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变废为宝》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上册《变废为宝》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废弃物改造作品,并撰写改造过程的心得体会。
2.教师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总结,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师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弃物,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研究废弃物改造的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变废为宝》。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几何图形知识,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讲解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废弃物改造中。
2.介绍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为学生后续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五、案例亮点
1.融合环保教育与数学教学
本案例将环保教育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改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本案例以生活中的废弃物为素材,创设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特征及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分类、计数、测量等)对废弃物进行创意改造,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数据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活动的设计,让大班儿童了解到废物也能变为宝贵的资源,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废物也能变为宝贵资源的概念;2.学习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将废物利用起来;3.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4.提高儿童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材料1.废旧报纸、杂志、瓶盖、空罐头等废物;2.胶水、剪刀、彩笔等工具;3.PPT课件。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普及(5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普及废物利用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废物并不是无用之物,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思维和技能,将它们变成有用的资源。

第二步:收集废物(10分钟)让学生分组,利用课前带来的废旧报纸、杂志、瓶盖等废物,收集环境中的废物。

鼓励他们观察和发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创意和有意义的东西。

第三步:设计变废为宝的作品(15分钟)让学生在团队中讨论和设计变废为宝的作品。

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看看他们能否将废物重新利用,并打造出更好的产品。

第四步:制作作品(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利用手头的废物工具,开始制作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废物,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意义和实用性。

第五步:展示作品(20分钟)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让其他小组评判和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六步:教学反思(10分钟)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这个活动所取得的收获和成就。

同时,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反思这个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通过创新思维和技能,将废物转化成宝贵的资源。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还增强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个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变废为宝的教学教案

变废为宝的教学教案

变废为宝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废为宝”的概念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热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变废为宝”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讨论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3. 分享一些成功的变废为宝案例。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废物的看法和经验。

2.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将废物转化为宝贵资源。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废物分类和处理方式。

2. 思考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并准备下一步的实践。

第二章:废纸的再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纸的再利用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废纸的来源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2. 展示废纸再利用的实例和技巧。

3. 探讨废纸再利用的环保意义。

教学活动:1. 观看废纸再利用的视频或图片。

2. 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纸制品,如折纸、纸花等。

3. 分享和讨论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

作业:1. 收集废纸并尝试制作一些纸制品。

2. 思考废纸在其他领域的再利用可能性。

第三章:废塑料的回收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塑料的回收方法和利用途径。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废塑料的来源和回收的重要性。

2. 展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实例和技巧。

3. 探讨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环保意义。

教学活动:1. 观看废塑料回收利用的视频或图片。

2. 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废塑料制作一些小制品,如塑料花瓶、笔筒等。

3. 分享和讨论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

作业:1. 收集废塑料并尝试制作一些小制品。

2. 思考废塑料在其他领域的回收利用可能性。

第四章:废旧电池的环保处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和正确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废旧电池的成分和环境危害。

2. 讲解废旧电池的正确处理方法和回收程序。

变废为宝 幼儿园主题教案

变废为宝 幼儿园主题教案

变废为宝幼儿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方法;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3.学习变废为宝,用垃圾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垃圾,为什么要垃圾分类;2.垃圾分类的方法;3.如何变废为宝:垃圾手工制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把垃圾分类桶带到教室,让幼儿们感性地认识垃圾。

2. 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1.引导幼儿看图说话;2.播放小视频,给幼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3.让幼儿自己动手分类。

3. 垃圾分类的方法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桶,边分类边讲解;2.可以通过画图、比赛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

4. 如何变废为宝:垃圾手工制作1.为幼儿准备不同种类的垃圾,如废纸、塑料瓶、废旧衣服等;2.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垃圾制作出有用的物品,如废物的艺术品、废物制作玩具等;3.分享制作成果。

5. 结束环节在结束环节中可以总结复习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恰当地评价幼儿们的表现,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

四、教学建议1.教学时要让幼儿们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并感性认识垃圾的重要性。

