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调配过程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饮料质量控制方案

饮料质量控制方案

饮料质量控制方案1. 引言饮料作为一种广泛消费的食品,其质量问题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企业的声誉。

因此,制定一套饮料质量控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饮料质量控制方案,以确保饮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质量控制流程2.1 原料采购和检验- 针对每批次的原料,从可靠的供应商采购,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 对每批次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感官评价和化验分析等。

只有通过检验的原料才能用于生产。

2.2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工艺标准,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要求。

- 设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和记录,及时调整和纠正异常情况。

2.3 产品检验- 对每批次的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化验等各项指标。

-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记录和处理,以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3. 质量控制标准3.1 国家标准- 饮料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格。

3.2 内部标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内部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甚至超过国家标准,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 质量控制记录和信息管理- 对每一批次的原料采购、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等环节,都应有详细的记录。

-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各项记录可追溯,便于质量问题的溯源和处理。

5. 培训和宣传教育- 为相关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加强其对质量控制方案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 定期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员工对饮料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形成全员质量管理的氛围。

6. 不断改进- 饮料质量控制方案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 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及时采纳和处理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以提升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本饮料质量控制方案为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参考框架,具体实施细则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

12695-2016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12695-2016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料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㊁加工㊁包装㊁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㊁设施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㊂本标准适用于除包装饮用水外的饮料生产,不适用于现制现售的饮料㊂2术语和定义G B14881 201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㊂3选址及厂区环境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㊂4厂房和车间4.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㊂4.2厂房和车间的设计通常划分为一般作业区㊁准清洁作业区㊁清洁作业区㊂各区之间应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㊂一般作业区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区㊁仓库㊁外包装区等;准清洁作业区通常包括杀菌区㊁配料区㊁包装容器清洗消毒区等;清洁作业区通常包括液体饮料的灌装防护区或固体饮料的内包装区等㊂具体划分时根据产品特点㊁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设定㊂4.3液体饮料企业一般应设置水处理区㊁配料区㊁灌装防护区㊁包装区㊁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㊁成品仓库㊁检测实验室等,生产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㊁浆)的企业还应设置原料清洗区(与后续工序有效隔离)㊂固体饮料企业一般应设置配料区㊁干燥脱水区/混合区㊁包装区㊁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㊁成品仓库㊁检测实验室等㊂如使用周转的容器生产,还应单独设立周转容器检查㊁预洗间㊂4.4清洁作业区应根据不同种类的饮料特点和工艺要求分别制定不同的空气洁净度要求㊂4.5出入清洁作业区的原料㊁包装容器或材料㊁废弃物㊁设备等,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如设置专用物流通道等㊂4.6作业中有排水或废水流经的地面,以及作业环境经常潮湿或以水洗方式清洁等区域的地面应耐酸耐碱㊂5设施与设备5.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5章的相关规定㊂5.2设施5.2.1供水设施5.2.1.1必要时应配备储水设备(如储水槽㊁储水塔㊁储水池等),储水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以无毒㊁无异味㊁不导致水质污染的材料构筑,有防污染设施,并定期清洗消毒㊂5.2.1.2供水设施出入口应增设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异物进入㊂5.2.2排水设施5.2.2.1排水系统内及其下方不应有食品加工用水的供水管路㊂5.2.2.2排水口应设置在易于清洁的区域,并配有相应大小的滤网等装置,防止产生异味及固体废弃物堵塞排水管道㊂5.2.2.3所有废水排放管道(包括下水道)必须能适应废水排放高峰的需要,建造方式应避免污染食品加工用水㊂5.2.3清洁消毒设施5.2.3.1应根据工艺需要配备包装容器清洁消毒设施,如使用周转容器生产,应配备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设施㊂5.2.3.2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及管道的清洗消毒应配备清洗系统,鼓励使用原位清洗系统(C I P),并定期对清洗系统的清洗效果进行评估㊂5.2.4个人卫生设施5.2.4.1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洗手㊁干手和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必要时应设置风淋设施㊂5.2.4.2出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如要求更换工作服㊁工作鞋靴或鞋套㊂若采用吹瓶㊁灌装㊁封盖(封口)一体设备的灌装防护区入口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㊂5.2.4.3液体饮料清洁作业区内的灌装防护区如对空气洁净度有更高要求时,入口应设置二次更衣室,洗手和(或)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必要时应设置风淋设施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设置上述设施:a)使用自带洁净室及洁净环境自动恢复功能的灌装设备;b)使用灌装和封盖(封口)都在无菌密闭环境下进行的灌装设备;c)非直接饮用产品[如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㊁浆)㊁食品工业用饮料浓浆等]的灌装防护区入口㊂5.2.4.4固体饮料的配料区㊁干燥脱水区/混合区㊁内包装区入口处应设置洗手和(或)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㊂5.2.4.5如设置风淋设施,应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和维护㊂5.2.5仓储设施5.2.5.1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㊁贮存要求㊁周转容器周转期及产品检验周期相适应的仓储设施,仓储设施包括自有仓库或外租仓库㊂5.2.5.2同一仓库贮存性质不同的物品时,应适当分离或分隔(如分类㊁分架㊁分区存放等),并有明显的标识㊂5.2.5.3必要时应具有冷藏(冻)库,冷藏(冻)库应配备可正确显示库内温㊁湿度的设施㊂5.3设备5.3.1生产设备应配备与生产能力和实际工艺相适应的设备,液体饮料生产一般包括:水处理设备㊁配料设施㊁过滤设备(需过滤的产品)㊁杀菌设备(需杀菌的产品)㊁自动灌装封盖(封口)设备㊁生产日期标注设备㊁工器具的清洗消毒设施等,固体饮料生产一般包括:混合配料设备㊁焙烤设备(有焙烤工艺的)㊁干燥脱水设备(有湿法生产工艺的)㊁包装设备㊁生产日期标注设备等㊂5.3.2设备要求5.3.2.1灌装㊁封盖(封口)设备鼓励采用全自动设备,避免交叉污染和人员直接接触待包装食品㊂5.3.2.2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运行状态标识,并定期维护㊁保养和验证㊂设备安装㊁维修㊁保养的操作不应影响产品的质量㊂设备应进行验证或确认,确保各项性能满足工艺要求㊂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应有明显标识㊂5.3.2.3每次生产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防止影响产品安全的情形发生;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并记录故障发生时间㊁原因及可能受影响的产品批次㊂5.3.2.4设备备件应贮存在专门的区域,以便设备维修时能及时获得,并应保持备件贮存区域清洁干燥㊂6卫生管理6.