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重点字词、句子2

合集下载

过秦论重点句子

过秦论重点句子

过秦论重点句子《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散文,由汉代文学家贾谊所作。

文章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背景,通过对秦朝政治制度的分析,阐述了贾谊的政治主张和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以下是《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1. "秦人不暇自哺而畏天下不服,匈奴未灭而北边不宁,吴越未服而东土不安。

"这句话揭示了秦朝的统治手段和贾谊对秦朝政治的批评。

秦朝的统治手段残酷而高压,人民生活困苦,同时外患不断,这种局面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2. "夫以暴易暴,不过盖新作而已,其故不去,其势不衰,何益之有哉?"这句话反映了贾谊对秦朝政治制度的不满和对暴政的批判。

他认为以暴易暴只是换汤不换药,根本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只会导致新的动荡和不安。

3.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秦非一国之秦也。

"这句话强调了天下是众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人或某一家族的天下。

同时,秦朝也不是只有秦国才能称霸天下,这是对秦朝专制统治的否定和对统一的呼吁。

4. "故观秦之盛,岂不欲灭胡乎?然而兵非所尊,而功不以加人。

"这句话表达了贾谊对秦朝对外扩张的看法。

他认为秦朝应该以文明的手段去影响和统一外族,而不是以武力征服和压迫。

5. "然而天下无事,不用兵革,而四夷自服;天下有事,不用兵革,而四夷自叛。

"这句话反映了贾谊对秦朝统治手段的不满。

他认为秦朝应该以仁义之道来统一天下,而不是以暴力和压迫。

6. "故观秦之盛,岂不欲灭胡乎?然而兵非所尊,而功不以加人。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贾谊对秦朝对外扩张的看法。

他认为秦朝应该以文明的手段去影响和统一外族,而不是以武力征服和压迫。

以上就是《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这些句子充分展现了贾谊对秦朝政治的批评和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贾谊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语言,揭示了秦朝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解析》《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一篇著名政论文。

文章气势磅礴,论述了秦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过程,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学习这篇经典文言文,对于提升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政论文风格犀利,言辞激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过秦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2. 文体特点《过秦论》是一篇史论。

史论是一种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评论对象,分析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文体。

二、重点字词1. 通假字(1)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兴起)(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3)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 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人)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3. 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4.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2)名词作动词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动词使动用法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4)形容词作动词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三、特殊句式1. 判断句(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气势磅礴,论说有力,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一、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3、锄櫌棘矜“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导致(多指不好的结果)。

3、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1、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2、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追亡逐北(逃亡的人)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5、度内立法度(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6、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东、北: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瓮做、用绳子系)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因利乘便(利、便:有利的形势、便利的条件)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北:逃亡的人、溃败的军队)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1、蒙:继承。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相与:一道,共同。

相与为一3、延:迎接,引进。

秦人开关延敌4、橹:盾牌。

流血漂橹5、奋:振作。

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6、隳:毁坏。

隳名城,杀豪杰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余威震于殊俗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蹑足行伍之间9、揭:举。

揭竿为旗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抗:匹敌,相当。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度、絜:用尺量,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2、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致万乘之势13、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4、固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用尺量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宽厚而爱人动词,爱护,尊重21、致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22、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23、兵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24、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25、北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26、及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才能不及中人/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四、重点虚词1、而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表承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表转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2、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3、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之师/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崤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词,的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过秦论指摘过失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尊贤而重士贤者,贤能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能;财富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约从离衡使……离散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7、为动用法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意念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崤函之固,自若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第十课:过秦论重点字词句

第十课:过秦论重点字词句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流血漂橹。 ③伏尸百万。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⑥吞二周而亡诸侯。 斗:使· · · · · · 斗。 漂:使· · · · · · 漂浮。 伏:使· · · · · · 倒在地上。 却:使· · · · · · 退却。 使:使· · · · · · 朝拜。 亡:使· · · · · · 灭亡。
通假字:
①合从缔交。 “从”通“纵”,战国时六国 联合抗秦的策略。
②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通“崛”,突出。 ③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 一样。 “何”通“呵”,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呵问、盘问。 ⑤百有余年。 “有”通“又”。 没通殁,死 ⑥孝公既没,始皇既 没 振通震,震慑 ⑦威振四海
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②因利乘便。 “利、便”都解释为:便利条件。 ③尊贤重士 士:贤能的人 ④非有仲尼,墨翟之贤,贤:才能德行;
陶朱,猗顿之富
形容词小、弱”:变小变弱。
动词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 亡:逃走的败军。
动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动用法:
· · · · 削弱、削弱。 ①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 · · · · · 弯、拉开。 ②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 · · · · · 愚昧。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 · · · · · 弱、削弱。 ④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
形容词意动用法
尊贤重士。
尊:以· · · 为尊;重:以· · · 为 重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 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 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 北:向北。
④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南:朝南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过秦论》字词积累与翻译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过秦论》字词积累与翻译

