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案例分析(课堂PPT)
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
案例选取了我国某小学的数学课堂,以实际教学活动为依据,总结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某一学科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分析案例一:逻辑思维培养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策略:教师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分蛋糕、分水果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加减法。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策略:教师提出各种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效果: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三:创新意识培养教学内容:数字创意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作数字创意画,如用分数、小数等表示画中的元素。
效果:学生发挥创意,将数学知识与艺术相结合,提高了创新意识。
案例四:合作精神培养教学内容:数学接力赛教学策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数学接力赛。
每个小组成员完成一个数学题目后,将答案传递给下一个成员。
效果: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了倾听、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可行的。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
最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修改)PPT课件

友善 3、自主学习,匹夫有责
一、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
有自我 会独立
45=5a 20=5b
三、独特 (45-20 的见解 )
=5a-5b =5(a-b)
思考
须教自我胸中出 切忌随人脚后行
思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思考
君子检身 常若有过
猜想 验证
反思 应用 反思
核心素养的“种子”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依存。让友善、独立和思考成 为人的素养的DNA !
问批热 题判爱 解质劳 决疑动
适健珍 性全爱 发人生 展格命
数勤乐 字于学 学反善 习思学
创感 意悟 表鉴 达赏
勇理崇 于性尚 探思真 究维知
人人 文文 情积 怀淀
尊全 重球 差视 异野
文政国 化治家 自认意 信同识
生法合诚 态治作信 意信担友 识仰当善
实
身
学
践
心
会
创
健
学
新
康
习
审科
人
国
国
社
美学
文
际
家
会
情精
底
理
认
责
趣神
蕴
解
同
任
自主发展
文化修养
核心素养
社会参与
能力
发现 反思 质疑
诚信
思考
自信
友善 独立 进取 尽责
道德
担当
坚持 情意
核心素养的三个“种子”
友善 < > 独立 < > 思考
友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海内存知己,比邻若天涯
同桌的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独立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分析xxx小学佚名数学核心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
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
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1/3∶1/4和12∶9;1∶5和0.8∶4;7∶4和5∶3;80∶2和200∶5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1/3∶1/4=12∶97∶4≠5∶31∶5=0.8∶480∶2=200∶5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外项、内项)。
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
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同学们在窃窃私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
]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大家默默地观察着上面的几个比例,不一会儿,一些学生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转身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教室里的气氛有点热闹起来。
]师: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
不过——,你先要好好想想,你所发现的是不是偶然现象?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以免闹出笑话,好吗?[这下,学生们又静了下来,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在纸上写着比例进行着验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PPT课件

❖ 在持续多年的讨论和研究之后,OECD 于 2003 年出 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 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并于2005 年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将有关学 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 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 等三个维度九项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随后,美、 英、 德、日、法、芬兰、新加坡等国家先后投入到有关核 心素养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之中。
让人比较尴尬的是,“核心素养”一词却舶来于西方, 其英文词为key competencies。Key指“关键 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 译为“能力”,但现在一般译为“素养”。“核心素 养”的提出与“关键能力”概念的出现渊源深厚。德 国学者梅腾斯于1972年提出“关键能力”概念;英国 作为传统老牌职业教育国家十分敏锐且迅速地引入了 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细分。当前学界公认 的较早对核心素养体系做出较为系统解释的是1997年 12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 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项目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生核心素养概念框架
能动地使用工具
能在异质群体中互动
能自律自主地行 动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与培养典型案例研究《鸡兔同笼》课例及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与培养典型案例研究《鸡兔同笼》课例及分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设计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并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103~105页例1。
[学情与教材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运用猜测、枚举、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学中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尽可能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
“鸡兔同笼”问题原属于六年级教材的内容,现编入四年级教材,主要使学生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体验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理解和掌握假设法还有些困难,因此教学时借助数形结合使学生发现并理解假设法,是突破这个难点的一个支点。
“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一个载体,其核心在于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化繁为简、有序思考、数学结合、假设思想、模型思想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课堂PPT)

