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论安全用药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什么是药物化学
什么是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学科。
它涉及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毒性以及药物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药物化学在现代医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药物如何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
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1.药物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预测药物的结构和活性,从而优化现有药物或开发新药。
2.药物合成:研究和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以制备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
3.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包括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和代谢产物的研究。
4.药物毒性:研究药物在过量或长期使用时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以便为药物安全性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改进药物的性能和疗效。
6.药物作用机制:探讨药物如何与生物靶点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药物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药物化学研究,可以推动我国新药研发水平的
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高效、安全和经济的药物。
此外,药物化学在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药物的安全生产和有效使用。
总之,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为药物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药物化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药物化学药物总结归纳
药物化学药物总结归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药物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合成、性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它为药物设计和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药物化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药物总结进行归纳,以期为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一、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1. 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合成、性质和结构与活性关系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有机合成、药物分析、药物代谢等多个领域。
2. 药物分子的构成药物分子由原子构成,其中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价数。
药物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和药理活性。
3.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根据其化学结构、作用方式、疗效和应用范围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化学分类、药理学分类和治疗用途分类等。
4. 药物化学与药物研发药物化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药物研发涉及分子设计、合成优化、构效关系研究和药物代谢等。
药物化学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工具和技术,加速了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过程。
二、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1. 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药物分子设计和合成是主要环节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和合成不同结构的药物分子,寻找具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的化合物。
2. 构效关系研究构效关系研究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来探索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这些研究为药物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3. 药物合成路线开发药物合成路线开发是指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合成药物分子的过程。
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反应选择性、产率、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制定高效可行的合成路线。
4. 药物分析与物性研究药物分析和物性研究旨在确定药物化学结构、纯度、溶解度等特性。
通过分析药物的物性,可以评估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三、药物化学的应用与发展1. 新药物的发现与开发药物化学为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通过药物化学的研究,研究人员可以合成和优化具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药物化学》ppt课件
药物的化学结构也影响其稳定性,如某些药物在光、热、酸、碱等 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或变质。
03
药物合成与反应
药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01
02
03
化学合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化合 物转化为复杂药物分子, 包括加成、消除、取代、 重排等反应。
生物合成法
利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和酶催化反应合成药物, 如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
药物化学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的药物化学
早期的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产物,如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人们通过经验和试错的方式发现 了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并逐渐积累了一些用药的知识。
近代药物化学的发展
随着化学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运用化学方法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进而合成了一些具有相似或更好疗效的药物。同时,人们也开始探索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全新 的药物。
高纯度的药物产品。
04
药物设计与优化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
通过了解受体的三维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与之匹配的药物分子。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
通过分析已知活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设计具有相似或改进活性的 新药物。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预测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指导药物分子的优 化。
06
新药研究与开发
新药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靶点的研究策略
通过寻找与疾病相关的特定靶点,设计和合成能够与之相互作用的候 选药物。
基于表型的研究策略
通过观察疾病表型的变化,寻找能够逆转或改善疾病表型的候选药物。
基于天然产物的研究策略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和改造,以 获得更好的药效和安全性。
简述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包括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药品设计等。
在药物化学领域,研究内容和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在药物化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首先会对药物分子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他们会探索药物分子的构成、结构、功能团以及化学性质等。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分子的特性和反应规律,为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2. 药物合成与改进药物化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药物的合成与改进。
科学家们会利用有机合成方法,设计并合成新型药物分子,以期望发现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
他们也会对已有的药物进行改进,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3. 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研究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是药物与其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学家们会研究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等)的结合方式和作用机制,以揭示药物的治疗作用原理。
这对于开发新药物、改进已有药物,甚至预测药物的不良反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药物代谢途径研究在药物化学领域,科学家们也会关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他们会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等,以期望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应用。
在我看来,药物化学研究不仅是科学家们的责任,更是造福人类健康的一项事业。
通过深入研究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合成与改进药物,研究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代谢途径等内容,可以推动药物研发的进程,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撰写完该文章后我会对该文章进行仔细的审阅,确保文章内容全面、深刻,并且符合知识的文章格式。
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药物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2024年药物化学学习心得范本(2篇)
2024年药物化学学习心得范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药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日益受到重视。
