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试讲
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1、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课题: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128页例6,“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一、对教材的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
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数学论文《“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实际问题与方程试讲稿逐字稿
实际问题与方程试讲稿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实际问题与方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他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共花了 10 元钱,钢笔的价格是笔记本的 3 倍,那么钢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师: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实际问题与方程,来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新授1. 分析问题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题目中告诉我们钢笔和笔记本一共花了 10 元钱,钢笔的价格是笔记本的 3 倍。
我们可以设笔记本的价格为 x 元,那么钢笔的价格就是 3x 元。
2. 列方程师: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方程:x + 3x = 10。
3. 解方程师:下面我们来解这个方程。
首先将方程左边的 x 和3x 相加,得到 4x = 10。
然后两边同时除以 4,解得 x = 2.5。
4. 检验师:我们解出了笔记本的价格是 2.5 元,那么钢笔的价格就是 3x = 3×2.5 = 7.5 元。
我们来检验一下,2.5 + 7.5 = 10,符合题目中的条件。
5. 总结方法师: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首先我们分析了问题,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接着解方程,最后进行检验。
这就是我们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三、巩固练习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同学们来试试用方程解决。
小红和妈妈的年龄之和是 45 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4 倍,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好,哪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生:我们设小红的年龄为 x 岁,那么妈妈的年龄就是4x 岁。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我们列出方程 x + 4x = 45。
五年级解方程试讲教案
五年级解方程试讲教案标题:解方程试讲教案(五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和应用基本的解方程方法;2. 能够解决涉及一个未知数的简单一元一次方程;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是一个数学语句,表示等式两侧的值相等;2.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逆运算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2. 教材或辅助教材:教科书、习题册;3. 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解方程的概念,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这个问题,并提问学生方程的解法。
二、讲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5分钟)1. 通过板书或PPT,简要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引导学生理解等式两侧的值相等,即方程左右两侧的数值和运算符必须平衡。
3. 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解方程的步骤讲解,如:3x + 4 = 19。
三、进行案例分析和解题示范(20分钟)1. 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解方程的过程,如:2x - 3 = 9。
2.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逆运算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强调解方程的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
3. 通过实例讲解,并注重每个步骤的解释与规范。
四、学生练习和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解方程的题目。
2. 游戏互动:创设解题比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解方程。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汇总学生练习中常见的错误和难点。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向他们解释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动手解题并分享解题心得。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概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强调解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河南中学数学面试试讲稿
河南中学数学面试试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我将通过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会如何设立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求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问题。
假设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问它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设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公里,根据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的原理,我们可以列出方程:60 * 2 = x。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 = 120,即汽车行驶了120公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问题。
假设一项工程需要10个工人共同完成,每人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10,问他们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同样,我们可以设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为x天。
根据工作量等于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的原理,我们可以列出方程:10 * (1/10) * x = 1。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 = 1,即他们需要1天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首先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立未知数,列出方程,最后求解方程,得出答案。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思考更多的实际问题,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课后与我交流。
谢谢大家。
《解方程》试讲稿
《解方程》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考生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解方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如果给你一个方程,你能求出其中未知数的值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
二、新授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程:x + 3 = 5。
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 x 的值呢?我们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那我们在这个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 3,会怎么样呢?左边变成了 x + 3 3,也就是 x;右边变成了 5 3,等于 2。
所以,x = 2。
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把 x = 2 代入原方程,2 + 3 = 5,等式成立。
这就说明我们求出的 x 的值是正确的。
2. 巩固练习现在大家来试试解这个方程:x 4 = 7。
对,我们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4,左边变成 x 4 + 4,也就是 x;右边变成 7 + 4,等于 11。
所以,x = 11。
再看这个方程:2x = 8。
怎么解呢?因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所以我们在这个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2,左边变成2x÷2,就是 x;右边变成 8÷2,等于 4。
所以,x = 4。
三、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
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来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大家在解方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哦。
四、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并且尝试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答:儿子买书花了200元.
23、光明小学四月份买书86本,比 三月份买旳本数旳2倍还多10本, 三月份买书多少本?
解:设三月份买书x本。
86–2x=10 2x=76 X=38
答:三月份买书38本。
24、商店有苹果和香蕉共20公斤, 苹果旳重量是香蕉旳1.5倍,求苹果 和香蕉各有多少公斤?
