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自然主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宪章派文学:宪章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其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在艺术形式上,宪章派文学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多余人0798:“多余人”指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这些人的性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同时又非常脆弱。
他们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
所以他们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其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成为“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此外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罗亭》中的罗亭、《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
新人: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
是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肩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勇于牺牲有实干精神。
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叶琳娜,《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是“新人”的典型。
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起初是反动文人对果戈理作品的贬称,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
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
主要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的创作方法,几个重要人物在不同小说中重复出现。
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是人物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还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生活阶段,也是单篇的作品联系起来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特点探析——以邱园为例刘媛媛(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山东省济南市,250000)摘要通过探讨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的背景和风格演变历程,以英国伦敦邱园为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特点,以为全面认识这种风格的园林提供参考,为借鉴和应用这种风格的园林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然风景园林;邱园;折中主义形成于18 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世界园林史上最富代表性的园林类型之一,是欧洲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分水岭,是欧洲园林艺术史上的一场革命,引导并促进了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对以后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风景式、图画式为标志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探究其风格形成历程,细致分析其风格特点,对借鉴和应用这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现代园林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提供重要参考。
1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背景及风格形成历程1.1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的背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下,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
特别是文化艺术的发展因素,当时的文学、艺术领域中出现了各种思潮,美学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反对古典主义的几何数理教条,促进了审美变革中的自然美意识,肯定了人类浪漫情怀在艺术中的价值。
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迅速成长,规则式园林艺术已成为旧有社会形态的体现者,而在审美体验和生活环境中追求自然美,逐渐成了时代先进意识的体现。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走向18 世纪的英国园林艺术逐渐要求摆脱几何教条的束缚,向大自然的自由绚丽开放。
1.2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形成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的形成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
1.2.1 萌芽期。
萌芽期是英国园林逐步摆脱规则式布局束缚走向自然式布局的过程,亦称为不规则化时期,这一时期还未完全具有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特征,包括奥古斯都式(Augustine Style)和蜿蜒式(Serpentine Style)。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
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
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
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
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2、经济因素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时期里,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组成是直接由盎格鲁--撒克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传下来的。
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
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
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以色当战役的惨败。
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
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
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
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
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
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
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科学中,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个人的社会性是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东西,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1828—1893)接受了他的观点,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
