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带来的思考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4cea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得到许多启发。
唐僧只顾慈悲为怀,不了解事情真相就赶走悟空。
唐僧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能只相信一面之词,要全面的了解并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
悟空的做法也不可取,他因为被师傅冤枉,而一气之下就走了,才使小人趁虚而入。
我们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应该解释清楚,不应该让别人加深误会,反而使结果恶化。
但悟空在师傅有难时不计前嫌,回来帮助师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宽容,如果冤枉你的人有悔改之意,就应该大度一些,既往不咎。
宽容待人,可以使你在有困难时,得到别人帮助。
读了《西游记》,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三藏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三藏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较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三藏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2562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9.png)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那一段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是又迷糊又兴奋。
你想啊,突然冒出来一个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猴子,那简直就是孙悟空的“复制粘贴”版。
这假猴王六耳猕猴,那手段也是相当厉害,和真悟空打得是天昏地暗,不分上下。
他们从花果山打到天庭,又从天庭打到地府,所到之处那真是一片混乱,就像两团超级旋风,“呼呼”地席卷一切。
我在想,这六耳猕猴到底是个啥来头呢?也许他就是孙悟空内心深处那些叛逆、不服管的情绪给实体化了。
你看啊,孙悟空本来就老是被唐僧误会,那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气呢。
这六耳猕猴就像是他这股气的发泄口,借着这个假身份,把对唐僧的不满,对那些神仙们的不服,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了。
就像有一次我在学校里,被老师冤枉了,我心里那个委屈啊,就特别想找个方式发泄。
我虽然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变出个假的自己来搞事情,但我就故意在课上不回答问题,就像无声的抗议一样。
当时我就觉得,我心里好像也有个“小恶魔”在作祟,就像六耳猕猴在孙悟空心里捣鼓一样。
这真假美猴王打到地府的时候,地藏王菩萨的谛听神兽听出了真假,却不敢明说。
我就觉得这谛听也挺“鸡贼”的,他为啥不敢说呢?可能他是怕得罪了六耳猕猴背后的势力吧。
这就像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却不敢站出来说真话,怕给自己惹麻烦。
比如说,看到有人在公交车上偷东西,很多人都选择装作没看见,这是不是也有点像谛听的做法呢?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出马,才分辨出了真假。
如来佛祖就像一个超级大法官,不慌不忙地把六耳猕猴给收拾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没有如来佛祖这么厉害的角色,这真假美猴王的事儿是不是就没完没了了呢?这也让我明白了,在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社会里,还是得有个权威的人或者规则来维持秩序。
不然的话,就像那真假猴王一样,乱成一锅粥了。
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看似只是个神话故事里的小插曲,可仔细想想,还真能给我们不少生活上的启示呢。
我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835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2.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故事里的故事情节让我心惊胆战,“假孙悟空”的行为让我愤怒不已,如来佛祖的法术让我敬佩不已,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因杀坏人,唐僧非常生气,将孙悟空赶出师门。
师徒三人走了不久,唐僧饿的头晕目眩,叫八戒和沙僧去化点斋饭,这时候“假孙悟空”来了,乘其不备在唐僧后背打了一棒,唐僧晕了过去,“假孙悟空”便逃走了。
八戒和沙僧化斋回来,看见师傅晕在地上,连忙扶起唐僧,不久唐僧醒了过来,将悟空打他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俩听后火冒三丈,要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去算账。
谁知在山洞里面发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当场辨别不了真假孙悟空,所以八戒和沙僧只有去南海找观世音菩萨,菩萨招来真假悟空,使用各种方法也辨别不出来。
最后只有把唐僧叫出来念紧箍咒,因为紧箍只有一个,真的悟空戴着,假的没有,唐僧一念,假的就现行了,原来假的悟空是六耳猕猴假扮的。
真假孙悟空斗法相当,双方都奈何不了,最后只有请如来佛祖帮忙,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收走了。
孙悟空和唐僧的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师徒四人继续上路西天取经。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比较痛恨,凭着自己本事到处惹祸,陷害悟空,对如来佛祖的法力也敬佩不已。
故事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时候真假难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出事情的本质,善于观察,分析细节,这样方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又如,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乞丐,有人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应该帮助,有人说现在好多乞丐都是骗子,说他们不劳而获,不应该帮助,所以我们要分辨出真假乞丐,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整个社会都需要我们这样的正能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那些面临生命而绝望的人们,该是如何的悲痛,您们就像白鹭奔走忙碌,如白鸽穿越病房,为病员打针注液,是您们无私的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都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c6fa59d0b1c59eef9c7b444.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今天,我翻开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看到了《真假美猴王》这一篇。
看完后我好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的悟空呀!故事是从这里说起: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师徒四人越走越累,便在一个大石头边上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去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真的是悟空干的,便马上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可刚走不到几步,那六耳猕猴马上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并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后来真的悟空找到了那里,并和六耳猕猴一只争斗,到了如来佛那里,才把六耳猕猴给收了。
