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合集下载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

法医学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一氧化碳中毒典型的尸体征象( )。

A、尸斑呈樱红色B、紫绀C、皮下出血D、心肺发生病变正确答案:A2、锐器伤的主要表现形式( )。

A、挫裂创B、创C、骨折D、猝死正确答案:B3、不属于超生反应的是( )。

A、肠蠕动B、外界刺激下肌肉收缩C、精子活动能力D、尸僵正确答案:D4、创的基本形态不包括( )。

A、创缘B、创口C、创腔D、创面正确答案:D5、机械性蜜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系指( )。

A、颜面肿胀B、浆膜下出血点C、大小便失禁D、面部皮肤出血点正确答案:B6、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出血称为( )。

A、硬膜下血肿B、硬膜外血肿C、脑实质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答案:B7、属于间接死因的是( )。

A、中毒B、心脏严重破坏C、失血D、感染正确答案:D8、只有入口而无出口的枪弹创称为( )。

A、闭合伤B、钝器伤C、盲管创D、贯通创正确答案:C9、尸斑出现的位置应该在尸体的( )。

A、四肢B、低下部位C、胸腹部D、后背部正确答案:B10、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 )A、,1小时B、,3小时C、,7小时D、,5小时正确答案:A11、最早被发现的血型是( )。

A、P血型B、MN血型C、Rh血型D、ABO血型正确答案:D12、尸僵的发展顺序有( )之分。

A、前行次序和后行次序B、左行次序和右行次序C、上行次序和下行次序D、无次序正确答案:C13、能对个体进行同一认定的是( )。

A、ABO血型检验B、骨骼鉴定C、DNA分析D、性别鉴定正确答案:C14、尸蝇类的发育程序一般为( )。

A、绳一卵一蛹一蝇B、蝇一蛆一蛹一卵C、卵一蛹一蛆一蝇D、卵一蛆一蛹一蝇正确答案:D15、目前,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主要方法是( )。

A、体格检查B、测谎C、谈话和观察D、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确答案:C16、生物学死亡期( )。

卡普格拉妄想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介绍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 delusion),又称作“变形幻觉性认知症”或“幻觉性伴侣认知症”,是一种少见的精神疾病。

它被归类为妄想症的一种类型,患者常常错误地相信自己亲近的人或环境物体已经被替代或被复制了。

这种病症最早由法国精神病学家Joseph Capgras于1923年描述。

症状卡普格拉妄想症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对亲近的人或事物产生错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认知错觉:患者错误地认为亲近的人或事物已被替代为相似或复制的版本。

他们可能会坚信这些人或事物是冒充者或伪装者,而不是真正的人或物。

2.情感冷漠:患者对原本熟悉的人或事物表现出冷漠的情绪反应。

他们可能会对家人、配偶或亲密关系的人缺乏情感联系,并可能拒绝与他们建立任何亲密关系。

3.思维不连贯:患者的思维可能会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他们可能会有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容易分心和迷失在自己的错觉中。

4.社交退缩:患者因为害怕与他们所认为的伪装者接触而避免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尤其是在家人或亲友面前。

5.辨认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辨认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物体或人物,因为他们的感知能力受到了幻觉的影响。

病因与诊断卡普格拉妄想症的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一些研究表明,这种病症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异常活动有关。

神经传递物质的不平衡也可能是导致卡普格拉妄想症的原因之一。

诊断卡普格拉妄想症通常需要详细的病史收集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医生会与患者进行面谈,并观察他们的举止和行为。

此外,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神经心理学测试和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疾病。

治疗目前对于卡普格拉妄想症的治疗方法还不够明确,但一些治疗方法已被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妄想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平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并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妄想症状的不合理性,并学会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230・
【方法]
刑事违法者伪装精神疾病鉴别研究进展
李少成1 李占海2
昊恩海3郭美英1
朱莎1赵林英1
1(河北友爱医院,石家庄,050031) 2(河北省女子监狱医院,石家庄,050222) 3(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邯郸,056001)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一些人为了逃避外界 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
有意说谎和躯体症状心理变态,更多倾向于表达常
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症状和偏执征。报告症状的定式 交谈(SIRS)也是一个有助于区分诈病的测验¨引。 5.5测谎仪¨纠
答以便构思答案。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伪装其 他症状来逃避刑事责任,这是评定的难点。因为有 住院历史和残留精神分裂症症状,伪装者能重新伪 装以前的幻觉经历和他们观察到其他精神病人的表
只要人际关系好,就可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2案情分析的鉴别作用
应详细了解案情、被鉴定人有关经历、行为表
现、个性特征、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等。不管是案前 还是案后,要充分掌握证据材料,尽可能了解其伪装 动机及精神疾病知识来源。被鉴定人作案的目的和 动机是否清晰明确,作案场合、手段、方式等是否有
周密选择,以及案发后有无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都
很少见;在评估犯罪期间伪装精神病时被鉴定人一
般有两种表现:声称现在好了和继续伪装精神病;在 犯罪期间确有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在评估时,被
鉴定人仍有或无精神病性症状者,均可附加伪装症
万方数据
・232・
常会有相应反应。伪装者对精神病性症状细节常习 惯回答不知道,可能重复检查者所提问题或缓慢回
于暴力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外,还更多倾向于
可为鉴别伪装提供重要依据。 3公安人员
办案公安人员的证词可信度较大。他们在办案过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给周围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及早发现和判定精神病至关重要。

