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地球上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地球上水循环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

(2)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尝试对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谁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谁资源意识。

(2)树立可持继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教学难点建立“水循环”的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教学器材:酒精灯、火柴、碘升华和凝华装置教学过程一、多姿多态的水(1)升华:情景引入课件展示南极的图片。

师:这是哪里?向学生介绍南极地区的自然情况和气候情况。

观看图片及资料:南极地区是冰的世界,冰的厚度平均为2000m,年平均气温是-56℃,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有趣的是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但这里的空气比北京还要湿润。

提出问题师:为什么南极的气候比北京还要湿润?南极的水蒸气那里来的?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找几组同学回答。

思考讨论后回答:是冰变成的水蒸气。

师:南极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从冰雪而来,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那我们知道的还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呢?生:冰冻的衣服变干,冬天下雪后积雪慢慢减少但没化成水,实际是雪升华了。

师: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形态,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将怎样在地球上“旅行”?通过课件展示地球上水的“旅行”,并让学生讨论在旅行过程中都有什么物态变化?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回答有哪些物态变化。

(2)凝华: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冰柱的图片,以及雾凇、雪、雪花的形状的图片。

学生观看课件里的图片。

提出问题师:雪花形状和冰柱一样吗?冰柱是怎样形成的?雪花的形成和它一样吗?小组讨论得出:冰柱的形成是水凝固形成的;感觉雪花的形成和冰柱形成是不一样的。

形成概念师:冰柱是凝固现象,而雪花和它的形状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发生的是不同的物态变化,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态,我们把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华。

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
预习反馈
1.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 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液化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汽化 使河 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情势.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 这是温泉水先后 汽化和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 融化 立刻不见 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课堂探究
干冰既是在标准大气压以下 78.5摄氏度存在的固体二氧 化碳
干冰吸热可直接升华为固体
课堂探究
六种物态变化
典例分析
例1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融化 B.XXX,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解析: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融化现象.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 故选A.
解析::空军向云层里撒干冰,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吸热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从而 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到达人工增雨的效果; 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 故选B.
课堂探究
物理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
课堂探究
水资源的污染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典例分析
例2 如图,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军向云层里喷撒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增雨.对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 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释中( B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4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新版教科版: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知道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3.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介绍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三、素养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大自然中水循环时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能正确说出云、冰、霜、雪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准确区别六种物态变化,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教具准备】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水循环挂图、热水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发言.学生回答:应该可以吧,比如固态空气清新剂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甚至消失了.这就是固态的空气清新剂直接变成了气态,并飘到空气中去了.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固态物质是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的,那么气态物质是否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呢?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气态物质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比如深秋时出现的霜就是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体小冰晶.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升华和凝华.【进行新课】一、升华与凝华教师向学生演示“人造雪景”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然后加热,樟脑丸消失,再将一枯树枝放入烧瓶内,这时便可以看到气态的樟脑丸在枯树枝上变成雪花状.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疑问:这个实验真神奇,樟脑丸粉末是如何跑到枯树枝上的?师同学们问得很好,这个实验涉及了两个物态变化,首先是固态的樟脑丸粉末在受热后,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这个过程就是升华,然后是气态的樟脑丸遇到冷的枯树枝又凝结成了固态樟脑丸,这个过程叫做凝华,我们一会再学.师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它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升华现象.生1:冬天,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后衣服干了(冰没有熔化).在衣服干了的过程中,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生2:用久了的灯泡会变暗,仔细观察发现钨丝变细了.钨丝变细的原因是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了钨蒸气.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的实验: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注:装有碘的试管一定要塞紧盖子,以防碘蒸气外泄),立即可见碘固体消失了,产生了紫色蒸气;再将该试管放入凉水中,紫色蒸气立即消失,碘蒸气变成了固体碘.师请同学们试着分析这个实验的过程.生1:放入热水中时,固体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蒸气产生,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升华成碘蒸气.生2:放入冷水中时,紫色碘蒸气消失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产生,这说明气态碘蒸气遇冷变成了固态碘.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固态物质直接变成了气态物质是升华现象,它的逆过程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物质是凝华现象.归纳:1.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2.识别凝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气态固态直接:不经历液态师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现象,它也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过的凝华现象.生1: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生2:冬天寒冷的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形成冰花.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总结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总结”,并讲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总结(多媒体课件)例题1(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热量 .解析:烧杯内固态的碘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这是升华现象;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碘,属于凝华现象.烧瓶内水的温度有明显升高,说明凝华过程放热.答案:升华凝华放出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8页“水循环”,让学生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同时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并讲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多媒体课件)师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并思考和讨论4个问题:①水为何珍贵?②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③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④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华和凝华两个概念,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了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1.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学中应对其足够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2.我在教学中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实验中用对碘加热来揭示固态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凝华则可通过分析推断其需要放热,由于升华、凝华现象不是学生学习重点,因此我在这里没有过多讲解实验设计.3.对于课本第107页“地球上的水循环”,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情况,进而引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科版八上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课件

