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做法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特点、建设原则及部分地区经验做法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点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1、规模不等。
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
新型农村社区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既有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有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套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要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搞一刀切。
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逐步动起来。
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 主要做法及成效
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作为其中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先进的做法和丰硕的成效,带动更多的农村地区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一、项目背景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战略性举措,旨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的背景是国家对农村振兴战略的深入部署,通过示范村建设,引导和带动更广泛地区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举措。
二、主要做法1.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为示范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之一。
示范村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产业扶持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通过产业扶持,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项目对农村产业进行了全面升级,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4.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示范村建设项目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三、成效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另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农村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的发展显现出了生机与活力。
四、个人观点在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生态环境治理等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思路
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思路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走上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需要我们拥抱新思维、开拓新模式。
本文将探讨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村产业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发展,但传统的农业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创新农村产业成为必然选择。
通过引进高效、科技含量高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收益,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农村电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样,农村社区可以通过电商的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可以通过成立农村电商合作社,建立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搭建桥梁,打通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直接通道。
三、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社区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这为农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形式,吸引更多游客到农村观光游玩,提高农民收入。
四、加强教育培训农村社区的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的社会发展。
为了创新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
可以通过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改善基础设施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为了创新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电网等。
通过引入新技术,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加强农村治理农村社区的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
为了创新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治理,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成立村民委员会、设立社区共治机构等方式,加强农村社区的治理工作,增强居民的自治意识。
七、引入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而社会组织具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资源。
(2020年编辑)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特点、建设原则及部分地区经验做法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点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1、规模不等。
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
新型农村社区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既有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有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套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要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搞一刀切。
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逐步动起来。
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示范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示范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示范方案。
一、背景分析农村社区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承担着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协商治理等职能。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社区在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二、目标设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示范方案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的组织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组织机制调整通过优化农村社区的组织机制,建立有效的决策制度和权益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确保居民参与决策的权利。
其次,建立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综合协调社区事务。
再次,注重培养农村社区干部队伍,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能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居民生产生活的条件。
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满足居民的出行和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提供更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高效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充分满足居民需求。
包括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中提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
鼓励农村社区与行政村、乡镇政府、社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供社区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
六、产业发展支持重视农村社区的产业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通过加强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培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鼓励居民发展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七、环境保护与美化注重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和美化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行分类垃圾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经验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经验近年来,该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因地制宜推进“五个振兴”,进行了一系列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