嗨!唐僧真是是非不分,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就这样怪最真的悟空,这样就太不公平了,悟空什么也没干,而是好心去给师傅找水,就这,师傅还念紧箍咒,还赶走他。
我真替悟空打抱不平!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3《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说的是真悟空身边蹦出个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难分彼此。
于是二人来到唐僧面前,唐僧看看这个悟空,分明是自己的徒儿;看看那一个,分明也是。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045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0.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我喜爱看书,这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十分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爱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述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貌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最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好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好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必须会成功的。
家具广告《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e7cf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7.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今天,我翻开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看到了《真假美猴王》这一篇。
看完后我好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的悟空呀!故事是从这里说起: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师徒四人越走越累,便在一个大石头边上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去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真的是悟空干的,便马上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可刚走不到几步,那六耳猕猴马上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并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后来真的悟空找到了那里,并和六耳猕猴一只争斗,到了如来佛那里,才把六耳猕猴给收了。
嗨!唐僧真是是非不分,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就这样怪最真的悟空,这样就太不公平了,悟空什么也没干,而是好心去给师傅找水,就这,师傅还念紧箍咒,还赶走他。
我真替悟空打抱不平!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说的是真悟空身边蹦出个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难分彼此。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9e0b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c.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1团结就是力量,可是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遭到灾祸。
因为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土匪唐僧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文牒,和几个小妖变成唐僧四人,想去取经,悟空知道了跟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阎王殿那里,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跟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的事。
从此,孙悟空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去。
哎!如果唐僧四人团结,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就像我们班的丁念祖,常常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和他玩。
但后来,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也表现的很好。
一次,我的手刮伤了,他来关心我,这让我很温暖,后来他的朋友也多了。
读了《真假美猴王》,我知道有团结就有力量,就像班级体育比赛,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胜利。
即使你什么也不会,只要你团结,就是一个好孩子。
团结的力量真大,我们人人都要团结起来。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2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终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d490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7.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里面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段简单的故事,就像是如来佛祖所说六耳猕猴是因为孙悟空的心魔而成。
这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将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给找出来了。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常年在唐僧身边伺候着,有时候自己明明办了好事,却遭到师傅的惩罚,总是会有怨气的。
时间久了,就要发泄出来,之前出走很多次了,还因为三打白骨精而被驱逐回花果山。
埋藏在心底的怨恨得不到彻底的释放,于是幻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齐天大圣了。
打师傅,抢行李,霸占花果山,很多都是孙悟空心里曾经想做的事情,之前就有过举棒想打师傅的场景。
心魔幻化出来的另外一个孙悟空,怎么可能能辨别出来呢?他有着孙悟空一样的本领,唐僧、玉帝、天上众神仙,甚至连观音也辨别不出真假。
最后还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识破了六耳猕猴的幻化,被悟空一棍打死。
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算是对以前过往的割断。
自此,他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心境都比以前都要平和了。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心存善念和一颗慈悲的心。
不好的一面都会反映到我们所做的事情上去,就像镜子一样,心中的恶念到头来伤害只会是自己。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今天,我翻开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看到了《真假美猴王》这一篇。