8(x+2)–6x=88 8x+16–6x=88
X=36
45、车间里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旳 2倍,假如调走18个男工,那么女 工人数是男工人数旳2倍,这个车间 有女工人多少人?
解:设女工人数有x人,则男工人
数有2x人。
(2x–18)×2=x
答:
x=12
解:设下底是x厘米. (12+x)×15÷2=225 (12+x)×15=450 12+x=30 X=18
答:它旳下底是18厘米.
3、小军买了6枝铅笔,付出2元,找 回0.2元,每枝铅笔多少元?
解:设每枝铅笔x元. 想:付出旳钱-铅笔旳总价=找回旳钱
2-6x=0.2 6X=2-0.2 6x=1.8 X=0.3
3x+(2x–0.5)×2=9.5 7x=10.5 X=1.5
钢笔:1.5×2-0.5=2.5(元)
35、甲、乙、丙三个数旳和旳100 已知甲数是乙数旳2.5倍,丙数比甲 数多10.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设乙 数是x,则甲数是2.5x,丙 数是(2.5x+10)
2.5x+x+2.5x+10=100 6x=90 X=15
解:设2元旳人民币有x张,则5元 旳人民币有100–x张。
第四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六年级同步奥数培优教程第四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结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设未知数,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
例1.光明小学买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22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3倍,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钱?例2.有一群鸭,在河里的只数是岸上的3倍,如有26只鸭上岸,那么岸上的鸭子就与河里的鸭一样多。
这群鸭一共有多少只?例3.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2个零件,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例4.药剂师把1千克药品按每包15克和7克两种规格分装成小包,结果7克一包的比15克一包的多装了80包。
两种规格的药品各包装了多少包?举一反三:1.幼儿园买来花毛巾和白毛巾各40条,共用640元,已知花毛巾单价是白毛巾单价的3倍,一条花毛巾和一条白毛巾共多少元?2.买30千克精粉和70千克小米共付人民币312元,1千克精粉的价格是1千克小米价格的2倍,买精粉和小米各用去多少元?3.买10个排球和4个篮球共付510元,每个篮球比每个排球贵5元,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4.甲筐有梨400个,乙筐有梨240个,现在从两筐取出相等数目的梨,剩下的梨数,甲筐恰好是乙筐的5倍,求两筐所剩的梨数各是多少?5.六(1)班与六(2)班原有图书一样多,后来六(1)班又买来新书38本,六(2)班从本班原有图书中取出72本送给一年级同学,这时六(1)班的图书是六(2)班的3倍,两班原有图书各多少本?6.有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调8个同学到乙班,则两个班人数相等。
如果从乙班调8个同学到甲班,则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的2倍,甲、乙两班各多少人?37.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30千米,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0千米,结果比原计划提前2小时到达。
第四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四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点: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所列的方程,得到答案。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这里等量关系大体有三种:(1)、以一般数量关系为等量关系式(2)、以公式为等量关系式(3)、以典型“关系句”为等量关系式3、解方程4、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例题:1、水果店运来苹果490千克,比运来的梨的2倍还多10千克,运来梨多少千克?解:设运来的梨有x千克,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解得:答:运来的梨有千克。
问:你认为此题还可以列出别的方程吗?如果可以,请尝试再列出两个: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同一个问题,可以列出不只个方程。
这些方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满足此题的。
2、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324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6小时后在途中相4遇,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速度的。
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解:设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得:答:甲车每小时行千米。
问:你认为此题还可以列出别的方程吗?如果可以,请尝试再列出两个:53、某小学六年级(1)班有若干个学生,其中男生占,后来又转来了6个男121生,这时男生正好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现在有男生多少个?24、父子俩今年的年龄和是70岁,7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
求父亲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5、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
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
问: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6、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100,如果甲数加4,乙数减4,丙数乘4,丁数除以4,则四个数相等。
四个数原来各是多少?练习:一、填空。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车上原有46名乘客,到甲站后,下去了一些乘客又上来8名乘客,现在车上正好有50名乘客,从甲站下去了几名乘客?设从甲站下去了x名乘客,方程是:或。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优秀教案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及发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4.通过调查数据和利用数据,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学生需提前一天认真调查,填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也是洋里中心校毕业的,我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朋友,交朋友应相互了解,比如,我知道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你们猜猜,陈老师今年有多少岁?二、沟通整理,复习。
