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目前正在研究《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子课题,笔者是主要参与者,同时笔者也参与正在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思想教育资源。我们完全可以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挖掘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依托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专业品质(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健康心态等精神因素)非常重要。按国际公认的标准,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他的专业品质,他的态度,关系到他持续发展的潜在动机和动力的大小。

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平和的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态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良好专业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此,笔者对同行及自己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反思。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教师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其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都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教师职业。大部分教师认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注重为人师表。具体表现为:

(一)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方面,认为有必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二)有迫切的成才愿望,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大部分教师把“追求更高目标,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压力来看待,目前最想做的事是继续深造或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或参加技能培训。面对信息技术日趋完善的时代,不少教师通过网络学习查找专业资料或浏览新闻。

(三)人生价值观念更趋务实。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认识上,很多教师认为“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生的主要目标”,他们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前提,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在

奉献中获得社会承认。

(四)非常重视师德问题。教师们经常关注一些媒体关于教师违法犯罪的披露报道,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但教师的思想方面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性与实用性并存的趋向,价值判断存在双重标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最关心的是个人工作条件、个人收入保障、家庭生活改善等,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只有很少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不少人“没有固定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还有的人认为只有“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可以帮助别人”,这显然与时代的主旋律不尽协调,呈现出消极的态势。

(二)职业自豪感缺失。近一半教师不情愿公开教师身份,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定位为“弱势群体”,“仅比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好一些”。

(三)成才过程中,制约个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缺乏机遇;二是收入低;三是工作条件差;四是住房条件差。

(四)部分职工对当前形势认识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惰性较大,缺乏紧迫感、压力感和事业心。

(五)部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求知的压力不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用民族传统文化引领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着眼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责任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民族精神始终发挥着它强大的凝

聚力,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自古就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在社会安定之时励精图治,在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牢牢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责任感的浓缩。

(二)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代表了所有满怀远大抱负的中国人的思想境界,而《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一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磨灭不了的奋进之心。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

逆境中奋进。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师法自然,坚定信念,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健康心态。教师要有平和而又坚韧的心境,坚定得像高山一样,岿然不动;坚韧得像翠竹一样,千磨万击还坚劲;顽强得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坚韧,有着阻挡一切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就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

(四)注重实践,树立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创造、在实践中检验,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

(五)汲取儒学精华,培养高尚道德风范。以礼和中庸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知为认识手段、以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具体十个字——忠:尽已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底;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勤:家国长存的基础;宽:宽阔博大的胸怀。

此外,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为师之道、育人之法及治学之经等,都可用来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