做法一:智慧农业破致富之“困”,让产业找得到效益。
脐橙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但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让群众有收入但难致富。
近年来,该镇利用互联网思维、产业链模式,坚持“准确发展、精心管护、精深加工、精品营销”理念,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增收、农民致富。
一是管理智慧化。
引进智慧脐橙管理系统作用于种植环节,具备数据采集、农事管理、病虫害预警等功能,能够实时进行农事记录和分析,全角度呈现脐橙的生长和管理过程。
同时在村建立起一座肥料微工厂,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电子管控,初步建立了以标准体系、评价体系、预警体系和科学指导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极大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
二是营销网络化。
建立乡村电商体系,实施“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网店+”“夯基固本”三大工程,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制度”,村(社区)设立农村电商服务店,打造1家京东村级服务店,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定期组织企业、脐橙大户参加电商培训50余期,培训人次2000余人,全镇电商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2018年网销脐橙超过6000吨,网销收入达到4000余万元。
三是服务在线化。
引进脐橙“经纪人”,实施电商延伸服务,打造产品、质量、溯源、销售、物流、信用“六位一体”的电商生态体系,发展壮大电商龙头合作社,依托绿色果园,布局摄像头、传感器,培训直播人员70余人,打造1个网红脐橙直播间,建设1个脐橙直播基地,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溯源查询,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
做法二:集体经济补发展之“弱”,让村社找得到出路。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镇借助脱贫攻坚重大机遇,积极探索“村级有组织、集体有产业、村民有收益”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镇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产业覆盖贫困户,利益联结贫困户。
新型农村社区实施方案
新型农村社区实施方案新型农村社区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逐渐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传统的农村社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现象,与现代社区的要求相距甚远。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新型农村社区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 提高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确保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
- 加强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 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 原则:- 统筹规划: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整体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 公民参与:充分调动居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社区自治和共建共享。
- 差异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1. 供水:完善农村社区供水设施,加大水源保护力度,提高供水质量。
2. 供电:提升农村社区供电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鼓励发展清洁能源。
3. 通讯:加强农村社区通讯网络建设,提供快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
4. 道路交通:改善农村社区道路交通状况,修建、扩建交通要道,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5. 环境卫生:加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四、公共服务提升1. 教育服务:修建新型农村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2. 医疗服务:建设农村社区卫生院,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3. 养老服务: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
4. 文化娱乐:举办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居民生活改善1. 房屋改造:推动农村房屋改造,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创新农村自治 先进做法
创新农村自治先进做法农村自治是指农村社区在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参与农村发展和管理的过程。
创新农村自治是指在传统农村自治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提升农村自治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农村自治的先进做法。
一、引领农村合作社发展合作社是农村自治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可以让农民自主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田和生产活动。
著名的先进做法是中国的家庭农场,它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以家庭为单位,通过规模化经营、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实现高效生产和增收。
这种模式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推动数字农村发展数字农村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先进做法之一是智慧农村建设,在智慧农村中,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天气预报、市场行情等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
此外,数字农村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和品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三、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农村自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社区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组织、培养志愿者队伍、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可以提升农村社区自治的能力。
先进做法之一是实施农村社区振兴计划,通过改善和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还可以发展社区经济,培育土特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四、推广农民合作社法人化农民合作社法人化是指将农民合作社纳入法人治理体系,让合作社拥有独立的经济实体地位和行政管理权限。
先进做法之一是山西省晋中市推行的“菜奶网”农民合作社法人化改革,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联盟,推动农民合作社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益。
创新农村自治的先进做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为创新农村自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农民应积极参与农村自治的过程,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和创造力。
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一、社区定位与目标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为了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制定了以下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二、文化建设1. 文化氛围营造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展览等形式,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文化氛围。
文化节庆、文艺演出等活动将定期举办,鼓励居民参与,增进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动。
2. 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丰富居民休闲娱乐的选择。
同时,引导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培养艺术素养和文化品味。
三、环境建设1. 美化社区环境通过植树绿化、道路整治等措施,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度。
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提倡垃圾分类,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
2. 建设生态社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鼓励居民种植绿色植物,推广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出行,建设绿色、健康的社区。
四、社区治理1. 加强基层自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程度。
开展居民议事会、居民自治代表选举等活动,培养居民自治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2. 依法治理社区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安全防范,完善社区公共安全设施,确保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五、社区服务1. 健康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推广健康知识,开展健康讲座、体检等活动,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