看完后我好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的悟空呀!故事是从这里说起: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师徒四人越走越累,便在一个大石头边上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去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真的是悟空干的,便马上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可刚走不到几步,那六耳猕猴马上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并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后来真的悟空找到了那里,并和六耳猕猴一只争斗,到了如来佛那里,才把六耳猕猴给收了。
嗨!唐僧真是是非不分,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就这样怪最真的悟空,这样就太不公平了,悟空什么也没干,而是好心去给师傅找水,就这,师傅还念紧箍咒,还赶走他。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463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3.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8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1《真假美猴王》是《西游记》里面十分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段简单的故事,就像是如来佛祖所说六耳猕猴是因为孙悟空的心魔而成。
这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将人内心中丑恶的一面给找出来了。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常年在唐僧身边伺候着,有时候自己明明办了好事,却遭到师傅的惩罚,总是会有怨气的。
时间久了,就要发泄出来,之前出走很多次了,还因为三打白骨精而被驱逐回花果山。
埋藏在心底的怨恨得不到彻底的释放,于是幻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齐天大圣了。
打师傅,抢行李,霸占花果山,很多都是孙悟空心里曾经想做的事情,之前就有过举棒想打师傅的场景。
心魔幻化出来的另外一个孙悟空,怎么可能能辨别出来呢?他有着孙悟空一样的本领,唐僧、玉帝、天上众神仙,甚至连观音也辨别不出真假。
最后还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识破了六耳猕猴的幻化,被悟空一棍打死。
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算是对以前过往的`割断。
自此,他一心一意保护唐僧,心境都比以前都要平和了。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心存善念和一颗慈悲的心。
不好的一面都会反映到我们所做的事情上去,就像镜子一样,心中的恶念到头来伤害只会是自己。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2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41a87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7.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0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1近日重复《西游记》,感悟颇多,在此,对一些问题说些自我的看法。
前些时间,有人说真正的孙悟空被六耳猕猴秘密代替了。
直接原因就是在真假猴王之后,孙悟空表现的“很乖”。
其实仔细读过前后文就会发现原因。
真假猴王开始就说,师徒四人当时各怀异心,但经过假猴王一事后,师徒四人成了一心。
不仅仅孙悟空“乖”了,就连懒货八戒也主动探路、挑担了。
并且后文中,唐僧也并非没再念过紧箍咒,只可是孙悟空学会了心平气和,三言两语让唐僧对他言听计从而已。
人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西天取经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让人逐步走向成熟,从这一点看,孙悟空就是在这次真假只斗中成熟起来的。
那个假悟空其实也就代表了“心魔”罢了。
本人通读《西游》仅有两遍,略有心得,望诸位不吝赐教吧。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2我喜欢看书,今日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明白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十分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述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貌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终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仅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最终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我。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必须会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3团结就是力量,但是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遭到灾祸。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3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4f58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6.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3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今日我读了《真假美猴王大斗法》。
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因为打死了抢到被唐僧赶走,于是来到了南海向观音哭诉。
此刻,八戒和沙僧去化斋,唐僧遇到了悟空遭遇不测。
救醒了师傅后,沙僧去找悟空算账,但他哪是孙悟空的对手?于是去找观音菩萨说理,却发现又有一个孙悟空,之后得知了事情经过后,悟空和假美猴王一向打到如来佛面前,假美猴王被识破后不得不现出原形——六耳猕猴被打死。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六耳猕猴趁悟空被赶走,抢了包袱,还妄图自我去取经,并且强占了水帘洞和花果山,真的是太坏了。
最终到雷音寺一眼被识破了,还做梦想去取经呢!结果就是被悟空打死。
六耳猕猴不应当这样做,我们要做诚实的好孩子,不能说谎。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正因帮忙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十分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锲而不舍下一句我最喜爱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向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我就应向石猴学习,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难就坚持到底。
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这篇故事真让我收益不少啊!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我喜欢看书,今日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明白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十分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述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貌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读后感.doc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读后感.doc](https://img.taocdn.com/s3/m/902e4d3271fe910ef12df8f2.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读后感导语: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篇章占有重要戏份,这一篇写的非常精彩,现在让人阅读起来都那么的回味无穷,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真假美猴王读后感范文【1】众所周知,以唐僧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下面让我来谈一下有关《西游记》故事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的感想:孙悟空因为一时的冲动,打死了拦路的强盗,唐僧便捻走了孙悟空。