种族包含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诸因素,环境包含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也包括地理气候条件,时代包含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他注意到要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要写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和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但他不了解更重要的是人有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过分强调人的种族因素。
泰纳的《艺术哲学》(1865)以这种观点去研究意大利、尼德兰和希腊的艺术。
外国文学(二)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浪漫主义余波犹存,现实主义方兴未艾,新的文学流派陆续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1、十九世纪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加深了人们对理性的失望、对人性的怀疑;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促成了各种弘扬科学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遗传学、医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人的认识的变化: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法国遗传学家吕卡斯医生为代表的“自然遗传论”则认为一切肉体的精神的病都跟遗传有关,酗酒、纵欲、犯罪、疾病等都会遗传;②孔德(1798一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主张科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认为人的社会性取决于生理条件,应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③泰纳(1828一1893)把孔德的观点引入文学研究,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主张文学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因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1、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将客观性、真实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但反对选择、提炼生活,而是“照相式”地实录社会生活;2、全面反映时代面貌,让底层人的生活大量进入文学作品;3、写人时注重表现人的生物属性(用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观点解释人的性格),排斥典型化原则;4、淡化情节,铺陈日常生活琐事;5、使用平和、客观、冷静的叙述文体。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七、八十年代;它源于法国,然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编辑本段日本的自然主义
产生及发展
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20世纪初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主要限于小说。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揭起了彻底反对旧道德、反对因袭观念的旗帜,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主张“排除技巧”,在语言上,成功地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之所以成为日本现代文学确立时期的主导理论,是由于自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不彻底性,使得现代文学迟迟未能形成。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社会现实的阴暗气氛日益沉重,在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之前流行的“砚友社”形式主义的文学和初露苗头的追求积极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阴暗现实的摧残下相继夭折。日本作家们对时代普遍感到悲观与幻灭,他们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世纪末思想中发现了投合他们兴趣的观念。这就是自然主义在日本成为风靡一时的文艺运动的缘故。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最初是由几个作家按这种文学理论进行模仿性的创作开始的。1901年小杉天外的作品《流行歌》,1902年永井荷风的作品《地狱之花》,都是按照左拉所提出的自然主义理论写成的作品。小杉在他的作品序言中指出,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无所谓善恶美丑,作家的责任就是按照“自然”的现象如实去写。永井则在他的作品的跋文中,主张作家应该着力去刻画由“祖先遗传”带来的“动物性”。这一时期,作家们对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还只停留在对左拉的理论的介绍上。1906至191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最有影响的是美学家岛村抱月与文艺评论家长谷川天溪,还有片上天弦、相马御风、中村星湖、本间久雄等人;鼓吹自然主义,以长谷川最为热心,他的代表论文有《幻灭时代的艺术》、《排除逻辑的游戏》、《现实暴露之悲哀》等。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破理显实”和“觉醒者的悲哀”等口号。所谓“破理显实”,即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理想,客观主义地、按照事物原样子去写“真实”;所谓“觉醒者的悲哀”,即认为作家在“发现了毫无虚假的现实”之后,“其背后则是深刻悲哀的苦海”,并鼓吹“这种有增无减的背后的悲哀,才是真正现代文艺的生命”。岛村抱月在《代序·论人生观上的自然主义》一文中,从对一切道德、义务和理想表示绝对的怀疑出发,主张作家写自己来进行忏悔。他说:“摒弃一切虚伪,忘掉一切矫饰,痛切凝视你自己的现实,先是凝视,然后你就忏悔。”岛村抱月的这一主张,为日本文学中形成根深蒂固的“私小说”传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日本的自然主义作家在这种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种种消极因素。在题材上,他们从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实证主义那里接受了“只有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才是‘确实的’”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认为只有写自己才能保住文学的生命──真实。他们并从岛村那里接受了“自我忏悔”的主张,从而把写作范围限制在个人的,平庸的、琐细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创作方法上, 由于坚持“经验”、“感觉”,否认想象力在文学中的作用,甚至否认理性的作用,从而排斥概括、夸张等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他们强调生理遗传或性欲的作用,致力于描写在这种作用下的黑暗现实,并从“觉醒者的悲哀”的角度,将作品写得十分灰暗,充满了悲观与绝望的色彩。 但是,不能据此来概括日本自然主义作家的整个创作倾向,也不能据此全盘否定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作品。如岛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乡村教师》,都是采用典型化的方法而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和富于批判精神的作品。岛崎的《春》、《家》,山田的《生》、《妻》、《缘》,尽管在创作方法上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但仍有揭示现实、批判社会的一面。至于岛崎的《新生》和田山的《棉被》,则属于描写个人生活的所谓“忏悔文学”的作品。这说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本身具有错综复杂的因素。
外国文学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
