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中医护理方案完整版.pptx
合集下载
丹毒中医护理查房PPT
发于头面部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挟有 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
辩证分型
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全身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灼热疼痛,掀 红水肿,甚则发生水疱,眼睑肿难睁。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护治法则: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斑、肿胀、灼痛。发热、口渴、尿 赤。局部可有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 苔黄腻, 脉洪数。
右下肢内踝关节至小腿中央有一条索状肿块, 质硬,色泽红,压之凹陷 ,压痛阳性。位置正 好是足厥阴肝经的中封到中都的循行部位。
舌边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说明肝经郁热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 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 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 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 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足厥阴肝经(图1)
出院时(11-10)患者胃纳良,二便调,呼吸平,右下肢无 明显肿胀,右小腿无明显红肿,活动没有受限。
予2014-11-10出院。
鉴别诊断
1.闭塞性脉管炎:因血管闭塞不通畅,血液郁集于 脉中,出现红肿疼痛,血管搏动减弱甚消失,久 之出现皮肤溃烂疼痛明显,查血管彩超可见血管 闭塞部位。
2.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痛,然后形成 浅静脉曲张,B超可见深静脉血流堵塞,目前暂不 考虑。
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小腿红肿,皮温增高, 皮肤色红,伴疼痛,行走时明显,有畏寒发热,具体体 温不详,伴少量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等 不适。患者予当地诊所输液抗感染治疗,右小腿红肿未 见明显缓解,仍有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腹 痛腹泻等不适。
既往身体健康。
病史 2
辩证分型
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全身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灼热疼痛,掀 红水肿,甚则发生水疱,眼睑肿难睁。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护治法则: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斑、肿胀、灼痛。发热、口渴、尿 赤。局部可有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 苔黄腻, 脉洪数。
右下肢内踝关节至小腿中央有一条索状肿块, 质硬,色泽红,压之凹陷 ,压痛阳性。位置正 好是足厥阴肝经的中封到中都的循行部位。
舌边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说明肝经郁热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 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 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 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 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足厥阴肝经(图1)
出院时(11-10)患者胃纳良,二便调,呼吸平,右下肢无 明显肿胀,右小腿无明显红肿,活动没有受限。
予2014-11-10出院。
鉴别诊断
1.闭塞性脉管炎:因血管闭塞不通畅,血液郁集于 脉中,出现红肿疼痛,血管搏动减弱甚消失,久 之出现皮肤溃烂疼痛明显,查血管彩超可见血管 闭塞部位。
2.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痛,然后形成 浅静脉曲张,B超可见深静脉血流堵塞,目前暂不 考虑。
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小腿红肿,皮温增高, 皮肤色红,伴疼痛,行走时明显,有畏寒发热,具体体 温不详,伴少量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等 不适。患者予当地诊所输液抗感染治疗,右小腿红肿未 见明显缓解,仍有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无腹 痛腹泻等不适。
既往身体健康。
病史 2
丹毒的护理最新ppt课件
1、风热毒蕴 宜食疏风清热解毒之品,如绿豆、梨、西 瓜、百合、苦瓜等。食疗方:丝瓜粥(丝瓜、粳米、绿豆)。
2、肝脾湿火 宜食清热解毒之品,如冬瓜、大白菜、白 萝卜、凉瓜等。食疗方:苦瓜粥。
3、湿热毒蕴 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扁豆、冬瓜 汤、赤小豆、苦瓜等。食疗方:赤小豆山药粥。
4、胎火蕴毒 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芹菜汁、丝瓜汁、 荸荠汁等。食疗方:鲜藕粥。
病因
? 免疫功能降低(25%): ? 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 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 其他因素(25%): ? 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
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症状?
注意皮肤清洁,及时处理小创口;在接触丹毒病 人或是换药后,应当洗手消毒,防止医源传染。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症状
典型症状: 丹毒样外观( 70%) 败血症( 65%) 腹膜炎( 65%) 坏死性筋膜炎( 61%) 恶心( 60% ) 低热( 60% )
?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 史,皮损出现前常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 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如何护理?
