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讲义及答案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3单元 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第6课时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课标要求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关注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
考点一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内容索引课时精练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 来定量表示。
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抽去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后,叶片在水中 ,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充满细胞间隙,叶片又会 。
光合作用越强,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数量 。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单位时间糖类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下沉氧气上浮越多自变量不同_________控制自变量调节 进行控制因变量_____________检测因变量同一时间段内_____________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等保持一致(2)实验中变量分析光照强度光源与烧杯的距离光合作用强度叶片浮起数量叶片大小、溶液的量(3)实验流程取材→排气→沉水→分组→光照→观察并记录。
(4)实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台灯与小烧杯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 。
(5)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_______(单位时间内圆形小叶片中产生的O 2越多,浮起的圆形小叶片也越多)。
越多增强(6)注意事项①打孔时要避开 ,因为其中没有叶绿体,而且会延长圆形小叶片上浮的时间,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②为确保溶液中CO 2含量充足,圆形小叶片可以放入_________溶液中。
大的叶脉NaHCO 3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部因素: 的含量、 的含量和活性、叶龄等。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影响到 (CO 2、水)、 (动力—光能),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CO2的固定
暗反应
co2+ C5
酶 叶基
2c3
ATP的合成:
酶
ADP+Pi + 光能
ATP
叶类薄
C3的还原
自产自消
[H] 、ATP
2C3
叶基、酶
(CH2O) + C5
知识补充:
光反应阶段
氧化型辅酶 Ⅱ
还原型辅酶 Ⅱ
酶
NADP+ + H+ + 2e- 叶类薄 NADPH
简写为[H]
暗反应阶段
NADP+ + H+ + 2e- 酶 NADPH 叶基 简写为[H]
+ O2
ATP的合成:
酶
ADP+Pi + 光能
ATP
叶类薄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H]、 ATP、 多种酶 ❷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基质
Ⅰ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
co2+ C5
酶 叶基
2c3
2c3
[H]
固 定
Co2
多种酶 参加催化C5来自ATPC3的还原
2C3
[H] 、ATP
叶基、酶
ADP+Pi
(CH2O)
× 命活动( )
3.结合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分析,若突然停止光照或停止CO2 供应,叶绿体中C3和C5相对含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1)停止光照:C3含量相对增加,C5含量相对减少。
(2)停止CO2供应: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加。
光反应
水的光解:
【不需要酶的催化】
光
2H2O 叶类薄 4[H]
+ O2
原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 2C3H4O3 进入线粒体,要消耗2ATP。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6 光合作用(讲解部分)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细胞质基质、线 粒体、叶绿体
从外界吸收O2,向 外界排出CO2
与外界不发生气 体交换
从外界吸收CO2, 向外界释放O2— —此时植物可更 新空气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两种环境中植物光合速析
栏目索引
CO2含量是C5→C3的主要限定条件,CO2含量增加时C3含量升高,C5含量降 低。光照强度是C3→C5的主要限定条件,光照减弱时,C3→C5减慢,C5含量减少, C3含量增加。
条件
C3含量
C5含量 [H]和ATP含量 (CH2O)合成量 模型分析
光照由强到弱,CO2 增加 供应不变
减少 减少
AB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C段: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CD段:4时后微弱光照,但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D点:CO2浓度达到最高,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DH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FG段表示光合 作用“午休”现象 H点:光照减弱,光合速率降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O2浓 度达到最低 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速率减小,甚至为0。24时CO2浓 度较0时低,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积累了有机物
(CH2O)+O2 。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的数量。 (2)指标:单位时间内原料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项目 区别
能量
光合作用 光能
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物氧化放出的能 量
2.实验步骤
栏目索引
高一生物要点光反应暗反应

