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 - 第九章

合集下载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九章(2)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九章(2)

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一、课外活动的内容由于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形式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

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科技活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影响下,科学探索和科技发明活动在我国受到空前的重视,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课堂上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相比较,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

例如,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学科活动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对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不能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

而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机会去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也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等。

这些小组的活动,不是对课堂教学中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扩大,并强调实际应用,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如物理小组以实验能力提高为重点。

(三)文体活动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

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和舞蹈队,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

组织文学艺术方面的课外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与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并为创造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体育活动注重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多以专项小组的形式进行,如各种棋类小组、体操、武术和田径小组等等。

喜欢运动是儿童的天性,除了专项活动小组外,学校还应该针对全体学生提供特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器材,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活动项目进行经常性的锻炼。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九章(1)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九章(1)

第九章课外活动教学目标:1. 阐述课外活动的内涵及意义,引导学生归纳、理解课外活动的本质及特性;2. 通过对课外活动类型、组织形式及其设计过程的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课外活动设计的一般程序,并要求能够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设计简易而合适的课外活动。

教学重点:课外活动的含义、类型、组织形式及其设计程序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方法等,发挥它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课外活动的意义、内容及设计等。

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一、课外活动的涵义所谓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它是学生课余良好生活的组织形式。

学生的活动不仅有课堂学习活动,而且有课余生活。

学校认真组织学生的课余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

”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但是它有自身一些特点。

其特点主要是:1、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课程表进行的,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

课外活动则不同,它不拘一格灵活生动。

活动的项目众多,丰富多彩;形式十分活泼,讲求实效。

活动的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

活动的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2、开放性。

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更接近现实,富有新鲜的信息。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九章班主任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A.组织者B.领导者C.指导者D.教育者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B.班会活动C.成立学生档案D.组织和培育班集体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大体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成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4.班主任教师的常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二、多项选择题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B.开放性C.针对性D.时效性E.自主性2.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

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功效展评会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3.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有一路的奋斗目标B.成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成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三、填空题1.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式。

2.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3.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4.班主任成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搜集、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5.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6.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进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议和量的估量。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九章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九章

>>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在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 我国中学德育目标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只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九章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九章

1、教育内容:广义: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狭义: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的总和2、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3、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他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

雏形是:礼、乐、射、御、书、数近带学科课程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学科课程的特点: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知识比较简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易于造成学科分离4、活动课程: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的课程,如参观、实验等5、潜在课程:是与有计划的学习相对的,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学科之外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如学风、校风、校园的文化环境等6、七艺:古罗马时代的文化课程,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西方学科课程的原始形态,7、学科基本结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8、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9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具体归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0、教科书: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1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12、体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文字中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肌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09级《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九章 课外活动

09级《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九章 课外活动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养成
第九章 课外活动
孙玲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系
第九章 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③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 能力
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 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 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
(3)文体活动 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 练与竞赛等内容。
(1)课外活动的特点(简答) ①自愿参与 课外活动以自主选择为原则。 ②自主活动 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
自主活动的空间。 ③形式多样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
的。 ④内容开放 课外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
(2)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简答)
①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 创造性
(2)小组活动 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 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如各类小组、社团 或学会等。
(3)群众性活动 这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具有 普及性,形式上适合大多数学生所需要的。如 各种报告会、讲座、文艺演出会、竞赛、仪式、 运动会和专题教育活动等。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课外活动的设计(设计原则)
和特殊能力的养成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 基础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 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

第九章、教学实施第一节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

P300识记二、教学方法的分类P301~307比较流行的教学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形态分类(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及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二)行为主义分类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三)主体性分类1.提示型教学方法2.自主型教学方法3、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四)层次分类 1.操作性教学方法2.原理性教学方法3.技术性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一、教学策略概述(一)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概念P308识记教学策略(广义的)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以后,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直观性、完整性、稳定性,甚至还有一定的封闭性。

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专门活动组织开展的方法、结构及其特性等相统一的特殊形式,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式可以分为简单方式和混合方式。

(二)教学策略的类型P309识记学习策略、教授策略和教学策略。

二、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内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题库一、选择题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4.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5.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6、班级建设设计以()为最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10.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11.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

A.组织和团结集体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C.提出共同目标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12.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二、填空题1.( )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

