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薄层色谱及纸色谱

合集下载

实验一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实验一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实验目的
1. 学习色谱法的原理 2. 掌握使用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对化合物进 行分离和鉴定
色谱法的一般原理
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平衡常数 的差异进行分离。当带有样品的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 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使吸附
力较弱获溶解度较小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移动速度较快,
5、要求在原始记录中画出板的真实展开情况并计算Rf值
TLC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非常多实验操作,常常
用来检测反应和柱色谱前药品: 偶氮苯,苏丹红,混合物(自配),环己烷/乙酸乙酯 9:1
仪器: TLC板,毛细管,广口瓶,铅笔
1. 准备TLC板
0.5cm
0.5 cm
2. 展开
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 9:1
经过多次反复平衡,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常用TLC表示,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
一般是将固定相,如硅胶和三氧化铝,负载在一张薄层 板上,将样品置于固定相之后,流动相通过毛细管效应 从下往上流动而使样品分开。
的影响,产生分配现象,亲脂性强的流动相中分配的多,
移动速度快。
纸色谱实验药品和仪器
药品:
甘氨酸,亮氨酸,混合物(自配),展开剂(水/正丁
醇/醋酸 5:4:1,取上层液体)
仪器: 滤纸,大试管,带钩塞子,铅笔
实验操作类似于TLC
两张色谱滤纸,分别点上甘氨酸, 混合物,以及亮氨酸,混合物 使用茚三酮乙醇溶液进行显色 通过比较Rf值确定混合物中各 组分。
3. 干燥、显色
自身有颜色 有共轭体系的使用紫外灯 各种显色剂
4. 计算Rf值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是常见的色谱分离技术,它们在分离原理和应用方面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这两种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纸色谱是一种以纤维素纸为固定相的色谱技术,它利用纸张的毛细作用和吸附作用来进行物质的分离。

在进行纸色谱分离时,样品溶液被吸附在纸张上,然后通过溶剂的上升或下降来进行分离。

不同成分在纸张上的吸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主要依靠物质在纸张上的吸附和分配来实现。

与纸色谱不同,薄层色谱是一种以薄层为固定相的色谱技术。

薄层色谱利用薄层板的吸附作用和分配作用来进行物质的分离。

在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时,样品溶液被涂抹在薄层板上,然后通过溶剂的上升或下降来进行分离。

不同成分在薄层板上的吸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也主要依靠物质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和分配来实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都是依靠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和分配来实现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固定相的不同,一个是纸张,一个是薄层板。

