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26页二、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操作、探讨、比较等多形式训练的方法学习.培养熟练的计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12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三、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9+5= 9+2= 9+4= 9+8=9+6= 9+3= 9+9= 9+7=2)9+()=17 9+()=16 9+()=149+()=11 9+()=12 9+()=13(二)互动新授:1.教师出示课本第10页的例1图。
教师:大家会经常去游乐园玩吗?游乐园里除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卖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你看.这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小丑买气球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之间互相说图片上的内容.并提出数学问题: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单元备课稿
单
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
学重难点1、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设计1、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
3、构建开放的课堂,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加强高效率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十几减9》
教学内容: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2.1 《十几减九》例1 教案
(2)把左边10个中圈出9个,还剩一个,如图:
(3)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试着摆一摆。
(4)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15 – 9 = 6
5 10
1
三、巩固练习
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减法,大家想到了很多好办法来计算“十几减9”,想必你一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的又对又快吧。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研究这部分内容,希望大家把你们好的办法都能用上,算的又对又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分类、整理,提升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同学们归纳、整理的能力,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3、鼓励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研究、探索发现,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
重点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具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有11朵小红花,如果我把9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那我还剩几朵小红花呢?学生:2朵。
师:谁能把算式写出来呢?(请学生板演)师:老师准备了几个像这样的算式,看谁算的得又对又快。
13—9 13—7 13—6 15—9 15—7 15—6生汇报计算结果,并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导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生答)对,这些都是这几天我们学习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2《十几减8、7、6》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2《十几减8、7、6》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十几减8、7、6》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十几减8、7、6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有其特点。
他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十几减8、7、6这类稍微复杂的计算题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去发现和理解十几减8、7、6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十几减8、7、6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十几减8、7、6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十几减8、7、6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探索和发现十几减8、7、6的规律。
3.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1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的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编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编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第二部分是用相同的平面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第三部分是解决用七巧板拼组指定的图形的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先通过直观地感受,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使学生整体感知这五种图形的形状,再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材安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探索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研究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面积做了准备。
可以说,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
教学建议一、课时分配认识图形(二) …………………………………………………………………………..4课时二、教学指导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层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完整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最新整理)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26页二、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操作、探讨、比较等多形式训练的方法学习,培养熟练的计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12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活动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三、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9+5= 9+2= 9+4= 9+8=9+6= 9+3= 9+9= 9+7=2)9+()=17 9+()=16 9+()=149+()=11 9+()=12 9+()=13 (二)互动新授:1.教师出示课本第10页的例1图。
教师:大家会经常去游乐园玩吗?游乐园里除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卖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你看,这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小丑买气球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之间互相说图片上的内容,并提出数学问题: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
第二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由此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要体现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至13页: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四、课时安排:共3课时比多少………… 1课时比高矮…………1课时比长短………… 1课时五、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3、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小明家做客;妈妈切西瓜招待大家,妈妈请小明把西瓜分给大家,你看每人一块,够吗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分西瓜情境图;二、组织活动,进行探究;㈠判断够不够分,理解“多少”的意义;1、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判断够不够,并在组内说明理由;提供素材:圆片和三角形;2、小组活动汇报;1、学生独立思考后,也许会有如下理由:⑴看看就觉得西瓜比人多,够分;⑵数数,数出西瓜有8块,人只有6个,一人一块,还多出2块;⑶分一分,一人一块分好后,还有两块多;假如学生判断不够分就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帮助;3、揭题;比较西瓜的块数和人数,结果我们发现西瓜比人多,人比西瓜少;所以一人一块,已经够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比比物体的多少;㈡操作学具分西瓜,初步认识“一一对应”:⑴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了西瓜够分,那你会分吗请用学具代替小朋友和西瓜,试一试吧;学生用圆片代替小朋友,用三角形代替西瓜,尝试分西瓜;⑵同桌互说,我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也许会有两种分法:a、第一排放8块三角形西瓜,第二排放6个圆片,再一个一个对齐;b、先放6个圆,然后一个圆上放一个三角形,一一对应后,最后还多2个三角形;⑶再来几个小朋友,西瓜正好分完能摆一摆,说一说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同样多”;学生操作学具,八块西瓜,8个人,正好一一对应,我们就说西瓜的块数和人的个数同样多;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童话故事,解答问题;A、听故事: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学生观察图画,师提问:你发现图画上哪些东西可以进行比较然后随机进行教学;B、提问题;⑴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⑵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⑶小猪搬木头,一次能搬完吗⑷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进行比较呢2、做一做;P;8摆一摆1、2;四、课堂练习:1、练习一的第1题:1师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比一比哪个动物多在后面的小方框里画“勾”;2学生独立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问:你是怎样想的3老师出示幻灯片,做示范;学生独立完成;答案: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引导学生用画线的方式,一一对应进行比较;1、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2、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比事物的多少,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吗你们认为哪种最好板书设计比一比多少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准备:颜色、长短不同的铅笔、学具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事物的长短:1、引导观察: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2、汇报交流: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三、反馈练习:1.教师谈话:现在,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的第6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自己的比的方法;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六、小结:板书设计比长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内容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重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教学准备:积木块、椅子一张;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较1观察比较教师和小朋友的高矮;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还是矮;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师站在一起比,我们两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较,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2.板题:高矮;学生齐读题;二、探究比较高矮方法一直接比高矮;找两对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说说谁比谁高,再请全班小朋友站起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作比较;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谁比谁高谁矮;二作记号比高矮;间接1请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师问:能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作记号比的方法;2师演示作记号比的方法,再请两个同学上台自己比;三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三、排队游戏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判断并说明方法;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馈练习1、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2、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较高和矮3、列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层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的其他题目的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教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个人的学习潜能。
