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字词整理
贾谊《过秦论》逐字翻译+译文
贾谊《过秦论》原文+注释+译文过秦.(指出秦的过失,动词)论●秦孝公据.(依靠,凭借)崤函之固,拥.(拥有)雍州之地,君臣固.(牢固地)守(守卫)以窥.(窥视)周室,有席.(名词作状语,像卷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名词作状语,像用包裹把东西包起来一样)举.(举起,拿走)宇内,囊.(像用口袋把东西装起来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指示代词这,这个)时也,商君佐.(辅佐)之,内.(名词作状语,对内)立法度,务.(致力,从事)耕织,修.(整治,治理)守战之具.(器械);外(名词作状语,对外)连衡而斗.(使……相斗,动词的使动用法)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两手相合,比喻很轻松,不费力的样子)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孝公既.(已经)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取汉中,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名词作状语,向东))膏腴之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开会)盟.(会盟)而谋弱.(使……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用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聪明智慧)而忠.(忠诚)信.(讲信用),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约定)从离.(使离散)衡,兼.(集中)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众人)。
选必中《过秦论》原文重点字音标注版
过秦论贾谊1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xiāng)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zòng)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nìng)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zhěn)、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yu è)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bìn)、带佗、倪(ní)良、王廖(liáo)、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shǐ)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zòng)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xì)颈,委命下吏(lì)。
乃使蒙恬(tián)北筑长城而守藩篱(fān lí),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精心整理《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 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各诸侯国惊使无分割俯首投降,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
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
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
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
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
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
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
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过秦论字词总结
过秦论字词总结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九国之师古:军队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例句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将数百之众。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
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
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
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
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
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
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
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
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你,你的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没:通“殁”,去世3、合从.缔交从:通“纵”4、相举.为一举:通“与”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7、百有余年有:通“又”8、锄櫌棘矜棘:通“戟”二、词类活用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2、崤函之固固:adj.→n.险要地势3、内立法度内:n.→状语,在国内4、外连衡而斗诸侯外:n.→状语,在国外斗:使动用法,使…争斗5、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南、西、东、北:n.→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6、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用法,使……削弱7、约从离衡离:使动用法,使……离散8、追亡逐北北:v.→n.溃败的军队9、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用法,使……退却10、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动用法,使……弯曲11、以愚黔首愚:使动用法,使……愚昧12、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动用法,使……变弱1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adj.→n.坚固的边防14、履至尊而制六合履:n.→v.登上15、瓮牗绳枢瓮、绳:n.→v.用水缸做、用绳子系16、天下云合而响应云、响:n.→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17、赢粮而景从景:n.→状语,像影子一样18、亡秦族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9、且夫天下非小弱小、弱:adj.→v.变小变弱20、序八州而朝同列序:n.→v.统治朝:使动用法,使…朝拜三、古今异义1、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古义:平常人今义:中间介绍人2、山东豪杰山东古义:崤山以东的诸国今义:山东省3、奋六世之余烈烈古义:功业今义:猛烈4、以致天下之士以致古义:以:表目的,来今义:连词,表结果四、一词多义1、因:(1)因遗策动词,沿袭(2)因利乘便介词,趁着(3)因河为池介词,凭借2、以:(1)以致天下之士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2)尝以十倍之地以:介词,用、凭借(3)以六合为家以:介词,把2、制(1)……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制:统率(2)履至尊而制六合制:控制(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制服五、特殊句式1、余威震于殊俗状后→余威于殊俗震2、陈利兵而谁何宾前→陈利兵而何谁?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为天下笑者被动句5、非亢九国之师也省略句→非亢(于)九国之师也6、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之欧侯瑞魂创作2.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处所(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处所,(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吞并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年夜片土地.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战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域.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纳合纵的战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慧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凭着十倍年夜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国人关闭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秦国有充分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年夜事.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失落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苍生,威势震慑四海.向南方篡夺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众秦国小官吏的支配.秦始皇就派年夜将军蒙恬在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苍生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国都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苍生.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年夜高的华山,对着深不成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处所;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遥远的处所.