而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通常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精神病的症状,及时帮助患者获得治疗和关爱。

首先,判定精神病的第一个标准是行为异常。

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言行举止怪异、甚至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或者丧失对现实的认知能力,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脱离和难以理解的行为。

此外,精神病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情绪表达,如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行为明显异常,特别是出现上述症状时,就需要警惕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其次,判定精神病的第二个标准是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症状。

他们可能会出现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认知困难,甚至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认知任务。

在交流和表达能力上,精神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不连贯、思维跳跃、逻辑混乱等问题,这些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表现出对日常生活认知困难时,也需要考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最后,判定精神病的第三个标准是社会功能障碍。

精神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社会功能障碍,表现为无法正常融入社会、无法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等。

他们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这些都是社会功能障碍的表现。

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的社会功能明显下降,表现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困难时,也需要考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

当一个人同时出现以上三个方面的症状时,就需要高度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法有哪些精神病的鉴定⽅法成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问题,⼀般情况下精神病的鉴定涉及了很强的专业技术性,除了医疗鉴定,有时还需要⾛法律程序。

那么,司法鉴定精神病的⽅法到底有哪些呢?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鉴定⽅法有哪些司法鉴定的⽅法有:1、门诊鉴定。

被鉴定⼈在精神病院的门诊、在公安或司法部门中的法医精神病检查室中进⾏的精神鉴定。

2、鉴定⼈外出鉴定。

鉴定⼈到被鉴定⼈所在地,如监狱、拘留所等,对被鉴定⼈进⾏精神检查后,作出鉴定。

3、住院鉴定。

即被鉴定⼈住到特定的精神病鉴定机构内,禁⽌会客,进⾏全⾯的检查和连续不断的观察。

有条件的地⽅,在被鉴定⼈的房间内可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记录系统,这样便于更好地观察、记录被鉴定⼈的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作出鉴定结论。

住院鉴定同门诊鉴定或外出鉴定相⽐,它的资料更全⾯,结论更可靠。

但需要有⼀定的住宿和观察条件,受到⼈⼒和财⼒的限制。

对精神病症状不典型及有伪装精神病嫌疑的重⼤案件的犯罪嫌疑⼈,应进⾏住院鉴定。

4、缺席鉴定。

在被鉴定⼈不在的情况下,仅根据书⾯及相关的旁证材料作出精神病鉴定。

⼀般在被鉴定⼈死亡、失踪、出国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

在司法实践中,缺席鉴定⽐较少见。

司法鉴定的类型是什么1、药物分析法庭药物分析应⽤分析化学的标准⽅法来确定受控制物质的存在并量化这些物质。

除了分析⼀些未知的药剂、液体、植物物质外,药物鉴定专家也可确认药⽚和胶囊形式的控制药物。

某些地区在地下实验室,能⽣产⾮法药物或化学药物。

这些地下⾮法药物也由药物分析实验来做定性和定量的检验。

2、法医化学法医化学涉及到有毒物质、催化剂、射击残留物、爆炸物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识别和分析。

采⽤定性和定量的⽅法确定未知物的性质和数量。

分析代谢物,或经过化学、代谢、腐败变化了的物质,推断原药也是法医化学的⼀项重要任务。

3、微量分析微量分析专家采⽤显微法、仪器分析法以及化学分析技术来检验头发、纤维、植物、矿物质中的微量物质。

【免费下载】法医精神病重点

【免费下载】法医精神病重点

法医精神病学:医法对怀疑是精神病障碍的违法者或诉讼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鉴定,为委托方提供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意见书的亚专业学科;是研究人的精神障碍、精神健康与法律相关的医学分支科学。

强制医疗:对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我国法律规定可以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医疗和监管同时并举,防止精神病人危害行为,保障社会安定,维护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强制医疗的对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并且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的。

实际上,除没有刑事责任的病人外,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的部分病人、没有受审能力的精神病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间出现精神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复发的病人也是强制医疗的对象。

精神损伤:是指个体遭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后,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功能紊乱和缺失。

精神损伤法律依据:《刑法》《民法通则》,精神残疾:《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精神伤残程度:《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伤残程度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自杀:包括有致死性结局和没有致死性结局的所有的自杀行为和意念。

自杀包括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自杀观念。

自杀未遂和自杀预防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抢救生命、自杀风险评估、防止再次发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典型例子是郁抑症患者的“间接自杀”和“扩大性自杀”。