六耳弥猴便趁此机会变化成孙悟空的模样抢走了唐僧等人的行李和关文,又把小妖变成唐僧等人的模样,准备上西天骗去真经,自修成佛。
真假孙悟空二人从天上打到地府,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阎王爷等重位神仙那,匀分辨不出真假,直到二人打到雷音寺如来佛主面前才被如来佛主说破真像,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佛主并告诉他“万恶由心生”的道理。
记得以前那个我,刁蛮。
任性。
做事欠缺考虑,所以常常被罚,有一次因为和同桌之间闹别扭,原因只是因为她用了我的透明胶带,而且仅仅是一点,她对我说:“哦!对不起,刚才拿错了,我的透明胶带在这”事情并没有那么快结束。
我硬是要她赔我,她也知道我的脾气,就赔了我透明胶带,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都在背后说我的不好,事后我觉得我离这个班集体越来越远了。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范文【2】近日重复《西游记》,感悟颇多,在此,对一些问题说些自己的看法。
前些时间,有人说真正的孙悟空被六耳猕猴秘密取代了。
直接原因就是在真假猴王之后,孙悟空表现的“很乖”。
其实仔细读过前后文就会发现原因。
真假猴王开始就说,师徒四人当时各怀异心,但经过假猴王一事后,师徒四人成了一心。
不仅孙悟空“乖”了,就连懒货八戒也主动探路、挑担了。
而且后文中,唐僧也并非没再念过紧箍咒,只不过孙悟空学会了心平气和,三言两语让唐僧对他言听计从而已。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2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1838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b.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2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0e422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8.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fd8634ba1aa8114431d964.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5篇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篇章占有重要戏份,这一篇写的非常精彩,现在让人阅读起来都那么的回味无穷,下面是橙子收集的真假美猴王读后感,欢迎阅读。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 团结就是力量,可是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遭到灾祸。
因为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土匪唐僧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文牒,和几个小妖变成唐僧四人,想去取经,悟空知道了跟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阎王殿那里,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跟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的事。
从此,孙悟空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去。
哎!如果唐僧四人团结,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就像我们班的丁念祖,常常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和他玩。
但后来,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也表现的很好。
一次,我的手刮伤了,他来关心我,这让我很温暖,后来他的朋友也多了。
读了《真假美猴王》,我知道有团结就有力量,就像班级体育比赛,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胜利。
即使你什么也不会,只要你团结,就是一个好孩子。
团结的力量真大,我们人人都要团结起来。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 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假悟空现出原形,被真悟空打死,真假美猴王大战终于结束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撒谎骗人,否则只会害了自己。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不要像那只“六耳猕猴”,要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学习本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11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5966f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2.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11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7篇)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7b394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c.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7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7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提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肉眼凡胎,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观音菩萨、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
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明白他的本事,完全不用来回奔波。
唯一好点儿的就仅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可是,他运气也太好了,打可是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明白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立刻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是作者故意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众所周知,以唐三藏为主线的西游记的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
吴承恩一心想在前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做出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直到71岁那年才开始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魁宝的《西游记》。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28758fa4a7302768f99396d.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我读完了《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这篇__。