由于薄层板比纸张更薄,因此薄层色谱的分离效果更加明显,分离速度更快。

此外,薄层色谱还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样品。

总的来说,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一些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固定相上的吸附和分配来实现物质的分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分离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希望本文对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实验1-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实验1-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 TLC 表
示,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一般是将固定相,如硅
胶和三氧化铝,负载在一张薄层板上,将样品置于固定相之后,流 动相通过毛细管效应从下往上流动而使样品分开。
TLC 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使用的非常多实验操作,常常用来检测 反应和柱色谱前判断使用展开剂的极性。
干板 薄层板 平铺法—简易平铺法
湿板
浸渍法 (1) 二块 15×3cm 玻片,洗净,控水 (2) 调糊:3g硅胶G和8mL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在小烧杯中搅匀 (3) 用小勺取适量于玻片上粗铺平,手指轻弹玻片,反复数次,使糊
状物均匀地铺在玻片上于室温下晾干,每人铺二块
(4) 活化:将晾干的薄层板放在烘箱中,待烘箱温度升至 105-110oC,
计时30分钟
Rf = D1/D2
5. 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 Rf 值,确定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别是什么物质
纸色谱
(Paper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法是以纸作为载体的色谱法。按分
离原理属于分配色谱法的范畴。固定相一般为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 分,流动相 (展开剂) 为有机溶剂。
纸色谱实验药品和仪器
药品: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
杨俊
致知楼 #1574/1531 Email:junyang@
实验目的
1.学习色谱法的原理 2.掌握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分离和鉴定化合物操作
色谱法的一般原理
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平衡常数的 差异进行分离。当带有样品的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由于固 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使吸附力较弱获溶 解度较小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移动速度较快,经过多次反复平 衡,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按操作分:薄层色谱、柱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按原理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薄层色谱法
将固定相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 板上形成薄层,然后用合适的 溶剂展开,实现组分的分离和
分析。
纸色谱法
将固定相吸附在滤纸上,然后 用合适的溶剂展开,实现组分 的分离和分析。
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气体和挥发性液体的分 析,通过气体流动相将样品带 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种高效、高分辨率的色谱方 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
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会以不同
的速度在薄层板上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点样
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 板的起点处。
显色
在紫外灯下观察各组分的斑点, 或者用显色剂进行染色。
制备薄层板
将固定相涂布在玻璃板、塑料 板或铝箔上,形成一层均匀的 薄层。
展开
将薄层板放入展开槽中,用适 当的流动相展开。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目 录
• 色谱法简介 • 薄层色谱法 • 纸色谱法 •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比较 •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发展趋势
01 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不同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 配平衡实现分离。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吸附 、溶解等分配平衡的差异,使不 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移动速度不同 ,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薄层色谱法的分离效率高于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使用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 上的固定相,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复杂的混合物,而纸色谱法则需要较长的 时间进行分离。
分辨率
薄层色谱法的分辨率也更高,能够更好地分离出组分相近的物质,而纸色谱法 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操作难度的比较
操作简便性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2[重点]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2[重点]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一、实验目的1.学习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柱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2.掌握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我们有机实验过程中经常要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纯度相对较低,要进行下一步反应必须进行提纯,通常的提纯手段(可先问学生,再总结):重结晶、萃取法、色谱法、减压蒸馏、蒸馏、水蒸气蒸馏、分馏等,色谱法就是其中之一,通常用来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

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 ,使混合物溶液流经过该种物质,进行反复吸附或分配等作用,分开各组分。

按照操作条件不同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今天介绍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操作薄层色谱。

柱色谱:利用色谱柱 (1)色谱柱(2)吸附剂(3)溶剂(1)色谱柱(拿根柱子介绍)(2)吸附剂:吸附剂: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常用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等:(3)溶剂,先考虑被分离各组分的极性和溶解性,非极性化合物用非极性溶剂,先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从柱顶加入柱中,再用稍有极性的溶剂使谱带色,再用极性更大的溶剂洗脱被吸附物质简单介绍操作(1)装柱(2)装样,将待分离各组分的混合物溶液从上端装入色谱柱,流过吸附柱时,停在上端(3)洗脱 利用吸附能力不同,流下去的洗脱速度不同,形成不同层次(即有若干色带),再用不同的洗脱剂洗下不同组分分开收集;纸色谱:主要用于多官能团或高极性化合物如糖、氨基酸等的分析分离(1)固定相:特制滤纸(2)溶剂: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3)展开剂:含一定比例水的有机溶剂简单介绍操作(1)选择固定相特制滤纸(2)溶解待分离各组分(3)划线:在滤纸一端2~3cm 处用铅笔画好起始线,(4)点样:将待分离组分溶液用毛细管在起始线上点一点样点,(5)展开:将滤纸划好的线前端的滤纸接触到展开剂,展开剂利用毛细管作用沿纸条上升,当有机相沿滤纸经过原点时,即在滤纸上水与流动相多次分配,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随溶质移动速度较快,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则随溶剂移动速度较慢,则达到分离目的,展开剂前沿接近滤纸另一个端点时取出,标出展开剂位置。

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

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

关于薄层色谱的一点体会总结: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一、应用: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和制备。

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经适宜的工艺来取舍处方中各药材的各类成分,从而达到保持或改变药物作用性质或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

而薄层色谱法具有分离与鉴定的双重功能,通过薄层图谱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的图谱相比较,除了能鉴出有效成分或特征成分外,还以完整的色谱图作为一个整体对制剂加以鉴别,提高了鉴别的准确性,尤其当有效成分尚不确切时,更显示出薄层色谱法的实用性。