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实际是把教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小学数学一下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的退位的减法,即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
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教学,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可以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1、口算:十几减9 (例1)、十几减8、7、6 (例
2、例3)十几减5、4、
3、2(例4)
2、解决部题(例5、例6)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
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教学,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单元教材分析-一年级第二单元
本单元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为后面的单元打下基础。课堂上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 学生也很愉快。有的老师说“这哪是在上课, 就是在玩。” 实际上孩子们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比长短的主题进行的, 而且只有通过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比, 才能对比较的方法有更深的认识, 课的内容才更充实。
小学数学《单元教材分析》
姓 名
任教学科
小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一年级第二单元
本单元教材的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1、本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
比较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内容, 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比一比” 这一单元主要有两部分内容:“比多少” 和“比长短、 比高矮”, 是在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同样多、 多、 少” 的基础上增加了比长短、 比高矮内容的新单元。 原来只是数量多少的比较, 现在增加了具体量的比较。
关于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
1.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数学知识教育之中.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低年级认识数“3”时,只要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数各种不同的实物,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使学生看到这几种实物的个数都一样,然后说明所有跟这几种东西的个数一样的,都用数目“3”表示,就可以了.到了较高年级,可以举例简单说明数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又例如,在解答课本中有教育意义的应用题时,要通过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
由于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有了比较长短的经验, 在课堂中学生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 例如第 9 页做一做的四个活动, 老师们可以看一下, 教材中比较绳子长短的两个学生将绳子的一端对齐; 比较伸开的手臂长短的两个学生将一端的指尖对齐; 比较手掌长度的老师和学生也是将手掌的一端对齐, 教材中给出的都是采用一端对齐的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并不完全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 如教师从袋子中取出几种物品, 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判断长短, 并汇报是如何判断的。 在“比两根绳子的长短” 的活动中, 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汇报的。 第一个学生先拉直长一些的绳子举起来, 第二个学生拉直短一些的绳子放在第一根绳子的中部, 这样比着放, 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左边短一块, 右边短一块, 所以短。 还有的学生不比, 说我是看出来的, 一看我就知道了哪个长, 哪个短。 在“两个小朋友比伸出手臂的长度” 的活动中教材上给出的是一端对齐的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时, 没有一组学生是一端对齐的。 孩子们面对面站着, 强调的是鼻子尖对齐, 然后左右看一看, 两边各短一点, 所以短一些。 在“老师与学生比手掌的长度” 的活动中, 教材上给出的是一端对齐的基本方法, 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时, 教师与学生的手掌也不对齐。 孩子们的小手很小, 他们就直接放到老师的手掌上, 一下子就看出比较的结果了。在汇报时, 学生们可能用习惯的日常生活用语大、 小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而不用长、 短, 老师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不必强求。
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单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标准》为依据,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知识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来设计的。
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联系实际的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使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
如数与计算一共有三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这样从总体上有所变化,并且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考虑到容量要合适,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 20 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退位减法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如下:1、以多种形式呈现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注重通过操作、直观等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算法。
3、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2、教学难点(1)理解退位的概念和算理。
(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四、单元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演示法:通过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退位的过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单元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教学时间约为X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十几减 9一、教学内容教材第X页例 1 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理解十几减 9 的算理,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9 的算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十几减 9 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1)复习 9 加几的加法。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例1………………………………3课时左右例2………………………………4课进左右例3………………………………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NO:1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性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理解数学的价值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 教材分析2单元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 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 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 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 想方法。
2、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组成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 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 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
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研究,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
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
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1.口算:十几减9(例1)、十几减8、7、6(例2、例3)十几减5、4、3、2(例4)。
2.解决问题(例5、例6)。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观察物体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教材分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一课时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课时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单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标准》为依据,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知识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来设计的。
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联系实际的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使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
如数与计算一共有三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这样从总体上有所变化,并且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考虑到容量要合适,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页 1 第
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
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页 2 第
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口算。
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2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
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
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
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
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
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页 3 第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
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
的资源。
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全册课时安排:一、位置························ 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 (12)
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8)
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 1课时页 4 第
五、人民币的认识 (4)
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5课时
七、认识时间····················· 3课时
小小商.店 (1)
课时八、找
规....律.. (4)
课时九、统····计··················· 3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全册教学教材结构图页 5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