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6章的相关规定㊂6.2清洁作业区的空调机和净化空气口应定期维护㊂7食品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7.1一般要求7.1.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7章的相关规定㊂7.1.2企业应建立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供应商管理制度,规定供应商的选择㊁审核㊁评估程序,并在与其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双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㊂7.1.3应对供应商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必要时应进行定期现场评审或对流程进行监控㊂7.1.4启封后的原料未用尽时必须密封,存放于适当场所,防止污染,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保质期内尽快使用㊂固体原料在进入投料间时,应先除去外包装或采用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㊂7.1.5应保存食品原料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采购㊁验收㊁贮存和运输的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㊂7.1.6需要清洗的原料,清洗原水应符合G B5749中的相关规定㊂再利用的清洗用水应符合工艺和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污染㊂7.1.7具有吸附性的原料应避免与有强烈气味的原料或其他物品共同运输㊁贮存㊂7.2食品添加剂包装用气体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并且在特定贮存和使用条件下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和产品特性㊂7.3食品相关产品7.3.1非连线生产(外购)的包装容器㊁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使用清洁卫生㊁防水的材料包装,运输车厢和贮存库必须保持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运输贮存,应有防尘㊁防污染措施㊂7.3.2包装容器㊁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并且在特定贮存和使用条件下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和产品特性㊂食品接触的包装容器㊁材料用添加剂应符合G B9685及相关法规要求㊂7.4菌种使用菌种的产品,菌种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定,菌种在投产使用前必须严格检验其特性,确保其活性,防止其他杂菌污染㊂发酵用菌种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在适宜温度下贮存,以保持菌种的活力㊂8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一般要求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8章的相关规定㊂8.2产品污染风险控制8.2.1应定期检测食品加工用水水质㊂饮料用水需脱氯时,应定期检验,确保游离余氯去除充分㊂8.2.2有水处理工艺的,应规定水处理过滤装置的清洗更换要求,制定处理后水的控制指标并监测记录㊂8.2.3有调配工艺的,需复核确认,防止投料种类和数量有误㊂8.2.4调配使用的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㊁浆)㊁原汁㊁糖液㊁水及其他配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前应确认其感官性状无异常㊂8.2.5溶解后的糖浆应过滤去除杂质,调好的糖浆应尽快使用㊂8.2.6半成品的贮存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配制好的半成品应尽快使用㊂因故延缓生产时,应对已调配好的半成品及时作有效处理,防止污染或腐败变质,恢复生产时应对其进行检验,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废弃㊂8.2.7杀菌工序应有相应的杀菌参数(如温度㊁时间㊁压力等)的记录或图表,并定时检查是否达到规定要求㊂8.2.8生产时应确保产品封口的密闭性㊂8.3生物污染的控制8.3.1清洁和消毒8.3.1.1清洁消毒方法应安全㊁卫生㊁有效㊂8.3.1.2清洁作业区生产前应启动空气净化系统,对车间内空气进行净化㊂8.3.1.3应保证清洁人员的数量并根据需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所有的清洁人员均应接受良好的培训,认识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确保生产车间达到卫生要求㊂8.3.1.4用于不同清洁区内的清洁工具应有明确标识,不得混用㊂8.3.1.5包装容器㊁材料在使用前应清洁或消毒,如果采用吹瓶㊁灌装㊁封盖(封口)一体设备,且设备自带空瓶或瓶胚除尘和瓶盖消毒功能,可不再进行空瓶和瓶盖清洗消毒㊂8.3.2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饮料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应包括:微生物监控指标㊁取样点㊁监控频率㊁取样和检测方法㊁评判原则以及不符合情况的处理等,具体可参照附录A的要求,并结合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制定监控内容㊂8.4化学污染的控制8.4.1使用的洗涤剂㊁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㊂8.4.2生产车间不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类杀虫剂㊂8.4.3杀虫剂㊁清洁剂㊁消毒剂等化学品应在其外包装有明显警示标识,并存放于专用仓库内,设专人保管㊂8.4.4杀虫剂㊁清洁剂㊁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㊁使用目的㊁使用区域㊁使用量㊁使用及购买时间㊁配制浓度等㊂8.5物理污染的控制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8.4的规定㊂9检验9.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㊂9.2灌装封盖(封口)后应对产品的外观㊁灌装量㊁容器状况㊁封盖(封口)严密性和可见物等进行检验㊂9.3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配备相应数量的空瓶㊁空桶㊁成品在线检验人员㊂检验人员上岗前须经训练,不应有色盲,视力应能满足工作需要㊂根据生产线速度设定检验人员的工作时间,应定期休息或调整工作岗位㊂鼓励企业采用在线检验设备代替人工检验,如空瓶或成品的检验设备等㊂10产品的贮存和运输10.1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㊂10.2仓库中的产品在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保证其安全和质量,必要时应有温度记录和(或)湿度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㊂需冷藏(冻)贮存和运输的产品应按标签标示的温度进行冷藏(冻)贮存和运输㊂10.3产品的贮存和运输应有相应的记录,产品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应有详细记录㊂11产品召回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1章的相关规定㊂12培训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2章的相关规定㊂13管理制度和人员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3章的相关规定㊂14记录和文件管理应符合G B14881 2013中第14章的相关规定㊂附录A饮料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A.1饮料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监控可参照表A.1执行㊂A.2样品的采样及处理㊁检验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㊂A.3微生物监控指标不符合情况的处理要求:各监控点的监控结果应当符合监控指标的限值并保持稳定,当出现轻微不符合时,可通过增加取样频次等措施加强监控;当出现严重不符合时,应当立即纠正,同时查找问题原因,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微生物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㊂表A.1饮料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监控要求监控项目建议取样点a建议监控微生物b建议监控频率c建议监控指标限值d环境的微生物监控食品接触表面灌装设备的灌装头(静态)菌落总数㊁大肠菌群每周㊁每两周或每月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邻近的接触表面加工区域内的环境空气清洁作业区[固体饮料㊁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㊁浆)㊁饮料浓浆除外]沉降菌(静态)e每周㊁每两周或每月ɤ10个/(ϕ90mm㊃0.5h)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清洗㊁消毒后包装容器㊁材料(瓶㊁桶㊁盖)[吹瓶㊁灌装㊁封盖(封口)一体设备且自带空瓶或瓶胚除尘和瓶盖消毒功能㊁后杀菌工艺㊁无菌袋包装除外]菌落总数㊁大肠菌群每周㊁每两周或每月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a可根据食品特性以及加工过程实际情况选择取样点㊂b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指示菌实施监控㊂c可根据具体取样点的风险确定监控频率㊂d可根据产品品种特性及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指标限值㊂e沉降菌按G B/T18204.3中自然沉降法测定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饮料配置管理制度