净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类(即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的速率,总光和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糖类的速率,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关于光反应的过程①光合作用是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启动的。
②射出的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与H+一起被某种受体接受(可如图2-10表示人在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并把ADP和Pi转变成ATP。
这样就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从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能开始到此,依赖于光能的推动,因此,把上述反应称为光反应。
③概括光反应。
把水分解为O2、[H];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光反应在叶绿体内基粒片层的薄膜上进行。
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O,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
18O 和C18O2,然后向一组植物提供H218O和C O2;向另一组植物提供H对和C18O2。
在相同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对其产生的氧气进行分析。
发现前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全是“O2,后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都是O2。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是来自水。
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是非常活跃的,在叶绿体中不能大量积累,它们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推动光合作用的下一步的进行。
由此,引出暗反应。
(4)关于暗反应的过程,可以从CO2的利用入手,逐步分析其固定、还原、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以及光合产物形成过程。
如果学生条件较好,可以通过介绍卡尔文的实验,讨论暗反应的过程。
在讨论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如图),和光反应过程的图解联系成整体图。
②CO2的固定是在酶的作用下,将叶片吸收的或自身呼吸释放的一分子CO2,首先和五碳化合物(二磷酸核酮糖)结合,再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物(磷酸甘油酸),这样气体CO2被固定。
③还原过程,是三碳化合物在ATP供能和加氢的情况下,变成三碳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原属CO2中的C进入糖的分子中,并把活跃的、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糖分子中。
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09 光合作用(讲)【含答案】

专题09 光合作用讲考纲考情1、最新考纲1.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1.2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1.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最近考情2019全国卷Ⅰ(3、29)、2019·全国卷Ⅱ(31)、2018全国卷Ⅰ(30)、2018全国卷Ⅱ(30)、2018全国卷Ⅲ(29)、2017全国卷Ⅰ(30)讲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对立统一、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科学思维理解C3、C5等物质变化和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科学探究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社会责任关注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构思维导图考点一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其提取和分离【科学探究】【基础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核心突破例题精讲3.实验结果色素种类色素颜色色素含量溶解度扩散速度胡萝卜素橙黄色最少最高最快叶黄素黄色较少较高较快叶绿素a 蓝绿色最多较低较慢叶绿素b 黄绿色较多最低最慢【核心考点突破】1.色素提取分离四个常见异常现象原因分析(1)滤液颜色均过浅的原因若只是最下面两条色素带较浅呢?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③划滤液细线时次数太少。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的原因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
(3)滤纸条无色素带的原因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2.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3.色素与叶片的颜色例题精讲:(2020·昆明市摸底调研)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进行光合作用C.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D.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答案】 B【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A正确;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C正确;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D正确。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3单元 解惑练2 光呼吸和光抑制

跟踪训练
(2)在题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 低 光 照 , 则 图 形 __A___( 填 “A” 或 “B”) 的 面 积 变 小 , 图 形 __B___( 填 “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__光__合__速__率__降__低__,__呼__吸__速__率__增__强__。
跟踪训练
题干中提到适宜条件是针对光合作用, 所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都会使光合 作用减弱,所以A的面积会变小,而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最 适温度要高,所以提高温度会增大呼 吸作用的速率,而光照的改变对呼吸 作用无影响,所以B的面积会变大。
(1)光呼吸中C5与O2结合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基__质___中。正常进行光合 作用的水稻,突然停止光照,叶片CO2释放量先增加后降低,CO2释放量 增加的原因是__光__照__停_止__,__产__生__的__A__T_P_、__N_A__D_P_H__减__少__,__暗__反__应__消__耗__的__C_5__ _减_少__,__C__5与__O__2_结__合__增__加__,__产__生__的__C_O_2_增__多__。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解惑练2 光呼吸和光抑制
1.光呼吸 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
的一个生化过程。该过程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吸收氧、释放 二氧化碳。其生化途径和在细胞中的发生部位也与一般呼吸(也称暗呼吸) 不同。
(1)光呼吸的起因 Ⅰ.植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光呼吸呢?主要原因是在生物体的进化过程中产 生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酶,这个酶的名字叫作RuBP羧化/加氧酶,就是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这个酶可以缩写为Rubisco。核酮糖 -1,5-二磷酸(RuBP)就是卡尔文循环中的C5。
2021版高考人教版通用生物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图解: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阶段光反应暗反应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①水的光解:H2O[H]+O2②ATP的合成:ADP+Pi ATP①CO2的固定:CO2+C52C3②C3的还原:2C3(CH2O)+C5能量转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NADP+3.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判断光合作用C、H、O的转移途径:(1)H:3H2O[3H](C3H2O)。
(2)C:14CO 214C3(14CH 2O)。
(3)O:O18O2;C18O2C3(CH182O)。
4.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1)分析方法:需要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向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情况:(2)结果:变化条件C3C5[H]和ATP (CH2O)CO2供应不变光照强→弱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光照弱→强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光照不变CO2充足→不足减少增加增加减少CO2不足→充足增加减少减少增加【高考警示】光合作用过程的三点提醒(1)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既可作还原剂,又可提供能量;ATP不仅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还用于叶绿体中蛋白质、核酸的合成。
(2)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但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需要酶。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需要酶的催化。
(3)光反应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暗反应不需要光,但在光下可以进行。
若植物长期处于黑暗中,由于缺乏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则暗反应不能进行。
【典例】(2019·江苏高考)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 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酶R时,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_到RNA 上,RNA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成;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RNA中,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6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新人教版

