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4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4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品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对自身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定期自主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给有关部门的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自我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机构。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活动。

2. 制定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计划。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制定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计划。

计划应当明确自检自查的对象、内容、方法、频率等,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自检自查工作。

3. 实施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自检自查计划,组织开展自检自查活动。

自检自查的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基本信息、经营场所设施、卫生管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销售环节等。

自检自查可以采用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档案审核、问卷调查等方法。

4. 形成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自检自查结果,形成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情况,包括问题和风险的发现、整改和改进措施等。

5. 报告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结果。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报告报送给食品监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

食品监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其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可以提高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能力,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满意度,促进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保障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一、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是指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食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单位需要建立自我检查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的自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一)建立自检自查制度的重要性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自检自查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

其次,自检自查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风险隐患。

通过自检自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自检自查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食品企业通过严格的自检自查制度,向消费者传递出食品安全的信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二)自检自查的内容和方法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的内容与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货环节: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2.生产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3.储存环节:合理储存产品,防止变质和污染。

4.销售环节:在销售前对产品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自检自查的方法可以包括:抽样检测、检查企业内部的生产记录和相关文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等。

二、食品安全报告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向相关监管部门定期报告其自检自查情况和食品安全状况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旨在增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情况的掌控和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一)报告的内容和周期食品安全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自检自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报告的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以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自检自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制定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涵盖食品卫生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一、目的与范围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现有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二、自检自查的内容1.食品购进阶段:1.1 与合法经营者建立合作关系,认真审核合法证照和产品质量信息。

1.2 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只接受优质产品。

1.3 对于进货单位提供的产品,建立进货台账,确保每批次的进货记录完整。

2.食品存储管理阶段:2.1 遵循“先进先出,有序摆放”的原则,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保质期。

2.2 保管制度要求每天都有定时巡查,对存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进行检测,保证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2.3 定期检查食品存储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3.食品加工和生产阶段:3.1 进行加工或生产前必须对所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无异常现象。

3.2 进行加工或生产时,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和操作流程。

3.3 定期对加工和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无污染源。

4.食品销售和配送阶段:4.1 确保食品标识的准确、清晰、规范。

4.2 进行销售或配送时,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规,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3 食品销售和配送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食品符合标准,没有病虫害或有害物质。

三、自查报告和处置措施1. 自查报告周期为一个月,第一个工作日上午之前向负责人汇报自查情况;2. 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整改完成后,及时对外公布整改情况。

四、制度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由单位负责人下发,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度的执行。

制定专业人员参照相关标准和法规对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建立问题处理档案。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修订时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并在全员会议上进行通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相关的部门和环节。

三、自检自查的频率和内容(一)频率1、日常检查:每天对生产车间、仓库、销售区域等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环境卫生、设备运行状况、员工操作规范等。

2、定期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查,包括原材料采购、食品添加剂使用、产品保质期、标签标识等。

3、专项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市场反馈、监管要求等,不定期开展针对特定问题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蝇防虫、节日期间的食品质量等。

(二)内容1、原材料采购与验收(1)检查供应商资质,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来自合法合规的供应商。

(2)查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等文件,确保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检查原材料的储存条件,防止受潮、变质、过期等情况发生。

2、生产加工过程(1)检查员工的个人卫生状况,是否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衣帽、口罩等。

(2)检查生产设备的清洁、消毒情况,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故障隐患。

(3)监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剂量添加。

(4)检查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或偷工减料的现象。

3、成品储存与运输(1)检查成品仓库的温湿度控制,是否符合产品储存要求。

(2)检查成品的包装完整性,有无破损、污染等情况。

(3)检查运输车辆的卫生状况,是否具备相应的保鲜、冷藏设施。

4、销售环节(1)检查销售场所的环境卫生,陈列设施是否清洁卫生。

(2)检查在售食品的保质期、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检查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是否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四、自检自查的方法和人员(一)方法1、现场观察:通过实地查看,直观了解生产经营场所的实际情况。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本自查制度。

2.膳食中心负责编制年度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对所有经营摊点的食品安全状况开展自查。

3.膳食中心设立由中心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各餐厅经理、各合作经营户负责人组成的膳食中心食品安全自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食品安全自查、整改、处罚等工作。

4.食品安全自查一般分为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

定期自查:每月开展一次;专项自查:根据师生投诉、季节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随时开展。

