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 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

合集下载

促进太原都市圈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促进太原都市圈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划的报 告中。2 00 7 年,山西省 政府工作 要 平台, 具有浓郁 地方文化 特色和 较强 重要的 交通枢纽 之一, 是承东启 西的结
报告 中提出了 “太原晋 中同城 化”的思 辐 射 作 用 的 现 代 化 城 市 圈 。 20 10 年 6 合地。 太原火车 站是同 蒲、石太 、京原
路, 明确指出 要“鼓励 、支持 相关城市 月 ,袁纯 清书记提 出将太原 “建设 成为 等 6 条 铁路 干线的 中枢 ,是 华北最 大的
现代物 流业快速 发展的 带动下, 太原都
16
山西财税2 01 1 年第 2 期
理论 探 讨
市圈 已经成为 华北地 区重要的 物流、 信 差,资源 生态环境 问题已 成为太原 发展 原都 市圈为代 表的资 源型城市 出现了 经
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
的主要制 约因素 ,集中体 现为绿化 覆盖 济结 构单一、 矿产资 源日渐枯 竭、经 济
理 论 探讨
促进太原都市圈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
■ 王福 兰 刘荣 明
内容摘要:建设太原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给太原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在客观分析太 原都市圈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税收政策角度提出如下建议:落实好增值税转型政策,贯彻 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调整煤炭增值税分享比例,改革资源税计征方式并提高资源税税率。调整完 善税收优惠 方式,完善出口退税 制度,增强税收政策 的产业导向,扩大就 业类产业的税收优惠 , 扩大中部地区的税权。
20 06 年, 山西省十 届人大四次 会议将太 划》,明 确 提 出 以 太榆 同 城 化 为 中心 , 世界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企业。
原 市 与 晋 中市 榆 次 区 的 “ 同 城 化 ”建 将 太原市 建设成为 全国重要 的清洁 能源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4•【字号】梧政办发[2011]90号•【施行日期】2011.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梧政办发〔2011〕90号)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梧州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梧州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4号,下称《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推动我市服务业提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三次产业协调互动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立足梧州,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打造“两城市一基地”(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面向“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的现代服务业,以建设西江航运中心、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养生旅游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金融、养生旅游、文化及社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梧”新跨越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总量增大,带动就业能力增强。

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20年,服务业成为优化全市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支撑。

关于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思考吴洁

关于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思考吴洁

关于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思考吴洁发布时间:2021-09-02T07:21:37.19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吴洁[导读] “新基建”作为新兴基础设施,对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从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三条对策建议。

德州市委党校 253000摘要:“新基建”作为新兴基础设施,对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从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三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基建;德州市;对策建议《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到:打造我市“541”产业体系,即构筑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基建产业体系。

“新基建”不仅是应对经济下行的短期举措,也是抢抓产业革命的关键一招,对德州市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德州市加快发展“新基建”的必要性(一)“新基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实质上是对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等政策的延续,根本目的是补齐现代化经济基础设施的短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是网络效应、平台效应和赋能效应,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大量涌现提供坚实基础;融合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德州市以宁津县智城明项目、世冠慧冷链平台项目、盖世万泽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等为代表,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德州以市应用技术研究院综合服务楼项目等为代表,有力支撑科学技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等。

(二)“新基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基建”不仅是我们“危中求机”的胜负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新基建”具有乘数效应,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

“新基建”建成后会为更多的产业和应用提供基础环境和条件,从而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和企业,它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充分发挥对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速产业升级。

良好财政政策对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

良好财政政策对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

良好财政政策对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1摘要以城市圈为整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城市圈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财政政策的介入和支持,以促进城市圈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财政政策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一、我国城市圈及其经济发展简析我国对地域的划分以行政区划作为基本的单元,而城市圈是指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总体。

具体来说,城市圈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城市、连同与这些核心城市具有相当密切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周边城市所构成的圈层式结构,以核心城市作为发展的中心,并以其发展力辐射到周边的城市,以其各自间的联通渠道作为偕同发展的依托,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城市圈的形成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该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城市圈是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高级形式,其构成为各个城市在更大范围内提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会。