第6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课标要求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时间/发现者内容 19世纪末 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CO 2分子的C 和O 被分开,O 2被释放,C 与H 2O 结合成甲醛,然后甲醛分子缩合成糖1928年 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1937年希尔 (英国) 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 2O ,没有CO 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1941年鲁宾、卡门(美国) 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H 218O +CO 2―→植物―→18O 2,H 2O +C 18O 2―→植物―→O 2,得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954年阿尔农(美国)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 ,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2.光合作用过程(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项目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光、色素、酶 酶、NADPH 、ATP 等 物质变化 (1)H 2O ――→光能酶O 2+H + (1)CO 2+C 5――→酶2C 3(2)NADP ++H +―→NADPH (3)ADP +Pi ――――→光能色素、酶ATP(2)2C 3――――――→ATP 、NADPH 酶(CH 2O)+C 5 能量变化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 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 +、ADP 和Pi 。
①源于必修1P 103“思考·讨论”:尝试用示意图来表示ATP 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
提示 如图所示②源于必修1P 103“相关信息”:水分解为氧和H +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
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 +与H +结合形成NADPH 。
NADPH 的作用是什么?提示 可作为暗反应的还原剂;储备部分能量供暗反应利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2025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2.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实验。
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认同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社会责任: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指导生产实践。
【典例分析】1.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利于研磨B.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D.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答案:B解析:A、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B、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故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B正确;C、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C错误;D、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D错误。
故选B。
2.为探究十字花科植物羽衣甘蓝的叶片中所含色素种类,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色素分离实验:将其叶片色素提取液在滤纸上进行点样,先置于用石油醚、丙酮和苯配制成的层析液中层析分离,然后再置于蒸馏水中进行层析,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1、2、3、4、5代表不同类型的色素。
分析错误的是( )A.色素1、2、3、4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色素5易溶于水B.色素5最可能为花青素,叶绿体中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了其附着面积C.色素1和2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D.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其颜色最可能为橙黄色答案:B解析:A、1、2、3、4在层析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推测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分布在叶绿体中;根据在蒸馏水中的层析结果说明,色素5可以溶解在蒸馏水中,推测其可能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色素,色素5易溶于水,A正确;B.色素5最可能为花青素,在于植物液泡中,不在类囊体膜上,B错误;C.色素1、2、3、4是光合色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1和2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3和4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正确;D.根据层析的结果,色素1距离起点最远,说明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色素1是胡萝卜素,其颜色最可能为橙黄色,D正确。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光合作用原理

外膜 内膜
光能
H2O
类囊体
O2 H+ 酶
NADPH
酶还
基
NADP+
原
粒
酶 ATP
酶
ADP+Pi
基质
气孔
固 定
(CH2O)
1.H2O的光解 H20 光能 O2+H+
2.NADPH的合成 NADP+ + H+ 酶
NADPH
3.ATP的合成
酶
ADP+Pi+光能
ATP
4.CO2的固定 CO2+C5
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7)暗反应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生成
( 8 ) 光 合 作 用 的 产 物 有 一 部 分 是 _淀_ _粉_ _ , 还 有 一 部 分 是 蔗 糖 。 蔗 糖 可 以 进 入 筛 管 再 通 过 韧 皮 部 运
输到植株各处。 (9)反应式①产物为(CH2O):
CO2+H2O―叶―光绿―能―体→(CH2O)+O2
e g
f
d
0
h
b
a
i
c
CO2释放量
24 j
a-b温度降低呼吸减弱 b-c温度升高呼吸增强 c点开始光照(光合) c-d光合小于呼吸 d点光合等于呼吸 d-e光照增强,光合增强
e-f光合午休:中午温 度过高,气孔部分关闭, CO2吸收减少
f-g光合午休恢复 g-h光照减弱
h点光合等于呼吸 h-i光合小于呼吸 i-j只呼吸
(2)NADP+: 氧化型辅酶Ⅱ(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 还原型辅酶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作用: 作为还原剂并储存部分能量用于暗反应 ;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的原理课件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
1.探索光合作用 的部分经典实验
基础·精细梳理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
1.探索光合作用 的部分经典实验
基础·精细梳理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境推理·探究
(必修1 P102“思考·讨论”) 1.模拟鲁宾、卡门的实验时,能对同一实验中的CO2和H2O同时进行标记吗? 为什么? 提示 不能,若CO2和H2O中的氧均标记,则无法分辨氧气的来源。
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
原因是?
提示 排除氧气和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
恩格尔曼第二个实验的示意图
考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情境推理·探究
(必修1 P100“思考·讨论”拓展)1.下图是验证叶绿体功能实验中恩格尔曼所做 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
(3)在第二个实验中,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
蓝紫光区域,为什么?
(1)“过程法”分析各物质变化
重点难点·透析
当外界条件(如光照、CO2)突 然发生变化时,分析相关物 质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
(2)“模型法”表示C3和C5的含量变化
起始值C3高于C5(约为其2倍)
重点难点·透析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
典例·精心深研
【考向2】围绕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考查科学思维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将部分韭菜幼苗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甲组),部分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乙 组)。一段时间后,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两组韭菜中的色素,比较滤纸条上的色 素带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 4 第11讲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Word版含答案