2. 教育服务改善教育设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学习需求。
积极支持居民办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社区经济1. 培育新兴产业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鼓励居民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政策支持,促进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
2. 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根据社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等,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企业,打造社区特色品牌,提升社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七、信息化建设1. 构建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社区智慧管理平台,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提供居民需求查询、社区公告发布、服务预约等便捷服务。
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案例与经验总结
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案例与经验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村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为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我国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案例,并总结了这些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一、改善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案例之一是改善基础设施。
比如,在山西省某村,村民们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一条道路,连接了村庄和县城。
道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二、培育农业产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培育农业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
江苏省某村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并建立了品牌形象。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创新。
例如,在浙江省某村,村民们利用村庄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乡村旅游业。
通过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四、建设农村文化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某村通过建设农村图书馆和文化广场,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也增进了乡邻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五、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湖南省某村通过政府资助和自筹资金,对农民住房进行了重新修缮,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案例中,天津市某乡村通过政府的支持,建设了一所现代化的小学。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提高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增加了他们上升通道。
七、促进农民就业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之一。
广东省某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农村社区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导致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然而,在城市中的生活已经让人们感到喧嚣和疲惫,一些人开始想方设法寻找一个更加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时,农村社区成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选项。
但是,农村社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一些特殊的建设方案来保证它的成功。
本文将讨论一些重要的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1. 优化社区规划农村社区的规划应该尽可能地与城市社区的规划保持一致。
这一点包括了规划地块和住宅的位置,道路和交通系统的建设等。
另外,为了让人们在社区内拥有一个愉快的生活,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也必须得到优化。
这些设施和服务包括了水电供应、交通和运输、医疗等等,都必须做到最好。
2. 加强居民参与和自治农村社区是由一些人组成的,他们拥有不同的意见和生活方式。
因此,社区的建设方案必须让社区内的居民有更多的参与和自治权。
社区内的民主程序必须得到加强,居民必须得到更多的决策权,同时,社区内的管理和运作也必须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3. 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社区的建设方案也必须要考虑农业发展的问题。
虽然农村社区比城市更像是一个农业区域,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农业并不像其他形式的产业那样出色。
要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水和电的供应、可靠的供货网络、高质量的农产品产出等等。
同时,还应当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和创新的思想。
4. 安排居住和家庭保障当在农村社区建设住宅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特别的问题。
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数没有房产证明,因此,建筑应该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并且应该容易地获得必需的许可证。
另外,一些特别的家庭保障措施也应该考虑。
这些包括规划社区内的儿童活动和文化设施,保障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等等。
结论农村社区建设方案需要注意到许多重要的方面。
社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同时,社区内的民主程序和自治权也必须得到加强。
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农业的发展,安排居住和家庭保障。
乡村振兴典型做法介绍材料
乡村振兴典型做法介绍材料乡村振兴是中国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典型的做法。
以下是介绍这些做法的材料:一、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之一,通过培育和发展农田资源优势,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比如,农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如猪养殖、土鸡养殖等;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措施。
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通达性和生产生活便利性。
此外,还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
三、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投入。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小额信用担保服务。
同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和便利。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中国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耕地流转权和土地所有权分开,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市场化。
这一改革激发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
五、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作用。
建立健全农村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人才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需要一支专业化、熟悉现代农业、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政府加大对乡村人才培训、引进和培育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创新人才项目、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等措施,吸引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投身农村发展。
七、农民就业创业支持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组织职业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就业技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典型的做法包括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农民就业创业支持等。
(精选)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特点、建设原则及部分地区经验做法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点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1、规模不等。
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