薄层色谱分析法由于适合国情、简便、快速,能有效地、直观地反映药品地真实性、稳定性,现已成为中药制剂的鉴别和质量控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操作二、操作要点:(一)薄层层析1、铺制薄层板:将吸附剂1份和水2.5-3.0份(或加入黏合剂的水溶液)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颠板,于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在反射光及透视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于100-110℃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或置干燥箱中备用。

2、点样: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cm,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2m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若因样品溶液太稀,可重复点样,但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新点样,以防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而影响分离效果。

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注:在薄层色谱中,样品的用量对物质的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所需样品的量与显色剂的灵敏度、吸附剂的种类、薄层的厚度均有关系。

样品太少,斑点不清楚,难以观察,但样品量太多时往往出现斑点太大或拖尾现象,以至不易分开。

3、展开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密封,待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8~15cm),取出薄层板,晾干,待检测。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cai前言:色谱法事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根据分离的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类型。

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最常用于TLC的吸附剂为硅胶和氧化铝。

展开剂常用石油醚、CH2Cl2、CHCl3、CH3COOC2H5、CH3OH 、HCOOH,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一般合适的展开剂能使Rf值在0.3~0.6之间。

1、实验部分1.1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仪器:烘箱,广口瓶,载玻片,镊子,量筒实验药品:偶氮苯的苯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水溶液,硅胶G,样品液1.2实验装置点样装置层析装置1.3实验过程1.31薄层板制备:将硅胶G和CMC溶液调成均匀的糊状,用滴管涂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取下涂好薄层板,置水平桌面上于室温下晾干,在110℃烘30分钟。

1.32点样:距薄层板底边1cm处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在起始线上点样,点样直径不应超过2mm,点间距离约为1.5cm,在起始线左侧用毛细管吸取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点样,右侧用未光照的反偶氮苯溶液点样。

1.33 展开:待样点干燥后放在盛有15ml 3:1的环己烷—苯作展开剂的广口瓶中展开,待展开剂上行离板上端约1cm处取出薄层板,立即几下展开剂的位置。

1.34 样品点样展开:用毛细血管吸取少量样品液于薄层板中,分别用石油醚—CH2Cl2作展开剂,混合比例分别为9﹕1、4﹕6、2﹕8 、1﹕9,计算Rf值,探究最适合的展开剂。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柱色谱
应用:精制样组品,分鉴定化合物,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摸索最佳条件等。
吸附竞争
固定相
流动相
吸附剂 (固定相)
比 由 样移于品值吸中R附各f :剂组(分硅吸胶附、能氧力化不铝同等(,极强性极强性的)组对分
被R 吸= 附能斑力 点的越 最 强高 )浓 ,度 当中 展心 开至 剂原 (点 中常 心常 的是 距具离 有
一f定极性的有展开机剂溶前剂沿)至流原 经点吸中附心的有距样离品展的开吸剂 比 性同比附 产 吸 分移能的移剂生较从值有 。 值时竞易吸R但关 是,争,附f 对, 一在展吸随剂同不 个一开附展上一同 特定剂,开解溶的 定条与极剂吸质溶 的件在质 常样性较较下相在 数和品小快难同色 (溶中的地,条谱定质的组移随件分性(各分动展下离分组组从;开进过析分分吸极剂行程的)对附性移色的依的(谱比据吸剂大动分流分移)子附上的较动离值。结剂解组慢相时是构。),不、
> 卤代烃、醚 > 芳香烃 > 烯 > 环烷烃 > 烷烃
二. 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薄层色谱(TLC,薄层层析) 展开剂的选择:
选择展开剂时,要考虑样品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溶剂的展开能力与溶剂的极性成正比。
溶剂的极性大
溶剂对化合物的解吸能力强
Rf 值大
常用展开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仅对硅胶和氧化铝适用):
《有机化学实验》
色谱法
(薄层色谱、柱色谱)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掌握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
操作技术。
二. 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 色谱法: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 色谱法基本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 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 溶液流经该物质时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 开。