第11讲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1)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的[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2)曲线分析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
②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减少。
③B点:为光补偿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④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到C点后不再增强了。
⑤C点: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CO2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因素。
(3)应用:①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②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1)原理:CO2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形成。
(2)曲线分析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
B点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
(3)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3.温度(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
(2)曲线分析: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分(1)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
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2)曲线分析图1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图2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是因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的供应。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H]和H2OB.[H]和ATPC.ATP和CO2D.H2O和CO22.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注: V为反应速度, t为反应温度)A. B.C. D.3.制造果酒可能出现少量蛋白质沉淀,加入蛋白酶能使沉淀消失,但加入其它酶沉淀不消失,这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B.多样性C.稳定性D.专一性4.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反应体系的自由能B.增加反应体系的自由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调节了反应所需的酸碱5.光合作用反应的产物有()A.ATP和[H] B.O2和糖C.ATP和CO2D.O2和CO26.下图为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细胞器A是线粒体,B是叶绿体B.图中物质a、d、e表示的是CO2,b、c、f表示的是O2C.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有c、d过程D.当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可能不表现出e、f过程7.探究某种酶特性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是探究蔗糖酶的特性B.该酶在温度为20℃、pH为7时活性最高C.图1和图2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D.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说明酶具有专一性8.如图表示20 ℃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 a、S b、S 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 a+S b+S 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B.S c-S a表示净光合作用量C.光照强度从B点到D点变化过程中,C3逐渐减少D.若提高CO2浓度,则B点左移9.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防止色素被破坏,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 )A.二氧化硅B.盐酸C.碳酸钙D.丙酮10.如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A物质和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A.1:2B.8:9C.2:1D.9:811.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D.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1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3单元 解惑练3 光系统及电子传递链

100
106.7
471.1
109.6
注:Fecy具有亲水性,DCIP具有亲脂性。
跟踪训练
据此分析: ①叶绿体A和叶绿体B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双层膜对以_F_ec_y_(填“Fecy” 或“DCIP”)为电子受体的光反应有明显阻碍作用,得出该结论的推理过 程是_实__验__一__中__叶__绿__体__B__双__层__膜__局__部__受__损__时__,__以__F_e_c_y_为__电__子__受__体__的__放__氧__量__ _明__显__大__于__双__层__膜__完__整__时__,__实__验__二__中__叶__绿__体__B_双__层__膜__局__部__受__损__时__,__以__D__C_I_P_ _为__电__子__受__体__的__放__氧__量__与__双__层__膜__完__整__时__无__明__显__差__异__,__可__推__知__叶__绿__体__双__层__膜__ _对_以__F__ec_y_为__电__子__受__体__的__光__反__应__有__明__显__阻__碍__作__用___。
跟踪训练
根据图b可知,ATP的合成依赖于水光解的电子传递和氢离子顺浓度 梯度通过类囊体薄膜上的ATP合酶,叶绿体A、B、C、D类囊体膜的 受损程度依次增大,因此ATP的产生效率逐渐降低。
跟踪训练
3.下图为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示意图,PS Ⅰ和PS Ⅱ分别是光系统 Ⅰ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 电子的传递。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 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 腔中。图中实线为电子的传 递过程,虚线为H+的运输过 程。ATP合成酶由CF0和CF1 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 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