新型农村社区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既有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有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套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在基础和条件上,要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搞一刀切。
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逐步动起来。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地方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样本。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价值,以期给读者带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
1. 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一个好经验和好做法是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
在一些示范区,农村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不仅有农业生产,还有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推进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民主另一个好经验和好做法是推进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民主。
一些示范区通过建立有效的村务监督机制,推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种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增强了整个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一些示范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他们通过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绿色农业模式,有效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好的经验和做法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
在一些示范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这种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城市人口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结回顾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涵盖了产业发展、民主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全面、深入和灵活的发展理念。
这些经验和做法的背后,是对当地资源、民生需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值得其他地方认真借鉴和学习。
乡村振兴中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乡村振兴中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
新农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以其独特的模式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成为成功案例。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以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经济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命脉,而发展特色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以福建省福鼎市为例,该地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发展了闽菜和鼎泰丰鸡饭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农民通过种植特色农产品,不仅实现了增收,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江苏省东台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了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该地还在农村建设中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儿童活动中心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三、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强经济活力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乡村经济体系。
浙江省富阳市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等,有效实现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村产业方面,该地大力发展了有机农产品和生态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过渡,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培育乡村文化,传承乡土之美乡村文化是农村的独特之处,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丰富了农村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滋养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云南省丽江市以古城丽江为核心,建设了一系列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丽江还加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保留了独特的乡村文化。
五、推进乡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积极推进乡村教育,改善了农村的学校条件,并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培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模式一市场运作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
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
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外地不少地方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许昌市鄢陵县明义社区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就是利用生态优势,将社区二期开发节约出的990亩土地中拿出300亩,用于旅游业发展,从而解决了部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该社区的幼儿园、超市、商业街等一切用作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也都采取企业运作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
模式二政府主导型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所谓BT模式,是指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
所谓BOT模式,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它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企业参与型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
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策研究——以山东胶南市为例
不 一 还 多 设施 , 为社 区居 民提 供 比较 完 善 的 社 区 服 务 。 这 种 模 式 的 的 新 型 载 体 。调 查 发 现 , 管 是 “ 村 一 社 区 ” 是 “ 村 一 还 合 , 主 要 优 点 是 村 民 集 中居 住 , 活 环 境 大 为 改 善 , 村 公 共 服 社 区” 是 “ 村 并 居 ” 农 村 社 区 建 设 都 注 重 了基 层 党 组 织 生 农 特 务 资 源 相 对 集 中 , 务 平 台 比 较 完 善 , 民 享 受 的 便 民 服 务 作 用 的 发 挥 , 别 是 农 村 社 区 中 基 层 党 组 织 体 系 的 重 新 构 服 村 基 组 有 形 式 多 样 。 这 种 模 式 目前 看 面 临 的 突 出 问 题 是 : 有 形 成 建 , 层 党 组 织 活 动 方 式 、 织 方 式 的 不 断 创 新 , 效 破 解 没
2 1 年第 1 期 02 9
中心 村 融 合 聚 集 , 区 居 民 在 这 种 新 型 社 区 中获 取 了 比 原 2 2 农 村 新 型 社 区 建 设 可 采 用 八 种 模 式 社 . 有 行 政 村 更 多 、 便 捷 的 服 务 。特 别 是 “ 山 文 苑 社 区 ” 更 珠 的 示范效应 已经 非 常 明 显 。文化 和善 、 益 和谐 、 际和 睦 、 利 人
安 、 住环境 等公共 服务资 源的优化配置 。 居
( ) 村 新 型 社 区 已 经 成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目标 取 3农 向 。农 村 社 区 是 一 个 新 的 农 村 社 会 生 活 共 同 体 。 建 立 初 模 式 的 新 型 社 区 的 建 立 , 民 看 到 了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美 好 前 农 景 。推 行 农 村 社 区 化 服 务 , 有 效 促 进 了 乡 风 文 明 , 加 快 既 又 了 社 区 中 心 村 的 发 展 壮 大 , 断 吸 引 周 边 村 的 群 众 向 社 区 不
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成功案例
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成功案例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新农村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
在众多示范村中,广东省某村通过全面改革创新和科学规划,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成为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该村成功的经验和启示。
1. 村容村貌的改善首先,该村通过改善村容村貌,使得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他们整修了公共建筑物,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村道和步行街,并加强了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该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受到村民的幸福感和乡愁情怀。
