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寓言
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无足, 之足?
怎么 给,替 本来, 本来,原来 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给它画脚 蛇本来就没有脚, 呢?"
遂饮其酒. 遂饮其酒. 于是就喝了那壶酒. 于是就喝了那壶酒. 为蛇足者, 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失掉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请为王吹竽
请求, 请求,要求 为,给 (有位)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有位)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宣王说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廪食以数百人.
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 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 通"悦",高兴 用,拿 (他).
宣王死.闵王立, 宣王死.闵王立
继承了王位 齐宣王死后,齐闵王即位, 齐宣王死后,齐闵王即位,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一一听之,处士逃.
的独奏, (他)喜欢听吹竽手一(个)一(个)的独奏,南郭 喜欢 喜欢听吹竽手一( 先生只好逃走了. 先生只好逃走了.
南郭先生在你看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南郭先生在你看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人. 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人. 从南郭先生身上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从南郭先生身上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如此技术拙劣的人, 如此技术拙劣的人,为何能够长期混在 高手中呢? 高手中呢? 南郭先生怎么能够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怎么能够滥竽充数?
一次,昭阳率领军队攻打魏国,把魏国打得大败, 一次,昭阳率领军队攻打魏国,把魏国打得大败, 率领军队攻打魏国 夺得八座城,继而挥军向齐.在这大兵压境的关头, 夺得八座城,继而挥军向齐.在这大兵压境的关头, 陈轸zhěn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在祝贺昭阳取得 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 陈轸 受齐王之命前往拜见昭阳 了赫赫战绩之后,陈轸问: 根据楚国的法令, 了赫赫战绩之后,陈轸问:"根据楚国的法令,大败 以获得什么官爵呢? 昭阳说: 敌人的人可 以获得什么官爵呢?" 昭阳说:"官为上 柱国,爵为上执挂. 轸说: 柱国,爵为上执挂."陈 轸说:"这更高贵的是什么 答道: 只有令尹了. 陈轸说: 呢?" 答道:"只有令尹了." 陈轸说: "令尹是 很高贵的, 会设置两个令尹. 很高贵的,可是国王不 会设置两个令尹.你愿听我说 一 段故事吗?"于是陈轸讲起这故事来. 段故事吗? 于是陈轸讲起这故事来. 说完这个故事,陈轸对昭阳说: 说完这个故事,陈轸对昭阳说:"你攻打魏国大获全 做个大官足够了. 胜,做个大官足够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战无不胜而不 适可而止,那你还没有得到官爵就有可能战死沙场了. 适可而止,那你还没有得到官爵就有可能战死沙场了. 这和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差不多. 这和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差不多."昭阳认为陈轸讲得 有道理,于是领楚军而去.齐国之危顿解. 有道理,于是领楚军而去.齐国之危顿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19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19课课堂笔记标题:寓言四则第一则:纪昌学射1. 讲解背景知识:古代寓言2. 回顾学过的寓言,总结寓言的特点3. 学习生字词:妻子、墙壁、倒塌、眼力、拜访、谒见、阐述、相辅相成4. 了解人物:飞卫、纪昌5. 理解故事内容: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先练眼力,后练射箭。
他勤学苦练,最终成为射箭能手。
6. 讨论寓意:学习任何本领都必须苦练基本功,打好基础。
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第二则:邯郸学步1. 讲解背景知识:古代寓言2. 学习生字词:邯郸、学步、爬行、模仿、踉踉跄跄、疲惫不堪、狼狈不堪3. 了解人物:邯郸人、寿陵人4. 理解故事内容:邯郸人学习寿陵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5. 讨论寓意: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要保持自己的特点。
否则可能会失去自我,事与愿违。
第三则:画蛇添足1. 讲解背景知识:古代寓言2. 学习生字词:比赛、命令、酒杯、手杖、仆人、争夺、取得、拿、画蛇添足、功亏一篑3. 了解人物:楚国人、仆人4. 理解故事内容:楚国人比赛画蛇,仆人画得快,画完后给蛇添了足,结果反而输了。
5. 讨论寓意:做事不要多此一举,有时候做得越多反而越坏事。
另外,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更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第四则:杞人忧天1. 讲解背景知识:古代寓言2. 学习生字词:杞国、担忧、荒唐、安然无恙、杞人忧天、星宿坠落3. 了解人物:杞国人和路人4. 理解故事内容:杞国人担忧天会塌下来而睡不着觉,路人告诉他不用担心,因为天的塌陷是荒唐的想法。
5. 讨论寓意: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担忧,有时候杞人忧天的想法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烦恼和困扰之中。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买椟还珠》译文: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
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这真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寓意: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郑人买履》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
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
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
