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概述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此种肠炎由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杆菌)引起。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特征:有进食海产 品或腌渍食品史;同餐者同时或先后迅速发 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 吐,多无里急后重;粪便呈粘液血性、血水 或洗肉水样,有特殊臭味;取患者吐泻物或 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有确诊价值
❖ 慢性痢疾: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 隐匿型。
临床表现
➢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 38~39℃以上,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 腹痛、腹泻,解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左 下腹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病程一般1~2周, 多数可自行恢复,少数可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 轻型(非典型):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 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10次以内,有粘液 稀便,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 程一般为4~5日,少数病人也可转为慢性。
病理变化
➢ 慢性菌痢:肠粘膜可有轻度充血和水肿,粘 膜苍白增厚或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溃 疡修复过程中呈凹陷性疤痕,周围粘膜呈息 肉状,但肠壁因瘢痕组织收缩呈肠腔狭窄者 少见。
【临床表现 】
❖ 潜伏期:一般为1~4天(数小时至7天)。 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
❖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轻型(非典型) 重型和中毒型。
发病机理
❖ 慢性菌痢 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当机体抵抗力 下降,尤其胃肠道的原有疾患或营养不良等 因素作用下,疾病迁延不愈。
病理变化
➢ 急性期菌痢:累及整个结肠,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显 著,急性期肠粘膜基本病变呈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 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点。肠腔充满粘液脓血性渗 出液,粘膜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甚至“地图样” 溃疡,重症病例可见溃疡修复过程中呈干涸的烂泥坑 样改变。慢性期可有肠粘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粘膜 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导致疤痕与息肉,少数病例可 引起肠腔狭窄。
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
2.中毒型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 1 ) 其他细菌所致感染性休克 血及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致病菌。 (2)乙脑 脑脊液检查符合中枢神经 系统病毒性感染的改变,而粪便检查无异 常。
鉴别诊断
3.慢性菌痢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结肠癌及直肠癌 此类病人继发肠道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但常伴进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 行性消瘦。肛诊、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 有助于鉴别。 有助于鉴别。 (2)慢性血吸虫病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亦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 但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孵化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沉淀检查或直肠粘膜活检可有阳性发现。 (3)克罗恩病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无效。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脆弱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病原学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将本菌分为4群47 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有12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福氏志贺菌有16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宋内志贺菌只有1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群以B群福氏为主,痢疾杆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菌各群、型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 主要因素。A 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严 重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夏秋季发病率高,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 畏寒、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急性腹泻,稀便 有粘液但无脓血;重型多见于老年、 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起发热,腹 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 尔排出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 痛、里急后重明显。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及评价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原理简述
针灸原理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经络功能,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具有疏通 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拔罐原理
利用负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 ,从而调整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 治疾病的目的。拔罐能够舒筋活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强调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双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 前和上厕所后。
倡导个人卫生用品专 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
等个人卫生用品,减少交
叉感染的风险。
注意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 腔清洁,防止病菌进入消 化道。
饮食卫生安全知识普及
01 提倡喝开水、吃熟食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海鲜等食品,瓜果蔬菜 要洗净后再食用。
病因病机分析
病因
中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时邪疫毒侵入人体,与气血相搏结于肠道, 导致肠道传导失司;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而发病。
病机
细菌性痢疾的病机主要为湿热疫毒蕴结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湿热疫毒侵犯大肠,壅滞气机,阻碍气血运 行,导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湿热下注,则见下痢赤白脓血;若疫毒炽盛,内陷营血,可出现神昏、谵语等 危重症状。
细菌性痢疾【35页】
阿米巴原虫 散发 数周-数月 不发热,症轻 无 数次 右 多 暗红色果酱样
RBC>WBC
鉴别诊断
• 食物中毒 •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 结肠癌,直肠癌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血吸虫病 • 乙脑
预后
• 一周 • 影响因素 • 菌型,临床病型,全身免疫状态,治
疗合理及时否。
• 败血症 • 关节炎
并发症
• 急性菌痢 • 慢性菌痢
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与急性阿米巴痢疾
• 病原 • 流行病学 • 潜伏期 • 全身症状 • 里急后重 • 便次 • 腹痛 • 粪便量 • 便性状 • 镜检
痢疾杆菌 流行性或散发 1-7天 发热,症重 有 十数次、数十次 左
少 脓血便
WBC>RBC
2. 抗生素的选择:一般先根据临床诊 断选择抗生素,待病原学诊断明确后, 再做更换或调整。
治疗
三、对症治疗:发热、腹痛、呕吐 四、保护肠粘膜:思密达、果胶铋等 五、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制剂等
慢性菌痢的治疗
一、全身治疗 二、病原治疗
病原分离、药敏;联合用药;延长疗程 保留灌肠 三、对症治疗
休克型
