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让学生“敢说、会说”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语文教学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语文课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
如何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以下几个步骤:1.让学生读语文实践能力中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朗读,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从朗读课文中,学生可以得到信息,并由大脑加以整理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诗歌与文言文教学中,特别要强调“读”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读,学生试着体会诗人的感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的音韵美所在。
2.让学生想语文课并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在这种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语文课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思考。
3.让学生讲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说话的能力。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交际能力的提高。
科学研究表明:“多讲话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从而变得聪明。
”实验证明,当人在说话的时候,人的大脑是最活跃的,视觉、听觉、语言神经中枢完全被调动,使大脑神经元活动变得复杂,从而增强脑的活动能力,脑神经系统得到加强和完善。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
4.让学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得”,程度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从而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说明,在交流讨论中,人人都会有所得。
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享,然后再综合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5.让学生演让学生演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之一。
这种“演”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才有可能“演”。
小学生当众演讲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当众演讲能力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当众说话”分年级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就目前来看,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当众说话畏畏缩缩、木木讷讷这不在少数。
我觉得其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
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训练。
那如何培养小学生当众说话能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诱发兴趣,使学生愿说。
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情感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
为此,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
如开展“一分钟讲话”活动,让学生讲电视中看到的镜头,生活中碰到的新鲜事,书上读到的消息等。
学生便会兴趣盎然。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的学生不是没有话说,而是缺乏说话的勇气,不敢当众说话。
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课堂上当众多说话,或者是让学生之间多互相交流,可以得到锻炼。
但老师应指出,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说得不对、说得不好都是正常现象,教师决不能批评训斥、讽刺挖苦,要多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踊跃发言,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说。
敢说不等于会说。
所以在培养学生当众说话能力时,还要让学生克服语无伦次、无头无尾、任意粘连、重复罗嗦等语病。
尽量把话说顺、说细、说活、说准,做到言之有义——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内容具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言之有情——倾注情感。
并教学生描绘一方景色、勾勒一件实物、介绍一个场面、刻画一副肖像、阐述一种思想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出口成章”。
四、掌握技巧,使学生善说。
要求学生当众说话,语脉要清楚,语流要顺畅,语点、语式要合乎语言习惯,做到神情自若、落落大方。
或坐或站、或颦或笑,动作表情要切合说话内容,注意形体造型美,并且要有礼貌。
切忌吐舌头、玩小辫、模耳朵、卷衣角、搔脑袋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总之,小学生当众说话能力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愿说——敢说——会说——善说”这四个发展阶段。
“对话交流”贯穿课堂教学
“对话交流”贯穿课堂教学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语文学科,要如何真正做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认为应该把”对话交流”贯穿课堂教学。
”对话交流”教学行为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文章从”营造环境”、”构建关系”、”组织对话”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中图分类号:h319传统教学重心是老师的”教”,教师习惯于”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教学缺乏交流与对话,尤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常慨叹,高中生课堂纪律安静了,但学生回答问题少了。
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刺激、科学指导、全面评价等。
这五个步骤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包含与相互融合的关系。
”对话交流”贯穿着有效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话交流”。
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在他看来,”对话交流”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对话交流”是老师与学生以课堂内容为问题,共同去生成新的问题,去构造新的意义的过程。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传话”和”独白”方式,课堂上要”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学会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在组织”对话交流”的有效教学中,我认为要关注”营造环境”、”构建关系”、”组织对话”三个基本环节。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是对话交流教学开展的前提。
罗杰斯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投入的程度愈高。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会大大地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要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课堂上老师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放松,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设计、安排让每位学生有对话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正确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回应,学会评价。
学生对话不仅要在形式上”会说”,而且在内容上要”会说”,提高”会说”的质量;另外,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阐述与陈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案,让学生做到”能说”。
如何教会学生能言善辩
如何教会学生能言善辩现代社会是资讯社会,信息量大,流传快,大至政治家、外交家的演说谈判,小至营业员产品推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要有非凡的说话能力。
作为即将跨进大学、踏入社会的中学生来说,应当有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敢说,会说,善说,进而与人沟通合作。