教科版八上物理 5.4地球上的水循环 课件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四地球上的水循 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尝试对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 意识。
B. 雾是浮在浮尘上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 露是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为小水滴 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为小水珠,而后又凝 固成小冰晶
2.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雪糕 化了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认识升华和凝华的现象,知道升华吸 热、凝华放热。 2、能够用物态变化解释身边物理现象
难点:建立水循环大图景,并把它与各种物态变 化联系起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室玻璃上有 水珠,后面玻璃上是冰花,这是
什么原因呢
实验 一探究物理现象
看见这只灯泡, 你发现 什么了吗?
烧黑的灯泡
一剥去纸,冰棒会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 大量小水滴组成的雾,它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而成的;
把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冰棒变成一杯水。 是冰熔化而成的
茶杯外壁会出“汗”,这实质上是大量小水珠,它 是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被冰棒冷却了的茶杯液化而成。
谢谢
生活中物理现象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
的表面会有冰花。
凝华
水蒸气
小冰晶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 还是外侧?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2. 详细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2)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及其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意义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水循环模型、PPT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地球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 介绍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

(3) 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

3. 例题讲解:以实际问题为例,讲解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方面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循环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水循环的定义和意义2.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七、作业设计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地理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

2. 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在水循环方面的意义。

3. 提出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困难?2. 拓展延伸:水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定义、过程及其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5.4地球上的水循环(共20张PPT)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5.4地球上的水循环(共20张PPT)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5.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A )
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升华:
水蒸气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 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物质
汽液 化化
需要吸热.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 态的过程.凝华过程中物质需
熔凝 化固
要放热.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4.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覆盖着地球约70%的表面,没有水 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文明社会.
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认识到淡水是重要的也是有限的 2.理解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3.理解水循环的含义、能量来源、环节、意义 4.过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里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5.过水循环规律的学习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6.科学发展观养成节约用水习惯 7.水的动态平衡受到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循环的类型与环节 2.循环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课件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课件5.4地球上的水循环

