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教学设计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多元方差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场景、实现步骤和结果解释方法。
此外,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解释数据结果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多元方差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使用方法。
•能够分析实际数据并解释分析结果。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能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撰写多元统计分析报告。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兴趣和能力。
•增强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信心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周(2课时)课程介绍和多元统计分析概述•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和评估方法。
•简要介绍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周(2课时)多元方差分析•理解多元方差分析的适用场景和原理。
•掌握多元方差分析的实现步骤和结果解释方法。
•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实例。
第三周(2课时)因素分析•理解因素分析的适用场景和原理。
•掌握因素分析的实现步骤和结果解释方法。
•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素分析实例。
第四周(2课时)聚类分析•理解聚类分析的适用场景和原理。
•掌握聚类分析的实现步骤和结果解释方法。
•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实例。
第五周(2课时)线性回归分析•理解线性回归分析的适用场景和原理。
•掌握线性回归分析的实现步骤和结果解释方法。
•运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实例。
第六周-第七周(4课时)实际案例分析•将所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案例。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撰写多元统计分析报告并进行展示。
第八周(2课时)课程总结和复习•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检验
实验一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检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PSS的基本特征、结构、运行模式、主要窗口等,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对SPSS有一个浅层次的综合认识。
同时能够掌握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
【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实验仪器及软件】计算机及SPSS软件【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打开、保存、编辑数据文件)2.问卷编码3.录入数据并练习数据相关操作4.对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进行检验,并给出分析结论。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结果输出窗、帮助窗口、图表编辑窗、语句编辑窗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练习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检验多元总体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8.保存数据文件9.关闭SPSS,关机。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上机作业】1.定义变量: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表1学号姓名性别生日身高(cm)体重(kg)英语(总分100分)数学(总分100分)生活费($代表人民币)200201 刘一迪男1982.01.12 156.42 47.54 75 79 345.00 200202 许兆辉男1982.06.05 155.73 37.83 78 76 435.00 200203 王鸿屿男1982.05.17 144.6 38.66 65 88 643.50 200204 江飞男1982.08.31 161.5 41.68 79 82 235.50 200205 袁翼鹏男1982.09.17 161.3 43.36 82 77 867.00 200206 段燕女1982.12.21 158 47.35 81 74200207 安剑萍女1982.10.18 161.5 47.44 77 69 1233.00 200208 赵冬莉女1982.07.06 162.76 47.87 67 73 767.80 200209 叶敏女1982.06.01 164.3 33.85 64 77 553.90 200210 毛云华女1982.09.12 144 33.84 70 80 343.00200211 孙世伟男1981.10.13 157.9 49.23 84 85 453.80200212 杨维清男1981.12.6 176.1 54.54 85 80 843.00男1981.11.21 168.55 50.67 79 79 657.40 200213 欧阳已祥200214 贺以礼男1981.09.28 164.5 44.56 75 80 1863.90200215 张放男1981.12.08 153 58.87 76 69 462.20200216 陆晓蓝女1981.10.07 164.7 44.14 80 83 476.80200217 吴挽君女1981.09.09 160.5 53.34 79 82200218 李利女1981.09.14 147 36.46 75 97 452.80200219 韩琴女1981.10.15 153.2 30.17 90 75 244.70200220 黄捷蕾女1981.12.02 157.9 40.45 71 80 253.00要求: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多元统计课程设计
多元统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元统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
2. 使学生了解多元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数据分析、市场研究等领域。