外国文学(2)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全欧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流露和反映。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它成为了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由高尔基最早提出。
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真实而广阔的描绘了现实生活,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细节真实与典型化,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
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他的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他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代表作家是司汤达、狄更斯、果戈理、马克·吐温。
(2)宪章派文学:19世纪30、40年代宪章运动的高潮中,形成的一次初具规模的群众性文艺运动,涌现出一批工人诗人,他们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励人们投入斗争,是欧洲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代表作琼斯《未来之歌》。
(3)新人:19世纪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担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
如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
(4)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
自然派的特点是真是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
(5)人物再现法: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独特的表现手法。
即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作家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如《高老头》的拉斯蒂涅,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英国文学风尚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英国文化的影响
英国文学风尚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英国文化的影响英国文学是无疑是世界文学的一极。
从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布朗特到现代的J·K·罗琳和伊恩·麦克尤恩等,英国文学凭借其深刻、丰富、精湛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旨在探究英国文学风尚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英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古时期英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国文学主要表现为民族史诗、英雄传说等,最为著名的有《贝奥武夫》、《世界之树》、《西班牙的El Cid》等。
中古时期的英国文学主要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其中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主要表现为英雄传说和战争、荒野、宗教等题材,而基督教文化主要表现为圣经故事等宗教题材。
这些文学作品正如英国的历史一样具有多样性和震撼力,同时也在人民中不断发扬着文学的精髓,促进了英国文学的发展,并对现代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这个时期,英国文学的风格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莎士比亚被誉为这个时期最伟大的作品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突破了宗教的约束,主张讲述个人的生活、爱情和人性等观念,展现了作者心灵的感悟。
此时期代表性的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
三、近代时期近代时期的英国文学,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
其中,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作家的现实主义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底层生活,其作品普及的社会价值深远;而由作家乔伊斯引领的现代主义,则更多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命、人性、意识等方面的思考。
这些作品为英国积累了可贵的文学经验和清晰的文化形象,造就了英国文学现代化和现代文化的兴盛。
四、现代社会的英国文学从宏观的视角看,当今的英国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
在当代英国的文学创作中,从小说、散文、戏剧到诗歌,都能收获人们对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深刻精神体验。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英国浪漫主义内部思想精神复杂,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等等。
但英国的浪漫主义还是有着鲜明的英国气质,即“自然主义”。
1发展崛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给对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并对英国社会造成冲击(Feudalism vs Capitalism)。
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崛起,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先驱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是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和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Poems,chiefly in Scottish dialect》)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则憧憬理想的社会秩序,清新奔放,富有独创性。
流派然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Active Romanticism)和消极浪漫主义(Passive Romanticism)。
积极浪漫主义是进步的潮流,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它引导人们向前看;消极浪漫主义持温和态度,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反对现状,留恋过去,它引导人们往后看。
2特点英国诗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
表现在文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现:首先是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
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第三是明显的个人独立性,作家们都很有点个人癖性。
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
英国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又有着各自的一些特点: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坚持启蒙思想,表现出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进步思想。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概述
•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 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An 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Garden)
a
25
主要湖面的秋景
a
26
a
27
丘(Kew)园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发展。
