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篁墩的三大姓及其文化遗存 刘伯山
徽州文化徽州宗族的姓氏来源
徽州宗族的姓氏来源“十姓九汪”宗族俗语。
汪姓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开始迁居徽州。
隋唐之际出现地方军事豪强汪华,位高权重,子孙繁盛,散布四方,徽州因有”十姓九汪”的盛况。
“丁氏”姓氏名。
休宁丁氏出江苏常州毘陵派。
宋代丁亨一任休宁教谕,留居于此。
后人散居于休宁县城西街、水碓巷、社坛、西门桥、叶淇、麦歧村、临溪、石叶等地。
绩溪丁氏系明代丁齐宝从族德迁居上丁村(今荆州乡石川),后散居横坞、大坑口(今龙川)等地。
“马氏”姓氏名。
婺源马氏始迁祖马咸,在宋宣和年间任遂宁知府,与蔡京有隙,辞官避居婺源,村名马家。
马咸兼业医,号清虚先生,后裔分居他地。
又宋朝世居乐平的马廷鸾,曾任观文殿大学士,入赘婺源甲路张氏,遂居其地。
所生六子,五人回迁鄱阳,季子马端益留居婺源甲路。
祁门马氏始迁祖马皇甫,元至正二年(1342)由婺源迁祁门伟溪(今胥岭塔下),后裔迁居县城,散处四门,称”四门马氏”。
“万氏”姓氏名。
元朝,万登旺由江西新建迁居祁门城西,后裔移居北乡方村(今胥岭芳村),又分迁城内东街、沙湾(今属胥岭)。
休宁五城镇高仓也有万氏居住。
“不是篁墩不是程”氏族民谚。
指徽州程氏皆出篁墩。
篁墩在唐以前属休宁,以后属歙。
程氏居篁墩始于东晋。
太兴二年(319),程元谭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持节新安,为刺史,有惠政。
永昌元年(322)秩满,新安郡民众请留,遂安家于篁墩。
后裔有南朝名将程灵洗、程文季,隋末协助汪华镇守地方的程富,唐朝多次保障地方的程澐兄弟。
支派分迁广泛。
“天下之汪皆出新安”姓氏论语。
语出《荆山堂汪氏统谱》。
新安汪氏系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后裔于战国末期楚威王灭越(前334)时进入徽州。
唐宋以降,新安汪氏后裔又不断徙居外郡,而成”天下之汪”。
“巴氏”姓氏名。
南朝梁武帝时,巴播从丹阳迁居休宁二十四都以避乱,即为徽州巴氏始迁祖。
后裔散居休宁中街、望干、东林竹、岭后、上颜溪等地。
宋朝初年,巴珣再迁歙县河西,后世有”东门许,西门巴”的俗语。
“方氏”姓氏名。
篁墩程氏与屯溪社会
程 维 宗 在 哀 叹 自己 命 运 不 济 之 余 ,只 得 转 而 经 商 ,做 起 生 意 来 了 。 然 而 出 乎 意 料 的 是 他 一 经 商 便 赚 钱 , 而 且 常 常 是 花 小 本 钱 赚 大 钱 , 以至 人 们 都 弄 不 清 是 什 么 缘 故 ,认 为 是 有 鬼 神 在 暗 中相 助 。 程 维 宗 家 业 大 兴 之 后 ,购 置 了休 宁 、 歙县 田产 四千余 亩 ,佃 1 i - 三 百 七 十 余 家。
删社禽 职 爵
徽 学 春 秋
笛
芏
墩程 氏与屯溪社会
■ 陈 安 生
屯
磊
元年刊本 的 《 休 宁 率 东 程 氏 家 谱 》记
载 ,程 维 宗 早 有 大 志 ,潜 心 致 志 于 学 业 ,十 九 岁 那 年 赴 乡试 未 中 而 归 ,心 中 又 愧 又 恨 ,决 定 进 一 步 发愤 努 力 , 投 师 清 教 , 先 后 拜 徽 州 名 儒 郑 师 山
一
倒 塌 。 率 口人 程 子 谦 ,是 南 北 朝 名 将
程 灵; 先的 后 裔 , 家财 富 有 ,但 并 不 吝
啬 , 一 贯 疏 财 仗 义 , 遇 有 地 方 公 益 之
道 矮 墙,墙 高 约 1 . 5米 , 矮 墙 的 左
面 嵌 有 青 石碑 两 块 ,上 面 刻 有 兴 修 屯
期的 “ 小 后 方 ” ,皖 南 行 署 驻 地 。 解 放 后 屯 溪 成 为 省 辖 市 ,现 为 黄 山 市 政 府 驻 地 ,是 黄 山 市 的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中 心 。 篁 墩 程 氏 与 屯 溪 社 会 的 发 展 有着 密 不 可 分 的 关 系 。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
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路径与价值评估口刘伯内容摘要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和文献文书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
具体开发的路径是:徽州传统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
这些开发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已达到的开发状况,宜作合理的价值评估: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尚属初级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徽学的研究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多学科的价值有待更全面展开。
关键词徽州文化遗存开发路径价值评估作者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徽学丛刊》主编。
(合肥:230039)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时代课题。
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就有大量的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并且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本文就徽州传统文化的遗存、开发的路径、已开发状况的价值评估等问题进行探讨。
徽州传统文化的遗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宋代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此后进入晚期。
