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探讨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探讨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探讨作者:祖薇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3期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理论指导。

文章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理论框架。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理论;探讨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学术界有关公共服务的定义很多,综合各方观点,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专为居住在乡镇和村一级的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它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确保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的稳定,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公共服务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二、农村公共服务相关理论探讨(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主要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融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来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需求。

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该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在于“以人为本”、“重视责任”以及“强调服务”。

“以人为本”是指“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公民为中心,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互动,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重视责任”强调行政官员应向多方主体负责,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强调服务”认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应是政府统治社会,而是社会控制政府,政府权力来源于社会,受制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新农村的公共服务

新农村的公共服务

新农村的公共服务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提供给社会各个群体的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构建新农村的过程中,公共服务的完善将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新农村的公共服务问题。

一、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其次,应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农村优秀教师的数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此外,应加强职业培训,为农民提供学习就业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医疗与健康保障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短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新农村应加大医疗资源的配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首先,应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提高其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

其次,应加强农村医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

三、文化与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应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

其次,应加强农村文化团队的建设,挖掘和培养农民的文艺创作和表演能力。

此外,应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交通与基础设施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首先,应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的便捷性。

其次,应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城乡生活条件。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电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

五、农业与农村产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民的生计来源。

农村管理方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农村管理方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农村管理方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第一部分:介绍农村管理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良好的农村管理方案不仅可以提供公共服务,还能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实现农村社会的平稳发展。

第二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提供的各种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卫生等。

良好的农村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

第三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交通不便,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均衡。

另一方面,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农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第四部分: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议为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增加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品质。

第五部分:社会治理与农村管理的关系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安定方面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

良好的社会治理可以为农村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第六部分:农村管理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在农村管理中存在一些社会治理问题,如农村地区的犯罪率较高,扶贫政策的落地难度大。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第七部分: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和协商为了解决农村管理中的社会治理问题,应鼓励农民和各界群众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的社会协商机制,使社会治理成为农村管理的一部分。

第八部分:借鉴他地经验的重要性在农村管理中,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对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第九部分:加强政府的责任和引导政府在农村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强化农村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经济和决策层面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推动农村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社会治理是指农村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和管理,而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村发展中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

农村社会治理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和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环节。

农村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村社两级组织、农户、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和合作。

首先,政府应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提高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村社组织应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履行对农民的民主监督、服务和协调职能,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配合。

同时,农户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应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最后,社会组织如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

农村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服务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首先,在教育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每个农村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医疗方面,政府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养老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养老金和优质的养老服务,让农民安享晚年。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交通和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农村发展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还需要强化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和渠道,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合理安排资源和服务。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的农村公共服务

农林经济管理的农村公共服务

农林经济管理的农村公共服务农林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公共服务则是支撑农林经济发展的关键。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服务的定义、农林经济管理的需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定义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旨在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公共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二、农林经济管理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是指对农田、农作物和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农林经济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需要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

首先,农林经济管理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等,以便农民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和销售。

其次,农林经济管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如农业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农林经济管理还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和保险等,以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

三、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由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经济困难。

四、农村公共服务的改进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不断改进现有的服务模式和机制。

首先,可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整体效益。

其次,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的竞争性和创新性。

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

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

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涉及到农村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农村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是指对农村的各类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的工作。

它包括了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信访接待、民生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

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会事务的民主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建设。

二、农村社会服务农村社会服务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各类生活、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就业等服务。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农村居民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在农村的普及,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三、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各类社会保障服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

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四、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交通运输、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旅游等。

农村公共服务的完善,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方面,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

只有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1.概念解释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等各种参与主体,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公众利益。

2.内涵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公共目标导向: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追求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公共管理活动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公平、公正和效率。

2.2 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3 公共参与与治理:公共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公共治理的理念,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和管理中,通过信息公开、民主讨论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透明和民主化。

2.4 绩效导向:公共管理需要以绩效为导向,强调成果导向和责任考核,注重管理的结果和效率,促进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

3.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共性: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

