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的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芝、遂”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听到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么?(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本领高强,大家对他一定非常了解。
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孙悟空。
那么,石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如何成为猴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猴王出世》。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作者。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为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众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3.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第一部分。
(1)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来的。
(一块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产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了一个石猴。
)(2)石猴出世之后是什么样的?(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
)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喜好交友而又顽皮可爱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摇身一变,成了猴王,发生了什么呢?(一天,群猴发现一个瀑布。
)和石猴成为猴王有什么关系?(有猴子说谁能进去找到源头且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听到这句话,石猴的表现如何?(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争强好胜)。
3.说完,他是怎么做的呢?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齐读相关片段,找出问题答案。
(1)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石猴很高兴(喜不自胜),连忙出来告诉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带进了水帘洞。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法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春天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春》《雨》《雷》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为“科技与生活”,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网络》《未来的世界》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主要内容包括《大熊猫》《可爱的动物》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4. 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祖国”,主要内容包括《我爱祖国》《我们的家乡》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5. 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梦想”,主要内容包括《我的梦想》《我们的未来》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6. 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成长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我长大了》《我们的友谊》等课文,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策略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三、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7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堂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研究文章中心,初知珍贵1、板书课题,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惜的?2.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1.学习第一段(1)“珍惜”是什么意思?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说。
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的句子。
(2)学生回答后,教者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人,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①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②理解“期盼”(期待、盼望),盼望下雨天的原因是什么?③欣赏有关句子: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④研究“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⑤各自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1、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
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课时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3、深入学习第一个小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二、教学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师:今天,让我们随着要学的.这篇课文,走进中国的古代名著,去认识几位中国古代的名人。
先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齐读课题)(二)检查词语自学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是不是到位了。
出示词语,指生读,正音,齐读。
——名师指点:有些词语应该拿出来让学生理解一下,比如“缶”、“瑟”、“上卿”、“上大夫”、“和氏璧”,这些离我们平时的生活比较远,也不常用,所以教师应强调一下。
(三)、检查课文自学师:词语过关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篇课文的题目,结合你的预习,你能不能来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名师指点:此处时间再少点,不需要再让学生起来讲,就教师引,学生一起答就可以了。
现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解决掉。
(让学生理解: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也就是说课文主要讲了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的过程。
)(四)、理清课文脉络师:那课文围绕蔺相如和廉颇从不和到和好这一件事,讲了几个小故事呢?再给你几分钟时间,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要求:读课文,找找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自然段,并给每个小故事加上一个小标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2011版的要求、农村学校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时要求我制定了一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迷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
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不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在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5.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两首》、《荷塘月色》、《春日》、《泊船瓜洲》、《长相思》。
2. 重点字词:生僻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
3. 语法知识点: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类的运用。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重点字词的掌握。
2. 难点:语法知识点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字词。
2. 互动法:提问与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实践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
3. 测试成绩:阅读理解、写作等。
第二章:课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两首》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重点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两首》。
2. 重点字词:生僻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
3. 文学常识:作者简介、诗歌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重点字词的掌握。
2. 难点:文学常识的掌握,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字词。
2. 互动法:提问与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欣赏法: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
3. 测试成绩:阅读理解、写作等。
第三章:课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荷塘月色》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重点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9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9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活见鬼》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活见鬼》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3)学会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诚实、勇敢的品质,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增强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3)学会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释疑难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知识拓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人作为写作对象,写他的一两件事。
2、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
3、自拟题目。
教学重难点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一、导入:1、从复习课文入手: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很有特点的人物——任长霞、袁隆平、凡高、爱因斯坦,他们都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一想到这些人物,你就想起了关于他们的哪些事情?2、交流后小结:这些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品质上与众不同,才使人难以忘记,而这些性格特点又总是通过一些事情变现出来的。
能透过一件件小事就看到人物的内心,那是很了不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练练这样的本领。
二、选定“熟悉”的人。
与这个人打过叫道,共同做过或经历过一些事情。
不仅有直接的了解还有部分的简介了解。
1、学生选定一个熟悉的人,回忆有关她的一切事情,然后对他的性格特点用一个到两个词语进行概括。
2、交流:用一件事情来说明他的性格品质特点。
要求:事情要典型。
3、指导学生用多件事来写人物。
注意:几件事不能互相矛盾。
两件事可以以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4、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写人物。
A、同一个人的前后变化比。
B、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比,突出品质。
C、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以突出其中一个人。
5、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变现。
三、草拟片段:用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自从接触作文教学以来,我一直为批阅作文而感到“痛苦”。
这痛苦一方面缘自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则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面对的却是大量不尽人意的作文。
最新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大全(6篇)

最新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大全(6篇)最新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大全(6篇)语文教案教研很有意义的。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最新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五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指名读。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篇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篇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在“会飞的蒲公英”中寄托的作者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描述,猜一猜。
