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偏误及其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姓名:刘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王素梅20100301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中文摘要结果补语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动结式结果补语。
留学生习得结果补语时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误。
针对动结式结果补语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查、语义分析、对比分析和功能――结构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动结式结果补语的使用规律进行了阐述,使留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这类结构的用法。
对留学生习得动结式结果补语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偏误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对策。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从本体、教学法和偏误三个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对结果补语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句型分布及语义指向特点,包括结果补语的句式结构以及结果补语能否带宾语的条件,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类型。
第三章对留学生习得结果补语的偏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将偏误分为成分残缺、句子成分不当使用、语序不当和成分多余四类,从教学过程的内外因两个方面总结出八个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针对前几章留学生学习结果补语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学要遵循的原则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在结语中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结论,重申了选题的意义,再次强调了结果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结果补语,偏误分析,教学策略IDeviation analy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resultant action complement in teaching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bstractThe results complement is difficulty for foreign students, it is because of its ownunique natur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meetthe needs of schools, especially the resultant action complement. When the studentslearned the results of complement due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make manyErrors.Focuses on the problem, this paper use literature survey, semantic ana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 structur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make clear the using law, so that students can moreeasily grasp the use of such terms. Deeply research on resultant action complement,on the base of survey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bias occurs, make up teaching principlesand Strategie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ory remarks, explained the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of this article, from grammars, teachingmethods and bias collect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and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methods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II has defined its distribution and analysis of semanticpoint sentence features, includ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complement with objec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complement the typeof semantic point,useful for teaching. Chapter III analysis the errors by thestatistical survey result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eaching process know eightside reasons which make students make errors. Chapter IV forms students to learn theresults of the previous chapters complement the problem presentedthe principles andmethod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inally summarizes the main conclusionsof the article, reiterated the topic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re-emphasizedComplemen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results complement; Deviation Analysis; Teaching strategiesII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5. 他做练习做得很马马虎虎。(形容词重叠后不能再用“很”修饰, 此处为副词“很”的泛化)
6. 他在看看电视呢。(表进行态的动词不能再重叠,此处为动词重叠 的过度泛化。)
7. 这个天大家都休息。(“天”前边不需用量词,此处为量词的泛 化。)
文化因素 负迁移
“李!”“王?” “老小子,你还没死啊?” 走好~
谢谢大家!
偏误的类别
• 训练偏误——指因为教科书、词典编写不恰当或教师讲解 不好而引发的偏误。
• *他的孩子十五十六岁。 • *王林觉得他自己受了亲人的爱。 • *我热爱我的男朋友。
• 认知偏误——指因人的认知能力跟某种语言规则产生矛盾 而出现的偏误。
偏误类别
系统前偏误: 学习者无法解释、不能改正。→容忍。
教材科学性教材科学性教师的解释和引导不够科学和严密课堂训练的偏差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强对偏误要有全面的认识?首先偏误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学习者目的语系统的形成不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偏误研究:
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 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 系统的研究,研究其来源, 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 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 程和规律。
• 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可以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 纠正偏误的方法要科学: ✓ 语言形式练习时,可以从严纠正。 ✓ 在进行交际练习时,则应避免当面纠正,以免影响交际
活动。
• 纠正偏误时应注意保护学习者的自尊心。
偏误分析的意义
1.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弥补了对比分析的 不足。
2. 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 质的认识。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手段。
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趋向补语+ 宾语” 时宾 语 位 置 不 当 通 过 对 比分 析 例 句归 纳 出偏误 的原 因并 提 出相 应 的 教 学策 略 。
关键词 : 复合 趋 向补 语 偏 误 留 学 生 教 学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G3 1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5 7 8 ( 2 0 1 4 ) 1 1 — 0 0 1 5 - 0 2
概 括 和 说 明 。 后 者 则 是 探 讨 如 何 把 前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应 用 到 实 际
教学 活 动 。本 文 就 是 在 用 法 方 面 进 行 研 究 , 通 过 实 例 对 比 分 析
出留学生在使用偏误补 语的一些错误 以及原 因. 最 后 归 纳 一 些
避免学生造成这些偏误 的方法 . 希 望 对 汉 语 教 学 者 和 学 习 者 有
和“ 上 去” 这组 词的偏误率最 高 , “ 进来 ” “ 进去” “ 回来 ” “ 回去” 这 两 组 词 基 本 无 偏误 。
1 . 1 “ 上 来” 和“ 上去”
在对外汉语教 学的过程 中 . 趋 向 补 语 的 使 用 对 于 留学 生 来 说一直是一个难点 。 对 教 学 者 来 说 也 一 直 是 个 重 点 内 容 。根 本 原 因在 于 其 他 语 言 很 少 有 类 似 汉 语 的 补 语 这 种 语 言 现 象 , 汉 语
句 子 表 达 。 因 此 带 补 语 的句 子 出 现 偏 误 的 概 率 很 高 , 趋 向补 语
的偏 误 又 是 在 补 语 偏 误 中所 占 比例 最 高 的 。一 个 语 法 形 式 可 以
分 为 理 论 方 面 和 用 法 方 面 进 行 研 究 。前 者 是 说 把 一 门 语 言 作 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内容摘要:趋向动词从构词法上分为两类:单纯词(来,去,回等)和复合词(过来,回去等)。
本⽂研究的复合趋向补语就是指由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
跨语⾔的调查表明,述补结构为汉语所独有,是汉语的⼀个显著特点。
由于外国学⽣母语中没有这种结构,接受起来就不容易,更兼复合趋向补语⼜较其他类型的补语复杂,所以,趋向补语在教学上⼀向都是难点。
刘⽉华等(1998)为此写过《趋向补语通释》,56万字。
讲⼀种句⼦成分⽤56万字,这种成分有多么复杂,多么难以掌握是不难想象的。
本⽂主要分两个⼤部分,第⼀部分属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主要包括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
第⼆部分属于应⽤研究,即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将本体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以⽤于课堂的教学成果。
这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外国学⽣出现的错误进⾏偏误分析,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字:复合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录⼀、引⾔1.1选题缘起1.2研究范围1.3语料来源⼆、⽂献综述2.1复合趋向补语本体研究2.1.1结构分析2.1.2语义研究2.1.3其他新理论新研究⽅法2.2复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创新四、复合趋向补语概述4.1复合趋向补语定义4.2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4.2.1⼏个常数4.2.2 P是处所宾语4.2.3 P是⾮处所宾语4.2.4 P是句⼦4.2.5“把”字句4.3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分析4.3.1语法意义组成4.3.2趋向意义4.3.2引申意义五、偏误分析5.1动词错误5.2复合趋向补语错误5.2.1动词后缺少复合趋向补语5.2.2动词后多带复合趋向补语5.2.3复合趋向补语⽤错5.3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错误5.3.1处所宾语5.3.2⾮处所宾语六、汉语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建议6.1复合趋向补语与虚化教学6.2加强语⽤和语义教学6.3注重母语⼲扰加强语感教学6.4以常⽤形式作为教学重点七、结语参考⽂献⼀、引⾔1.1 选题缘起进⼊⼆⼗⼀世纪,“汉语热”不但让更多的外国留学⽣⾛进中国来,还让很多中国的汉语⽼师⾛出去,将汉语传递到世界各个⾓落。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要: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材各类补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也是学生产生偏误较多的一个语法项目,所以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提高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从汉语本体方面明确趋向补语的范围,弄清动趋结构中宾语的归属问题,而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范围;宾语一、趋向补语范围的界定学者们大多将趋向补语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比如,吕叔湘先生认为可以充当简单趋向补语的有: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可以充当复合趋向补语的有:上来/去、下来/去、进来/去、出来/去、过来/去、起来。
[1]这种分类方法在汉语本体的语法研究方面显得详细明了,但为方便教学起见,我们发现以此来编排教材或进行教学难免有些繁冗。
事实上,只将“来/去”看作趋向补语更好。
“来/去”与“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等(下文简称“上”类动词)都可以直接跟在动词后作补语,且动补结构中可插入表可能的肯定、否定形式“得/不”。
但二者却差别很大,首先,在意义上,“来/去”作趋向补语时,表示动作朝着或背着说话人或正在叙述的人物、处所进行;[2]而“上”类动词则表示主语或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因动作而发生的位移。
如:“他跑来了。
”中“他”一定是向着说话人跑的,可见“来”的作用是表示趋向;而“他跑上讲台。
”则是“他”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从某个地方通过“跑”这个动作到了讲台。