1、理一理,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关键。
(1)让我用应用题的方式告诉你们: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他们岁数之和是陈老师的,陈老师今年多少岁?(板书)(2)你能用方程方法解答这一题吗?(反馈)今天,我们将通过了解陈老师,一起交朋友的办法来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板书课题: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3)过渡:结合解的过程,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并写在笔记中。
(4)反馈:谁来说说?(师简单板书各步。
)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划出第二步)(5)过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等量关系找到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老师有多个找等量关系的绝招,这些绝招就隐藏在陈老师的“自我介绍”中。
2、了解找等量关系的途径,优选方程方法。
(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来。
“自我介绍”副班长体重35千克,比陈老师体重的多5千克,陈老师体重多少千克?陈老师爱好种花,去年种了一批,大旱后死了三分之一,过冬时又死了6棵,最后还剩10棵,求去年种了多少棵?陈老师家门口有一长方形的鱼塘,周长24米,长7米,那宽多少米?陈老师节约用钱,去年还存了5000元,存期一年,利率2,今年取款时银行应多付我多少元?(2)生逐题回答等量关系,师生共同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去找?(根据关键句或重点词句找等量关系;按照事理以及根据事情发展感变化的情况找等量关系;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小学数学教案《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招聘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招聘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能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问题结果。
2. 使学生经历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体会模型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进一步培养善于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主动检验、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四年级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在数与计算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量关系的知识,同样也构成了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活思维,情境导入1、说说下面每道题的等量关系式。
(1)小红比小明高12厘米;(2)小军的邮票张数比小勇少4张;(3)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4)每支铅笔1元钱,4支铅笔多少钱?(5)买一支8元钱的钢笔,付出10元,找回2元2、情境导入。
《方程的意义》试讲稿
《方程的意义》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序号]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是一架天平。
天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没错,天平可以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那大家观察一下,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呢?非常好,天平是平衡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
如果我们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相等的关系,应该怎么写呢?有同学说可以写成 50+50=100。
非常正确,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就叫做等式。
那么,如果天平不平衡了呢?又该怎么用式子来表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索今天的内容——方程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1. 认识等式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师: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杯子,大家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对,天平倾斜了。
这说明杯子有一定的重量。
如果我们不知道杯子的重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比如用 x 表示杯子的重量。
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 克的砝码,大家再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天平还是倾斜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杯子的重量比 100 克重。
那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有同学说可以写成 x>100。
非常好,这就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师:接下来,老师再往天平的右边加一个 50 克的砝码,现在天平怎么样了?对,天平还是倾斜的,不过这次我们可以看出杯子的重量比 150 克轻。
那我们又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有同学说可以写成 x<150。
非常棒,这也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师:那如果老师继续调整砝码的重量,使天平平衡了,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用式子来表示呢?大家想一想。
有同学想到了,我们可以写成 x+50=150。
非常正确,这个式子既含有未知数 x,又表示了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所以它既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也是一个等式。
2. 理解方程的意义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那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刚才写出的这些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解:水星绕太阳一周要用x天。 4x+13=365 4x=365-13 x=352÷4 x=88
答:水星绕太阳一周要用88天。
3. 果园里有苹果树78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比李
子树的4倍少10棵。
梨树棵树×3+6=苹果树 (1)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李子树棵树×4-10=苹果树 (2)果园里有李子树多少棵?