3.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

3.3 多元参与:公共管理不仅仅由政府单一主体来实施,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专业团体、公民等,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3.4 法治原则:公共管理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尊重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权利和义务,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我的观点和理解:从内涵和特征上来看,公共管理是一种复杂而多维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在于服务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在实践中,公共管理需要坚持公正、效率和责任,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农村管理方案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农村管理方案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农村管理方案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管理方案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完善既是农村管理方案的重要目标,也是农村社会进步与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内涵、特点,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内涵和特点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提供的服务。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面向大众:农村公共服务面向广大农村居民,旨在使每个农户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权益。

2. 公平性: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当注重公平性,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服务。

3. 客观性: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当基于客观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以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效果。

二、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我国在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导致资金投入不足。

2. 服务覆盖不全面:由于农村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村的公共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服务质量不够高。

3. 参与度不高: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充分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三、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要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途径。

1.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2. 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重要途径,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

3. 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和农民各自的权益和责任,促进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村委会基本公共服务

村委会基本公共服务

村委会基本公共服务村委会是农村地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负责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基本公共服务。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日益提升的今天,村委会的角色和职责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村委会的职能以及如何改善村委会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定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水电供应、环境卫生、农产品市场等方面。

这些服务对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和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供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村委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二、村委会的职能村委会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织,其职能主要包括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村务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和农民权益维护等方面。

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村委会应协助政府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严格执行卫生、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政策,组织开展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2. 村务管理村委会应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村庄的管理和决策,推动农村自治的发展,加强村务监督和村纪村规的执行,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3. 农村发展规划村委会应根据村庄的发展需求,制定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4. 农民权益维护村委会应积极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土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农民争取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三、改善为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村委会人员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执行者,应加强对村委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村委会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

村委会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村庄发展的整体水平。

3.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村委会可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农村公共服务治理方案

农村公共服务治理方案

农村公共服务治理方案背景介绍农村公共服务是指为农村社会提供的、由政府出资或参与组织或管理的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基础性的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面积广、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等特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率较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农村公共服务治理方案。

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制定整体计划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整体规划。

该规划应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目标、服务指标、服务设施和设备、服务经费等。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跟踪和监管,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通讯等。

只有基础设施得到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实和推广。

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增加投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改造,推出服务业升级,完善电商、物流、金融等相关服务。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规范管理制度。

涉及到公共服务项目的立项、实施、审核、验收等方面,都需要各个环节规范。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公共服务项目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统一管理、规范化运营。

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方面需要做好设施建设和改造,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培养机制,招募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如医生、教师、技术工人等,确保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总结农村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订整体计划、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公共服务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和意义。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服务的各种设施。

它包括农村供水、供气、供电、供热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医院、学校、文化活动场所等。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区还存在供水、供电、供暖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

其次,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人才,导致一些设施存在浪费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其次,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寿命。

此外,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意识。

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意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将直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它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的竞争力。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管理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管理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管理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为农民群众提供的各种社会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质量监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还能满足农民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社会需求,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核心部分。

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传授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农产品质量监测与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监管,能有效防止农产品质量问题,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

包括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还有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农业农村公共服务,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促进农村发展。

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农村社会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农村社会秩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社会管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有效管理和调控,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农村社会管理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引导农民就业和产业发展,调动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农村社会管理对于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将分十个小节来展开回答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问题。

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提供的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的综合体系。

它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服务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地区仍然缺乏基础设施,例如道路、自来水管道等。

其次是服务质量不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

再者是服务覆盖不到位,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公共服务的便利。

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建设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四、加强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

五、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农村医疗服务的不完善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大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健康保险制度,提供医疗保障。

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积极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农村公共交通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工作报告中的乡村公共服务

农村工作报告中的乡村公共服务

农村工作报告中的乡村公共服务一、乡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乡村公共服务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农村地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

乡村公共服务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公共服务的改善乡村教育是乡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乡村学校的建设,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医疗公共服务的提升乡村医疗是乡村公共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要加强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乡村卫生院的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还需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