饮料配置管理制度

饮料配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饮料配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饮料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饮料配置工作,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餐饮服务等。

第三条饮料配置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饮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第四条饮料配置工作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制度。

第五条饮料配置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饮料配置管理流程第六条饮料配置管理应遵循“计划-订购-接收-存储-配置-使用-清洗-检查”的流程。

第七条饮料配置计划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品种、数量,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

第八条饮料配置订购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避免采购假冒伪劣产品。

第九条饮料配置接收应由专人负责,按规定验收产品并及时记录入库。

第十条饮料配置存储应按照产品特性分门别类储存,保持通风、干燥、阴凉。

第十一条饮料配置配置应由专人负责,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准确计量、混合。

第十二条饮料配置使用应根据需要进行配置,避免浪费,确保饮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第十三条饮料配置清洗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干净卫生,避免污染饮品。

第十四条饮料配置检查应定期进行,确保饮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第三章饮料配置管理要求第十五条饮料配置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从业资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六条饮料配置工作人员应熟悉使用各类饮料配置设备,保证配置准确性。

第十七条饮料配置工作人员应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做到不违规操作,不使用过期产品。

第十八条饮料配置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按规定穿戴工作服装,做到整洁清爽。

第十九条饮料配置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出现故障。

第二十条饮料配置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确保无害环境,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章饮料配置管理责任第二十一条相关部门应制定饮料配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饮料配置管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植物蛋白饮料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植物蛋白饮料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植物蛋白饮料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原料处理:处理原材料(例如豆类、坚果等),去除杂质,清洗并浸泡。

2.研磨:将处理后的原料研磨成细粉,以增加可溶性和可消化性。

3.榨汁:将研磨后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榨汁。

4.过滤:通过滤网或过滤器对榨出的液体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5.分离:将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分离,得到蛋白质浆和植物蛋白饮料的废弃物。

6.加工:蛋白质浆经过加热、杀菌等处理工艺,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7.调配:根据需要,将蛋白质浆和其他原料(如食用植物油、香料、甜味剂等)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8.加热: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加热,以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9.灌装:将加热后的产品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到包装容器中,如瓶子、纸盒等。

10.退温:将灌装好的产品进行退温处理,以避免瓶内产生露点水。

11.包装:对灌装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销售和消费。

12.库存:将包装好的产品存放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维持产品的品质。

关键控制点:1.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过滤和分离控制:过滤和分离过程的操作条件和设备要保持良好,以确保产品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的去除。

3.加工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4.调配精确控制:根据产品配方要求,准确配料,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5.加热控制:加热的时间和温度要恰当控制,以保持产品的风味、质地和保质期。

6.灌装和退温控制:灌装过程要保持无菌条件,而且产品在退温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产生露点水。

7.包装和标识控制: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包装和标识,以便于消费和检验。

这些关键控制点是确保植物蛋白饮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检验体系,通过严格控制这些关键控制点,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饮料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设计

饮料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设计

饮料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设计对于饮料生产企业而言,保证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仅仅注重产量的增加而忽略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不可取的。

为了确保饮料的质量,企业需要设计一个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流程。

下面将就饮料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设计进行探讨。

1. 原材料采购在饮料生产的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因此,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2. 原材料检验在原材料进厂后,要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味道等方面。

需要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不受污染和变质。

3. 生产过程控制在饮料的生产过程中,要控制每个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4. 设备清洁和消毒饮料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企业要建立起健全的设备清洁和消毒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物残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 包装控制在饮料生产的最后环节是包装,在包装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和变质的情况。

因此,企业要严格控制包装环节,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卫生标准,避免包装过程中的污染。

6. 包装检验包装过程中,需要对包装容器进行检验,确保包装容器完整无损,符合产品包装标准。

同时,还需要对包装过程进行检查,避免不当操作导致包装污染。

7. 成品检验在饮料生产完成后,要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

要对成品进行外观、口感、气味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8. 成品储存对于成品的储存,企业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储存环境,避免产品受潮、受热或者受污染。

要定期对成品库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9. 质量档案管理对于饮料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档案管理制度,将每个环节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便于查找和追溯,为产品质量的跟踪提供依据。