3. 帮助学生理解各统计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如SPSS、R等)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结果解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多元统计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多元统计知识,提高数据分析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多元统计基本概念:介绍多元随机变量、多元分布、协方差矩阵等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多元统计的数学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基础2. 多元线性回归: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等,使学生掌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 主成分分析:阐述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步骤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降维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主成分分析4. 聚类分析:介绍聚类分析的类别、方法及算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聚类分析5. 多元统计软件应用:教授SPSS、R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应用6.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将所学多元统计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方案终稿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回归法分析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的消费分配学生班级:统计学院统计0901班学生姓名:王冬冬、王鹏、王莉、王璐指导老师:张艳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1-12-10一、 实验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更深一步了解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实验中充分利用了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
先通过收入支出的时间序列模型的分析给出了从2000到2009年的农村收入支出呈现的增长趋势,以及城乡之间的对比;然后利用聚类分析说明了收入支出的地区差异。
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模型,试图寻找出农村居民收入的消费分配现状,即单位收入的支出方向问题。
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主要想达到三个目的:1、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农村居民收入支出的数据,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熟练掌握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原理及其基本步骤;2、希望通过本次实验充分掌握和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能够利用基本的统计软件如Eviews 、Spss 等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并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了解近几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支出的基本状况,其中包括城乡差距问题和居民收入的消费分配问题,进而掌握山东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为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依据。
三、 实验方法背景和原理Ⅰ、聚类分析的背景和原理 1.聚类分析的定义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所谓的“类”,通俗地说就是相似元素的集合。
2.聚类的方法分类聚类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其聚类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系统聚类法、调优法、最优分割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
本文中应用的是系统聚类法:开始每个对象自成一类,然后每次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合并后重新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或相近性测度,这一过程一直继续直到所有对象归为一类为止。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SAS系统简介 (1)第一讲 SAS软件应用基础 (4)第二讲描述性统计分析 (9)第三讲多元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7)第四讲判别分析方法 (29)第五讲聚类分析 (42)第六讲主成分分析 (56)第七讲因子分析 (64)第八讲对应分析 (72)第九讲典型相关分析 (76)SAS系统简介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系统是国际著名的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该系统1966年开始研制,1976年由美国SAS公司实现商业化,1985年推出SAS/PC 版本,1987年推出6.03版,目前已推出Windows 系统支持的8.2和9.0版,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著名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系统之一。
从1976年SAS开发成功至今,SAS的用户遍及119个国家,它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中的领导者。
在财富500强中,有90%的公司使用SAS。
而在财富500强的前100家企业中,有98%的公司使用SAS。
如此广泛的应用源于SAS系统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可组合的模块式软件系统和简单易学。
SAS系统是集数据分析、生成报表于一体的一种集成软件系统。
它由基本部分和外加模块组成,其中基本部分包含的功能如下:–基本部分: BASE SAS 部分;–统计分析计算部分: SAS/STA T ;–绘图部分: SAS/GRAPH ;–矩阵运算部分: SAS/IML ;–运筹学和线性规划: SAS/OR ;–经济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 SAS/ETS 。
1.1.SAS的启动1.2.SAS8.0 软件界面SAS界面包括三个部分,即程序窗口、日志窗口和输出窗口。
EDITOR(程序窗口)编辑窗口用于编辑SAS源程序文件。
编辑窗口支持全窗口编辑功能,即光标可以在整个窗口内随意移动,支持Windows系统常规编辑操作,如复制、剪切、粘贴等功能操作。
SASV8提供了智能编辑功能,它可根据用户输入的SAS关键字、语句选项、变量名、数据、标记等不同内容显示不同的颜色,当用户输入的字串不正确时,对应颜色不对,警告使用者有错误发生。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专业《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主撰人:李燕辉主审人:潘文荣刖言《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它主要用于研究多维随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及内在统计规律,是认识和探索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关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理论涉及的数学知识多而深,是本科生中最难学的一门课。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理论上讲授,由于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分析过程长、计算工具和硬件条件等原因,讲授过程中举例比较困难,脱离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统计专业学习多元统计分析,主要是掌握每个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该课程的教学更应强调方法的应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多方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将多媒体技术、统计分析软件、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掌握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能力以及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统计分析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将《多元统计分析》总课时分解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
