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合集下载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一)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二)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分类汇编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洛河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是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研究表明,北洛河流域植被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地貌和气候关系密切。

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各分区两个时段植被覆盖度变化分级。

据此完成1题。

1.1987-2007年北洛河流域各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小的是()A.丘陵沟壑区B.高堀沟壑区C.土石山林区D.阶地平原区研究人员在东秦巴山地(31.0°N~34.5°N,110.3°E~111.3°E)中一条南北方向的样带上进行了植物群落的采样调查,并据此绘制了该区域物种丰富度分布图(下图)。

据此完成2-3题。

2.神农架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纬度①海陆位置①海拔①人类活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关于该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分析正确的是()A.房县丰富度低主要因为海拔低B.地势起伏对丰富度的影响南方更明显C.南北坡丰富度差异在北方不明显D.海拔最高处丰富度大于20(个)我国北方某山最高海拔为3061m,高山带海拔2895m处年平均气温为-4.0①,年降水量平均为880.6mm。

该山北坡(即阴坡)海拔2810m左右为森林上限(即林线),在林线附近典型的山地针叶林以“树岛”或孤立木的形式存在,林线以上为高山蒿草草甸。

1956年以来,该山高山带的年均气温基本在持续升高,而近20年的升温更为明显,高山蒿草草甸分布海拔由2895m升高到2965m。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旳水平自然带一致。如某山地旳基带是常 绿阔叶林,阐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域。
2.经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鉴定所处纬度 一般,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旳纬
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旳纬度 越高。
山地垂直带旳判读措施
3.经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旳高下判 断南北半球。
假如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阐明南坡热 量更充分,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为南半球。
观察高大山地旳景观,它有何变化规律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地域高山 植被带模式图
终年积雪
雪线
苔原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木带 针叶林
森林上限
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3.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位于高山地域。在某些高 海拔旳山区,伴随海拔旳增长,水 热情况、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旳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森林林带
冬季牧场
低山草地
山麓荒漠(绿洲)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选题兰渝铁路途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22个市县(区),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兰州至重庆全长886公里,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小明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据图完成下题。

1.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热量D.水分2.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C.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D.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金沙江干热河谷山高谷深,南北连绵,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76倍。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或靠山吃山的生活。

下图示意金沙江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的植被演替趋势。

据此完成下题。

3.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分别对应图中( )A.甲、乙、丙B.丙、甲、乙C.丙、乙、甲D.乙、丙、甲4.图中甲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土壤、水源B.坡度、水源C.海拔、植被D.热量、光照小晓同学初秋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

图示意小晓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6.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季风因素7.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

读图回答下题。

8.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呼吸作用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9.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B.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2023年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3年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规范练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1全国Ⅰ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

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1~3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2021江苏淮安三模)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

右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

读图,完成4~5题。

4.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5.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能力强(2021山东德州三模)我国东部某山地在海拔2 140~2 220米处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以苔藓地衣和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来,该山地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

调查发现,该山地不同区域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下图)。

研究表明,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据此完成6~7题。

6.入侵前草本植物分布的“特殊区域”特征为()A.海拔较低、坡度较陡B.海拔较低、坡度较缓C.海拔较高、坡度较陡D.海拔较高、坡度较缓7.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是()①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②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耗水量减少③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④淋溶作用增强,以及草本植物吸收的有机质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为在我国天山某较小范围地区内选择针叶林林地、草地、灌丛三种不同天然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所得到的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日均温动态图。

【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师说】2022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检测: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训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22·大纲卷)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逝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争辩,百年之内该岛上的自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自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快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分【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植被类型应为热带雨林。

故选A项。

第2题,该岛屿由于火山爆发,火山灰深厚,因此该岛屿与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深厚肥沃的火山灰是其植被快速恢复的独特条件。

故选C项。

(2021·潍坊模拟)读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欧洲北部B.非洲南部C.南美洲东部D.我国西部4.关于该山地自然带,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比北坡海拔低B.北坡是向阳坡,垂直自然带谱更完整C.南坡是迎风坡,雪线较低D.南坡比较干燥,森林带缺失【答案】 3.D 4.D【解析】第3题,该山地基带为温带荒漠,可能位于我国西部;欧洲北部、非洲南部无此自然带,南美洲东部的温带荒漠应位于山地的东坡。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山南坡为阳坡,北坡有森林带的分布说明降水多,为迎风坡。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左图)和岩石圈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主要形成缘由和上图对应正确的是()A.a①B.b②C.c③D.d④6.左图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C.区域性特征D.协调性特征【答案】 5.B 6.B【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等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力量和对学问的应用力量。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习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习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并能结合实例,描述出各因素的相互转化以及不同因素对环境的作用。

2.能通过实例说出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新功能。

3.结合具体区域实例,能说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会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习内容】整体性的表现也可归纳如下:一、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1.地形对气候影响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1)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五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如下图所示。