5.当膳食中心各经营摊点经营场所布局、制作工艺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重点管理项发生变化时,将立即组织食品安全自查。

6.对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项,将查清原因、立即整改,并做出相应处罚。

7.膳食中心办公室负责建立食品安全自查档案,如实记录食品安全自查组织实施的时间、人员、自查结果和整改、处罚情况,不得涂改或污损,保存时限不少于2年。

8.每次自查结果应及时向后勤保障处报告。

发现严重违反食品安全问题时还应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部门)报告。

严禁瞒报、谎报、缓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是指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自身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自我监管机制,通过定期自检、自查和报告的方式,确保食品安全的过程。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 自检: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定期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查。

例如,检查原材料供应商的食品质量的合规性,检查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卫生条件、操作规范和设备设施等。

2. 自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主动排查和整改。

例如,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等。

3. 报告: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自检自查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等。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报告内容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同时,通过报告的方式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展示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这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单位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本单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相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3、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4、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门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健康查体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从业人员每年参加一次查体,每年到期前一个月参加健康复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4、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5、凡患有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治愈前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6、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发现无有效健康证明者,交监督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查处。

负责人(签字盖章)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一、索证索票是指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经营户在订货时,向供货方索取的有关证照和票据,作为证明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可靠的凭证。

二、购进食品时经营者向食品供货商索取供货凭证,认真核对凭证内容与实际食品是否一致,并按要求按月装订,保存2年以上。

三、初次购入食品时,应当仔细查验能够证明供货商主体资格的相关证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及食品合格证明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并做到每半年核对一次。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保障,随着食品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旨在通过自主检测和报告,保障食品安全。

一、自检自查食品生产商及经营者在日常经营中应该实行自检自查,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健康安全。

自检自查包括常规检查与特殊检查。

常规检查主要是指对原材料、生产工艺、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检查。

特殊检查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反馈的问题等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应当通过书面方式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以备食品安全事故的溯源和追责。

二、报告制度自检自查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形成食品安全的信息反馈机制。

食品生产商及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及时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包括不合格产品召回、不合格原材料使用、重大事故、消费者投诉等情况。

如果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应该尽快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恢复,同时向社会公开。

三、制度运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运行机制与监管管理。

制度运行包括制度的宣传推广、制度的执行检查与制度的评估反馈。

1. 制度的宣传推广要加强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宣传,引导消费者关注食品质量与安全,并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商及经营者自检自查的实施情况,形成对食品安全制度的共识和认同。

2. 制度的执行检查食品安全制度的执行检查主要由食品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内容包括自检自查的实施情况、报告食品安全事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商及经营者的监管力度,对不遵守制度的企业进行惩罚处理,确保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有效实施。

3. 制度的评估反馈食品安全制度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反馈,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

同时,需要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对各方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可以有效的提高食品生产商及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监管机制,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x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x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x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二、自查内容及流程1.生产环境自查(1)确保生产区域的卫生状况良好,包括设施设备、工作台面、通风、照明等;(2)检查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包括穿戴工作服、戴帽子、佩戴口罩等;(3)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食品存放于符合要求的环境中;(4)定期清理、消毒生产设备和工具。

2.原材料自查(1)严格查验原材料的供应商证照情况,确保原材料来源合法可靠;(2)检查原材料的标识和包装是否完好;(3)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生产过程自查(1)检查生产线上的工艺参数是否符合标准,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2)检查生产线上的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3)监测生产线上的卫生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产品自查(1)进行产品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2)检查产品的标识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3)记录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批次信息。

三、报告内容及要求1.自查报告内容(1)自查的时间、地点、人员;(2)自查内容和操作过程;(3)自查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4)自查的结果和评价。

2.报告制度(1)自查报告应每月填写一次,并由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人员签字确认;(2)自查报告应于每月月底前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并保留备查;(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风险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措施。

四、监督与处罚1.监督机构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进行监督和指导。

2.处罚措施对违反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公告,影响企业声誉。

以上为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范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目录
1.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
1.1 自检内容
1.2 自查方式
2. 报告制度
2.1 报告内容
2.2 报告途径
1.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
1.1 自检内容
食品安全自检是指食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从业者
对自身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自检的内容通
常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及配料的质量检测、生产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情况、生产工艺流程的合规性、员工健康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