因而,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开口说话,大胆论辩,对于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一、说话能力的培养(一)创设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我校高中生普遍不太敢说话,连教师提问也不敢回答。
原因很多,或者普通话说得不好,怕别人笑话,或者缺少说话技巧,辞不达意。
针对这些,我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说话氛围,让学生有说话的冲动,使他们想说、敢说。
1、让每课必说成为惯例。
我规定每节语文课前段的三分钟是学生说话的时间,可以说课文,可以说时事,也可以说自己读的新书。
每次两个人说,全班按学号轮序,让学生形成说、听的习惯。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正好遇上电视里播放《人间四月天》,学生都很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愿望非常强烈。
2、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使学生“童言无忌”。
过去的课堂多是教师唱主角,“一言堂”,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
新课标把阅读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我在教学中注重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怕与教师的意见相左,不怕说得不好。
例如在教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对老渔夫是不是失败了,是不是英雄的问题,我鼓励学生从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角度大胆说,甚至与教师争论。
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对学生的合理认识予以肯定,对学生理解偏颇的地方加以引导,并坦诚陈述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不仅信服和尊敬老师、他人,也形成了敢于“对话"的习惯。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会说、善说大家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运用语言、评论语言、鉴赏语言的活动,是语言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教学活动。
因而,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朗读、提问、讨论、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等,逐渐让他们善说。
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新课改”理论,转变落后的观念,确立主体地位,建设富有活力的课堂,通过口语交际课、五分钟演讲、阅读教学、编演课本剧、作文训练、社会实践等途径,让学生想说、爱说、敢说、会说,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46-0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怎样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呢?我认为可尝试如下做法。
1 在口语交际课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现行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也已成为独立的教学系统,与写作,阅读同时登上大雅之堂。
我们教师应充分重视,把它变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语文教师应上好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
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既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在明确口语交际目标的前提下,找准每次训练的重点、难点,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步骤,每次训练前,都必须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学生精心策划,把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且注意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导。
2 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五分钟演讲,每天一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三次登台的机会。
由于人人都上台,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
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了解的加深,胆小的学生也敢于在上课时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
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法[摘要]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说话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使学生愿说;消除学生心理顾虑,使学生敢说;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标准和规则,让学生会说;注重说话习惯和技巧的培养,使学生善说,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说话;作文;心理;训练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先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口述,有的学生说话能力较强,胆量也大,可以有条不紊地将观察所得口述出来,如果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而有一些学生胆量小,说话吞吞吐吐,重复无序,根本无法流畅地表达。
说话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教师应从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善说等几个阶段来展开相关教学与训练。
一、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使学生愿说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只有会说,才能真正会写”。
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才愿意说。
小学生也是如此。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教育环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活动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开启学生想说的愿望。
如开展“每人一分钟”“我最喜欢的文章”等活动,配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把他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读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所说的内容,整理、组织、修改成一篇作文。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说与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组织一些有意思的课外活动,如围绕植树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话题,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见闻、感受,再要求学生根据所说、所感写成一篇作文。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进行了练笔。
长期坚持,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说话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说话【关键词】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说话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愉快、轻松、友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觉得不是老师逼迫他学,而是他主动要学;鼓励每一位学生要敢于战胜自己,大胆发言,更不能够取笑发言者,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同时,要多一点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爱护。
鼓励学生大胆说,让学生觉得:开始说,对错没有关系,好坏不要紧,说总比不说好。
如《咏雪》一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柳絮因风起”比喻“大雪纷纷”更好,并说明了更好的理由。
而一位学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用‘撒盐空中’比喻‘大雪纷纷’更好。
理由是: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比喻的作用就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向上飞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相差很大,没有达到形似,怎么能说用‘柳絮因风起’比喻更好呢?所以我认为用‘撒盐空中’才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形似。