通读全套教材: 一个内容:数认识、数计算 一个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40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借助生活经验、直观模型建立“数”的概念
41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百以内数的认识”借助直观学具、计数器建立数的
概念,认识数位、计数单位。
42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43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44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65
(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算理:理解“个位7个一减去9个一,不够减, 需要从十位上借1个十再减”的道理,初步感悟 减法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减”。 建议:借助各种直观理解计算的道理。沟通直 观与抽象的联系,追问:个位7个一减去9个一, 不够减, 怎么办?
66
(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67
利 用 对 元 角 分 的 认 识 理 解 算 理
32
什么是教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制订教学计划 工作就是数学教学设计。
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目标)
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起点)
怎么到哪去(过程)
是否到达了(目标是否达成)
33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依据
依据
教学目标确定
服务
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评价设计
34
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 教”,前者关乎教学内容,后者关乎教学形式。教 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先进理念首 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关注“教什么”。
①
做成椭圆的行吗?
16
②
做成正方形的不行吗? 联想:马路边的井盖大多都是长方形的,为什么?
小学数学PPT课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走向可修改全文

B、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C、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中国的教育真正进入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 人阶段!
B.师生对话式教学
C.老师引导你自己主动学习 D.老师放手让你学习
我们学生的情感特征
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话,因为( 162份 )
90Biblioteka 80706050
40
系列1
30
20
10
0
A
B
C
D
E
A.他是成功人士 B.因为他曾对你有过帮助 C.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 D因为他爱你 E.因为你爱他
我们今天学生的课堂需求
4m
6m 7m
3m
一分为三
4m
6m 7m
3m
一分为四
4m
6m 7m
3m
一分为五
4m
6m 7m
3m
思考:
• 一般情况下,分的越少,越简单! • 可不可以“一分为一”呢?
一分为一
4m 3m 6m 3m
7m
3m
一分为一
4m
6m 57.5mm
3cm
一分为一
4m
6m 7m
图形变了,你会作何选择?
学生要求课堂是:以师生、生生 互动对话为中心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并 完成学习的课堂;是可以让他们有愉悦 与成功体验的课堂。
我国课堂教学的现状yu原因
新课改前的常态课堂教学方式与 今天的教学课堂方式学除了教技术有没 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案例分析——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案例分析——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具体分析《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并结合文献,最终提出了要注重数学眼光体验与感悟、关注数学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用字母表示数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并细致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及主要表现。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数学知识作支撑。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核心知识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难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难题。
核心素养和“数与代数”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并且已经存在了一定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如何在课程中渗透、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支撑。
一、“数与代数”教学案例分析——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一)案例素描“数与代数”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量关系”主题中的起始课,引领“数量关系”这一主题内容的学习,同时融合贯穿着“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用字母表示数》在人教版中为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在苏教版中为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在北师大版中为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中的第一课时。
不同版本中的编排不同,但《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重点内容以及其作为“种子课”的重要地位是同样的。
学生从使用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进行表达转变为用字母表达,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意识和进行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换,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上一次质的跨越。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奠定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PPT(优秀课件) 通用

一个案例
马芯兰的“生态教学”管窥
核心思想
第一,知识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把小学数学“数与 代数”的多个概念,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都 统整到“和”这个基本概念上来,并以它为中心重 构知识体系。
第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 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所谓真实 的情境不像书本上讲的那样简单明白,它包含了太 多复杂的信息,一切都是糅合在一起的,一切都是 模糊不清的。你必须自己去发现有用的东西,老师 只能充当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要“导而不教”。
多个
个
第四个领域: “综合与实践”的内容都分别进入前三个领域之中。
教学案例
三年级“平均数”的教学。
四个问题
一、“核心素养”观念试图解决什么问题? 二、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 三、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四、怎样进行“素养教学”?
一、“核心素养”观念:内涵与意义
主张四:始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由 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建基于“学科教 学知识”。
, “ : .” , , (), .
主张五:始终研究、尊重学生的学科思想 并促进其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生的学科思想体现 出来。
关注“错误”的价值、“不知”的价值。
教师的重要专业素养:“无知的知识”。
“核心素养”的实质
.指向于培养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全球 化时代的“新人”。
.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 预测情境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
.既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学科核心素 养。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主题: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 解决“三维目标”的割裂问题。 . 实现我国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与具体化。 . 由于核心素养本身包含了探究过程,有可能带来教学方式
数学核心素养解读ppt课件

