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材分析《祖国统一大业》——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主要史实的,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2.能力目标(1)讨论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2)阅读讨论: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情感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树立了有说服力的范例。
(2)难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四、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该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寻求身边的历史,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愿意主动接受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课堂探究过程的进行实施。
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讲授法等六、探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设计思路:利用歌曲播放《七子之歌》,声情并茂的再现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忧国忧民,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增强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的能力。
七、实施过程:课前准备:我提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网络教室有目的的搜集与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祖国统一大业与国防建设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
通过列举名人、伟人、生活中凡人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使学生认识到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每个民族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祖国统一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也需要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叙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某某、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个问题。
这节课在全册书中是个重点内容,掌握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强盛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伟大意义。
3.通过材料分析、观看视频、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出中国收回港澳的原因、港澳回归的意义、某某问题解决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认识中共的创新精神和非凡智慧,培养学生爱党的情感;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通过讨论解决某某问题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使学生意识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13 祖国统一大业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13 祖国统一大业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为实现祖国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方面仍需提高。
此外,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取得的成就;掌握为实现祖国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取得的成就;为实现祖国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祖国统一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与发展。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为实现祖国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展示课件。
2.资料:收集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历史事件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3.视频:准备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历史视频,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教学反思
重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伟大实践
难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
时间
分配
导课2分、自学10分、交流10分、精讲10分、小结2分、巩固6分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独学:课前认真阅读文本(至少两遍包括小字部分),并勾画出重难点,标出疑点,然后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掌握本课的要点。有疑问可以寻求帮助解决。
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两个《联合声明》的 签署:中英两国政府于年12月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两国政府于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回归:年7月1日。
2.香港回归: 年月日,中国国家主席宣布“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共和国 正式成立”。
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
4、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D.一国两制定回归
5.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
3、澳门回归:年月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构想的成功实践。
⑴彻底结束了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3课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三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卢亮【内容标准】(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因此充分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和历史挂图等学习资源,组织丰富多彩地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情趣盎然地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教学评价方式:(1)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2)通过学生朗诵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可以加深理解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和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
(3)通过视频播放香港政权交接的一些课外资料,如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离开香港情景等,可以衬托出香港回归滚滚大潮是不可逆转的。
(4)个人自评及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①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回顾自己本节课的学到的历史情节,对自己进行客观定位,亮出自己一个客观评价。
②在本节课上,老师为每个学生,特别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点评,学生也对老师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纵向的评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1 华东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前系统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课标解读】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既是涉及中国内政的历史问题,又是涉及中国外交的现实问题“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问题的解决。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挫败分裂祖国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最大的历史意义。
这些知识,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既属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绝好素材,又属于综合能力测试的热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知识与能力】展现资料回顾所学知识,温习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收集、运用史料、综合分析、阐释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港澳问题的具体政策上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拓展相关学科及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历史、文学及政治等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港、澳、台百年来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沧桑变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自觉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现出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祖国的日益强盛是港澳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香港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二、课堂系统课前准备:课代表协助,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分四大组,解决四大问题:(1)港、澳、台三地的人文地理;问题一: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问题二: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问题四: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3)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五: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问题六: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4)统一大业必将实现问题七:海峡两岸关系的状况如何?问题八: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该怎样解决?新课导入:板书课题名称、课程标准、四大问题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幻灯片板书)问题一: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第一小组学生:(多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中国地图,感知港、澳、台的地理环境,图片、视频显示三地的风貌、物产、社会人情等等。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教材分析《祖国统一大业》——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讲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让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主要史实的,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2.能力目标(1)讨论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2)阅读讨论: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情感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树立了有说服力的范例。
(2)难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四、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该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寻求身边的历史,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愿意主动接受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课堂探究过程的进行实施。
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讲授法等六、探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设计思路:利用歌曲播放《七子之歌》,声情并茂的再现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忧国忧民,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增强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的能力。
七、实施过程:课前准备:我提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网络教室有目的的搜集与香港、澳门、台湾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等。
历史初二下华东师大版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历史初二下华东师大版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中国*******对国民党当局攻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
2.能力方面:(1)通过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学生学会比较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研习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重点。
香港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香港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是难点。
学生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作出了不懈努力。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word教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内容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视频)2.能力培养⑴分析理解: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⑵讨论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
⑶阅读讨论:按“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⑴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
⑵欢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势力对中国领土的占领,雪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
⑶认识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往来交流,增加了民族感情,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深信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终将实现。
二、教学要点1.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港澳的回归不仅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同时也是我国外交工作一大成就,更为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树立了有说服力的范例。
2.难点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外交、统战诸多因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难题,初中生不易理解。
三、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讲述法直观法等。