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原理尽管伴随着我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的推广与实践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圈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鉴于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各个城市圈之间在地理区位以及要素禀赋上都有差异,区域内外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使得区域内的经济关系发生扭曲,甚至导致区域经济趋向于无序化。

这将导致城市圈内的相对欠发达城市或欠发达区域处于不利地位,削弱其对整个城市圈经济体的贡献,同时降低其对核心发达城市市场需求的支持和资源及产品的供给能力。

故而,核心发达城市也受制于整个城市圈的发展,甚至无法释放其作为核心城市的带动经济发展作用。

可见,单纯依靠城市圈内各经济体自身的协调发展很难实现整个城市圈的共同繁荣,需要政府施以适当的财政政策予以协调。

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路径思考

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路径思考

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路径思考作者:屈燕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17期摘要:遂宁作为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审慎分析遂宁的优势与难题,梳理遂宁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实践举措,并提出优化自身条件,营造融入环境;树立产业大融入理念,推进产业大融入;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借力发展等路径建议。

关键词:成渝主轴节点城市;优势与难题;实践举措;路径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056-0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1],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责任。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此作出明确部署,“支持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合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1]。

遂宁作为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努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一、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优势与难题(一)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优势遂宁地处成渝地区中部、发展主轴轴心,位于接受成渝“双核”共同辐射带动的最佳位置,具有区位空间优势;全市镇村道路通畅,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骨架,省道、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体系,享有至成渝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便利,具有交通枢纽优势;自2007年在全省率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以来,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主线,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成功创建全球绿色城市等多张名片,具有生态发展优势;已初步构建“5+2+1”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包括锂电及新材料、油气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现代产业优势聚集区,与成渝两地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具有特色产业优势;近年来遂宁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突破1 500亿元,达1 519.87亿元,年均增长7.5%,每年跃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在全省排名连升3位,具有发展增速优势[2]。

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

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

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向网络空间的延伸,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和人文交流的数字通路。

建设面向国际的"数字丝绸之路",是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枢纽,深化中国与国际数字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

根据《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发展基础。

具有战略互信、深化开放的政策基础。

中国与国际共同制定的《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出,实现地区互联互通符合中国和国际共同利益。

通过双方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级工作层面合作等战略对话平台与协商机制,签署《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落实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 )》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国际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推进未来五年各领域合作,凝聚共识提升战略互信,为建设面向国际的"数字丝绸之路"奠定政策基石。

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国际汇聚共识、对接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成为深化中国与国际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具有稳固坚实、互利共赢的产业基础。

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合作平台稳步发展,促成一批数字化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国际国家推广应用。

信息港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启动运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发布, 文莱一经济走廊、泰国正大一建工科技产业园等一批"走出去"合作平台为中国与国际国家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奠定了潜力基础和拓展了发展空间。

企业间合作更加紧密,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大在国际国家的投资力度,阿里巴巴投资来赞达(LaZada ),并在马来西亚建设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 ),腾讯投资虾皮(Shopee )围绕在线游戏、在线购物等方面加强合作。

对喀什、霍尔果斯两经济“特区”税收政策取向的思考

对喀什、霍尔果斯两经济“特区”税收政策取向的思考

明确提 出:在喀什 、霍尔果斯各设 一个经济开发区 ,实行 特殊经济政策 ( 以下简称 “ 特区” )。这说明 中央 已经把新 疆发展产业聚集 园区建设提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 , 通过创新少 数 民族地 区口岸开发开放 的体制机制 , 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为 我阚对外 开放 的重要 门户 和基地 ,以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
收政策对 口岸投 资发展能产 生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对各种 生 产要素 的极其 匮乏 是制 约新 疆边境 口岸发展的瓶颈 ,因此 , 口岸发展对 吸引 、 利用外 资和国内东中部地区的资金 、 技术 、
人才就显得特别地重要 。尤其在当前新疆 口岸 的基础设施 、
法有关规定结合 新疆 实际分别制定 了 “ 招商引资 ” “ 和 吸引
则 以天然气运输为丰 。同时 ,阿拉… 口的作 用丰要是进 口,
而霍尔果斯 的作用则 丰要是出 口。其他 口岸的过货 最都 比较
小 ,如喀什 的红其{= i 7 甫口岸地处高海拔地区 ,虽然开通历史
很 久, 但年过货最仅为阿拉I 口的 6 l I %左右 。 另外 , 边 家
古、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 斯坦 、 塔吉克斯坦 、 阿
另一方面新疆外贸基本是 “ 两头在外 ”的进 出 口格 局。出 口
西部地 区前列 。 新疆经济对外贸 的依存度约为 2%左右。 0 总 体 f 步形 成沿边境线 、 已初 沿亚 欧大陆桥 和沿交通 干线 的伞
方位 、多层 次 、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 贸易 的繁荣 ,
( )税收政策在 口岸发展中起 着重要促 进作用 ■
边境 口岸在 中吲 新疆 区域发 展 中所处 的特殊外 部环
还是从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 发展同 中亚的经济合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罗天舒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字数:3867文_ 罗天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为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不同需求,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不断改进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营造了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税收环境。