1.2 自查方式
自查是指从业者对自身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
时纠正的过程。

自查的方式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自查计划和流程、设立专门的自查人员、定期进行自查、实施整改和改进措施、建立自
查档案记录等步骤。

2. 报告制度
2.1 报告内容
食品安全报告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主体公开
披露自身生产经营情况、食品质量情况、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等相关信
息的制度。

报告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安全生产相关控制措施、食品质量
检测报告等内容。

2.2 报告途径
食品安全报告的途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向食品药品监管
部门提交报告、在企业官方网站公开披露、向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

选择合适的报告途径是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文,以保障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1. 自检自查范围:本公司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检验等全流程进行自检自查。

2. 自检自查内容:a. 原材料采购:检查原材料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b. 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操作符合规范,生产环境清洁卫生,设备设施完好。

c. 产品检验:对每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存在不合格产品流出问题。

3. 自检自查频率:每日进行自检自查,对重点环节和关键点加强监测,确保食品安全。

4. 自检自查记录:自检自查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要详实、准确,并做好相应备份。

5. 自检自查结果处理:对自检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食品安全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食品安全报告应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2. 报告内容:a. 自检自查结果:将自检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详细报告,确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b. 食品安全事故: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通报。

c. 食品安全监测数据:每月报告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包括重点产品的检验结果、原材料采购的合规情况等。

d. 风险评估:定期报告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3. 报告形式:报告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附上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支撑。

4. 报告频率:食品安全报告应进行定期和特殊情况下的即时报告。

定期报告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报告一次。

5. 报告效果评估:对食品安全报告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报告制度。

四、总结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个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为确保生产经营环节的食品安全,常规进行自检自查,并向相关部门主动上报检查结果的一种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检自查: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主动进行食品生产、贮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自检自查工作。

自检自查主要包括对原材料、设备、劳动者操作等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流入市场。

2. 报告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完成自检自查后,应向相关的食品监管部门主动上报自检自查结果。

报告内容应包括自检自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过程、结果、处理措施等相关信息。

对于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应详细说明,并提出整改意见。

3. 监管部门的审核和管理:相关食品监管部门收到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检自查报告后,将进行审核和管理。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或隐患,监管部门会进行抽查、检验等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监管部门还将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自检自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加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果,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不受侵害。

第 1 页共 1 页。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一、目的和依据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信誉。

2、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全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工作。

三、职责分工1、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工作,制定自检自查计划,汇总、分析自检自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

2、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包括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设备清洁卫生、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

3、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4、销售部门负责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包括产品储存条件、运输过程、销售场所的卫生状况等。

5、其他部门配合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工作,落实整改措施。

四、自检自查内容1、食品生产经营资质检查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生产经营相符。

2、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是否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个人卫生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3、原辅料采购检查原辅料供应商的资质是否合法,采购的原辅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进行了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

4、生产加工过程检查生产加工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等情况。

5、食品储存和运输检查食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过期、变质食品,运输过程中是否保证食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要求。

6、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检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7、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定期进行演练,是否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与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与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与食品安全规章制度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以及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一、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制度1、目的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全过程的自检自查。

3、职责(1)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自检自查计划,组织实施自检自查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跟踪验证。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工作,并配合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查。

(3)员工有义务发现并报告食品安全问题。

4、自检自查内容(1)食品生产经营资质检查企业是否取得合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生产经营相符。

(2)人员管理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是否接受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3)环境卫生检查生产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是否有污染源,防虫、防鼠、防尘设施是否完善。

(4)设备设施检查生产经营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5)原辅料采购检查原辅料的采购渠道是否合法,供应商是否具备相应资质,采购的原辅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是否进行了进货查验和记录。

(6)生产过程控制检查食品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是否存在交叉污染,是否对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有效监控。

(7)食品储存检查食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分类存放,是否存在过期变质食品。

(8)食品添加剂使用检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进行了备案和公示,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

(9)食品检验检查是否按照规定进行食品检验,检验记录是否完整,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10)食品标签标识检查食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一、目的和意义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行对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报告的一种制度。

通过实施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增强企业自律意识,促进食品安全角的全面提高。

二、自检自查内容1.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是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是否配备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问题。

3.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否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是否有效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风险。

4.食品原料采购和进货查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制度,是否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和评估,是否查验食品原料的相关合格证明和标识,是否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5.食品生产加工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污染,是否建立健全食品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