10. 质量培训为了确保生产人员的操作符合质量要求,企业要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物、化学危害。 l 强制性:被世界各国的官方所接受并被强制执
行。 l 过程控制:HACCP强调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企业通过HACCP的好处和作用
l 符合法规及市场的要求,获得市场准入的通行 证;
l 维护企业声誉,增强品牌效应; l 有效保证食品安全,树立顾客对产品的信心; l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法律风险,减少不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饮料的分类
饮料一般分为不含酒精饮料和含酒精饮料。 不含酒精饮料大致有以下几类: 果蔬汁饮料:各种果汁、鲜榨汁、蔬菜汁、果蔬混
合汁等。 碳酸类饮料: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和各种不同的香
料、水分、糖浆、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气 泡式饮料。像可乐、汽水等。 功能饮料:含各种营养要素的饮品,满足人体特 殊需求。 茶类饮料: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 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 乳饮料:常喝的牛奶、酸奶等。
l 包装材料验收储存:包装材料为纸箱,安
全、卫生,无污染。 l 包装:外包装纸箱,内包装PVC瓶标。瓶标及
纸箱按有关食品标识法规制作。 l 包装形式:规格×瓶/箱 545g×15。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l 储藏:成品库常温、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成品码放高度依标准执行。
l 运输:运输车辆要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
害?
(6) 此步 骤是 CCP?
物理危害:无
饮料HACCP控制体系
橙浓缩汁贮 存
受限辅料: VC、的验收
生物危害:霉菌繁殖
化学危害:无 物理危害:无 生物危害: 致病菌、耐热及好氧 微生物的引入 化学危害: 有毒化合物
非受限辅料: 柠檬酸、果 胶、β-胡萝 卜素、天然 香料的验收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一、原料采购1.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根据产品需求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例如选用新鲜水果供应商。

2.与供应商协商:与供应商协商确定采购时间、数量、质量标准和价格等。

3.进行采购:按照协商结果进行原料采购,例如按照吨或包装购买水果。

二、原料处理1.清洗与消毒:将采购回来的水果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卫生安全。

2.分类与剥皮:根据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并将果皮剥掉或者切开。

3.榨汁或打浆:将剥好皮的水果榨汁或打成浆状,得到果汁原液。

4.组成调配:根据果汁饮料的不同配方,将得到的果汁原液和适量的水、糖、酸味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调配,得到最终的产品原液。

三、加工生产1.混合酿造:将调配好的果汁原液倒入酿造罐中,与发酵剂或酵母菌混合,进行酿造处理。

2.发酵与稳定:根据产品需要,对果汁原液进行发酵处理,使其产生特色口感和风味。

同时,添加稳定剂、色素和防腐剂等,并进行充分搅拌。

3.灌装与封口:将加工好的果汁饮料原液通过灌装机进行灌装,然后封口,确保产品密封性。

4.杀菌与消毒:对封好的果汁饮料进行杀菌处理,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5.冷藏贮存:对杀菌后的果汁饮料进行冷藏贮存,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四、包装装箱3.包装过程:将生产好的果汁饮料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包装,如自动灌装机、贴标机等。

4.装箱:将包装好的果汁饮料放入纸箱中,按照规定数量进行装箱。

五、质检验收2.品质检测:抽样进行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口感等多个方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3.合格品入库:合格的果汁饮料经过检测后,进行入库,等待发货。

六、出厂发货1.货物准备:准备好已检验合格的果汁饮料,并确保数量和规格无误。

2.发货:根据订单安排,将准备好的果汁饮料装载到运输车辆或船只上,并进行发货。

以上就是果汁饮料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果汁饮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每个环节的把控都非常重要,只有每个环节都达到要求,才能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果汁饮料产品。

饮料执行标准

饮料执行标准

饮料执行标准一、引言。

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制定饮料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饮料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环节。

三、术语和定义。

1. 饮料,指通过加工、混合、调制等工艺制成的可供直接饮用的液态食品。

2. 生产,指饮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等环节。

3. 加工,指对原料进行处理和调配,使之成为成品饮料的过程。

四、质量要求。

1. 原料选择,生产饮料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原料。

2. 生产工艺,生产饮料的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外部污染。

3. 包装要求,饮料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产品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变质。

4. 储存条件,饮料应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5. 销售环节,销售饮料的商家应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得销售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五、检验方法。

1. 外观检查,对饮料的颜色、气泡、悬浮物等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外观要求。

2. 化学成分检测,对饮料的含糖量、酸度、防腐剂含量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3. 微生物检测,对饮料中的微生物总数、大肠菌群等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微生物指标。

六、质量控制。

1.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2. 对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3. 对成品饮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七、责任制度。

1.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饮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八、结论。

饮料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果汁饮料是一种受到人们喜爱的饮品,因其具有丰富多样、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而备受欢迎。

果汁饮料的生产过程严格要求不仅能够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充分保留,还要保证其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

本文将从生产流程、原材料选择、卫生条件、质量控制几个方面,阐述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

1.生产流程果汁饮料的生产流程包括采购、处理、清洗、粉碎、榨汁、过滤、浓缩、加糖、加酸、加香料和灌装等环节。

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热处理和无菌灌装的要求来执行,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1采购优质的原材料是制作果汁饮料的关键,采购环节是保证果汁饮料质量稳定的重要一环。

应该选择有实力的原材料供应商,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防腐和保存条件,以确保其安全、健康、无污染。

1.2处理和清洗果汁饮料的材料需要经过洗涤、除去叶和杂质、切碎等处理。

干净无菌的设备和严格的卫生标准是保证处理过程卫生安全的关键。

设备和传送带应该时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1.3粉碎和榨汁处理后的原材料需要进行粉碎和榨汁,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艺能够保证原材料的养分不被破坏,营养价值更高。

1.4过滤和浓缩榨汁后的液体需要经过过滤,以去除果肉残渣等杂质。

同时,液体需要经过浓缩,达到所需的固含躯率。

1.5调味和灌装浓缩果汁需要经过调味加工,包括加糖、加酸等,来达到顾客们口味的需求。

最终产品需要经过灌装到瓶子中,为顾客供应。

2.原材料选择果汁饮料的原材料是苹果、橙、葡萄等多种水果,要选择富含营养的品种进行采购。

由于多种水果可能不同批次的品质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和把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3.卫生条件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是果汁饮料的保证。