政治上,在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的同时,科举制度也全面实施,平民化进程加快;思想上,作为儒家思想发展第三阶段的程朱理学被钦定为官方哲学,至明清,启蒙思潮、反理学思潮兴起;文化上,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日益推动着文化发展的世俗化;经济上,商业的集约化和产业资本的发展,传统模式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结构逐渐得到调整,商品经济极大发展,由之直接带来的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特别是,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长江以北,宋代以后则重心移到了江南,使江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极大的活力。
徽州文化徽州宗族的姓氏来源
徽州宗族的姓氏来源“十姓九汪”宗族俗语。
汪姓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开始迁居徽州。
隋唐之际出现地方军事豪强汪华,位高权重,子孙繁盛,散布四方,徽州因有”十姓九汪”的盛况。
“丁氏”姓氏名。
休宁丁氏出江苏常州毘陵派。
宋代丁亨一任休宁教谕,留居于此。
后人散居于休宁县城西街、水碓巷、社坛、西门桥、叶淇、麦歧村、临溪、石叶等地。
绩溪丁氏系明代丁齐宝从族德迁居上丁村(今荆州乡石川),后散居横坞、大坑口(今龙川)等地。
“马氏”姓氏名。
婺源马氏始迁祖马咸,在宋宣和年间任遂宁知府,与蔡京有隙,辞官避居婺源,村名马家。
马咸兼业医,号清虚先生,后裔分居他地。
又宋朝世居乐平的马廷鸾,曾任观文殿大学士,入赘婺源甲路张氏,遂居其地。
所生六子,五人回迁鄱阳,季子马端益留居婺源甲路。
祁门马氏始迁祖马皇甫,元至正二年(1342)由婺源迁祁门伟溪(今胥岭塔下),后裔迁居县城,散处四门,称”四门马氏”。
“万氏”姓氏名。
元朝,万登旺由江西新建迁居祁门城西,后裔移居北乡方村(今胥岭芳村),又分迁城内东街、沙湾(今属胥岭)。
休宁五城镇高仓也有万氏居住。
“不是篁墩不是程”氏族民谚。
指徽州程氏皆出篁墩。
篁墩在唐以前属休宁,以后属歙。
程氏居篁墩始于东晋。
太兴二年(319),程元谭以镇东军谋襄州刺史持节新安,为刺史,有惠政。
永昌元年(322)秩满,新安郡民众请留,遂安家于篁墩。
后裔有南朝名将程灵洗、程文季,隋末协助汪华镇守地方的程富,唐朝多次保障地方的程澐兄弟。
支派分迁广泛。
“天下之汪皆出新安”姓氏论语。
语出《荆山堂汪氏统谱》。
新安汪氏系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后裔于战国末期楚威王灭越(前334)时进入徽州。
唐宋以降,新安汪氏后裔又不断徙居外郡,而成”天下之汪”。
“巴氏”姓氏名。
南朝梁武帝时,巴播从丹阳迁居休宁二十四都以避乱,即为徽州巴氏始迁祖。
后裔散居休宁中街、望干、东林竹、岭后、上颜溪等地。
宋朝初年,巴珣再迁歙县河西,后世有”东门许,西门巴”的俗语。
“方氏”姓氏名。
徽州正史入传第一人程灵洗
在始 新 县 ( 今
并占 卜 说: “ 如 果 我 以后 有 所 淳 安 县 西 ),
成 就 , 犁 铧 就 逆 流 而 行 ; 如 新 安 郡 城 被 侯
果 碌 碌 无 为 , 犁 铧 便 顺 流 而 景 占领 以后 ,
下 。 ”话 刚 说 完 ,犁 铧 即逆 流 太 守 萧 隐 也 逃 快 速上行 。程 灵洗信 心倍增 ,
墨蟹 豆
卿 社 官 鹋 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徽 州 正 史 入传 第 一人 程 灵 洗
灵洗 ( 5 1 4~5 6 8),字 玄 等 地 出 了 很 多 盗 贼 ,百 姓 深 受 上 皇 位 后 ,程 灵 洗 派 使 者 从 偏
程 涤。海宁篁墩 ( 今 属 屯 溪 其 害 。 程 灵 洗 向来 以 勇 猛 著 称 僻 小 路 到 荆 州 上 表 致 意 。 元 帝
洗 聚 集 几 百 人 有 一 天 他 背 着 犁 铧 下 田。 走 到 守 卫 黟 县 和 歙
像 潦 玄 程
县 , 抗 拒 侯 景
“ 我 有 着 远 大 志 向 ,如 今 却 被 进 攻 新 安 郡 。
束 缚 在 乡 里 种 田 ,真 是 虚 度 日 其 时 新 安 郡 治 子 ! ”于 是 把 犁 铧 丢 到 水 中 ,
程 灵 洗 率 军 驰 援 ,在 石 头 城 西 州 , 活 捉 剌 史 裴 宽 。 以 功 授 安 人 ,在 追 溯 太 极 拳 的 历 史 时 , 门 与 陈 军 力 战 ,战 斗 进 行 得 很 西 将 军 , 改封 重 安 县 公 ,增 邑 都 要 提 到他 。 民 国 年 间 ,有 位 不 顺 利 。 但 陈 高 祖 却 非 常 赏 识 至 二 干户 。 陈光 大 元年 ( 5 6 8) 程 灵 洗 。 程 灵 洗 深 感 梁 朝 气 数 旁 , 墓 在 黄 墩 。 赠 镇 西 将 军 、 已尽 ,于 是 归 降 了 陈 朝 。 绍 泰 开府 仪 同三 司 ,谥 忠 壮 。 元年 ( 5 5 5),授 使 信 武 将军 、 袁 世 凯 的 幕 僚 ,太 极 拳 大 师 宋 程 灵 洗 的 才 干 ,派 遣 使 者 招 降 卒 , 死 时 五 十 五 岁 , 葬 旧 宅 书 铭 ,著 有 《宋 氏家 传 太 极 功
再说徽学
再说徽学
日前说过徽学是我国三大地域学之一,包抬五个部分,且五个部分名称开头的英文字母都是W。
今天看过“十万徽州文书紧急呼救”,又对徽学的地位和价值多了一份认识和认可,原来徽学绝非仅是供人游览的古民居等实物,更有让人饱读的文书。
徽州文书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证和记录。
其大规模的发现,曾被誉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史上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之后的“第五大发现”。
收集、珍藏至少38-40万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伯山认为)流传很久、很广的徽州文书,使之为厚重、博大的徽州文化留下最为原始、最为真实的历史遗存,进而研究、利用之,徽学形成之妙和研究之难是也,信乎?