又如:“他跑进教室来。
”中的“进”只表示位移,即从教室外面到教室里面,而“来”才表示动作的趋向,即动作向着在教室里的说话人进行。
其次,在用法上,“来/去”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比较松散,可插入宾语或词尾“了”,而“上”类动词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却很紧凑,宾语必须放在“上”类动词之后,词尾“了”也只有在有“来/去”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放在动词后面。
既然“来/去”与“上”类动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存在着差别,那么把它们都看作趋向补语未免有些牵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偏误及其教学策略——以比什凯克总统干部管理学院孔子课堂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偏误及其教学策略——以比什凯克总统干部管理学院孔子课堂为例[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中,教师会经常发现第二语言习得者难免会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而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难以取得成效。
本文就从偏误是什么出发,以比什凯克总统干部管理学院孔子课堂为例,针对汉语初级学习者在汉语课堂上的偏误,了解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
[关键词]偏误;对外汉语教学;原因;策略一、引言(一)什么是“偏误”和“偏误分析”?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从整体上说,他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正字法的、语音的、语法的、词汇的、篇章的、语用的。
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偏误”。
“偏误”与通常所说的“错误”不同。
错误是偶发的、无规律的,例如口误。
人们说自己的母语的时候,也会发生错误。
而偏误则是学习外语的人才会有的,是多发的、有规律的。
学习外语的人只有经过反复纠正偏误,他使用的外语才能逐步接近该语言的标准形式。
所谓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的过程,这包括偏误是怎样产生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偏误,等等。
(二)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不掌握目的语遣词造句的规则,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表达。
语法教学一直处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
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认知法,都十分重视语法规则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学者还是认为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语法教学在教材中是明线或是暗线处理,掌握语法规则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
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区别于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法。
母语教学语法是对已掌握该语言的人进行从言语到语言的规律概括,在进一步提高其言语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在句子分析能力的培养。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汉字习得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二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加强汉字习得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而汉字书写偏误研究又是汉字习得研宄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观摩体验留学生课堂,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
并给出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教学策略,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关键词:汉字教学;偏误分析;教学策略1.偏误类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的重点和和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汉字书写偏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汉字的三级结构为笔画、不见整字,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和留学生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将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归纳为三大部分:笔画偏误、部件偏误、整字偏误。
一、笔画偏误笔画,也叫笔形,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部件和整字的基础。
针对笔画的偏误大致分为笔画增减、笔画变形、笔画组合和笔顺偏误四部分。
1、笔画增减此类偏误是因误添或遗漏笔画而造成的书写偏误。
任何一个规范的汉字由哪些笔画构成都是固定的,这也是此汉字区别于其他汉字的一项基本特征。
习惯于字母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笔画仍显得繁复多变,像一幅幅画,书写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细微部分。
笔画把握不准确,导致所写的字经常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笔画增加:如“新”字里的“斤”写成“斥”,或是“冖”写成“宀”笔画残缺:如小笔画“竖、点、勾”。
2、笔画变形笔画变形,即具体笔画形态的改变,汉字的笔画的形状都是固定的、独特的,是汉字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
此类偏误主要可以分为汉字中所无的笔画代替和汉字中其他笔画代替两类。
一种是用汉字所无笔画代换,如:以“β”“代阝”、以“P”“代阝”、以“i”代“讠”、以"K”代“⺮”等偏误。
或是一些相近的笔画书写错误,以点代横、以点代竖、以横代横勾等现象。
3、笔画组合汉字笔画和笔画的有三种组合关系:相接和相交、相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第六章 偏误产生的根源及教学对策 PPT课件
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餐厅吃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偏误教学对策 (三)偏误的讲解
大多数学习者都不能补充完整。 教师给出正确的形式:“他没有带我们去那家吃饭,因为他嫌那 家的味道不怎么样(服务不太好/价格太高)。” “嫌”的使用格式是:嫌(+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 教师介绍一句俗语,写在黑板上,但删掉其中的目标词,让学习 者填写出来:儿不____母丑,狗不____家贫。 教师再进一步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接着把对这句俗语 的解释写在下面,同样删除目标词,让学习者填写: 无论母亲有多丑,孩子都不会______他的母亲,无论家里有多穷, 狗都不会______它的主人。 这样学习者便会很好地体会到“嫌”和“嫌弃”的用法之别。
谢谢!