所有设备和管道都需要经过多次泡洗和消毒,以保持其干净和无菌状态。

同时,工人们的穿着应符合卫生要求,以防止微生物、灰尘等因素对产品的污染。

4.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应设置检测点,流程完成后进行检测和品质控制。

针对不同的产品特点,加工过程中也需要对原材料的温度、酸度、浓度等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

果汁饮料的生产控制过程1.原料采购:首先,生产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原料的采购。

在选择原料供应商时,主要需要考虑其产品质量、采购价格、供货稳定性等因素。

为了确保原料的质量,通常和供应商签署合同,并指定质量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并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原料检验:在原料的收到时,需要对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检验包括对原料的外观、口感、气味等进行检查,以及对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等进行实验室测试。

检验的结果将决定原料的接受与否。

3.原料贮存和处理:接受合格的原料将被送往储存区域进行贮存,同时需要对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贮存时,需要确保原料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适宜,以防止发霉和变质。

对于需要处理的原料,例如果实,可能需要进行清洗、去皮、去籽等操作。

4.生产过程控制:接下来是具体的生产过程控制。

首先是准备和混合原料。

根据产品配方,将已处理的原料按照特定比例加入到制备容器中,并进行搅拌和混合,以确保均匀性。

同时,需要控制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以及混合器的温度。

接着是杀菌和灭菌过程。

果汁饮料往往需要经过高温处理来灭菌,这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步骤。

一般而言,加热温度为85℃-95℃,保持一定时间杀灭细菌,然后快速冷却到相对低温,以防止可能的细菌污染。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水源的质量。

果汁饮料通常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所以需要确保水源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水质检测。

5.装瓶和包装:在果汁饮料生产过程的尾声,需要对成品进行装瓶和包装。

首先是灌装。

将处理好的果汁饮料倒入瓶子中,并且需要控制每瓶的容量,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对瓶盖进行控制,以确保密封性。

在装瓶后,需要对成品进行包装。

果汁饮料通常采用纸箱、塑料膜等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包装材料无污染、无损坏,并且进行适当的防潮措施,以防止成品受潮和变质。

6.质量控制与检验:生产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质量控制和检验。

饮品制作管理制度

饮品制作管理制度

饮品制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饮品制作过程,确保饮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饮品制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饮品制作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卫生管理、设备维护保养等内容。

第四条饮品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证饮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第五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饮品制作流程第六条饮品原料采购:选择有合格证书的正规供应商采购饮品原料,对原料进行严格检验。

第七条原料存储:严格按照要求将原料分类存放,防止污染和混淆。

第八条原料加工: 原料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卫生,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第九条饮品制作:严格按照配方和制作流程进行饮品制作,不得随意更改和添加其他原料。

第十条成品包装:对制作好的饮品进行包装,保证包装卫生和密封好。

第十一条成品存储:存放已包装好的饮品,避免受到污染和阳光直射。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二条食品安全意识:所有从事饮品制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食品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制度规定。

第十三条食品检测:对生产出的饮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饮品的质量安全。

第十四条可追溯制度:建立饮品生产可追溯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快速追溯到问题根源。

第十五条废弃物处理: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和影响他人。

第十六条食品安全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七条厨房卫生:清洁工作区、设备和工具,保持厨房整洁和卫生。

第十八条个人卫生:从事饮品制作的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

第十九条设备卫生:定期对饮品制作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第二十条消毒管理: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操作,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五章设备维护保养第二十一条设备保养:对饮品制作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二十二条设备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饮料调配车间管理制度

饮料调配车间管理制度

饮料调配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饮料调配车间的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以加强对饮料调配车间的监督管理,促进饮料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第二条饮料调配车间是饮料生产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必须合理有效,确保饮料质量和生产安全。

第三条饮料调配车间的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和经营饮料的企业和个人。

第四条饮料调配车间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细致严谨、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五条饮料调配车间的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规定,不得有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条饮料调配车间的管理部门应设专人负责,落实职责,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七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调配、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

第八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追溯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第九条饮料调配车间应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保持生产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十一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记录,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真实、完整、准确记录。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饮料调配车间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四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过程中各个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第十五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加强对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员工的安全。

第十六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处置工作。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七条饮料调配车间应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奖惩等方面。

第十八条饮料调配车间应重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倡导正能量,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第十九条饮料调配车间应落实员工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

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引言果汁饮料是一种受欢迎的饮品,不仅可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消暑解渴。

然而,果汁饮料的制作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其品质稳定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果汁饮料的控制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料选择、加工方法、质量检验和包装过程。

原料选择果汁饮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水果和其他添加剂。

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水果的品质:选择成熟度适中、无病虫害的水果作为原料,以确保果汁的口感和香味。

2.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可以增加果汁的口感和保质期。

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添加剂,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加工方法果汁饮料的加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洗净水果:将选好的水果进行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2.切割水果:将洗净的水果进行切割,以便后续的榨汁和过滤。

3.榨汁:使用榨汁机将切割好的水果进行榨汁,将汁液和果渣分离。

4.过滤:通过滤网或滤纸对榨汁得到的汁液进行过滤,去除果渣和杂质。

5.添加剂:根据配方,在榨汁得到的汁液中添加适量的糖、酸度调节剂和防腐剂等。

6.混合搅拌:将汁液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7.杀菌处理:通过高温杀菌或其他杀菌方法对混合后的果汁进行杀菌处理,以保证饮品的安全性。

8.冷却和储存:将杀菌处理后的果汁进行冷却,并储存于适当的环境中,以确保果汁的品质和口感。

质量检验果汁饮料的质量检验是确保其品质稳定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质量检验包括:1.外观检查:通过观察果汁的颜色、清澈度和气泡数量等进行外观检查。

2.味道检测:通过品尝果汁的甜度、酸度和口感等进行味道检测。

3.pH值检测:使用酸度计测试果汁的pH值,以检测酸度是否符合要求。

4.抗氧化性能检测:通过抗氧化性能的测试,评估果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5.微生物检测:进行微生物检测,检验果汁是否受到细菌和霉菌的污染。