362。
徽州篁墩氏族迁徙考论
年版 ; 韩) ( 朴元 熵: 《明清徽 州宗族 史研 究》 中文修订 (
版 )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 , 0 9年版 ; 吴伟 逸 : 试 论 古 《
代徽 州宗族的形成及 其特 点》, 安徽 史学》 97年 第 3 《 19
期; 冯剑辉 : 徽州 宗族历史的建构 与冲 突—— 以黄墩叙 《
・
徽 学研究 ・
徽 州 篁墩 氏族 迂 徙 考 论
刘伯 山
( 安徽 大学 徽 学研 究 中心 , 安徽 合肥 203 ) 309
摘
要: 在源于氏族 迁徙和追求氏族血统 的徽 州宗族社会形成 中, 歙县 篁墩是 一个有着独特和 重要 意
义的地方。它曾是徽州几十个姓 氏宗族的始 迁地和保祖发 祥地 , 文化 内涵极 其丰 富。 源 自篁墩 的 宗族 裂 分是徽州宗族社会形成的重要机 制, 篁墩 在徽 州人 的心 目中, 具有宗族 圣地的地位。
・
徽 州篁墩 氏族迁徙 考论 ・
宗族为建构 自身历 史而作 出的叙事 。 而历 史文献 的 ”
记 载 总是 有 着 历 史认 同 的价 值 , 而恰 恰 是 这 种 认 同对 我
程敏政复篁墩 旧名之事 , 当时 吴修所撰 《 篁墩 在 复
记》 中亦 可 得 到佐 证 :
们的历史学 、 会学 、 社 文化 学的研 究来说 十分重 要 !本
ec a s l ’ n
dv i hc r nt u gu pr n f t fh r f uzo a i c a s iy u hupo l r ad i s nw i oi a s nH a d ni a i ot ta o o ef o i upta h e .H i o epe e r io h g ei i n s m a c r t o n m H h r r l o t c z g
篁墩三夫子祠简介
篁墩三夫子祠简介
篁墩三夫子祠是专门为程颢、程颐、朱熹三位夫子而建的祠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黄墩。
篁墩是古时的一个湖名,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篁墩三夫子祠是东南邹鲁的徽州篁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
祠内供奉着三位夫子的塑像,还有明代的弘历皇帝亲笔题写的“洛闽溯本”石坊。
篁墩三夫子祠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氏族移民中心之一,自汉以降,中原世家大族百姓陆续南迁入徽,大多先在篁墩落脚,再四方播迁。
篁墩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拜祖的东方“麦加”,徽州“耶路撒冷”。
篁墩三夫子祠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徽州人民对三位夫子的敬仰之情的体现。
刘伯山-古代徽州和谐社会的启示
古代徽州和谐社会的启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和谐社会是一个平衡与稳定的社会,但这种平衡与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与稳定;同时,和谐社会又具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和谐,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重在构建,它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历史上的徽州,从南宋以后就一直能够保持自己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人们努力地追求社会的和谐,构建那个历史时期的和谐社会。
当下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结与借鉴历史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徽州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要有前提与基础的。
古代徽州社会之所以是个和谐社会至少是拥有了三个基础性的前提:其一是徽商的极大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一定的保障。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经济是一切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山多地少土瘠人稠,本土经济的主体千百年来都是赖以山林的山戉经济,“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一年的收入仅供三个月的支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于是,“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
”南宋时徽商就开始崛起,之后足迹遍天下,明清时期形成“无徽不成镇”的局面。
财富大量输回了故里,带来和产生了徽州本土的消费型经济,这就为徽州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经济的保证。
其二是程朱理学影响极大,人们有一整套儒家价值观体系。
徽州是“程朱阙里”,程朱理学尤其是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至深至彻。
正如清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序》中所说:“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