嫌+谓词性成分√
跟……见面√
嫌+名词性成分×
见面+宾语×
“见面” 是不及物动词
本章小结
词汇偏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中介语的状态。汉语的词汇偏误类型表现在各个方面, 从中也可以看出词汇教学的核心地位。偏误的产生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包括母语或目的语的负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因素;外因是 指由教师、教材、词典等导致偏误的外部园素。纠正偏误或对偏误 进行预警是减少偏误率、提高正确率的两条必由之路。
一、偏误产生的根源 (二)目的语的负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的程度随着目的语水平的逐渐提高而 减弱,相应地,受目的语影响的程度却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学习者把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进行类推而造成偏误的现象,称 为目的语的负迁移,也叫过度泛化(over generalization)。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设想
120语言教学研究odern chineseMXIANDAI YUWEN 2009.11一、对外汉语语法趋向补语教学的现状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趋向补语是众所周知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趋向补语在形式上是十分复杂的,有简单趋向补语、复合趋向补语之分,复合趋向补语带宾语又有多种位置关系。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一般主要讲解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三种形式:VC 1C 2N、VC 1NC 1、VNC 1C 2,以及这三种形式各自表达的意义。
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后,在练习中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病句:(1)拿过来我的书。
(2)这些工作我做过来了。
可见,对趋向补语的语法讲解还存在一些漏洞。
其次,趋向补语的意义十分丰富,并且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引申义,而对这些意义的理解是最令外国学生头痛的事。
在准中级以上水平的课本中有很多带有引申义的趋向补语,并且这些趋向补语的意义复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学生可以理解“走过去/跑回来”“坐起来/躺下去”,但较难理解“昏过去/醒过来”“坚持下来/坚持下去”。
在有些教材中,同一个趋向补语可能有多个意义,如在《汉语口语速成·提高篇》中,在第二课出现了“坚持下来”(注释:表示过去做的事情持续到说话时间或过去某一时间。
),在第九课又出现了“攒不下来钱”(注释:表示动作的成功与完成),这两个意义似同非同,中国人通常靠语感来区别,教学时教师往往费尽了口舌,留学生仍然理解得似是而非。
吕文华先生(1995)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中只把“V.+来/去”和“V.+上类词+来/去”结构划归为趋向补语,而把“V.+上类词”划归结果补语。
这一划分有利于归纳趋向补语的意义,以避免意义过多造成记忆负担,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但笔者认为,目前实际教学中对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一划分的长处,即对趋向补语意义概括得还不够到位,因而给学生“减负”的力度也不够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趋向补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设想,力求在“精讲多练”的语法讲解原则下,给学生更全面、更易理解的语法结构知识,从而减少学生的各种偏误。
趋向补语偏误与解决策略
趋向补语偏误与解决策略通过对趋向补语偏误的分类,我们发现韩国学⽣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时出现的偏误具有规律性和系统性。
学⽣学习的习得顺序受“内在⼤纲”的⽀配,影响个体偏误产⽣的因素是多⽅⾯的,这⾥就产⽣偏误的共同原因加以分析。
(1)遗漏的原因: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①趋向补语的遗漏:韩语中没有趋向补语的概念,汉语的趋向补语在韩语中表现为动补或单⼀关系。
韩国学⽣往往为了⽅便,从母语习惯出发,忽略趋向补语,从⽽造成偏误。
例:⽼师从包⾥拿出眼睛就戴了。
②动词的遗漏;由于韩语⾥⾯⼀个句⼦通常只有⼀个谓语动词,由前⾯的对⽐我们可以知道,汉语趋补结构在韩语中常与单⼀动词对应,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两个词可能对应韩语中的⼀个词。
“动词+趋向补语”的结构韩国学⽣常遗漏趋向补语或趋补前的动词。
例:他向我这来了。
(2)单纯趋向词和复合趋向词的混⽤:讲解语法缺乏对⽐区分有时因教材表述不全⾯或⽼师讲解不清楚,使学⽣产⽣错误联想,造成偏误。
以样继洲主编的《汉语教程》⼀书为例。
教材中只系统讲解了复合趋向补语,没有系统的讲解简单趋向补语。
更没有将两者的使⽤情况加以区分对⽐。
加之,这两种趋向补语与韩语中同义动词对应,因⽽学⽣常将两者混同起来。
例1:他向学校那边⾛过去。
例2:他看见汪⽼师就急忙跑去了。
(3)缀余的原因:不正确的泛化和累加①泛化:在学习初期学⽣学习了⼀些趋补的简单知识,在还没有真正掌握各趋向补语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情况下,互相错⽤。
或者在不需要趋向补语的情况下把已学的知识应⽤到新的语⾔现象,造成⼀些偏误。
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来。
②累加:学⽣有时想表达⼀个⽐较复杂的意思,在不想分开说的前提下,常把⼀个正确的句型同另⼀个正确的句型杂糅在⼀起。
并认为这也是正确的。
例:⼩偷看见警察就急忙跳上墙过去。
趋向补语偏误解决策略汉语趋向补语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原本就复杂难学,⽽对于母语为韩国语的同学更要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所以在⽬的语学习过程中,韩国留学⽣产⽣偏误在所难免。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常见的结果补语偏误现象,探讨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和如何有效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一问题。
首先介绍了结果补语的定义和作用,然后分析了学习者在结果补语上的常见错误,并对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结果补语提出了建议。
通过对结果补语偏误进行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提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结果补语、偏误分析、定义、作用、学习者、现象、原因、帮助、教师、引导、正确使用、启示、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结构,它在句子中通常用来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的改变。
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结果补语时经常出现偏误现象,这给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带来困难。