包装过程果汁饮料的包装过程是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包装方法如下:1.瓶装:将果汁饮料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并封口,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保存期限。

饮料产品配方管理制度范本

饮料产品配方管理制度范本

饮料产品配方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料产品配方的管理,保障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饮料产品的配方管理,包括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饮料产品配方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配方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制定饮料产品配方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饮料产品配方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原料选择第六条公司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的原料,保证原料的质量安全。

第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价制度,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性。

第八条公司应当对原料进行进货检验,检验合格的原料方可用于生产。

三、配方设计第九条公司应当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计饮料产品配方,确保产品的口感、色泽、香气等符合标准。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配方管理制度,对配方进行编号、登记,并严格控制配方的变更。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对配方进行安全性评价,确保配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四、生产工艺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根据配方要求,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生产工艺管理制度,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对生产工艺进行定期审查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质量控制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再次发生。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追踪和处理。

六、人员培训和管理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3.4 均质
牛乳中脂肪球的大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放置一段 时间后易出现聚结成块、脂肪上浮的现象。经均质后可使 脂肪球直径变小(小于2微米),分布均匀,口感好,有 良好的风味,不产生脂肪上浮现象。同时均质可以使蛋白 粒子细微化,饮料稳定性大大提高。均质操作可以使稳定 剂效果充分发挥。
均质效果与均质压力和温度有关。高压比低压效果好, 通常控制在100-200kg/cm2下均质并控制温度在60℃左右 较好,均质一般在预热工序后杀菌前进行。
五、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 沉淀及分层 1、选用的稳定剂不合适 2、酸液浓度过高 3、调配罐内的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过低 4、调酸过程加酸过快
( 二 ) 产品口感过于稀薄 1、乳粉的热处理不当 2、最终产品的总固形物含量过低
(CMC)、 低甲氧基果胶(LM),乳蛋白等电点 4.6-5.2,果汁4.5-4.8。 有机酸–柠檬酸和乳酸。 糖类—蔗糖--改善风味,防止沉淀。
二、配制型酸性乳饮料工艺流程图
牛奶
溶糖
香精、消泡剂
溶胶 冷却
混料
溶酸
在 调配
线 喷 酸
洗盖
洗瓶
均质 脱气
倒瓶
封盖
充填
杀菌Leabharlann 喷码冷却套标包装
三、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CCP)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以PET包装为例)
罗正明 2012.04.18
主要内容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定义 二、加工工艺流程 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四、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概念
1.1 定义
是指用乳酸、柠檬酸或果汁将牛乳的 pH值 调整到酪蛋白的等电点以下( 3.8~4.2)而制成 的一种酸性乳饮料。

(2020)雀巢冰爽茶饮料配制过程品质控制

(2020)雀巢冰爽茶饮料配制过程品质控制

雀巢冰爽茶饮料配制过程品质控制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日期:Date/日期:Date/日期:修订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次数1.0目的确保雀巢冰爽茶饮料终糖浆合格。

2.0范围瓶线生产雀巢冰爽茶饮料产品终糖浆的配制过程。

3.0职责3.1操作工负责对各控制点的检测,控制。

3.2糖房品控负责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检查。

3.3品控主管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抽查、监控。

3.4品控科长对此文件的有效性负责.4.0定义4.1终糖浆:在水溶液中加入单糖浆或浓缩液或饮料主剂等成分,并调整最终规定容积的均匀混合物。

4.2配制规程:可口可乐或雀巢公司产品的特殊的书面的规定。

5.0程序5.1终糖浆生产品控检测程序5.1.1生产前确保管道及配料缸已按果汁、茶产品CIP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CIP。

5.1.2以下终糖浆生产过程中的品控检测,若未作特别说明,检查频率为每批终糖浆一次。

5.1.3终糖浆生产过程.A:雀巢冰爽茶---西式柠檬味茶饮料(1) 终糖缸:(2) 过程品控记录于《茶配制记录》上。

B:雀巢冰爽茶---桃子味茶饮料(2) 过程品控记录于《茶配制记录》上。

C:雀巢冰爽茶--柠檬绿茶、冰极柠檬绿茶饮料D:雀巢冰爽茶--冰极柠檬味茶饮料(2) 5um滤袋的清洗:a)连续生产中途CIP或停机24小时内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后,浸泡在50~100ppm氯水中,使用前用处理水将氯水冲净.b)停机超过24小时,须在使用前需用高温杀菌(实验室杀菌锅).杀菌温度: 121℃杀菌时间: 15分钟(3) 过程品控记录于《茶配制记录》上。

5.1.4生产后按果汁、茶产品CIP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CIP。

6.0参考文献6.1本文件支持纲要文件:。

6.1.1相关SOP文件:6.2本文件参考并引用以下文件:6.2.1糖浆制造的一般资料6.2.2冷灌注产品制造手册(pH<4.5)6.2.3雀巢冰爽茶—柠檬味茶饮料混合规程6.2.4雀巢冰爽茶—桃子味茶饮料混合规程6.2.5雀巢冰爽茶—绿茶柠檬味茶饮料混合规程6.2.6雀巢冰爽茶—冰极柠檬味茶饮料混合规程7.0附件/记录7.1 附件:无7.2 记录:。

功能性液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功能性液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功能性液体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本生产工艺流程适用于(后灭菌、三片罐、酸性功能饮料)液体饮料类的产品。

1.工艺流程图标注★的为关键控制点:称量配料、溶解过滤、灌封、灭菌、冷却2.工艺描述1、原辅料出库及脱包消毒1.1根据生产计划及相关领料程序,领取相应数量的原辅料;1.2原辅料在脱包间脱去原辅料的外包装并做好标识,将原料至于缓冲间内,开启紫外灯,照射30min 以上消毒处理。

2、称量配料(包含小料预混)2.1根据产品配料单要求,确认食品添加剂以及营养强化剂添加量以及单位,分别称取各种原料(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精度电子天平并进行校准复核)。