”“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朱子思想是徽州民众强大的思想意识的支柱,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是徽州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体系,它打造的是一个道德的、诚信的和礼仪的社会。
其三是法律法规相对完整,人们的契约意识很强。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有法律的,明代有明太祖朱元璋亲定《大明律》30卷,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式颁布,它上承《唐律》,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清代最初有顺治四年(1647年)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30卷,之后几经修订,至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钦定大清律例》47卷,为中国历代历朝法典发展最高阶段的标志。
“龙坦胡氏”南迁重要一站——篁墩
“龙坦胡氏”南迁重要一站——篁墩【前言】为探究“龙坦胡氏”的渊源,这二天查阅、整理了一下,由于版本说词较多,不知道采纳的资料是不是很准确,与大家商榷。
【正文】追寻“龙坦胡氏”渊源,南迁始于隋末。
始祖胡福南移的第一站是歙县篁墩(也称黄墩)。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璧村,中有古篁墩。
”胡福南迁首选的篁墩在中国移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是海内外几百年来数以亿计的北方移民后裔对其北方家乡思念的传颂。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乱、天灾、政治、军事上缘故,各朝各代经历了多次人口的大迁移。
民谣流传的年代是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填补河南、山东、江苏、皖北部因战乱灾荒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和死亡,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这些省移民,并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中转站。
明朝政府派员驻此,移民无论来自何方?移向何处去?皆汇集在广济祠边的大槐树下,领取川资安家费用,办理签证手续。
离别之前,还要在树下倾诉离情,拜奠故土。
于是洪洞县、大槐树、大树上的老鹳窝就牢牢地在一代又一代移民后裔们传开了。
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宁化县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祖地,从东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战乱、灾荒迫使许多世居中原的旺族、富贾、饥民一路奔袭而来,他们选择了石壁暂居,最终又从这里出发到达更远的地方,广东、四川或者东南亚、美洲、澳洲……多达150种姓氏的客家人祖先都来自石壁一带,所谓“石壁裔孙半天下”。
自汉唐直至明清,徽州的篁墩就是中原移民的集散地。
举家迁移到此的移民一部分安顿下来,大部分再从这里外迁。
篁墩之所以成为移民中转中心,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由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
篁墩位于新安江旁,四周是平川和低山,徽州岩寺盆地和休宁盆地分列两侧,易于安顿移民。
汉、唐皖南地区以歙县徽城为中心,篁墩是歙县西部水陆交通中心,商业活动相对活跃。
当地百姓也易于接受外地外姓族人迁入,而徽州其它村镇闭塞,以一宗一姓族居为主,外来移民很难溶入,移民首选之地就非篁墩莫孰了。
神秘小村:中国历史上的不解之谜
神秘小村:中国历史上的不解之谜离屯溪只有3公里的篁墩古村一直隐藏着徽州的不解之谜。
据说,当年篁墩一带的风水极好———新安江故河道从不远处流过,开阔的江面正对篁墩。
这一带是一个很大的浅滩,自然而然,也形成了一个码头和栖息地,上下水的船只一般都要在此停留一下,水边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每天晚上,从篁墩这里,总能看到不远处河滩上星星点点的灯光。
有一句顺口溜曾形容篁墩的风水:“白天有千人拜揖(纤夫拉纤时的姿势像拜揖),晚上有万盏灯火,脚抵长片园,头枕凤来山,身穿六合水,代代出状元。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新安大好山水歌》的作者潘世镛也写有《晚过篁墩》绝句:“水绕山环峙一墩,绿烟夹道近黄昏。
停车细访先人宅,犹有千年老树存。
”这个现在看起来并不太大的古村落,在历史上曾跟徽州诸多望族颇有关联,篁墩就像是一个绳结一样,将很多新安氏族系在这里。
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篁墩当年的繁荣处于南北朝以及隋朝时期,这个时期,恰巧中原居民大批向南迁徙。
徽州在历史上有过三次比较大的移民浪潮,最大的一次,就是南北朝时期。
徽州望族程、朱、江、胡、吴等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北方迁入的。
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但南方的富庶,肥沃的土地以及宜人的气候,也是吸引他们迁居的重要原因。
当年迁徙徽州的各个望族,在沿着新安江深入到屯溪盆地之后,会先到篁墩歇一下脚,盘整一下,然后再到其他地方安居下来。
篁墩就像路途之中的凉亭一样,招摇在徽州的风雨之中。
