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用数学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的特性,通过分析、综合、运算、判断和推理来完成。
同时,这也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XXX老师的示范课主要以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
一、重视探究活动,发展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过程是探究、创造并应用数学的过程,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特别是现实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真正面对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提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关键能力。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中,XXX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摸、量、画等方法合作探究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二、合理提出猜想,培养创新精神,渗透核心素养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老师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不满一格的迁移合成一格,再经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是怎样的,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验证猜想的结果。
我的观点是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紧接着就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阐述猜想的理由。
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会更灿烂地绽放。
三、进行合理提炼,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数学模型是数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数学研究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的意义并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提炼,建立数学模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具体的数学内容,但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数学知识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与相应的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和统计概念内容直接相关,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是深刻理解这些数学内容所必须的。
其他核心素养是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或几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中应当重视的思想、方法或意识。
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如统计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类、平均数、简单统计图表等统计知识,在学生掌握这些统计知识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
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指出:“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完整文档)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 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 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
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既定目标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组织能得到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方程”的教学当中,学习了不同的解方程的方法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常见的方程当中有哪几种模型”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022年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阶段,11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基础版: 会读会写。
进阶版:顺着数倒着数切换自如。
进阶能力:10个以内的物体,看一眼能直接说出。
2.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基础版:幼儿园到学校的距离,上下学时间。
进阶版:用数量合理形容物体大小、长短等。
进阶能力:熟练掌握常规单位量的进制。
3.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4.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5.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6.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方位、位置、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7.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事实出发,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和确定的规则出发,进行证明和计算。
8.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基础版: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从数据中发现规律。
进阶版:选定问题、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判断、提取蕴涵信息。
9.模型意识主要是建立某一种类似的、具体代表性场景(环境)模型所产生的反馈帮助自己比较容易解决一些问题。
数学建模主要步骤: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10.应用意识主要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的构成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
通过数学的眼光,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能够抽象出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形成概念、关系与结构;能够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感悟数学的审美价值;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意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观察,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能够在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发现基本的数学研究对象及其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简单的联系与规律;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探究;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
通过数学的思维,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建立数学对象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逻辑联系;能够根据已知事实或原理,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构建数学的逻辑体系;能够运用符号运算、形式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计算思维将各种信息约简和形式化,进行问题求解与系统设计;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培养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
通过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数学基本概念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合乎逻辑地解释或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情境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精神。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是孩子最早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孩子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则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孩子的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一、数感数感是指孩子对数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包括孩子能够分辨不同的数字和数量,并且能够做到数量增减的传递性。
数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算术游戏、数独等,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数感。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孩子能够通过推理、归纳、演绎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逻辑思维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和比较分析的练习来培养和提高。
三、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指孩子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中非常基本的素养之一。
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掌握一定的算术基础,并且通过实战练习的方式进行提高和加强。
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在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日常练习来提高。
五、交流能力交流能力是指孩子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中,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课堂讨论来培养。
六、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发散思维,寻找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并且能够采取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思维游戏、问题解决研究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培养和提高。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是孩子学习数学和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每一种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让孩子能够掌握这六种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还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1. 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数学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学运算。
学生还需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和对称性等概念,以及能够使用尺规作图工具进行简单的作图操作。