该实验指导书就是为《多元统计分析》实验课设计的。
目录第一部份绪论(2)第二部份基本实验指导(3)实验一均值检验、多元方差分析(3)实验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3)实验三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4)实验四联合分析(5)实验五对应分析(6)实验六多元数据综合分析(7)第一部份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统计学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本课程为统计学专业必修的技术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一些常用的多元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处理常见的多元统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独立进行思考,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资料,自己动手设计多元变量,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摘要多元统计分析是现代数据分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并且使用R语言对真实数据进行分析,以掌握该领域的分析方法和技能。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估。
其中涵盖了线性回归、面板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培养多元统计分析的相关技能,能够熟练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线性回归1.介绍回归模型2.线性回归3.多重线性回归4.变量选择5.模型评估6.模型诊断第二部分:面板数据分析1.面板数据结构2.固定效应模型3.随机效应模型4.模型评估第三部分:主成分分析1.主成分分析介绍2.数据标准化3.因子选择4.主成分分析的应用5.主成分得分的解释第四部分:因子分析1.因子分析介绍2.因子数的选择3.因子旋转4.因子得分的解释5.因子分析的应用第五部分:聚类分析1.聚类分析介绍2.度量距离3.分类方法4.聚类数的选择5.聚类分析的应用实验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学生使用R语言对真实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实验任务:1.确定一个研究问题和相应的数据源2.在R环境中导入数据3.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4.生成分析报告,解释分析结果实验数据我们将提供一组真实的数据,供学生完成实验分析。
数据包括了多种因素影响某家公司销售量的情况。
学生需要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和解释,并撰写相关统计报告。
总结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并且使用R语言对真实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实际应用,为以后的数据分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元统计教学案例
2
2、数据资料 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5》 除以各地区相应的人口数得到十项指标值见表 1-1。其中: x1 为每百万人口高等 院校数; x 2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毕业生数; x3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招生数; x 4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数; x5 为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教职工数; x6 为 每十万人口高等院校专职教师数; x7 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比例; x8 为平均 每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数; x9 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普通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 x10 为生均教育经费。 表 1-1
x10
13631 12665 9385 7881 7733 7480 8570 7262 7786 11355 7693 6805 7282 6477 7704 5719 7106 5580 5704 5628 9106 4085 7928 5581 14199 5714 5139
宁夏 贵州 青海
X1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1.000 .943 .953 .959 .975 .980 .407 .066 .868 .661 X2 .943 1.000 .995 .995 .974 .970 .614 .350 .804 .600 X3 .953 .995 1.000 .999 .983 .981 .626 .344 .823 .617 X4 .959 .995 .999 1.000 .988 .986 .610 .326 .828 .612 X5 .975 .974 .983 .988 1.000 .999 .560 .241 .859 .617 X6 .980 .970 .981 .986 .999 1.000 .550 .222 .869 .616 X7 .407 .614 .626 .610 .560 .550 1.000 .779 .366 .151 X8 .066 .350 .344 .326 .241 .222 .779 1.000 .112 .048 X9 .868 .804 .823 .828 .859 .869 .366 .112 1.000 .683 X10 .661 .600 .617 .612 .617 .616 .151 .048 .683 1.000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四年制统计学专业本科预防医学系教研室名称:卫生统计学所属部系(院):学分数:1.5 学时数:27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执笔人:陈景武(教授)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使用条件、原理、方法和计算过程,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方法学上培养起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熟悉各种不同资料的分析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的统计问题,掌握手工和计算机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及要求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表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学时数多元方差分析验证性实验 3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验证性实验 3 Logistic回归验证性实验 3 判别分析验证性实验 3 主成分分析验证性实验 3 因子分析验证性实验 3 聚类分析验证性实验 3 生存分析验证性实验 3 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验证性实验 3 合计 27多元方差分析[目的要求](一)掌握多元统计量、两个及多个均向量比较的方法。