我在2023年秋季开始学习药物化学,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药物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药物化学与其他化学学科的不同之处。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学科,它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要掌握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还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药物化学也不同于其他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常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等技术手段来进行研究。
通过学习药物化学,我对化学学科的多样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药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药物是最直接、最广泛应用于人类身体的化学物质之一,它对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药物化学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合成、改进药物,提高其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通过对药物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而且,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药物化学领域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学习药物化学,我对未来药物研发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再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对药物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其药理作用和药效的基础,通过对药物化合物的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方法来确定药物化合物的结构,如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手段。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合成药物化合物,并通过改变结构来改进药物的性质。
通过实验操作,我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药物合成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药物化学研究常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2024版年度《药物化学》电子教案
药物化学通过研究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寻找和优化先导化合物,进而开发出具有治疗作 用的新药。同时,药物化学还与其他学科如药理学、毒理学等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新药
研发进程。
25
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未来药物化学将更加注重创新药物的研发, 通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提高新药研 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药物化学还将 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合 成和环保型新药的研发。
20
药物分子的结构改造策略与实例
策略
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基于药物代谢途径、基 于药物构效关系等。
抗肿瘤药物的结构改造
通过改变抗肿瘤药物的分子结构,提高其选 择性、降低其毒副作用。
抗病毒药物的结构改造
针对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或蛋白,设计 并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2024/2/2
神经系统药物的结构改造
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评价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进行。体外实验包括细胞实验和 生化实验,用于初步筛选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体内实验则通过动物模型 或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和疗效。
16
药物分子的体内过程与药代动力学
体内过程
药物分子在体内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这些过程影响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持续时间。
点的功能,进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13
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与优化设计
01
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
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药物分
子的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可以改变其生物活性,提高药效。
02
药物分子的优化设计
基于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方法,对药物分
护理安全用药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并向药房索 取新药阐明书。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阐明书,对阐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 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醒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阐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有异议及时与 医生联络。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菲氏滴管两种 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中主动问询患者用药反应情 况。
医嘱处理 方面原因
药物保管 方面原因
用药不 安全 原因
药物配制 方面原因
用药过程 中旳原因
临床用药过程中旳不安全原因
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原因
➢医嘱开立后医生未 告知护士,护士也未 核对,造成执行漏掉
➢医生笔迹潦草,书 写不规范
➢医嘱开犯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
医护 缺乏 沟通
护士核对 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旳不安全原因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给药途径精确 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注意补液速度 :必须根据病人旳年龄、病情、多种药 物旳性质调整补液速度。
医嘱处理精确
处理医嘱时,应精力集中,发既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电脑录入信息时要正确,而且在用药前核对到位。 用药医嘱转抄后应标明执行时间。 整理治疗卡、输液卡、服药卡、护理单后,须经第二人核对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规范药物保管旳安全管理
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物、麻醉药物应分别分类 放置。并按使用期时限旳先后顺序存储使用。
各类药物旳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楚。 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七天检验药物旳质量。对近 期失效(使用期在6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需冷藏旳药物如:胰岛素、肝素、 抗生素等放冰箱内(2-10℃)保 存。 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如:硝普钠、左氧、尼莫地平、Vc、 Vk1、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等
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在药物化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旨在确定药物在人体内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I.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对于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安全性评价能够识别和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毒性和潜在的危害,从而防止或减少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确保药物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II.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药物的安全性评价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全面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体外实验:通过在体外实验中测试药物与细胞、器官或模拟体内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这包括药物的毒性测试、代谢产物分析等。
2. 动物实验: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
动物实验可以评估药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以及长期使用的潜在风险。
3. 临床试验:在药物研发的后期阶段进行的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临床试验可以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事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III.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策略为了有效评估药物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价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1. 剂量选择:药物的安全剂量是在保证药物有效性的前提下,最小化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的剂量。
药物剂量的选择需要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来确定。
2. 监测和报告: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使用中出现的新的不良事件或副作用。
监测和报告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药物安全问题。
3. 风险管理:对于已经上市的药物,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监测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以及制定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IV. 总结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保证药物质量和患者的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情系药品质量、魂萦用药安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金少鸿研究员的药学成就
入 - r
.