伪装:是一种有目的的、以某种手段或方式来掩盖真相的行为,不单单指伪装疾病,还包括伪装身份、伪装事物。

(包括:伪装疾病、伪装身份、伪装事物)伪装疾病:即诈病(Malingering):指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疾病或损伤程度的行为。

(具有主观故意的性质,不包括潜意识行为)做作性(造作性)障碍:又称“医院流浪汉”或“住院成瘾者”,是一种毫无社会目的性的使自己成为患者身份的精神障碍。

人格:指个体认识外在环境和内在自我、建立相互关系和思考事物的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持久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用心理生理检测协助鉴别诈病的对照研究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用心理生理检测协助鉴别诈病的对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00年
第2 4卷
第1 O期
7 67

神经 心理 生 物学 研究 ・
精 神 病 司法 鉴 定 中应用 心理 生 理 检测
协 助 鉴 别诈 病 的对 照 研 究
郭扬 波 王俊 杰 林 振 强 马崔 王旭 荣 姜 南 曹莉 萍 陈瑞 珍
张合 军 范碧 霞
( 广州市精神病 医院司法鉴定所 。广 州 5 0 7 @ 通 信 作 者 E ma :g o ag o 1 3 cm) 130 — i u yn b @ 6 . o l
e c n l n ae ew e n t e t ou .T e tt s d Ch —qu r es r e o a ay e tes aa n e i yig r ts b t e wo g h r ps h -e ta i s a e t twe e us d t n n lz h e d t.R e uls: s t
p y har e t n . eh d : Ac odn ote C iee Clsi c t n a d Dig o t ie af rM e t s r s c t cts mo y M t o s i i i c r igt hn s a s a o n a n s c Cr r na Di - h i f i i ti o l o
I en iy n m alng r d e aldio de l g aph ts i i y hi rc t s i on d tf i g i e e m nt s r r by po y r e tng n ps c at i e tm y GU t a Y ng— Bo。 W ANG un—i LI z n qi g, M A J Je, N he ・ a n Cui W AN G , Xu— ng, J ANG a , Ro I Nn CA O — i g, CHENG LiP n RuiZh n, Zha g Ha ・u — e n n J n, Fa — a n BiXi I tt t o e i y iar nsiue off r nsc Ps ch ty。 G u gz ou m e a n a h ntlHos ia , Gu ng h 0 0。 Ch n p tl a z ou 51 37 i a Co rs n n auho : GUO an Bo。 E— repo dig t r Y g— mai: gu y gb l o an o@ 1 3. o 6 cr n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ppt课件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ppt课件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5
指故意装傻,这在伪装中较多见。轻者,有 的表现为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随意作答,或故 意放慢回答问题的速度,有意显示自己记忆差或 反应迟钝,不尽自己的努力去实施心理测验等, 常用“我忘了”、“我记不得了”、“我不会”、 “我不知道”等回答。重者,表现为严重的记忆 减退,故意答错甚至连自己姓名、年龄、住址等 都不记得,分不清左右手和自己性别,让指鼻子 则摸着耳朵,问1十1二?,回答是牛或马等。有 些伪装者对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能回忆,对不利的 或使自己要牵连进去的事情就毫无记忆,多见于 有脑外伤病史者。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10
(六)伪装情感障碍
有的伪装者常表现出“情感淡漠”, 对提问毫无反应,但若给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刺激便可出现正常人的情感 反应,或以闭眼、肢体颤抖等来竭力掩 饰自己的情绪。也有的表现“悲观失 望”,或表现情感高涨、兴奋话多。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11
(七)伪装运动障碍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践中,伪装者多以中青 年男性为主,且智能良好,尤其存在人格障碍或有前 科者伪装的较为多见。近年来,随着民事赔偿案件和 工伤、交通事故、职业病伤残鉴定案例的增多,鉴定 结论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伪装精神疾病的情 况屡见不鲜。 影响伪装精神病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对鉴定意义的认知 程度和对法律的了解程度;②赔偿或获益意识;③精 神损伤程度:无论是智力损伤还是精神损伤,程度越 轻,自我保护意识越强,伪装的也越多;④鉴定人员 的技术水平。
2018/11/7
第十六章 精神病的伪装
8
(四)伪装幻觉妄想
伪装者常主动暴露“症状”,如称自己有 “幻觉”或“妄想”,并强调其实施的犯罪或 危害行为是受“幻觉”或“妄想”的影响,甚 至还能较正确地解释“幻觉”或“妄想”的含 义。但“幻觉”往往孤立持续存在,缺乏具体 内容,对细节始终说不清楚,并与其他精神活 动无联系;“妄想”也常突然出现或突然终止, 无具体内容,并且这些“幻觉”或“妄想”很 少引起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对这些“幻觉”或 “妄想”既不害怕,也无相应的内心体验及外 在的“对抗”行为。