据此,我认为前一喻更好,后一喻不好。
”这样学生不仅“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正如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宽松的说话氛围,使学生不再怕说而把说当作一个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作一次倾诉和释放。
学生只有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心情舒畅,思维活跃。
从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重视了学生的“敢说”,自然也就有了学生的“爱说”。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给大家共同分享或分担。
一位学生是这样谈及她在生活中战胜情感孤独的:“我读了《孤独之旅》一文,深受感动;特别是文中的这样几句:‘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那就是孤独。
让学生会读、有悟、敢说、乐写
引领 , 学生会读书 , 就能把书读好。 二、 入情入境 , Fra bibliotek 学 生 有 悟
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会读 、 有悟 、 敢说 、
乐写。
一
学 生个 人感受 和独特体验 , “ 凡是儿 童 自 己的能够理解和感觉( 受) 的一切 , 都让他
们 自己去 理 解 、 酷爱 ” 。 个 人 的 感 受 和 体 验
师: 哥 德 曾 经说 过 这 样 一 句话 “ 会 读 书 的 人 用 两 只 眼 睛 ,一 只 眼 睛 看 纸 面上 的文 字, 另一 只 眼 睛 看 到 纸 的 背 后 ” , “ 纸
应充分 发挥其语 言 的功 能 ,让师生 的心 灵碰撞 , 产生情感 的火花 。 2 . 音乐渲染 。 优
让学生会读 \ 有悟 \ 敢说 \ 乐写
口南宁市宾 阳县思陇镇 太守小学 张晓婷
【 关键词】 语文课 会读 存陪 敢说
乐 写
态 。 叶 圣 陶先 生 说 过 : “ 美读得其法 , 作 者
受、 体验只有说 出来 , 才 能 发 展 学 生 说 的 能 力 。语 文 课 堂 要 让 学 生 敢 说 , 首 先 就 要 尊重学生 , 建 立 起 平 等 的 师 生关 系 。这 就
胸有境 , 入境始 于亲 。” 文章 的字里行 间
常 常 流 露 出 作 者 的 心 态 及 心 情 ,或 无 奈
【 中图分类号 】 G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0 9 A —
o 06 7— 02
或失落或欢 愉 ,想清 了这一层 面上 的意
再 现 形 象情 境 。多 媒 体 或 对 真 实 场 面 的
让学生会读、有悟、敢说、乐写
让学生会读、有悟、敢说、乐写作者:张晓婷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3年第09期【关键词】语文课会读有悟敢说乐写【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67-02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如今的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的阐述虽众说纷纭,但都以“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健康人格”为出发点。
以这一理念为准则,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会读、有悟、敢说、乐写。
一、方法引领,让学生会读语文教学实践最基本的要求是读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自读、同桌读、小组读、赛读、评读等,目的都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达到感情的自然流露。
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有一个指导学生怎样学会读书的片段:师: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纸的背后”就是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感情,这就要很好地去思考,也就是要会“想”。
“想”“读”结合,“想”了“读”,“读”了“想”,笔者非常欣赏于老师的读书方法。
只有读中想,才能领悟感情、读出感情。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教给学生这种品读的方法:用两只眼睛去读书。
然而,想什么?怎样想?这也是学生学会读书的关键所在。
1.首先要“解词”,“解词”即理解词语意思。
理解了词语,才能把握住整个句子的感情基调,因此,读书必须以理解词语为基础。
2.要“想”作者的身份与心态。
叶圣陶先生说过:“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文章的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作者的心态及心情,或无奈或失落或欢愉,想清了这一层面上的意思,会把书读得更精彩。
3.要“想”作者所处的环境。
语言文字的背后,还蕴涵着作者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因此,读书时想想社会大背景,对读好书也是一种帮助。
“想”了“读”,“读”了“想”,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读书的方法。
有了方法的引领,学生会读书,就能把书读好。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开展了系列的的探讨活动,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兴趣切入、方法支撑、评价引导的培养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取得的做法予以总结。
一、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课题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巧设情境,打开“话匣子”。
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打开话匣子,能畅所欲言,课题组成员或采用栩栩如生的图片、或设计富有激情的导语、或制作妙趣横生的动画课件、或巧设益智激趣的问题等把学生带入生动和谐的情境氛围,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其次是活用教材,搭建说话平台。
凭借教材,拓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精心设计实施策略,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说话平台,让学生在交际互动中增强说的兴趣,提高说的能力。
我们的做法有:编故事、演课本剧、巧设问题、学当裁判员等等,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有话说,主动说。
再就是丰富积累,增添说话底气。
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举行了诗歌朗诵、讲故事、作文竞赛、经典名篇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增添说话的底气,使学生直面对话中能巧妙对答,应对自如。
二、教给学生表达方法敢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
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方法,这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课题组是这样做的:一是指导方法,仔细观察。
对于看图说话的教学,可以先教给学生常见的观察方法,再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知道了说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说,也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了。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口语交际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经之一,其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探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探究一、激发学生爱说、会说的兴趣在小学语文的口语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身为小学教师的我们都有类似亲身体验:小学生的年龄越小,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常常是把手举得老高,有的惟恐老师看不到而站起身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老师,老师,我说!我说!”……然而,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
出现这种现象,固然与学生在心理上由“自我中心”转移到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评价等因素有关,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地评价。
如对“抢答者”的严厉训斥;对“误答者”的挖苦讽刺;对“未答者”的漠视冷淡……久而久之,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课上,都是只有那么几个同学敢说,其他的则“闭口无言”。
对此,教师必须要正确对待学生。
既要看到抢答的同学破坏课堂秩序,影响课堂教学的一面,更应看到他们思维敏捷和勇于表达的一面,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对答错的同学,教师既要指出不足,更应肯定其积极的表现;对不敢回答的同学,教师更要多用言语、动作或眼神鼓励、关心他们,使其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信任。