数学建模突出学生系统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
模型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
关联,使其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逐步积累数学实
践经验,进而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14
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中,评价与考核很重要,除了考查学
个
思 数学抽象
人 发 展
想能力 思合创考作新自交实学流践具素有养数的型运学人数直算学观推模 想理
象
核心素养到哪里 去? 核心素养的外在
数数数学学学概规关析思念律系想数转据化分
核心素养内 是什么?
表现核心素养从哪里来?数学认知
6
我所理解的核心素养(独立思考)
以前:以“双基”(知识技能)为载体—→发展能力 以后:以“四基”“四能”为载体—→培养情感态度
的目标不是教师短时间“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领悟
出来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在一个过程中慢慢形
成的。这就需要把常态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
在一起,老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呈
现出来。比如: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在设想过程性目
标时,不仅要说“经历什么”“探究什么”,还应该
明确“得到什么”,比如说,形成“几何直观”素养
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还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1. 不强调计算速度:重思考深度、轻技巧训练 2. 监测内容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思维
品质 3. 采用满意原则: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15
不强调计算速度:重思考深度、轻技巧训练
我认为,小学数学过分强调计算速度是没有道理的, 速度的训练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我 们在后来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尝试减少题量或者 是延长测试时间。素养培养是慢功夫。学校不能动辄 考核教师,否则只会导致教师也要求学生拼命练习, 通过反复做题训练速度,培养应试技巧。数学学习是 需要思考的,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引导和 启发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案例分析ppt课件

2021/7/15
整理ppt
24
第一学段(1~3年级)目标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 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二学段(4~6年级)目标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 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021/7/15
整理ppt
25
四、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案例分析
5.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6.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2021/7/15
整理ppt
13
2、 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
2021/7/15
整理ppt
14
数学教学也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 乐学善学。
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2021/7/15
整理ppt
4
核心素养的概定
“核心素养” 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 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1/7/15
整理ppt
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 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如何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水平状态,并让学生能提 出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方法:先分组学习,要求每人要提两个问题,并列式解 答。
教师重点观察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
基本达标后,小组活动暂停,提出新问题
1,能不能把你们的问题分分类? 2,再讨论一下,每类问题怎么提?
2021/7/15
整理ppt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堂的学科价值ppt课件