伪装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伪装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伪装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赵虎;亢明【摘要】测谎仪作为传统的测谎手段,试图通过人体外周局部植物神经反应的变化进行测谎,有一定的局限性.测谎仪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与仪器无关的因素,因此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和质疑.事件相关电位(ERPs)尽管具有很高的测谎特异性和时间分辨率,可监测大脑的即时认知过程和电活动,但其空间分辨率差.大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可直接观察大脑的功能变化,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但这项技术时间分辨率差,只能记录说谎后大脑变化的最终结果,目前该技术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在涉及伪装精神病和伪装认知损害相关诈病的司法心理学实际运用中,心理测试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和研究.【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3)001【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说谎;多道生理测试仪;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心理测试【作者】赵虎;亢明【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广东,汕头,515031;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浙江,杭州,311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3说谎(lie)是人类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尚未被阐明的高级神经功能。

从生物体对周围环境不断适应的角度看,伪装(deception)与学习一样,对保护自身安全和个体生存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

伪装是一种有目的掩盖真相,提供不真实信息的行为。

伪装的手段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说谎。

只有在大脑语言中枢高度发展后,人类的伪装才出现了说谎。

在心理学方面,讲真话一般只涉及知觉和记忆;而人们在说谎的时候,首先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大脑同时会进行分析,进而对说谎的后果加以权衡。

因此,除了知觉和记忆之外,说谎还有动机、冲突心理、决策和反应的参与。

伪装疾病又称诈病(malingering),它是指为了逃避外界不利于个人的处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疾病或损伤程度的行为。

浅析精神异常犯罪与佯装精神病犯罪

浅析精神异常犯罪与佯装精神病犯罪

负刑事责任 。 在心理上 ,人格异 常只是个体 在某一方面偏离正常范围 , 比如反社会人格 等, 并没有全面 的影响其生活 , 而精神病患
者心理和行为整体 昆 乱 ,投有 自理能力 。就 行为来说 ,人格异 常者有 自知力 ,知道 自己 在干什么 ,也知道会有什 么样 的结果发生 , 而精神病患者恰恰 与其相反 。 人格是一个人 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 , 在一定 的社会生活 实践 中所形 成 的具有一 定倾 向性 比较 稳定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异常者是一种人格发展 的 内在不协调 , 是在没有认 知过程 障碍或没 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 的情绪反应 、 动机 和行为活动的异常。我认为 , 虽然刑法没有
显著区别 : 他们在犯罪前缺乏预谋 ,没有计
划性 。多数是在诸如幻觉 、 妄 想之下 临时起 意, 对现实的歪曲也会使 作案动机在 常人看 来荒诞 离奇 , 甚至没有 明显的动机 ,比如杀 人, 可能 只是丧失 了对对象的辨别 ,或者是 出于对对 方的歪 曲误解 ,并没有什么仇恨 。 在作案时多数 明 目 张胆 ,不分时间地点 ,而 且 在行 为结束后不掩饰 ,不逃离 , 认 为被 害 人理所 当然得此 下场 ,因而没有畏惧心理 , 面对审问也直 言不讳 ,毫无隐瞒。精神病人 缺乏作 案的主观意 图,通常是单独行动 , 但 却 容易造 成严重后果 ,从司法实践看 , 精神 病 发作 时的杀人 、毁物 、 纵火等案件极大 的 危 害了社会治安 。
重要 ,对于侦查人员来讲 , 应进行有效 的调 查取证 , 对于 “ 病前”与 “ 病后 ”的状况做 好分析 充分收集被鉴别人的资料 ,多走访 其生活 的单位 、社区等,不能造成错案,也
绝不 能让有罪之人逃之天天 四 、矫 治办 法 精神病犯罪形势十分严峻 , 因精 神异常 而犯罪 的比率也在逐年攀升 , 而且多数为恶 性案件 ,后果极其严重。为 了社会 的安定 , 为了减少不特定无辜人被害的危险, 必须加 强对精神病和人格异常者的重视 , 政府部 门 要加大救助力度 , 完善相关制度 ,设立慈善 基金 ,保障其基本治疗 。 社 区也应该多对这 样特殊家庭进行走访 , 尽量安排对轻度精神 异 常和人 格异 常者心理 疏导 ,以便及 时矫 治, 对于 已经 出现行为严重偏差的人应及时 就医 。在家庭中 , 家人要尽 到监管责任 ,使 其得到关爱 , 感 受家 的温暖。而对那些 出于 某种 目的佯装精神病 犯罪 的人应加大处罚 , 这也要求无论是医疗 部门还是司法部 门, 都 应提 高鉴 别能力 ,不要 让不法分子危 害社 会 ,更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识别方法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识别方法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识别方法精神疾病是指由复杂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严重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正确识别精神疾病的症状是及早干预、治疗和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识别方法,以便广大读者提高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久而过度的恐惧和担忧感。