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对人对事情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滥竽充数》译文: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也请求加入乐队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了他和其他吹竽的人同样优厚的待遇。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闵王继承王位。
他喜欢吹芋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跑了。
寓意:不懂装懂。
《画蛇添足》译文:楚国又一个春天祭祀的人,各前来帮忙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商量说:“很多人和它不够,一个人和它绰绰有余。
请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可以喝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他走手拿着壶,右手画蛇,说:“我能给蛇添上脚。
”没有画好时,一个人把蛇画好了,夺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他添上脚呢?”于是喝了他的酒。
寓意: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1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块地甜瓜。
到收获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
这伙贼非常狡猾,他们经常趁乌吉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
不光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贼夜里来将它们拿走。
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连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大的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乌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己下地摘,因为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还踩坏了不少瓜。
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减少了不少损失。
”村人一听,顿时觉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贼们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触动,或者是领悟到什么,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养贼”看似无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智慧。
当我们对身边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一日朝毕,皇帝给群臣出了一道智力测试题:谁能用最多三个字来告诉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大臣伯博伸出四个手指头,说道:“四指。
”“四指?”皇帝和其他的大臣一样,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的,陛下。
这‘四指’就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区别。
”伯博道:“眼见为实,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可算真;耳听为虚,耳朵听来的东西多半是假,常常是无稽之谈。
”皇帝赞叹:“不错,人人都长了一双眼睛,就是要去明辨是非,甄别真伪。
可是,这与你说的`‘四指’有什么关系呢?”伯博笑道:“陛下,这‘四指’正是眼睛到耳朵的距离。
”用眼睛还是用耳朵,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法;“四指”距离虽短,却是庸人与智者的分野。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1-5条)1.一家人和猴子从前有一个农夫,他养了一只聪明的猴子。
猴子能帮助农夫做很多家务活,他非常懒惰,经常偷懒。
一天,农夫妻子决定给这只猴子一个教训。
她们把桶倒空,然后把一捧花生放进桶里。
她们封好桶口,等猴子来。
猴子看到桶里的花生非常开心,但当他试图抓住花生时,却无法从桶中把手拿出来。
一家人看到了,她们决定不帮助猴子。
猴子反思自己的懒惰,他后悔得很厉害。
最终,农夫妻子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只要他答应以后努力工作,他们就把桶打开救他。
从那以后,猴子变得勤奋努力,帮助农夫干活。
2.老牛教训狼从前,有一头老牛和一只狼生活在同一个森林中。
狼经常欺负老牛,老牛痛恨这种不公正的对待。
有一天,老牛决定给狼一个教训。
他假装在森林中被困住了,求狼帮助他。
狼想到这是一个机会,他答应帮助老牛。
但是,老牛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必须先把狼的尾巴剪掉。
狼同意了,但当老牛让他伸出尾巴时,老牛迅速移开脚,把狼的尾巴夹在了两根树之间。
狼非常痛苦地哀叫起来,老牛冷笑着说:“看看你是如何欺负别人的?”狼吓得尖叫起来,发誓再也不欺负老牛了。
3.蝉和蚂蚁有一个夏天,蚂蚁忙碌地收集食物,来准备冬眠。
而蝉却在树上唱歌,不替自己准备食物。
冬天来了,蝉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的食物可以吃。
他饿了,冻得直哆嗦。
蝉急忙找到蚂蚁,请求蚂蚁帮助他。
蚂蚁看到蝉如此悲惨的样子,非常生气。
她问蝉:“夏天的时候,你在树上唱歌,玩耍,为什么不考虑未来呢?”蝉非常后悔自己没有像蚂蚁一样找食物。
从那以后,蝉明白了:努力工作,积累财富是非常重要的。
4.骑马找马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家里很穷,只有一匹马。
有一天,这匹马不见了。
年轻人非常担心,因为他一无所有了。
他决定骑着一匹马去找另一匹马。
他用尽了所有他有的力量,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
风餐露宿的日子让年轻人非常痛苦,但他从未放弃。
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那匹丢失的马,并且还找到了一些其他的马。
寓言四则原文
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1、亡羊补牢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2、塞翁失马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
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
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伊索寓言四则文言文
伊索寓言四则文言文
以下是四则伊索寓言的文言文:
1. 《龟与兔赛跑》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2. 《蚊子和狮子》
蚊嚬于狮子,狮子弗得止。
蚊又嚬于蜘蛛,蜘蛛弗得止。
蚊因喜曰:“吾今乃知所以制之矣。
”以其言告人,其理亦通于天下矣。
3. 《朋友与熊》
两个人相与言曰:“若一人说:‘我将往南山行。
’则彼必起而随之。
若一人说:‘我将往北山行。
’则彼必不起而随之。
”问其故,答曰:“以我言南山,则彼必以为可得而获也;以我言北山,则彼必以为难得而获也。
此之谓信之不笃。
”
4. 《农夫与蛇》
农夫见蛇冻僵,怜而收之入怀。
蛇得暖气苏醒,咬破农夫之喉。
农夫临终痛苦曰:“我真该死!怜恶人,善不终!”