(二)了解GLM过程的使用方法。
(三)熟悉REG过程处理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并会解释运行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目的要求](一)掌握多重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主要用途。
(二)掌握多重线性相关、偏相关的概念、用途。
(三)了解REG、STEPWISE、CORR过程。
Logistic回归[目的要求](一)掌握Logistic回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主要用途。
(二)了解Logistic 回归的SAS程序、应用。
判别分析[目的要求](一)掌握判别分析的基本概念、用途、判别准则及一般研究程序。
(二)熟悉用DISCRIM过程、STEPDISC过程解决本专业有关问题。
因子分析[目的要求](一)掌握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用途。
(二)熟悉SAS程序编写及因子分析过程。
聚类分析[目的要求](一)掌握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用途、基本原则。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英文名称:Multicat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编号:06174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李燕辉开放实验项目数:6个大纲主撰人:李燕辉大纲审核人:潘文荣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22学时课程总学分:4学分实验学分:1.5学分二、适用专业及年级适合统计学专业3年级同学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为统计学专业必修的技术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一些常用的多元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处理常见的多元统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独立进行思考,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资料,自己动手设计多元变量,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常用工具SPSS的基本数据操作,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多元正态总体的参数估计和检验,能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联合分析、对应分析等,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计算机(50台)、打印机(1台),打印纸(若干)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分实验时数每组人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类别内容提要1 均值检验方差分析1/4 4 1 专业类必做基础性复习一元统计分析的均值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多元总体的均值检验及多元方差分析2 聚类分析、判别分析1/4 4 1 专业类必做基础性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掌六、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后均需上交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应包括:本次实验的项目名称、主要实验内容、所使用的实验工具(如上机实验的所使用软件名称、现场调查所用的问卷等)、实验过程的描述、实验的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
(2)考核方式:上机操作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七、大纲使用说明:(1)本大纲适合2010级及以后各届本科生;(2)本大纲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展,取得较好效果;(3)本大纲为《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的一般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进行实验教学的时间;(4)若为上机实验,实验机房由经济管理实验室相关部门进行安排与协调。
多元统计分析教案
第一章 绪论1 多元统计分析的概念多元统计分析就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将隐没在大规模原始数据群体中的重要信息集中提炼出来,简明扼要的把握系统的本质特征,分析数据系统中的内在规律性。
利用多元分析中不同的方法还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简化。
多元分析是实现做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
2 多元分析的起源和发展1)1928年,Wishart 发表《 多元正态总体样本协差阵的精确分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开端; 2)20世纪30年代多元分析在理论上得到迅速发展;3)20世纪40年代应用于心理、 教育 、生物等方面;但由于计算量太大,其发展受到影响; 4)50年代中期,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多元分析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5)60年代由于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使多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扩大;6) 多元统计在我国发展较晚,70年代初在我国才受到各个领域的极大关注,应用日益广泛。
3 多元分析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多元分析在工业、农业、医学、经济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生态学、地质学、社会学、考古学、环境保护、军事科学、甚至文学中都有广泛应用,足见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4 多元分析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多元分析中常用的六种方法: 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我们这门课重点在于应用,参考课本中的公式推导为次要内容,大致了解即可,对每一种分析方法我们要清楚掌握它解决哪类问题、前提条件和局限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用SAS 、SPSS 等数学软件实现上述过程,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做出合理推断和科学评价。