2.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常称之为( )。

3.班主任产生于( )。

4.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 )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
第九章 教育评价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 第二节 学生评价 第三节 教师评价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 诊断功能 鉴定功能 育人功能
教育评价像一根“指挥棒” 教育评价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支配或引导着 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目标的 制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制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育过程的 展开等 良好的教育评价能为学校或教师的决策提供 诊断性的咨询服务。 诊断性的咨询服务。 通过教育评价提供的依据, 通过教育评价提供的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成 绩或教师的工作业绩作出相应的评定。 绩或教师的工作业绩作出相应的评定。 评价可以敦促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评价可以敦促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对 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再加工,使已有知 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再加工, 识经验的可分辨性、可利用性、 识经验的可分辨性、可利用性、清晰性大大 提高,达到改善认知结构的目的。 提高,达到改善认知结构的目的。
交流式评价 口头测验,常用来检测语文、 口头测验,常用来检测语文、外语学习中学 生的朗读能力、会话能力、演说能力。 生的朗读能力、会话能力、演说能力。 有时也用来检测被试反应的灵活性、 有时也用来检测被试反应的灵活性、思维的 敏捷性与条理性, 如大学生、 敏捷性与条理性 , 如大学生 、 研究生的论文 答辩。 答辩。
(3)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针对个人 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而进行的评价。 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而进行的评价 。 通 常以标准分数的形式出现。 常以标准分数的形式出现。 标准分数通常有两类: ( 1 ) Z 分数 ; ( 2 ) 分数; 标准分数通常有两类 : 百分等级分数。 百分等级分数。 绝对评价,又称标准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 绝对评价,又称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以预 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测验标准为参照而进行 的评价。常以百分制形式出现。 的评价。常以百分制形式出现。

小学教育学各章的知识要点:第九章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学各章的知识要点:第九章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学各章的知识要点:第九章教学方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棋辰学校陈慧兰识记与应用: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识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

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

运用讲授法要注意:a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b讲授要作到条理清晰、重点分明;c语言讲究艺术;d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运用谈话法要注意:a作好充分的准备;b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c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3)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运用要注意:A选好讨论内容;B、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C、善于引导;(4)试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试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运用要注意:a准备工作充分;b及时、具体的指导;c、帮助学生总结。

(5)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要注意:a提出明确要求;b、选择恰当的方式;c、做好事后的检查。

(6)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运用要注意: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b、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c、合理安排练习步骤;d、科学掌握练习量;e、及时给予学生反馈;f、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小学教育评价本章习题一、填空题1.小学教育评价的价值准则包括了热爱学习的价值准则、_______、形成学习自律的价值准则。

2.对教育评价的评价,指的是_____。

3.小学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价、_______、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等。

4.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方面: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__和成果评价。

5.在教育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复合类工具,是_____。

二、选择题1. 评价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A.事实判断活动B.价值澄清活动C.事实澄清活动D.价值判断活动2. 小学教育评价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全程参与者是()A.学生B.教师C.校长D.专家学者3. 认为教育评价不能仅限于评价教育目标的达到程度,还应当考虑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游离模式B. CIPP模式C.行为目标模式D.对手模式4. 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为()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5. 在某些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估性或测定性的评价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学业性评价三、简答题1. 小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2. 小学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

3. 小学教育评价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四、论述题1. 小学教育评价形成了哪些主要模式?2. 表现性评估与表现性评价有什么区别?五、案例分析题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还表示不想说学校的事,认为老有人欺负他,而每次考试后总是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为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家长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

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去,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去上学,老师也没去找他。

1.该案例暴露出教育评价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2.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我国小学教育评价的发展和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第9章

教育学-第9章

第九章:德育
【考核要求】
1.了解:新时期国家有关文件政策关于德育的重要指示精神。

2.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途径的定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主要的德
育原则和德育途径。

3.理解:德育的意义、人物和内容;教学和实践活活动是德育的主要途径;柯尔伯格的道
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4.掌握:德育的基本规律、主要原则和常用方法的要求。

5.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德育工作关于德育原则与规律的循守或违背问题。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德育的概念
德语的重要意义
2.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德育任务
德育内容
二、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定义、要素与主要矛盾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概述
德育原则的定义
德育原则的意义
2.主要的德育原则
方向性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
四、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的定义
德育的基本途径
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
榜样师范
指导实践
陶冶教育
品的评价。