③雨影效应。

如南美洲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

④影响大气环流。

如北美西部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2)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

海拔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体的坡向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河谷地形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变化典例1如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完成(1)~(2)题。

解答“地质构造类”试题的思维流程(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

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C正确。

第(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产。

【答案】(1)C (2)B典例2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B .先侵蚀、后淤积C .持续侵蚀D .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 m 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 m 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湖南专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湖南专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36页
(·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联考)读“澳大利亚 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第37页
3.能表达森林→草原→荒漠自然带更替是(
)C
A.丙乙丁
B.丁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丁
4.和甲处自然带形成无关原因是(
D)
A.暖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寒流
第38页
【解析】 森林→草原→荒漠表达了自然带由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图中甲乙丙或者戊乙丙符合这种规 律。甲处是热带雨林带,是属于局部环流或洋流 原因造成地方性分异。且甲处东部是东澳大利亚 暖流,因此D错误。
第30页
规律技巧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办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 然带一致。 ②山坡上自然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纬度 位置、山脉坡向及山地海拔高度相关。
第31页
规律技巧总结
③同一纬度地域,海拔高山地自然带谱多; 相同高度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域自然带谱多。
④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高度阳坡高 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第27页
【真题3】(·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域南、北 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28页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A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图西藏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穿,结
第24页
③同一自然带内水热情况相同,随纬度和坡向改变,同一自然带在 不同地域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越低。如针阔 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 只能到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m;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含答案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含答案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一、选择题富铝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其在我国分布广泛,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B.砖红壤D.黄壤2.B1题,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分解,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B项正确。

第2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

红壤、赤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干燥,土壤铁、铝含量较少;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气候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

(2021·天津高三二模)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的海拔信息,该山脉可能为()A.盘山B.天山C.秦岭D.南岭4.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植被类型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水热条件相似4.B3题,4—10月为我国绝大部分植被的生长期,图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海拔1000~3000米说明该山脉植被覆盖度较高。

海拔2000米以下,南坡大部分植被覆盖度比北坡高,说明在2000米以下的同海拔处,南坡水热条件好。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较低,北坡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的影响,水分条件比南坡好,所以北坡应比南坡植被覆盖度高,B项错误;盘山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盘山平均海拔400~600米,不符合本山的海拔,A项错误;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且秦岭海拔接近4000米,南岭海拔较低,海拔仅千余米,C项正确,D项错误。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5.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大量积累会使冰川消融减慢,主要原因是碎屑 物质能( B )
A.减少吸收太阳辐射 B.减弱地面热量传导 C.隔绝人类活动影响 D.减弱冰川热量散失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海拔高度与冰川表层碎屑物 质厚度成反相关,即海拔高度越高,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越薄,D正 确,C错误;图示信息看不出冰川厚度的信息,A错误;由图可知,海拔 高度相同,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故选D。第5 题,冰川碎屑物质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弱地面热量向下传导,冰川融 化减慢,B正确;冰川表层碎屑物质不会减少吸收太阳辐射、隔绝人类 活动影响,A、C错误;减弱冰川热量散失,可能加速冰川消融,D错 误。故选B。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时间延长, (2)1997年以后,疏勒河出山径流量
丰水期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 持续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迟,汛期延长;径流量增加,水位 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增加
上升,挟沙能力上升,输沙量增加
归纳导学 1.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1)自然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环 境的变化。
A.降水增多
B.气温升高
C.光照增强
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B ) A.日温差变大 B.厚度增加 C.有机质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地理环境体系。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大气圈和水圈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自然圈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大气圈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影响着水圈水汽的凝结和降水,从而影响了地表的水文循环。

2. 地壳运动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壳板块在不断运动,地壳运动也带动了地貌形态的变化。

地壳运动还引发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影响。

3.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气候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被的分布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形成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平衡。

二、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规律。

地域分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分异由于地球自转、公转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湿润,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气候分异会影响到生物的分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土壤分异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质地各有特点。

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等特征对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貌分异地球上的地貌形态千奇百怪,由于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各具特点。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各具特色,对当地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 经济发展分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了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8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8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8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考纲要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讲解]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表现: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都发展变化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参看教材P88第二段、第三段: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事例。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研讨视频:整体性考点设计:1、气候与地貌的关系填空:我国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气候条件;阿尔卑斯山区的冰川地貌形成于(寒冷)气候条件。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横断山区与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

2、气候与水文的关系填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其全年河流水量平稳;我国北方河流有结冰期,水位的季节变化大,深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

西北内陆的南疆因地表水缺乏,则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

3.景观图片分析从下面的景观图片中寻找细节,说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

回答A——凉椅上薄薄的毛巾被说明那里很暖和B ——满画面的水,说明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个多水的环境C ——光脚丫的小女孩说明这里经常和雨水打交道D ——主人带着帽沿特大的斗笠,说明这里降水频繁附: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二、地域分异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②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带表现明显。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三一轮复习2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三一轮复习20)