2.搭配小视频、图片、真实垃圾分类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垃圾分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3.在垃圾手工制作时,要引导幼儿用创意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不拘泥于成品,发散思维,看到垃圾的“美”。

五、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1.观察幼儿在分类垃圾的过程中是否正确、认真,是否有意识地分类;2.观察幼儿在变废为宝制作时是否具有创意和想象力,成果是否有独特的美感;3.与幼儿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思考和建议,看看幼儿是否已经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绘本阅读、游戏等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在教室里布置环境,营造环保的氛围,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垃圾分类,爱护周围的环境,变废为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及教学反思教案标题:变废为宝(大班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4.通过废物利用的实际操作,增加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废纸、废塑料瓶、废旧布料、胶水、剪刀、颜料、画笔、海报纸、彩纸等材料。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环保的概念,并与幼儿讨论:你们是否听说过“变废为宝”这个说法?它是什么意思?2.呈现(10分钟)教师将各种废物展示给幼儿,然后要求幼儿分辨出这些废物属于哪一类(纸、塑料、布等)。

3.讲解(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废物分类,并解释各类废物的处理方法和有关知识。

4.实践(1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废物利用的手工活动,例如制作废物分类海报、玩具等。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并强调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废物分类的概念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将废物进行分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废物利用的手工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这种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学知识。

然而,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的介绍可能过于简单,幼儿对于环保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例和图片,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其次,废物利用的手工活动可能有些难度对于一些幼儿来说过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此外,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调动幼儿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的来说,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培养了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手工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中班手工活动变废为宝教案与反思

中班手工活动变废为宝教案与反思

教案编辑专员:中班手工活动“变废为宝”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变废为宝”的概念,认识到废旧物品也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资源,减少浪费。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废旧物品,如:废纸、废塑料、废布料等。

2. 剪刀、胶水、颜料等手工制作工具。

3. 示例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变废为宝”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废旧物品的用途。

2. 演示:教师展示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3. 制作:教师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废旧物品和制作工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4. 创作时间: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5. 展示和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创作过程,让家人也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参观废品回收站,了解废品回收的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4.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

5.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和创新。

2. 实践法:教师指导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

4.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让他们了解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学会将废弃物品变为有用的物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废弃物品的再利用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废物利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并能够独立完成废物利用作品。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弃物品(如瓶子、纸盒、绳子等),展示板,投影仪。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废弃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认识到废物可以变为有用的物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废弃瓶子为例,讲解如何将其变为花瓶,并展示制作过程。

讲解过程中,强调废物利用的意义,引导幼儿关注环保。

3. 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分发废弃物品,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如何将这些废物变为有用的物品。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教师对每组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废弃物品示例制作过程图解环保标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废弃物品,共同完成一个废物利用作品。

2. 答案: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花瓶、笔筒、玩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废物利用的技巧,提高了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废弃物品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变废为宝 幼儿园教案

变废为宝 幼儿园教案

变废为宝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关注环保的意识,增强其环保意识;2.让幼儿了解回收利用废品的重要性;3.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让幼儿尝试将废品变废为宝。

二、教学内容1.看视频:《愚公移山》2.听故事:《垃圾转变成宝贝》3.制作废物利用装饰品:童话人物手环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愚公移山》,并和幼儿交流视频中所传达的意义:只要有决心,就能战胜困难。

第二步:讲故事讲故事《垃圾转变成宝贝》,让幼儿了解到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第三步:制作童话人物手环1.准备材料:纸板、色纸、剪刀、胶水、钢笔等。

2.手环制作流程:1.按照手环大小的尺寸剪下纸板,在纸板上设计童话人物的头像,然后剪出。

2.将色纸折成小块,并且利用剪子随便剪成小块。

3.将剪开的小块色纸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分别装饰到童话人物头像上。

4.获得相同图案的两张纸板后,找一个小纸条将其粘盖在一块纸板上。

5.套上折好的卡纸,装饰好的童话人物扣在卡纸上面。

6.使用钢笔或者颜色粉笔在童话人物周围涂色,粘密钥扣或者胶带并等待黏合。

第四步:总结1.询问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2.强化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概念;3.告诉幼儿将好战老师和学到的知识传达给父母或者朋友。