以上四则寓言都是通过简短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有一天,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着其他人还没画完,得意地说:“哼,我画得可真快呀!”他心想:我这么快画完,干点啥呢?要不我再给蛇添几只脚吧。
他就真的给蛇画起脚来。
旁边的人画完后,奇怪地问:“蛇哪有脚呀,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哎呀,可不是嘛,这人懊悔极了。
就像有时候我早早写完作业,觉得无聊就乱涂乱画,结果把作业本都弄脏了,这多像画蛇添足呀!我觉得呀,做事要恰到好处,别做多余的事。
2.《亡羊补牢》农夫看着破了个大洞的羊圈,一拍大腿,哎呀叫着:“哎呀呀,我的羊圈破了个洞,羊都跑了呀!”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一开始还不在意,说:“没事,跑就跑了几只嘛。
”后来羊跑了更多,他才着急了,赶紧把羊圈补好,还自言自语:“还好,现在补还不算晚。
”这就好像我有个玩具坏了,一开始不想修,等后来想玩了才急忙去修,还好能修好。
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呀!3.《自相矛盾》集市上,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可神气啦,大声吆喝着:“我的矛呀,锋利无比,什么都能刺穿!”接着又喊:“我的盾呀,坚固得很,什么都刺不穿!”有人就问了:“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人一下子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又说自己跑得快,又说自己不爱运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哈哈。
我们说话做事可不能前后矛盾呀!4.《叶公好龙》叶公逢人就说:“我可太喜欢龙啦!”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真龙听说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我得去看看。
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吓得脸色惨白,大喊:“救命呀!”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之前说喜欢小狗,等真看到大狗狗朝我跑过来,我也有点害怕呢。
看来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了解和能接受呀。
5.《狐假虎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得意地说:“你看,那些动物都怕我呢!”老虎还真以为动物们怕的是狐狸,其实呀,动物们是怕老虎。
狐狸这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呢。
我有时候跟着哥哥出去玩,感觉别人对我也很友好,是不是也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呀。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2024年小学语文《寓言四则》课件.
2024年小学语文《寓言四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寓言四则》,包括《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愚公移山》和《狐狸和葡萄》四篇寓言故事。
详细内容如下:1.《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从此放弃耕作,每天守株待兔,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
2.《刻舟求剑》:讲述一个人在船上不慎将剑掉入水中,他却沿着船舷刻记号,希望船停下来后能找到剑的故事。
3.《愚公移山》:讲述愚公决心移山,最终感动天神,派来两位大力神帮他移山的故事。
4.《狐狸和葡萄》:讲述一只狐狸为了吃到高高在上的葡萄,费尽心思,却无法得逞,于是说葡萄是酸的来安慰自己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受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2.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来指导行为。
2. 教学重点: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学会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则寓言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四则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教师针对四则寓言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故事寓意。
4. 实践情景引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守株待兔》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寓言四则2. 板书内容:守株待兔:寓意劳动创造幸福,不劳而获是空想。
刻舟求剑:寓意事物在不断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愚公移山:寓意坚持就是胜利,毅力可以战胜一切。
狐狸和葡萄:寓意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能自欺欺人。
文学_四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四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一:以羊替牛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
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
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二:涸辙之鱼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
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
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
把它放了吧!”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三:曾参杀人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农夫和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寒号鸟、东郭先生和狼等。
1、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剑掉到水里就在船上刻记号,船停了才去打捞。
讽刺了那些刻板、不知变通、不能根据事情发展变化应急处理问题的人。
2、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只羊,晚上被狼吃掉了,而他没有修补羊圈,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修补完羊圈羊就再也不丢了。
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为时不晚。
3、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一家人画蛇比赛赢酒,其中一个人画完蛇,看别人都没画完,就给蛇画起了脚,最终输了。
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是有害无益的。
4、农夫和蛇:讲的是农夫救了路边一条冻僵的蛇,而蛇苏醒后反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前才醒悟。
做人要分得清善恶,坏人落难了不要心慈手软,否则帮助伪善的人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患。
5、揠苗助长:讲的是一个人为了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往高拔一些,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告诉我们凡是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顺其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
6、守株待兔:讲的是战国时代宋国一个农民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就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天天守在树旁等。
批判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愚蠢的人。