过秦论一、字词积累与内容概括。

(第一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牢固地)守以窥.(窥视)周室,有席.(像用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用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用布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致力,从事)耕织,修守战之具.(器械,武器),外连衡而斗.(使……争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请概括段意:写秦孝公占有天下的雄心,治国的策略及初步结果。

(第二段)孝公既没.(通“殁”,死),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已有的基业),因.(沿袭)遗策,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变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共同、一道)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这些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这些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这些人)制.(统领、统率)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击)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击)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丢失)矢遗.(丢失)镞.(箭头)之费.(损耗),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毛病),追亡.(逃跑的人)逐北.(溃败的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趁着)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请概括段意:叙述秦孝公死后五代内国势日盛,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国家安定。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

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

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

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语言学习】《过秦论》重点词句

【语言学习】《过秦论》重点词句

再见
特殊句式
重点句子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__判__断__句__,__用__“__…__…__也__”__表__判__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天下笑者,何也
_被__动__句__,__用__“__为__”__表__被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文言词句
语言学习
重点词语
正字音
崤( xiáo )函
陈轸( zhěn )
逡巡( qūn xún )
遗镞( zú )
鞭笞( chī )
藩篱(fān lí )
隳( huī )名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锋镝( dí )
绳枢( shū )
氓( méng )隶
锄櫌( yōu )
棘矜( qín )
非铦( xiān )钩戟( jí )长铩( shā )
孙膑( bìn ) 漂橹( lǔ ) 黔( qián )首 瓮牖( wèng yǒu ) 景( yǐng )从 谪戍( zhé shù )
重点词语
遗( yí )策 既没( mò ) 合从(zòng ) 召(shào)滑
翟( zhái)景 因利乘( chéng)便 俯首系( xì )颈
劲弩( jìng nǔ ) 中( zhōng )人 墨翟( dí )
行(háng)伍 倔( jué )起 将(jiàng)数百之众
度( duó )长絜( xié )大
比权量( liàng )力
万乘(shèng)之势
朝( cháo )同列
百有( yòu )余年
一夫作难( nàn )
通假字 孝公既没 合从缔交 约从离衡 威振四海 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非及乡时之势也

3.《过秦论》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3.《过秦论》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3.《过秦论》原⽂+重点字词、⽂⾔现象+翻译2020-2021学年⾼⼆语⽂⽂⾔⽂知识梳理过(名动,指出过失)秦论贾谊⼀、原⽂秦孝公据(占据)肴函之固(险固地势),拥雍州之地,君⾂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像席⼦⼀样)卷天下,包(像包裹⼀样)举宇内,囊(像布袋⼀样)括四海之意,并吞⼋荒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对内)⽴法度(规章、制度),务(致⼒于)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同“横”)⽽⽃(使……相⽃)诸侯。

于是秦⼈拱⼿(两⼿合抱,指毫不费⼒)⽽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向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割占)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使……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忠信,宽厚⽽爱⼈(古今,爱护别⼈),尊贤⽽重⼠,约(结)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之众。

于是六国之⼠,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类⼈)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类⼈)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忌、廉颇、赵奢之伦(⼀类⼈)制(统帅)其兵。

尝以⼗倍之地,百万之师,叩(攻打)关⽽攻秦。

秦⼈开关延(迎战)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前进)⽽不敢进。

秦⽆亡(丢失)⽮遗镞之费,⽽天下已困(困窘)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制(制服)其弊(同“敝”,困乏),追亡(动作名,逃亡的敌兵)逐北(动作名,败北的敌兵),伏⼫百万(定语后置),流⾎漂橹。