•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 丘园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 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 规则式台地花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a
46
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
• 该园位于亨利四世(1586-1610)的城堡周围, 1763年归吉拉丁侯爵(Marquis de Girardin)所 有。其特点为:
1.园主支持自然风景式园林。 2.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全园由大林苑、小林苑、
偏僻之地三部分组成。 3.水面中心有一著名的小岛。种植挺拔的白杨树,
• 位于伦敦附近,建成在18世纪下半叶,至 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布朗设计。总体 格局是自然风景式。
• 中心由两个湖组成,岸边种有合适沼泽地 生长的柏树,高直挺拔,并配有其它多种 花木,具有植物园的特色。
• 1900年前后,该园又进行了第二次修建。
• 该园是由规则式转向自然风景式阶段的一 个好实例。
a
11
英国风景园介绍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波及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尊重王权,崇尚理性。
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明确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人物塑造类型化。
以法国的拉辛、高乃依、莫里哀为代表。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惯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喜好。
以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歌德、席勒和英国的拜伦、雪莱为代表。
3、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的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里、托尔斯泰为代表。
4、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
后期象征主义以英国的艾略特为代表。
aestheticism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中几种主义的名词解释
英国文学中几种主义的名词解释如下:
1、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
2、自然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3、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4、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文学特征
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人们一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
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热爱自然、讴歌自然是浪漫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
但浪漫主义内容广博、思想复杂,它只是一种文学思潮,而不是一个狭隘的相同麾纛的派别。
浪漫主义素来有消极、积极或曰反动与革命之分,但本文不使用这些有失偏颇的字眼。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浪漫主义确实有至少两种派别,它们在政治主张、人生哲学、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英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
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
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
下面,单就这两派的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和拜伦为主要代表)作些比较。
华兹华斯和拜伦都是英国人,相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共同特质,且互相影响。
“对英国的气质追本溯源,它们全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的本源上,即生气勃勃的自然主义。
”1英国的这种自然主义首先表现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诗人们以高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以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青年时代的拜伦身边可说是有一座完整的动物园。
再就是,个人的独立性是英国人的突出特质。
“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
”2诗人们都崇尚自由,向往自在的生活。
但就是这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自然主义,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华兹华斯是一类特性的代表,拜伦则是另一类典型。
就生活经历、描写对象而言,他们的诗风具有明显的不同。
华兹华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别人赠送的财富,继承了家里的一份遗产,做着一份闲差,终生养尊处优,八十周岁寿终正寝。
从这样恬静从容、无忧无虑的经历中找不出任何一类引起激情的机缘。
华兹华斯曾经谈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
Ode 颂诗A complex and often lengthen lyric poem, written in a dignified formal style on some lofty or serious subject. Odes are often written for a special occasion, to honor a person or a season or to commemorate an event.Ottava Rima八行体诗A form of eight line stanza. The rhyme sheme is abababcc. Don Juan by George Gordon, Lord Bryon is written in Ottava Rima.Oxymoron 矛盾修饰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mbines opposite or contradictory ideas or terms. An oxymoron suggests a paradox, but it does so very briefly, usually in two or three words, such “living death”“dear emery”“sweet sorrow”Paradox 似是而非的隽语A statement that reveals a kind of truth, although it seems at first to be self contradictory and untrue.Pastoral田园诗,牧歌A type of poem that deals in an idealized way with shepherds and rustic life.Pathos哀婉The quality in a work of literature or art that arouses the reader’s feelings of pity, sorrow or compassion for a character.Psalm 赞美诗,圣歌A song or lyric poem in praise of God. The term usually refers to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 sacred lyrics in the Book of Psalms in the Bible.Pun 双关The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o suggest two or more meanings at the same time. Puns are generously humorous.Realism现实主义The attempt in literature and art to represent life as it really is, without sentimentalizing or idealizing it. Realistic writing often