少鸿研究员是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0年 国家科技 进 步二 等奖 。提 出把 高聚 物研 究作 01
化 学药 品检 定首 席 专 家 ,博 士生 导 师 。
直
为新申报p内酰胺类抗生素必审项 目的建议 已被纳 一
17年 北京 医 学院 药学 系药物 化 学专 业毕 业后 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入新 药技 术审 评原 则 。首 次建 立 了用于 测定 抗生 素 90
会 、国际 药联 ( p 年 会 、WHO国际药 品打 假行 动 素 ,为我 国抗生 素 产业 的发 展 以及 政府 管理 抗生 素 i r )
( AC ) I MP T 、亚太 经合 组织 ( P C 生命科 学 创新 资 源 的 宏观 决 策提 供 了科 学依 据 ,W HO予 以 高 度 A E )“
素 必 须与 原研 药 同名 、同 质 、同效 的技 术观 点 。在
在 抗 生 素质 量 研究 领域 ,首 次发 现红 霉 素 C 组 2 世 纪8 年 代 ,主 持 国产 和 日本 乙酰螺 旋霉 素对 比 0 O 分 是 国 内产 品 效 价 难 以 提 高 的 原 因并 建 立 了检 测 研 究 中 ,发现 中 日产 品 均含 4 主 要组 分 ,纠正 了 个 方法 。发现 国 内头 孢哌 酮 试制 品无 活性 是 s 异构 体
成功 推广 和应 用 ,扩 大 了药 品监 管覆 盖面 ,提 高 了 求 。在此 基础 上 建立 了耐 药菌 种库 ,为 研发 新抗 生
监 管 效 率 ,达 到 国 际先 进水 平 ,受 到w H0和有 关 素提 供 了筛选 目标 。与农业 部 门合 作进 行 了人 畜共
国家 的高 度关注 ,先 后应 邀在 美 国 国际分析 化学 年 患菌 的耐 药性监 测 ,为 人和 食 用动 物合 理使 用抗 生
药学导论第四章药物化学
第二节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
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基本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电子密度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其他结构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
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药物到达作用部位 的浓度,药物与受体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
N
N CHCH3
依妥咪酯
C H (C H 3)2
HN
O CH3
氯胺酮
静脉麻醉药
OH
C H (C H 3)2
异丙酚
HO O
HO
N H H
H H
OH
吗啡
N
H
H
喷他佐辛
药物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理化性质及分子结构是药物到达其作用部 位的浓度起关键作用
影响药物活性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脂水 分配系数、解离度、分子极性、表面活性、立 体化学等
第五节 常见有机药物类型
抗肿瘤药物
生物烷化剂(盐酸氮芥、环磷酰胺) 抗代谢药物(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苷) 抗肿瘤抗生素(盐酸多柔比星、盐酸米
托蒽醌) 抗肿瘤的植物药及其衍生物(羟喜树碱、
紫衫醇)
第五节 常见有机药物类型
化学治疗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吡哌酸、诺氟沙星)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磺胺嘧啶、甲氧苄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的药效主要受其理化性质和 化学结构的影响。
结构特异性药物的药效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关 系密切,其作用与体内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NN
O
F Br
FCCH
F Cl
C 2 H 5 O C 2 H 5
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规律。
药物化学的发展为新药的设计、合成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内容。
一、药物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药物可以分为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两大类。
化学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拮抗剂、激素类药物等不同类型。
此外,药物还可以根据其作用部位进行分类,如心血管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二、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药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等,而药物的性质则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药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而药物的化学性质则包括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规律。
药物的结构与性质决定了药物的药效、毒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等特性。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物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靶点相互作用,发挥治疗作用。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激动剂作用、拮抗剂作用、酶抑制作用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的药效机制,指导药物的设计与改良,提高药物的疗效。
四、药物的设计与合成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是药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药物的设计是指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设计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作为药物。
药物的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合成出设计好的药物分子。
药物的设计与合成需要考虑药物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五、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指导药物的给药方案设计。
药物配伍禁忌与安全用药
药物配伍禁忌与安全用药药物安全是医疗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药物的合理配伍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药物特性以及患者的病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药物配伍禁忌与安全用药的认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本文将探讨药物配伍禁忌的概念,以及如何实现安全用药的方法。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定义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或使用顺序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无效的现象。
药物配伍禁忌通常涉及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药物代谢酶系统的竞争,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药效改变等。
药物配伍禁忌的存在往往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二、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1. 药物化学特性:一些药物之间在化学结构上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稳定性降低或药物活性改变。
例如,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沉淀,从而降低其有效性。
2. 药物代谢酶系统:不同药物可能通过竞争同一种代谢酶系统而干扰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血浆浓度的改变。
这可能会增加或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3. 药物药理学作用: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互补的药理作用,因此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引起药效叠加或增强。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量反应。
三、安全用药的方法1.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医生和药师在开具和发放药物时,应事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信息可通过药物参考书籍或专业数据库查询获得。
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的基础上,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2. 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以及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是确保安全用药的关键。
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而剂量过低则可能导致治疗不效。
3. 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是指在使用药品时,必须采取合理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身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安全用药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安全用药的要点
1. 谨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药品,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2. 注意药品不良反应:任何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品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4.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品时应特别注意,需咨询专业医生。