5 原始资料阵及其标准化1)原始资料阵:设有n 个样品,p 项指标(变量),组成矩阵11121212221212(,,,)p p p n n np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 ⎪⎪⎪⎝⎭LL @L M M O M L ,2)第j 项指标均值11nj ij i x x n==∑,3)指标的协方差阵()ij p p S s ⨯=,其中11()()1nij ii j j s x x x x n ααα==---∑4)原始指标(变量)的标准化ijx x x *-=第二章 聚类分析1 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概念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定量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上机指导书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学上机指导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第一章聚类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SAS和SPSS软件中的实现,熟悉系统聚类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了解各种距离,能按要求将样本进行分类;2.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该方法的用途,能正确解释软件处理的结果,尤其是冰柱图和树形图结果的解释;3.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掌握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SAS部分(一)SAS程序语言简介SAS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依赖于作为其基础的SAS语言。
SAS语言是一个专用的数据管理与分析语言,它的数据管理功能类似于数据库语言(如FoxPro),但又添加了一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许多成分(如分支、循环、数组),以及专用于数据管理、统计计算的函数。
SAS系统的数据管理、报表、图形、统计分析等功能都可以用SAS语言程序来调用,只要指定要完成的任务就可以由SAS系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去进行,所以SAS 语言和FoxPro等一样是一种第四代计算机语言。
SAS语言有它自己的对变量、常量、表达式的一系列规定,有一系列标准函数,有它自己的语句、语法,可以按一定规则构成SAS程序。
SAS语言程序由数据步(DATA步)和过程步(PROC步)组成。
数据步用来生成数据集、计算、整理数据,过程步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报告。
SAS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句,每个SAS语句一般由一个关键字(如DATA,PROC,INPUT,CARDS,BY)开头,包含SAS名字、特殊字符、运算符等,以分号结束。
SAS关键字是用于SAS语句开头的特殊单词。
SAS名字在SAS程序中标识各种SAS成分,如变量、数据集、数据库,等等。
SAS 名字由1到8个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下划线。
SAS关键字和SAS 名字都不区分大小写。
语句关键字用大写或小写方式都可以,但不可简化,必须原样照写。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设计 (2)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设计背景多元统计分析是现代统计学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它既包括多元数据的描述,也包括多元数据的分析。
近年来,在许多领域中,如社会科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工程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多元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培养我们的学生多元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学目的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多元数据的描述、分析和解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多元数据的描述:–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分布图和描述统计量–相关系数2.多元数据的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3.多元数据的解释:–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应用实例–报告撰写和展示教学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可包括理论和实践。
本门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以课程作业和论文报告为辅。
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授:教师讲授相关概念、方法和技术;2.课堂讨论:探讨实例,梳理理论,加深对多元数据分析的理解和应用;3.课程作业:作业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旨在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多元数据分析能力;4.课程论文:论文为课程的重要部分,鼓励基于实际或研究领域的数据分析或解释,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索。
教学评估本课程评估包括五个部分:1.课堂出勤:作为参加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出席率不得少于80%。
2.课程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将占据总成绩的20%。
3.课程论文:论文撰写、陈述和答辩(Essays, Presentations, andOral Defenses)将占据总成绩的60%。
4.讨论参与:学生活跃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将占据总成绩的10%5.个人成长和自评:听课和参加讨论是学生在此课程中获得成长和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将促进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和展示多元数据的能力和技能。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五
实验五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对应分析(王学民编写)一、实验目的1.掌握如何使用SAS软件来进行对应分析;2.看懂和理解SAS输出的结果,并学会以此来作出分析;3.掌握对实际数据如何来进行对应分析。
二、实验内容n 个人组成的样本按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交叉分类,分类结将由1660果见表1,对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对应分析。
表1 心理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数据实验1使用马赛克图(mosaic plot)展示了行轮廓、行密度以及列轮廓、列密度。
实验2进行对应分析。
三、实验要求1.用SAS软件完成对应分析的计算及作图;2.根据SAS输出结果完成对应分析。
四、实验指导1.使用马赛克图展示行轮廓、行密度以及列轮廓、列密度。
将表1中的数据按每一个人逐条输入,共1660个观测,有一个行变量和一个列变量,均设置为列名型的,保存为数据集sasuser.examp911。
在inshigt环境下打开数据集sasuser.examp911,见图1。
选菜单过程如下:在图1的界面中,分析⇒盒形图/马赛克图(Y)(B)⇒选row→X(见图2);column→Y⇒输出⇒作图3中的选择⇒确定⇒确定随即出现如图4所示的马赛克图,展示了行轮廓和行密度。