促进创业创新的既有税收政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和创新相辅相成,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和应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条件。

税收政策将创业和创新作为基本着力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优惠政策体系。

在促进创业方面,一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

创业初期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国家为鼓励小微企业做活、做大、做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税收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所得税方面,税法规定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低税率。

在此基础上,2010年国家允许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使其实际税率从20%降至10%。

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3月、9月,国家先后四次扩大享受减税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

现行政策规定,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均可享受减半征税。

在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税。

2013年8月1日,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中月销售额或营业额2万元以下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自2014年10月1日起,免税范围扩大到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受益面惠及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是鼓励重点就业群体创业。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26•【字号】晋市政发[2008]22号•【施行日期】2008.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晋市政发〔2008〕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一)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意义的认识。

“十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对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市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由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市服务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徘徊状况,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加快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建设经济强市,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议题,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支持发展服务业的目标和思路。

针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要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活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市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政策拉动、项目带动、工作推动等手段,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市服务业走上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2007年基础上提高4个百分点,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35%左右,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10篇

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10篇

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10篇四年来,海南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心得体会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是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以“4·13”为重要里程碑,海南全省上下紧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千载难逢历史机遇,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突出协调内生特点、提升绿色普遍形态、奋进开放必由之路、坚持共享根本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彩开局,蹄疾步稳奋力前行。

一是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始终将完善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作为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的根本前提,在中央殷切关怀、部委鼎力支持下,推动150多个政策文件先后出台,“1+N”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全面成型。

始终将落实早期安排、争取早期收获作为重中之重,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减税超过65亿元,三张“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超70亿元,“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试点展开,加工增值免关税、“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等多项政策释放红利。

货物贸易规模突破千亿,经济外向度达到27%,较五年前提高约6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自2017年以来连续四年翻番,经济小省迈向外资大省行列。

开放是岛屿经济的生命线,是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2021年,海南经济增速达到11.2%,两年平均增速7%,分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

自贸港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平台,“南海明珠”世界能见度日益提升。

二是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增添高质量发展原动力。

坚持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累计发布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13批共123项,其中3项获国务院表彰推广,“多规合一”改革、新一轮农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级医保统筹开全国先河,国资国企等重点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0.20•【字号】鲁政字〔2020〕221号•【施行日期】2020.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0年10月20日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精准支持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现提出如下财政政策:一、支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1.大力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钢铁、炼化、焦化、化肥等行业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给予奖励,引导企业加快产能置换出清。

实施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奖补政策,对异地迁建、关闭退出和就地改造企业给予分类补助,促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2.大力支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设立重大项目要素收储交易专项基金,支持开展能耗等指标收储交易,定向用于重大产能布局调整项目。

整合资金实施技改奖励和财政贴息等政策,重点支持“零增地”和智能化技改项目。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3.大力支持发展新动能。

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类资金,对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给予股权投资支持,完善“云服务券”补助政策,重点支持工业设备上云,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区。

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软件等新产品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产品推行政府采购首购制度,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对高端芯片产前首轮流片费用给予补贴,对承担技术含量高的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给予奖励,加快培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

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举措

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举措

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快推进政策性税收优惠,以刺激经济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福祉。

首先,中国的政府采取了若干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和研发。

在税法以及专项税收优惠政策中,中国政府规定对科技型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等采取投资免税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投资技术研发,帮助科技型和新能源企业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其次,政府出台了“一带一路”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