教师要利用课堂及各种机会,向学生阐明口语交际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思维的发展。
此外,针对课堂上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能体验表达成功的愉快,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二、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小伙伴、父母、老师在进行交流时,一般都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很自然。
但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老师要注意为口语交际教学营造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巧妙地运用课件演示、语言描述、师生示范与互动等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儿童敢说,会说,乐说——浅谈小学语文二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让儿童敢说,会说,乐说——浅谈小学语文二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7-05T14:52:53.90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作者:葛鹏银[导读]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敢说会说乐说,口语交际新需求已经渗透到多个教学环境当中,以语文课堂为主的口语交际课堂,正从多个方面引导着刚刚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不久的学生们,敢于说,会说,乐于说。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葛鹏银 650000摘要: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敢说会说乐说,口语交际新需求已经渗透到多个教学环境当中,以语文课堂为主的口语交际课堂,正从多个方面引导着刚刚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不久的学生们,敢于说,会说,乐于说。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渗透,也少不了教师在不断创新的过程当中,结合学情开展具有特色的口语交际工作,结合课堂当中的联系和课下当中的针对性教学,提高每一位同学的口语交际水平。
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先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其次结合实践过程当中的经验可以引导学生敢说会说乐说,最后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口语交际;二年级;教学方法;创新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口语交际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在低年级阶段呈现了重要的运用,作为一种与阅读写作和演讲都能够结合的内容。
口语交际不仅仅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为当前小学生在初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找到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集中去处理阅读、写作和演讲三方面的共性问题。
[1]在当前的小学二年级当中,口语交际教学既属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又属于急需破旧立新的阶段,因为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口语交际教学在每个单元都会出现。
不管是任何一个版本都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带来的重要作用。
这既避免了老师过于急功近利的使小学的写作出现在低年级当中,又可以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当中把写作以讲的形式说出来,更富有感情也能够为后面的写作和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都能言善语
让每个学生都能言善语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
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用嘴说话,而且要善于说话,“能言”和“善语”都是指善于说话。
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堂提问时,多数学生不敢甚至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有些学生大胆地站了起来,但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含糊不清,开班会或即兴演讲会,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生怕老师叫到自己。
在众目睽睽的公共场合,一般学生更不善于做准确流畅的口头表达。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能言善语,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容推辞的教学任务。
那么,该如何让学生都能言善语呢?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且行之有效。
一、因势利导,分类指导,让学生“想要说”大多数农村学生较胆小,性格内向,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甚至不愿开口。
城区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对其期望值高,使得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懒于开口。
教师应针对这两种心理状态,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唤起学生“说”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气氛,调控学生的心态与言行。
借助对话,让学生能自信、准确地回答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或因成绩较差怕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提出易答的问题,既让他们觉得老师在肯定自己,又使他们对自己的回答充满信心。
当然无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那些思路较敏捷、表达较好的学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所有的学生都“想要说”,从而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二、注重积累,授之以渔,让学生“有话说”表达能力好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名人、学者、智者之所以能妙语连珠、谈笑风生,或旁征博引、联想自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文化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广博。
因此,学生光靠课内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博览群书,积累词汇,积累知识,为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内是精读,课外是博览。
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 0 1 3年 第 6期
初 中学 生 口语 交 际能 力 的培 养
程恒 明 四川省通 江县铁 溪初级 中学
【 摘 要】 在初 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修养 , 让学生在人际交往 活动中具有 自 信心 ,尊重、理解他人,文明地进行沟通。而学生口语 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的核心不仅仅是 教会学生 口语交际相关 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敢说 、会说 ,因此初 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对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 笔 者 结合 多年 的语 文教 学 经验 ,提 出 了关 于初 中学 生 口语 交 际能 力培养 的一 些建议 。 【 关键词 】 初 中语文 新课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措施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8 1 0【 2 0 1 3 ) 0 6 —0 0 5 8 — 0 1