7、自相矛盾:讲的是楚国人卖矛和盾,称矛锋利无比,盾异常坚固,围观的人问用他卖的矛去戳盾能戳穿吗,商人无言以对。
所说的道理就是前后言行不一,不能自圆其说。
8、寒号鸟:讲的是喜鹊劝寒号鸟做窝,寒号鸟拖延、懒惰没做窝,最终被冻死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做长远打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9、东郭先生和狼:讲的是东郭先生用袋子救了一只被猎人射伤的狼,狼得救后忘恩负义要吃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最终被农夫所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该不辨是非滥施同情心,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2024版《寓言四则》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享和讨论寓言故事中的智慧和哲理,我们可以增强团 队协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共同解决问 题和应对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过度追求完美之弊
过度追求完美的心理
01
在故事中,画蛇者因追求完美而给蛇添上脚,反而导致失败。
过度完美的代价
02
在现实生活中,过度追求完美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细节
中,浪费时间和精力。
完美主义与现实差距
03
完美主义往往与现实存在差距,过度追求完美可能会让我们失
去对现实的判断。
适可而止的智慧
适可而止的意义
04
第三则寓言:亡羊补牢
故事情节简述
故事背景
一个农夫的羊圈破了,狼趁机偷 走了他的羊。
问题出现
农夫发现羊圈破了,但一开始并未 及时修补。
解决问题
在接连失去几只羊后,农夫终于意 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修补了羊 圈。
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预防胜于治疗
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以避免 或减少损失。
相同点
四则寓言都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都采用了动物或人物作为主角,通过他们 的行为和遭遇来传达寓意;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描写手法,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不同点
每则寓言所表达的主题和道理各不相同,如“亡羊补牢”强调及时纠正错误,“刻舟求剑”讽刺拘泥成法、 不知变通,“画蛇添足”告诫人们不要多此一举、弄巧成拙,“揠苗助长”则提醒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 不可急于求成。
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01
培养道德观念
通过寓言故事,人们可以领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
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中的古代寓言故事
小学中的古代寓言故事古代的寓言故事是小学中常见的教育资源,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寓意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这些寓言故事不仅能够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还能为他们传递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智慧。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小学常见的古代寓言故事,并探讨它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
一、《狐假虎威》有一天,一只狐狸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
狐狸非常害怕,但他想到一个主意,便跟老虎说自己是森林之王,并听命于王的一只神兽。
老虎信以为真,对狐狸非常恭敬。
不久后,他们遇到了一只猴子,狐狸要求猴子向他鞠躬,猴子也相信了狐狸的谎言。
但是,当他们碰到一只兔子时,兔子看穿了狐狸的虚伪,跑进了灌木丛里。
老虎无法捕捉兔子,终于明白了狐狸骗他的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张声势只是短暂的,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和诚实。
孩子们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能够明白不要欺骗他人和被骗,而是要真诚待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悲惨而又温暖的寓言故事。
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风中挨饿受冻。
她试图点燃火柴取暖,却一次次失败。
最后,当她点燃了最后一根火柴时,她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神奇景象——她的亡母和温暖的炉火。
她的亡母抱起了她,并带她进入天堂。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理解和关心那些不幸的人,并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感受到爱和温暖的力量,明白付出和善良的重要性。
三、《乌鸦喝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口渴的乌鸦找到了一口水井。
但是井里的水太低了,乌鸦无法喝到水。
乌鸦聪明地找来了一块石头,把它丢进井里,一下子水位就上来了。
乌鸦可以轻松地喝到水了。
这个故事教导孩子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不要轻易放弃。
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四、《老鼠嫁女儿》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老鼠家庭决定把女儿嫁给一只小猫,以求摆脱猫的追捕。
婚后,小猫每天都像以前一样追逐老鼠。
儿子问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只猫,母亲回答说这样他们至少可以确定猫只会抓婚外情的老鼠。
中国古代儿童必读的寓言小故事
中国古代儿童必读的寓言小故事寓言故事往往通过生活传达经验与道理给人,使人得到精神的洗礼!为此,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儿童必读的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儿童必读的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1、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儿童必读的中国古代寓言小故事2、曹冲称象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
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小学六年级常考古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一、叶公好龙1、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2、翻译文字: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二、掩耳盗铃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剑1、【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2、【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A)中国古代寓言四则_沪教版
“为” 的一般用法
1、为木兰之柜。为:( 做,制造。 )
2、请为王吹竽。为:( 给,替。
)
3、请画地为蛇。为:( 画成为。
)
4、吾能为之足。为:( 画。
)
5、子安能为之足?为:( 画。
)
6、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为:( 画 ) 7、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是。 ) 8、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 做。)
买椟还珠
故事寓意:
韩非子 ,战国时 期思想家,法家 代表人物
——讽刺了那些只重外表,不重实质,