政府推行了“一带一路”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缓解企业在跨境交易中的税收负担,减少跨境贸易成本,增加跨境经济活动。

再次,中国政府重点针对产业特色开展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发展特殊行业。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独角兽企业、生态环境产业等采取更多的税收优惠,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政策性行业的发展,使经济更加结构化。

此外,中国政府还按照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地方发展。

通过减轻地方企业负担,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激发和促进就业,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改善居民收入,政府还采取了一些个人收入税收优惠政策,以改善个人收入分配,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包括实行收入税改革,减轻个人税负,实施境外税收协定,等等。

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政府不仅给予个人收入税的优惠,而且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为手段,不仅为社会资源投入提供优惠,而且还作出了大量努力,加大社会经济投资,激发经济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和社会竞争力。

希望随着政府的改革政策和政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能够真正落实,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调研报告

成渝双城经济圈调研报告

成渝双城经济圈调研报告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指中国四川成都市和重庆市两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所形成的一大经济区域,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经济实力增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两个城市分别是中国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城市,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投资者。

2.交通便利: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发达,成都和重庆之间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进一步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此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还规划建设了多个国内外航线的机场,使得两地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3.产业结构优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人才集聚效应: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成为西部地区最具人才优势的城市之一、两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为经济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1.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市场的互补性强,但两地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平衡。

两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实现共同发展。

2.资源约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严重。

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的一大障碍。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重要的课题。

3.城市化进程:成渝双城经济圈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问题等。

怎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创业环境。

“一带一路”背景下宜宾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宜宾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Electronic Bussiness | 电子商务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76“一带一路”背景下宜宾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吴斯科 白冬梅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0一、引言“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倡议提出,增加了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机会进而扩大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而跨境电商如同全球贸易的“供血系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起着先导作用。

二者互补支持,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电商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8年宜宾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96.9亿元。

跨境电商在中国发展非常迅猛,中国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将达到40%。

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对宜宾市外贸业起到推动作用,借势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建设,跨境电商市场潜力将进一步迸发。

融入“一带一路”背景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的课题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学者将研究视角集中在宏观发展上,但较少有着眼于某一个城市作为研究视角,对于强化此项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

如柴跃廷(2013)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田丽等(2020)研究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外贸业务的发展环境。

2.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不同问题。

如王林等(2014)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张建芹等(2014)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存在消费者不信任、服务配套及沟通等问题;韩艳(2020)研究了跨境电商背景下人才培养策略。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地域跨境电商发展的策略。

如程宇等(2014)、李清沛(2019)、周芳(2019)、黄莉等(2020)。

中国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存在地区的差异性和个性。

因综合原因,沿海开放城市的外贸业较为发达,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因此跨境电商和货运代理业务较为繁荣。

作为内陆枢纽港口城市的宜宾有着化工产品、纺织服装、白酒和茶叶等传统出口优势产业,宜宾市政府积极响应四川省政府的政策文件,积极出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政策,但宜宾市由于缺乏跨境电商主体企业建设、人才供应不足和综合效应不显著等制约因素影响,“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广阔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招商发展推介会发言稿范文

招商发展推介会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招商发展推介会,旨在向大家展示我们地区的独特优势、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

首先,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我们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地区的发展成果和未来规划。

一、区位优势显著我们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交汇地带,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

同时,我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投资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我们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些产业不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们已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三、政策优势明显我们地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宽松的环境。

主要包括:1. 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引进的项目,给予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2. 人才引进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全方位支持。

3. 财政扶持政策:对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四、投资环境优越我们地区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具体表现在:1. 政策透明: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2. 服务高效:建立健全“一站式”审批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3. 法治保障: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女士们、先生们,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地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热忱欢迎广大投资者来此投资兴业。

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预祝本次推介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10•【字号】德政办字〔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德城区、陵城区、齐河县人民政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以德州市德城区、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开发区(以下简称“四区”)为德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核心区域,以周边旅游、人文资源为补充,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契机,发挥我市北接京津冀,南融省会经济圈,西联沿黄领域相关城市,东达渤海湾的十字枢纽地位,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业态创新,提升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行业能级,实现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增效,打造“立足鲁西北、服务冀东南、辐射京津冀鲁地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二、工作重点(一)繁荣夜经济、打造消费热点促进知名商贸企业全面布局。

