
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
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们来共同分析:
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
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0≤x≤127)
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
y=200×45=9000(km)
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
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
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三、【基础知识梳理】
1、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特征之间的规律: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
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x>0时,图象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
减小。

正是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称它为
直线y=kx。

3、经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是函数y=kx的图象。

学习
札记
四、【典型例题剖析】
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 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 3.铁块的质量m (g )随它的体积V (cm 3
)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 .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 (cm )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 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 (分)的变化而变化.
答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πr . 2.依据密度公式p=
m
V
可得:m=7.8V . 3.据题意可知: h=0.5n . 4.据题意可知:T=-2t .
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 的形式一样.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 ),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的特点,那么它的图象有什么特征呢? 例1、在函数:①y=-x ;②y=-3x -6;③y=2(x -3);④y=x 2+3;⑤y=
4-x 中,正
比例函数有 ,
例2、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1时,y=0.5,则函数关系式是 . 例3、已知y 与x -3成正比例,当x =4时,y =3.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x =2.5时,y 的值.
[活动一]
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进行比较,寻找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虑两个函数的变化规律.
1.y=2x 2.y=-2x
结论:
1.函数y=2x 中自变量x 可以是任意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 画出图象如图(1).
2.y=-2x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可以是全体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
x -3 -2 -1 0 1 2 3 y
6
4
2
-2
-4
-6
画出图象如图(2).
x -3 -2 -1 0 1 2 3
y -6 -4 -2 0 2 4 6
方法与技巧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