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工具技术复核计划

合集下载

关于测量前期策划书3篇

关于测量前期策划书3篇

关于测量前期策划书3篇篇一《关于测量前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具体项目名称]的推进,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需要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测量工作。

本次测量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复杂的环境,因此有必要进行精心的前期策划。

二、目标与任务1. 明确测量的具体目标,包括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等。

2. 确定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如地形测绘、建筑物定位等。

三、人员安排1. 组建专业的测量团队,包括测量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2. 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四、时间计划1. 制定详细的测量工作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 考虑可能影响时间进度的因素,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

五、设备与技术准备1. 根据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并确保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满足要求。

2. 对测量团队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测量技术。

六、现场勘查1. 对测量区域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等情况。

2. 确定测量的基准点和控制点,为后续测量工作提供准确的参照。

七、安全保障措施1.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消除。

八、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

2.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九、沟通与协调1. 与项目相关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通报测量工作进展情况。

2. 协调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的整体进度不受影响。

十、预算安排1. 对测量工作所需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预算,包括设备租赁、人员费用、材料费用等。

2. 严格控制预算,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篇二《关于测量前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具体项目名称]的推进,准确的测量工作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特制定本前期策划书。

二、目标与任务1. 明确测量的具体目标,包括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等。

仪器校准计划书

仪器校准计划书

仪器校准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仪器校准计划,以确保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校准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步骤,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2.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确保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提高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仪器设备故障引起的生产或实验延误。

3. 计划范围本计划涵盖实验室中所有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流表等);•分析仪器(如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等);•机械设备(如万能试验机、震荡器、离心机等);•温度与湿度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4. 校准方法校准仪器的方法应符合国际标准和相关行业准则。

以下是校准仪器的常用方法:•内部校准:通过仪器自身提供的校准功能进行校准。

•外部校准:将仪器送往专业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在选择校准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校准设备的可用性和成本;•校准周期。

5.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取决于各个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频率。

一般来说,校准周期可分为以下几类:•日常自检:对于高精度和重要的仪器设备,建议每天进行自检,以确保其在使用前的准确性。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制定适当的定期校准计划。

一般情况下,定期校准的周期为3个月至1年。

•事件触发校准: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仪器发生故障修理后;–仪器发生严重震动或受损;–维护人员怀疑仪器的准确性;–使用者反馈仪器读数异常。

6. 校准记录和证书每次校准都应有相应的记录和证书,以确保校准的结果可追溯和证明。

记录和证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的唯一标识(如序列号、型号等);•校准日期和地点;•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的签名和资格证明;•校准方法;•所使用的标准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信息。

7. 实施计划根据以上目标和要求,制定以下仪器校准实施计划:1.制定仪器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工程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复核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测量工作准确无误,根据国家有关测量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复核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承担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前的地形测绘、施工中的布置测量以及竣工后的成果测量等各个阶段。

三、基本要求1. 所有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熟悉掌握相关的测量知识和技能。

2. 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其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3. 测量工作应在适宜的气候和光线条件下进行,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误差。

4.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认,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复核程序1. 初次测量完成后,应由另一名合格的测量人员对原始数据进行独立复核。

2. 复核内容包括数据的采集方法、计算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

3. 如复核中发现疑义或错误,应及时与原测量人员沟通,必要时进行重新测量。

4. 复核无误后,复核人员应签字确认,并对测量成果负责。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处理应遵循“谁测量、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2.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计算公式和方法,避免人为失误。

3. 处理完成的数据应由专人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六、成果提交1. 测量成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应包括测量方法、过程、结果及必要的图表和说明。

2. 报告提交前,应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核,确保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提交的测量成果应存档备查,以便后续查验和参考。

七、质量控制1. 我单位将定期组织测量知识培训,提升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

2. 对于关键测量环节,将实行双重检查制度,即由不同的测量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测量任务,并对比结果。