实验---薄层色谱法

实验---薄层色谱法

(3)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洗脱液调整至一定体积,在此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同时把样品斑点相应位置薄层吸附剂同样取下做空白对照。
比色法: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比色反应测定化合物含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它方法:极谱、库仑滴定、荧光测定等。
2 直接测定法:
(1) 目测法:样品经色谱分离后,直接观察所得斑点的大小和颜色的深浅,并与标准品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所得到的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的标准斑点相比较,而近似地判断样品中所测成分的含量。
薄层色谱法:
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比移值(Rf)
Rf=原点至组分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流动前沿的距离
组分A的Rf=a/c
(2)双波长扫描:是采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束先后扫描所要测定的斑点,并记录下此两波长吸光度之差。
扫描轨迹:
直线扫描、锯齿状扫描、圆形扫描
双底展开槽
水平展开槽
4.展开方式:
(1)近水平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板下端浸入展开剂0.5cm,薄层上端垫高使薄层与水平成5-10o的角。
(2)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放在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展开槽中,展开剂由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3)下行展开
极性较小的溶剂降低极性大的溶剂的洗脱能力,使Rf值降低。
中等极性的溶剂往往起着使极性相差较大溶剂混合均匀的作用。
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某些极性物质斑点集中,提高分离度。
用粘度太大的溶剂时需要加入一种溶剂以降低展开剂的粘度,加快展开速度。
(四)点样: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方法。

【实验重点和难点】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片 50mL烧杯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研钵烘箱吸管玻璃板点样毛细管、大头针、直尺、玻棒无水硫酸钠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石油醚(60-900C)丙酮乙酸乙酯菠菜叶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硅胶G【实验装置图】【实验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缩写TLC)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方法。

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一样,属于固一液吸附层析的类型。

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一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

展开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止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示出一个个色斑的色谱图。

若各组分无色,可喷洒一定的显色剂使之显色。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

最典型的薄层色谱法是在一块洗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层板。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有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薄层色谱技术对有机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试剂,薄层色谱仪、硅胶薄层板、甲苯-乙醇(9:1)、苯酚、苯甲醛、苯甲酸、苯酚甲醛。

实验步骤:1. 将硅胶悬浊液均匀涂布在薄层板上,待干燥后,将其放入薄层色谱仪中。

2. 将甲苯-乙醇混合溶剂倒入色谱仪槽中,使其淹没硅胶层,待其上升至一定高度。

3. 在硅胶层上均匀滴加混合有机物溶液,然后将薄层板放入色谱槽中,盖上盖子,开启色谱仪。

4. 待溶液前进至一定高度后,取出薄层板,用紫外灯照射,观察斑点情况并标记。

5. 将薄层板放入显色槽中,使其与显色液接触,观察斑点显色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我们成功地将混合有机物分离开来,并得到了清晰的色谱图谱。

根据斑点的Rf值以及显色情况,我们初步判断所含有机物为苯酚、苯甲醛、苯甲酸和苯酚甲醛。

结论: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技术成功分离了有机混合物,并初步确定了混合物中的有机成分。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对有机物的分离和鉴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机物的斑点并不够清晰,无法准确测定Rf值。

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调整硅胶层的均匀性,或者尝试其他显色液来增强斑点的显色情况,以便更准确地测定Rf值。

实验的局限性与展望:本次实验仅针对简单有机混合物进行了薄层色谱分离,对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未来,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溶剂系统和显色液,以及结合质谱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有机物的分离和鉴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总结:薄层色谱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薄层色谱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薄层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有机物分离和鉴定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薄层色谱法

实验-薄层色谱法
0
硅胶含水量 (%)
0
3
5
8
15
10
25
15
38
11
洗脱剂(流动相):
也称展开剂,在色谱过程中起到将吸附 在固定相上旳样品洗脱旳作用。
乙酸>吡啶>水>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 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环己烷>正 己烷>石油醚
* 从前到后-洗脱能力降低。
2023/12/ 12
2023/12/2
9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剂
⑵ 硅胶silica gel 它旳吸附性起源于 硅胶氧原子上未成键 旳电子对和能够形成 氢键旳羟基。羟基有 结合型(Ⅰ)、活性 型(Ⅱ)和游离型 (Ⅲ)三种
2023/12/2
10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剂
活性
Ⅰ Ⅱ Ⅲ Ⅳ Ⅴ
2023/12/2
氧化铝含水 量(%)
2023/12/ 28
三、思索题
1. 展开剂旳高度超出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 影响?
2. 怎样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3. 为何极性大旳组分要用极性较大旳溶剂洗脱?
2023/12/ 29
试样:
在给定旳条件下,各个成份旳分离情况, 与被分离物质旳构造和性质有关,对极性吸附 剂而言,被分离物质旳极性越大,两者吸附作 用也越强。具有极性基团旳化合物,其吸附能 力按下列顺序增长:
Cl, Br, I < C=C < OCH3 < CO2R < C=O , CHO < -SH- < -NH2 < -OH < -CO2H
梯度展开— 混合物性质差别较大时,一种流 动相不能有效分离时,可采用不同溶剂依次展开不 同距离。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法