2.农业发展的多元化其次,该村实现了农业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并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厂,加工农产品为村民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这样的发展策略使得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提升了收入水平。
3. 村级组织的建设在该村发展过程中,村级组织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让村民参与到村庄的管理和发展中,真正实现村民的主体地位。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
4. 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村注重教育,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倡导全民教育。
他们修建了新的学校,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吸引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前来教学。
通过这些措施,改善了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 就业机会的增加在该村,农民不再仅仅通过务农来维持生计。
通过村庄的规划和政策的支持,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
例如在村里建立起农产品加工厂,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来此工作,为农民提供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新途径。
6.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该村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义乌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细则(五篇范例)
义乌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细则(五篇范例)第一篇:义乌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细则义乌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城乡新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集约节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义乌市城乡新社区建设实施办法】【义发{2009}84号文件】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村农村新社区建设,在城西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由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本村农村新社区建设有高层水平套房、垂直房两种模式,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批次的安排由领导小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用地面积、拆迁户的数量、被拆迁的占地面积、安置用地面积以及住房困难户等情况、制定具体分期实施方案。
第三条本村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及义乌市建设局批准的村庄规划为准。
第四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做好有关政策法规及桥头村新社区建设实施细则的宣传解释:做好新农村建设拆迁户原有房屋占地面积、在册人口、分家立户、独生之女、婚嫁等情况的调查与核实;与拆迁户签订合同,接受安置房屋用地申请并对申请户进行资格审查,收集各种报批资料及拟定报批方案;配合土管部门确权和土地报批;协调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工程报批。
建设工程定点放样。
统一为拆迁户进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申报登记发证;负责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及规划的监督管理;高层公寓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
第五条本村庄范围内的道路、村集体公房占用土地及空闲地属集体所有,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旧房拆除腾出的土地使用权由村集体收回。
第六条拆迁房屋土地使用权的确认1.拆迁房屋土地使用权面积确认按其房屋的【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上的建筑占地面积计算,两证不一致的,以【土地使用权证】为准。
2.未发放两证的合法房屋,由农户提供有效依据,发证部门予以丈量审核确认。
3.未经乡、镇及以上政府批准所建的违章、违法建筑和临时建筑一律不予土地及其他任何补偿,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条件拆除。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农村建设也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新型乡村社区建设。
本文将探讨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一种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
二、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是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通过组织居民自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三、倡导社区共建共治除了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外,还需倡导社区共建共治的理念。
通过鼓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管理和问题解决,促进社区自治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
加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
五、推动多元化发展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要推动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促进职业教育、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应推行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采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需求,提供便利和保障。
八、推进农民素质提升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要推进农民素质的提升。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
九、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通过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垃圾分类治理等措施,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十、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乡村社区建设模式,是要在加强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基础上,倡导社区共建共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化发展,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以此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解决途径一、困难群众安置问题山东省规定,对自己建房有一定困难的农户,实行民建公助,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对没有能力进行危房改造的特困群众,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采取利用空闲房、修缮现有房、提供周转房等办法予以安置。
淄博市的困难群众建房享受无息贷款;平原县恩城镇制定了“困难户有多少钱享多少房权”的政策,特困户免费提供住房,楼房所有权归集体;汶上县杨店乡每个社区都规划建设了“零租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无偿提供给特困户、孤寡老人和年龄大的双女户使用,集体所有、流动管理,每个社区按10%左右掌握。
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问题该省集体经济基础好、行动早的城中村和城边村,大部分由村里自己建,如青岛市城阳区后田社区和北后楼社区。
就绝大多数农村社区来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由政府来投入,简单地说就是“楼上农民负责,楼外政府负责”。
三、社区维护运转费用承担问题社区服务中心是保证社区正常运转的核心机构,其投入主体是政府,维护和运转也由政府承担。
青岛市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设置了商业设施,其受益全部用于社区维护和运转。
同时,合村并居节省出的土地复垦后,或租赁给种养大户,或发展二三产业,形成的收入中部分用于社区运转。
另外,各地政府在合村并居后,将社区运转费用全部或者部分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四、土地被占用问题新型农村社区要合并多个甚至十几个村庄,中心村的土地必然会被占用,但周边村拆迁复垦后增加的耕地远多于被占土地,将来由社区统筹安排,一般不会产生失地农民。
如兖州市新兖镇东稻营村并入金村社区,占用金村80亩地,村里已确定将原村址土地复垦后等额还给金村。
济宁市开发区通过两套住房的方式(一套自己住一套租赁)保障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烟台市莱山区还用土地收益为所有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汶上县南站镇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解决了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1.6万劳动力就业。
五、迁村并点后农民种地问题齐河县南北社区并点之初,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晏城银合粮食合作社”,每亩每年基本分红900 元,入股农民再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到合作社劳动,每人每天30元工资。
同时,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生产效率,如兖州市有良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亩地每年用工只有7天,其他的全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帮着做了,耕地离家稍远也无多大负担。