3. 对于测量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我单位负责解释和修改。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4年工程测量下半年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工程测量下半年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工程测量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概述2024年下半年工程测量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项目测量管理、测量技术研究、测量数据分析、测量仪器设备维护和团队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这些工作,旨在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测量管理1. 制定和完善测量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并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组织和指导测量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项目中的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提供给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参考,以促进工程项目的改进和优化。

三、测量技术研究1. 跟踪和研究最新的测量技术:关注和学习最新的测量技术,如无人机测量、激光扫描测量等,为实际项目中的测量工作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2. 开展新技术应用推广:探索和研究新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

3. 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团队能够适应和掌握新技术的应用。

四、测量数据分析1. 数据收集和整理: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和应用:根据项目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3. 报告撰写和汇报:根据项目要求,撰写测量数据分析报告,并向项目经理和设计人员进行汇报,提供项目进展的数据支持。

五、测量仪器设备维护1. 设备维护和保养:组织和实施测量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 仪器校准和调试: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校准和调试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设备更新和升级:根据项目需要和技术进展,及时更新和升级测量仪器设备,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团队建设1. 人员招聘和培养:根据项目需要,组织和实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保证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

二、基本要求1.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校验人员进行。

3.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校验的及时性。

4. 校验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方案和记录完整的校验结果。

5. 发现有异常或故障的检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校验工作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1)校验人员根据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使用情况和标准要求,制定校验计划。

(2)校验计划应包括校验周期、校验内容、校验方法等详细信息。

2. 校验准备工作(1)校验人员应保证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校验人员应核对校验标准和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校验操作(1)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计划和标准要求进行校验操作。

(2)校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校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验结果分析与处理(1)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合格与否。

(2)对于不合格的校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报废,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5. 校验记录和报告(1)校验人员应做好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

(2)校验人员应制作校验报告,并上报至相关部门,以备后续引用。

四、责任与权利1. 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校验工作,并对校验结果负责。

2. 校验人员有权要求领导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保障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校验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五、培训与管理1. 新入职的校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校验工作。

2. 校验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一、引言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确保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和实施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探讨一个完善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二、校验对象和周期1.校验对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校验对象应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有涉及测量和检测的器具与仪表,如长度测量工具、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计等。

2.校验周期:校验周期的确定应根据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以及生产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常用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的校验周期可以设定为半年一次,而对于重要且经常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校验周期可以缩短至季度或更短。

三、校验方法和标准1.校验方法: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校验方法应根据其具体的测量原理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标准比对法、现场检验法、交叉校验法等进行校验。

在选择校验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准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2.校验标准: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校验标准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对于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可以参照相关国际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校验。

在确定校验标准时,还需要考虑用户要求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四、校验记录和结果评定1.校验记录:对于每一次校验,都应制作详细的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仪器和设备、校验方法和标准、校验结果等。

校验记录应存档,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2.校验结果评定:根据校验结果,对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定。

一般来说,校验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处理三种情况。

合格表示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在校验时符合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不合格表示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在校验时未能满足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需要校准或更换;待处理表示校验结果不确定或需要进一步评价。

五、校验管理和责任制1.校验管理: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校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包括校验计划的制定、校验仪器和设备的选择和管理、校验记录的管理和归档等。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5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5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1、施工测量是每个项目施工前的关键工序,测量工作关系着工程构筑物施工的准确性,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复测,必须对设计高程,设计埋设的桩橛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复测要认真、详细、记录准确、计算无误。

3、施工测量的仪器、钢卷尺等必须要进行校验,确保误差在规范之内,没有进行校验的仪器不能直接使用,其中包括新购的仪器,应先校验再使用。

4、仪器校验必须在国家规定有校验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并出具合格证方可使用。

5、测量及复测应进行换手测量,严禁同一个仪器及视镜人进行,数据计算也要进行换手计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6、换手测量要分工明确,谁视镜、谁视点、谁记录,必须在记录上签字认可,严禁涂改记录。