四、教学评估1.观看幼儿创作的童话人物手环,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2.监听幼儿能否在课后告诉家长学到了什么知识,是否和家长交流了废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故事中是否应该将垃圾回收的概念更加深入地讲解或者从多角度进行阐述;2.制作童话人物手环是否可以使用更为环保的材料,在作品使用后是否可以清洗、回收。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变废为宝教科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变废为宝教科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变废为宝教科版(五四制)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教育亦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绿色生活习惯的责任。本教学案例针对三年级上语文课程,以教科版(五四制)教材为依托,结合“变废为宝”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通过实践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废弃物的价值,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它们转变为有用的物品,既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此案例注重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人性化、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鼓励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3.组织小组汇报、交流,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与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
1.教师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的创设
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废弃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3.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为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倾听、表达、沟通,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大班《变废为宝》教案(8篇)

大班《变废为宝》教案(8篇)

大班《变废为宝》教案(8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详细设计和安排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预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大班《变废为宝》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展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变废为宝》教案(精选8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大班《变废为宝》教案1活动目标1.喜爱阅读学问类读本,情愿参加环保行动,爱护环境。

2.进一步丰富有关可回收利用的东西方面的学问。

3.初步了解变废为宝的方法。

4.培育幼儿的观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力量。

重点难点引导幼儿参加环境爱护。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有肯定的阅历,熟悉可回收利用标志。

2.材料预备: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一、复习大书1.师:上次课我们熟悉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们还记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吗?2.全体幼儿齐读大书《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复习学过学问。

二、熟知图标1.教师出示可回收利用标志图标,提问:(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标志?你怎么看出来的?(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

2.教师出示带有可回收利用标志的各类实物,发放给小朋友们找出标志。

3.出示不行回收利用标志,提问:有哪些东西是不行回收利用的?4.出示多张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和不行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请小朋友进展分类并贴上标志。

三、废旧物品手工制作展现1.教师提问: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来做什么?2.通过视频展现废旧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儿自己动手,变废为宝。

1.师:这些玩具得意吗?你们可别小看这些废旧物品,我们可以用它做出许多好玩的玩具,现在我们也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变废为宝,好吗?2.幼儿制作玩具。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变废为宝》教学年级:大班科目名称:科学教学主题:变废为宝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识废弃物的危害性。

2. 了解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一、课前准备1. 教师给学生准备好废物图片,如废旧纸张、废旧衣服、废纸板等。

2. 准备好废物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3. 准备好废物制作材料,如废旧纸张、布料等。

二、引入新课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废弃物品图片,让学生看看废弃物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里产生的废弃物品是怎样处理的。

3. 问学生是否有将废弃物品重新利用的经验。

三、讲解1. 讲授废物循环利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废物利用起来。

2.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废物再利用的例子,并讲解废物再利用的方法。

四、实践1. 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废物材料,自行设计制作一些家居用品,如笔筒、花瓶等。

2. 学生可将自己的制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分享。

五、总结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意义。

2. 强调环保与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到家中寻找废物品,并通过再利用的方法制作出实用的物品。

2. 学生根据所做的作品编写一篇小作文,写出自己是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的。

教学方法:借助课件、图片、实物制作等方式进行讲解和实践。

教学重点:1. 督促学生从生活中的废物中寻找再利用的可能性。

2.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尝试利用废物品制作实用的物品。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2)3篇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2)3篇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2)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2)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变废为宝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变废为宝的方法和具体案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变废为宝》读本,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废弃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废弃物的关注。

