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参考教案
鲁教版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设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遥感图像的拍摄、处理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技巧。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如城市热岛效应、农业病虫害监测等,引导学生思考遥感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教版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掌握遥感传感器、遥感平台、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3.学会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分类和信息提取。
4.掌握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提出遥感技术解决方案。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時,能够运用遥感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分组合作,促进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遥感图像分析和案例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提高能力:加大实验操作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遥感技术。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多元评价,关注成长: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doc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编写人:熊志广审查人:柳明华【学习目标】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的的发展过程、遥感的几种分类、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预习思考】【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前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
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很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
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1、什么是遥感?怎样感知?遥感具有哪些特点呢?2、阅读教材内容,分析遥感的组成部分、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探究二】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2)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归纳总结】(知识、规律、方法、技巧)【课堂评估】1.下列遥感类型中,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A.近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C.航空遥感、近地遥感、航天遥感 D.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近地遥感2.下列遥感类型中.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进行分类的是()A.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B.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C.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3.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4.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较()B.航天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航空遥感高C.航天遥感覆盖的范围比航空遥感小D.航天遥感比航空遥感的机动性强5.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D.卫星微波遥感【课后巩固】1.遥感技术的优点有()①用途广②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成本低、效益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④2.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①识别各种农作物②计算种植面积③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④农作物灾情预报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3.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支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①海上冰山漂流监测②海上石油污染监测③近海赤潮灾害监测④海岸港口工程规划A.①② B.①②③ D.②③4.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常见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遥感影像的解译和信息提取。
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对遥感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遥感应用案例,如土地利用监测、自然灾害评估等,引导学生分析遥感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和优势。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遥感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遥感影像、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展示一组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提问学生这些照片是如何获取的,引出遥感技术的话题。
简单介绍遥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地图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25 分钟)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讲解遥感的定义,即遥远的感知,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获取其信息的技术。
以太阳光为例,解释电磁辐射的概念,以及物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射、吸收和发射特性。
说明遥感技术就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和记录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观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介绍遥感技术系统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接收与处理、应用等部分。
分别讲解不同类型的遥感平台,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详细介绍常见的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波段和获取信息的特点。
高中地理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2(湘教版必修3)
学 生 领 悟 操 作
学以至用, 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合作
课后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搜索你认为有趣的地方的遥感影像、图片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和发展
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的类型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本
课
小
结
关系图解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对本课的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应
用
与
提
高
1、介绍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
2、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观看全球的遥感影像。
3、利用google earth 搜索、欣赏世界著名的景观或景点。
案例(一)植被资源监测
案例(二)水资源的监测
案例(三)森林资源调查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案例(四)黑龙江省北部森林火灾的动态监测
案例(五)扎龙火灾的遥感影像
案例(六)沙尘暴的监测
案例(七)四川地震滑坡体的监测
教
师
引导
案 例 展 示
案例 展 示
学生阅读教材
结 合 案 例 进 行 分 析
结 合 案 例 进 行 分 析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法 读书指导法
现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
教学目的
情境
引入
印度洋海啸遥感影像的图片
展示
观看
高中地理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状元笔记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释与分析→遥感应用。
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深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北越低;反之亦然。
同时,需要注意:遥感器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由于不同地区地物的差异、合成图像波段的差异、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等,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图像解译是不同的。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有的还应当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系统的组成以及分类;二是遥感与资源普查;三是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综合探究1.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国家级和全国31个省级、331个市级、2 800多个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
这是继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普查之后,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摸底行动。
十年前的那次土地普查,动用了20万人力,历时10余年才告完成。
而这一次,卫星遥感技术将成为最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部工作要求在三年内完成,而且要“覆盖全国,不留任何空白”。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的作用有哪些?探究:与传统的地面调查和飞机航测相比,卫星遥感的主要优势是:探测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收集信息多。