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做好保存被查。

7、复测的桩橛埋设应考虑施工中无意的损坏,应选择在永久、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并根据有关规定要定期进行复查及校准,防止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化,造成桩橛移动、下沉或丢失等,致使施工定位测量时误用造成损失。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并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1. 测量工作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 所有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3. 复核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测量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判断。

4. 在复核过程中,必须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5. 复核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具体流程包括:1. 预先制定复核计划,明确复核的对象、时机和方法,确保复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测量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定期对已完成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对比原始数据和复核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复核过程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必须及时记录并进行调整,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2024质检处计量标准复查工作计划

2024质检处计量标准复查工作计划

2024质检处计量标准复查工作计划一、复查目标计量标准复查的目的是确保质检处的计量标准设备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复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或调整,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和数据准确性。

同时,计量标准的复查也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验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

二、复查内容计量标准复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标准的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核实,确保所有设备均在有效期内且技术参数符合相关规定。

检查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分辨率和精度等关键指标,确认其是否满足当前生产的需求和检测标准。

检查计量标准的维护保养记录,确保设备得到正确、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对计量标准进行实际操作测试,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操作便捷性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计量标准的配套软件及系统,确保其与设备兼容且能正常运行。

核实计量标准的技术文件、操作规程、校准证书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评估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确认其是否满足测量要求。

三、复查时间为确保计量标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定期进行计量标准的复查工作。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定期复查:每年进行一次计量标准的全面复查,并针对重要设备增加复查频次。

不定期抽查: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对部分计量标准进行抽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复查人员为保证计量标准复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我们将由以下人员组成复查小组:质检处主管:负责计量标准复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复查工作按计划进行。

计量工程师:负责具体执行计量标准的复查工作,包括设备清单核实、技术参数检查、实际操作测试等。

质量保证人员:参与计量标准的测试和评估工作,协助解决复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相关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邀请设备供应商或外部专家参与计量标准的复查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五、复查流程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复查计划,准备相关设备和资料,确保复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进行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复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

三、工程测量1、测量基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如坐标基准、高程基准等。

测量基准的确定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测量报告中清晰说明。

2、测量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保存。

测量数据的保存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工程复核1、复核标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复核前,需要确定复核的标准和要求。

复核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复核报告中清晰说明。

2、复核人员的资质要求进行工程复核的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复核人员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3、复核程序的规定工程复核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复核申请、数据比对、复核结果审核等。

复核程序的规定应确保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1、工程测量和复核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

质量控制体系应确保测量和复核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2、工程测量和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问题处理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

3、定期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质量检查的结果应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

六、监督检查1、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体系,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监督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复核结果的可靠性等。

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复核机制,以确保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工作准确无误,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应配备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保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测量小组负责编制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并对测量结果负责。

4. 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测量工作与工程建设其他环节的关系,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三、测量工作程序1. 测量前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选择、人员分工等。

2. 现场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现场作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4. 成果复核:由专人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建设。

四、复核制度1. 实行双重复核制度,即每项测量成果都需经过两次独立的复核。

2. 复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且不得参与原始数据的采集。

3. 复核内容包括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如复核发现错误或疑点,应及时通知测量小组进行核查和纠正。

五、记录和报告1. 测量小组应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包括现场作业记录、数据处理记录和复核记录。

2. 定期编制测量报告,报告应包含测量成果、分析评价以及建议措施。

3. 测量报告应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作为工程建设的依据。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 对测量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3.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整改。

七、安全管理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在复杂或危险环境中进行测量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对于影响安全的测量结果,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标题:工程技术复核计划引言概述:工程技术复核计划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复核和评估的计划。

通过科学的复核计划,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风险,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一、复核计划的制定1.1 确定复核范围:明确需要复核的技术方案范围,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等内容。

1.2 制定复核时间表: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核时间表,确保复核工作与工程进度相适应。

1.3 确定复核人员:确定复核人员的资质和数量,保证复核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二、复核计划的实施2.1 采集相关资料:采集与复核技术方案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规范标准等资料,为复核工作提供依据。