称好的物料分别贮存于其他容器中。

复核人员依次对各种物料进行复核,包括品名、厂家、批号、重量等。

2.2将复核后的各种小料混合均匀。

3、溶解过滤3.1依次将复核好的原料和混合后的小料倒入到高剪切化糖罐中,(白砂糖、苯甲酸钠)加热至80±5℃搅拌20min,(其他料:维生素、牛磺酸、柠檬酸、色素等)加热至55±5℃搅拌5min,溶解混合均匀。

3.2将溶解混合好的物料经300目滤袋过滤后泵入混合定容罐中,再添加香精。

4、混合定容4.1纯化水定容至配方量,继续搅拌20min。

(检查PH(3-5)、感官、固形物、无异常即可进入下一工序)5、包材领用及脱包消毒5.1根据生产计划及相关领料程序,领取相应数量的包材;5.2在脱包间脱去包材的外包装,将包装罐、灌盖用纯化水冲洗(≥90℃),沥干。

6、灌封6.1根据灌装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调试好各设备参数,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对物料进行灌装并封口。

每次开机调试稳定进行灌装封口的检查以及净含量检查,后面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抽检。

6.2按照生产工艺对包材进行清洗,检查并剔除生产线中存在问题的罐子。

封口外观要求为平整,无漏封、假封及外垂唇现象,罐体无破损,确保产品密封。

(迭接长度≥0.90mm、迭接率(投影法)≥50%、紧密度(目测)≥70%、卷边宽度2.65±0.20mm、卷边厚度1.20±0.05mm、身钩长度1.70±0.20mm、盖钩长度1.70±0.20mm。