护理
丹毒是不太常见的皮肤病,治疗期间一 定要做好护理工作才行,否则不但会影 响丹毒的治疗,还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 发症,下面是丹毒治疗期间的一些护理 方法。
护理
1、丹毒的一般护理: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 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 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 30°~40°, 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 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 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 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2、肝脾湿火 宜食清热解毒之品,如冬瓜、大白菜、白 萝卜、凉瓜等。食疗方:苦瓜粥。
3、湿热毒蕴 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扁豆、冬瓜 汤、赤小豆、苦瓜等。食疗方:赤小豆山药粥。
4、胎火蕴毒 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芹菜汁、丝瓜汁、 荸荠汁等。食疗方:鲜藕粥。
病因
? 免疫功能降低(25%): ? 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 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 其他因素(25%): ? 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
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症状?
注意皮肤清洁,及时处理小创口;在接触丹毒病 人或是换药后,应当洗手消毒,防止医源传染。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症状
典型症状: 丹毒样外观( 70%) 败血症( 65%) 腹膜炎( 65%) 坏死性筋膜炎( 61%) 恶心( 60% ) 低热( 60% )
?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 史,皮损出现前常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 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如何护理?
护理
丹毒是不太常见的皮肤病,治疗期间一 定要做好护理工作才行,否则不但会影 响丹毒的治疗,还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 发症,下面是丹毒治疗期间的一些护理 方法。
护理
1、丹毒的一般护理: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 湿度适宜。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 离。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 30°~40°, 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 人痛苦。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荤腥、油腻油炸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发热的病人可遵 医嘱给予安乃近、地塞米松降温或给予温水擦浴、 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
丹毒中医方案护理课件
丹毒的病因
01
02
03
感染源
丹毒的感染源为A组β型溶 血性链球菌,常见于金黄 色葡萄球菌感染。
传播途径
丹毒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 播,也可通过血液和淋巴 液传播。
易感因素
皮肤黏膜屏障受损、免疫 力低下、足癣等都是诱发 丹毒的危险因素。
丹毒的症状
早期症状
丹毒早期表现为皮肤红、 肿、热、痛,局部淋巴结 肿大,可伴有发热、寒战 等全身症状。
丹毒患者的日常保健
注意休息
丹毒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减 少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 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瘦肉等。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有利于病情恢复。
定期复查
丹毒容易复发,患者应定期到 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
疗。
提高免疫力预防丹毒
晚期症状
丹毒晚期可形成水疱、脓 疱,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和 溃疡,严重时可引发败血 症和脓毒血症。
并发症
丹毒可引起肾炎、关节炎 等并发症,长期反复发作 可导致皮肤增厚、粗糙, 形成“橡皮腿”。
02
中医对丹毒的认识
中医对丹毒的病因分析
风热之邪侵袭
皮肤破损
风热之邪侵入肌肤,导致气血瘀滞, 引发丹毒。
皮肤破损、溃疡等伤口,为病菌入侵 提供了途径。
皮肤护理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患处,以免感染扩散。
环境与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环境。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0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02
(医学课件)丹毒个案护理PPT演示课件
5
病例介绍
床号: 27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王某 性别: 男 年龄: 54岁
入院时间:2016-12-24 11:17步行收入中西科
主诉: 因“双足红肿、热、痛3天”入院
简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足红肿,位于双足趾近端,以第二、三 趾明显,伴疼痛、瘙痒,肤温升高,无局部皮损,无皮疹,无水疱,无关节变形,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气促,自行用达克灵粉局部外敷,症状未 见好转,进行性加重,病变面积逐渐增大,今早出现头面、胸前及背部红斑,伴 瘙痒,少量皮疹,呈针尖样丘疹,高出皮面,无皮下出血,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为进一步诊治拟“丹毒”收入我科。
丹 毒 个 案 护 理
.
1
01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目录
02 03
病例介绍
诊疗过程
04
.
2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丹毒的定义
丹毒(erysipelas)丹毒 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 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 伤口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 所致的炎症。
.
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 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 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 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 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 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 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 可引起下肢丹毒。
.
护理诊断
时间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果评价 双下肢Ⅰ度水 皮肤完整性 肿,面部、胸 受损:与局 前及背部有红 部细菌感染 斑,少量皮疹, 有关 可见抓痕。 12.24 ~12.3 0 体温波动 体温过高: 在 与细菌感染 36.2℃~3 有关 7.7℃之间, 最高温为 37.7℃ ① 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并 皮肤完整无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 破损,水肿较 走动。 前减轻,皮疹 ②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 消退。 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③ 每日冷热湿敷,中药熏药, 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①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恢 ②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 复正常 抗感染能力。 ③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 用退烧药。
病例介绍
床号: 27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王某 性别: 男 年龄: 54岁
入院时间:2016-12-24 11:17步行收入中西科
主诉: 因“双足红肿、热、痛3天”入院
简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足红肿,位于双足趾近端,以第二、三 趾明显,伴疼痛、瘙痒,肤温升高,无局部皮损,无皮疹,无水疱,无关节变形,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气促,自行用达克灵粉局部外敷,症状未 见好转,进行性加重,病变面积逐渐增大,今早出现头面、胸前及背部红斑,伴 瘙痒,少量皮疹,呈针尖样丘疹,高出皮面,无皮下出血,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为进一步诊治拟“丹毒”收入我科。
丹 毒 个 案 护 理
.