徽州历来就有“徽州八大姓”和“新安十五姓”的说法,所谓八大姓,是指程、汪、吴、黄、胡、王、李、方诸大姓,倘若再加上洪、余、鲍、戴、曹、江和孙诸姓,则称为新安十五姓了。
新安各姓中,程氏位列于《新安大族志》之首,“新安程氏,自篁墩始”。
根据程氏宗谱的记载,两晋末年永嘉之乱时,程元潭起兵镇守新安,遂为当地太守,也由此,程元潭被后人尊为新安程氏的始祖。
程元潭病逝徽州之后,其子孙即以徽州为家。
到了200年后的南朝梁武帝末年,侯景起兵叛乱,程元潭的后人程灵洗又从徽州起兵,后来被梁元帝萧绎任命为新安太守,并封“忠壮公”。
被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徽州宗族文化圣地-篁墩的前世今生
被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徽州宗族文化圣地-篁墩的前世今生沿徽杭公路205国道往歙县出发,距离屯溪只有三四公里的篁墩古村,原属“歙之西南隅,去县治三十里”。
这里位居徽州心脏地带,“天马列其前,石壁拥其右,古宫辅其左。
大河前绕,重心后镇,居然一澳区也”。
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新安江从村南流过,顺流而下直抵三吴两浙。
徽州篁墩古村,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千年古村,一直隐藏着徽州的不解之谜。
它在研究徽州文化的学者和新安氏族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篁墩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得名至少有近二千年的历史。
篁墩最初名叫“姚家墩”。
东晋时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人,“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
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
朝廷赐新安太守程元谭及其后裔宅居于此后,新安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此地多修篁翠竹,改“黄”为“篁”。
唐末黄巢之乱时,黄巢军一路烧杀掳掠,相传,“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
于是在唐末时又易“篁”为“黄”。
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
对此,程敏政在《篁墩文集》有明确的记载:予家亦出黄墩,而考诸谱及郡志,莫知墩之所以名者。
近得一说,云:黄墩之“黄”本“篁”字,以其地多产竹故名。
至黄巢之乱,所过无噍类,独以黄为己姓,凡州里山川以“黄”名者,辄敛兵不犯。
程之避地于此者,因更“篁”为“黄”,以求免祸,岁久而习焉。
予独慨夫循吏忠臣赐第庙食之所,而污于僭乱之姓七百余年卒,无觉其非者。
因大书“篁墩”二字,揭诸故庐,且借重于作者一言,使后世知此地之获复旧名,自予始云。
篁墩不仅村名历史沿革扑朔迷离,而且其宗族聚居的历史盛况特别引人瞩目。
众多徽州文化研究者在探析徽州宗族迁徙历史时都惊奇地发现,北方中原世家氏族汉以来陆续徙入徽州,竟大多都以篁墩为始居地,由此而先后向徽州各地、大江南北扩散迁徙。
可以说:篁墩是徽州新安士族的发源地。
在徽州移民史上,篁墩有着异常显赫的地位。
她是从汉唐直至明清,从中原从苏浙而向徽州移民再从徽州往外迁徒的集散地。
徽州老祠堂
走 进 徽 州
龙川胡氏宗祠
代遗制。此祠始建于宋,这以后代有修缮,动作最大的一次,是 明朝嘉靖年间,出于该祠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出巨资对祠堂进行 了大规模整修。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长。祠堂内的 月梁、雀替,全部是镂空雕刻,后进的东西两厢的隔扇上,也雕 刻着各色博古花卉。这些雕刻的艺术价值极高,集中体现了明代 徽派雕刻的精华,并且具有明显的文人风格。这是因为,在胡宗 宪的幕府中,网罗了当时很多著名的文人,像大书法家文徵明、 大画家徐渭等等,他们将大艺术家的眼光和才情,融入了对祠堂 的修缮,加上集中了当时徽州的能工巧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 龙川胡氏宗祠,才这样富丽堂皇。 在胡氏宗祠高大的门楼上,原先悬挂有文徵明手书的“龙川 胡氏宗祠” 的匾额, “文革” 中的某一天, 不知被什么人卸走了。 这块珍贵的匾额,至今下落不明。 “文化大革命”前,这座祠堂曾做过小学堂。那时坑口村只 有一所不完全小学,村里的孩子们,上到小学四年级以后,要是 还想读书,就得到!里之外的乡政府所在地油坑口,去读五年级。
!江淮文史
徽州 老祠堂
!潘小平
如果你前往徽州,那么你会发现,在徽州的各个村落之中, 耸立高出普通民居的最雄伟高大的建筑,就是祠堂。祠堂是全宗 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它同时又是供奉祖 先牌位的地方,因此和一般的民居相比较,要高大气派得多。 一走进西递,我们就能够看见明经祠高耸的翘角。明经祠是 西递胡氏公祠,名叫本始堂,初建于清朝的乾隆五十三年,也就 是 !"## 年。这座祠堂坐落在西递村口,门额 上 的 “明 经 胡 氏 宗 祠”几个大字,是当时权倾一时的户部尚书、歙县雄村人曹文埴 所题写。村中老人们说,原先祠堂的台阶下有一对石狮子,比人 还高,很能增加这座祠堂的威严。它是一座典型的门楼翘角式建 筑,八字砖雕门墙,廊前设三元门,与祠堂大门的三元门遥遥相 对,过去每逢庆典,张灯结彩,六门大开,很是富丽堂皇。现在 当然不行了,从上个世纪的$% 年代,祠堂改为东源粮站后,就多 处被毁坏,祠堂里的古树也被砍伐一空,面目全非了。祠堂前的 那一对石狮子,几经辗转,后来流传到了日本,成为日本前首相 田中角荣的个人收藏物。 老人们说起这些,很有几分感慨。 在西递小邮局的上首,是胡氏又一支祠追慕堂,著名的徽商
“徽州文化第一村”神秘在哪?