使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资源,一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为土地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保持一种威慑,让地方不敢乱占地。
在地方利益突显的今天,国家掌握这种威慑力量尤其必要。
国土部门近年来查处的土地案件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遥感监测首先发现的,动态监测给土地执法部门提供了第一信息源。
2006年4月初,国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郑州市开展土地执法检查。
监测发现郑州市共发生变化图斑856个。
2012高二地理教案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演示、图片对比了解遥感的概念,理解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通过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借助大量翔实的图片,使学生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3、借助必要的遥感图片,使学生掌握遥感图片的解译标志,并能够判读简单的遥感图片【教学重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2、遥感图片的简单判读【教学难点】遥感技术的应用【教学策略】学生对于遥感技术接触较少,所以课堂上抓住“让学生理解遥感的应用”这一重点,对于过于技术化的问题采用形象化处理,这就需要大量翔实的遥感图片,考虑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我从google earth上截取了烟台市、芝罘区、烟台三中等遥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遥感,简单介绍遥感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特点。
然后通过大量遥感图片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以几张典型的遥感图片简单介绍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以四幅北京不同的图片(其中一幅是照片,三幅遥感图片)引入遥感的感念,让学生体会“遥远的感知”的含义。
然后分别展示google earth 上截取了烟台市、芝罘区、烟台三中三幅遥感图片,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遥感的世界。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1、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遥感的概念、分类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2、以图片的形式简单讲解遥感的工作原理3、学生自学完成遥感的特点二、遥感技术的应用设问:根据遥感的原理你设想一下遥感技术会用在哪些领域?(让学生根据原理初步设想,可以加深对应用领域的理解,学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一一验证学生的合理设想)以图片的形式呈现遥感在各领域的应用1、在灾害监测2、在环境监测3、在城市用地变化深圳城市化变现三、学看遥感影像以三张图片学习遥感解译标志1、图中现状事物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浅蓝色的区域是什么?2、在假彩色遥感图中红色、灰色、蓝色区域分别代表什么?3、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为什么?(用这幅图来区别现状事物中河流与公路)。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说课稿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_____出版社出版的《_____》教材中的第_____章第_____节。
遥感技术作为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遥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遥感技术这一较为前沿的科技手段,可能了解较少。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技术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这为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能够列举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2)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遥感图像的解译。
(2)如何引导学生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实践能力。
遥感技术及运用课程设计
遥感技术及运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遥感图像进行简单的地物识别和分析。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遥感技术应用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遥感技术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课程目标需具备实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遥感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 遥感的定义与作用- 遥感技术原理及传感器类型- 遥感图像的构成与特点2. 遥感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遥感技术的分类- 遥感技术在GIS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实际案例3.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遥感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识别技巧- 遥感数据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遥感技术应用实践-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介绍与操作- 实际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与分析- 学生小组设计遥感技术应用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遥感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遥感技术的分类与应用第三课时: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第四课时:遥感技术应用实践教材章节关联:《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第七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遥感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实际操作和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森林大火、特大洪灾的监测,如果单靠人工进行,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全面的资料;而用遥感技术,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以便于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实际上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例如: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和海洋渔业等。
为便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教材以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淹没区估算为例,介绍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另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遥感图像,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并尝试判读、分析。
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
遥感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纳遥感技术、物理场(如重力和磁力场)遥感技术。
电磁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各种物体/物质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特性的电磁波进行遥感的。
其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
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技术和被动式遥感技术。
按照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图像方式和非图像方式。
按照遥感器使用的平台可分为: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地面遥感技术。
按照遥感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地球资源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气象遥感技术、海洋遥感技术等。
常用的传感器:航空摄影机(航摄仪)、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ulti Spectral Scanner,MSS)、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反束光导摄像管(RBV)、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ments)扫描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Side—Looking Airborne Radar,SLAR)。
常用的遥感数据有: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和MSS遥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数据、 __Radarsat雷达遥感数据。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标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遥感的概念2、能简要说明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
3、能说出遥感的几种常见分类。
4、能举例说明遥感在资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并上网搜索遥感信息,归纳遥感的几个发展阶段。
2、通过读图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比较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使用飞运载工具、主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
3、通过上网搜索有关遥感技术应用的信息,归纳遥感技术的主要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介绍,使学生感悟新兴地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从而初步养成热爱科学、努力学习新兴科学的好习惯。
2、通过迅速发展的中国遥感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3、通过遥感技术在农业、军事、环境监测、资调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学习,产生对遥感技术的好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动力。
三、重点:根据运载工具不同的遥感分类种类。
四、学习方法:1、多媒体演示。
2、读图分析讨论。
3、教师点拨、启发、引导。
4、理论联系实际。
五、时:1时导入:南极考查必须穿越西风带区,这是多年南极考察的难题。