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废弃物应该如何处理吗?2. 学习(15分钟)让学生阅读《变废为宝》这篇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变废为宝?- 为什么要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的方法有哪些?- 你能举例说明变废为宝的案例吗?3. 案例学习(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变废为宝的具体案例,例如:废纸的再生利用、废旧衣物的再制造等。

学生讨论并总结这些案例的特点和意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自己身边的废弃物,如何可以变废为宝。

每个小组从废纸、废塑料、废旧衣物等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出发,提出创新的方法。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5. 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并设置下一个学习任务。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变废为宝》,了解了变废为宝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了一些变废为宝的方法和具体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废弃物的关注度较高,对变废为宝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变废为宝的方法和意义,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然而,在小组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废弃物的变废为宝方法仍然比较被动,没有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教育。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变废为宝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养成,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变废为宝”的概念;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变废为宝”;3.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感知环境: 搭建环保主题区,让孩子们在环保主题区中进行观察、探究。

2.引入主题:通过引入环保的概念,让孩子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实践探究:在环保主题区中,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手工,从废旧物品中制作出新东西。

4.总结:引导孩子们将制作好的手工展示出来,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具材纸箱、废纸、废弃塑料瓶、废旧布料、自动铅笔芯等生活废弃物。

剪刀、胶水、彩色笔、毛笔、色彩纸等手工相关工具。

四、教学步骤1. 感知环境利用幼儿园的某一区域,构建环境保护主题区,该主题区应包含如下内容: - 环保概念板块:在该板块中,展示与环保相关的知识点和环保标语等; - 环保小实验板块:在该板块中,展示部分废旧物品通过小实验后得到的新颜色和新形态,让孩子们可以观察和学习; - 环保小组工作区:在该区域中,放置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品,让孩子们在自由创作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环保教育。

2. 引入主题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环保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然后以如下的问题向孩子们提问: - 什么是环保? -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环保? - 我们平时应该如何保护环境?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们感知环境,理解环保概念,增强环保意识。

3. 实践探究教师将一些生活废旧物品带到主题区,让孩子们了解并观察各种废旧物品的形态和特点。

引导孩子们在废旧物品中寻找创新点,并引导他们将“变废为宝”的理念融入到手工制作中。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及时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他们的表现及所做出的作品给予赞扬和鼓励。

4. 总结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手工制作进行展示,可以采用童话故事的方法,把孩子们制作的“变废为宝”的作品拼接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吸引其他的孩子们参与进来。

《变废为宝》教案

《变废为宝》教案

《变废为宝》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1. 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2. 常见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常见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重点:废物的分类、危害以及变废为宝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废物分类图卡、实验器材、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废品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废物问题的关注,提出“如何变废为宝”的问题,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2)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废物及危害。

(2)展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讨变废为宝的方法。

(3)分组实验:利用废纸、塑料瓶等物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实验。

4. 例题讲解:讲解废物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相关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废物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废为宝》2. 板书内容:(1)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2)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废物的分类及危害。

(2)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 答案:(1)废物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危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人类健康等。

(2)实例:废纸回收利用、塑料瓶制作环保袋、废旧衣物捐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废物分类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1)开展废物资源化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废物处理设施,了解废物处理流程。

变废为宝的教案初中

变废为宝的教案初中

变废为宝的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的再利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废物再利用的意义2. 手工制作技巧3. 环保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废物再利用的实例,如用废旧瓶子制作的花瓶、用废旧报纸制作的手提包等,引发学生对废物再利用的兴趣。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废物再利用的例子。

二、讲解废物再利用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包括环保、节约资源等方面。

2. 学生讨论废物再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三、手工制作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分发废旧物品,如废旧报纸、瓶子、纸盒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手工艺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制作好的手工艺品进行展示。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废物再利用的意义、手工制作技巧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艺品的制作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对废物再利用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进行评价。

3.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收获。

教学资源:1. 废旧物品,如报纸、瓶子、纸盒等。

2. 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互助。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