2.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的另一个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如数学推理、数学归纳和数学推广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 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数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5. 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这些素养涵盖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这些核心素养,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具备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感性认识的综合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数学思维。
小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指的是能够产生新的、独特的想法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些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2. 数学方法。
小学生应具备正确的数学方法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这包括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常见数学方法。
3. 数学语言和符号。
小学生应具备正确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能够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和思想。
这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数学思想。
4. 数学文化意识。
小学生应具备数学文化意识,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贡献,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具有探究和欣赏的态度。
5. 数学情感态度。
小学生应具备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即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持有乐观、自信、认真、责任心强的态度。
同时,也应该具有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培养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数学成绩,还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生掌握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 培养综合能力。
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高批判思维、创造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语言和符号的应用水平、数学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通过探索和欣赏数学文化意识和拓展数学思维,可以引导其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十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标十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10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又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1、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2、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
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2022版)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
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
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运算能力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解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解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它包含哪些方面?又该如何培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
它涵盖了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情感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数的认识、运算、计量、几何图形、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包括逻辑推理、归纳分类、化归转化、数形结合等思维方式。
这些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是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情感:数学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学生需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数的认识、运算、计量、几何图形、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表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表现》根据《2022年版课标》,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1个。
数感主要表现为:1.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2.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估算,作出合理判断。
3.能初步体会事物背后简单的规律,能用数表达这样的规律。
量感主要表现为:1.能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度量的意义,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统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
3.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符号意识主要表现为:1.领会各种数学符号的功能与特点,感悟符号表达的意义。
2.初步感悟数学符号的优点,如明确性、简洁性、可操作性等。
3.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过程、结果具有一般性。
(从具体到抽象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基本途径。
)运算能力主要表现为:1.能够根据运算律、运算法则和运算程序熟练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具备简单数字的心算能力。
2.理解运算对象、运算律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3.能够通过运算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够通过运算探究、发现简单的数量关系与规律。
几何直观主要表现为:1.能够用几何模型解释与理解数及其运算,建立数与形的联系。
2.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描述和分析图形的特征与性质。
3.能够直观理解图形的运动,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性。
4.能够利用简单的图表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为:1.能够通过感知、描述与想象三维物体的整体形状与几何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2.能够根据语言描述或图形想象出实际的物体或景象。
3.能够对几何图形进行整体表征、解释、转换。
并生成新的图形。
4.能够在头脑中操作、旋转、分解与组合简单图形的表象,获得新的表象。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1、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开展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开展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数据分析观念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开展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8、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仅靠浅层学习是无法到达的,只有注重对学生开展数学内涵的教育,才能不断丰富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面,我将从问题意识、思维能力、数学方法和合作意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思维能力
三、数学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数学方法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数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中。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置和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合作意识是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小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培养?
⼩学⽣数学的核⼼素养是什么?怎么培养?下⽂是关于⼩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素养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定的帮助:⼩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素养是什么(⼀)培养⼩学⽣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的数学素养⽂昌⼩学⽅海平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常⽣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
⼩学⽣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我从以下三个⽅⾯和⼤家谈谈我对培养学⽣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
⼀、⽤数学的视⾓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个例⼦,假如学⽣会计算?48÷4?,说明学⽣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
学⽣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说明学⽣具有⼀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但都不能说明学⽣具有数学意识。
⽽在体育课上,48位学⽣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具有⼀定的数学意识了。
(⼀)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培养⼩学⽣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
其实学⽣⼊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种⾮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看起来⾮常抽象的数,在孩⼦的脑⼦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
⼀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通过动⼿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个位?、?⼗位?和计数单位?⼀?、?⼗?;理解同⼀数字在不同位置表⽰不同的数值。
⼀上课我通过猜数游戏引出?11?这个数,然后要求学⽣把11根⼩棒摆在桌⾯上,让别⼈⼀眼就能看出是11根。
当学⽣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起。
这时告诉⼤家,和同学们⼀样,数也有⾃⼰的位置,并出⽰数位筒,认识个位和⼗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能力和思维能力,涉及数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等方面,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
一、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具体而言,小学生需要掌握数与数的关系、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分数与比例等概念、简单的代数与方程等知识。
同时,小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几何概念、有关图形的性质,能用公式计算周长、面积等基本数值,以及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本统计知识等。