四、教学设计(课件)导入新课:刚刚召开过去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一部新法《反分裂国家法》,大家知道这是针对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制定的法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说是为反对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祖国统一而制定的法律。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由此导入。
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打破教材的原有体系,分成以下几个篇目进行学习。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按照以下几个篇目去学习:1.历史篇⑴香港、澳门是怎样被分裂出去的?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史关于香港、澳门的知识。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13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华东师大版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
通过列举名人、伟人、生活中凡人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使学生认识到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每个民族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祖国统一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也需要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内容,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叙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两个问题。
这节课在全册书中是个重点内容,掌握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强盛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2.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伟大意义。
3.通过材料分析、观看视频、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出中国收回港澳的原因、港澳回归的意义、台湾问题解决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第4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内容提要一、“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其基本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二、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今天,尽管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顺时归纳整理知识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综合分析认识意义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向往统一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学习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影响。
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史实,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难点】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
难点: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
【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从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2.含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就是“”,即在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
3.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年月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年月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 意义:⑴彻底结束了,⑵洗雪了,⑶标志着。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1949年,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到,此后海峡两岸处于敌对状态。
2.1979年后,中国政府提出了用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首次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构想,所以对台方针概括为八个字:。
自20世纪80年代后,两岸之间日益频繁。
【探究学习】(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回忆初一和初二上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香港和澳门是怎样一步步被殖民者占领的?2.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的由来?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由来有什么不同?(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构想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三).统一之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2.港澳的丧失和回归给我们什么启示?(四).统一之望-----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祖国大陆和台湾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阻碍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课堂小结】提出 推动实现【巩固练习】1.“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A .香港回归祖国B .澳门回归祖国C .台湾问题的解决D .西藏和平解放2.当我们重新吟诵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中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记得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A.1984年B.1987年C.1997年D.1999年3.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构想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的构想。
2、含义:基本内涵就是,即在统一的的前提下,大陆实行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
3、意义:“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既有利于、和的稳定,也为国际社会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找到出路。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中英两国政府经过谈判,与年12月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宣布中国政府于年月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宣布中国将于年月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两岸关系的变化:构想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两岸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岸的局面。
台湾方面业开始调整对的某些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2、两岸的交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通过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之间的和,减少了和。
思考分析: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讨论归纳: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讨论:用“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海峡两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少数民族地区D、港澳台地区3、中国分别从哪国手中收回并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荷兰、美国B、葡萄牙、西班牙C、英国、葡萄牙D、英国、西班牙4、香港、澳门回归后,设立的行政区域名称是()A、民族自治区B、经济特区C、特别行政区D、经济开放区5、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6、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D、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7、我国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是()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都有自己的区旗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D、都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8、2008年,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和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就促进两党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使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理解台湾海峡关系的缓和会增进民族感情,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教学要点】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
难点: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统战等诸多因素。
【导入新课】(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基本内涵:“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
4.历史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997 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让学生讲讲香港、澳门的回归之路)3.澳门回归:1999 年12月20日。
4.意义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⑶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⑴背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
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3、讨论解决台湾问题还存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交流频繁、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感召、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台独不得人心等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学案华东师大版
姓名
主备 课时
年
月
日
祖国统一大业 识记: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在 构想提出后,中共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台湾 也开始调整 ,逐步放宽 限制。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以来, 频繁。通过交流,增进了 ,减 台湾海峡 少了 ,增强了 凝聚力。 4 、两岸关系的前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 ,是任何力 量 。 五、分层练习
1、看图回答 (1)图中的文章是何时发表的?
(2)为何发表这一文章?文章宣布用什么样的大政方针 解决台湾问题? (3)文中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有哪些史实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 大 陆 资本主义制度 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澳门 台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13 课学案 班级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两岸关系的缓和
学习流程: 一 、复习上节内容 二、1、认真阅读课文第一目明确 回顾历史 初提倡议 定为国策 2、认真阅读课文第二目明确 香港回归之路 澳门回归之路 3、认真阅读课文第三目明确 统一大业: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三、知识结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四、自学检查 1、为实现祖国的 基本内涵是 度, 、 持 会 2、香港于 年 门的回归①是 着
,20 世纪 年代初, 提出 构想,其 。 即在 前提下, 大陆实行 制 、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其意义是①有利于保 ;②为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为国际社 ;④为维护 。 月 日回归祖国;澳门于 年 月 日回归祖国。香港澳 实践;②洗雪了 ;③标志 。
两岸心将统一 1997 大 业 必 成
中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大事年表 时 间 1979 年元旦 1982 年 1 月 1984 年 12 月 1987 年 4 月 1996 年 12 月 1997 年 7 月 1 1999 年 5 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内容提要
一、“一国两制”构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其基本内涵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二、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今天,尽管海峡两岸仍处于分裂状态,但两岸交流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掌握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顺时归纳整理知识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认识意义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祖国向往统一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导言框”描述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盛况,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5页《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1997年、1999年。
)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
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
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5组织学生根据“自由阅读卡”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
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B.澳门区旗含义:五星象征祖国的统一,莲花等象征澳门及其自然环境,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
练习巩固
1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1”,先组织学生“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他们原先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只要实现主权回归,允许他们维持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其中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2完成课本59页“练一练”:应选A(英国侵占的香港)。
3完成《历史填图册》16~17页各题。
4完成同步练习
5根据60页“活动与探究·2”,建议学生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内容可以包含:香港地区经济的现状、香港历史的由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香港的未来与展望等。
6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
当堂检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