2.2 分析评估技术方案: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3 制定复核报告:根据复核结果,编制详细的复核报告,明确问题和改进措施,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三、复核计划的监督3.1 定期检查复核发展:定期对复核工作发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复核计划按时完成。

3.2 协调解决问题:对于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争议,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3 审核复核报告:对复核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四、复核计划的评估4.1 评估复核效果:对复核计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检查复核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提出改进建议。

4.2 采集反馈意见:采集相关人员对复核计划的反馈意见,了解复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3 不断优化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改进复核计划,提高复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复核计划的总结5.1 汇总经验教训:总结复核计划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5.2 完善复核机制:根据总结结果,完善复核机制,建立健全的工程技术复核体系,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工具校准管理制度

工具校准管理制度

工具校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工具校准管理工作,提高工具校准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实验室已有的工具校准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测量、试验设备的校准管理工作,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各种测量设备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准确测量。

二、组织机构1. 实验室将设立专门的工具校准管理小组,由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质量管理员等人员组成,负责实验室内所有测量设备的校准管理工作。

2. 工具校准管理小组负责起草和修订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校准管理制度和程序,负责对实验室内所有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验,以保证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工具校准管理小组要保证对实验室内所有测量设备的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校准的可溯性和可追溯性。

4. 工具校准管理小组要对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工具校准管理的基本要求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验,以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 对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进行记录和归档,将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进行妥善保管,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可追溯性。

4. 建立健全的工具校准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校准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校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四、工具校准管理的工作流程1. 测量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根据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和重要性,制定测量设备的校准计划。

校准计划应包括校准的时间、地点、方式和范围等信息。

2. 测量设备校准的实施按照校准计划的要求,对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工作应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 校准结果的记录和归档对校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将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校准结果的可追溯性。

4. 校准结果的评定和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定,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和可信度。

工程标高复核方案

工程标高复核方案

工程标高复核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工程标高进行复核是非常必要的。

工程标高复核方案的编制旨在规范标高复核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复核的责任人和工作内容,保证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复核范围本次工程标高复核的范围包括建筑、道路、管线等施工所需的标高数据。

其中建筑包括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等,管线包括给水管线、排水管线和电力管线等。

三、复核程序1. 编制复核计划: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标高复核计划,确定复核的时间和地点,指定复核的责任人和团队。

2. 复核前准备:复核前,责任人和团队成员要对工程图纸、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认真了解,做好复核工具和设备的准备。

3. 实地复核:根据复核计划,责任人和团队成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复核。

在复核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标高数据,确认与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一致性。

4. 复核记录:责任人和团队成员要及时记录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并进行标注。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疑点,要及时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和确认。

5. 复核报告:责任人根据复核结果编制复核报告,包括复核范围、复核程序、复核记录和复核结论等内容,报告内容要真实、准确。

6. 复核确认:复核报告需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作为复核结果的依据。

对于复核结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需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处理。

四、复核方法1. 核对数据:复核人员要认真核对理论标高和实际标高数据,并与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比对。

2. 使用仪器:在实地复核过程中,可以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和验证。

3. 定点抽查:对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和重要节点进行定点抽查,以确保标高数据的准确性。

4. 与相关单位沟通:在复核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和疑点,要及时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五、复核人员和责任1. 复核责任人:项目管理部门指定专门负责标高复核的责任人,对复核过程进行统筹和监督。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

CNASCL内部校准要求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NASCL(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对实验室内部的所有仪器设备均要求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评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偏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满足测量要求的过程。

因此,内部校准对于实验室的工作至关重要。

校准可以分为内部校准和外部校准两种方式。

内部校准是指实验室对自己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外部校准则是指实验室将其仪器设备送至专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校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仪器设备的问题,确保实验室的整体运作正常。

对于内部校准的要求,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校准体系,包括校准计划、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和报告等。