“徽州文化第一村”神秘在哪?【解说】在安徽黄山,有409年历史的程朱阙里石坊,是徽州文化的最高荣誉标志坊,是篁墩“程朱阙里”最重要的物态实证,是徽州文化历史的辉煌标志!是徽州文化历史地位、价值意义的无声纪念碑。
10月20日,记者走进黄山篁墩,揭秘该村为何被称为“徽州文化第一村”。
【同期】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徽州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方利山据我所了解的,好像国内能够叫“阙里”的,包括名人故里的地方不多,一个曲阜阙里,孔子数千年来,他的一个(儒学)是中华文化的,应该是一个源头文化吧。
还有当年也是由皇帝亲自命名的,婺源那个地方朱熹老家,叫文公阙里。
再一个就是我们这里,徽州是朱子的父母之邦,所以叫程朱的阙里,程朱理学,洛学、闽学的祖源地。
【解说】2019年6月,篁墩村在“五清一改”过程中,挖掘出篁墩村清代“程朱阙里坊”上大梁、梁托等百余件构件,其中乾隆御赐“洛闽溯本”另两字残件也有局部出土。
2021年7月11日,随着起重机缓缓将一块重达1吨、1米见方的“宸翰”圣旨碑放置在牌坊顶中位置,至此,乾隆亲笔御题“徽州第一坊” ——“洛闽溯本”石坊重生!【同期】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徽州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方利山洛闽溯本,洛(学)大家知道,这是二程之学、二程理学,河南的洛学,闽学大家都知道,这是朱夫子的朱子理学,这样两个(理)学,都是中国很有学术流派的,非常有名的,而洛学和闽学,最后你要找它的根,找它的根本,找它的祖源地,在哪里?在徽州,这就把我们徽州文化的历史地位,徽州文化(在)学术文化上的地位,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很明确地突出来,洛闽溯本。
【解说】据方利山介绍,篁墩村之所以被称为“徽州文化第一村”,除了拥有乾隆亲笔御题“洛闽溯本”石坊外,该村也是中国三大宗族始迁地之一。
据文献记载,徽州历史上两晋以来在北方、中原迁徽的氏族中,有42个大姓都是先落脚篁墩,之后再陆续向四方迁衍。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_刘伯山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摘 要: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内容深邃而广博,几乎涉及徽州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流派纷呈,人才辈出,影响巨大。
究其兴盛的原因,有徽商的经济基础、文风昌盛和教育发达的温床、程朱理学的影响等。
徽州文化既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典型投影,又是它的一个典型缩影,从而具有了典型代表和标本的价值与地位。
关键词:徽州文化;流派纷呈;标本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2)-06-0028-06 徽学是关于徽州社会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的学。
①尽管它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是十分火红,然而对什么是徽州文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至今还缺乏整体、清晰的认识与研究。
本文试在此方面做点工作,以抛砖引玉。
一、徽州文化的界定要研究徽州文化,首先就要有对徽州文化较为清晰的界定。
对此,可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论及的界说。
据笔者的理解,所谓徽州文化即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的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封建文化。
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限定:其一,我们说的徽州文化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划范围内的文化。
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当年徽州府辖的6个县,即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
其二,徽州的历史至少有五、六千年,其文化当然可归为广义的大徽州文化的范围。
但严格和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徽州文化概念,主要还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设了徽州府后才全面崛起,在明清时达到鼎盛的文化,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内在关联。
其三,徽州文化不能仅仅指在徽州本土上存在的文化,亦还包括由徽州而发生,由本籍包括寄籍、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而创造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对徽州的强烈认同。
如朱熹,尽管他在福建,主要活动也在福建,但他祖籍在徽州,朱熹本人对徽州强烈认同,从来号称“新安朱熹”等;同时,徽州人也更是强烈地认同朱子,视朱熹为徽州人的骄傲,在思想意识、观念、道德、伦理、社会行为及活动的诸多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深受朱子思想的影响,故朱子的思想、学术活动等亦可作为徽州文化的内容。
走进徽州文化的深处
走进徽州文化的深处
刘伯山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位于黄山脚下,与黄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内在关联呼应的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她在今天仍有大量留存,这其中,已被列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皖南古村落黟县的西递村、宏村,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有歙县棠樾牌坊群、徽州区呈坎、屯溪程氏三宅、绩溪龙川胡氏宗祠等11处,有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等。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刘伯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3