心, 培养他们 的口语交际能力 , 还能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到 团队协作精神。 三 善 于发 挥评 价 的作 用 对初 中语文教学成效的评价 , 不仅仅是期末试卷测试那 样简单 , 如果缺乏明确的考试评价标准 , 那么就很难让实际 教学过程 中的各项教学活动按 照 口语交际课程 的要求来开 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评价的作用。首先 , 可以适当地增 设 对 学生 口语 交 际能 力考 查 的手段 , 当前 受很 多 客观 实 际条 件的影响, 虽然不能直接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全面 考核 , 但这一 内容必须在学生平时的语文测试中保留。 教师 可 以适 当地 在考 试 中增加 一些 口语 交 际方 面 的试题 , 让学 生 结合学习与实际生活进行解答 , 这种间接考查的手段也是一 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 其次 , 要增强评价的时效性 , 第一时间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 以帮助学生树立 良好的听说态度 , 培养他们 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师应该注意的是 , 在评价 的过程 中应 该 注意评 价 方式 的文 明性 、评 价语 言 的尊 重性 , 对于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 的一些不足 , 教师也不要过多地 指责 , 而是 给 予鼓励 性 评价 ,从学 生发 展 的长远 性 出发 ,帮 助和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改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 适 当开展 各种 活 动 在培养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 种课内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 口语交际教学 。由于 口语交际能 力 的培 养 必须依 靠 充足 的实 践作 支撑 ,因此 除课 堂学 习外 , 教 师还 应 积极 组织 学生 参 与社会 实 践活 动 。 如 让学 生模 仿 电 视谈话节 目组织活动 、 让学生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 邀请学生 家长 一起 与学 生进 行互 动交 流 等 。
让学生当众愿说、想说、会说、敢说、善说
让学生当众愿说、想说、会说、敢说、善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阳埠中心小学赖燕凤在生活中语言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说”的能力在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让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职责,要让每一位学生愿说、想说、会说、敢说、善说。
我是一名农村六年级的小学教师,从教三年我深刻的体会到当前的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当众说话畏畏缩缩、木木讷讷。
究其原因,乃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所致。
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老师和家长必须加强口语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做到“愿说—想说—会说—敢说—善说”。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学生学会与别人交谈,能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由此可见“说”的作用已是越来越重要。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说”的能力在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也会愈来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可以从“简单句子的训练”入手,然后逐步培养学生的叙述的能力,解说的能力,论辨的能力,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愿说、想说、会说、敢说、善说,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一些课外书,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说话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
而如何科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成为小学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让学生当众敢说话,激发兴趣,让学生愿说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情感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
为此,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
如每周利用班会,不管是怎样的学生让其上来说说周末遇到的新鲜事,讲报刊上读到的消息,广播里听到的新闻,电视中看到的镜头,等等,学生便兴趣盎然,侃侃而谈。
在这样的前提下多表扬,比如“你周末的生活真精彩”“你的眼睛非常擅于发现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真关心国家大事”等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从此不会胆怯说话。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发表时间:2019-01-10T11:49:46.5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作者:赵树芳[导读] 小学阶段,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低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251800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人们赖以交际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加强“说话”训练,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小学阶段,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低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常常把手举得很高,有的惟恐老师看不见而站起身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起来:“老师,让我说!”……然而,老师又要在这个时候顾及到班上的纪律,或许会让那些急于想回答问题的同学被老师训斥一下,不能随便讲话。
或许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会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可能会让他在心理上产生阴影,让他以后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了这种积极性,不愿意再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我并不想打击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是又必须要他们遵守课堂上的纪律,感觉两件事非常抵触。
所以,我在教学中,学生上课只要讲的不是与学习无关的话,我都不会去干预、制止他们,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比较活跃。
要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学生,既要看到抢答者破坏课堂秩序、影响预定教学的一面,更应看到他们专心听讲、思维敏捷和勇于表达的一面,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对课堂上的“误答者”,既要指出不足,更要肯定正确因素,教师给予帮助,尽量使他们感受到正确答案是自己思维的发展、延续和转换。
对于“未答者”,教师予以满意的笑容,或者一两句鼓励的话,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信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案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如今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过去以书面形式为主的交际活动,取而代之的是以口语交际为主的如竞争上岗、招聘、求职等活动,口语交际成为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
《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表达训练是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教育任务,以口语交际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口才为目的,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目的1.让每个学生都想说。
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说话的内容,都有说的兴趣,都有想说的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
2.让每个学生都敢说、会说。
加强各种训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胆识,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
3.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要求“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要求说话完整、通顺,不重复;要求交际时积极主动,态度大方。