二 纸色谱--氨基酸的纸上层析
• 1取两片新华一号滤纸,分别用铅笔在距下端点约1cm处起 始线,用直尺从中间折叠,在左右两侧点样距约1.8cm,试剂 分别为亮氨酸和混合酸,甘氨酸和混合酸.展开剂为5:4:1 的水-正丁醇-冰醋酸2ml.展开剂在2/15cm的大试管.
• 2待展开剂上升约7厘米时,取出作终点线后在红外灯下烘 干.
隔应1—1.5㎝.一次点样若不够,可点几次,但要等溶剂挥发 后再点下一次,防止量多出现拖尾现象; • 3.所用滤纸应质地均匀平整 且实验中手不要触及滤纸的表 面,以免污染; • 4.避免两条滤纸在大试管中碰一起,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 中; • 5.若溶质展开后较分散,则选取其最高浓度中心; • 6.在向滤纸喷洒茚三酮时,要以雾状喷洒,不能有液滴在其 表面凝集,更不能有液滴在其表面流动,以免影响展开效果.
纸色谱演示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 甘氨酸、亮氨酸的水溶液,两种氨基酸各取等体积 组成混合液,展开剂为5:4:1的水-正丁醇-冰醋酸 体积比,2%的茚三酮乙醇溶液.大试管一支,滤纸 215cm,喷雾器一支,电吹风一把,毛细管口径1mm 若干支,直尺一把,铅笔一支
• 1%偶氮苯的苯溶液,1%苏丹III的苯溶液,1%的羧 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水溶液,硅胶G,9:1的无 水苯-乙酸乙酯.研钵一个,台秤,载玻片7.52.5cm5 片,烘箱一个,广口瓶一个.
• 3 展开:广口瓶需预先用展开剂9:1的无水 苯-乙酸乙酯饱和,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 装有展开剂的广口瓶中,薄层板浸入展开剂 的深度为距薄层板底边约0.7cm切勿将样点 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盖,等展开至规定距离 距薄层板上端1cm左右,取出薄层板,尽快划 一横线,晾干,测出显色点与起始线的距离和 溶剂上升的距离,并计算比移值.

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薄层色谱技术理论,熟悉掌握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一、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把吸附剂(固定相)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上,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一薄层板的一端,在密闭的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展开,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不同及溶剂对不同物质溶解分配系数不同,当溶剂流过时,各物质在吸附剂和溶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地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

不易被吸附或易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相对移动得快一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的物质被彼此分开,最后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

将展开完毕的薄层板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后,应用特定的试药或方法将斑点显色,从而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二、薄层板的制备1(玻璃板用一块玻璃板涂上很薄的吸附剂,如硅胶或氧化铝等,玻璃板要求薄厚一致,大小相同,表面光滑平整,一般玻璃只要合乎这些要求就可。

如果找不到平整均一的,将旧光学照像底片截成同样大小也可以。

用前先将玻璃用肥皂和水洗干净,必要时浸泡在清洗液中,然后水洗烤干,用纱布擦光。

玻璃板大小有各种规格,一般有20×20、20×10、20×5厘米,也有更小的,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宽度要求至少能点开两三个样品,每两点之间相隔至少1.5厘米,玻板长度一般要满足展开10厘米的距离。