深入研究对外汉语学习者在结果补语上的偏误现象,探讨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偏误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偏误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这一问题的系统分析和探讨尚不充分。
有必要对结果补语偏误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掌握结果补语的用法。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对外汉语学习者在结果补语上的偏误现象,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并提出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结果补语的策略。
通过对结果补语偏误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促进学习者对结果补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对外汉语学习者在结果补语上存在的偏误现象,探讨造成这些偏误的根源所在,并提出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偏误的方法。
通过对结果补语偏误现象进行详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通过分析学习者在结果补语上的偏误现象,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结果补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摘要】本文将从教学偏误的定义与分类、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偏误、造成教学偏误的原因、改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师在避免偏误方面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偏误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重要性并提出改进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学偏误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偏误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正文定义分类常见原因改进方法教师作用结论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偏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偏误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研究如何避免教学偏误、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偏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造成教学偏误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部分的出现,将为本文后续内容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基础。
1.2 研究目的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学偏误的定义、分类、常见类型、原因以及改进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帮助对外汉语教学者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本文还将探讨教师在避免偏误方面的作用,旨在引导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外汉语教学偏误的理解,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in、zh、z等字母的发音,遇语法教学要多创造语境,不要让学生总是做干巴巴的词语替换练习。
用课文所给的语法点和相近的词语反复进行比较。
以上这些可以减少偏误的出现。
3.3教师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汉语素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参加培训和中国大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历教育。
普通话水平应该过关,所谓“过关”,是指按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应该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对外汉语教学所教授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也不是带方言味儿的普通话。
具备相应的汉语知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受时间、条件、环境、母语、学习动机等的综合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寻找语言规律,而不是像孩子学母语那样靠耳濡目染。
所以汉语教师应该能够解释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律。
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还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
以上探讨了偏差分析及应对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偏差分析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正确和错误的偏差标准难以区分,学术界对偏误分析研究存在着重语音、语法、词汇的现象,偏差分析范围主要锁定在中介语上。
尽管如此,偏差还将继续存在,偏差这一理论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注释:①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21.②石红.偏误分析和第二语言习得[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25.③马赟.“是非问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2期:40.④杨德峰.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2期:50.⑤刘颂.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外语教学[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30.⑥孙琳琳,郝燕妮.对外汉语教学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10.。
外国学生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并提出 相应的教学建议。
研究采用语料库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外国学生的汉语结果补语习 得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
偏误类型
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学生在使用结 果补语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偏误:补 语位置错误、补语与动词搭配不当、 补语残缺等。