1
01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目录
02 03
病例介绍
诊疗过程
04
.
2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丹毒的定义
丹毒(erysipelas)丹毒 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 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 伤口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 所致的炎症。
.
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 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 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 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 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 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 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 可引起下肢丹毒。
.
护理诊断
时间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果评价 双下肢Ⅰ度水 皮肤完整性 肿,面部、胸 受损:与局 前及背部有红 部细菌感染 斑,少量皮疹, 有关 可见抓痕。 12.24 ~12.3 0 体温波动 体温过高: 在 与细菌感染 36.2℃~3 有关 7.7℃之间, 最高温为 37.7℃ ① 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并 皮肤完整无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 破损,水肿较 走动。 前减轻,皮疹 ②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 消退。 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③ 每日冷热湿敷,中药熏药, 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①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恢 ②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 复正常 抗感染能力。 ③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 用退烧药。
丹毒个案护理课件
预后评估与康复指导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康复 信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丹毒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健能力。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运动 、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康复进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可分为原发性丹毒和继发性丹毒,原 发性丹毒是由皮肤黏膜破损后细菌侵 入所致,继发性丹毒则由其他疾病如 足癣、口腔溃疡等引起。
丹毒的病因和病理
病因
丹毒的病因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感染,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 和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 中毒症状。
病理
丹毒的病理变化为真皮乳头层水 肿、充血、白细胞浸润,以及真 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 扩张。
辅助治疗
如利尿剂、抗凝剂等,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
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丹毒的病情变化,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
按时服药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
定期复查
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和感染源,预防丹毒复发。
06
丹毒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康复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 可以预防感染和促进皮肤愈合。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化妆品等,以 免加重皮肤负担。
穿着宽松衣物
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 肤。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20140501.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外一科 张静
一、常见证候要点
•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 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 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 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局部红赤肿胀 •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告知患者戒烟、酒。 • 2.抬高患肢30~40°,穿着合适的鞋袜和棉制衣 物,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减少摩擦、搔抓,避 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皮肤。 • 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每日定时、 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位的周径,以了解肿 胀变化情况。患侧肢体严禁静脉输液。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 • • • •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敷药面积应超过 红肿部位1~2cm,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 • 2.中药湿敷:适用于周围皮肤瘙痒、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 糜烂者,每日2次。温度以24~31℃为宜,定时淋药以保 持局部湿润。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
• 3.中药熏蒸:适用于肢体肿胀、疼痛、溃疡创面不敛、久 不收口者等。应用中药熏蒸设备,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 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其他详见附录2)。 • 4.中药熏洗:早期不宜选用,一周后若局部红肿减轻,颜 色转淡红,可行中药熏洗,每日1次(其他详见附录2)。 • 5.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 6.中药泡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其他详见附录 2)。 • 7.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 8.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 2.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采用言语开导法及移 情疗法。 • 3.对待疼痛紧张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并指导 患者练习各种养生保健操:放松操、拍打操、太 极拳等。 • 4.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 伴支持教育,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 经验,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 予情感支持。 • 五、护理效果评价 • 附: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外一科 张静
一、常见证候要点
•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 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 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 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局部红赤肿胀 •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告知患者戒烟、酒。 • 2.抬高患肢30~40°,穿着合适的鞋袜和棉制衣 物,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减少摩擦、搔抓,避 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皮肤。 • 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每日定时、 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位的周径,以了解肿 胀变化情况。患侧肢体严禁静脉输液。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 • • • •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敷药面积应超过 红肿部位1~2cm,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 • 2.中药湿敷:适用于周围皮肤瘙痒、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 糜烂者,每日2次。温度以24~31℃为宜,定时淋药以保 持局部湿润。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