2. 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开展团队合作手工制作活动。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布料等。

2. 剪刀、胶水、颜料等手工制作工具。

3. 示例作品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

3. 示范:教师或演示废旧物品制作成手工的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4. 制作:幼儿分组进行团队合作,选择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

5. 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分享、互助等。

3. 搜集幼儿作品,进行作品评价。

4. 调查了解幼儿对废旧物品利用的认识和行为变化。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废旧物品,进行家庭手工制作活动。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废品回收站,了解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

3. 环保主题活动:开展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

2. 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 尊重每个幼儿的创意和想法,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九、教学评价表:幼儿姓名:_________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1. 动手能力| |2. 创造力| |3. 团队合作| |4. 环保意识| |5. 作品质量|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认识到了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培养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于变废为宝的教案

关于变废为宝的教案

关于变废为宝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环境保护》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围绕“变废为宝”的理念,详细讲解废物的分类、再利用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物的种类、分类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将废物变为宝贝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废物分类、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废物变为宝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废物样品、展示架。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废物利用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变废为宝”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废物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2)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3)案例分析:介绍国内外废物利用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废物再利用的可行性。

3. 实践操作(2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废物样品和学具。

(2)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讨论并设计废物变为宝贝的方案。

(3)学生动手实践,将废物变为宝贝。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师生共同评价,从创意、实用性和环保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废物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废物再利用方法:回收、改造、创新。

3. 环保理念: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1)废纸箱变身为收纳盒。

(2)空饮料瓶制作花瓶。

(3)废旧衣物改造成环保购物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废物利用创意大赛。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环保动态,了解更多废物利用的新技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

综合实践课教学变废为宝(2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变废为宝(2篇)

第1篇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综合实践课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成为了实施“变废为宝”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综合实践课,引导学生将废弃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物品,实现环保与教育的双重目标。

一、教学目标1.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创新精神激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进行创新改造,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3.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废弃物品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废弃物品,如塑料瓶、纸盒、布料等,并学会对这些废弃物品进行分类。

2. 变废为宝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将废弃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如塑料瓶制作花瓶、纸盒制作收纳盒等。

3. 环保工艺技术:介绍一些环保工艺技术,如废旧塑料回收、废旧纸张再利用等。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变废为宝”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设计、制作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项目式学习:以一个具体的项目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完成项目,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成功的“变废为宝”案例,让学生了解变废为宝的过程和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变废为宝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实践案例1. 塑料瓶花瓶:将废弃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剪去底部,再在瓶身上绘制图案,制作成花瓶。

2. 纸盒收纳盒:将废弃的纸盒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用胶水粘合,制作成收纳盒。

3. 废旧衣物改造:将不再穿的衣物进行裁剪、拼接,制作成新的衣物或家居用品。

4. 废旧纸张利用:将废旧纸张制作成手工艺品,如剪纸、书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废为宝》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五册第12课《变废为宝》。

易拉罐、塑料瓶、金属片、木头、旧挂历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

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

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设计理念: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并且通过“比赛招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多种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注:材料分类:⑴纸质类:挂历纸、包装纸、糖果纸、牙膏盒、烟盒、牛奶盒、纸杯、纸卫生纸纸筒等。

⑵塑料类:果冻壳、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塑料瓶、塑料盆、塑料杯等。

⑶木质类:冰棒棍、木条、不同质地的木板等。

⑷金属类:易拉罐、牛奶罐、各类废旧金属类物品等。

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收集另外一类可以是各地区特色的地方材料:如:棉花、泡沫、尼龙线、、贝壳、麦秆等等。

学具准备:各类可利用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真聪明,团结合作本领大。

(老师讲述的时候结合手部的动作)学生应该能猜出谜底是手。

2.大家真棒。

我这儿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校园环保社和校园巧手社团联合举办一台擂台赛。

听说他们要在我们当中招聘一部分人才呢。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还真热闹。

“大家伙想参加吗?”“想”那首先我们要先来看看擂台赛的要求和规则。

出示擂台赛的要求:利用环保社提供“百保箱”内的各类材料来进行工艺制作,(注:百保箱里的材料应事先让学生收集好了放在里面)通过我们同学的巧手来制作,谁能将它们赋予更新更美的生命,谁就将获胜。