因(凭借)利(形作名,有利的形势)乘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河⼭。

强国请服,弱国⼊朝。

延及孝⽂王、庄襄王,享国之⽇浅,国家⽆事。

及(到)⾄始皇,奋(发展)六世之余烈,振(挥舞)长策⽽御(统治)宇内,吞⼆周⽽亡诸侯,履(名动,登上)⾄尊⽽制(统治)六合,执敲扑⽽鞭笞(名动,⽤鞭⼦打、⽤⽵竿打)天下,威振(同“震”,震动)四海。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你,你的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没:通“殁”,去世3、合从.缔交从:通“纵”4、相举.为一举:通“与”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7、百有余年有:通“又”8、锄櫌棘矜棘:通“戟”二、词类活用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2、崤函之固固:adj.→n.险要地势3、内立法度内:n.→状语,在国内4、外连衡而斗诸侯外:n.→状语,在国外斗:使动用法,使…争斗5、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南、西、东、北:n.→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6、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用法,使……削弱7、约从离衡离:使动用法,使……离散8、追亡逐北北:v.→n.溃败的军队9、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用法,使……退却10、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动用法,使……弯曲11、以愚黔首愚:使动用法,使……愚昧12、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动用法,使……变弱1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adj.→n.坚固的边防14、履至尊而制六合履:n.→v.登上15、瓮牗绳枢瓮、绳:n.→v.用水缸做、用绳子系16、天下云合而响应云、响:n.→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17、赢粮而景从景:n.→状语,像影子一样18、亡秦族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9、且夫天下非小弱小、弱:adj.→v.变小变弱20、序八州而朝同列序:n.→v.统治朝:使动用法,使…朝拜三、古今异义1、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古义:平常人今义:中间介绍人2、山东豪杰山东古义:崤山以东的诸国今义:山东省3、奋六世之余烈烈古义:功业今义:猛烈4、以致天下之士以致古义:以:表目的,来今义:连词,表结果四、一词多义1、因:(1)因遗策动词,沿袭(2)因利乘便介词,趁着(3)因河为池介词,凭借2、以:(1)以致天下之士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2)尝以十倍之地以:介词,用、凭借(3)以六合为家以:介词,把2、制(1)……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制:统率(2)履至尊而制六合制:控制(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制服五、特殊句式1、余威震于殊俗状后→余威于殊俗震2、陈利兵而谁何宾前→陈利兵而何谁?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为天下笑者被动句5、非亢九国之师也省略句→非亢(于)九国之师也6、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废除
毁坏 以之为 上据
治世之道 收缴
用来削弱 下临
烧毁
使….愚昧
百姓
销毁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
兵器
据守 把它们作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
凭借
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城防
【译文】: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烧毁了各学派的 书籍。来使百姓变得愚昧;毁坏著名的城邑,杀害英雄豪杰;收 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用来铸成 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这样以后,据守华 山作为帝都东城,凭借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上据着亿丈高的 城墙,下临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基础知识积累 崤函(xiáo) 合从 ( zòng) 隳名城(huī ) 瓮牖(wèng yǒu ) 猗顿(yī ) 窥视(kuī ) 鞭笞(chī ) 阡陌(qiān mò) 蹑足(niè ) 膏腴(gāo yú) 逡巡(qūn xún ) 销锋镝( dí) 氓隶(méng) 作难( nàn) 万乘(shèng )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辅佐 名作状, 建立 在内
法令制度 致力于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
防守和作战 器械 对外 使动用法,使…争斗
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黄河以西
【译文】: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 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 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 土地。
写作背景
•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 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 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 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 减少。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 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 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 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也。

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

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

《过秦论》知识梳理一、文常填空2、亡:1、《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

追亡逐北:逃跑溃败的军队。

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散文《论积贮疏》、《陈政事书》,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过秦”的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灭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亡,灭亡。

意思是推究指责秦的过失。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

(《廉颇蔺相如列传》)2、本文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仁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消亡。

(《六国论》)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

(《赤壁之战》)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遭到天下人的反对,终至国破身亡。

以此提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愚公移山》)醒汉统治者要以秦为鉴,广施仁政。

3、弱: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削弱。

弱国入朝:弱小。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不若孀妻弱子:年少。

2.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3.合从缔交:从,通“纵”。

4.4、制:5.约从离衡:从,衡,通“纵”、通“横”。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6.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岳阳楼记》)7.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疲惫。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缝制。

(《齐桓晋文之事》)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压制、控制。

(《赤壁之战》)9.始皇既没:没,同“殁”,死。

10.氓隶之人:氓,通“甿”,耕田的人。

11.5、因:12.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突起。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因利乘便:乘着。

1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过秦论》新教材完整版原文翻译对照版包括重点字词课文分析

《过秦论》新教材完整版原文翻译对照版包括重点字词课文分析

字词正音(2)
中人(zhōng) 墨翟( dí ) 猗顿( yī ) 蹑足( niè) 行伍(háng) 阡陌(qiān mò) 将数百之众(jiàng)景从(yǐng cóng )且夫(fú) 锄櫌( yōu ) 棘矜( qín ) 铦( xiān) 钩戟( jǐ ) 长铩( shā ) 度长( duó) 絜大( xié) 量力(liàng) 万乘(shèng ) 朝同列(cháo) 作难(nàn )
贾谊祠
历史回顾总结
1.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战乱纷争。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鼎足而立。)
2.秦国变法兴盛,六国合纵抗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3.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始称帝。
4.陈胜起义,秦朝二世而亡。为什么?
课文时代背景介绍1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 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 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 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 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 等,连年征战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统一 天下。
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 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 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 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 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 “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 汉王朝统治。
写作背景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 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 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 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辅佐 在内 建立 法令制度 致力于
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
防守和作战 器械 对外 使动用法,使…争斗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又称“战国四君子〞。