焦虑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症状:包括心悸、呼吸急促、头痛、肌肉紧张等。

2. 心理症状:表现为持续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易激动和易怒等。

3. 行为症状:可能出现逃避社交场合、回避特定场所或情境、行为冲动等。

识别方法:1.留意身体反应:若出现频繁的身体症状,应考虑是否存在焦虑症的可能。

2.观察情绪和情绪变化:焦虑症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恐惧、担心和紧张的情绪反应。

3.评估日常生活影响:若焦虑症症状影响到个体的正常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即应该引起重视。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感低落、兴趣和快感丧失,以及社交功能和认知能力障碍。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症状:患者常常感到忧郁、悲伤、无助和绝望等负面情绪。

2. 身体症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乏力等身体不适。

3. 认知症状:表现为集中注意力困难、自卑、自责和消极思维等。

识别方法:1. 观察情绪反应:抑郁症患者常常哭泣、回避社交,对近期生活事件反应过度。

2. 评估身体状况:若出现明显的睡眠、食欲变化,且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应考虑抑郁症的可能。

3. 注意日常功能变化:抑郁症常导致个体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失去兴趣等。

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以精神分裂为主要特征。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思维和言语障碍:患者的思维可能混乱、固执,言语可能混乱、语无伦次。

2. 幻觉和妄想:常常出现幻听、妄想、被害妄想等异常信念和感知。

偏执性精神病诊断标准

偏执性精神病诊断标准

偏执性精神病诊断标准偏执性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过度警惕和猜疑,对于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产生不合理的解释和推断,甚至出现妄想和幻觉。

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判断,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症状标准。

1. 妄想症状,患者存在明显的妄想,包括被害妄想、被迫妄想、关系妄想等,持续时间至少为1个月。

2. 怀疑症状,患者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产生过度怀疑,无法接受他人的解释和辩解,持续时间至少为1个月。

3. 妄想系统,患者的妄想呈系统性,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不是零星的、散乱的妄想。

二、病程标准。

1. 症状持续时间,患者的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且在这段时间内表现稳定。

2. 社会功能受损,患者的症状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排除标准。

1. 与其他精神疾病的鉴别,需要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2. 与药物或物质滥用的关系,需要排除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的精神症状。

四、辅助检查。

1. 精神状态检查,通过专业的精神状态检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

2. 个人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包括精神疾病史、药物滥用史等。

以上就是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出现持续的妄想和怀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对于医生来说,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标准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偏执性精神病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康复和社会融入。

怎样鉴别伪装精神病(假精神病)

怎样鉴别伪装精神病(假精神病)
开始检查时通过开放式提问,允许患者用自己的 话汇报症状。
To avoid hinting at correct responses, carefully phrase initial inquiries about symptoms. Later in the interview, you can proceed to more-detailed questions of specific symptoms, as discussed below.
什么是伪装?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 版(DSM-IV) :伪装是指受某种外界动机因素影响, 故意表现出虚假或夸大躯体或精神症状
Common motives of malingerers
诈病者的常见动机
To avoid pain(避免痛苦) To avoid: Arrest Criminal prosecution Conscription in征兵)
诈病者可能对他们所伪装的精神疾病有些一知半解的了解。 的确,诈病者象演员一样能逼真的扮演他们所理解的病人 角色,但他们的表现常显得过度夸张,甚至错误地认为越 稀奇古怪的行为越能让人信服。
Clinical factors that suggest malingering
(提示伪装的临床因素)
Marked inconsistencies, contradictions 明显的
•Excessively guarded or hesitant 过度谨慎或犹豫 不决
•Frequently repeats questions 经常重复提问 •Frequently replies, ‘I don't know’ to simple
questions 常回答:我连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Hostile, intimidating; seeks to control

假装精神病逃脱法律案例(3篇)

假装精神病逃脱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5年,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因精神病患者的“意外逃脱”引发的法律纠纷。

患者张某因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被其家人送至当地一家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然而,在一次护理人员的疏忽下,张某趁人不备逃离了医院。

随后,张某在街头行凶,导致一名无辜市民受伤。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质疑精神病患者的监管问题以及法律在其中的角色。

二、案件经过1. 张某被送至精神病医院张某,男,35岁,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在发病期间,张某曾多次在家中伤害家人,导致其家人生活困苦。

2015年,张某的家人将他送至当地一家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2. 张某逃离医院在张某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然而,在一次护理人员的疏忽下,张某趁人不备逃离了医院。

医院方面发现张某失踪后,立即报警并展开搜捕。

3. 张某行凶逃离医院后,张某在街头行凶,导致一名无辜市民受伤。

受害者家属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4. 法院审理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张某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张某在作案时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无法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张某不负刑事责任。

三、法律问题1. 精神病患者的监管问题此案引发了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问题的关注。

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往往难以预测,一旦失控,就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也需要得到保障。

如何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法律在精神病患者案件中的作用此案中,法院判决张某不负刑事责任,主要依据是其精神分裂症的病情。