6.食品销售和贮存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建立食品销售和贮存制度,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是否定期检查食品质量和保质期,是否及时清理变质食品。

7.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否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否明确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置程序。

8.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是否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三、自检自查与报告程序1.制定自检自查计划:企业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自检自查计划,明确自检自查的内容、时间、人员和方式。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确保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通过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可以对食品生产与销售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食品生产环节的自检自查,主要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场地、设备、原料、生产工艺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二是食品销售环节的自检自查,主要针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场所、卫生条件、食品保存和销售等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符合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三是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制度,即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食品事故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经营者需要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查制度,明确自检自查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定期组织进行自检自查工作,责任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记录;再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最后,相关部门对报告的问题进行核实和处理,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罚。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可以推动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食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和落实。

总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的建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既可以促进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通用7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通用7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通用7篇)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工作问题,非常值得总结,好好地做个总结并写一份自查报告吧。

你还在为写自查报告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篇11、各区域责任人每日对本区域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2、仓库管理员每日对三证索取查验、原料贮存及保质期、仓库防鼠防虫防潮防火等进行检查。

3、粗加工、切配人员每日对加工原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不合格及禁用的原料不得使用。

4、烹制、冷拼、面食制作人员每日对加工前原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不合格及禁用的原料、半成品不得使用,慎用食品必须保证符合加工要求,热处理食品保证烧熟煮透,食品添加剂符合规定且限量使用。

5、洗消、前厅人员确保餐具每餐按规定消毒,保洁措施到位。

6、餐厅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对各区域现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大区食品安全管理员定期对餐厅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记录,要求责任人整改并对责任人考核到位,同时跟踪整改效果。

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篇2为规范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及时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销售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接受社会监督,承担主体责任。

二、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食品销售全过程实施内部自我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进货查验、工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1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1篇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1篇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1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第二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第三条定期或不定期自行对所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四条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五条有条件的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或委托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第六条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七条如发生事故,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害扩散。

应急处臵措施包括如下:(一)采取措施立即停止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及原料的食用和使用;(二)密切注意已食用可能导致事故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的,立即送至医院救治;(三)保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场,控制好保存可能导致食品事故的食品及原料,以便有关部门采集、分析等;(四)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和用具进行停止使用,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消除污染后才能继续使用。

第八条及时向相关的行政主观部门报告发生的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第九条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单位名称(盖章):年月日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21目的:强化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的规范运行,提高公司食品安全自我防控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2范围:原辅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全过程的现场检查、制度落实及过程记录等。

3组织领导:公司成立食品安全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经理(兼质量负责人)担任,下设食品安全自查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生产部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主任、供销部长、车间主任和仓库主任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特制定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管理制度。

(二)职责
安全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食品安全自查方案和自查报告。

向企业管理层报告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自查组长:提出自查小组名单,全面负责食品安全自查实施活动,食品安全自查审核方案和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质检部门:负责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组建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实施自查,起草自查报告,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实施进行确认。

自查小组成员:按照食品安全自查计划及及时实施自查,提出自查报告。

受检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查,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三)要求
自查频次每年不少于4次且时间间隔不超过3月。

质检部门每年初起草食品安全自查方案,范围覆盖所有的相关部门。

(四)食品安全自查的实施
1召开一次简短的会议,组长介绍自查的目的、范围、准则、方式、计划和自查人员分工及日程安排,澄清自查计划中不明确的问题。

2由自查组长主持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员采用现场观察、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3自查结束,自查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析,确定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编写《食品安全自查报告》时,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4帮助受检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5召开会议,由自查组长报告自查情况和自查结果,就食品安全提出检查结论,并对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6提交自查报告。

(五)、纠正措施
1根据审核员填写的《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受检部门除进行确认外,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由问题的责任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措施,并规定完成纠正措施的期限。

2纠正措施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实施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责任部门必须向负责人说明情况,请求延期。

3受检部门在预定期限内完成纠正措施的实施后,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完成情况,并报负责人认可。

4对期限较长的纠正措施,可在下一次食品安全自查时由自检小组确认。

5食品安全自查的记录由办公室负责保存。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产品合格证明等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并报莲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
1、设立食品储存仓库。

专门用于存放查验合格的食品。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批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
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3、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

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销售
1、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销售散装食品,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

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

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7、生鲜食品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8、批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莲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3、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

4、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5、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和莲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6、不合格食品的处置。

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7、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8、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