建设一批24小时便利店。

发展一批高品质夜营餐饮店铺。

打造一批24小时城市书房。

延长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现有文化场馆开放时间,丰富大剧院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和场次。

依托城市夜景灯光、地标性建筑、商业中心、步行街、剧院、演艺中心、文化产业园区、景区等场所,融入美食简餐、咖啡茶饮、深夜影院等周末品牌文化。

举办富有地域特色的旺季夜市、消夏美食节、文化艺术节、音乐节、啤酒节等节庆活动,营造宜商宜游的消费体验环境。

打造董子文化街、董子文化巷、岔河(唐人中心、万达中心)、德百奥莱中心、长河公园、运河九龙湾、运河古街、德州学院步行街等一批夜游经济带。

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 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

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  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

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合肥经济圈税收政策落实调研纪实安徽省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合肥,一座璀璨耀眼的省会“明珠”在中部日益崛起,它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诸多区域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皖江示范区发展的双核之一,又是皖北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合肥经济圈能否实现腾飞,事关省内各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乃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为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服务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职能作用,省局所得税处组织人员对合肥经济圈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会议、实地检查、重点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了经济圈内地税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充分掌握了落实税收优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亲身感受了合肥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般的场景,切实提升了对省委、省政府推进省会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地税部门以积极的姿态、创新的意识,主人翁的责任,全面融入经济圈建设大潮,倾心为经济圈建设保驾护航。

一、经济圈地税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情况2010年,经济圈各市、县地税局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度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最大限度的拓展政策应用空间,充分释放优惠政策效应,不折不扣地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贯彻执行到位。

据统计,2010年,经济圈各市县共减免地方税收8.8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加了0.6亿元,其中,减免营业税2.58亿元,企业所得税5.35亿元,个人所得税1611.5万元,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0.57亿元。

此外,经济圈地税部门还审批缓交税款2.55亿元,比2009年增加0.8亿元,增加了25%。

2011年上半年,经济圈各市县共减免地方税收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亿元,增长了14.5%。

其中,减免营业税1.29亿元,企业所得税3.99亿元,个人所得税421.5万元,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2875万元。

此外,经济圈地税部门还审批缓交税款2996万元。

在充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经济圈各市、县地税部门还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2010年全年共组织收入321.5亿元,增长14%,其中地方税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2011年上半年,共组织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59亿元,增长23.0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法规类别】税收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税总发[2015]63号【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日期】2015.05.05【实施日期】2015.05.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税总发〔2015〕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动性2015年以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

同时,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之中,外部需求收缩,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调动各方积极性,狠抓工作落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各级税务机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顺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的主动性。

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税收促进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主动寻找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始终坚持依法征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5〕32号文件印发),把依法行政、依法征税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预算确定的税收收入任务。

聊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聊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聊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引言1.1 聊城市物流产业的重要性聊城市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物流产业是一个为其他各个产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效率。

在现代社会,物流已经成为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运作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准时率,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物流产业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一个物流产业发达、运作高效的城市通常也意味着该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较为活跃和成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资源流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聊城市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城市整体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聊城必须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健康地发展,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全面发展。

1.2 聊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背景聊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聊城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物流产业的发展背景十分重要。

聊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坐落于京津济黄四大经济圈的交汇点,连接着华北、东北、东部沿海地区,聊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聊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京沪高速公路、京福、济茌、京沈、济青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四通八达,为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聊城还拥有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选择。

聊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物流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优势条件为聊城市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聊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聊城市物流产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物流业务量不断增长。

目前,覆盖范围涵盖城乡,服务领域涵盖多个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效应促进经济圈加快发展——合肥经济圈税收政策落实调研纪实安徽省地方税务局所得税处合肥,一座璀璨耀眼的省会“明珠”在中部日益崛起,它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诸多区域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皖江示范区发展的双核之一,又是皖北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合肥经济圈能否实现腾飞,事关省内各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乃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为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服务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职能作用,省局所得税处组织人员对合肥经济圈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会议、实地检查、重点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了经济圈内地税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充分掌握了落实税收优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亲身感受了合肥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般的场景,切实提升了对省委、省政府推进省会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地税部门以积极的姿态、创新的意识,主人翁的责任,全面融入经济圈建设大潮,倾心为经济圈建设保驾护航。