然而,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在精神病患者案件中作用的质疑。

一方面,法律需要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但另一方面,法律也需要对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以防止其对他人造成伤害。

四、道德问题1. 家庭责任在此案中,张某的家人将其送至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这体现了家庭对患者的关爱。

然而,在患者逃离医院后,家庭责任也随之而来。

精神病的10个特征伪装

精神病的10个特征伪装

精神病的10个特征伪装
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疾病,但有时候这些症状并不明显,更像是被伪装过的特征。

以下是精神病患者可能会伪装的10个特征:
1. 情绪波动
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波动大,但却能够在不同场合下做出合适的情绪反应,伪装出一副平静或愉快的外表。

2. 社交能力
尽管内心可能感到孤独或与他人难以相处,患者却可能会伪装出出色的社交能力,表现得像一个交际达人。

3. 自我认知
患者可能会伪装出自信和自我认知清晰的形象,但内心却可能存在自我贬低或自我否定的情绪。

4. 注意力和集中力
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并不受影响,但实际上,患者可能很难保持注意力,容易分散。

5. 社会适应
尽管可能有社交障碍或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患者也许能够表现出他们与周围人和谐相处的假象。

6. 行动控制
可能表现出自我管理和行动控制良好,但内心深处患者却可能有冲动和意志力不稳定的问题。

7. 压力处理
尽管外表看似能够应对压力,但实际上患者可能因为内在的紧张和焦虑而无法有效地应对。

8. 情绪调节
可能会伪装出情绪稳定和理性的特征,但实际上内心可能充满了无法控制的情绪波动。

9. 认知能力
表现出一副聪明和理性的形象,但可能内心存在认知失调和思维混乱的问题。

10. 自我保护
对外界可能会表现出一副坚强和自我保护的外表,但内心可能隐藏着脆弱和不安全感。

以上是精神病患者可能会伪装的10个特征,这些特征常常让人难以识别患者真正的内心状态和需求。

在面对这些伪装的特征时,应当更加关注患者的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获得适当的支持和治疗。

如何识破伪装精神病的杀人犯

如何识破伪装精神病的杀人犯

如何识破伪装精神病的杀人犯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50期管唯是一名拥有25年从业经验的司法精神鉴定师。

在刑事案件中,他常常遇到伪装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企图借病脱罪。

装傻、扮癫、撒泼……种种“表演”在他的审视下大多原形毕现。

“越是夸张的,越露痕迹。

”管唯这样总结。

从大量证据中寻找线索管唯表示,从事司法精神鉴定需要从大量证据中寻找线索。

资料越丰富,我们的判断就越接近事实。

他回忆起王彪案。

2004年,上海一户人家遭遇抢劫,其中姐弟二人当场死亡,另外一名受害者身中十三刀,高位截瘫,唯一没有受到伤害的是家里四岁的孩子,作案的正是王彪。

嫌犯被带回上海后,他从方方面面显示出自己患有精神病,办案民警对此很怀疑,找了法医鉴定,鉴定结果是“王彪目前患有精神病,但作案期间是否患有精神病,不能确定”。

无奈之下,警方再次找到了我。

王彪案的材料中有11张光盘,我发现,在辨认现场过程中,他没有表现出任何言语、眼神、行为的异常。

但面对刑警和(先前的)精神鉴定人员时,他就表现出各种违反常态的行为:胡言乱语,痴笑等。

在审讯过程中,王彪已露出许多破绽:观看家人的口供录像时,他目不转睛,谈及家人时,他流露出歉意与内疚——精神病人通常不会有这样的情感表达。

资料显示,他曾两次因抢劫罪入狱。

首次在大庆监狱期间,他表现良好,获得了多次减刑。

第二次入狱(呼兰监狱)后,他特别计较自己的有效奖分(此分满80分能减刑一年),这说明他在服刑期间的目标非常清晰:为自己减刑,提早出狱。

更关键的是,警方后来找到了王彪在大庆监狱服刑时认识的狱友。

对方供述:曾与王彪在出狱后一起作案,并且彼此约定,“一旦被抓,不能供出彼此,还有假装精神病”,这证明他一早有过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们还调出了他母亲的病史资料,他母亲曾经患过精神病,所以我们估计,他是在模仿母亲的病征。