【相关文献】
1.走进徽州--关于徽州传统民居环境的探讨
2.走进民族精神的深处——《探寻楚文化光大楚文明》探究性学习案例
3.走进秦岭深处追踪精准扶贫——探访战斗在大山深处的一线扶贫干部
4.走进竹林深处--《"竹文化"大擂台》综合性学习
5.走进实践深处审视休闲文化建设的导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与徽州文书的寻获(下)
我与徽州文书的寻获(下)
刘伯山
【期刊名称】《江淮文史》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黟县八都三图查氏文书》系我和程吉祥2000年正月去黟县黄村口拜年时,于2月14日在宏村获得。
当时它是分为两包,来自两个人。
【总页数】15页(P147-161)
【作者】刘伯山
【作者单位】安徽省收藏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与徽州文书的寻获(上) [J], 刘伯山
2.我与徽州文书的寻获(中) [J], 刘伯山
3.宗族制度影响下徽州文书的留存机制探析 [J], 刘倩倩
4.为寻巢蜂导航获意外“蜂财” [J], 李家勤
5.在规训与自我启蒙之间寻获灵光——评诗选《山湖集》 [J], 夏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篁墩”考辨
“篁墩”考辨
孙玲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28)10
【摘要】明清以来诸家关于“篁墩”的由来存在不同看法,明代学者程敏政以“篁”易“黄”,虽获时代认同并载入官方史册,然此说始终存疑,清代学者更认为其凭空臆测,程敏政之“篁墩”说实存历史依据.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孙玲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6
【相关文献】
1.李商隐诗《圣女祠》(松篁)系年考辨 [J], 闫春秀
2.徽州大姓对新安始迁祖的追溯与还原——以篁墩程氏为中心 [J], 方光禄;曾小保
3.《篁墩文集》卷五十三书信系年 [J], 阮东升
4.徽州篁墩氏族迁徙考论 [J], 刘伯山
5.包容:篁墩人的精神、徽州人的精神——为新版《篁墩村志》序 [J], 刘伯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你们知道是什么村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晓起村始建公元787年,始居人为汪万武,据晓川《汪氏宗谱》载:唐乾年间(公元877年--公元879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只见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地沃草肥,花香四野,便搭草棚、起炊烟,而将此取名“晓起”,亦称晓川,后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称晓起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村边水口十几棵数百年老树和村小学后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不多见。
村中也颇多明清古建,风格各具特色,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
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园景象。
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
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
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晓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晓起村地理位置。
江上青希望小学就建在晓起,江上青是江石溪第六子江的养父,祖籍婺源,公元1911年---1939年,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为继承和发扬江上青烈士崇高的精神,原共青团上海市电力工业公司委员会决定在江湾晓起村建“江上青希望小学”,谨此让家乡人民缅怀先烈,激励青少年秉承烈士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环境介绍:晓起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位于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篁墩的三大姓及其文化遗存(xx)内容提要:篁墩是一个在徽州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和重要意义的地方,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姓氏家族始迁于此,接着再发展到其他各地,这其中,程氏、朱氏和萧江氏三大姓的宗族发展最为引人注目,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厚。
关键词:篁墩三大姓文化遗存在徽州的氏族移民迁徙和追求氏族血统的宗族社会形成中,篁墩是一个有着独特和重要意义的地方,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姓氏家族以此作为始迁地和保祖发祥地,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在众多的迁居篁墩的氏族中,程氏、朱氏和萧江氏三大姓最为引人注目。
一、xx宗族的“圣地”篁墩是徽州的一个不大的自然村,历史上隶属歙县。
1987年黄山市成立时,划归黄山市屯溪区。
篁墩位于歙县西南约20公里处,历史上与休宁县交界,现距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仅三四公里。
地理大势基本上是属于‚介于万山丛中‛的徽州的丘陵盆地,具体形势是:‚发源于黄罗石际,旋西北蜿蜒而来。
天马列其前,石壁拥有其右,古宫辅其左。
大河前绕,重山后镇,居然一隩区也。
‛①这里的‚黄罗‛即黄罗山,‚天马‛即天马山,‚大河‛即新安江上游渐江。
‚重山后镇‛,据《歙县志》,‚黄罗之支曰篁墩‛,有富仑山、相湖领、黄茅山,为‚黄山西南支,为歙休交界之天马山脉‛。
②此外,篁墩域内,据方志载,旧有‚相公湖‛,‚一名‘篁墩湖’,一名‘蛟湖’‛,③南宋淳熙《新安志》记:‚黄墩湖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阔二十余丈,长三百步,众水所潴。
‛①后淤塞;有‚曰李田山水。
出李田山,经汪村至篁墩之上入渐江。
曰篁墩口水。
一由小练,一由石冈,合于罗田会环山皋岭、马岭诸支,南流出篁墩口入渐江‛。
②山水兼备,地理环境比较优越。