板书:擂台赛的项目:比赛过程中共有“三关”,必须闯过前两关后才能进入第三关。

“一、二两关均为智力知识类:包括1.比眼力2.比口才3.比智力,这两关比赛中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抢答。

这样你就将顺利进入“第三关”:能力测试设计关。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选拔”的方式,通过智力“闯三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激发他们探知的欲望。


二、发展阶段
1.出示图片,进入“第一关”
(注:除了给学生看书上的范图以外,可多找一些图片,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设计思路。


2.大家看看这些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范图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3.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4.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这一环节学生之间的讨论比较热烈,各自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异想天开的想法,对后面制作阶段有很好的帮助。

)5.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

(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

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欣赏阶段
1、欣赏范作。

2、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动手制作吗?我们可以先用一件单一的材料来实际制作一下。

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描述来进行示范。

根据学生说到的方法,拼贴:用火柴按一定的方向拼成太阳的形状;剪:把纸杯的上口剪开后,可折成花篮的形状;折:例如手工纸的一些折叠方法(千纸鹤等);卷:通过剪、折的方式以后,再用卷的形式表现(表现人物的头发和裙子的褶子花纹等)(设计意图:用较单一的方法给学生演示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制作基础平台。

)请学生上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材料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制作过程
1.祝贺你们,进入第二关。

请大家打开你们桌子上的“百保箱” 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⑵说说他们原来的用途是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⑶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你还能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并使他们有更多更大的用途。

⑷学生根据百保箱里的材料。

一一分析,并且说说自身的设计意图。

根据实际,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并加以补充。

2.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进入第三关,加油!⑴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注意:制作时,你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完成。

大家要大胆想象,人人动手,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比赛时间一到立即停手,不得再做。

要求: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⑵学生制作开始,(配乐和图片循环放映供学生参考。

)(学生作品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⑶学生进行创作,师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并辅助学生完成作业。

⑷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小作者自己简单地介绍一下,同时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使用的材料运用是否恰当。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自己手中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制作变的美丽了,拓宽设计思路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评价阶段
1.评奖:要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学生只能为其他小组作品投票(插小旗)。

(每一组把做好的作品都放到黑板前的展示台上,学生下去参观完再评)⑴互评: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插上小旗。

⑵自评:请获小旗最多的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⑶他评:请投票的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幅作品的理由。

⑷师评:在学生互动评价中适时介入评定,最后看哪一组的小旗最多,质量最高为获胜组(根据团结性、合作性、创意性,根据色彩的搭配、造型、创意等进行综合评定)。

(设计意图:把更多的表决权都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做到倾听别人的评价和学会自己如何去评价)
2.颁奖:根据每一组做的质量、数量和团队合作性等评出最终优胜奖。

六、总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把一些别人认为没用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老师真的佩服你们。

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

案例反思:
活动结束后,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大大提高了,由原先你争我抢到有步骤、有目的地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做,都有分工,并敢于向教师提要,索取材料,可见低年级学生能力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弱,还是很有潜力可挖。

这就要靠教师给他们创设条件,给他们机会,关键是教师多“放手”。

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必须重新认识我的小朋友了。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觉得学生收获最大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保护、美化环境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废品”,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责任意识,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制作中提高了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同伴间互相交往的能力。

教师收获最大的是这几方面:
(一)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创设主要的活动。

(二)适时的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总之,教师应不断成长。

转变以前的旧观令,在提出任何问题建议前先考虑一下着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索,变直接提问为间接、隐性提问,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注重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与尝试。

《变废为宝》教学案例
大港区英语实验小学
刘振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