• 全身微血管痉挛引起 •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
绀,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少尿及意识 障碍
脑型
• 脑血管痉挛引起 • 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变
化,呼吸衰竭等,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
混合型
• 兼有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 • 病死率高
慢性菌痢
• 2月,反复发作 • 有关因素 •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 • 耐药菌株感染 • 原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 三、对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教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措施 • 细菌性痢疾的社区防控 • 案例分享与启示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里急 后重、排粘液脓血便等,严重时 可出现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 等。
对未来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启示一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 力。政府应加大对公共 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 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 设。
启示二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 民自我保护意识。通过 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普及卫生知识,引导 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 节的卫生监管,确保食品 卫生安全,减少细菌性痢 疾的传播风险。
限制人群聚集活动
在疫情高发期,限制或取 消人群聚集活动,降低传 播风险。
04
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防控案例
成功案例一
某城市通过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居民卫生意识,有效控 制了细菌性痢疾的传播。具体措施包括广泛宣传卫生知识、 加强水源和食品卫生监管、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等。
病因与传播途径
病因
痢疾杆菌感染是细菌性痢疾的直接原 因。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接触患者 粪便污染的物品或食物,或食用未煮 熟的食物等。
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如补液、解热等。
02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9页
临床病理联络:
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痉挛→腹痛(直、乙状结 肠——左下腹显著)蠕动↑,分泌亢进渗出,吸收 水分下降,引发腹泻。
初——卡他性炎→水样便或粘液便。 后——粘液+假膜+血→粘液脓血便(镜检脓 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菌) 肠道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痉挛→里急后重。 毒素吸收→毒血症(可出现恶寒、发烧、中 性白细胞增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严 重者——内毒素→全身小血管痉挛→中毒性休克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6页
2、假膜形成期:
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炎。
大致:粘膜皱襞顶部可见假膜形成,呈糠皮 状斑点,渐渐融合成片,假膜颜色普通灰白色, 出血则为暗红色,灰黄或暗绿色为胆色素污染。 (附图)
镜下:粘膜表层个别坏死,大量纤维素渗 出,中性白细胞渗出+菌落,混合后形成假膜, 为本病特殊改变。(附图)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7页
3、溃疡期:溃疡特点
大致: ①表浅、小、多发性 ②形态不规则、地图状 ③溃疡间肠粘膜显著充血、水肿(红
肿),炎症反应重。严重时,浆膜表面可有纤 维素渗出。
镜下:溃疡处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可见残留假膜;溃疡边缘及底部有炎症反应 (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溃疡表浅, 极少穿过粘膜肌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浆膜 层。
性质: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
依据肠道炎症特征,全身中毒改变程 度和临床经过不一样,菌痢分三种类 型——急性、中毒性、慢性。
细菌性痢疾专业知识讲座
第5页
(一)急性菌痢:
部位——结肠
按病程分
1、卡他性炎期:
主要表现为粘膜浆液性炎。 镜下:粘膜及粘膜下充血,水肿、粘液分泌 亢进、中性白细胞浸润、点状出血,粘膜上皮 变性、脱落→浅糜烂。 大致:粘膜红肿,壁厚、点状出血、浅糜烂, 渗出物中带粘液。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性休克防范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补充血容量
对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症状的患者,应立即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 输出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
03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液体补充与电解质平衡
1 2 3
口服补液
对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含有适量 电解质的溶液来补充液体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者,应立即通 过静脉给予含有电解质的溶液,以迅速补充血容 量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监测电解质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 如钠、钾、氯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 方案。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要点
03-19
CONTENTS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 •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管理与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 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在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期间,患者应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B族维生 素、钾、钙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助 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
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
细菌性痢疾护理措施概述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
该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水源的污染以及人际接触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烧和便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者不适的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护理措施1. 保持严格的卫生措施在和患者接触时,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随时进行手卫生。
2. 饮食护理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对食物的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易消化、高营养、低刺激的食物,如米汤、稀饭、面条等。
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腹痛和腹泻症状。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腹泻的频繁和持续,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及时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患者的病房中,保持清洁、通风,并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可以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床铺和舒适的环境,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休息和康复。
5. 监测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腹泻频率和便血情况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防止交叉感染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易导致交叉感染。
因此,在护理患者时,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包括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以及对病区和物品的清洁和消毒。