5. 不轻信广告宣传:药品广告可能有夸大疗效的成分,应保持警惕,不可盲目
购买和使用。
三、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1. 购买药品时,应选择正规药店,并保留好药品发票和说明书,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
2. 使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3. 如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诊断治疗。
4. 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5. 家庭药箱应定期整理,避免过期药品和不合格药品的使用。
安全用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了解安全用药的知识和方法,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药品的治疗作用,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
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
老年人JL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 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要幼儿的机体尚未 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 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 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E叼l(3)个体差异:不 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 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I(4)疾病因. 2.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
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 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蛤妇;(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
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 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 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中药之所以能 有治疗作用,是因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 学结构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些器官发挥作用,因此服用中 草药也能引起毒副反应。许多中草药服用不同的剂量会有 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 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因此,与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 规定有适宜的使用剂量,如使用剂量过大,同样产生有害作 用。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 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 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按规定向当地ADR 监测中心详细报告.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 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不 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 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 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3)严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1)水包油(O/W)型(2)油包水(W/O)型(3)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W/O/W二类。
3)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3)栓剂(4)软膏剂(5)气雾剂9.6.2乳化剂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1)乳化力强能强烈地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能在小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膜,以维持乳剂的稳定。
2)安全毒副作用与刺激性小。
3)稳定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稳定性好。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常用的乳化剂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3.乳化剂的选择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主要参考乳化剂HLB值。
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乳剂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局部注射与静脉注射,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到乳剂的安全性。
3)根据乳化剂的稳定性选择乳化剂对一定的pH值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且不与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变化。
4)乳化剂的混合使用混合乳化剂有更大的适应性,混合使用可满足理想的HLB值、适当的粘性及膜的牢固性的需要。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混合使用(如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的混合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混合使用。
但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9.6.3乳剂形成的条件1.有油相、水相与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存在,且油、水两相有适当的相体积比,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
2.做乳化功,如搅拌、研磨、强烈振摇等。
3.乳化剂吸附在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乳剂。
9.6.4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是主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大,可形成O/W型乳剂。
2.相体积比内相体积在10%~50%时,乳剂较稳定;当内相容积超过74%时,乳剂就转型或被破坏。
第04章-药物化学(药学导论)
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表皮角质层和脂蛋白,为被动扩散, 无选择性;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毛囊和汗腺(面积太小)。
二、药物分布
给药后药物随血流可逆转运于身体各组织,称为分布。 1. 血液循环和药物分布 血液循环起着运载、储存、代谢和缓冲等作用,是关键性的中
Verloop多维立体参数。
第三节 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效关系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分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吸收、分布和排泄统称为转运。 药效产生依赖于 吸收和分布;代谢和排泄则控制了药物的作用过程和 持效时间。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 性质密切相关
一、药物吸收
药物吸收除受许多生理因素影响外,其化学结构、 酸碱性、解离度、脂水分配系数、晶型及颗粒大小等均 有显著影响。
系数;2)解离度。
1. 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
↙↘
一定的水溶性 一定的脂溶性
(亲水性) (亲脂性)
↓
↓
扩散转运
通过脂质生物膜
↓
↓
血液或体液→ 进入细胞内→(至作用部位)
2. 解离度对药物的影响
有机药物多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部分解离, 以离子型和分子型混存于体液中且存在动态平衡。
药物以脂溶性的分子通过生物膜,在膜内解离 成离子,以离子型起作用。 ① 穿过生物膜需要脂溶性的分子型。 ② 与受体结合、相互作用需要离子型。 ③ 吸收、分布和保持有效浓度,需混合型。
二、药物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理化性质对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的活性影响起主导 地位,对结构特异性药物也因影响其到达作用部位的 能力而影响其活性。理化性质主要影响药物的转运和 代谢。是决定药物作用部位浓度药效主要因素之一。 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分子极性、 表面化学等。其中主要的有:1)溶解度、脂/水分配
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
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
化学药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保健等领域的药物。
为了保证
患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制定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
药物生产与研发、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与管理以及患者教育等方面探讨化
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
首先,药物生产与研发阶段是化学药物安全使用制度的基础。
在这个
阶段,相关的监管机构需要对药物研发和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核,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药典标准和GMP要求进行生产。
同时,还需要对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体等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药物中