偏误原因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偏误主要是 由于学生对汉语结果补语的认识不够 深入,以及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 议:加强学生对结果补语的认识和理 解,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母语与汉语在 结果补语使用上的差异;通过大量练 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感,减少母 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应注重 课堂上的即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 偏误。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偏误分析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存在多种类型的偏误 ,如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错误。这些偏误受到母 语、目的语接触时间、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建议
针对这些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包括加强语法 规则的讲解,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注重文化背景 的介绍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理解能力。
针对语法偏误的教学建议
总结词
强化语法规则的教授和练习
详细描述
语法偏误是指学生在表达时出现的语法错误或不符合 汉语习惯的表述。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语法规则的教 授和练习,通过讲解语法规则、句型练习、写作等方 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研究
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研究摘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中外出现了很多探究趋向补语的论文和学术著作。
本文在参考大量论文和借鉴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趋向补语习得中的困难,解释了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原因,并通过对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研究总结归纳了趋向补语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趋向补语偏误;偏误原因;教学策略趋向补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界关注一个重要问题。
在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中,专门就趋向补语进行探讨的文章较多。
关于趋向补语的著作主要是对个别国家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的偏误的研究,而针对趋向补语习得偏误较普遍性地分析就相对较少。
所以本文着重对趋向补语习得偏误中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论述,归纳了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趋向补语的教学策略,这些原因、建议并不是单单就某个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而言的,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一、趋向补语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外国学习者产生的各种趋向补语习得偏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总结有:母语和目的语混淆;目的语内部规则混淆;学习语境。
本文以此为基本研究思路去探求趋向补语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母语和目的语混淆在母语向目的语不断迁移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思维和结构带到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去。
正如周小兵先生所说的:“当学习者,尤其是初级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回到母语中去寻求帮助,也就是利用旧知识弥补新知识的不足。
”学习者正是因为无法摆脱母语的影响,由此在目的语的学习中就产生了各种趋向补语偏误。
(二)目的语内部规则混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目的语内部规则的相互迁移,即学习者在习得了一定的目的语规则时会将其用到其他的习得结果中去,将这类规则泛化,对它进行类推①。
学习者对有关趋向补语新知识吸收掌握了之后会在其学习关于趋向补语其他新知识时,便会主动对掌握了的知识进行类推和归纳概括。
例如就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相对位置关系,泰国学习者在习得一般宾语即可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之前也可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后面这一规则后,便利用类推原则认为处所宾语满足这一规则,这样就产生了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法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3、形成系统后的偏误(post-systematic errors),出现在学习者知道正确的目标语规 则,但不能总是正确使用(如差错的产生)。
(知而且改)
鲁先生在该文中首次引进“偏误”和“中介语” 两个概念,并给“偏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他说“: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从整 体上说,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 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语 音的、语法的、词汇的、篇章的、语用的。我们把这 种差距叫做‘偏误’。‘偏误’与通常所说的‘错误’ 不同。错误是偶发的、无规律的,例如口误。
visit一词相当于汉语的“访问、参观、看望”等 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造出“我回老家参观我爷 爷”这样的句子。显然是把visit仅仅和“访问” 这一语义挂上了钩。
对比分析
再比如与汉语相比,泰语的语法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汉语的 修饰语多在中心语之前,泰语的修饰语多在修饰语之后;即:
汉语: 修饰语 + 中心语
对比分析法
人们甚至一度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 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所 有困难,并推测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 的部分,从而将这些部分在教学中加以重点突 出,达到避免或减少学习者错误的的目的。
对比分析法
据统计,学生初级阶段的大多数语音错误、半数以 上的语法都来自语际干扰,有些化石化错误也来自 语际干扰。因此,利用对比分析往往能找出学生的 错误根源,并发现学生学习目的语中的难点和重点。 比如:
对比分析法的不足