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华比不上平凡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华德性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生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率领几百人,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苍生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畴前那样啊.陈涉的位置,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工具,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战略,也不如畴前的那些谋士.可是胜利和失败却有分歧,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年夜小,比力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可是秦国靠不年夜的处所,获得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殽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分歧啊.3.重点字词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2.孝公既没:没,同“殁”,死.3.合从缔交:从,通“纵”.4.约从离衡:从,衡,通“纵”、通“横”.5.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疲惫.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8.始皇既没:没,同“殁”,死.9.氓隶之人:氓,通“甿”,耕田的人.10.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突起.11.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12.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再加上.二、古今异义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2.于是六国之士:于是,在这时.3.委命下吏:委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边境的屏障.5.而迁徙之徒也:迁徙,被征发.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黄河.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8.流血漂橹:橹,盾牌.9.宽厚而爱人:爱人,爱惜苍生.10.赢粮而景从:赢,担当.11.分裂山河:山河,江山、国土.三、一词多义1、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 收天下之兵:兵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 斩木为兵:兵器. 2、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丧失、损失. 追亡逐北:逃跑溃败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灭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亡,灭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廉颇蔺相如列传》)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消亡.(《六国论》)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赤壁之战》)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愚公移山》)3、弱: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削弱. 弱国入朝:弱小.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不若孀妻弱子:年少.4、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岳阳楼记》)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缝制.(《齐桓晋文之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压制、控制.(《赤壁之战》)5、因: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因利乘便:乘着.因河为池:就着,凭借. 虎因喜,计之曰:因此.6、固:临意外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过秦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孟子》)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持、坚决.(《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因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原本、原来.(《信陵君窃符救赵》)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执、顽固.(《阿房宫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然、固然.(《报任安书》7、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快.(《劝学》)天时不如天时,天时不如人和:有利、条件好.(《孟子·公孙丑》)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过秦论》)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利益、好处.(《捕蛇者说》)商人重利轻分别:利润.(《琵琶行》)8、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丧失.(《过秦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丧失的工具.(《封神演义》)小学而年夜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师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班师表》)9、度:宁信度,无自信也:尺码、标准.(《韩非子》)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水平、限度.(《论积贮疏》)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过秦论》)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风度、常态.(《荆轲刺秦王》)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写、创制.(《扬州慢》)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考虑、思虑.(《(指南录)后序》)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年夜:量、计算.(《过秦论》)理有未安,妄以臆度:推测、猜想.(《问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过.(《木兰诗》)10、北:追亡逐北:逃跑溃败的军队.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将军战河北:北面.11、致: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致万乘之势:到. 而致千里:达到.12、延:延及孝文王:延续. 秦人开关延敌:迎.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四、词类活用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作名,险固的处所.2.因利乘便:利,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3.临意外之渊,以为固:固,形作名,坚固的屏障.4.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形作名,险固的处所.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6.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作动,登上.7.执敲扑而拷打天下:拷打,名作动,用鞭子、竹杖打.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下,名作动,到……去.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作动,称帝称王.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枢,名作动,做窗户、系绳子.11.将数百之众:将,名作动,率领.12.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作动,引,招致.13.则不成同年而语矣:语,名作动,谈论.14.过秦论:过,名作动,推究指责……的过失.1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一样、像囊袋一样.16.内立法度:内,名作状,在国内.17.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作状,对外.18.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东,北,名作状,向南、向西、向东、向北.19.南取百越之地:南,名作状,向南.2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名作状,在南方.2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名作状,向南.2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名作状,以破瓮、以草绳.2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名作状,像云、像回声、像影子一样.24.追亡逐北:亡,北,举措名,逃跑溃败的军队.25.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动,使……自相争斗.26.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使……弱,削弱.27.约从离衡:离,使动,使……离散.28.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动,使……亡,灭亡.29.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使……却,击退.30.以愚黔首:愚,使动,使……愚,愚弄.31.隳名城:隳,使动,使……隳,毁坏.32.聚之咸阳:聚,使动,使……聚,集中.33.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动,使……弱,削弱.3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动,使……亡,灭亡.35.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动,使……朝拜.五、特殊句式1.铸以为金人十二数量短语后置句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3.自若也宾语前置句4.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介宾后置句5.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介宾后置句6.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宾后置句7.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判断句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主动句10.为天下笑者,何也主。