在图4中,对心理健康的每一种状况,A、B、C、D、E五个小方块的宽度显示了行轮廓,0、1、2、3四种心理健康状况的小方块高度显示了行密度。
图1图2图4在图1的界面中,分析⇒盒形图/马赛克图(Y)(B)⇒选column→X(见图5);row→Y ⇒输出⇒作图6中的选择⇒确定⇒确定随即出现如图7所示的马赛克图,展示了列轮廓和列密度。
在图7中,对社会经济的每一种状况,0、1、2、3四个小方块的高度显示了列轮廓,A、B、C、D、E五种社会经济状况的小方块宽度显示了列密度。
图5图72.进行对应分析编制如下的SAS程序:data examp911;input mental $ A B C D E;cards;0(好) 121 57 72 36 211(轻微症状形成) 188 105 141 97 712(中等症状形成) 112 65 77 54 543(受损) 86 60 94 78 71;proc corresp data=examp911 out=results rp cp short; var A B C D E; id mental;run;proc plot data=results;plot dim1*dim2=mental /box vspace=6 hspace=10 vaxis=-.30 to .30 by .15 haxis=-.30 to .30 by .15;run;程序说明:“data examp911”是用data步产生一个数据集,并命名为examp911,这是一个临时数据集,属于临时库work;“input mental $ A B C D E”是input语句,用于从cards语句后面的数据区中读取数据,通过读取数据为变量命名、确定变量的类型等;“cards”指定本语句后面的是数据行;“proc corresp”是一个对应分析过程;“data= examp911”规定过程分析的是临时库中的examp911数据集;“out=results”指示生成包含行、列、附加的观测和附加的变量坐标的数据集;rp和cp分别指示打印行轮廓矩阵和列轮廓矩阵;short指示不打印除坐标之外的所有点和坐标统计量;“var A B C D E”是一个var语句,指示列联表中的列是A、B、C、D、E;“id mental”是一个id语句,指示用mental的值作为输出列联表中的这些行的标签;“proc plot”是一个图形过程;“data=results”规定作图的是临时库中的results数据集;“plot dim1*dim2=mental”是一个plot语句,指示dim1为垂直变量,dim2为水平变量,作图字符由变量mental给出;“box vspace=6 hspace=10 haxis=-.30 to .30 by .15 vaxis=-.30 to .30 by .15”是斜杠“/”后面的选项,box要求画出的边框围住整个图形,vspace=6规定垂直轴上刻度标记之间输出的行数目是6,hspace=10规定水平轴上刻度标记之间输出的列数目是10,vaxis=-.30 to .30 by .15定义垂直轴上的刻度从-0.30至0.30,增量为0.15,haxis=-.30 to .30 by .15定义水平轴上的刻度从-0.30至0.30,增量为0.15。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多元均值比较、多元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主要方法;•了解多元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对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和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多元均值比较方法,包括MANOVA和多元t检验;3.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4.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5.判别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判别分析和非线性判别分析;6.实际案例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统计软件的使用和多元统计分析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多元统计分析》;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统计学教材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统计软件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一、前言多元统计分析是数据分析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对多维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二、目标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目标:1.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模型;2.熟悉多元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应用场景;3.学会使用R语言进行多元统计分析;4.能够独立完成多元统计分析项目。
三、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和实践。
理论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模型;2.聚类分析的原理和应用;3.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应用;4.因子分析的原理和应用;5.判别函数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实践部分实践部分主要是使用R语言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项目。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用R语言进行聚类分析;2.用R语言进行主成分分析;3.用R语言进行因子分析;4.用R语言进行判别函数分析。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的流程如下:第一步:选择数据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多个变量和观测值。
第二步:数据清洗和变量选择学生介绍自己选择的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变量选择,去除无用变量和缺失值。
第三步:聚类分析学生用R语言进行聚类分析,将观测值按照特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组。
第四步:主成分分析学生用R语言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到关键变量并进行解释。
第五步:因子分析学生用R语言进行因子分析,找到隐藏的因素并进行解释。
第六步:判别函数分析学生用R语言进行判别函数分析,建立分类模型并进行测试和评估。
第七步:报告整理学生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研究问题、分析方法、结果解释和结论等。
五、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评估和小组评估。
个人评估个人评估主要根据学生的报告质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该学生该项作业的成绩计算依据。
数学建模-多元统计分析教案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新变量)与原始变 量之间的关系:
1、主成分保留了原始变量绝大多数信息。
2、主成分的个数大大少于原始变量的数目。
3、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4、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2、分类与判别(归类问题) 对所考察的变量按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1)聚类分析:根据分析样本的各研究 变量,将性质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的方法。 (2)判别分析:判别样本应属何种类型 的统计方法。