教育学(第九章)PPT课件

教育学(第九章)PPT课件
2、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 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与道德 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 律与心理特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世界观 和人生观;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文明习惯养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 民主法制
十一、德育模式
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 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 等的组合方式。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认知模式 (知)、体谅模式(情)、社会模仿模 式(行)。
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力?
认知模式
【瑞士】皮亚杰:理论建构 【美】科尔伯格:实践操作的德育模式 关注重心:道德判断力的发展阶段和顺
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ຫໍສະໝຸດ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这种方法是科尔伯格研究人的道德判断 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研究中发现人的 道德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 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 个阶段。道德两难问题.doc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 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
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社会代表者;主导 作用
受教育者:对象;主体性 德育内容: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活动方式(手段、方法)的总和
4、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
七、德育过程
1、概念:施教传道+受教修养;个体社 会化+社会规范个体化(内化)
2、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品德形成过程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9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9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点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也影响问题解决。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两种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6.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2020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第九章考点

2020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第九章考点

2020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第九章考点【第九章班主任工作】核心考点1.班主任的历史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

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2.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3.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具体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4.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2)个别教育工作①先进生工作在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1.严格要求,防止咱满;Ⅱ.不断激励,弥补挫折;Ⅲ.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Ⅳ.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②后进生工作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班会活动的组织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德育的概念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方式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法制、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一)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单/多/空)1.德育的生存功能。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由此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德育的发展功能。

3.德育的享用功能。

(三)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

对其它各育的功能主要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其他各育所具有的功能。

1.德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方法,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

2.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

德育对其他各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两点:※(1)动机激发作用;(2)学习习惯上的支持。

第二节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

(空)德育内容最直接地体现着德育目标,是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一、德育目标和内容概述。

(一)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含义。

(概念)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要由德育目标来决定,德育目标也体现和落实在具体的德育内容之中。

(二)德育目标的特征。

(多)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

德育目标具有社会性。

德育目标具有价值性。

(三)制约着德育目标的因素(空/多/单)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1.社会因素。

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整理版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整理版

第九章德育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①社会性。

②历史性。

③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德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一)德育的内涵广义的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而言的,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本质德育在教育中的特殊职能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它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人的道德。

德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德育的功能(两大基本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儿童从一个自然有机体转变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是在学习、积累社会经验中形成、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是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过程。

而德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儿童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体系。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3、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动力和重要条件。

德育则对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具有心理保健的功能。

一方面,通过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绝对化,情感上的偏激、孤傲或软弱,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于德育进行思想疏导,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体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1、德育的政治功能(1)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政治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发挥作用。

(2)通过对政治领袖人物及其他政治人才的培养,直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准则,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影响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而发挥重要作用。

3、德育的文化功能德育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活化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目标与内容(一)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概括而言,我国当前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概述(一)德育过程的界说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指向于德育对象品德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延续、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三要素说”,认为德育过程的结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三个要素。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德育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主要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矛盾。

(关键性矛盾)二、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具体表述:(一)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并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个体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

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

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就是在这些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由不适应到相对适应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他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用。

知,即道德认识。

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德育过程的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然而,实际上,德育过程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端性。

所谓统一性,即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知、情、意、行的培养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单纯地从某一方面施加教育或影响,效果并不佳。

应该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

知、情、意、行的培养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它们互相渗透,相互制约。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通过“行”可以扩大、加深和提高认识,增强情感,锻炼意志。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各种因素在发展方向上、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过程。

所谓多端性,即从整个社会来看,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的道德构成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从学生个人来看,由于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影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的道德面貌也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道德教育的开端就不能拘泥于一格,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灵活确定以哪一种要素即薄弱环节作为教育的开端和突破口,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到达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二)(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中,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中形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的,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

一是,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而不是盲目的、自发的;二是,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三是,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3)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

德育过程的社会性:一是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二是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三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进行衡量和检验。

德育过程的广泛性:指客观世界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除了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的影响之外,还有家庭、社会的自发影响。

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社会,增强识别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德育过程并不是把社会道德简单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是要自觉地运用主体品德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状况和内部矛盾,根据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系统的德育要求,以引起受教育者主体品德内部系列化的、不断深入的矛盾运动,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其进行启发引导、说理教育,掌握其矛盾转化的时机和条件,从而促进、加速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及其顺利转化,使其向着德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要促使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必须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始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矛盾的统一体。

因此,对他们进行教育,一方面要尊重、爱护、依赖他们,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某种稳定的品德认识和情感。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往往需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到完全改正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矫正过程中更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决不能企求经过一两次说理教育或练习就能使之改正过来。

至于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或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的矫正,那更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深入进行教育的转化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

社会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品德的培养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次完成。

所以,教育者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德育的要求和学生品德发展的要求,不断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并不断用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影响他们,以引起学生主体品德内部系列化的和不断深化的矛盾斗争,并促进、加速其顺利解决,从而使其品德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