• 3.中药熏蒸:适用于肢体肿胀、疼痛、溃疡创面不敛、久 不收口者等。应用中药熏蒸设备,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 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其他详见附录2)。 • 4.中药熏洗:早期不宜选用,一周后若局部红肿减轻,颜 色转淡红,可行中药熏洗,每日1次(其他详见附录2)。 • 5.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 6.中药泡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其他详见附录 2)。 • 7.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 8.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 2.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采用言语开导法及移 情疗法。 • 3.对待疼痛紧张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并指导 患者练习各种养生保健操:放松操、拍打操、太 极拳等。 • 4.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 伴支持教育,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 经验,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 予情感支持。 • 五、护理效果评价 • 附: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丹毒护理PPT课件
鉴别诊断:与其他皮肤病进行 鉴别,如蜂窝织炎、脓疱疮等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局部 治疗、支持治疗等
治疗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丹 毒症状,尽
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局部治疗: 使用外用药 膏,如红霉 素软膏、百
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 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避免皮肤损伤:避免抓挠、 摩擦等皮肤损伤行为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教育
01
丹毒的病因:细菌感染,皮 肤破损,免疫力低下
02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皮肤破损,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避免外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风险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病情恶化
护理经验分享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洗澡、换衣
02
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 染风险
03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04
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刀客特万
目录
01. 丹毒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案例分析 04. 总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如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 下、皮肤破损、糖尿 病患者等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 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 引起炎症反应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局部 治疗、支持治疗等
治疗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丹 毒症状,尽
早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局部治疗: 使用外用药 膏,如红霉 素软膏、百
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 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避免皮肤损伤:避免抓挠、 摩擦等皮肤损伤行为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健康教育
01
丹毒的病因:细菌感染,皮 肤破损,免疫力低下
02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皮肤破损,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避免外伤:避免皮肤破损, 减少感染风险
及时就医:出现症状及时就 医,避免病情恶化
护理经验分享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洗澡、换衣
02
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 染风险
03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04
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按时服药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刀客特万
目录
01. 丹毒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案例分析 04. 总结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如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 下、皮肤破损、糖尿 病患者等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 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 引起炎症反应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足癣者,可用纯米醋或白醋,加温 至30℃,每晚睡前泡脚一次,以浸入患 处即可,每次30分钟。
.精品课件.
13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宜食清热利湿,富含维生素、 高蛋白和烟酸的食品,如扁豆、赤小豆、 绿豆、冬瓜、苦瓜、猕猴桃、鲜油菜叶、 蛋、奶、花生、香菇、蕃茄等。忌食辛 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品,如羊肉、鲐 鱼、香椿、虾、蟹、葱、蒜、辣椒等。
4.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 开展同伴支持教育,鼓励病友间多沟通 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介绍成功的病例。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精品课件.
16
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1
4.中药熏洗:早期不宜选用,一周后若 局部红肿减轻,颜色转淡红,可行中药 熏洗,每日1次(其他详见附录2)。
5.中药塌渍。 6.中药泡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7.穴位按摩。 8.耳穴贴压。
.精品课件.
1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与他人隔离,洁具专用,每日用 温水洗脚,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
(四)水疱
1.水疱超过3cm者,遵医嘱抽吸疱液。 2.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用强刺激性沐
浴品及热水烫洗局部皮肤,避免摩擦、 搔抓及强烈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等,以免 造成再次感染。 3.遵医嘱中药外敷。
.精品课件.
9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 3.外用中药。
.精品课件.
14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对待对病情不了解,对治疗护理产生 顾虑的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并按 手册内容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消 除顾虑配合治疗。
2.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采用言语开 导法及移情疗法。
3.对待疼痛紧张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
.精品课件.
15
并指导患者练习各种养生保健操:放松 操、拍打操、太极拳等。
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
可堪,久乃坏烂。”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
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
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
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本病相当于西
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精品课件.
2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效果评价
.精品课件.
7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疼痛
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脑、交感、枕、
肾上腺、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湿敷。 6.遵医嘱中药塌渍。
.精品课件.
8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精品课件.
3
一、常见证候要点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 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 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 不香。舌质红,苔黄腻。
.精品课件.
4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局部红赤肿胀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告知患者戒烟、 酒。
2.抬高患肢30~40°,穿着合适的鞋袜 和棉制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减 少摩擦、搔抓,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 皮肤。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精品课件.
1
丹毒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
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
性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
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
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
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
.精品课件.
