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外史》看今天的高考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儒林外史》看今天的高考制度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大肆的抨击明清的科举制度(即八股取士制度),深刻揭露这种制度对文人学子心灵的扭曲和毒害。吴敬梓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科举制度封建社会中延续1300多年,它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科举制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正所谓治国之道,首在选才。人才选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以后的发展。

一.高考就是现代科举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同时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能明白的人没有几个。“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正是明清时腐朽的封建科举的害人的制度,迫使着读书人们为享有巨大特权而诱使他们一心去追求名利。

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教育进行过程中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是对中学阶段教育成果的一个检验,考试内容主要是中学阶段所开设课程的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应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察。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张试卷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强大功能,引起考生乃至学校对高考的超常关注,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考察、理解和运用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考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一张试卷也很难真实反映一个考生的真正学识和综合素质,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就使高考择优录取的本质功能受到强烈质疑。在高考重压下的中学教育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向升学率看齐,一切活动围绕高考展开,教学过程不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学习而是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由于“一考定终生”的客观后果,高考逐渐成为一种砝码,一块敲门砖。学校用高考来衡量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用高考来衡量学校,社会用高考来评价考生,更加强

化了高考对中学教育“魔力指挥棒”的作用。另外“黑色七月”、“考试地狱”等称号及考生晕倒在考场里、考后大哭、烧书包等反常行为,都说明了高考给考生及全社会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二.高考非科举

明清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设立科举制度,吸引和收买知识分子为他们服务。统治者的软硬兼施,使得科举考试这条荣身之路越来越拥挤,文人学子们甚至把八股文章奉作神明而顶礼膜拜。受功名利禄的诱惑,儒生们埋头死读内容大多陈腐艰深、脱离实际的经书和注疏。不少人穷经皓首几十年,也未能将书的微言大义读懂读透。一些通过科举阶梯获得功名的读书人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常识也不懂。山东学道范进不知苏轼是何人,儒生匡超人不知“先儒”为何意,张静斋等八股信徒居然不知八股由何人制定,书未读透,知识贫乏,所写的文章也自然是内容空乏,套话连篇。明清科举制度还进一步吞噬文人学子的人性。他们的精神世界空虚麻木。科场不利,即失魂落魄,在他人面前自惭形秽;一旦高中,趾高气昂,气焰嚣张。周进跟着姊夫做生意,当帐房仍不甘心,当见到贡院号板时,“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当商人答应凑钱替他捐一监生,取得考举人的资格时,他趴在地上磕头说:“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对高考制度虽然有种种争议和批评,但目前来说高考仍是一种较公平、公正、客观的人才选拔制度。因为学生们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是否读接着受高等教育是有学生自己来决定的。国家并没有强调所有的人都要参加高考。所以接受高考教育是学生们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了这个教育之后就要做好三年寒窗苦读的准备。三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非完全是死读书死做题。学生在高中的第一年就进行文理分科,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志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的道路。从这点来看,高考有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自主性的。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要求,这也为学生在一户的职业选择上打好了基调。参加高考则是对学生三年的苦读的一种检验。再说现在的大学这么多,并非每个学生都要上名牌。高考生上非名牌大学同样会有个好的前程。只要学生自己努力。而学生进入了大学就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是自己获得长足的发展。总之高考是很人文的,这比古代的科举制度要进步得多。

三.高考可在创新中发展

科举制度的弊端使得它遭到抨击最终走向没落,它的腐朽与落后导致最后毁灭。这是科举制度无法拯救的最大的弊端。今天的高考制度泽于此完全不同,虽

然高考在某些方面如同科举,但是它与科举最大额不同点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它能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这是科举考试根本就没有的。要想使高考制度真正的与时俱进,有效的促进和引导中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并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必须改革创新。

高考既然是一种社会竞争性考试,应公平第一。国家在采用统一试卷的同时,应制定较公平的分数线,以保证广大考生的利益。目前的情况是各省市的分数线不一,而且差距很大。但相信,在社会日益发展,地区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高考的这一弊端一定会得到解决。

另外,现代的用人单位越来越人文化,更加看重的是能力而非文凭。即使招聘时对文凭条件做了要求,但在正式工作的时候,能力还是最重要的。由于名牌大学里面出来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比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能力高出很多,再加上现在大学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多,学生对大学牌子的观念正慢慢淡化,而更注力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职业技能。这对于高考的发展是和有利的。

为了公平、公正,高考必须采用同一尺度来衡量所有人,统一性是必须的。但考试的对象是个性化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在当前仍必须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核考生的前提下,就必须在内容上改革创新,在考核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考察。例如在近年的语文试题的变革中,作文最为明显。由直接命题改为话题作文,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自主的选择擅长的文体和言说方式,创造性地书写个人的真实感受,传达出考生的写作个性和心灵空间。

在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今天,高考的作用更加明显。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历史对高考制度提出的必然要求。除考虑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外,从古代科举制度中寻找历史之鉴,对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