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其次,医疗机构在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
构应当建立合理、科学的药物管理制度,加强药事管理工作,制定药物使
用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负责人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医护人员要严
格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说明书进行用药,注重药物的适应症、使用方法、
剂量和疗程等,避免不当或滥用药物。
另外,医疗机构要加强药物不良反
应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收集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采
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损害。
总之,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涉及药物生产与研发、医疗机构、药
品销售与管理以及患者教育等多个环节。
相关的监管机构、医疗机构、药
店和患者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药物安全的管理与教育,确保化学药物的
安全使用,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用药措施
糖肾病区护理用药安全措施一、形成医疗安全文化氛围1、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学习法律知识。
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强化护士慎独精神,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营造一个“非惩罚性”的工作环境,即建立一个保密、方便、不归咎于个人的报告系统,使得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给药错误、分享经验,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要求护士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隐患问题提出讨论,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1、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
2、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3、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4、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三、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1、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分别分类放置。
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2、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
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
对近期失效(有效期在3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4、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血制品等放冰箱内(2-8℃)保存。
5、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
如:丹参川穹、长春西丁、甲钴胺、奥硝唑、VK1、硫辛酸、解磷定、左氧等。
6、高危药品:(凡是误用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管理要求:专柜放置、标签清晰、班班清点、使用注意事项、主要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
四、严格用药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医嘱处理准确。
2、严格无菌操作原则3、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4、防范配伍禁忌5、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6、详细询问过敏史7、给药途径准确,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应在饭前15-30 min内,防止发生低血糖休克。
8、注意给药间隔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9、注意补液速度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各种药物的性质调节补液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物化学》
主讲教师:赵炜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抗肿瘤化学药的研究进展
2、抗生素使用中的前景和存在的风险
3、代谢拮抗原理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4、抗病毒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5、论安全用药
6、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临床和临床前的研究现状
7、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综述
8、新药研发的新思路和新技术
9、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代表性药物
10、新型奎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用途和存在的风险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论安全用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与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第二届患者全球安全高峰论坛上宣布了其第三项患者安全挑战——避免用药伤害。
然而在中国,患者多、医务人员少的情况下,挑战还很大,需要医师、药师、护士以及患者共同努力。
抗生素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
当下,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性是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超级细菌”即“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引发担忧。
在中国,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工作,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隐患。
除了府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
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一、中国百姓用药现状
据国家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学会联合发布我国居民安全用药调查报告:90%的百姓对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严重误区,可能会长期损害健康,严重者将直接导致死亡。
2013年9月,药学专家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药学会协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分析发现,50%的网友答卷存在大量错误的用药认识。
从中总结出孕妇用抗生素或致畸胎、酒后服药暗藏杀机、牛奶服药阻碍人体吸收、减肥药物过量可致昏迷等8个最代表性的安全用药误区。
事实上,药品的滥用、超说明书用药也是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获悉,仅2014年全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国家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52.0万例(占2014年总体报告的39.2%),其中严重报告2.9万例,占5.6%。
其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仍居各类药物之首,但报告也提醒,2014年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总数已呈下降趋势。
严重报告增长水平低于总体病例报告增长水平,该趋势说明我国对抗感染药采取的例如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措施得一定实效,建议临床医生继续按照合理使用抗感染药,降低使用风险。
二、用药安全建议
(一)医院用药安全管理可以分成三个构面:结构面,过程面,结果面。
1.结构面:医院确保有良好的医疗管理品质环境,通报不良事件是基础,之后药师会对相关的病例、使用药品、护理流程按照评估标准进行审核。
通过回馈机制加强对临床的管控,不断完善合理用药的机制,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纠纷。
2.过程面:从处方到实物治疗标准化闭环管理的流程部分。
利用信息化将不同系统端口的信息进行交互关联,让药师能够看到更多信息,从而对临床处方进行审查。
同时还支持在开具医嘱处方时对相同、相似的药品用药进行警示、也能够主动提示患者的特殊信息,节省医生时间。
3.结果面:按照提升用药安全策略,最终呈现的效果。
即使前面各方面医院都做到位了,但仍然会有问题,因为在临床中病人的状况千变万化,因此还要针对患者进行教育,对特殊群体主动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
三个构面并非分割独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每个构面都有它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用药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永远有空间。
(二)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药物风险评估分类
风险管理第一步是风险识别,最终目的是风险预警预防,消除控制风险,以及应对风险如何应急。
进行药物风险评估分类;建立高警示药物的目录、高危药品的储存和发放;利用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遴选药物风险;建立跨学科的工作团队。
例如:浙大一院利用JCI标准对采购药品的流程进行追溯、在临床系统中设置处方权限、在开具医嘱时进行药物重整、临床药师审核医嘱、信息系统监测等多种手段保障用药安全。
(三)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精准药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