点样的起点应距底边至少1.5厘米的距离。

2(吸附剂应用最广泛的为硅胶和氧化铝,市场上有专供薄层色谱用的吸附剂,规格分不含粘合剂的硅胶H,氧化铝H和含有粘合剂熟石膏的硅胶G,氧化铝G,如市售硅胶G含13,熟石膏,氧化铝分中性、酸性、碱性三种。

吸附剂的粒度范围最好在180,200目之间,太小了流速慢,太大则影响分离效果。

如不合要求,应过筛。

3(薄层板的涂布最简单的涂布方法是用两条比玻璃板厚0(25毫米的玻璃条或有机玻璃条(或在同样厚度的玻璃条下粘一层胶布),将玻璃板夹住,把调好的吸附剂浆液平铺在薄层板上,然后用一有机玻璃条或直尺,迅速均匀地向前推进,就象推血片一样,只要推进的速度均匀一致,1即可得到薄厚均匀的薄层板,如在一块玻璃板末端再接一块相同的玻璃板,把剩余的装液接过去,可使涂层边缘整齐,厚度一致,吸附剂浆液的加水量和搅拌时间是涂布成败的关键,像12×8平方厘米的玻璃板需要2~3克硅胶G,加4~6毫升水即可,只要技术熟练即能涂成厚薄一致,光滑平整的一块薄层板。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

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有何不同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是常见的色谱分离技术,它们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

虽然它们都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分离,但是它们的分离原理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对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进行详细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之处。

首先,纸色谱是一种在纸质载体上进行的色谱分离技术,而薄层色谱则是在玻璃、铝箔或塑料片等基质上进行的色谱分离技术。

纸色谱的固定相是纸质本身,而薄层色谱的固定相是薄层板上的硅胶或其他吸附材料。

这一点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也决定了它们的分离原理有所不同。

其次,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以吸附作用为主,物质在纸上的分配是通过吸附和解吸的过程实现的。

当样品溶液通过纸质载体时,不同成分会因为对固定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在纸上发生分离。

而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则是以吸附和分配作用为主,样品成分在薄层板上的分配是通过吸附和流动相的作用实现的。

另外,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在分离原理上的不同还表现在分离速度和分辨率上。

由于薄层色谱使用的是薄层板作为固定相,样品分子在其表面的扩散速度更快,因此薄层色谱的分离速度通常比纸色谱更快。

而纸色谱的分辨率较低,不适合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而薄层色谱则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适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最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纸色谱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分离和初步分析;而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但需要专门的薄层板和显色剂,成本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技术。

综上所述,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主要体现在固定相的不同、分离原理的差异、分离速度和分辨率的异同等方面。

通过深入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化学分析和实验中。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分析化学 薄层色谱和纸层色谱

分析化学 薄层色谱和纸层色谱
薄层色谱和纸层色谱 简介
h
1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又叫薄层层析,是色谱法的一种。 色谱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 要方法,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领 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几毫克到几十毫 克)、快速、简单、准确的定性分析分离 方法。可以到应用在精制样品、化合物鉴 定、跟踪反映进程和柱色谱摸索最佳条件 等方面。
h
2
薄层色谱是一个微量分析的分离过程,它将样品 点在以玻载片或铝、塑料等片材为载体的多孔吸 附剂薄层的固定相上,固定相必须经干燥、活化。 用是适当极性的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在展开室中 展开。当展开剂在吸附剂上展开时,由于样品中 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 的过程,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 动,吸附能力强的组分移动较慢。利用各组分在 展开剂中的溶解能力和被吸附能力的不同,最终 将各组分彼此分开,薄层板上将出现各种有色斑 点(若本身无色则还需加显色剂显色以确定斑点 位置。)许多组分可以在日光或紫外灯光下检视。 色谱可以用肉眼或使用光密度计和照相机或影像 系统来评价。
1.薄层板的制备与活化 2.点样 3.展开 4.计算Rf
h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6
h
3
比移值:在薄板上混合物的各个组分上升
的高度与展开剂上升的前沿之比称为该化 合物的Rf值,又称比移值
比移值Rf在一定条件下和溶剂的分子结构、 性能有关,不同的溶质在层析过程中的比
移值不同。对同一溶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层析时,比移值是一个特有的常数,这是 比移值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h
4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色谱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2011
原理
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 分配会不同, 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 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相上相 互分离。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离子交 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 别。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
柱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
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 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 品饱 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 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 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 作用洗脱。收集分 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 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 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 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 组分分子。柱色谱法 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 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谢谢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 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 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 其他工具将样品点 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 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 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 粗 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实验一 偶氮苯顺、反异构体的薄层色谱分离