《过秦论》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过秦论》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席卷天下:形容占有四面八方,包揽无余。
2.包举宇内:形容夺取天下,控制四方。
也形容统治或治理全国。
3.追亡逐北:指追逐败逃的敌人。
4.流血漂橹:形容杀人极多。
或形容流血极多。
5.伏尸流血:形容死伤惨重。
6.因利乘便:凭借、利用有利的形势和便利的条件。
7.威震四海:也作“威振四海”,形容威势或威名很大,震慑的范围很广。
8.金城千里:形容辽阔的国土金城环绕,坚固可靠。
9.瓮牖绳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苦。
10.斩木揭竿:指发动武装起义。
(另有成语“揭竿而起”,指起义造反,武装暴动。
)11.云集响应:形容响应支持的人很多。
12.景从云集:“景”读yǐng,形容追随响应的人很多。
13.深谋远虑:深远的谋划和考虑。
14.度长絜大:指较量高下。
15.比权量力:比较双方权势和力量的大小。
16.同年而语:即“同日而语”,指把不同的事物或情况放到一起谈论或看等。
17.万世之业:传之万世的不朽功业。
18.因利乘便:根据形势顺便达到目的。
19.膏腴之地:成语解释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20.拱手而取: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
指取来毫不费力。
21.区区之地:小小的地盘。
22.度长挈大:度,推测,估计;絜,衡量;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
比量长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3.打破藩篱:打破传统的观念,不拘泥于现状。
24.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二、文化常识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2.《过秦论》散文篇名。
西汉贾谊作。
分上、下或上、中、下篇。
“过秦”是指责秦政失。
文章详尽分析了秦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为汉文帝接受历史教训,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过秦论全部字词解释
秦孝公据(依靠,凭借)崤函之固(坚固的地势),拥(拥有,占据)雍州之地,君臣固(稳固,牢固)守以(而,并且)窥(窥视,暗中查看)周室,有席(像卷席子一样)卷(束裹,指收藏)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攻占)宇内,囊(像装口袋一样)括(包括,包容)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正当)是时也,商君(指商鞅)佐之,内立法度(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防守进攻,指打仗)之具;外连衡(使用,实施连横的政策)而斗(使…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之后.同殁,死),惠文、武、昭襄蒙(蒙受,继承)故(原来的)业,因(沿袭)遗策(政策),南取汉中,西举(攻下)巴蜀,东割(割取)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联合)盟(结盟)而谋(谋划)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合纵的计谋)缔(缔结)交(盟约),相(共同)与(亲附,赞同,指帮助,辅助)为(成为)一(一个整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相约)从(合纵的计谋)离(使..离散)衡(秦国连横的策略),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这类的)属为之(代词,指六国)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类)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类)制(统率)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击)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接)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损失,消耗)矢(箭杆,指兵器)遗(损失)镞(箭头,指兵器)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困乏疲惫)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多余的,足够的力气)而制(制服)其弊(同敝,破旧破败,这里是困顿失败),追亡(逃亡的军队)逐北(溃败的军队),伏(使…伏)尸百万,流血漂(使..漂)橹(盾牌)。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为汉朝提供借鉴。
以下是对《过秦论》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年少即以文才著称,二十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过秦论》就是论秦之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2、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5)度①内立法度(制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3、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2)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今义:致使(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4)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4、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5)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6)以愚黔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7)约从离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8)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10)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瓮做,用绳子系)(11)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12)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原文和翻译(带重点词)
过秦论1秦孝公据崤函(xiáo 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dì)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富余的力量来控制他们的弱点,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
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字词整理
一、通假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从通“纵” )3)孝公既没(没通“殁” )4)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5)嬴粮而景从(通“影” )6)百有余年矣(通“又” )二、词性活用1、名作动①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②履至尊而制六合(登)③胡人不敢南下(下来)而牧马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做窗,系门轴)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抽)2、名作状①有席(象卷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宇内,囊(象装袋子一样)括四海之意②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④南取百越之地(向南)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用草绳)⑧天下云(象云一样)集而响(像回声一样)应⑨嬴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3、形作名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形势)②尊贤重士(贤能的人)③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4、形作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5、动作名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6、使动①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②约纵离衡(使……离散)③流血漂橹(使……漂浮)④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⑤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⑥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⑦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⑧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⑨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三、句式1、判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为(被)天下笑者3、介后余威震于殊俗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省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威振(于)四海4、定后伏尸百万金城千里铸以为金人十二5、宾前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四、一词多义。
过秦论重点实词
• • • • •
制 1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其牙机巧制,皆隐在 尊中 •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 • 4擅作典制 • 5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
• 1控制,制服,统领
• 2形制,构造 • 3规模,格局,式样
• 4规章,制度
• 5制作,裁制 • 其它意思:制造,撰写, 规定,制定
• 并 • 1并吞八荒之心 • 2并力西向,则五恐秦人 食之不得下咽也 • 3贤者与民兵并耕而食 •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使其弟子并着芒屨 • 5并驾其驱 • 6四美具,二难并
• 1吞并,兼并 • 2合并,