三、各年级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3—4年级)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者:李少菊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8期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中心学校(530201)李少菊[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听、说进行交际的能力,它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说;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敢说;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会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愿说;敢说;会说[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2801《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因此,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努力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说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词汇量少,所以教师应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段特点,创设生动逼真、活泼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产生不吐不快的情结。
同时,教师应当灵敏地把握时机,适时展开恰当的话题,让学生在情境互动中进行自然流畅的语言交流,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秋天的图画》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山间地头,在学生真实感受秋天美丽景色的同时,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感情。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秋天的美丽景色,并让学生尝试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打开了话匣子,丰富生动的语言如泉水般涌出。
口语交际是需要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实现的语言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口、耳、眼、鼻等多种感官,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进行语言交流,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让学生“敢说、会说”
叶圣陶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所以在语文这一天地中,语文老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说”的重任,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如今的课堂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窘态百出: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声音颤抖、细弱游丝、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甚至还有学生尊口难开、不能也不愿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
这一状况不得不引起每一位语文老师的深思与反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世纪要求教育应由“应试型”逐步转入“素质化”教育轨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根本价值。
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工具价值。
但是,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这两种价值轻重失衡,畸形发展。
同时互联网作为新的传媒,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在语言、行为等方面都深受影响。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出了明确要求:“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地进行表达。
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语境和人际关系,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课堂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既“入乎其内”,又能“言乎其外”?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一过程中,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逐步深入,以达到既设目标。
一、创设气氛,树立“敢说”的信心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轻松、活泼,而且他们也有很多话题要争论。
老师要注重把学生之间的那种轻松交流的状态迁移到课堂中,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敢说,这也是进行说话训练的基础。
同时教师要消除学生心理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说话,无师可以自通,没有什么可练的;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只考笔头,不考嘴皮,能说会道也不能增加分数,练不练说话没有关系。
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间的谈话与争论,同时,也可在课余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参与,融入其中,减弱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使师生之间有一种默契。
教师也要改变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讲。
比如,每节课前给出3至5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说话,按一定顺序,每课一人,轮流进行。
课前说话也得分层次,一步步来。
第一步,让学生上讲台朗读;第二步,让学生脱离稿纸上台演讲,这两步的目的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敢说。
无论学生表现怎么样,只要能开口表达,就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丰富知识,给予“说话”的资本
言行是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外在体现。
厚积薄发,只有知识丰富,说得才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进行“说”的训练,培养“说”的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说”的素材。
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教师要把“说”的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随时进行训练。
以课文为依托加强“说”的训练,方式多种多样。
如,复述课文;结合语文课本课后的思考练习题进行说话训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讲课文各段的大意,解释课文中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与表达作用;……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此外,还可以搞精彩语段的朗读、古诗文背诵等,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
在口语表达的训练方面,老师不仅要在课内授予他们知识,而且也要在课外指导他们读好书,并结合内容开展一些新奇、有趣的读书活动。
三、训练思维,提高“说话”的水平
一个人说话的条理性,反映其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快速思维与反应能力及组织语言的能力。
对于这一点,老师应在平时有针对性地、逐步地加强训练。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搭好“梯子”,让学生有话可说。
(一)要让学生说话思路清晰,叙述完整。
可先让学生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复述各种文体的课文。
例如:记叙文要能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议论文要求先明确观点,再能结合课文举例论证;说明文则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层次和顺序说明事物。
(二)要提高学生的快速思维及迅速反应能力。
首先加强听力训练,因为只有准确捕捉住讲话的要点,才能迅捷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回答,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摩一些较好的视听节目。
其次加强反应能力的训练,这一点,教师要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的约束,开阔思路,可以通过课堂抢答、及时点评他人发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高“说”的能力与水平。
综上所述,口语教学具有工具性、主体性、创新性、规范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应更加深入、客观地探究其中的规律,将教学中常常缺失的“说话训练”找回来,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促使口语教学逐步走上成熟的发展道路,让学生能说话、会说话,使语文教育能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