对比分析法的严重缺陷是它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是学习者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发音不清晰,而且常常发错音。
一般来说,这是由语言歧义、语法特征以及语音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的。
此外,由于中英语音的差异对学习者来说也常常成为语音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音偏误会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理解能力和学习热情。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并加以有效干预,有效去偏误。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外汉语语音的重要性,注重对学习者语音习得行为的正向引导,采取积极的情感宣泄技巧,以及运用合适的技术来纠正语音发错。
其次,可以把语音偏误的辨析和改正加以实践,并注重引导学习者加深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的学习。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语音记录、分析和比对等方式,让学习者实现真正的发音准确,从而使学习者在实践中避免错误的语音,最终达到认知的深度。
总之,为了有效地去偏误,对外汉语教学应在给予学习者正确的指导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习者将正确的语音、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刘金哲(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病句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共分为四类:谓语偏误、趋向补语偏误、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偏误以及回避偏误。
以便通过对偏误的整理和分析,给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以启示,从而推动汉语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在传统的七大补语分类中,趋向补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最难掌握,因而留学生在学习趋向补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偏误。
而汉语国际化趋势的要求不断加深对其研究。
本文主要依据“HSK动态语料库”中留学生HSK考试作文中的错句,并对其进行检索分类,具体分析出四种典型的偏误类型,以便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谓语偏误谓语偏误一般表现为缺少谓语,即在动趋结构中缺省了动词,以趋向补语单独承担整个动趋结构的语义功能。
如:1)*可是事情已完,大家顺手牵羊地得到天上下来的“苹果”逃之夭夭。
1可是事情已完,大家顺手牵羊地得到天上掉下来的“苹果”逃之夭夭。
2)*老人跟年轻人互相之间生活态度、观念等差异来的问题也产生了。
老人跟年轻人互相之间生活态度、观念等差异带来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类偏误在于混淆了动词谓语和动词补语的语法功能,以做补语的趋向动词代替了整个述补结构中谓语动词的功能。
虽然担任趋向补语的词本身就是动词,但是当它们做补语时语法功能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不再表示主要的动作行为,只是辅助性地表示相关的方向意义或结果意义,只是谓语的辅助成分,不能充当谓语功能。
1本文所用语料没有特殊说明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而在留学生看来,作谓语的动词和作趋向补语的动词都具有表示移动的实在意义,而且动词词性也没有改变。
因此,他们仍然把趋向补语动词本身的动作意义提取出来,以此代替动词谓语。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作补语的趋向动词不再是语义重心,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前面的动作补充说明方向意义或者结果意义,而非其动作本身。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在语言学习实践中认识到许多语言的语法错误并非来自母语的干扰,也不能通过母语和目的语对比来加以解释,“对比分析”在预测语言错误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就把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来,注意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并对其加以分析,以期发现和了解语言学习的策略和过程。
一、偏误分析理论的提出最早提出偏误分析理论的是语言学家科德,他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学习者偏误的意义》中提出偏误的概念,并将“偏误”和“错误”加以分析。
他认为“错误”具有偶然性,属于语言行为范畴;“偏误”具有系统性,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偏误分析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偏误的来源,并以此说明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偏误在学习者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1972年L .Slinkier在论文Inter language提出中介语理论,为深入研究“偏误和习得”奠定了基础。
偏误分析在语言学习理论中介语假说中发展起来。
1984年中国学者鲁健骥发表论文《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开始。
他以L .Slinkier的中介语理论为基础首次引入“偏误”“中介语”“化石化”三个概念,区分“偏误”与“错误”的不同,总结了中介语的内涵,性质,及其产生的5个原因。
二、偏误分析研究自偏误分析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很多学着对偏误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国内偏误理论分析在近30年的不断探索中,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笔者在认真阅读中国知网上近30篇有关偏误分析的论文后,对现阶段的偏误分析研究成果的从不同角度进行小结,大多是前人研究的成果,只是希望此篇文章能、让初学者对于偏误分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一)偏误的来源即偏误产生的原因1.语际迁移即母语向目的语迁移。
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时候,通常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这样在学习其他的目的与的时候就发生了语际之间的转移,很多学生受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不能在学习目语的时候抛弃母语的影响,就导致了这种偏误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偏误及其教学策略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教学是一个重难点,而对于补语偏误偏误的分析与讨论更是尤为重要。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受到母语的影响,会在趋向补语的学习方面出现动词错误、趋向补语错误、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错误这三种常见的错误,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句对这些常见错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趋向补语偏误教学策略