• 3一起,一并 • 4全都 • 5并排,挨着 • 6都具备
• 过 • 1过秦论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 •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4人往,从轩前过 • 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 十里耳 •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 7过故人庄
过秦论重点实词
• • • • • • • 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 谢,固请 • 7生之物,固有不死者 乎 • 1地势险要,险固,坚 固, • • • • • • 2牢固 3巩固,安定 4本来 5顽固,固执 6坚决, 7岂,难道
• 1指出过错,犯错, • 2名称过错 • 3指责,责备 • 4经过,路过 • 5超过,胜过,胜出 • 6过分,过于
• 7拜访,看望
•务 • 1修守战之具, • 务耕织 • 2楚王之为人也, • 好用兵而甚务名 • 3唯陈言之务去 • • 4军中多务 •
1从事,致力于 2追求,谋求
《过秦论》文言文字词整理y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动词 动词 动词
延续 引进 邀请
因遗策 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之不能尽其道
名词 策略 名词 鞭子 动词 鞭打,引申为驾驭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的使动
弱 弱国入朝
形容词
不若孀妻弱子 形容词
削弱 弱小 年少
包举宇内 举 西举巴蜀
举国欢庆 杀人如不能举
动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夺取 攻取 全 尽
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动词
作用
• 1、有表示比喻的。如例(1)、例(7);
• 2、有表示处所、方向的。如例(2)—— 例(6)。
• 3、表示对人态度的。如《鸿门宴》一文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您为我 把他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 他。”
• 4、有表示用作工具的。如《愚公移山》一 文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即“用畚 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 所以,要认识、掌握名词活用为状语,只能从句 子的结构、意思入手去判断 。
二、动词活用1
例句 约从离衡 序八州而朝同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活用类型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释义 使……离散 使……朝拜 使……争斗 使……退却
例句 山东豪俊遂并 起而亡秦族 (吞二周而亡 诸侯矣 ) 流血漂橹 追亡逐北
爱 吴广素爱人
动词
爱莫能助
动词
过秦论文言字词
一词多义
追亡逐北
北 北收要害之郡
将军战河北
名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
败逃的人 向北 北方
因利乘便
介词
因 因遗策
动词
因河为池
介词
趁着 沿袭 凭借
以致天下之士
致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动词 动词 动词
招纳 达到 到达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名词
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形容词
人固有一死
副词
险固的地势 牢固 本来
延及孝文王
有席卷天下……之意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之 东割膏腴之地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秦孝公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天下之兵 指示代词,这类的 指示代词,这类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动词
延 秦人开关延敌
动词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动词
策
因遗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名词 名词
延续 引进 邀请
策略 鞭子
会盟而谋弱秦
弱 弱国入朝
不若孀妻弱子
形容词的使动 形容词 形容词
削弱 弱小 年少
包举宇内
举 西举巴蜀
举国欢庆
杀人如不能举
动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夺取 攻取 全 尽
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动词 吝惜
北:向北。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鞭:用鞭子。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 响:像回声一样;景:像影子一样。
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②尊贤而重士。 贤: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 “利、便”都解释为:便利条件。 形容词用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变小变弱。 动词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 亡:逃走的军队。
过秦论重点字词翻译
过秦论重点字词翻译(1)秦孝公: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
穆公十五世孙。
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
崤函(xiáo hán):崤山和函谷关。
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
固,险要的地理位置。
(2)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3)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
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
(4)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同义铺排。
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下文的“包”“囊”同此。
(5)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6)商君:即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前338年。
战国时卫人。
姓公孙,名鞅。
因封于商,号曰商君。
先仕魏,为魏相公叔痤家臣。
痤死后入秦,相秦十九年,辅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富强。
孝公死,公子虔等诬陷鞅谋反,车裂死。
(7)外:对国外。
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连衡”一句为虚笔,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后十年的事。
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
斗,使动用法。
(8)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
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
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
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
(9)没:通“殁”,死。
(10)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
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11)因:动词,沿袭。
(12)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13)要害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假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从通“纵”)
3)孝公既没(没通“殁”)
4)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5)嬴粮而景从(通“影”)
6)百有余年矣(通“又”)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①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③胡人不敢南下(下来)而牧马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做窗,系门轴)
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抽)
2、名作状
①有席(象卷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宇内,囊(象装袋子一样)括四海之意
②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
④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
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用草绳)
⑧天下云(象云一样)集而响(像回声一样)应
⑨嬴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3、形作名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形势)
②尊贤重士(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4、形作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5、动作名
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
6、使动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②约纵离衡(使……离散)
③流血漂橹(使……漂浮)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⑥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⑦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
⑧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三、句式
1、判断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
为(被)天下笑者
3、介后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
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威振(于)四海
4、定后
伏尸百万
金城千里
铸以为金人十二
5、宾前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四、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