2x=34+4……方程两边都加上4
x=38÷2……方程两边都除以2
x=19
答:亮亮捐了19本书。
算得对不对呢?检验一下。
检验:2x-4=2×19-4=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x=19代入原方程, 符合题意。答案正确。
1. 解方程并检验。
6x-54=30 解: 6x=30+54
x=84÷6
3.5x+4=4.7 解: 3.5x=4.7-4
x=0.7÷3.5 x=0.2 检验: 3.5x+4 =3.5×0.2+4 =4.7
x=14
检验:
6x-54
=6×14-54
=30
2.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水星绕太阳一
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水星 绕太阳一周要用多少天? 地球绕太阳一周用365天。
水星绕太阳一周时间×4+13=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
解:设果园里有梨树x棵,李子树有y棵。 3x+6=78 3x=78-6 4y-10=78 4y=78+10
x=72÷3
x=24
y=88÷4
y=22
答:果园里有梨树24棵,李子树有22树。
4. 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780平方米。它的
高是30米,底边是多少米? 解:设底边为x米。 30x÷2=780
x
4.初中数学教师面试:《分式方程应用》试讲逐字稿
篇目四2. 内容:砒两个-1釋酿it同务叼「廡筑背1展.甲盐蝕业班]'I牛廿完应总r 世的:.这时境加『无臥•同从乂朋树!存了半十/T总T稈全器完股.仰卩缜的麗r jffitt快•,分新;字乩1牛月生应毎工悭的斗仪乙从何瘋申旳幅十单拥龜工1个月党竄威鳥工軽町1・就也甲叽丰碎置4:樓可以•可贏工列才?t? J牛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耳举牛月完H 、二.总兀程的_. _•硏叽丰中月左成卷工蓉口的客巧*:于五耶上纯刃*衣旨"冉专电加何刊出方廿.N; -fiZLR^ItT 1 t I 桂的二.记J& 卜hi・脱畢工A'ftA边乘妤宀阳2.r +_r + 3=6_L'.槪聆「当・=1叶.fir^O, 窃叭疏卄贞万枕的解为工-].由上可知.若乙訊单1 e耳可以完康录都任务”对it甲矶1牛月宜•哦IE甘旳・呵知乙陆朗畑「却订对比3. 基本要求:(1) 试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2) 要体现师生互动;(3) 讲清楚解题思路及解方程的步骤;(4) 要求有适当板书;《分式方程的应用》逐字稿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试讲的题目是《分式方程的应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分式方程,步骤是什么呢。
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哦是1.先化简。
2.去分母3.解整式方程。
4.检验。
师:如何去分母?又是如何检验的呢?同桌你来说。
生: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得到整式方程。
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方程的解,是增根。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即全面又准确,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很扎实。
分式方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如何的应用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新知探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3,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完成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更快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为5分钟。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试讲稿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试讲稿第一篇: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试讲稿解方程试讲稿一、教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解方程二、试讲稿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大家看一下我手里的盒子,猜一猜里面有几个小球。
学生踊跃发言。
师:大家说什么的都有,那我们现在就借助天平来测量一下吧。
师:同学们现在看一下讲桌上的这个天平,大家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生(众):两边平衡了,右边有9个小球,左边是盒子和3个小球师:很好,我们已经学习了方程,大家可以就此列一个等式吗?生:x+3=9 师:非常棒,那x是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解方程。
(板书—解方程)新授师:x是多少呢?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师:我见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来靠窗的那组同学来回答一下学生:x=6 师:说一下理由学生:6+3=9,所以x肯定是6.师:非常好,请坐,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再回忆一下等式的性质学生(众):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左右仍然相等。
师:好,大家上节课学的都很扎实。
现在看讲台上的天平,我把左边去掉三个球,根据等式的性质,那右边应该去掉几个学生:3个师:大家试着将刚才的过程用式子写出来。
我们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X+3-3=9-3 师:大家和这个同学写的一样吗?很好,大家完成的都非常好,师:大家现在观察天平,可以发现了什么?生:盒子里有6个球师:对,盒子里有6个球,也就是x等于(教师停顿,学生回答)6,大家把它写在本上。
师: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就求出了x=3。
老师,现在有个问题,刚才我们两边同时减去了3,减去3有什么好,大家思考一下,来穿白色上衣的那位同学回答一下生: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知道减去3和减去2等式都成立,但是减去3后,就可以直接得到x的值了。
师:请坐,回答的非常好,我们要记得我们的目的是要求未知数x 的值。
师:我们把x=3叫做这个方程的解,而刚才求方程的解x=3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024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讲稿小学数学五(上)解方程
解方程导入:同学们咱们来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几个球,1个?5个?30个。