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数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应用方法,如使用算术运算和代数式求解问题、运用基本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等。
三、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小学生需要掌握使用数学符号、术语和表达形式,规范、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问题和解法的能力。
四、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最重要部分。
小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数学问题,培养其认知、分析、创新、交流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注重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发掘问题背后的数学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方面的全面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需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公式和数学方法等。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自然数的概念、加减乘除基本算法、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其中,小学数学的几何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图形的基本概念、相似关系、重心、面积、周长等内容。
在几何知识方面,小学生需要学习绘制简单图形、识别图形,还需要学会基本的图形变换等。
二、数学技能数学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计算技能、推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等。
小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算数技能,如加减乘除,进一步学习计算优先级和括号的运用等。
同时,小学生需要具备推理技能,在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时候,需要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另外,数学核心素养还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简单的模型设计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三、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创新思维等。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小学生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难题。
另外,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探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寻求新方法,从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四、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是数学核心素养非常关键的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需要掌握数学应用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学在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例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经济、社会科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探究
研究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JCJYC17041615)的研究成果。
随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核心
素养理念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
使教师形成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知识层面上的教学时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知识背后隐藏的方法,在理解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经验、实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感受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数学思考的基础。
1. 更新教学观念,感受数学人文。
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
要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引?АT诮?行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参考核心素养的理念,提高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去开展教学设计,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除
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与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同时,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
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为依
据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综合质量,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2. 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有效的课堂评价融合在一起,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
由此,促
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并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 拓展课堂教学,贯彻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选择合适的内容有方法地进行拓展。
由此,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从本次的研究目标出发,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设计了有效的数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赵丽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在导入环节时,首先,提供了典型素材“魔方”,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同一平
面”和“不同一平面”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接着,
边描述边让学生想象“在一张白纸的平面上无限放大,出现两条直线,把这两条直线画下来”,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等
活动中,获得了清晰、深刻的表象,然后再抽象出几何图形的特
征:这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把知识内容和
空间形式统一起来,形成空间观念。
在尝试探究环节,只要尝试题设计得法,学生不仅能够尝试成功,而且能顺利突破新课重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
趣以及提高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因此,在这一块,学校老师潜心研究,在新课开始时,设计合理的尝试题去开展课
堂教学。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结合学生的学情(学生在生活中已经隐约知道长方体相对的棱、相对的面相等),谢
坤老师创新使用教材(教材呈现的教学顺序是例1摸一摸、认一认,让学生通过摸、认知道长方体的面、顶点和棱。
例2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和相对的面之间的关系),改变教材呈现的顺序,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出示课件),由于学
生对于长方体的了解并不是一无所知,没有让学生去摸,去认,
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验证相对的棱、相对的面的关系上,这样让学生先做题,既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再如,卢娟老师执教的“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一课,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设计了这样一个判断题:直线比射线长。
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就形
成两种意见,有的举“√”,有的举“×”。
对此,老师没有直
接裁决,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再发表意见,让他们在交流中准确深入理解“线段、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中,面对学生的意见分歧,老师及时开展合作交流,不仅
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在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使学
生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李娜老师在新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在对上节课的分数加减进行了复习后,又随机出示了一道与例题类似
的探究性题目:“甲乙丙三人用三条同样长的彩带包装礼品盒,
甲剩余3/7米,乙剩余1/3米,丙剩余4/7米,问三人总共剩余多长?”问题出示后,教师在巡视学生做题过程中有如下几种发现:①95%以上的学生都是按照题目出示的数字(3/7+1/3+4/7)列式并计算。
②有不足10%的学生在计算时把3/7+4/7放在一起运算后再和1/3相加。
③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结果没带单位。
老师在探清学生的情况之后,让他们依次反馈进行点拨。
首先,让
第一种做法的学生板书,学生把列式和答案算出来后教师并没有
进行评价,而是问:你能总结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吗?然
后又面向全班同学提问:你们知道吗?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像传统教学课堂一样去灌输知识,而是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最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求到了答案。
这一节课李老师
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适当点拨作用,注重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不知不
觉中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
素养。
教学流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课堂总结”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还可以培养
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实现学生的数学核心
素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点切入,张晓薇老师在
教学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读写”时,面对学生对于读数、写数运用起来不是很灵活的现象,针对学生读、写错误的原因,遵
循引导性原则,在总结时一步步引导,让学生明确读数的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
个级。
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0不读,在每级中间的0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
写万级,再写个级,一级有四位数,哪个数位上没有就用0占位。
这样,课堂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明白了“万以上
的读写”方法,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要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让课堂为学生提供核心素养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