此外,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四、文化公共服务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品质和水平。

同时,还要注重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此外,要加大对乡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五、交通公共服务的完善乡村交通是乡村公共服务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乡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道路的硬件条件,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还应推动农村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农民出行的便利程度。

六、环境公共服务的保障乡村环境是乡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落实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促进乡村能源的绿色发展。

七、信息公共服务的提升乡村信息化是乡村公共服务的新方向。

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

此外,还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民的增收。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网络安全的保障,防止网络诈骗等问题的发生。

八、资金保障机制的落实乡村公共服务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方案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方案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方案第1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3)1.1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3)1.2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3)1.3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4)第2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2.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2.1.1 农村公路建设 (4)2.1.2 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 (5)2.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5)2.2.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5)2.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5)2.3 农村能源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2.3.1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5)2.3.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第3章农村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3.1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6)3.1.1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6)3.1.2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6)3.1.3 改善农村学前教育条件 (6)3.2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3.2.1 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6)3.2.2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7)3.2.3 关注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7)3.3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7)3.3.1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7)3.3.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7)3.3.3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创新发展 (7)第4章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4.1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7)4.1.1 优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布局 (7)4.1.2 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8)4.1.3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 (8)4.2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8)4.2.1 培育农村医疗卫生人才 (8)4.2.2 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8)4.2.3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交流与合作 (8)4.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8)4.3.1 加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8)4.3.2 推进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8)4.3.3 改进农村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8)第5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5.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9)5.1.1 制度框架 (9)5.1.2 资金筹措 (9)5.1.3 待遇发放 (9)5.1.4 政策支持 (9)5.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5.2.1 保障对象 (9)5.2.2 保障标准 (9)5.2.3 资金保障 (9)5.2.4 制度监管 (9)5.3 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与临时救助 (9)5.3.1 救助对象 (10)5.3.2 救助标准 (10)5.3.3 救助方式 (10)5.3.4 救助管理 (10)5.3.5 临时救助 (10)第6章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0)6.1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0)6.2 农村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 (10)6.3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11)第7章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7.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1)7.1.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7.1.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7.1.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11)7.2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12)7.2.1 农村环境监管现状与问题 (12)7.2.2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途径 (12)7.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12)7.3.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12)7.3.2 农村绿色发展路径 (12)第8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 (12)8.1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2)8.1.1 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 (12)8.1.2 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布局 (12)8.1.3 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 (13)8.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13)8.2.1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3)8.2.2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3)8.2.3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3)8.3 农村智慧农业与大数据应用 (13)8.3.1 智慧农业发展 (13)8.3.2 农业大数据应用 (13)8.3.3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13)第9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13)9.1 政策与法律保障 (13)9.2 财政支持与投入机制 (14)9.3 社会力量参与与多元合作 (14)第10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14)10.1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模式 (14)10.1.1 整合资源型模式 (14)10.1.2 合作共享型模式 (14)10.1.3 创新服务模式 (14)10.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路径 (15)10.2.1 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 (15)10.2.2 激发市场与社会力量 (15)10.2.3 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 (15)10.3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5)10.3.1 A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10.3.2 B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10.3.3 C县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15)第1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概述1.1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核心,通过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需求。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农村公共服务重要性农村公共服务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农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良好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地区的资源更加丰富,农村地区的资源短缺。

其次,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离农民群众较远,限制了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最后,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三、农村公共服务管理问题面对农村公共服务管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以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能够长期可用。

其次,应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最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服务需求意识和主动参与能力。

四、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是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应该在农村地区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组织和管理各项公共服务事务。

这些机构应该有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同时,应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五、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1、引言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权益,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虽然我国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服务内容不够完备,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设施不足等。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2、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特点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与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而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的特点是分散、交通不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农村文化公共服务需要更多关注这些特点,制定更多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服务措施,以满足他们的日常文化需求。

其次,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内容也应该更符合农村居民的需求。

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体娱乐等方面。

因此,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应该更多关注这些方面的服务内容,并制定更多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