好同学们先安静下来,谁能用一句话说出里面的所有可能,请你来说,小脑袋真灵活,请坐,是任意数,那我们用一个字母x来表示,那老师告诉大家,盒子里的球加外面这3个球一共有9个球,那你能根据这个信息列出一个方程吗。
请你来说,说的非常好,请坐,x+3=9 那像这类的方程我们该如何解呢,看同学们既疑惑又好奇的表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解方程的方法(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等死的性质,谁来向大家说一说等式有哪些性质,请你来说,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请坐,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和减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老师相信小组的力量是强大的,讨论完成以端正的坐姿来示意老师,开始老师看同学们都坐端正了,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老师看一组的同学手举得像小树林一样,那就一组的3号同学请你来说,你真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请坐,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减法的运算时知道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就用9-3等于6,所以这个6就是x的值。
同学们都同意它的答案吗,那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3#2请你来说,你的方法也不错,想到9可以分成6和3,所以方程可以写成x+3=6+3,所以x=6.同学们可真棒,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6#1同学请你来说,你这方法可真有创意请坐,同学们掌声送给它,他们小组是运用上节课所学习的等式的性质来计算的,赶紧向大家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同学们都听明白了,这每一步又代表着怎么样的含义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方程的式子写完,另起一行,在左边先写上一个解字,冒号表示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解方程了,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计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请你来说非常好,请坐,等号两边同时减去3,左边原式我们先移下来,然后减3再等号,右边我们也要减3,也就是9减3,好,接下来我们分别看一看等号边分别剩下了什么,对呀,左边,3没有了,只剩下x,而右边9减3等于6所以得到x=6.也就是说x的值就是6.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计算的吗。
小学数学讲座稿《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数学讲座稿《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数学讲座稿《列方程解应用题》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写一份讲课稿,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写讲稿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小学数学讲座稿《列方程解应用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讲座稿《列方程解应用题》 1 1。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教材数学第九册,P1173354p19页复习,例题1,例题2,解方程、思考、做的一般步骤,p120 T1-4页。
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利用列方程解决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2.列出用方程解决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应用题时分析合理关系的能力。
教学** *:分析应用题中的等价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应用题。
教学困难:分析应用问题中的等价关系。
教具的准备:小黑板、写有标题的笔记等。
本课以学生已有的解方程知识为基础,分析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通过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知识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和小组讨论法。
在准备阶段,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根据之前的知识,学生可以使用算术和列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为* *学习更复杂的列方程来解决应用问题奠定基础。
在课堂* *,运用教学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一与备考题的内在联系,找出量与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相等关系,再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式,从而掌握这门课的知识* *,同时了解掌握这门课的难点。
总结阶段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解决应用问题的大致步骤,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练习阶段,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巩固练习。
三、教学步骤。
在教学步骤上,我是这样教的:1.准备。
老师出示复习题,学生看完题后说:“请用两种方法解决这道题。
”商店里以前有一些饺子粉。
列方程解应用题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1页
• 列方程解应用题普通环节是什么?
审(关系式)、设、列(解)、验、答
第2页
1.把20克糖放进80克水中,糖占糖水百分 之几?水占糖水百分之几?
2.在含有糖25%糖水80克中,含糖 2克0 , 含水 60 克.
3.往含糖20%糖水80克中,再加入20克糖, 则糖水中含糖多少克?糖占糖水百分之几? 水占糖水百分之几?
第3页
例5
• 农民伯伯要把一个含药量为25%药水20公斤,配制 成含药量为5%药水,应加水多少公斤?
等量关系: 加水前含药量=加水后含药量
第4页
解:设应加水x公斤. 20×25%=5%(20+x) 5=1+0.05x x=80
答:应加水80公斤.
第5页
试一试 • 把含盐10%盐水40公斤配制成含盐25%盐
第8页
小结
往里加水, 盐(药\糖)含量不变: 加水前含盐(药\糖)量=加水后含盐(药\糖)量 往里加盐,水含量不变: 加盐(药\糖)前含水量=加盐(药\糖)后含水量
第9页包了一块果园.现在要给果树 喷药.父亲买来了含药量为25%40公斤 药水.技术员告诉父亲说:必须把这种药 水配制成含药量为10%药水.父亲请小 明帮忙,小明却一时没了主意,请你帮帮 小明好吗?
第7页
解:应往药水里面 加水.