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
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探索,力求结合教
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课堂的学科价值,
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可编辑课件PPT
26
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
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 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生和收集学生对 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 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实现核心素质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27
(2).要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
可编辑课件PPT
14Βιβλιοθήκη 1、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
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 境中的数量关系。
可编辑课件PPT
15
2、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 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 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 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4
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 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 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 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可编辑课件PPT
35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4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例分析㊀㊀㊀ 以苏教版为例Һ孙㊀艳㊀(江苏省新沂市新安中心小学㊀江苏㊀徐州㊀221400)㊀㊀ʌ摘要ɔ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在小学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基本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出发,结合实际课例对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ʌ关键词ɔ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例分析新课标提出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掌握核心知识点,形成灵敏的数学思维,并将这种能力和思维运用于成长的各个阶段,让数学影响其终身发展,为他们以后各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师讲㊁学生听的阶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这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一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价值(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数学应当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㊁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能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充分调动自身的口算㊁心算能力,并将这些能力灵活应用.首先,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当学会基本的估算㊁口算㊁笔算的方法和技巧;其次,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进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抽象思维是指学生能把复杂的数学概念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加以解决;最后,综合素养是指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素养.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达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水平,在实际的应用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会思考㊁有能力的人才.(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核心素养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为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学计划的开展做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教师制定出详细完整的教学方案,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支撑.我国的教育多年以来一直是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了考试,为了获得高分.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在笔试方面的能力很强,会解高难度的题,但是就是不会应用,在生活中遇到和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难以解决,实践能力和水平低下.这是因为学生平时在学校中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教师只关注他们学会了多少知识点,做了多少习题,考了多少分,把分数当成区别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根本不去关注学生是否真的会应用知识,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变成了人们所说的 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 书呆子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教学改革,我国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标准发生了转变,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和附属品,而是通过学习塑造的一个个健康完整的个体,学生不用每天面对大量的习题,只需要会运用就好.新课标提倡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社会的未来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现在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包括自我管理㊁创新创造㊁应变能力等,它将成为数学学科的引领指南.二㊁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情境的设置会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直接开始讲课,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热情和兴趣,而教师没有学生的配合,教学热情也会被消磨.所以,教师如果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情境导入将会使学生喜欢上本节课的内容,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学习中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情境导入环节,教师既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又可以使用道具,即借助一个辅助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教学的进行.比如,在学习 周长 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团毛线,当作教学道具,学生见到教师手中的毛线就会产生好奇的心理,这时教师不用着急公布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先给学生分一些毛线,让学生用毛线测量一下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高度和周长等数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测量身边的封闭图形的一周有多长,比如自己的课桌一周有多长㊁平时所用的课本一周有多长等.在学生测量完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刚才测量的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周长.这时学生的兴趣会被充分激发,学习热情也高涨,教师则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教学.这样的情境导入,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被注入了活力,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轻松,也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4(二)发散启迪,培养数学思维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拿高分,而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习㊁爱学习,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灌输知识,把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而是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问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但他们正处于发育阶段,大脑思维很活跃,所以教师只需要适当地启发,给他们一点提示,他们就能明白知识点,这样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时,教师也可以先进行引导,让学生准备好一个圆柱体,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讨论完后,教师向学生公布答案: 大家把手中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就可以发现展开后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那么问题又来了,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那么长方形的长怎么求呢?仔细观察圆柱体不难发现,没展开之前的圆柱体的上底边缘和下底边缘与圆柱的侧面边缘是重合的,所以圆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所以最后可以总结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在学会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为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 圆柱体的全面积该如何计算? 学生可能会想到将圆柱体展开为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计算它们的面积之和.学生在学习完侧面积的计算后能想到全面积该如何计算,这是通过发散思维㊁启迪学生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思考和举一反三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三)探究学习,培养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于 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但这早已不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式学习,从学习新课到做题尽量做到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计算,他们学过的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大家试着讨论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可以请几位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适当给予肯定性评价,然后对刚才的探究问题进行总结,并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卡片向学生展示㊁公布答案: 我们可以选取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一个点作一条高线,然后沿着高线将卡片剪裁开,将剪下来的这一小部分拼凑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这样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这时学生会感到豁然开朗.然后,教师继续问学生: 现在有没有人能试着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聪明的你们可能已经发现,刚才所作的高线就是现在这个长方形的宽,之前平行四边形的底变成了现在长方形的长边,又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比一开始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探究学习的方式不只有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独立完成.学生可以在回到家后,通过上网查找有关的学习资料,根据教师布置的自主探究的任务,结合课本上的和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或者动手做实验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要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㊁数学课例与相关分析本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准,通过分析数学课例挖掘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下面以苏教版中 面积的变化 为例,让小学生了解图形面积的变化过程,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点发展学生的认知.(一)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保证目标的完整性与发展性,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面积的变化过程与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整体来看,小学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基础认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大一小的长方形,鼓励学生在观察长方形的过程中说出两者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即不同比例下图形面积的变化.如此,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与完成习题的情况来达成课堂目标.当然,学生也只是实现了知识技能目标,并没有得到额外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当把课堂的重心放在学生理解比例与面积的变化之后如何迁移知识,让学生能够把数学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处理问题.(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本节课中所讲的知识属于几何数学的基本内容,面积的变化是学生需要完全掌握的数学概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仔细挖掘教材,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教学流程,并依据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㊁图形面积的概念㊁面积的变化等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面积来了解图形之间的比例,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重难知识点,学生则应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面积的变化过程.整体而言,基于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生活特性的角度,大部分学生仍然无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把握数学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让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全面发展.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4(三)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数学教师基本依据标准的教学步骤向学生传输知识点.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教学氛围之中.教师在课前设计了教学PPT,通过PPT展示一大一小两个长方形,通过小组观察讨论的模式展开教学.其次,小组分析,掌握概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在身边寻找等比例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以此来观察面积的变化.若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描述,则教师可以适当地提示并给出答案.再次,观察变化,思考方法.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理解面积的变化.教师直接通过PPT展示一面国旗和一块黑板,让学生直接观察,做出回答.第二,若观察法行不通,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重叠法,即重叠两张纸观看结果.学生只要能够真正融入课堂㊁展开思考,必然能够适当地提升数学认知能力,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第三,数格子法.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大小相差不大的两个长方形,学生无法直接用眼睛看出来,也无法使用重叠法,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数格子的方法,通过在图形中画方形来进行比较.第四,归纳总结,学生理解.教师通过总结以上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面积的变化过程,并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鼓励学生总体记忆,从而形成条理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四)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依据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练习习题的情况来分析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点.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知识点与基本概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体系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完全实现有效的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核心素养属于发展金钥匙,学生如果能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就可以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到学以致用㊁提升自我.从评价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则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提示,并以激励的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有效评价,绝不能一闪而过㊁不予重视.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了较高的学习能力,则小学数学教师也应立即对学生予以表扬,从而在整个班级中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每当讲完一个知识点,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反馈,并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所有学生都感受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四㊁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一)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合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把抽象概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要多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进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锻炼逻辑思维㊁提升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意联系实际,还要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案例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注重课堂反思评价课堂反思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它反映的是教学成果的好与坏,能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课堂反思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反思与评价.反思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包括课堂导入是否不够生动,提问环节是否占用了太多时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是否有所提高等;评价的是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熟练程度,其运算能力㊁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孔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教师只有经常反思总结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对自身的行为有合理的评价,才能不断进步,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建情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氛围中,做到大胆动手㊁勇于实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核心素养.结㊀语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逐步向学生渗透学科生活化的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教材,而要放眼生活,把目光放长远,锻炼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观察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起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受益终身.ʌ参考文献ɔ[1]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9):106-110,129.[2]展宗瑶.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浅析[J].学周刊,2018(23):19-20.[3]邱琼.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1):43.[4]张夏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探索[J].数学之友,2019(03):22-23.。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PPT149页