在校准计划中,需要明确定义哪些仪器设备需要校准,以及校准的频率和方法。

标准操作程序则是指明校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校准记录和报告则是对校准过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验证。

其次,内部校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参考物质。

校准标准应具有可追溯性和准确性,能够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

参考物质则是用于检验仪器设备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其选择要根据实际测试的需求和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内部校准还需要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

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校准操作步骤,并对校准结果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处理。

质量管理则是通过内部审核、监督和改进,确保校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度。

最后,内部校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和追溯机制,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实验室应定期对校准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校准结果应与外部校准结果进行比较,以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之,内部校准是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运作和测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承诺:按照国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质量等级为工程一次验收100%达到合格标准。

2.质量保证措施原则1.在施工中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具体为:我公司将提供包括组织机构、质量职责与权限、资料保证,质量策划、过程、改进等实施方案有关的质量体系程序以及有关的管理、技术的支持性文件等等。

如果我司有幸中标,我司对承接的盐城环保科技城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工程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等相关伴随服务项目将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方针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项目质量优良,使公司的产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并达到公司总体质量目标的真正实现。

2.以合同为制约手段,推行GB/T-ISO9001系列标准,强化质量职能,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3.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以总工程师为中间控制,专业质量检验工程师检查的三级质量检验系统,形成从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工程师→各专业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4.质量监督制度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严格隐蔽工程预检制度,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过程中。

5.严格施工质量控制,编写分部工程质量计划,确定质量标准,控制好各分项工程。

6.按照GB/T-ISO9001质量标准和采购手册,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和控制,把好原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和半成品必须经过检查验收,要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需要复试的材料要经过复试后才能使用。

7.对设立盐城环保科技城创业投资服务中心项目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安装等相关伴随服务项目,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

打造盐城环保科技城。

选定的文档业投资服务中心工程智能化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等相关伴随服务项目质量目标按照层块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及职能人员;目标实现率是考核项目部人员成绩的重要依据。

—2精选文档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预算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编制并签字。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测量技术工作总结测量技术工作总结(通用5篇)测量技术工作总结篇11、测量放样一定要以蓝图为准,每次放样结束后,应用蓝图检查测量点位。

工程测量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工程测量岗位职责工作内容

工程测量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程测量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精选篇1)1、听从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各项施工测量、放线任务。

2、熟悉施工图纸,根据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编制好测量方案,准备好测量所需的工具的表格。

3、测量时仔细认真安设、调整仪器、读数准确,记录整洁,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熟悉所使用测量仪器的性能,管好测量仪器按时进行仪器周检。

5、协助施工工长做好测量方面的技术复核工作。

工程测量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精选篇2)1、直接听从测量组长的指挥,认真履行工作安排和计划,服从具体的岗位安排,熟悉测量组和工程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2、熟悉标书文件、设计图纸及数据等工程常用资料,能绘制简单的有关样图及施工辅助图,认真填写项目测量原始资料,记录好测量内容、时间、服务工序和交底人员以备后查。

3、严格按照编制的测量、监测工作的总方案和各个分部施工的专项方案来实施测量工作内容,方案中有变更的部分必须向测量组长汇报,不得自行更改工作内容和方式。

4、在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提前探明测量线路和各个导线点的情况,并熟悉控制标志的位置,保护好测量标志。

执行外业期间要求准确、快速、正确的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并详细的记录原始测量数据。

5、在施工监测工作中,要熟悉监测点位置、监测频率,按照方案要求安装好每一个监测点,根据监测频率严格执行监测工作,认真填写监测报告和监测图。

保护好监测标志,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及时上报,根据情况进行增添修复。

6、做好施工中的放样工作,放样前认真查阅图纸,复合计算结果,要求掌握常用的简单坐标和标高计算,熟练运用工程计算器中的计算程序,可以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放样点位置增补工作。