设加水x公斤
40×25%=10% (20+x)
列方程解应用题试讲
2x=2000
x=1000
检验:方程左边=5×1000+400 方程右边=(1000+800)×3
=5000+400
=1800×3
=5400
=5400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1000是方程 5x+400=(x+800)×3的解
因为,所以唐僧原来存款=1000×5+100=5100(元) 答:原来唐僧有存款5100元,悟空有1000元。
① 唐僧存款=悟空存款×5+100 ② 唐僧+300 悟空+800 ③ 唐僧存款+300=(悟空存款+800)×3
前面小结中:当有两个未知量,而且相互有关系,可以用较小的未知量表示较大的未知量
解:设悟空的存款为x元
唐僧存款=5x+100
5x+100+300=(x+800)×3
5x+400=(x+800)×3 5x+400=3x+2400 5x-3x+400=3x-3x+2400
对于复杂点问题,我们可以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把没有学过的方程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方程,数学中很多地方都要运用这 种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新知为旧知。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记住步骤,书写要规范,并自觉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海风视频面试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ax+b=c (多几) ax-b=c (少几)
而且,题目中的 “比、是”两个字可以看成“=” “多”看成“+”,“少”看成“-”
当有两个未知量,而且相互有关系,可以 用较小的未知量表示较大的未知量
然后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带入,方程就出来了。
方程面试试讲示范
方程面试试讲示范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方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方程来解决。
比如说,你去商店买东西,知道商品的价格和你所带的钱,想知道能买多少件商品;或者计算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以确定行驶的路程等等。
方程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那什么是方程呢?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里有两个关键的点,一个是等式,另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3x + 5 = 14 。
在这个式子中,x 就是我们的未知数,而整个式子是一个等式。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出 x 的值,使得这个等式成立。
那怎么求解方程呢?我们以刚才的方程 3x + 5 = 14 为例。
首先,我们要把含有未知数 x 的项放在等式的一边,常数项放在另一边。
那我们就先把 5 移到等式的右边,得到 3x = 14 5 ,也就是 3x = 9 。
接下来,为了求出 x ,我们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 ,得到 x = 3 。
这样,我们就求出了方程的解。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方程:2(x 3) + 5 = 17 。
我们先把括号展开,得到 2x 6 + 5 = 17 ,整理一下就是 2x 1 = 17 。
然后把-1移到等式右边,得到 2x = 17 + 1 ,即 2x = 18 。
最后两边同时除以2 ,得出 x = 9 。
同学们,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我们在解决行程问题的时候,如果知道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行驶了 x 小时,总路程是 300 千米,那么就可以列出方程 60x = 300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出汽车行驶的时间 x 。
又比如在工程问题中,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 x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y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两人合作需要 z 天完成,根据工作总量等于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可以列出方程(1/x + 1/y)z = 1 ,通过这个方程就能求出 z 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 方程左边=3×5+10
=15+10
=25 =方程右边
③ 麻雀比百灵鸟的3倍多10只
所以x=5是方程 3x+10=25的解
答:动物园有5只百灵鸟。
④ 麻雀八哥的2倍少5只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提升练习2
唐僧和悟空去存钱,原来唐僧的存款比悟空的5倍多100元 现在唐僧又存了300元,悟空又存了800元 这时唐僧的存款是悟空的3倍,那么原来两人各存了多少钱?
足球×3=篮球
3,学校有篮球60个,比足球的3倍多12个, 足球有多少个?
篮球=足球×3+12
4,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60个,篮球比足球多 12个,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篮球+足球=60 篮球=足球+12 求两个未知量时,一般以小表大 足球+12+足球=60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例1
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樱桃,其中苹果12斤,是樱桃的2倍还多2斤,那么妈妈买了多少斤樱
应聘原因 充实业余时间,分享经验方法,减轻家庭负担。
总结
课程名称:列方程解应用题
课程内容: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课程类型:课后巩固提升课(试讲版)
教学材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授课时长:约15分钟
课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成绩中等 授课地区:
程
教学方式:一对一辅导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例2
小明买了一包气球, 蓝色气球有36个,比黄气球的3倍少10个,黄色气球有几个?
?个
少10个
35个
等量关系式:黄色气球×3-10=蓝色气球
已知量:黄色气球36个 蓝色气球比黄色气球的3倍少10个
未知量:蓝色气球个数
解:设黄色气球有x个
3x-10=35 3x-10+10=35+10
对于复杂点问题,我们可以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把没有学过的方程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方程,数学中很多地方都要运用这 种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新知为旧知。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记住步骤,书频面试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木琴=扬琴×2+10 2x+10=150
学校今年栽梧桐树128棵,比樟树棵数的3 倍少22棵。学校今年栽樟树多少棵?