在我国开展的第14次南极考察中,1997年12月10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进入强风带时,与外界中断了联系,“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接收到了一张非常清晰的卫星云图,图像上清晰的显示了三个气旋的位置及运动方向。
这就是本节我们学习的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基础层次问题1、什么是遥感技术?2、遥感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3、遥感技术有哪些特点?4、遥感技术系统由那些组成?、遥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何分?6、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对比优缺点。
7、遥感在资普查中的应用有哪些?8、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如何应用?9、遥感卫星的科学实验功能有哪些?知识反馈1、下列遥感类型中,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A.近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B.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航天遥感D.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近地遥感2、下列遥感类型中.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进行分类的是A.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B.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D.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3、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4、航天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较A.航天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航空遥感低B.航天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航空遥感高.航天遥感覆盖的范围比航空遥感小D.航天遥感比航空遥感的机动性强、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A.飞机可见光遥感B.卫星可见光遥感.飞机微波遥感D.卫星微波遥感提升应用层次1、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案(1)(湘教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了解遥感原理。
2.了解遥感在各个部门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遥感应用教学过程:
2.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实地测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一次。
航空摄影测量数年才能重复测量一次。
陆地卫星每16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难以开展的地区,如高山、冰川、沙漠、沼泽等,或因国界限制不易到达的地区,用遥感,特别是航天遥感方法,则比较容易获取资料。
4.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
用途广: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和军事侦察等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说课稿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遥感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如卫星遥感图像监测森林火灾、土地利用变化等,引出遥感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然后详细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原理,包括电磁波谱、地物反射和辐射特性等。
接着介绍了遥感技术的特点,如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
最后重点讲述了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遥感技术这样的前沿科技可能了解较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感到难以理解,如电磁波谱、地物反射和辐射特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遥感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3)学会分析遥感图像,并能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灾害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遥感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电磁波谱的理解和应用。
(2)遥感图像的判读和分析。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说课稿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高中地理选修 3 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遥感的概念、工作原理、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的分类以及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遥感技术这一较为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了解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掌握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图像解读,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环境、热爱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遥感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技术系统组成。
(2)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2、教学难点(1)遥感图像的判读和分析。
(2)理解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遥感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应用成果。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自主学习遥感的基础知识。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教案
图片展示先展现两幅 卫星遥感图片,是关于山峡工程的,第一幅是山峡大坝在整个长江流域的位置,第二幅是山峡大坝的局部的、小范围的影像图。把同学们带入到每个人都熟悉的环境中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知道有遥感技术这么一回事
承转下面我们就打开书本第96页,一同来学习遥感技术,看看它究竟能为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题
第四单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技能要求
2.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重点
遥感影像的判读
难点
遥感影像的判读
教法及教具
提问启发与图解分析相结合,活动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 师主导活动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小
结
关系图解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对本课的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应
用
与
提
高
1、介绍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
2、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观看全球的遥感影像。
3、利用google earth搜索、欣赏世界著名的景观或景点。
电脑演示
学生领悟操作
学以至用,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合作
课后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搜索你认为有趣的地方的遥感影像、图片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概况
1、遥感的概念和发展
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的类型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预期效果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网络资源,深入理解遥感技术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课程故事
(或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评价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参考教案
课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授课教师
张海涛
课型
新设计内容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用自己语言表述遥感的概念,说出遥感的分类。
2、结合实例分析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检测中的应用。
3、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学习,学生感悟新兴地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
教学
分析
教学内容
遥感技术的概念、发展、技术系统、类型及其应用。
教学
重点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教学
难点
难点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
结合案例分析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网络资源,学生才能够深入理解遥感技术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内容呈现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媒体使用
教学目的
情境
引入
印度洋海啸遥感影像的图片
展示
观看体会
多
媒
体
课
件
多
媒
体
课
件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
课
讲
解
新
课
讲
解
一、遥感技术的概况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的发展
3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4遥感的类型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案例(一)植被资源监测
案例(二)水资源的监测
案例(三)森林资源调查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案例(四)黑龙江省北部森林火灾的动态监测
案例(五)扎龙火灾的遥感影像
案例(六)沙尘暴的监测
案例(七)四川地震滑坡体的监测
教
师
引导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学生阅读教材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关知识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