实验一 偶氮苯顺、反异构体的薄层色谱分离
66要分离的物质极性越大吸附力越强但要分离的物质极性越大吸附力越强但rf开剂极性越大则洗脱力越大开剂极性越大则洗脱力越大rf77取出薄板后马上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前沿处划一记号取出薄板后马上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前沿处划一记号否则呈现的前沿很快消失无法记录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否则呈现的前沿很快消失无法记录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否则呈现的前沿很快消失无法记录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否则呈现的前沿很快消失无法记录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而无法计算比移值
1cm
六、装置图
h
h2 h1
1cm
约1cm
45-60o
1cm
薄层层析示意图
福州大学 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中心
七、操作规程
1.偶氮苯的光化异构化
将溶有1g偶氮苯的100ml石油醚分成两部分,一 部分放在小样品瓶中并用黑纸包好避免阳光照射。另 一部分样品放在培养放在培养皿中,用汞灯产生波长 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1h备用。
福州大学 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中心
2.异构体的分离
其中A、B样品分别代表光照后与未经光照的偶氮苯溶液
福州大学 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中心
2.异构体的分离
观察色谱板上的斑点,根据光化异构化的原 理判断出经光照后溶液的黄色斑点的归属, 分别量出薄板上各个分离样点以及溶剂前沿 距起始线的距离,计算异构体的Rf 。
(2)掌握偶氮苯的异构化原理。
福州大学 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中心
薄层色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 中的吸附分配性质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 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 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组分分开。
福州大学 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中心
三、薄层色谱用途
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 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 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可用来精制 样品,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 易发生变化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 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述纸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色谱滤纸在展开前为什么要进行饱和?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是检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薄层色谱一般情况下是吸附色谱,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天然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化合物的纯度检查,寻找柱色谱分离的最佳条件及检识柱色谱分离结果等。
纸色谱是一种以滤纸为支持剂,滤纸上吸着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在分离鉴定水溶性化合物时应用较多。其原理是利用化合物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
【实验内容】
一、薄层色谱
(一)硅胶板的制备
(二)点样
(三)展开
(四)Rf值的计算方法
二、纸色谱
(一)滤纸的选择
(二)点样
(三)展开
(四)显色
【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铺制薄层板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为0.5%~0.8%,一般预先配制,静置,取其上清液或用棉花过滤后应用,则所制得的薄层板表面比较光滑细腻。
5.展开时,薄层板和色谱滤纸的两边不能与展开容器接触,起始线不能浸在移动相中,展开用的容器应密闭以及选择灵敏度高的显色剂。
6.移动相(正丁醇-醋酸-水)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酯化反应,故应提前配制,使其充分反应完全,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思考题】
1.简述薄层色谱法分离混合物各成分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并说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薄层色谱制板前,应将薄层板洗净并干燥,待吸附剂与黏合剂混合均匀后,立即铺板,振荡均匀后水平放置,振荡时间不宜过长。
3.滤纸的裁剪应注意其纹路的方向应与展开方向垂直,滤纸应保持平整、洁净,不能折叠和污染。
4.点样时,应防止污染薄层板面和滤纸,点样应少量多次(一般为2~3次),且样点的直径不可过大,否则斑点过于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实验一 薄层色谱及纸色谱
【实验目的】
1.掌握制备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的制备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操作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课型:实验课 课时:4学时【实验材料】
硅胶(或硅胶G)粉、0.5%~0.8%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2%罗丹明B与2%二甲基黄的乙醇混合溶液、2%罗丹明B乙醇溶液、2%二甲基黄乙醇溶液、95%乙醇、精氨酸和脯氨酸的混合溶液、精氨酸溶液、脯氨酸溶液、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0.2%茚三酮溶液、薄层板(6cm×12cm)、中速色谱滤纸、色谱缸、色谱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