梧桐=樟树×3-22 3x-22=128
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60个,篮球比足球多12 个,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篮球+足球=60 篮球=足球+12 求两个未知量时,一般以小表大 足球+12+足球=60 x+12+x=60
3x=45 x=15
检验: 方程左边=3×15-10
=45-10
=35 等于方程右边 所以x=15是方程3x-10=35 的解
答:黄色气球有15个。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小结+巩固
羊有20只,兔子的只数是羊的3倍多5只, 兔子有几只?
兔子=羊×3+5 x=20×3+5
通过例1和例2我们发现谁比谁的几倍多 (少)几的问题可以简化成下列公式形式:
2018
海风教育—视频面试
每一次的发奋努力,必会有加倍的赏赐。
目录
CONTANTS
01 自我介绍 02 列方程解应用题 03 课程总结
海风教育—视频面试
自我介绍—个人情况
基本信息 姓名: 籍贯: 年龄: 目前所在地 教育背景 本 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海风教育—视频面试
自我介绍—教学经验
目前情况 目前任职: 任教科目: 教学经验 本人于2013年加入工作,一直负责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至今已有五年时间。所带班级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频获市 级教学质量奖及优秀工作者称号。数学学习注重方法与技巧, 理论理解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这里分享点小技巧:“师生角色 互换”学生讲题老师听,这样即能够锻炼学生,也能使教师了 解学生思维逻辑,知道他的掌握程度及不会的难点。定点点拨, 事半功倍。
桃?
?斤
多2斤
解:设妈妈买了x斤樱桃
检验:
2x+2=12
方程左边=2×5+2
12斤
2x+2-2=12-2
=10+2 =12
等量关系式:苹果重量=樱桃重量×2+2斤
2x=10 x=5
等于方程右边 所以x=5是方程 2x+2=12
已知量:苹果12斤
的解
苹果比樱桃的2倍还多2斤
未知量:樱桃的重量
答:妈妈买了5斤樱桃。
规
课程目标: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
划
2、知道关系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方程。 3、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会找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课程导入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提升练习1
动物园有很多动物,其中麻雀有25只,比百灵鸟 的3倍多10只,那么动物园有多少只百灵鸟呢
利用下列条件编题自答
麻雀=百灵鸟×3+10 25=3x+10
① 麻雀有25只 ② 鹦鹉是乌龟的2倍
解:设动物园里有百灵鸟x只
3x+10=25 3x+10-10=25-10
3x=15 x=5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课后小练习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比一座普通住宅楼的 31倍多3米,这幢普通住宅楼高多少米?
2、今天促销,售出女装115件,比男装的4倍还少5件。 今天售出的男装多少件?
谁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课
程
总
结
掌握好小结知识点,理解题型,巧用小技巧,事半功倍。
① 唐僧存款=悟空存款×5+100 ② 唐僧+300 悟空+800 ③ 唐僧存款+300=(悟空存款+800)×3
前面小结中:当有两个未知量,而且相互有关系,可以用较小的未知量表示较大的未知量
解:设悟空的存款为x元
唐僧存款=5x+100
5x+100+300=(x+800)×3
5x+400=(x+800)×3 5x+400=3x+2400 5x-3x+400=3x-3x+2400
导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审题,弄清题中数量关系, 写出等量关系式
2、设,找出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 量和未知量,设未知量为X
3、列,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解出方程的解 5、检,检验解是否正确 6、答,作答
导 2 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
1、学校有篮球60个,比足球多12个,足球有 多少个? 篮球-12=足球 2,学校有篮球60个,是足球的3倍,足球有 多少个?
ax+b=c (多几) ax-b=c (少几)
而且,题目中的 “比、是”两个字可以看成“=” “多”看成“+”,“少”看成“-”
当有两个未知量,而且相互有关系,可以 用较小的未知量表示较大的未知量
然后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带入,方程就出来了。
少年宫有木琴150架,木琴比扬琴的2倍多 10架,扬琴有多少架?
2x+400=2400
2x=2000
x=1000
检验:方程左边=5×1000+400 方程右边=(1000+800)×3
=5000+400
=1800×3
=5400
=5400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1000是方程 5x+400=(x+800)×3的解
因为,所以唐僧原来存款=1000×5+100=5100(元) 答:原来唐僧有存款5100元,悟空有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