巩固练习
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 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汽化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 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液化 成小水滴或直接 凝华 成小冰晶, 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 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新知讲解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 空中就形成了云。
小水滴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高 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 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形成冰雹。
冬天水蒸气凝华成微小的冰晶就变成 了雪花。
新知讲解
人工降雨
喷洒到云层的 干冰升华为气体 ,并从周围吸收 大量的热,空气 中的水蒸气液化 为小水滴或凝华 为小冰晶,下落 形成雨。
新知讲解
归纳:物态变化过程中及其吸放热 升华 吸热
固态 熔化 吸热 液 汽化 吸热 气 凝固 放热 态 液化 放热 态 凝华 放热
强化练习
如图所示的热现象形成过程吸热的是( D )
知识总结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成固态的现象叫做 凝华。
熔化、汽化、升华 要吸热;凝固、液 化、凝华要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 成气态的现象叫做 升华。
新知讲解
水是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 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带水的25%。人类的活动在大量消 耗水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水的污染,导致水资源危机。
强化练习
今年3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 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升华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 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凝华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 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熔化 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 名称)。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 水循环概述 • 水量平衡 • 蒸发 • 水汽扩散与输送 • 降水 • 下渗 • 径流
• 水循环基本过程 • 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 • 水体的更替周期 •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
1、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 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 断地产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机理 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 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 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 些物质一起运动,这些物质不可能象水分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 系统,所以通常意义上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
蒸发
• 蒸发的物理机制 • 影响蒸发的因素 •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是水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亦是海洋与陆地
上的水返回大气的唯一途径。由于蒸发需要一定的热量,因而蒸发
不仅是水的交换过程,亦是热量的交换过程,是水和热量的综合反应。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
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式中,Ep为蒸发能力;R为辐射平衡值;△t为时段长;L为蒸发 潜热。
2.影响蒸发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因素 (1)动力学因素.影响蒸发的动力学因素主要有水汽分子的垂向 扩散、大气垂向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和湍流扩散三方面。 (2)热力学因素.从热力学观点看,蒸发是蒸发面与大气之间产 生的热量交换过程。影响蒸发面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和 平流时的热量交换。 3.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土壤蒸发与植物散发。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冰能否直接变成水蒸气呢?
1、堆好的雪人几天后变小了, 这是为什么呢?
2、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 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为什么?
一、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 变为气态的现象叫 升华 。 做_____
3、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 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 了。这是为什么呢?
物质能否由气态直接变成固 态呢?
雾淞
雾淞
雾淞
雾淞
雾淞
雾淞
雾淞
雾淞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1、雾凇和霜的形成 空气中的 (遇的冷树枝)小冰晶附 水蒸气 在树枝上 2、冰花的形成 室内 (冷的玻璃) 冰花附着 在玻璃上 水蒸气 3、灯泡发黑的原因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
固体钨附 钨丝 (受热) 钨蒸气(冷的玻璃) 着在灯泡 (固体钨) 内壁
5、雨:空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也就是云)遇 冷后进一步凝结成较大的冰晶并下落,在下落中 熔化成水滴落到地面就是雨。 6、雪:水蒸气空中遇冷凝华而成落到地面就是 雪。
7、雹:空中的小水滴遇冷后凝结成小冰粒,并 在它运动过程中,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 不断增大 ,直到落到地面时还未来得及融化就叫 冰雹 。
3、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由新鲜蔬菜除去 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取的 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证其新鲜的味道.下 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 ) C( 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 B.将蔬菜放在热铁锅上烘烤除去水分 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入低压环境中升华 除去水分 D.将蔬菜冷冻除去冰块即可
4、炒菜时往菜里加盐的合适时间是( C ) A、菜刚下锅时; B、菜炒到一半时; C、菜快起锅前; D、什么时候放都一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地球上的水循环学习状态。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为本节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能够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和循环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教科书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模型演示,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掌握水循环的相关概念。同时,利用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水循环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水循环的意义,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③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按照制定的改进措施进行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评估教学效果,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水循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地球上的水循环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地球上的水循环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了关于地球上水循环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相关的科普文章、研究论文和案例分析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原理、过程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环”。

本节主要介绍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知识,理解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2. 能够分析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认识到水循环对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水循环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水循环图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域,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又是如何流动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上的水循环。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讲解地表水的来源和水循环的过程。

3. 实例分析: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全球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地球上的水循环板书内容:1. 水循环基本概念2. 地表水来源3. 水循环过程4. 水循环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绘制水循环图解,标注各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水循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但在知识拓展方面,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5.4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5.4地球上的水循环

空中水蒸气遇冷 结成的冰粒或冰 块,在下落时, 其外层受热熔化 成水并彼此结合, 冰球越来越大。 常在夏季随暴雨 下降。
小结1
水蒸气
水的六种物态变化
升华 凝华 汽化
液化
熔化

凝固

凝华
小冰晶 小水滴
熔化
小水滴
聚集

汽化
水蒸气
上升
液化
下降
雨(水)
聚集
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
【例题2】“地面的水 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 会 成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 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 ”对 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C ) A.汽化、液化、凝固、云 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 D.蒸发、凝华、液化、雨
凝华 钨丝 升华 钨蒸气 固体钨 (固体钨) (吸热) (放热)
水蒸气


【例题1】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为缓解 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时变成 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 B ) A.凝固 熔化 B.凝华 熔化 C.凝华 液化 D.凝固 液化 【练习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C )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A.早晨有浓雾 B.水结成了冰 它非常容易升华,从周围空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 D.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水蒸气放热,凝华产生小冰 【练习 2】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是实例中,属于凝华 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从 现象的 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液态的 是( 水,形成雨滴. C)
1. 水资源危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山青水秀的地面景观逐渐消 失,孕育生命的河流正在干涸或被污染,同样海洋也 受到了污染,这些都是造成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原因。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共36张PPT)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 地球上的水循环(共36张PPT)

水蒸气
凝华 小冰晶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 外侧?
内侧
4.雾凇的形成 雾凇
5.霜的形成

水蒸气
凝华 (遇冷)
小冰晶
烧黑的灯泡
钨丝
固态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吸热色的升物华质是怎么形 成的?……
?钨蒸气
气态
放 热 凝华
钨的颗粒
固态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 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 变细了.
课堂小结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循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水的三种状态不断的

相互转化形成的
课堂训练
1.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6.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凝华放热)
三 升华、凝华的应用
利用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灭火筒、为食 物保鲜等.
干冰:二氧化碳(CO2) 的固体; 特点:容易升华,有致 冷作用.
用途一:人工降雨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 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 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淡水奇缺,水比油贵