舍本求末的人。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13:2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用 连结,装饰
美玉 同“缉”,连
缀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
谓善鬻珠也。
善于,擅长
卖
朗读
买椟( dú)还珠
•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 以桂、椒(jiāo ),缀(zhuì )以珠玉,饰以 玫瑰( guī ) ,辑( jí )以羽翠,郑人买其椟 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 ( yù )珠也。
古代寓言故事六年级
古代寓言故事六年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古代寓言故事六年级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六年级寓言故事及寓意
六年级寓言故事及寓意六年级寓言故事篇1:放火与点灯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常与人交往非常挑剔、苛刻。
后来,他当官做了郡守,那架子更大、脾气更凶了,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
平常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
比方说蹬字,只能说跳,登高只能说上高。
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
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要倒霉了,一顿揍是少不了的;假设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心情不好,那唯恐还要罚款、革职什么的。
反正,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小官吏、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到了元宵节,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
州府传下吩咐,可以放花灯三天。
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广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争论纷纷。
人们挖苦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寓言寓意原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挖苦揭露他们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行径,而老百姓呢,连一点正值的行为也时时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
六年级寓言故事篇2:要钱不要命永州这个地方河多江多,所以永州人大都擅长游泳。
五六岁的小孩便能在河里嬉水抓鱼,大人们的水性更是了得。
有一天,几个永州人同乘一条小船过江去。
一路上,大家谈笑自若地聊着天。
其中的一个人说自己出门去做生意几年了,此时此刻回来看看家人。
他带了一个包袱在身边,时刻不离左右。
船到江心,麻烦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前些时一连下了好几天的暴雨,使得江水猛涨,此时此刻突然起了风,江面上掀起了巨浪。
一个浪头打过来,小船承受不了,船尾破了一个大洞,江水猛地灌了进来,小船很快就沉了。
船上的人见势不妙,纷纷跳下水,游泳逃命,奋力地向前划去。
那个从前始终带着包袱的人喘着气,两手上上下下地拼死划水,可是尽管他累得够呛,还是游得特殊慢。
他的同伴觉得很惊奇,就问他说:咦,你一向特别擅长游水,怎么这一次用完全力,却还是落在后头呢?那人气喘吁吁地答复说:我跳下水之前把包袱里的一千枚大钱取出来缠在腰里,特殊沉重,所以游起来非常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寓言四则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
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
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词字义
1、字音、字形
lǚ履suì遂nìng 宁度:duó量长短dù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
4、复述故事
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
7、文章寓意
(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1.《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
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
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
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
2.蛇果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
3.《买椟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
般的”。
关于《买椟还珠》的讽刺对象,历来见仁见智。
从文中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来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本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示宝珠的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
但看文章要兼及整体,从文中关键语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即事情的结局)来看,讽刺的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虽只写一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大取小,他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为的嘲弄。
理解了这点,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寓言的哲学意蕴。
4. 联系生活实际,《买椟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
探究学习:
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联系实际,使见解更有针对性和批判性。
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卖椟”。
生活中,“酒香还怕巷子深”,“好花还靠绿叶扶”,适当“包装”是一种精明巧妙的经营策略。
也可以批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
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大做广告;某些政府不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用人单位只注重对象“豪华”的档案,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的盒子……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也可以跳出定势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大胆取舍,说明一个事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求商品的艺术价值,满足于对商品的审美享受。
5.从《滥竽充数》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
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
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
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相,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二、小结:
1、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法。
4、解析了部分疑点。
5、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十一、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白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