最后,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服务方式也应该更符合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

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农村文化公共服务需要采取更多适合农村居民的服务方式,例如巡回服务、移动服务等。

3、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提供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这套管理制度应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架构。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架构应当清晰明确,明确各个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架构,并明确各个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涉及的部门和机构众多,涵盖了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农村工作的农村公共服务改革

农村工作的农村公共服务改革

农村工作的农村公共服务改革近年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在农村工作中,农村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内容有限、服务质量不高等。

因此,继续深化农村公共服务改革,提升农村工作的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农村工作的农村公共服务改革进行探讨,分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所谓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并由人们共同享受的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即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交通等方面。

二、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相对有限,很多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员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三、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性农村公共服务改革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

四、服务内容拓展农村公共服务应该向多个领域延伸,包括文化体育、就业培训、养老服务等。

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各项需求,提高其获得感。

五、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为了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改革能够精准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应该进行服务需求调查与评估。

通过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科学规划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六、服务提供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环节。

应该加强基层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

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八、财政投入与支持农村公共服务改革需要财政投入与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推进。

九、信息化与科技应用信息化和科技应用对于农村公共服务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村级公共服务

村级公共服务

村级公共服务村级公共服务是指在农村地区为居民提供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凸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服务的意义、现状及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意义农村公共服务是保障全体农民基本权益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民享受国家福利的重要保障。

农民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和农村社会的主体,他们应当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等。

其次,农村公共服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产业革命、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重要目标,而农村公共服务则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最后,农村公共服务是减少城乡差距、推动农村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可以缩小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的保障。

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其次,农村医疗保障不完备。

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医生数量有限,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

再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退休金水平较低,养老保险覆盖率不高,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

另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较远、交通条件较差,农民出行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的措施为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农民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

其次,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增加农村医疗资源,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农民看病的便捷度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9级农林经济管理金礼旭)摘要: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是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我国谈公共服务管理一般都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因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平非常低下,偏远山区根本就谈不上公共服务管理,农民甚至没有公共服务管理的意识。

而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篇将让人们尤其是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内容重点一、农村公共服务管理1、农村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含义:国家是公共服务型国家,所以其所作所为都是提供公共服务。

关于国家,有很多定义。

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社会整体的权力,它是垄断的和最有权威的,并以强制性力量为依托。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整体的权力,是由决策或立法、审判或司法、以及行政执行机构构成的权力体系。

本文中所谓的国家,即是指这一社会整体的权力体系。

当国家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时候,国家具有公共性质,国家存在的目的和职能,就是为全体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务。

在这个意义上,由国家的公共性质所决定,国家体系中的所有机构,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人们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务。

在中国,这意味着在人大、法院、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国家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在从事公共服务,上述机构也都是或者都应是公共服务机构。

总之,公共服务主体是国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

农村公共服务,就是国家是服务的主题,农民是服务的对象。

国家给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读书到看病,从养老到看戏,从物质再到文化,都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

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教育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田水利设施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及新农村建设指导服务等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相关的方方面面。

2、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就是村级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村开展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设工作,打破公共服务和管理领域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在城乡间均衡分配,广大农民群众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优质服务,这是村级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工作平台主要是通过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农村群众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活动提供基本保障。

同时通过村级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和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工作相结合,理顺村(居)民民主自治体系,丰富民主自治内容,依法管理和规范农村各类社会组织和村(社区)事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这是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合理外延。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是涉及公共财政和社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之一,是关系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让广大农村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场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基层民主实践,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是推进试验区建设,构建和谐成都的重要内容。

二、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成都市将现阶段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内容设定为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业生产服务、社会管理7个方面共59项内容。

1、文体类。

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电影放映服务、报刊图书阅览服务、文化活动、农民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和展览服务等。

2、教育类。

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学前教育、农村特殊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等。

3、医疗卫生类。

包括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防疫、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农村妇幼保健、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家畜防疫。

4、就业和社会保障类。

包括农村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农村优抚、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农村老龄服务、农村残疾服务等。