八年级物理上册4、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4、地球上的水循环课件

度后,向地面
积雪 降后落,这就是
变成水,雨。
汇入江河。
云中的小冰晶, 长大到一定程 度,降落到高 山、地面,这 就是雪。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 到各处,水蒸气在高 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小 冰晶,形成千姿百态 的云。云中的小水滴 也会 小冰晶。
雨水汇入江 河,流向大
海。
知3过 ______变 成水蒸气, 升入天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2 【钦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B )
A.冰雪消融
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
知识点 2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知2-讲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吸热
气态
停止加热冷却后 试管壁上的碘是什 么状态?
知2-讲
加热时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放热
气态
知2-讲
【例3】【中考·德州】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解析】
知2-讲
雪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 凝华现象, 凝华放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含大量水蒸气 的高温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空气中的水 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云,液化和 凝华均放热。
总结
知2-讲
(1)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过程,首先要弄 清所给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然后判断吸、放热情况。
(2)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情况,可以用图表示。

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ppt

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ppt

19.8粒子和宇宙
(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
新知探究
2
雾 露 的 形 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成 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 液化 成为小水滴,
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 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知探究
3
霜 的 形 成 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 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_凝__华___ 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高。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成 液化 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 可燃冰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成水,云越聚越厚,就要
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
晶也 熔化 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
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知探究
5
雪的 形成
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 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空水蒸气_凝__华___ 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 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在设计这个教学方案时,我希望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一概念。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水循环的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水循环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播放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循环模型,讨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水循环模型,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和意义。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活动,如节水比赛、水质检测等,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个教学方案,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一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教学方案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循环模型,亲身参与讨论和分享,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水循环概念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 的是( B )
4.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雪糕化了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樟脑丸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凝雾淞的 形成、灯泡变黑了。
小结 水的三种状态:冰、水、水蒸·气 水蒸气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水的物态变化
说说下列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1.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2.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3.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4.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5.水结冰 (凝固放热) 6.夏天衣服被晒干 (汽化吸热) 7.冰化成水 (熔化吸热) 8.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液化放热) 9.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凝华放热)
地球上水循环示意图 ③
② ⑤
④ 陆地
陆地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洋
海洋水循环
水循环的途径:① 蒸发 ② 降水 ③ 水汽输送 ④径流 ⑤蒸腾 ⑥下渗
思考讨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1、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并 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使物质发生转移。 2、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 新、清洁。 3、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雾淞
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经常出现在吉林松花江 畔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在秋末、初冬时节,你 见过吗?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
汽化吸热 气态
液化放热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升华需要吸热
升华、凝华的应用
利用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灭火筒、 为食物保鲜等。
干冰:二氧化碳 (CO2)的固体; 特点:容易升华,有 致冷作用。
用途一:人工降雨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 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 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 到地上便形成雨。
1.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 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2.下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C )
A.甲图:春天冰雪熔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一、多姿多态的水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 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 在他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类似,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 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雪 是怎样形成的?
外侧?
内侧
4.雾凇的形成 雾凇
5.霜的形成 霜
水蒸气
凝华 (遇冷)
小冰晶
烧黑的灯泡
钨丝 固态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吸 热色的物升质华是怎么形成 的?钨…蒸…? 气 气态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小结
一、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 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 灯丝变细了。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凝华需要放热
1.箱子里的樟脑丸,过几个月为什么会变小或消失?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2.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 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
是为什么?
冰 升华 水蒸气
3.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 会有“冰花”。
水蒸气 凝华 小冰晶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
淡水奇缺,水比油贵
污水排放,污染水源
破坏森林,水土流失
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生物死亡
淡水资源的缺乏不是个别国家所独有的问题, 而是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 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 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 人喝不到清洁的水。
人 工 降 雨 遇到暖流熔化 剖 为雨点降落 析 图
把干冰撒入冷 云层中
干冰升华吸热,
下 降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成小冰粒
小冰粒变 大而下降
暖 流
用途二:舞台烟雾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 温度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 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
储存有大量的热
全球淡水 含量占 2.53%
海洋水
含大量盐类物质(盐度)
(96.5%)
海水的运动:波浪、洋流、潮汐
陆地水(3.47%) 江河湖泊水、冰川、土壤水、地下水
大气水(0.001%)
云、雾、霜、露、雨、雪的形成
三、来自极地的报告
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 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 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 不合格而致病
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
图示为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 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 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象一只手托起一 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 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 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 ,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