指标与指标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信息重叠,分析偏误
指标太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和分析难度 如何避免? 选用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例2:美国的统计学家斯通(stone)在1947年 关于国民经济的研究。他曾利用美国1929一 1938年各年的数据,得到了17个反映国民收 入与支出的变量要素,例如雇主补贴、消费 资料和生产资料、纯公共支出、净增库存、 股息、利息外贸平衡等等。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一、什么是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 多变量(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是一 元统计学的推广。 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 依赖关系以及内在统计规律的一门统计学科。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ANALYSIS
多元统计分析
2014-8-1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0 多元正态分布
2014-8-15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设计前言多元统计分析是许多学科领域必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高等教育中,多元统计分析也逐渐成为各个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
因此,针对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档旨在探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2.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技巧和数据分析流程;3.能够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真实数据;4.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方差分析;4.主成分分析;5.聚类分析;6.判别分析;7.因子分析。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理论课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分析等方式,系统讲解多元统计分析相关理论;2.课堂练习: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实验数据,巩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技能;3.课程设计:通过分析真实数据和设计数据分析方案等方式,培养学生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课程设计和实验结果等方面;2.教师评估:通过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回顾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综合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教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SAS系统简介 (1)第一讲 SAS软件应用基础 (4)第二讲描述性统计分析 (9)第三讲多元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7)第四讲判别分析方法 (29)第五讲聚类分析 (42)第六讲主成分分析 (56)第七讲因子分析 (64)第八讲对应分析 (72)第九讲典型相关分析 (76)SAS系统简介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 系统是国际著名的数据分析软件系统。
该系统1966年开始研制,1976年由美国SAS公司实现商业化,1985年推出SAS/PC 版本,1987年推出6.03版,目前已推出Windows 系统支持的8.2和9.0版,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著名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系统之一。
从1976年SAS开发成功至今,SAS的用户遍及119个国家,它已经成为同类产品中的领导者。
在财富500强中,有90%的公司使用SAS。
而在财富500强的前100家企业中,有98%的公司使用SAS。
如此广泛的应用源于SAS系统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可组合的模块式软件系统和简单易学。
SAS系统是集数据分析、生成报表于一体的一种集成软件系统。
它由基本部分和外加模块组成,其中基本部分包含的功能如下:–基本部分: BASE SAS 部分;–统计分析计算部分: SAS/STA T ;–绘图部分: SAS/GRAPH ;–矩阵运算部分: SAS/IML ;–运筹学和线性规划: SAS/OR ;–经济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 SAS/ETS 。
1.1.SAS的启动1.2.SAS8.0 软件界面SAS界面包括三个部分,即程序窗口、日志窗口和输出窗口。
EDITOR(程序窗口)编辑窗口用于编辑SAS源程序文件。
编辑窗口支持全窗口编辑功能,即光标可以在整个窗口内随意移动,支持Windows系统常规编辑操作,如复制、剪切、粘贴等功能操作。
SASV8提供了智能编辑功能,它可根据用户输入的SAS关键字、语句选项、变量名、数据、标记等不同内容显示不同的颜色,当用户输入的字串不正确时,对应颜色不对,警告使用者有错误发生。
LOG(日志窗口)运行记录窗口用于显示和记录SAS程序的运行情况,说明程序运行成功或存在错误,当程序出现错误时,LOG记录窗口中以红色字符显示错误信息,以绿色显示一些警告信息。
提示使用者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OUTPUT(输出窗口)分页显示SAS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文本输出结果(图形输出通过GRAPHICS窗口显示)。
对于文本结果的输出,可以使用主界面的菜单File|Save As将结果文档保存在磁盘中,保存的文件扩展名为.lst,但实际上是一种文本文件格式,可以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或写字板、记事本等打开并进行编辑修改。
对于输出到GRAPHICS窗口的图形,可以使用菜单File|Export as Image将图形导出保存在磁盘中,图形文件格式可以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
1.3SAS程序结构SAS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
模块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数据模块,数据模块以英文单词data作为开始语句。
另一种类型是程序模块,程序模块以proc作为开始语句。
模块中的语句之间用“;”分隔,同一个语句的不同项之间必须用一个以上的空格分隔。
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模块和程序模块,模块的位置是任意的。
程序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
(1)SAS程序的语法编写程序时必须遵循所使用的软件的语法规则,SAS程序的语法规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①标识符或数据之间至少用一个以上的空格分隔;②每个语句用分号作为结束标志;③变量名或其他名称最多包含8个字符,并且第一个字符为英文字母,名称中不能有空格,或SAS系统的保留符号,如:“-”、“.”、“,”、“…”、“$”等;④SAS程序可以处理带有缺失数据的文件,数据缺失值用“.”表示;⑤SAS程序只处理数值和字符串两种类型的变量,为了和数值变量相区别,输入语句中字符串变量名使用“$”作为后缀;⑥程序中可以包含注释语句,注释语句以“/*”开始,以“*/”结束;⑦除数据外,SAS程序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