一、经济圈地税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情况2010年,经济圈各市、县地税局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度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最大限度的拓展政策应用空间,充分释放优惠政策效应,不折不扣地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贯彻执行到位。

据统计,2010年,经济圈各市县共减免地方税收8.8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加了0.6亿元,其中,减免营业税2.58亿元,企业所得税5.35亿元,个人所得税1611.5万元,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0.57亿元。

此外,经济圈地税部门还审批缓交税款2.55亿元,比2009年增加0.8亿元,增加了25%。

2011年上半年,经济圈各市县共减免地方税收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亿元,增长了14.5%。

其中,减免营业税1.29亿元,企业所得税3.99亿元,个人所得税421.5万元,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2875万元。

此外,经济圈地税部门还审批缓交税款2996万元。

在充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经济圈各市、县地税部门还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2010年全年共组织收入321.5亿元,增长14%,其中地方税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2011年上半年,共组织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59亿元,增长23.05%。

二、地税部门服务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做法(一)高度重视,主动融入。

各地充分认识省委省政府确定省会经济圈建设在加速安徽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性,始终把地税工作主动融入经济圈建设大局中。

一是迅速行动。

去年初,各地都迅速组织学习经济圈建设的相关文件,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并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相关责任科室具体承办,全面助推经济圈建设大潮。

合肥市局及时制定出台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统筹处理好聚财与调控、执法与服务、管理与监督、继承与创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切实提高地税部门在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淮南市局推选“三专服务”,即即设立专门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确定专人跟踪,全力支持承接产业转移。

二是当好参谋。

六安市局针对经济圈建设中的调结构、上规模、增收入、促发展等问题,通过专题汇报、报送信息、参与征文等形式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经济执法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原巢湖市局深入分析本市在区位、政策、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区位优势,立足实际从科学设定用地指标、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有效建议;桐城市局及时为政府提供税源等经济数据分析,为政府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市委、市政府采纳了地税部门建议,出台了《关于工业企业三年翻番的实施意见》,对当年达到年度目标的翻番企业土地使用税返还20%,其中对亩均工业税收超过8万元的另按超出比例返还(直到100%为止)给企业用于扩大生产。

截止今年6月底,政府已落实此项财政返还458.55万元。

三是促进招商。

各地加强与发改委、招商局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在招商引资中主动对接、提前介入、全程服务,第一时间提供税收咨询、第一时间推介优惠政策、第一时间上门执行政策,为本地区筑巢引凤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二)优惠落实,效应释放。

一是围绕经济发展全局落实优惠。

合肥市局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软件业等企业的落户和发展,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和保护环境资源,全力落实税收优惠,特别是园区建设,使集中园区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年共落实税收优惠5.2亿元。

二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落实优惠。

淮南市局在支持制造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自主创业、就业和再就业方面作用明显。

六安市局针对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电子电器等已成为本市支柱产业的现状,强化落实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不仅提升了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积极促进了产业集中群的形成。

三是鼓励就业再就业落实优惠。

六安市局认真履行下岗再就业、残疾人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2010年共对1655户纳税人共减免税收499万元;桐城市局组织汇编《支持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在各类人才交流会上广泛发放,与人社部门加强协调切实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2009年至今,共累计为634户下岗再就业人员减免地方各税费128万元。

(三)拓展空间,用活政策。

各地深入研究领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背景、精神实质、内涵蕴意,始终做到适用政策与坚持法治统一相结合、落实优惠与发挥调控职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政策。

一是利用税收管理权拓展政策实施空间。

合肥市局利用税务部门在个体税收核定的方式、幅度上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优势,在全系统率先对未达起征点纳税人设置较低应税所得率、提高门市开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完善个体税收核定方式、对残疾人取得各项劳动报酬给予最高标准优惠、降低建筑业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随征率等,促进经济圈内个体经济发展;桐城市局本着“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可以大胆探索,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用活用好”的总体原则,根据《安庆市地税局关于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宜地税函[2010]183号),全面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利用先行先试权拓展政策实施空间。