5、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类。

包括农村道路、水利、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村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农村客运、农村邮政、园林绿化等。

6、农业生产服务类。

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流通、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信息化、种养业良种服务、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村扶贫开发、农村防灾减灾、农村金融服务等。

7、社会管理类。

包括纠纷调解、农村警务、农村治保、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代办村民事务、政策宣传、农村食品安全防控、农村土地和规划管理、农村建构筑物建设管理、农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

三、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的目标和重点1、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目标到2012年,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显著缩小。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达到“四个有”:有一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有一个保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有一个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有一支协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队伍。

到2020年,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改革重点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健全“五大机制”,即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通过五大机制的运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一体(1)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分类供给机制健全分类供给机制,主要是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分为公益性、自治性和市场性三类,分别由政府、村级自治组织和市场主体进行实施,政府统一引导。

政府主要做好基本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村级自治组织主要做好自治组织内部的服务和管理;依托市场主体开展以市场化方式供给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大力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分类供给机制原则上明确了政府、村级自治组织和市场主体的职责范围,市区两级下拨给村上的经费原则上仅用于村级自治组织应实施项目的经费补贴。

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一些本应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项目(如农田水系维修),如政府短期内难以计划安排,且项目属于村民急需的建设项目,在经村民自治民主决策同意后,也可由村社利用下拨资金自主实施。

(2)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将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全面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财政保障水平,做到“有钱办事”。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按照每个村(社区)不低于20万的标准,由市、区两级政府在本级财政年初预算中安排给村级组织,用于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7个方面的项目建设。

20万是基数,根据每个村的面积、组数、人口和地形四个因素,经费还有程度不同的上浮,此次下拨最多的村是洪安镇化工新村43.5万,最少的是洛带松林村22万。

市区两级对经费的分摊标准是:经费在30万以内时,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按50%分摊;超过30万时,30万以上的部分由区级财政承担。

村级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由村民通过村民自治民主决策的方式在规定范围内安排使用。

(3) 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统筹建设机制健全统筹建设机制,主要是统一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布局;遵循共享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与优化。

结合我区实际,统筹建设机制主要是“三个统筹”,即“空间上统筹”、“时间上统筹”、“条块上统筹”。

“空间上统筹”是指摸清群众服务需求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所有项目进行合理布局,提倡资源共享,杜绝重复建设。

比如,完全可以在两个村之间共用一个图书室。

“时间上统筹”是指根据经费的多少,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最迫切解决的项目,对项目作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条块上统筹”是指各乡镇群众提出的项目需求要和各专业部门之间充分对接,统筹实施,如各专业部门已实施计划的,就应由部门组织实施。

(4) 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按事前民主决策、事中民主管理、事后民主评议的要求,通过民主荐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途径,完善农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

具体来说就是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相关设施、项目建设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建不建、什么时候建、怎么建,都由村民自己说了算,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体。

必须着重强调的是民主管理机制虽然只是五大机制中的一个机制,但这是一个核心机制,是一个贯穿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始终的关键主线。

区统筹委和组织部在西河阙家村实践的基础上搞了一个民主管理导则,分为“项目确定”、“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三个阶段共12步。

按照这个导则基本上可以杜绝代民作主的漏洞,但这个导则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各村社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充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这个导则,提高操作效率,但优化和完善的原则是:必须保证“广泛民主、真实民主、真心为民”。

(5) 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就是解决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有人做”的问题。

一是人才引进,主要是结合公开招聘制度,从相关主管部门、高校等科研机构或其他方面吸收人才,从事或提供村级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

二是人才培训,通过学习和各类培训,强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队伍责任意识,努力提高他们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1】王俊奇,宋京佳,饶爱蓉.赣浙闽皖乡镇村公共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

山东:山东体育科技,2004(4):49.【2】曹奔,周全富,许光辉.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教育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0-73.【3】罗湘林。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短缺及其对策分析[J]。

山东: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8-10.【4】李丹。

四川省农村公共服务现状思考[J]。

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4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