depicts the everyday life and speech of ordinary people.Romanticism 浪漫主义A literary movement of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Romantic literature generally exhibits some of these six characteristics 1/a profound love o fnature 2/a focus on the self and the individual 3/a fascination with the supernatural, thee mysterious, the gothic 4/a yearning for the picturesque and the exotic 5/a deep-rooted idealism 6/a passionate nationalism or love of country.Satire 讽刺A kind of writing that holds up to ridicule or contempt the weaknesses and wrongdoings of individuals, groups, institutions, or humanity in general. The aim is to set a moral standard for society, and they attempt to persuade the reader to see their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force of laughter. Swift’ Gulliver’ Travels is the best satirical work.Stanza诗节A group of lines which are set off and form a division in a poem.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流The style of writing that attempts to imitate the natural flow of a character’s thoughts, feelings, reflections, memories, and mental images as the character experiences them.Symbolism象征主义A writing technique of using symbols. To the symbolist poets, an emotion is indefinite and therefore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Symbolist poets tend to avoid any direct statement of meaning. Instead, they work through emotionally powerful symbols that suggest meaning and mood.Wit 机智A brilliance and quickness of perception combined with a cleverness of expression. Personification拟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something nonhuman is given human qualities. Naturalism 自然主义An extreme form of realism. Naturalistic writers usually depict the sordid side of life and show characters who are severely, if not hopelessly, limi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or heredity.Lost generation 迷惘的一代this term has used again and again to describe the people of the postwar years. When the first world war broke out, many young men volunteered to take part in “the war to end all wars” only to find that modern warfare was not as glorious or heroic as they thought it to be. Disillusioned and disgusted by the frivolous, greedy, and heedless way of life in America, they began to write and they wrote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the war. Among these young writers were the most prominent figur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华兹华斯之自然主义诗作探微
作者: 赵琼
作者机构: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95-9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2期
主题词: 华兹华斯 自然主义 诗作 精神家园 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 人生经历 大自然
摘要: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奠基人和最高成就者,其毕生诗作都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精神家园,他深信回归自然,就是回归人类心灵的家园。
本文通过解析华兹华斯的自然主义诗作,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华兹华斯的人生经历,探究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及对其自然主义诗作风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巧合性、偶然性情节的运用
苔丝的不幸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偶然事件导致的结 果。 德伯家世的莫名其妙地被发现,没想到,这样一个偶 然的事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老马被撞而死-苔丝受 辱。信件碰巧塞在地毯之下-苔丝被弃。靴子事件-苔 丝失去勇气。甚至苔丝在祭坛上被捕,也可看作是作者 有意设计的巧合事件。 所有这些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由现实生活中,一系 列不大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造成的。
我们眼中的苔丝
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牺牲精神 和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 苔丝的并非“不道德的女人”,她的遭遇是多重因素 造成的,说她不道德并不客观。 环境
布蕾谷 ↓ 纯瑞脊 ↓ 塔布篱 ↓ 棱窟槐 ↓ ↓ 被弃妇 ↓ 雇工 ↓ 杀人犯
多重因素
C、路的独特象征
在小说中,贯穿情节结构的路的描写,可以说是哈代独家所有。它形成 了小说主题的形象内涵,象征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记录了主人公一生的 种种遭遇和对人生的不断探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开端在路上:《苔丝》的开端,小贩德北走在往马勒村去的路上。然后 是五月节的乡村舞蹈。电影把五月节乡村舞蹈提前,德北随后上场,把故事 集中在苔丝身上。 情节发展在路上:苔丝的所有经历都发生在路上。在路上去认亲,在路 上去牛奶场,在路上谈恋爱,在路上结婚被抛弃,在路上流浪,在路上逃亡。 形成文字电影的跟镜头,在运动中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 结尾在路上:《苔丝》的结尾是克莱和丽莎手拉着手往山路走去。电影 结束在苔丝被捕,更加集中和精练。突出苔丝的命运与路的联系。
③命运悲剧
哈代的哲学观深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内在意志力, 这种意志力就是神,或称命运,它弥漫于整个宇宙,主宰着人的命运,把人生变 成了一系列的不幸和绝望。苔丝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哈代用了很多细节表明了 这一点。 苔丝出生于马洛特(Marlott即Mar(毁坏)和Lot(命运),祖先是佩根· 德伯维尔 (Pagan异教徒),其悲剧命运与生俱来,注定悲惨;苔丝离家到纯瑞脊至被捕 那一天皆为6月1日;老马的血-苔丝的血-亚雷的血:预示悲剧的必然性;苔丝 与克莱相爱后,奶牛场的牛奶产量减少,他们离开后又恢复正常;结婚时公鸡下 午三次打鸣等等。苔丝的最终毁灭正是由于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主义在英国