各地牢牢抓住享有先行先试权这一有利契机,在具体政策执行上勇于先行、敢于先试。

六安市局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后,在对小型微利企业如何认定、企业向个人借贷利息能否扣除、查增所得税额能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政策问题尚无上位法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切实做到从轻从宽执行,既较好贯彻了税法精神,又充分体现了上级部门的战略意图。

三是利用法定减免权拓展政策实施空间。

巢湖市局通过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严格履行法定减免权,在基层分局管理机构建立减免税台帐、在县(区)局建立减免税清册、在市局建立减免税电子档案,以层层跟踪监控的方式,既实行了税收优惠信息的全体共享,又较好避免了税收优惠的重复享受,从而将优惠政策实施空间真正拓展到位。

(四)强化征管,注重实效。

各地以强有力的征管举措为保障,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规范操作,而且不偏方向。

一是健全审批制度。

各地均制定减免税审批和备案管理办法,着重实行先行享受后续监管的落实方式,进一步完善提请、受理、审核、调查、确认、跟踪等一系列环节的规章制度,促使审批行为有序进行。

二是推行集体审议。

合肥市局、淮南市局积极推行涉税审批事项集体审议制度,对税款核定、减免缓税、股权转让、税前扣除、弥补亏损、资产抵免等涉及税收优惠的重大事项一律实行集体审议决定,杜绝了落实税收优惠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是深化纳税评估。

六安市局通过建立行业管理模型、深化纳税评估加大税收优惠落实力度,一方面实行对纳税人数据信息的分析反馈,另一方面加强对外部采集信息的比对分析,既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能力,又辅助纳税人及时享受税收优惠。

四是加强科技惠税。

合肥市局、淮南市局加大落实税收优惠中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征管“双平台系统”,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在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之间有效衔接、良性互动、流水作业,增强了落实税收优惠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五是推行“同城通办”。

六安市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行“有区域管理、无区域”征收,实现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全县(区)任一办税机办理涉税事项。

(五)优化服务,树立形象。

各地积极探索构建综合性、立体性的税收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水平,在各级开发园区和广大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一是效能服务。

合肥市局以深化效能建设为抓手,对不符合、不适应经济圈建设实际需要的各项制度予以修订完善,大力提升服务示范区企业效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

同时,各地均在本部门税收网站上建立经济圈建设专门板块,及时公开发布涉及省会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重点宣传服务经济圈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营造公开透明的税收环境。

二是减负服务。

桐城市局优化审批流程,纳税人在新办或变更税务登记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一并提出税收优惠资格等相关涉税资格认定(变更)申请;对转移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及申请税收优惠的程序。

三是沟通服务。

各地加强与开发园区管委会的联系沟通,积极组织汇编各类税收优惠免费提供给管委会相关部门和园内企业,认真协助做好招商、亲商、稳商服务工作。

四是个性服务。

各地根据不同行业和户型,分别确定“一对一”服务企业和示范区重点服务企业,并针对企业不同需求,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积极提供个性化服务。

五是全程服务。

企业入驻前,主动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沟通获取企业信息,提前筹划对接方案;企业投资中,安排专人联络,协助企业办理涉税等事宜;企业落户后,实行专人跟进,24小时接受预约,“全天候”提供服务。

三、制定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问题通过实践,各地在落实税收优惠、支持经济圈建设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特定情形下的企业是否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识不统一在督导过程中,不少企业反映,母公司在外省,在我省示范区内设立子公司,其母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因母公司扩大产能和经营规模而设立,其经济性质、经营内容、产品种类、销售渠道等均与母公司一致,仅仅因成立子公司需要而设立了不同的公司名称,对此,该子公司是否可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比同母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本应享有的税收优惠,企业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不一,从而难以真正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同时,“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60%)”的规定不合理,传统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难以享受税收优惠。

(二)地方政府对示范区内招商企业给予的财政补贴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的效果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通过走访各地集中园区和开发园区管委会了解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以较为优惠的地价吸引承接转移企业,并在企业建成投产后,对企业缴纳的地价款,以一定比例数额的财政补贴形式返还给企业,从而充分调动企业投资兴产的积极性,同时,各地为节约土地资源,对单位土地税收贡献率高的企业,按一定的条件给予土地使用税财政返还等税收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