6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发热
1.监测体温等情况。寒战者注意保暖, 加盖衣被。高热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退 热措施。
2.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2000ml/天, 遵医嘱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煎汤代茶频 频饮服,如菊花、金银花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合谷、曲 池等穴,按摩手法用泻法。
.精品课件.
10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
敷药面积应超过红肿部位1~2cm,一般 敷药4~6小时。 2.中药湿敷:适用于周围皮肤瘙痒、渗 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每日2次。 温度以24~31℃为宜,定时淋药以保持 局部湿润。一般敷药4~6小时。 3.中药熏蒸:适用于肢体肿胀、疼痛、 溃疡创面不敛、久不收口者等。应用中 药熏蒸设备,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 离为25~30cm,防止烫伤。
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 每日定时、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 位的周径,以了解肿胀变化情况。患侧 肢体严禁静脉输液。
.精品课件.
5
4.每日用碘伏消毒清洗创面。尽可能暴 露水肿部分,避免翻身时擦伤、剥脱、 局部挤压,防止炎症扩散。
5.遵医嘱中药泡洗(未溃期)。 6.遵医嘱中药外敷。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熏洗。 9.遵医嘱中药熏蒸。
.精品课件.
13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宜食清热利湿,富含维生素、 高蛋白和烟酸的食品,如扁豆、赤小豆、 绿豆、冬瓜、苦瓜、猕猴桃、鲜油菜叶、 蛋、奶、花生、香菇、蕃茄等。忌食辛 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品,如羊肉、鲐 鱼、香椿、虾、蟹、葱、蒜、辣椒等。
4.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 开展同伴支持教育,鼓励病友间多沟通 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介绍成功的病例。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精品课件.
16
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精品课件.
17
.精品课件.
11
4.中药熏洗:早期不宜选用,一周后若 局部红肿减轻,颜色转淡红,可行中药 熏洗,每日1次(其他详见附录2)。
5.中药塌渍。 6.中药泡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7.穴位按摩。 8.耳穴贴压。
.精品课件.
1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与他人隔离,洁具专用,每日用 温水洗脚,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
(四)水疱
1.水疱超过3cm者,遵医嘱抽吸疱液。 2.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用强刺激性沐
浴品及热水烫洗局部皮肤,避免摩擦、 搔抓及强烈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等,以免 造成再次感染。 3.遵医嘱中药外敷。
.精品课件.
9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 3.外用中药。
.精品课件.
14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对待对病情不了解,对治疗护理产生 顾虑的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并按 手册内容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消 除顾虑配合治疗。
2.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采用言语开 导法及移情疗法。
3.对待疼痛紧张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
.精品课件.
15
并指导患者练习各种养生保健操:放松 操、拍打操、太极拳等。
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
可堪,久乃坏烂。”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
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
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
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本病相当于西
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精品课件.
2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效果评价
.精品课件.
7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疼痛
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脑、交感、枕、
肾上腺、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湿敷。 6.遵医嘱中药塌渍。
.精品课件.
8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精品课件.
3
一、常见证候要点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 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 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 不香。舌质红,苔黄腻。
.精品课件.
4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局部红赤肿胀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告知患者戒烟、 酒。
2.抬高患肢30~40°,穿着合适的鞋袜 和棉制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减 少摩擦、搔抓,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 皮肤。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精品课件.
1
丹毒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
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
性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
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
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
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
.精品课件.
6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发热
1.监测体温等情况。寒战者注意保暖, 加盖衣被。高热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退 热措施。
2.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2000ml/天, 遵医嘱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煎汤代茶频 频饮服,如菊花、金银花等。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合谷、曲 池等穴,按摩手法用泻法。
.精品课件.
10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
敷药面积应超过红肿部位1~2cm,一般 敷药4~6小时。 2.中药湿敷:适用于周围皮肤瘙痒、渗 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每日2次。 温度以24~31℃为宜,定时淋药以保持 局部湿润。一般敷药4~6小时。 3.中药熏蒸:适用于肢体肿胀、疼痛、 溃疡创面不敛、久不收口者等。应用中 药熏蒸设备,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 离为25~30cm,防止烫伤。
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 每日定时、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 位的周径,以了解肿胀变化情况。患侧 肢体严禁静脉输液。
.精品课件.
5
4.每日用碘伏消毒清洗创面。尽可能暴 露水肿部分,避免翻身时擦伤、剥脱、 局部挤压,防止炎症扩散。
5.遵医嘱中药泡洗(未溃期)。 6.遵医嘱中药外敷。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熏洗。 9.遵医嘱中药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