1、英国的自然主义的整体概况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英国传播,一直持续到20年代。 尽管自然主义的发展在英国的传播一直受到自然主义的英 国政府的干预,既没有形成流派也没有成立团体,但是自然主 义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左拉等自然主义的作品译介到英国,引起了关于自 然主义的争论;其次,受自然主义的影响,英国出现了几个值 得注意的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和风格的作家,如哈代、毛姆、乔 治· 吉辛等。 总之,英国的自然文学是世界自然主义文学发展中不可或 缺的“支流”。
3、作家作品 托马斯· 哈代
“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 的悲剧大师” ——伍尔芙
“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 ——韦伯
一、生平及创作 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 是在故乡——英国多塞 特郡农村度过,乡村生 活成为他作品的主要内 容。
(一)多赛特郡的少年时光(1840——1862) 1、1840年哈代出生在位于英国西南部的 多赛特郡的一户普通人家。哈代身为石匠 的父亲和母亲都十分重视对哈代的教育, 为哈代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2、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 当学徒,主要从事教堂修复。
总之,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是性格与命运悲剧。
(三)艺术特色
1、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A、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意义。 万物的枯荣都与人的命运相对照,都富于象征意味。 春——苔丝纯洁如雪,朝气蓬勃。 秋——受污辱,回到家乡。 夏——与克莱萌生爱情。 冬——苔丝结婚后被遗弃,四处流浪。 时空变换与人物命运结合,交替排列,“之”字形转换,象征人物命运之颠 簸,烘托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B、时间的循环性揭示人物命运的每况愈下,走向悲剧。 《苔丝》两个除夕:某年除夕(12月31日)苔丝结婚被克莱遗弃,第二年除 夕(12月30日)苔丝重新落入亚雷的魔掌。 人物命运在循环的时间中每况愈下,走向悲剧的结局。它表现了作者的巧妙 构思,同时也表露出一种宿命的色彩。主人公被一种不可知的冥冥力量支配 着,阴差阳错地总是在循环的时间中改变着命运,流露出世事循环,劫数难 逃的宿命思想。 这种宿命思想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的思索而又找不到答案的反映, 表现出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悲观情绪。
绝对贫穷 金钱、暴力、宗教 虚伪的道德 残酷的剥削 不平等的法律
(二)苔丝的悲剧探因
①社会悲剧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维多利亚时代处在转型中的社会、传统的道德、伪善 的宗教和虚伪的法律造成的。 A、资本主义工业对小农经济的冲击,使千家万户的农民破产,苔丝家 是其中之一。家庭贫困是苔丝悲剧的经济根源。 B、苔丝是世俗道德的牺牲品,表现为“贞洁”观念。 苔丝的母亲:“有了那种关系,无论哪个妇女都会让他娶了她的。” 克莱虽然在行动上脱离了本阶级,但在思想上、精神上依然无法割断同 旧思想的联系。 C、资本主义不合理的法律让恶人逍遥法外,让受害者受到摧残。苔丝 的悲剧是对资本主义法律的有力控诉。 D、虚伪的宗教既给苔丝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又成为恶人欺压苔丝的 工具。
(一)关于“一个纯洁的女人”的争论
哈代称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并以此为小说的副标题。小说写道: “她被动地所破坏了的只是人类所接受的社会法律,而不是她四围的环境所 认识的法律;她在她四围的环境中间也不是她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不伦不类。”
1891年小说出版后,资产阶级的卫道士们大肆攻击作家本人,说把这样一个 “不道德的女人”作为赞美和同情的对象太不像话。1892年《评论季刊》杂 志:“哈代先生以一种令人极为反感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极为反感的故 事。”
(二)前往伦敦(1862——1867)
1、1862遵从父命前往伦敦学习建筑,与此同时 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 2、1865年年仅25岁地哈代开始以诗歌形式进行 文学创作,但无缘发表。
(三)返回故乡(1867——1928)
1、1867年哈代因健康问题返回故乡,正式 开始从事他所钟爱的文学事业
2、1867——1868完成第一部小说《穷 人与贵妇》,但未能出版 3、1871首次公开发表小说《计出无奈》 1872年与1873年哈代接连发表了《绿林荫下》 和《一双湛蓝的眼睛》,开始了以威塞克斯为 背景的一系列乡土小说的写作
4、1874年发表成名作《远离尘嚣》 5、1878年发表一些评论家眼中他最出色的作品 《还乡》 6、发表《卡斯特桥市长》,这是哈代唯一一部 不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 7、1891年发表的《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艺术 人生中的最高成就。 8、1896年发表小说《无名的裘德》,受到猛烈 抨击而发誓不再写小说。 9、全心全意创作诗歌,发表了《威塞克斯诗集》 、《今夕诗篇》等八个诗集以及长篇史诗剧 《列王》和《康沃尔王后的著名悲剧》
2、关于自然主义作家作品 的归属问题
到底哪些作家作品应该归入自然主义,不同的学者对自然主义作 家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较为赞同的版本: 哈代是具有最强烈色彩的作家; 乔治· 吉辛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成分; 贝内特在人生观念和创作方法上表现出自然主义倾向; 毛姆在创作上更接近法国自然主义传统…… ---- 侯伟瑞《英国文学通史》
②性格悲剧
A、性格即命运。苔丝生性清高,却要忍辱负重,屈从他人;她渴望幸福,却又自 我谴责,在爱情面前踯躅徘徊;既抱怨命运不公,又默默忍受不幸;一向温顺怯 弱,绝望中又举起复仇的匕首,其性格中的矛盾最终导致她悲剧性的命运。 B、苔丝视爱情超过整个生命:“我绝对服从你,就像是你可怜的奴隶,哪怕你叫 我躺下来死,我也会死的。”“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是不做你的妻子,哪怕 做你的奴仆,我也心甘情愿,我也满心欢喜。” 拜伦:“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 在。”
哈代艺术创作的总结
哈代一生大多数时光都在故乡多赛特度过, 他的创作也同多赛特紧密联系在一起。哈 代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尽笔墨描绘家乡的美 景,讴歌自然纯朴的农村社会,对于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村的破坏既感到深恶痛 绝又无能为力、悲观失望。总之哈代是一 位悲戚而又刚毅的艺术家。
创作成就
哈代从186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到1925年完成最后一 部诗集的60年间,共写作了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 说44篇,诗集8部,诗剧2部,论文20余篇。 哈代晚年获得极高的荣誉,获得爱伯丁、剑桥、牛 津、安德瑞斯、伯里斯陶5所大学文学博士名誉学位。 1909年任作协主席,1910年获文学奖章。
二、《德伯家的苔丝》 ---一个纯洁的女人
主要人物: 苔丝·德伯(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安吉尔的妻子 亚雷· 德伯(Alec d‘Urberville):富商之子,买德伯的姓,追求玩弄苔丝 安吉尔· 克莱(Angel Clare):苔丝的丈夫,新婚之夜抛弃苔丝,而后回心 转意。 故事情节: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的家庭,父亲约翰·德比被人告知是古代贵族德 伯的后代,让女儿去攀亲戚,苔丝去了以后“表哥”亚雷诱奸,怀孕回家, 孩子生下后夭折。几年后,苔丝离家来到陶勃赛乳牛场干活,与牧师之子 安吉尔恋爱并订婚。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不幸之事向丈夫坦白,克莱不 能原谅她。两人分居,克莱去巴西发展他的事业,苔丝仍在一些农场打工 糊口。后她再次与已经披上牧师袍的亚雷相遇。亚雷纠缠苔丝,因父亲病 故她要养家,被迫与亚雷同居。不久,安吉尔从巴西回国,找到妻子并道 歉。苔丝认为是亚雷· 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莱,又一次毁掉了她的幸 福,她懊恼和愤怒到了极点,杀死了亚雷。与安吉尔一起度过幸福的五天 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