7. 心理护理细菌性痢疾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特别是在发病初期。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8. 合理用药在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
细菌性痢疾演示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 的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发 季节。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 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 壮年。
地区分布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 与卫生条件、饮食习惯等 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粘液便 等症状。可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 型。
03 治疗与预防
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如环丙沙 星、左氧氟沙星等。
用药原则
早期、足量、联合、规律用药, 确保疗效。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避免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选择头孢
曲松等替代药物。
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补液治疗
根据患者脱水情况,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 水电解质紊乱。
1 2
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
肠道炎症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肠道炎症,影响肠道健康。
3
其他器官损害
严重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 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心理和社会影响
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
等。
社会经济负担
02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和康复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对患者家庭和
退热治疗
高热患者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布洛芬 等。
止痛治疗
腹痛患者可使用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等。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 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
食品。
疫苗接种
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提高人 群免疫力。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在夏秋季节,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短则数小时,长则7天。
根据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可分为典型痢疾和非典型痢疾。
典型痢疾可分为三个阶段:1. 初期: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可达39℃左右。
此阶段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2. 发作期:患者出现典型的痢疾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隐痛或绞痛。
腹泻频繁,每天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带有黏液和脓血。
里急后重感明显,患者总感觉有粪便排在肛门附近,但每次排便量不多。
此阶段患者痛苦不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 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正常,粪便逐渐恢复正常。
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迁延性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1. 轻型痢疾: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无明显脓血便,病程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周。
2. 中型痢疾:症状介于典型和非典型之间,患者有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中有黏液和少量脓血,病程约12周。
3. 重型痢疾:症状较重,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腹痛、频繁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中带有大量脓血,甚至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病程较长,可达数周。
细菌性痢疾还可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症状典型,病程较短,治疗及时可痊愈。
慢性菌痢症状较轻,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并非绝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如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深入探讨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提供一个详尽且系统的描述,以帮助理解这种疾病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
我要明确的是,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这一属包括了志贺菌、福氏菌、鲍氏菌和宋内菌等。
细菌性痢疾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以肠出血为主, 先为鲜红色,后为暗红色,伴剧烈腹痛 和休克。 (3)肠套叠:儿童多发,腹痛为主,有肠 型,可触及肿块,大便血样,不含粪质。 (4)急性阿米巴痢疾:见表
病原 流行病学 潜伏期 全身症状
胃肠道
压痛部位 大便检查
结肠镜检
急性菌痢 志贺菌 散发性、可流行 数小时至7天 重,多有发热 毒血症状明显 腹痛重,里急后重 腹泻数十次 左下腹多见 量少,粘液脓血便 镜检大量红白细胞 可见吞噬细胞 培养有志贺菌 弥漫充血、水肿及 浅表溃疡,直肠乙状 结肠
(二)慢性菌痢: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2个月。 两方面因素: 1.人体因素: ① 轻型病例未治,一般病例治疗不彻底或 不及时; ②原有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或肠道 分泌性IgA↓。 2.细菌因素: ①福氏易导致慢性;②菌株耐药,虽经正 规治疗,但仍转为慢性。
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 愈,时轻时重。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伴贫 血、维生素缺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劳动 力减退。 2.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症状比急 性轻,疗效不如急性好。 3.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菌痢病史,近期 (2个月以上)无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但 乙状结肠镜检有肠粘膜炎症甚至溃疡等病变, 大便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
3.病原治疗(包括抗生素及化学制剂): (1)喹诺酮类:
(2)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TMP): (3)其他:庆大、卡那、氨苄青、利福 平头孢、灭滴灵、痢特灵……。
(二)慢性菌痢 1.一般治疗:生活规律,注意饮食。 2.病原治疗: a.2~3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复2~3个疗程。 b.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起 杀菌和刺激新生肉芽的作用。 N-S 50ml 痢特灵 0.4 地米 5mg 莨宕片 8mg
细菌性痢疾诊治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毒 性休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与预防
治疗细菌性痢疾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预防方 面,应注重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临床实践中应用举例
病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加深对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的理解。
加强饮食管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和刺 激性食物。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脱水处理
电解质紊乱处理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需静 脉补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如钾、钠等。
中毒性休克处理
注意事项
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 群应谨慎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
对症支持治疗
补液治疗