食品饮料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食品饮料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食品饮料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总则 (4)1.1 质量管理体系 (4)1.2 风险管理 (4)1.3 产品追溯与召回 (5)第2章原料质量控制 (5)2.1 原料验收标准 (5)2.2 原料检验方法 (5)2.3 原料供应商管理 (5)第3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5)3.1 生产工艺流程 (5)3.2 关键控制点 (5)3.3 生产设备与设施 (5)3.4 生产环境卫生 (5)第4章成品质量控制 (5)4.1 成品验收标准 (5)4.2 成品检验方法 (5)4.3 成品储存与运输 (5)第5章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 (5)5.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5.2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5)5.3 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管理 (5)第6章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 (5)6.1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5)6.2 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方法 (5)6.3 食品接触材料供应商管理 (5)第7章食品包装质量控制 (5)7.1 食品包装材料标准 (5)7.2 食品包装设计要求 (5)7.3 食品包装检验方法 (5)第8章产品标签与说明书 (5)8.1 标签与说明书内容要求 (5)8.2 标签与说明书设计规范 (5)8.3 标签与说明书检验方法 (6)第9章出入境检验检疫 (6)9.1 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 (6)9.2 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 (6)9.3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6)第10章质量安全处理 (6)10.1 质量安全分类与报告 (6)10.2 质量安全应急处理 (6)10.3 质量安全调查与处理 (6)第11章认证与监督 (6)11.1 认证程序与要求 (6)11.2 认证机构管理 (6)11.3 监督检验与评价 (6)第12章培训与教育 (6)12.1 员工培训与考核 (6)12.2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 (6)12.3 质量管理知识普及与更新 (6)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总则 (6)1.1 质量管理体系 (6)1.1.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6)1.1.2 核心模块 (6)1.1.3 作用 (7)1.2 风险管理 (7)1.2.1 风险识别 (7)1.2.2 风险评估 (7)1.2.3 风险控制 (7)1.3 产品追溯与召回 (8)1.3.1 产品追溯 (8)1.3.2 产品召回 (8)第2章原料质量控制 (8)2.1 原料验收标准 (8)2.2 原料检验方法 (9)2.3 原料供应商管理 (9)第3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9)3.1 生产工艺流程 (9)3.2 关键控制点 (10)3.3 生产设备与设施 (10)3.4 生产环境卫生 (11)第4章成品质量控制 (11)4.1 成品验收标准 (11)4.2 成品检验方法 (12)4.3 成品储存与运输 (12)第5章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 (12)5.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2)5.1.1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2)5.1.2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13)5.2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13)5.2.1 化学分析法 (13)5.2.2 仪器分析法 (13)5.2.3 免疫分析法 (13)5.3 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管理 (13)5.3.1 供应商筛选 (13)5.3.2 供应商评估 (13)5.3.3 供应商审核 (13)5.3.4 供应商培训与沟通 (14)第6章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 (14)6.1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14)6.2 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方法 (14)6.3 食品接触材料供应商管理 (14)第7章食品包装质量控制 (15)7.1 食品包装材料标准 (15)7.1.1 材料安全性 (15)7.1.2 材料卫生性 (15)7.1.3 材料兼容性 (15)7.2 食品包装设计要求 (15)7.2.1 实用性 (15)7.2.2 安全性 (15)7.2.3 美观性 (15)7.2.4 经济性 (16)7.2.5 环保性 (16)7.3 食品包装检验方法 (16)7.3.1 外观检验 (16)7.3.2 物理功能检验 (16)7.3.3 化学功能检验 (16)7.3.4 生物安全性检验 (16)7.3.5 包装完整性检验 (16)7.3.6 感官检验 (16)第8章产品标签与说明书 (16)8.1 标签与说明书内容要求 (16)8.1.1 标签内容要求 (16)8.1.2 说明书内容要求 (17)8.2 标签与说明书设计规范 (17)8.2.1 设计原则 (17)8.2.2 设计要素 (17)8.3 标签与说明书检验方法 (17)第9章出入境检验检疫 (18)9.1 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 (18)9.1.1 法律法规标准 (18)9.1.2 国家标准 (18)9.1.3 行业标准 (18)9.2 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 (18)9.2.1 报检 (18)9.2.2 检验检疫 (18)9.2.3 检验检疫结果处理 (18)9.2.4 监督管理 (18)9.3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19)9.3.1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9)9.3.2 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9)9.3.3 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9)9.3.4 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 (19)9.3.5 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 (19)第10章质量安全处理 (19)10.1 质量安全分类与报告 (19)10.1.1 质量安全分类 (19)10.1.2 质量安全报告 (19)10.2 质量安全应急处理 (20)10.2.1 应急预案制定 (20)10.2.2 应急处理流程 (20)10.3 质量安全调查与处理 (20)10.3.1 调查 (21)10.3.2 处理 (21)第11章认证与监督 (21)11.1 认证程序与要求 (21)11.1.1 认证程序 (21)11.1.2 认证要求 (22)11.2 认证机构管理 (22)11.2.1 认证机构资质 (22)11.2.2 认证机构监督 (22)11.3 监督检验与评价 (22)11.3.1 监督检验 (22)11.3.2 评价 (23)第12章培训与教育 (23)12.1 员工培训与考核 (23)12.1.1 培训内容 (23)12.1.2 培训方式 (23)12.1.3 考核评价 (23)12.2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 (23)12.2.1 教育内容 (23)12.2.2 宣传方式 (24)12.3 质量管理知识普及与更新 (24)12.3.1 知识普及 (24)12.3.2 知识更新 (24)以下是食品饮料行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目录: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总则1.1 质量管理体系1.2 风险管理1.3 产品追溯与召回第2章原料质量控制2.1 原料验收标准2.2 原料检验方法2.3 原料供应商管理第3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3.1 生产工艺流程3.2 关键控制点3.3 生产设备与设施3.4 生产环境卫生第4章成品质量控制4.1 成品验收标准4.2 成品检验方法4.3 成品储存与运输第5章食品添加剂质量控制5.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5.2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5.3 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管理第6章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6.1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6.2 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方法6.3 食品接触材料供应商管理第7章食品包装质量控制7.1 食品包装材料标准7.2 食品包装设计要求7.3 食品包装检验方法第8章产品标签与说明书8.1 标签与说明书内容要求8.2 标签与说明书设计规范8.3 标签与说明书检验方法第9章出入境检验检疫9.1 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9.2 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9.3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第10章质量安全处理10.1 质量安全分类与报告10.2 质量安全应急处理10.3 质量安全调查与处理第11章认证与监督11.1 认证程序与要求11.2 认证机构管理11.3 监督检验与评价第12章培训与教育12.1 员工培训与考核12.2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12.3 质量管理知识普及与更新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总则1.1 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的质量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品控员负责对各控制点的检测、控制。
3、3品控领班负责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检查、异常情况的处理。
3、4制程主任负责对检测结果及异常情况处理的审核。
4、0程序
4、1浓糖浆制备过程品质控制
4、1、1按JDB/WI-QC-203《浓糖浆制备工艺指导书》制备浓糖浆。
4、1、2取样检测浓糖浆糖度与PH值,白利度控制在60±5°Bx,PH控制在5、0~7、0 。
附表:
JDB/WI-QC-109,B/1
生产程序
品质控制点
细则
标准
1、将提取出(或离心后)的茶汁泵入调配缸中。
1.茶汁体积。
2.茶汁口味。
3.茶汁PH
4.离心时茶汁温度
离心时茶汁温度:70~75℃
茶汁体积:5500±200L
茶汁口味:具有凉茶特
殊风味
茶汁PH值:4、6~6、0
2、将适量体积的浓糖浆泵入调配缸。
4、1、3根据所测得的白利度结果,查“Brix-密度对照表”得出相应密度值。
4、1、4计算出配制一定单位半成品所需的相应浓糖浆体积。
4、1、5检测结果记录于JDB/RE-QC28《半成品调配检测记录表》中。
4、2半成品调配过程品质控制
4、2、1生产前确保管道及糖缸按JDB/WI-QC-204《PET线、罐线CIP工艺指导书》规定进行CIP清洗。
文件编号
JDB/WI-QC-109
文件版本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修定次数
1
生效日期
2004、01、30
饮料调配过程品质控制标准
制定部门
品控部
文件页码
共2页第1页
1、0目的
规定浓糖浆制备过程、凉茶饮料调配过程的品质控制要求。
2、0适用范围
浓糖浆制备过程,三片罐及PET瓶装凉茶饮料半成品的调配过程。
3、0职责
3、1生产操作员负责通知品控员取样。
4、若糖度低于标准,补加浓糖浆。
补加60°Bx浓糖浆(升)=(B0-B1)×ρ半×〔V/浓糖浆浓度×浓糖浆密度〕
式中:B0——标准白利度,以8、8°Bx
B1——实测白利度
V—调配体积
ρ半为半成品密度,以1、0354计
5、若糖度高于标准,补加工艺水。
加水量L(升)
B1- B0
=×ρ半×V
B0
式中:B0—标准白利度,以8、8°Bx
B1—实测白利度
V—调配体积
ρ半为半成品密度,以1、0354计
饮料调配过程品质控制标准
制定部门
品控部
文件页码
共2页第1页
5、0 相关文件及记录
JDB/WI-QC-203《浓糖浆制备工艺指导书》
JDB/WI-QC-204《PET线、罐线CIP工艺指导书》
JDB/RE-QC28《半成品调配检测记录表》
编写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修改标志
修改次数
修改人/日期
1.浓糖浆体积用量计算。
2.浓糖浆白利度。
3.浓糖浆PH。
浓糖浆白利度:60±5°Bx
浓糖浆PH:5、0~7、0
3、用工艺水定容,搅拌10分钟以上,通知品控员取样。
1.读取体积。
2.测Brix。
3.测PH。
4.口味、外观。
体积:8300±200L
Brix:8、8±0、05
PH: 4、7~6、3
感官:具有凉茶特殊风味
4、2、2半成品调配过程中的品质检测频率为每缸半成品检测一次。
4、2、3调配过程控制标准详见附表。
4、2、4检测结果记录于JDB/RE-QC28《半成品调配检测记录表》中。
编写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修改标志
修改次数
修改人/日期
文件编号
JDB/WI-QC-109
文件版本
B
修定次数
1
生效日期
2004、0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