王彪作案后,曾在云南、甘肃等多个地方居住生活,有完全的自理能力。

这说明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临床特征

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临床特征

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临床特征吕成荣;孔德志;陶旭东;余亚文【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alingering criminals motive,clinical features in malingering pris-oners disguised mental disorders. 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malingering prisoners among 823 prisoners observed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Results:Total 52 hospitalized prisoners(6.23%)were camouflage mental disorders. The admission diagnosis were schizophrenia(53.85%),hysterical state(11.54%),depression(11.54%),silent state(9.62%). The main motivation were to get some interest(44.23%)and to evade punishment(55.77%).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camouflaging auditory hallucination(63.46%),paranoia(30.77%),monitored (13.46%),soliloquist(17.31%),apopathetic behavior(11.54%)and delusion of grandeur(9.62%).23 cases confirmed malingering by themself(44.23%)and the malingering in 29 cases(55.77%)was found out by others. The ways of camouflaging mental disorders included imagination bythemself(46.15%),learning from TV and books(23. 08%),imitating others(21. 15%)and being abeted by others(3. 85%). Conclusion:The main motivation of camouflaging mental disorders in malingering prisoners is avoiding punish-ment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rise camouflaging positive symptoms,which are not typical or fixed or cooperative.%目的:探讨狱中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的诈病动机、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观察的823例罪犯中诈病罪犯的临床资料. 结果:共有52例(6.32%)伪装精神病住院的诈病罪犯;其中住院时拟诊为精神分裂症(53. 85%)、癔症样状态(11.54%)、抑郁症(11.54%)、缄默状态(9.62%)等.诈病的主要动机是为获得某种利益(44.23%)及逃避惩罚(55.77%).主要临床表现为伪装幻听(63.46%)、被害妄想(30.77%)、被监控(13.46%)、自语(17.31%)、行为做作(11.54%)、夸大妄想(9.62%)等.主动承认诈病23例(44.23%),被发现为诈病29例(55.77%).伪装精神疾病方式依次为自我想象(46.15%)、从书籍(电视)上学习(23.08%)、模仿他人(21.15%)、他人提示或唆使(3.85%). 结论:诈病罪犯的诈病动机主要是逃避惩罚,其临床表现为伪装阳性症状,临床特征不典型、不固定及不合作.【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1【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伪装精神障碍;诈病;罪犯;临床特征【作者】吕成荣;孔德志;陶旭东;余亚文【作者单位】210031 南京,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精神病院;210031 南京,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精神病院;210031 南京,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精神病院;210031 南京,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精神病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诈病是为了逃避外界某种不利于个人的情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躯体或精神障碍或伤残行为[1]。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

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行为异常。

精神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情绪波动大、行为怪异、言语混乱等。

他们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情绪,比如异常的兴奋或者沮丧,甚至出现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他们的言语可能会变得混乱,说话不连贯,甚至出现幻听、妄想等症状。

这些行为异常往往是精神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医生们在诊断时会重点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

第二个标准是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病患者在认知功能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

他们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无法记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物,甚至忘记自己的身份信息。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他们可能会无法持续关注一个话题或任务,思维跳跃,无法进行逻辑思维。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也是精神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个标准是社会功能丧失。

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比如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

他们可能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务,甚至无法保持一份工作。

在学习方面,他们可能会出现学习能力减退,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社交方面,他们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甚至出现孤独、自闭的情况。

这些社会功能丧失的表现也是精神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判定精神病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丧失。

医生们在诊断精神病时会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精神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以及如何帮助患者走出困境。

对于患有精神病的人来说,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指令执行”检查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对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指令执行”检查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对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指令执行”检查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对伪装精神病的识别唐安平;丁愈;木拉迪力;渠旭升;吐尔逊;陈建新;陈绍荣;陈强【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13(027)004【摘要】目的:探讨“指令执行”检查方法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对被鉴定人伪装精神病的识别作用.方法:对306例接受司法精神病鉴定者进行指令执行检查,以临床综合评判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指令执行检查和二项必选检查对伪装精神病的识别作用.结果:指令执行检查对伪装精神病的诊断率与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vs.33.7%,P>0.05),指令执行检查的敏感性(42.7% vs.53.4%)、漏诊率(57.3%vs.46.6%)与二项必选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高于二项必选检查(69.0% vs.43.8%,P<0.01),误诊率低于二项必选检查(31.0% vs.56.2%.P <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指令执行检查中的第三项即“伸手摸脉”对诊断伪装的意义明显突出(β=0.68,P<0.001).结论:指令执行检查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可以作为一种识别伪装精神病的方法使用.【总页数】5页(P268-272)【作者】唐安平;丁愈;木拉迪力;渠旭升;吐尔逊;陈建新;陈绍荣;陈强【作者单位】新疆精卫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9.3;R749.04【相关文献】1.论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J], 代翔2.二项迫选数字记忆测验辨别司法精神病鉴定者伪装研究 [J], 沈均;张培新;徐建3.浅析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J], 陈伟荣4.二项迫选数字记忆测验辨别司法精神病鉴定者伪装研究 [J], 沈均; 张培新; 徐建5.伪装识别技术在司法精神病学中的应用 [J], 蒋令朋;朱少毅;赵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装精神病的识别
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
2013年5月24日
所谓伪装就是指掩盖事实真相,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行为。

在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识别被鉴定人是否伪装,还事实真相,维护司法公正,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由于伪装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其表现形式极其复杂,又缺乏实验室客观检查支持,所以识别,检测伪装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工作,有关伪装的识别技术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些方法如:二项必选检查,简易精神症状自陈量表评定,测谎仪,简单常识检查,心理测评,生理生化测验等。