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口服或 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的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体质。
降温处理
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 降温,减轻患者不适感。
预防并发症措施
观察病情
电解质紊乱
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肌肉抽搐 等。
中毒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 压下降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细菌性痢疾,应立即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保持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 等。
内科护理学第十章第五节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案例二: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慢性细菌性痢疾是指病程超过2个月的细菌性痢疾,通常是由 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病人身体虚弱所致。病人需要长期治疗 和护理,以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
在护理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时,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 化,包括腹泻、腹痛等症状,以及大便的性状、颜色、量等 指标。同时,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遵医嘱 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症状观察
留意病人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记录 排便次数、性状和量,判断病情变化。
实验室检查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和培养等检查 ,了解病情和病原菌类型。
心理状态评估
02
01
03
情绪状态
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了解其心理 状况。
认知情况
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其健康知识和态度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在肠道内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大便多为脓血便或黏液便, 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诊断。实验室检 查包括大便培养、镜检等。
02
护理评估
病情评估
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了解 病情严重程度。
社会支持
了解病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评估其应对能力。
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
家庭支持
了解病人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 状况和家庭关系等,评估家庭支持情 况。
社会支持
了解病人所在社区资源、医疗保障和 社会关系等,评估社会支持情况。
细菌痢疾BacillaryDysentery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 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和 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
染。
季节性
细菌痢疾在夏季和秋季 高发,与气温和湿度有
关。
02 细菌痢疾的病因与发病机 制
病因
01
02
03
04
传染源
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是主 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生活接 触等进行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 人、身体虚弱者更容易感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措施。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过期食品等,保持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 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避免与患者接触
尽量减少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接触,特别是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
对于易感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细菌性痢疾疫 苗,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症状,应及时就医, 尽早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 的风险。
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 素类等,以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缓解症状 。
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对症治疗
对于严重腹泻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补充体 液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水和电解质平 衡。
针对患者的症状,如腹痛、发热等,采取 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疾病复发
部分患者治愈后可能再次感染细菌性痢疾, 或出现复发。
转归
01
痊愈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并发症
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菌痢、溶血性 尿毒综合征等可能导致死亡。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 些部位容易感染细菌,因此要避
免用手触摸。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用完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
手。
饮食卫生
喝开水和吃熟食:喝开水和吃完全煮 熟的肉类、禽类和鱼类可以杀死细菌 。
保持餐具清洁:使用过的餐具应彻底 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
避免生食和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细菌。
全球每年约有1.6亿病例,导致 约100万死亡。
在我国,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较 高,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
容易流行。
流行因素
不良的卫生习惯:如 不洗手、不洁饮食等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如儿童、老人和身 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感 染。
拥挤和不良居住条件 :这有助于细菌的传 播。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摄入 。
详细描述
某地区突然爆发细菌性痢疾,短时间内病例数量激增,疫情迅速传播至周边地区。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 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但控制效果不佳,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案例二:某患者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
及时治疗、症状缓解、预防复发
详细描述
某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给予抗菌药物和补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嘱,按时服药和休息。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康复出院。为预防复发,医生建议患者保持
病原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 类、头孢菌素类等。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
并发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 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 短,不同菌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 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终年散发,有明 显季节性,一般从5月开始 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 以后逐渐减少。
b、脑型(呼吸衰竭型):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 型,病死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临 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 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甚至脑疝。早期可有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伴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 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早期临床 表现。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血压下降、呼吸 节律不齐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不等 圆,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