3.天下的别称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含X、X、X、X、豫州、X、X、雍州、梁州。

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X、关中、河X: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

如“X〞指黄河以南,“X〞指黄河以北。

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应付秦国的策略。

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亦作“连衡〞。

二、通假字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应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④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⑤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⑥百有.余年矣〔有,通“又〞〕⑦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三、古今异义〔只写古义〕①于是..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③秦人开关..延敌〔开关:翻开函谷关〕④X.豪俊遂并起〔X:崤山以东,即X诸国。

〕四、一词多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坚韧,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形容词作名词〕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凭借,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④于今无会因〔时机〕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丧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总揽、操纵,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谋,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到达、获得,动词〕8.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X〔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X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丧失,动词〕1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②忠厚而爱人〔保护,尊重,动词。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汉代文学家贾谊所著。

全文共分为三篇,主要讨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对秦朝政治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下面将对《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1. "夫秦之为政也,非以仁义得天下,而以法度制暴也。

"这句话表明了贾谊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看法。

他认为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不是因为秦国有仁义之风,而是通过严格的法度来控制暴力,实现了强权统治。

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对秦朝政治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2. "故曰法令者,所以一民也。

苟一民而已矣,何必仁义哉?"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法令的重要性。

贾谊认为,法令是统一民族的根本途径,只要能够统一民族,就不需要仁义。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反映了贾谊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3. "燕赵之谓虽寡,吾能无暇矣。

"这句话表明了贾谊对燕赵等国的蔑视和轻视。

他认为这些国家虽然规模小,但自己却能够无暇顾及,显示了秦朝的强大和统治的威严。

这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现实,以及贾谊对秦朝统一六国的成就的肯定。

4. "仁义之师,非所以报德也。

"这句话强调了贾谊对仁义的否定。

他认为仁义并不是报答恩德的手段,而是一种虚伪的表象。

这反映了贾谊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批判和反思。

5. "故明王制度,行法度,禁暴德,此其所以一也。

"这句话总结了贾谊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看法。

他认为,明君应该实行法度,禁止暴力,这样才能够统一国家。

这也反映了贾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

通过对《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贾谊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看法,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这部经典之作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学资料。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

过秦论重点句子翻译《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是汉王朝总结经验的成果。

过秦论重点句子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而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6.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而报怨。

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10.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以为固。

1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转而攻秦。

15.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

16.谪戍之众;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1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8.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19.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2.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过秦论重点字词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翻译(1)秦孝公: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

穆公十五世孙。

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

崤函(xiáo hán):崤山和函谷关。

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

固,险要的地理位置。

(2)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3)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

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

(4)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同义铺排。

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下文的“包”“囊”同此。

(5)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6)商君:即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前338年。

战国时卫人。

姓公孙,名鞅。

因封于商,号曰商君。

先仕魏,为魏相公叔痤家臣。

痤死后入秦,相秦十九年,辅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富强。

孝公死,公子虔等诬陷鞅谋反,车裂死。

(7)外:对国外。

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连衡”一句为虚笔,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后十年的事。

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

斗,使动用法。

(8)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

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

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

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

(9)没:通“殁”,死。

(10)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

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11)因:动词,沿袭。

(12)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13)要害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区。

《过秦论》重点字词、句子2

《过秦论》重点字词、句子2

《过秦论》重点字词、句子
重点字词
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外连横而斗诸侯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6、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7、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9、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1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1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1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重点句子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重点字词

过秦论重点字词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下列加粗(或下划线)字词的意思或者用法
有席卷天下,包、囊括
内立法度,务耕织,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
因遗策
南取汉中,西、东、北
会盟而谋弱秦,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此四君者,
约从离衡,
中山之众
之属、之徒、之伦
制其兵。

仰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
延及孝文王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以为桂林、象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隳名城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因河为池,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蹑足行伍之间,
而崛起阡陌之中,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自若也。

非及向时之士也。

与陈涉度长絜大,
致万乘之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为天下笑者,何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重点字词、句子
重点字词
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外连横而斗诸侯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6、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7、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9、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1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1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1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重点句子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