六、节省出的土地经营问题合村并居节省出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一部分用于发展特色农业,一部分用于二三产业开发、租赁。
单县高韦镇大徐庄村建成社区后,节约出土地860亩,复垦后用于葡萄园建设,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并居农民还可以到葡萄园工作。
兖州市新兖镇牛楼村准备将节省出的600 亩地当做股份,与企业接洽合作上大项目,将来全体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
济宁市开发区人均预留一分地,由村居集体统一建设工业园对外租赁,增加集体积累,保证居民福利。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做法新乡市:(一)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引领,推动社区协调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文化传承、注重风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坚持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将农民建房纳入城镇体系加以规划引导。
对所辖区域内整合的村镇体系进行统一规划,从县城中心城区、产业聚集区、重点乡镇、新型住宅社区一直到村组,城乡统筹体系一次规划到位,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
县城规划区域内,新社区建设以多层建筑为主;以自然村合并为主建设的新社区,以连体双层楼房为主。
户型建设控制面积为180平方米,最大250平方米。
社区住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类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有序推进,走“群众自建、集体统建、招商建设和社会援建”四条路径,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六种建设模式。
(二)以产业集聚区为支撑,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集约发展、注重生态、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30个产业集聚区,其中28个分布在县城和乡镇。
目前,新乡市产业聚集区已经入驻企业1600多家,形成了起重、制冷、纺织、医疗器材等七大产业集群,辐射了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1/3的行政村和100多万农村人口,全市11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总数50%,在产业聚集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42万。
(三)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前提,不断提升社区功能。
新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住房通电、通水、通气等,以政府投入为主。
从2008年开始,新乡市财政每年专门列支1亿元,各县(市、区)根据各自财力分别列支3000-5000万元。
同时,新乡市合理调控整合各部门资源,在上级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交通、农业、卫生、扶贫、文化教育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主要用于社区道路、绿化、供排水、文化大院、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和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四)以集约利用土地为手段,破解建设用地难题。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土地,尽量使用劣地,严格保护耕地。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方式补充耕地,实现土地的占补平衡。
把旧宅拆除和复垦整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入住一户、拆除一户、复垦整理一户。
充分利用土地周转指标,引导和规范新型农村社区按照规划实施,加强拆旧建新引导,凡是农民到社区建房,要与村委会签订缴回老宅基地使用权协议,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腾出老宅基地,保证建新拆旧同步进行,通过做好土地的整理、复垦、开发来补充耕地,最终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和集约、节约土地利用的目的。
(五)以资源整合利用为保障,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做到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
每年专门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贴息贷款等。
如,延津县在社区建设前期,县财政为每个社区补助15万元规划费和50万元启动资金;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农民自建为主,为满足群众建房的不同需要,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建筑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符合绝大多数农户的建房实际。
对于部分缺少建房资金的农户,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对符合条件的建房户每户提供3-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支持。
新乡县为鼓励农民到新村建房,政府提供7种图纸供农民选择,每户补贴10吨水泥,帮助协调贷款3-5万元,并贴息3年。
(六)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为重点,激活农村发展动力。
新乡市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宅基地管理、农村金融等方面制定出台了55个配套文件,基本实现城乡发展规划、户籍、行政便民服务、公交、劳动就业、路网等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党总支,由乡镇派驻一名副科级领导担任总支书记,原行政村支部书记任委员,具体负责社区管理事宜;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与原村民自治组织并行,原有行政村的土地、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暂不改变,条件成熟后,由被整合的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协商解决。
社区新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社区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并逐步探索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村民,村民凭资产证明取得收益。
桐乡市濮院镇:1、实行基础设施补助。
明确排屋、标准厂房的建设资金由农户自筹,生活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费每户约4万元,由镇政府统一支付。
涉及土地征用、拆迁的,按政策规定补偿。
2、统一规划和建造标准。
一是对生活小区的容积率、房屋间距、层高、外观设计及基础设施、共用房屋配套等作出统一规划。
二是明确排屋为二层加跃层,严格规定每户的生活用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生活用房每户占地84㎡,建筑面积约为250㎡。
节约的土地以股份制的形式集中统一建造标准厂房。
3、实行农民自主管理。
一是成立安置管理组织。
由置换户选举和推荐产生置换户代表,名额1人/10户,成立安置管理小组。
二是明确管理职责。
安置管理小组全程参与项目的招标、资金筹措和排屋、标准厂房建设的质量监督,并对股份到户的标准厂房实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
平阴县孝直镇采取三种方法吸引农村居民集居:一是“聚”,即吸引工业园内、驻地周边及全镇有条件的农民向驻地聚集。
按照规划,在驻地建设两处住宅小区,一处以孝直村旧房改造迁入户为主,另一处在驻地新区以外来迁入户为主。
制订了鼓励工业园片区内14个村的农民向驻地搬迁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是“控”,即对西部山区和工业园内的村庄以控制性建设为主。
西部山区以控制性建设为主;工业园起步区内的村庄向驻地集中;工业园起步区以外的村庄禁止建2层以上建筑。
三是“合”,即将汇东21个村集中整合。
从汇东地处平原、农民收入较高又种植经营蔬菜的实际出发,将21个村集中整合规划为三个中心社区、一个基层社区。
每个中心社区规划为居住经营区、商业服务区、老年人居住区、村服务中心。
内设有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文化广场、街头公园等。
居住经营区每户都有临街库房,二至四楼为居住单元楼,实现居住、贮菜和杂物的分离,既方便了生产,又提高了生活质量。
新乡市辉县:一是高标准规划,分步实施。
坚持把高标准科学编制社区规划作为龙头,本着适度超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高标准进行规划编制。
在实施中,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实施建设。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县财政每年列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区建设。
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补助50%,对社区规划每公顷补助1万元;对拆除旧房退交宅基,到社区建房的农户奖励2000元。
同时动员开发商与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社区建设资金。
三是实施资源整合,发挥整体效应。
结合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政策规定,研究制定了14条优惠政策,对社区建设资金奖补、物资供应、税收优惠、信贷扶持、土地调剂、涉农项目倾斜、社区农户建房补贴、社保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是发挥“联包帮建”作用,推进社区建设。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驻村工作队的业务指导,制定了“联包帮建”工作方案和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五是实行绩效考核,以奖代补。
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列入“联包帮建”单位和乡镇年度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社区建设,实行以奖代补。
对已完成规划、实现“三通”、建房50户以上的社区,奖补资金50万元。
六是加强领导,强化协调服务。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每十天召开一次例会,每半月进行一次督查,对社区进展情况实行台账式管理。
同时实行四大班子领导联包社区责任制,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安阳市安阳县曲沟镇:1、明确住房性质,规定入住条件。
一是要求入住的农民户籍须在本村,并符合农民建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