(一)急性菌痢 1.普通型 2.轻型 3.重型 4.中毒型
1、普通型
A、起病急,高热伴发冷寒战 B、明显肠道症状 C、大便量少,迅速变为粘液脓血便 D、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转为慢性
2、轻型
A、全身毒血症状轻 B、肠道症状轻 C、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D、病程短3-7日痊愈,可转为慢性
3、重型
A、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者 B、急起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 稀水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 C、后期可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者周 围循环衰竭,部分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4、中毒型
(1)、儿童多见 (2)、临床表现: a、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险 b、高热达40。C以上 c、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 d、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 e、肠道症状较轻
(3)分型
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常见,以感 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①面色苍白,口唇或甲 紫绀;四肢湿冷,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 20mmHg。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④ 尿少或无尿。⑤出现心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
细菌性痢疾介绍PPT培训课件
多有不洁饮食史,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无里 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包括粪便性状、显微镜检查和隐血试验 等。
免疫学检查
包括血清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用于 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细菌培养
通过培养痢疾杆菌以明确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如X线检查、B超等,有助于了解病情和 排除其他疾病。
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口服或 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营养支持
患者因腹泻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应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饮 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对症处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腹痛、发热等症状 ,给予相应的止痛、退热等对症处 理。
预防接种政策及效果评估
01
疫苗种类
目前主要有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疾病认知,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 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
心理支持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参与和角色定位
细菌性痢疾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4-01-13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策略 • 并发症与风险因素分析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01
定义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 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
病。
细菌性痢疾
* 霍乱: 先泻后吐,无腹痛、里急后重
米泔水样便,培养见霍乱弧菌
42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确诊需病原学证据 沙门氏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毒性肠炎 产肠毒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副溶血性弧菌肠炎
43
•2.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一)高热惊厥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中毒性肺炎 (四)重度中暑 (五)脱水性休克 (六)脑型疟疾
3
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 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 改变。因各型细菌毒力不同,临 床表现轻重各异。
4
病原学
病原菌: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 革兰氏染色:阴性 无鞭毛 有菌毛,可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 根据生化反应及抗原组成,可分成A、B、C、
D四群,47个血清型 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反应
5
群 痢疾 福氏 鲍氏 宋内氏
症状
抵抗力 我国流行菌群
A 重,产生神 经毒素
B 易转慢性
弱 局部地区流行
较强
最多见
C
较少见
D 轻,呈不典 强 型发作
多见
6
群、型的划分对流行病学的意义: 调查传染源 判定复发与再感染 了解流行菌群菌型的变迁 菌苗制备 临床上以特异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加以定型
7
抵抗力: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 定抵抗力,其中以D群最强,B群次之, A群最弱。日光照射30分钟、加热至 60℃10分钟或100℃1分钟即可杀灭。
* 治疗及时恰当与否,影响预后
48
治疗
49
•(一)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营养。
2.病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进一步发展成假膜性炎症。 • 大体观察:假膜(图10-6)呈糠皮样,灰白色。假膜溶解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溃疡,很少累
及粘膜肌,严重者可融合成较大溃疡,可深达肌层。 • 组织学观察: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并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图10-7)。坏死组织与纤维素、红细胞、炎细
胞及细菌凝集呈灰白色假膜。大约发病一周左右,粘膜上皮再生修复,不形成明显瘢痕,少数大而深的溃 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但很少引起肠狭窄。
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 2.慢性细菌性痢疾 多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肠道病变为有些粘膜溃疡愈合,有些则继续扩大或发生新的 溃疡,新旧病变常交替出现。慢性溃疡较急性溃疡深,可达肌层,其边缘的粘膜常过度增生并形成息肉。 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形成,使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甚至引起肠狭窄。
• 患者表现腹痛、腹泻或便秘,常带有粘液或少量脓血。在急性发病期,则可出现急性痢疾的症状。少数病 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成为痢疾的传染源。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简称菌莉。以夏、秋季最为多见, 多为散发性,有时也可引起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样血便、 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依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四种, 即福氏菌、鲍氏菌、宋氏菌 • 和志贺菌。我国主要是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随
•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是最严重的类型。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肠道病变和症状不明显,出现严重的 全身中毒症状。发病后数小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为媒介)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经消化系统传染给健康 人群。痢疾杆菌经口进入胃,大部分被胃酸杀灭,仅少部分进入肠道,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 抵抗力的强弱、细菌数量的多少和毒力的大小。当受凉、暴饮、暴食等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 致病。
二、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