7、内业要求能熟悉分类整理的各种施工放样资料和存档,准确存放各种新文档。

能运用电脑EXCEL、WORD、CAD等常用软件进行资料编辑和施工用图绘制。

8、认真执行《测量仪器使用制度》,填写测量仪器台帐,定期仪器保养,防止仪器损坏,定期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自检记录妥善保管。

测量仪器、测绘工具、测绘材料管理制度 (2)

测量仪器、测绘工具、测绘材料管理制度 (2)

测量仪器、测绘工具、测绘材料管理制度测量仪器、测绘工具和测绘材料的管理制度是指对这些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使用、保养和报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一、采购管理:
1. 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需要采购的测量仪器、测绘工具和测绘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2. 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确保采购到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和材料。

3.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交付时间等具体事项。

4. 对采购到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合同要求。

二、使用管理:
1. 设立设备和材料的存放地点,确保其安全和整洁。

2. 制定设备和材料的借用制度,明确借用流程和责任。

3.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4. 使用设备和材料的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确保安全和正确操作。

5. 定期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盘点,确保数量和状态的准确记录。

三、保养管理:
1. 制定设备和材料的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频率和内容。

2.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

3. 做好设备和材料的防潮、防尘和防震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报废管理:
1. 制定设备和材料报废的标准和流程。

2.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的鉴定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报废标准。

3. 报废设备和材料应进行合理的处置,可能的话进行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综上所述,测量仪器、测绘工具和测绘材料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这些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有效和经济使用的重要管理手段,可以提高测量和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施工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外形定位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 施工单位掌握本制度,并负责制定、执行和评估测量复核计划。

2. 测量复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测量技能和资质,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复核工作。

四、测量复核流程1. 预复核准备(1) 确定复核计划,明确复核的内容、范围和期限。

(2) 调查了解之前的测量工作情况,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等。

(3) 安排复核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复核测量准备(1) 检查测量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其符合测量要求。

(2) 根据测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确定复核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3) 安排复核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和控制点的布设。

3. 测量复核执行(1) 复核人员按照复核计划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

(2) 在复核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如多组测量、交叉复核等方式。

(3) 在复核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和复核结果,为后续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4. 测量复核评估(1) 复核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并记录处理过程。

(3) 完成复核工作后,编制测量复核报告,包括复核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五、设备管理与维护1. 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 测量仪器设备的采购和更新要依据实际需求和技术进展,确保其符合测量要求。

3. 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保存。

六、文档管理所有与测量复核相关的文档要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1. 测量计划、报告、记录等要按照规定进行编号、归档和保存。

2. 测量数据和复核结果要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数据不丢失和篡改。

复核科2024年工作计划

复核科2024年工作计划

复核科2024年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阐述复核科2024年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资源需求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复核科作为一个核心部门,负责对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结果进行复核和审核,以确保公司运营的高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明确的工作计划,我们将努力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工作目标2.1 提高复核质量:通过完善复核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个部门的工作结果正确、合规,并有效遵循公司的政策和规定。

2.2 加强沟通与合作:与各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3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引入自动化工具和技术,优化复核过程,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4 完善数据分析能力: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对复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建议。

3. 工作内容3.1 确定复核标准和流程:制定公司内部的复核标准和流程,明确复核的目标和责任,以确保各部门在工作中充分遵循公司的政策和规定。

3.2 执行复核任务:根据复核计划,对各部门的工作结果进行复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向管理层提供复核结果和意见。

3.3 提供支持和指导:为各部门提供复核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解答他们在工作中的疑问和困惑,协助他们完成复核任务。

3.4 定期报告复核结果:根据管理层的要求,定期向公司高层报告复核结果和相关数据分析,给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5 开展复核培训:为新员工提供复核培训,介绍复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复核意识和能力。

4. 时间安排4.1 第一季度: 完善复核标准和流程,制定2024年复核计划。

4.2 第二季度: 开始执行复核任务,提供复核支持和指导。

4.3 第三季度: 定期报告复核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建议。

4.4 第四季度: 评估复核工作的效果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为2025年工作计划做准备。