谢Hale Waihona Puke !149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3
19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
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 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 教育的始终。
2020/6/3
20
3、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2020/6/3
18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 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 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 方法予以解决。
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进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020/6/3
10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文化基础
1.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2.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2020/6/3
11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自主发展
3.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4.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17
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但不是一节课 或几节课就能形成,因而,需要教师具备联系发展观,将 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明确各个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价 值。
我们分析教材和理解教材,既要注重各个章节的理解, 也要注重整体的理解。整体是本源,将整体分解为学生的 学习单元的特点,教师理解各个学习单元与整体的关系, 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异同,才能形成学生知识的整体性,更 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 素养。
2020/6/3
12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社会参与
5.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6.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2020/6/3
13
2、 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
2020/6/3
14
数学教学也要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 乐学善学。
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2020/6/3
16
核心素养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什么是核心素养 的问题也在不断被探索,对于数学而言,课程标准提出的 核心概念应该成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挖 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内涵,并有效地呈现于课堂,才能通过 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6/3
2020/6/3
7
中小学各学科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数学的核 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般意义, 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首先,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无疑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抽象、推理和模型”。
其次,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分别对应三种具有一般 意义的能力,即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2020/6/3
21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在问题解决中有,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 能力。
4
核心素养的概定
“核心素养” 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 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 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0/6/3
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 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 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 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 点。
2020/6/3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 10 个核心素养,
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 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 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一些材料中,曾把这些 称之为核心概念,
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 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 素养的表现。
2020/6/3
9
尽管“抽象”目前还不在核心词之列,但是它在数学学 科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核心地位是无人置疑的。
各地教师长期的实践也已表明,它和其他几个核心素 养,都是可教、可学的。
相信核心素养研究的推进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将 有助于克服学科本位与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不同学 科、学段育人目标的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再次,数学的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又具有其他学科 不可替代的育人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6/3
8
基于以上简要论述,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构成了数 学学科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
同时,这三个最具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又能生成三 个基本的素养,即思维、交流与问题解决。当然是数学思 维、数学交流与数学的问题解决。
针对三个内容领域的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 观念,则构成数学学科第二层次的核心素养。
2020/6/3
6
中小学各学科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数学的核 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般意义, 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首先,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无疑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抽象、推理和模型”。
这三种基本思想涵盖了数学的产生、发展,以及数学 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又正好对应了数学的三大特征,高度的抽象性、逻辑 的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而在数学发展历程中起着关 键的核心作用。
它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中小学各学科都应聚焦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数 学的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必须具有一般 意义,必须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2020/6/3
2
一、 从课程标准看“核心素养”
2020/6/3
3
1、 核心素养的概定
2020/6/3
对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能力的探讨
2017年4月
2020/6/3
1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 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创建 “核心素养体系”的任务。
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创建核心素养 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同时也顺应了国际教育 改革的共同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