但是在司法鉴定实践中还是要司法鉴定人综合被鉴定人有无家族史,作案时和作案后情况及诊疗史,临床表现,精神检查,其他医学辅助检查等各方面资料(综合法,是金标准),才能作出相对正确的诊断意见,其主观成分仍然比较突出。

在精神检查中,给把鉴定人一些简单指令,如令其张嘴,伸手等,看其执行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是否伪装,或者判断其是否伪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这为指令执行检查方法。

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鉴定条件。

使用指令执行检查工具,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5项内容。

1、让被试者回答自己的姓名(叫什么名字),2、令被试者张嘴伸舌,3、令被试者伸手让检查者摸脉,4、令被试者将检查者述说的一个5位数倒着说出来,5、令被试者用自己的右手小拇指经过脑后摸一下自己的左耳朵。

记分5级,0-4分,对指令完全服从0,大部分服从1,部分服
从2,大部分不服从3,完全不服从4.满分20,分数高到低为伪装,部分伪装,无伪装。

<7分无伪装,<14分部分伪装,≥14分为伪装。

开始指导语是:刚才两个医生询问了你一些情况,现在我再向年了解一些情况。

二项必选检查(刘仁刚版)。

有比较不合作,不合作,欠合作为伪装,合作为无伪装。

金标准是ccmd-3诊断无病和诈病标准为原则和依据。

1、存在装病的动机和目的(凡是接受司法鉴定都考虑),2异常表现是否符合精神疾病的规律,3、起病、发病、病程、转归、异常表现的变化是否符合精神疾病的特点,4、既往有没有精神疾病史,包括家族史,5、作案过程,目的,动机,是否有精神病理性内容,6、精神检查是否有不合作,做作,夸大,装傻,伪装的情况,7、是否存在明显的因疾病获益的心理行为,8、是否能用原有疾病解释其症状,9、精神检查时的表现是否与其他资料上的内容和其社会功能相符合,10、被检查者是否承认伪装,11、不参照任何其他检查内容,如二项必选检查等,12、其他识别伪装精神病的方法。

主要标准是敏感性,就是金标准确诊为伪装,指令执行检查被诊断伪装的比例。

特异性,就是金标准确定为无伪装组,指令执行检查被诊断为无伪装的比例。

伪装是一种有目的的掩盖事实真相,提供不真实信息的行为。

伪装不是一个诊断,是一种没有确定诊断标准的行为,伪装是人的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是一个尚未被阐明的高级神经功能。

从对周围环境不
断适应的角度看,伪装与学习一样,对保护自身安全和个体生存都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反过来,个体为了生存,获得某种利益,只有有机会就可能会想方设法伪装或者说谎,并且伪装的方法技巧也是在不断改变和提高,所以识别伪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金标准诊断伪装精神病的比例是34%,指令执行检查是35%,比高氏的75%低,说明金标准是谨慎的。

因为文化,政治,经济因素,使伪装的诊断变得复杂,医生如要作出这样的诊断则会面临许多障碍,在许多情况下很多伪装精神病可能被忽视或者不报告。

按照ccmd-3诊断诈病,需要当事人承认才能成立,这些无疑增加了相对数量的伪装漏诊。

因为伪装者的心理和表现是多样的,复杂的,甚至是变幻的,所以,识别伪装精神病的方法,势必会多种多样,指望一个方法就把所有的伪装都检查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目前对伪装精神病的诊断鉴别主要依靠详细的资料收集及仔细的临床观察,缺乏客观的指标,故常耗时费力而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一致性不高和交流困难。

另外,还没有制定出说谎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的量表。

伪装精神病的检查方法很多,各有利弊。

二项必选检查最大优点是
被试者如果选择错误答案超过60-70%以上,就可以肯定被鉴定人在伪装,相对不足的是被鉴定人常常会找各种理由不做二项必选检查,因为该检查会暗示被鉴定人这是一个检查,会增加被试者的故意不合作,或者伪装,或者借故回避检查的心理,这些指令执行检查比较好。

指令执行检查,好处是操作简单,条目少,用时短,简单训练就有
比较高的一致性。

在精神检查后或者过程中进行,被鉴定人常常对被检
查的意识不明显,一般不会完全拒绝,或者找个理由完全拒绝。

甚至可以说给被鉴定人一些指令让其执行就是精神检查的内容。

对比金标准—综合临床评判,显示指令执行检查比二项必选检查更接近金标准的结果,尤其是特异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指令执行检查中的伸手摸脉项权重明显,对诊断是否伪装存在突出意义。

整个指令检查对识别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鉴定人是否伪装是有意义的,是能够为诊断伪装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的。

其敏感性不高,特异性高,作为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中国一个识别伪装的方法还是有使用意义的。

指令执行检查方法的使用,为识别伪装精神病提供了另外一种具有可比性,可交流,可重复,并且相对客观,简便的检查方法。

摘自新浪网健康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