“初夏时节,风儿轻轻吹过山坡,一朵朵长着圆圆脑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随风轻盈地飞了起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蒲公英)这正是我们山里人最常见的一种的花。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会飞的蒲公英。
2、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
要求:用心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思考:(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汇报。
学习1~3自然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3)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色的牵牛……有何用意呢?(衬托)(4)从妈妈对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么?板书:妈妈的希望(5)过渡:蒲公英给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很深,甚至在梦中都希望自己成为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板书:我的梦想)这个梦想实现了吗?(6)师:这一蜕变的过程在作者的笔下,横穿成线、竖串成串,纵横交错成了一张知识的网,这网就在你语文书69页上,打开书看一下。
请同学们结合知识网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重要或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等。
(7)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三、阅读感悟师:就让我们沿着作者记忆的路线边走边看。
1、汇报填表。
哪几段是写小学期间的事?这部分中你是结合哪些词句理解的?(1)上学了,理所当然应该有书包,妈妈送我书包和一般的书包有什么区别,妈妈又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2)看到我从学校里有所收获,妈妈又什么样的表现呢?课件出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表格教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表格教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14课)课文:《草原》、《白杨》、《枫桥夜泊》、《长城》语文园地:词语盘点、句子练习、阅读与欣赏、习作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58课)课文:《春》、《荷花》、《观潮》、《爬山虎》语文园地:词语盘点、句子练习、阅读与欣赏、习作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掌握重点词语、句型,提高表达能力。
3. 培养观察、思考、想象、创新能力,激发对自然、历史、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重点词语、句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草原、白杨、枫桥、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重点词语、句型。
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仿写练习。
例如:根据《长城》一课中的句子“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
”,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词语、句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用重点词语造句,仿写句子。
5. 语文园地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盘点、句子练习。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阅读与欣赏。
习作指导,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
2. 重点词语、句型。
3. 阅读与欣赏、习作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句型练习。
仿写课文中的句子。
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2. 答案:词语、句型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书籍。
组织实践活动,如参观长城、写观后感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为⼤家准备了《五年级下册语⽂教案5篇》,供⼤家参考阅读。
1.五年级下册语⽂教案: 教学⽬标: 1、学习本课⽣字、新词,会⽤“模仿、显然”造句。
2、理清课⽂层次,给课⽂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法,教育学⽣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理解感悟表现孩⼦处境危险的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智慧,冷静的处事⽅法。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谈话导⼊ 1、师:课前⽼师已布置⼤家阅读了《跳⽔》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纷纷发⾔,各抒已见) 2、课⽂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初读课⽂,理清脉络 理⼀理:课⽂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个⼈读课⽂,理清⽂章脉络。
(2)⼩组内交流,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然段。
(1)师:这篇课⽂的⼈物有很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师相信你们,请⾏动吧!快速浏览课⽂。
(板书:孩⼦猴⼦⽔⼿船长) (2)师:(出⽰课件1。
边放课件边解说)有⼀天,在⽆边⽆际的⼤海上⼀艘帆船正往回航⾏,⽔⼿们正悠闲地站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海。
瞧,⼀只猴⼦出来了,正和⽔⼿们取乐,可事隔⼀会⼉,这⾥却发⽣了让⼈⼼惊⾁跳的事。
(3)(出⽰课件2:⼀个孩⼦摇摇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已经告诉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的处境太危险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看看课⽂⾥哪⼏个⾃然段描写这个孩⼦处境很危险,找到了可以⼤声告诉同学们。
(4)师:现在请⼤家⼩声读⽂,边读边画出这三个⾃然段中哪些句⼦描写了⼩孩⼦处境危险,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议。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0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0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感知四、再读感悟(一)重点研读(二)分角色感情朗读(三)展示资料,交流感悟五、总结回顾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2、张骞是什么时间出使西域?分别是什么目的?3、中国有哪些商品及技术传入欧洲?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
3、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展示并齐读阅读要求四、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接龙读(各读一段)以检查朗读情况。
3、自读思考: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五、再读感悟,小组探究六、总结回顾在这样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体现了什么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丝绸之路》教案篇三教学目标:一、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三、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丰碑》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丰碑》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事件的背景和情节,体会“丰碑”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丰碑”的象征意义。
2. 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2. 学会通过朗读和表达来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丰碑》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丰碑》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丰碑”?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丰碑》。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课文中“丰碑”的象征意义。
四、朗读训练(10分钟)1.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段落,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2.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丰碑”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分组讨论,深入研究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与课文《丰碑》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伟大付出。
七、分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丰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如何学习革命先烈的品质?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教学分析】“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提出活动内容“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20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20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预习探究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
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二、合作交流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品读体验1.出示自学提示:(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学习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
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
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讲讲解决的办法。
比如,查字典、同桌讨论、查找课外资料、结合课文插图其实,还有很多办法,荀子曾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今天我们周围有许多老师,我们也可以问问他们,更要告诉大家的是,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一个网络社区,上面稍微有一些资料和动画,可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你们可以把自己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解决的问题答案回复到社区里,这样,我们大家资源共享了,呵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看看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明白这句的意思是:手里拿着短笛不成腔调地在吹。)听一支牧童短笛。
师:好,还有问题吗?(肯定已经没有学生再有问题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2)、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意思是山叼住将要落下去的太阳)为什么要用“叼”字呢?找出社区动画上和诗句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理解寒漪,(指的是清凉的水面波纹。)“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从图画上能看出这句诗的内容吗?为什么?你能相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
学生上黑板板书古诗: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1、我们先玩个游戏。
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词:树,我给它前面加个词儿:高大的树
大家懂了吗?好,现在开始,准备,想到了就站起来说。
草——青青的草
池塘——碧绿的池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水——清澈的水
山——巍峨的山
落日——红红的落日
放牛娃——快乐的放牛娃
牛——悠闲的牛
……
2、很好,现在换一种方式,把要加的词放在后面,比如:树——树长得根深叶茂
学生说。
3、我们再加大难度,现在把所给出的词语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说。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五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的教案模板
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五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的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的教案模板1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
(指名读)
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谁有问题吗?
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问题假设:
1)、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明白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学生找出诗句中和图画上想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这一行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勃勃。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的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