这篇__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座高山里,有个妖怪变成一个假悟空,两个悟空(真和假)谁也分辨不出来,如来佛祖最后分辨了出来。
我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深受启发,懂得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弄虚作假,就算装得更诱人,更逼真,最终也会有被别人识破的时候。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装懂,到考试的时候一塌糊涂,什么也不会做。
这还让我想到了在生活里,比方说,像诈骗、想骗钱的人都是坏蛋,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而且,更不要那种人学习,不要让那些假的东西来影响我们。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若要一个人判断事物像如来一样不偏不倚,不受感情亲疏因素的干扰,怕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所以当年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是斩了,诸葛亮做得没有如来那么潇洒,痛哭流涕地送马谡上路,因为他不是佛。
但也没有像那个富人一样,与马谡深厚的感情并没有影响他对问题的判断。
他做到了“执法如山”。
作为人,在情感上有亲有疏在所难免。
不能否认,在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爱憎经常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力。
我们虽然难以做到如来的毫不偏差,无爱无憎,也不能像那个富人那样让感情亲疏左右自己的认知。
所以学学诸葛先生,关键并不在于情感的亲疏在主观上是否影响了你,而在于如何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尽量客观地去看待事物和判断问题。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今日我读了《真假美猴王大斗法》。
这个故事讲述了孙悟空因为打死了抢到被唐僧赶走,于是来到了南海向观音哭诉。
此刻,八戒和沙僧去化斋,唐僧遇到了悟空遭遇不测。
救醒了师傅后,沙僧去找悟空算账,但他哪是孙悟空的对手?于是去找观音菩萨说理,却发现又有一个孙悟空,之后得知了事情经过后,悟空和假美猴王一向打到如来佛面前,假美猴王被识破后不得不现出原形——六耳猕猴被打死。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六耳猕猴趁悟空被赶走,抢了包袱,还妄图自我去取经,并且强占了水帘洞和花果山,真的是太坏了。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37ddc8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2.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西游记》第五十八回,写的是真假美猴王,回目是“二心扰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六耳猕猴说的'就是分别心,第六识主分别,用六耳猕猴表法,“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分别生无数尘沙烦恼,所谓“二心扰乱大乾坤”。
放下分别,就销归自性,清净本来。
自性非修而有,本自具足,只是迷失。
所以说“一体难修真寂灭”。
真美猴王孙悟空是石猴,着眼在“石”字,表法“阿赖耶识”,能“转识成智”,即成就佛果,后称“斗战胜佛”。
假美猴王六耳猕猴,着眼在“猕”字,亦就是“迷”,“不识本心,著相而迷”。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今天,我了《西游记》这本书,看到了《真假猴王》这篇文章。
看完之后,我真的很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正的悟空!故事从那里开始:四师徒继续往西走,四师徒越走越累,就在一块大石头旁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是悟空干的,立刻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但不到几步,六耳猕猴立刻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路,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之后悟空真的`找到了那里,和六耳猕猴打了一架。
当他到达如来佛时,他收集了六耳猕猴。
嗨!唐僧真的不分是非,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怪最真实的悟空,太不公平了。
悟空什么都没做,却好心给师傅找水。
就这样,师傅还念着魔咒,把他赶走了。
我真的为悟空打抱不公!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3团结是力量,但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灾难。
正是因为孙悟空杀了几个土匪唐僧,才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最后通牒,和几个恶魔变成了四个唐僧。
他想学习经文。
悟空知道他把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和阎王殿,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和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
从此,孙悟空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去。
哎!若唐僧四人团结,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就像我们班的丁念祖一样,他经常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不想和他一起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走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这经典的旋律当年大街小巷,人人耳熟能详,影响了不只一代人;老的总是经典,但人类总要发展,翻新和创意总是层出不穷;张纪中如今翻拍了这经典的西游记,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好奇,忍不住想看看;对这新剧我虽不敢妄加评论其优劣,但这里的故事情节在此时仍能引起我的诸多思考。
唐僧师徒,路遇劫匪,悟空连伤三命。
师傅气不过,再三叮嘱,末伤性命,可悟空的仍然没能控制住;师傅一怒之下,要将其逐出师门,断绝师徒情分;悟空不忍离去,找南海观音求解;此时的六耳猕猴横空出世,带来了一场真假难辩的美猴王大战。
此段有许多跌宕的情节,有情感的割舍,有做事的鲁莽,有心魔的入侵,有师兄弟的情分。
这些也引发了诸多的思考。
玄奘法师是否应该将孙悟空逐出师门?此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悟空不停劝告,顽劣伤人,逐出师门,理所应当;可问题细加分析却并非那般简单,从佛的角度讲,佛家讲究勿嗔勿怒,一生以度人为本,如果师傅嗔怪徒弟杀人,绝情地将悟空逐出师门,虽抚平了心中的坎,但却违背了佛旨;再者分析,如果认为跟了自己多年的悟空,仍然顽劣伤人,如若将其就此逐出师门,以他的顽劣难道不会伤害更多的生灵?结果未知。
若因此,而铸成更多的生灵涂炭,那玄奘法师也脱不了干系,不如将悟空留在自己身边,师傅对其言传身教,度化成佛,又是另一番造化。
猪八戒与孙悟空一路一直不合拍,那八戒究竟在想些什么?八戒表现的好吃懒做,贪色好睡,一路一直撺掇这师傅指出悟空的不好。
可八戒也深深知道,孙悟空对师弟也是情深意切,并不介意师弟在师傅面前的所作所为;每当危急时刻,悟空总是挺身而出,一马当先,保护师傅与师弟安全度过难关。
就在因为八戒的撺掇得逞,师傅即将悟空逐出师门的时候,八戒才真正发现自己错了。
这时候才想到师兄这一路的好,八戒也开始自省,八戒与沙僧跪拜在师傅面前,替悟空求情。
勿妄语,是八戒在此程所悟,也是八戒在修行路上的又一修为提升。
孙悟空凭借武功高强,便不听教诲,擅自伤人,自觉功劳甚高。
然而直到即将被开除,才开始悔恨,可是他仍然想不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于是跑到观音前评理,就在此时,六耳猕猴乘虚而入,化作孙悟空的心魔,胡作非为。
真假美猴王,四处评断,多方打斗,不分胜负,直至如来揭开谜团,收服六耳猕猴。
悟空从此开始醒悟,原来自己本身就有埋怨师傅的心魔,心魔被放大将遗骸甚大。
悟空在此间,排除了心魔,更加坚定了护送师傅西天取经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