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哺.育(bǔ) 祈.祷(qǐ) 哽.住(gěng) 山涧.(jiàn)
B.怪诞.(dàn) 机杼.(shū) 可.汗(kě) 诧.异(chà)
C.云鬓.(bìn) 浊.流(zhuó) 气魄.(pò) 惩.罚(chěng)
D.肃.静(sù) 污秽.(huì) 亘.古(gèn) 胡骑.(jì)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
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
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
D.荫蔽岐斜祷告恍然大悟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
..的
..自大表情.
C.突然间,我恍然大悟
....,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
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地睡不了觉.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各项使用了比喻修辞的是(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出去。
6、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
“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农家丰收的欢乐气氛,表现出农民的热情好客。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5.读语段,完成下列写作训练:
读______________这句话我明白了_____的道理,由此我想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告诉我们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
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有删改)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
2、我念出了那张纸片
佚名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参与课题研究,每个人都要提交想法。我们的负责人是个地理老师,她让我们在纸条上写自己好奇的问题。
高一的我叛逆自负,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无聊,也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