G
F E
D C B A B C D E D1 3 2 1 D1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1)图中字母A—G的自 然带从赤道到两极沿着 纬 ______( 经/纬)线方向更 替,产生这种更替的基础 热量 是________ 。即太阳辐 射总量在各纬度的差异。 低、高纬度 地区这种 在___________ 差异最明显。 经度地带性 (2)图中数字1—3的自 然带从沿海向内陆沿着 经 ______( 经/纬)线方向更 替,产生这种更替的基础 水分 是________ 。即各地区 海陆位置的差异。在 中纬度 ___________ 地区最明显。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解析】受季风影响,我国 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 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 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 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 渐变窄,故答案为D.
1.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D
【感悟高考真题】
【真题1】(2011· 广东)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 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 一地表过程是( C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思维过程】 由题干材料“岩石溶蚀与侵蚀”确定该地区为石灰岩
A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目标定位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 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知识梳理1.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各要素,通过_______循环、_______循环、_______循环和_______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相互_______、相互_______和相互_______,从而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一方面表现在各要素并不是_______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_______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_______的改变。

也就是说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______________。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绝对的。

4.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组合。

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_______和_______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_____________。

5.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规律性:一是由_______到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二是从_______向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三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这种分异规律;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_______向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6.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这也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课堂互动知识点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生物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一个自然综合体。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2)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分析】图表分析西北地区的整体性:图表既具体分析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有助于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答案】AD【点评】本题应从组成西北地区的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分析。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知识点2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1、地域差异的含义:地球上不存在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见下表)表3-15 地域分异规律伸展方向更替方向形成的主导原因典型分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线纬度变化方向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大陆西岸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线 经度变化方向 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中纬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等高线 高度变化方向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中低纬的高山地区世界(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分布影响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导致所有自然带都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从而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例题2 读图2-4-2,回答下列问题。

(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什么? (2)从自然带可分析出A 、B 、C 、D 各自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什么?(3)山地垂直垂直地域分异属_______(地带性或非地带性)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图2-4-2苔 原 气 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 带草原 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分析】①同一自然带向阳坡(位置)高度相对高些;②A 、B 、C 、D 为不同纬度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一般说来,纬度越低,山地垂直自然带越复杂,纬度越高则越简单;③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中,“基带”与“基带”地区的气候带具有对应关系,理顺这种关系,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就容易得到答案。

【答案】(1)B 基带是常绿阔叶林,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冰原气候 由各山地基带自然带确定。

(3)地带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引起植被、土壤等因素有规律地更替。

【点评】此题是考查山地垂直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相关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应对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对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基带”的含义充分理解。

巩固练习1.关于由赤道向两极分异的正确叙述是 A .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有规律地更替 B .以热量为基础C .在低纬和高纬最为明显D .中纬度不体现此种分异2.读图1和图2(图中a 、b 、c 各区间的12个点,表示12个月),回答问题。

(1)图1中用斜线表示的两片区域属于 (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图2中a 、b 、c 三地,可能位于上述两片区域的是 。

3.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

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自然带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应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C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区,农业特色是发展________________农业。

4.我国新疆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属于A.地带性分布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现象D.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5.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地是A.大兴安岭B.秦岭C.南岭D.珠穆朗玛峰(2)造成该山地两侧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B.距海远近C.纬度、坡向不同引起的水热差异D.土壤(3)目前,该山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滑坡、泥石流D.水土流失小试身手【考题再现】1.(02年上海)读天山山地自然植被分布图,完成:(1)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据图判别天山南坡积雪冰川高度比北坡(高、低),原因是什么?(2)天山南北地区利用天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下列牲畜中,新疆天山地区放牧的是A.三河牛 B.伊犁马 C.滩羊 D.阿拉善骆驼2.(03年全国)读图2,结合所掌知识,回答(1)~(2)题。

(1)图2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沙漠带D.热带季雨林带(2)图2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A.②地降水最多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C.①地年均温最低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3.(03年广东)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①~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山脉走向D .山体坡度(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量C .大气环流D .太阳辐射(4)该山可能位于A .赤道附近B .40°S 附近C .40°N 附近D .极圈附近4.(04年天津文综)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3-38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北纬︒42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 .N N ︒︒68~62 B .N N ︒︒58~52 C .N N ︒︒54~50 D .N N ︒︒62~52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 .逐渐升高B .保持不变C .逐渐降低D .变化无序5.(06年江苏) 图2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沿X 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 .沿X 方向热量增加C .沿Y 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 .沿Y 方向纬度增加 (2)与M 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 .山东丘陵B .江南丘陵C .刚果盆地D .西欧平原6.(06年上海)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1)~(3)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