0导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强调教授语法的实用规则,而不是语言理论,这是为了方便留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汉语的用法。
而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对话的时候就会发现补语特别是趋向补语在使用的频率
是很高的,它与句中的谓语、宾语有着很强的联动性,因此,了解并掌握对趋向补语偏误是十分重要的。
1 趋向补语偏误分析
1.1动词使用错误
缺少动词就是指在句子中的动趋结构中直接省掉了最重要的动词,而以趋向补语独自出现在句式之中,承担动趋结构的功能。
例如:1)他猛的上来。
这就是直接省略了动词。
其实,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2)他猛地跳上来。
这种错误主要是将作为谓语的动词与趋向补语中的动词混为一谈了,认为仅仅使用趋向补语中的动词就能够代替谓语动词的作用。
实际上留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
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担任补语的词本身就是动词,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此处的动词已经失去了实际的动词意义,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成分,或表示方向,或表示结果,或表示时间,甚至还有的只表示引申的意义。
实际上在汉语的使用中确实也存在将趋向动词单独使用,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式,例如“来”“上”“下”,这几个词都是能够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的。
例如1)爸爸来了。
2)你不上,我上了。
3)水开了,我把饺子下了。
在这些句子中,这些词是将动作和方向融为一体的,在表示了具体的“来”、“上”“下”动作的实际意义的同时,也表现了动作的方向性。
1.2趋向补语使用错误
趋向补语使用错误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三种:动词后多带趋向补语、动词后少带趋向补语和错用趋向补语的。
首先,介绍第一种,动词后多带趋向补语。
例如1)一条鱼游进去了池塘里。
此处就多使用了“去”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2)一条鱼游进了池塘里。
再如:1)他把篮球还回去体育馆。
同样的,也是多使用了“去”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2)他把篮球还回篮球馆。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留学生没有弄清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下面,我们来介绍第二种情况,动词少带趋向补语。
例如:1)她养的鹦鹉逃了鸟笼。
此处缺少了“出”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2)她养的鹦鹉逃出了鸟笼。
在这种情况下,句子读起来会比第一种情况更混乱,让人感觉句意表达不清晰、不完整。
通常情况下这种错误是受留学生的母语
干扰造成的,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这也就提醒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观众留学生母语的使用规则。
最后一种情况,是错用趋向补语的情况。
例如:1)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起来。
此处就将“起来”和“下去”混淆错误了。
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2)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下去。
再如:1)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他立马昏了过来。
此处就是错误的使用了趋向补语“过来”,实际上是应该使用“过去”,正确的表达是2)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他立马昏了过去。
这种情况下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好相似趋向补语间的细微的差别。
1.3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错误
趋向补语和宾语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当它们同时出现在句中时,主要有三种位置关系:宾语在趋向补语之前,之后和中间。
例如:1)设计出来一件衣服2)设计一件衣服出来3)设计一件衣服出来。
这三个句子就分别对应了上面三种宾语和趋向补语的关系。
但是对于在何种情况下是何种位置关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动词的性质、宾语的性质和趋向补语的性质,总之,这对于留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2 趋向补语教学策略
为避免留学生在趋向补语的使用中出现以上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趋向补语的实际运用的学习,逐渐培养他们对汉语语言的理解。
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一下教学策略:
首先,强化汉语语义和语用教学。
由于汉语的趋向补语教学较
为复杂,所以很多汉语教师在教授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时会特别关注语法结构,而忽视实际的语义。
就像前面讲的“来”和“去”的错误使用,这就是很明显的没有弄清楚这两个词之间的实际意义的差别。
第二,以教授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为重点。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
十分强调实际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教授使用频率较高句式,这样不但便于留学生的实际运用,而且更容易掌握语法规律,特别是对趋向补语这种较难掌握的部分更是应该如此。
第三,注重培养留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在学习使用一门
语言的时候逐渐产生的感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的语法规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汉语书记、练习写汉语短文等方式培养汉语语感。
参考文献:
[1]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02)
[2] 李谱英.补语的语义指向[j].广西教育.1995(04)
[3] 杨希英.趋向补语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j].广东技术师
范学院学报. 2003(05)
[4] 张丹.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j]. 法
语学习. 2002(03)
[5] 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 2005(01)
作者简介:苏治乾(1986.5-),男,吉林省四平市人,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