(2)SAS数据集SAS的核心是SAS数据集是SAS文件的一种,一般又以下两部分组成:(1)描述部分包含该数据集的一般信息,包括:数据集的名字及其成员类型、数据集建立的日期和时间、观测的数目以及数据集中每一个变量的特征信息,包括:Name(变量名)、Type(类型)、Length(长度)、Format(输出格式)、Informat(输入格式)、Label(标签)。
(2)数据部分包含数据集中收集的数据的值,可以看作是一个矩形的表格。
表格的列(columns)称为变量(variables),对应于原始数据文件或其他一些外部数据库所称的字段(fields);表格的行称为观测(observations),对应于原始数据文件或其他一些外部数据库所称的记录(records)或数据行(data lines)(3)逻辑库SAS的逻辑库分为临时逻辑库和永久逻辑库两种。
临时库只有一个,名为work,其他的库均为永久库。
SAS每次启动时会自动指定4个库标记:work、Sasuser、Sashelp、Sasmap。
存放在work中的SAS文件叫临时文件,当退出SAS系统时这些文件会被自动删除。
永久文件保存在永久库中,在退出SAS系统时不会被自动删除。
所以,通常把作为中间结果或练习使用的数据集保存为临时数据集,而需要以后再用的数据集则可以保存为永久数据集;如果需要备份,最好在退出前把临时文件复制到其他的库中。
在Explorer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New,打开New Library对话框,可以建立新库(如把一个库名为Mylib)。
如果选中Enable at startup复选框,则每次打开SAS时所建逻辑库都有效。
(4)数据集的导入建立数据集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是在Explorer窗口中使用VIEWTABLE程序,或是使用INSIGHT模块和“分析家”,还是使用编程操作中专门的数据读入方法来建立数据集,都需要将数据现场输入,费时费力。
较为简便的方法是:利用Excel录入数据,并做简单处理,然后将Excel数据表导入到SAS数据集中。
导入Excel数据表的步骤如下:①在SAS应用工作间中,选择菜单File下的Import data……,打开导入向导Import Wizard第一步:选择导入类型(Select import type),默认的类型为Excel数据表,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②在第二步的Select file对话框中,单击Browse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的Excel文件,返回。
然后,单击Option按钮,选择所需工作表,单击OK按钮返回。
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③在第三步的Select library and member对话框中,选择导入数据集所存放的逻辑库以及数据集的名称,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④在第四步的Create SAS Statements对话框中,可以选择将系统生成的程序代码存放的位置,也可不做选择,直接单击Finish按钮,完成数据集的导入。
第一讲 SAS软件应用基础(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SAS程序结构及SAS8.0的使用方法;2.掌握使用DATA步建立SAS数据集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会建立数据集;2.会计算样本的数字特征。
三、实验相关SAS知识例1、SAS数据集的导入和导出内容:(1)将SAS数据集L3.Stu01导出为Excel数据集:ex1.xls;(2)将Excel数据集:ex2.xls导入SAS数据集为L3.Stu02;解:(1)菜单方式:File/Export data→选择库名,数据集名(L3.stu02) →Next→选择要导出的数据格式,默认的是Excel→Next→指定存放数据的路径及名称→在Brose中选择要保存相应程序的路径及名称(可省略)→Finish编程方式:(2)菜单方式:先建立好Excel数据,并关闭文件. (注意: Excel数据文件中,第一行应为数据变量名,这个名称只能用英文字母和数字)File/Import data→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格式,默认的是Excel→Next→选择Excel数据文件ex2.xls→Next→指定存放数据的库名及名称→在Brose中选择要保存相应程序的路径及名称(可省略)→Finish编程方式:例2、建立以下数据集,并计算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
姓名出生日期学号数学英语王红1977-06-02 981001 90 96李明1978-03-23 981002 82 90张平江1978-12-23 981003 88 95解:(一)建立数据集菜单方式.(1)打开SAS界面→在explorer窗口双击Libraries →选择自己常用的逻辑库,右击→点击new →点击table →点击OK,即可出如下现viewtable表格:(2)右击A,然后点击column attributes, 出现如下窗口:将变量名(name)框中的A改为”name”, Label框填“姓名”,点击“Apply”,然后关闭该窗口, 出现:并在姓名下方的三个表格中分别输入王红,李明,张平江.(3)右击B,然后点击column attributes, 出现如下窗口:将变量名(name)框中的B改为”birth”, Label框填“出生日期”,type中选“Numeric”,format 中点击”…”出现:在Name 下方选择“yymmdd”,width 中选择“10”,点击OK;在informat中点击”…”, 然后在出现的窗口中,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出现:点击”Apply”,关闭该窗口,出现:在出生日期栏,分别输入:“19770602”、“19780323”、“19781223”(4)右击C,然后点击column attributes, 出现如下窗口:将变量名(name)框中的C改为”no”, Label框填“学号”,type中选“Numeric”,点击“Apply”,然后关闭该窗口, 出现:输入对应的学号即可.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变量名分别为:Math 和English,其输入方式学号的类似,输入完后注意保存,最后可得数据集:编程方式DATA S2 ;INPUT NAME $ 1-8 BIRTH YYMMDD10. no MATH ENGLISH ;CARDS ;王红1977-06-02 981001 90 96李明1978-03-23 981002 82 90张平江1978-12-23 981003 88 95;Run;PROC PRINT ;FORMAT BIRTH yymmdd10. ;RUN ;打印出的结果是:(二)计算平均数在上面的程序的第二行和第三行之间添加一句“avg=(math+english)/2; ”即:DATA S2 ;INPUT NAME $ 1-8 BIRTH YYMMDD10. no MATH ENGLISH ;avg=(math+english)/2;CARDS ;王红1977-06-02 981001 90 96李明1978-03-23 981002 82 90张平江1978-12-23 981003 88 95;Run;PROC PRINT ;FORMAT BIRTH yymmdd10. ;RUN ;打印的结果:四、实验内容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数据集如下:姓名出生日期年龄入学日期学号数学英语王红1977-06-02 22 1998-09-10 9810012 120 73 李明1978-03-23 21 1998-09-10 9810004 112 68 徐凯歌1978-11-14 21 1998-09-10 9810034 130 78 吴青云1978-04-12 21 1998-09-10 9810023 109 84 李清华1978-10-24 21 1998-09-10 9810024 100 78 张平江1978-12-23 21 1998-09-10 9810005 140 78分别用菜单方式和编程方式建立以上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