5. 资源需求5.1 人力资源: 根据工作量和复核任务的紧急程度,适当调整复核科的人员数量和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及复核工作,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主管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一、测量仪器1、仪器在使用之前必须有专业部门鉴定合格的检测报告方能投入使用;2、测量人员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自检。

二、测量外业工作必须多测回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班长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班应自检复核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班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3、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工程部负责人要对测量班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测量班长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并作检查记录。

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管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

具体包括:⑴、项目交接桩资料,设计人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⑵、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⑶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⑷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4、测量班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

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由总工程师、测量班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

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班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工程部,经工程部长检查合格后,工程部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

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班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5、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①、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测量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

②、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

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

③、项目经理部测量班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鉴定台帐,仪器档案由项目工程部保存原件,测量班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

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

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二、地下防水工程一、防水材料本工程采用万施博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通用型柔性防水灰浆。

材料进场时要求防水分包单位提供材料的合格证、备案证明、试验检测报告。

二、防水施工1、基层处理:混凝土基层必须润湿,达到湿透,但表面无明水。

2、细部增强处理A、在后浇带施工缝、地下室底板或顶板与墙连接的水平施工缝处用刷子涂刷一道200mm宽、0.8mm厚的涂料增强层。

B、在阴阳角两面用刷子涂刷一道100mm宽、0.8mm厚涂料增强层。

3、细部附加层在阴阳角等采用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防水层铺贴方法是;在细部构造处涂布一层涂料,并将事先按形状大小要求裁剪好的胎体增强材料[无纺布,网格布] 平坦地粘贴在已涂刷的涂层上,不得有气泡和折皱,待涂层固化后,再在胎体增强材料表面涂布一层涂料,固化后,再涂刷数遍涂料。

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加一层增强胎体材料4、大面积涂刷A、浆料均匀涂刷,每遍涂刷量以0.8-1.0公斤/平方米为宜。

B、多遍涂刷,直到达到设计规定的涂膜厚度要求。

C、涂布每一道涂膜与上一道相膈的时间以上一道涂膜的固化程度确定,一般在3-6小时左右(视现场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而定,手感不粘时可进行) 。

D、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刷方向垂直。

三、钢筋工程一、原材料控制材料进场应按规范要求对进场的产品的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具有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对试验情况进行抽检。

二、钢筋制作1、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对施工班组对钢筋下料表进行复核。

2、钢筋制作完以后应分类进行堆码、标识,逐堆用卷尺进行抽查、验收。

同一加工设备抽查数据不少于3件。

3、钢筋的连接、绑扎1、对钢筋的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绑扎搭接的连接是否按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并对试验状态进行复核。

2、钢筋绑扎时受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3、对钢筋的绑扎位置的偏差是否按规范及钢筋工程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混凝土工程一、原材料1、检查商品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是否按照规范、混凝土专项方案分批量进行测试,并原材料的合格证、出厂质量证明、复试报告等是否齐全进行检查。

2、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否按设计、规范及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二、混凝土施工及成品保护1、检查混凝土浇筑时是否按规范及混凝土专项方案要求及时在浇注地点随即取样,留置试块并及时送检。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规范及配合比要求,(要求每次浇筑混凝土检查次数不少于5次)并做好记录。

3、检查后浇带、施工缝的留置是否按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4、检查混凝土浇筑完后的12小时以内的养护情况及其他相应的成品保护工作。

五、模板工程一、材料进场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变更、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要求对进场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方面进行抽查,并做好相应的复核记录。

二、制作、安装(项目测量员配合主施工员)1、作业条件检查:检查上下层楼板的支模架搭设是否符合规范及模板设计文件和技术方案要求,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记录。

2、模板内的杂物清除、脱模剂的涂刷、模板接缝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等的检查,对照规范及模板方案进行复核,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

3、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起拱,按照设计或规范用水准仪进行检查,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等的标高、位置、尺寸,对照设计图纸、方案对地下室及五层以下预埋件、预留洞、预留孔进行全数检查,五层以上采取抽查的方式,抽查构件数量不应少于10%,且不少于3件。

5、检查后浇带位置模板支撑体系是否按照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要求与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体系分离。

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①、检查内容轴线位置、底模上表面标高、截面内部尺寸、层高垂直度、相临两板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板面水平度等。

②、检查数量不少于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3件。

③、检查依据现行有效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

三、模板拆除1、拆除时间控制2、竖向结构的模板拆除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其离析,且应超过12小时。

3、水平梁、板结构的模板拆除根据现行规范、设计、施工方案要求以及温度等因素结合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对拆模时间进行控制,项目主施工员提出拆模申请,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模。

四、成品保护拆模后对成品保护、养护情况(时间、次数)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六、外脚手架脚手架不仅仅是安全的保证,也是企业形象的展示,是中建五局标准化推进的一个重点,必须引起重视。

一、材料进场1、进场架管、扣件必须严格检查。

存在死弯、开裂等影响结构稳定的钢管一律不准用于外脚手架的搭设;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杆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准使用。

二、搭设过程1、作业条件检查:检查落地脚手架基础是否按要求处理,悬挑架检查槽钢是否稳定牢固,露面预埋套环是否可靠,拉钩与槽钢之间是否有空隙;2、按照脚手架方案及标准化图集进行搭设,所有立杆横杆之间的间距统一整齐。

3、剪刀撑,每5跨一道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成45度角,外刷红白油漆。

4、检查斜道的位置、宽度、坡度及防护栏杆、防滑条、挡脚板。

5、连墙件A、连墙杆采用梁板上埋设钢管预埋件的方式,二步三跨,并与内外立杆水平刚性连接。

同时,外架与每层柱中必须进行抱柱连接。

B、钢管抱柱作为连墙件的支撑点,以增加连墙件6、卸料平台检查槽钢焊接情况、防护栏杆、防护门,满铺木跳板完全封闭,安全兜网张挂。

七、高大支模一、检查方案是否已专家论证二、材料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三、支模架搭设1、检查立杆、横杆间距,扣件牢固程度2、检查扫地杆、剪刀撑、斜撑设置3、模板内的杂物清除、脱模剂的涂刷、模板接缝平整度、垂直度、方正度等的检查,对照规范及模板方案进行复核,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

4、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起拱,按照设计或规范用水准仪进行检查,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等的标高、位置、尺寸,对照设计图纸、方案对地下室及五层以下预埋件、预留洞、预留孔进行全数检查,五层以上采取抽查的方式,抽查构件数量不应少于10%,且不少于3件。

6、检查后浇带位置模板支撑体系是否按照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要求与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体系分离。

四、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1、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派专人值班,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2、混凝土终凝前后,安排技术员定期(混凝土初凝期内每2小时监测一次,往后每4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对模板支撑体系位移进行监测监控。

五、高支模拆除1、检查拆模手续A、必须经实验室检测证明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拆模要求B、必须经监理、甲方书面认可2、检查拆除顺序A、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B、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3、检查拆模过程及安全措施A、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B、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经生产经理同意方可拆除。

六、成品保护拆模后对成品保护、养护情况(时间、次数)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目录一、测量工程 (1)二、地下防水工程 (3)三、钢筋工程 (4)四、混凝土工程 (5)五、模板工程 (6)六、外脚手架 (8)七、高大支模 (9)11、技术复核工作应在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

2、复核检查前主管工长应认真填写好技术复核记录的有关栏目,通知项目质检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为使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检查时间从接到工长通知时起,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3、重要工序(如建筑物定位、放线等)的技术复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工长等有关人员、并通知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参加共同进行检查。

4、一般工序的技术复核,由工长、质量检查员等有关人员,并通知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共同进行检查。

5、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填写在技术复核意见栏内,监理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工长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