篁墩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得名至少有近二千年的历史。
篁墩1最初名叫‚姚家墩‛,因东晋时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
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
③后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地多修篁翠竹,改‚黄‛为‚篁‛。
唐末黄巢之乱时,黄巢军一路烧杀掳掠,相传,‚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
④于是在唐末时又易‚篁‛为‚黄‛。
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
对此,程敏凇扼蚨瘴募酚忻魅返募窃兀?予家亦出黄墩,而考诸谱及郡志,莫知墩之所以名者。
近得一说,云:黄墩之‚黄‛本‚篁‛字,以其地多产竹故名。
至黄巢之乱,所过无噍类,独以黄为己姓,凡州里山川以‚黄‛名者,辄敛兵不犯。
程之避地于此者,因更‚篁‛为‚黄‛,以求免祸,岁久而习焉。
予独慨夫循吏忠臣赐第庙食之所,而污于僭乱之姓七百余年卒,无觉其非者。
因大书‚篁墩‛二字,揭诸故庐,且借重于作者一言,使后世知此地之获复旧名,自予始云。
⑤优越的地理环境,使篁墩至少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居住生息,黄、程二姓在东晋初年就世居于此;而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地位,唐末黄巢之乱时,更是有许多的氏族纷纷迁居于此。
明程尚宽著《新安名族志》⑥中综录了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88个,其中,可考其具体迁徽时间、地点的有56个家族。
究其过程,有三大迁徙高潮,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南渡‛,尤以唐末‚黄巢之乱‛最盛,一次迁居来的达20个左右,这其中,十分明确是始迁篁墩的名族就有15个,他们分别是张、陈、朱、戴、周、萧江、济阳江、康、曹、王、毕、潘、施、齐、唐等。
如新安的周氏,尽管有几支,但其中就有一支先祖于唐朝乾符年间任庐州刺史,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梅氏,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从蔡州汝南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的康氏,先祖居京兆,后迁会稽,黄巢之乱时,迁歙县之篁墩;新安王氏,在黄巢之乱时,有一支迁歙县之篁墩,有一支迁篁墩附近的王村;新安潘氏,唐广明年间,有一个名字叫潘光旦的及其兄为躲避黄巢之乱的锋芒,由福建迁歙县之篁墩;新安施氏,世居山东兖州之淄畲林,先迁吴兴县,唐2末黄巢之乱时,为避锋芒,再迁歙县之篁墩等等。
另外,还有许多小的氏族,《新安名族志》中没有记载,若加上他们则更多。
除了始迁篁墩的姓族外,在徽州,还有不少的姓族,尽管最初的始迁地不是篁墩,但黄巢之乱时,曾在篁墩避过难,保全了自己的族根,之后获得发展,瓜瓞绵绵。
这其中,仅《新安名族志》中记载的,就有方氏、余氏、汪氏、明经胡氏、张氏、吴氏、叶氏、孙氏等。
此外,程姓尽管世居篁墩,但在徽州散居的更多,黄巢之乱时,也有不少程氏族人为保族而回迁的。
如歙县竦口程氏:‚出忠壮公,孙曰誉,隋大业间由黄墩居此。
五世曰承圣,唐生员;八世曰元握,安福尹;十世曰记,内江簿;十二世曰萱,僖宗初,避巢乱于黄墩,后与北蓉、芳、蘩,复居竦口。
‛①正因为篁墩是徽州许多氏族的始迁地、最初的避难地和宗族的发源地,因此,它于这些家族来说就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那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感恩的地方,一个充满崇拜敬仰的地方。
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些当年是以篁墩作为始迁地和保祖地的家族,在以后的宗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在自己的氏族记忆里,深深地铭记着‚始迁‛这件事,铭记着‚篁墩‛这个地名,至少是在谱牒中都记述之,如据《济阳江氏统谱》载:‚迁祖讳尚质,字彦纲,号萧翁,行十二,先唐大中丁卯,乃应元公之十九世孙,避黄巢乱,光启丁未,始由金陵迁歙之黄墩。
子洪公,复迁于婺之谢坑。
‛②《严田李氏宗谱》记:‚余族出唐宣宗之后,后避地于黄墩,时有兄弟三人,卜居址之地以从田为吉田。
由是,德鹏居祁门之敷田或曰新田;德鸿居浮梁之界田;德鸾居本邑之严田。
即余族所自出也。
‛③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藏。
许登瀛《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记:‚唐末朱温篡位,许儒为避祸,迁于歙之黄墩。
‛④《京兆金氏宗谱》记:‚自烈公通判徽州,遭唐末乱,复徙篁墩。
‛①《方氏统宗谱》记载:‚吾方氏先世,源濬而流衍,中莫殚述。
后值巢寇,避难于篁墩,散居歙休。
‛‚又闻唐黄巢之乱,各姓寻避于篁墩,护全家焉。
吾族或散居歙休,亦有自篁墩迁于浙者‛。
②其3他还如《休宁戴氏族谱》、《新安毕氏族谱》、《新安武口王氏统宗世谱》、《新安张氏续修宗谱》等等。
可以说,这种氏族的记忆,无论是繁衍了多少代、历经了多少年、辗转再迁过多少回,都是不可磨灭的。
并且,这些家族在徽州经过发展,多成为名族望族,瓜瓞绵绵,名人辈出,构成徽州宗族社会的主体,影响极大。
所以说,篁墩实为徽州宗族的一个‚圣地‛。
二、篁墩的程氏、xx和xx在众多迁居篁墩的家族中,有三个大姓最为引人注目。
1、xxxx。
程姓是徽州的大姓,也是最古的一个姓,民国《歙县志》记载:‚邑中各姓以程、汪最古,族亦最繁。
‛③据明程尚宽著《xx名族志》记载:‚程姓出黄帝重黎之后,自周大司马曰休父,佐宣王中兴,封程伯,子孙因以国氏,望安定。
其后曰婴,仕晋平公,有立赵孤之德,封忠诚君,再望广平。
汉末曰普者,从孙氏定江东、破曹巢,赐第于建业,为都亭侯。
‛④程普之后曰程元潭,永嘉之乱时,佐琅琊王起建业,为新安太守,有善政,民请留之,赐第黄墩,遂世居此。
程元潭即为新安程氏一世祖。
新安程氏传至13世出一显赫人物程灵洗。
他曾被梁元帝任命为谯州刺史兼领新安郡太守,后被陈武帝任命为兰陵太守,封遂安县候,以后因军功先后升任豫州刺史、左骑将军、中护军、云麾将军、重安县公等职,为陈朝栋梁之一,卒后赠镇西将军,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
因侯景之乱时,程灵洗曾率领乡人保卫乡土有功,对此,徽州人十分崇仰,死后尊封他为‚邑神‛,影响十分久远。
徽州的诸多府志、县志及程氏族谱等,都有关于程灵洗的记载,如弘治《徽州府志》中就记载有:程灵洗,字元涤,休宁篁墩人,少有勇略,尝手殪妖蜃以安乡井。
侯景之乱,起乡兵保黟……性好播植,躬耕稼,别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及。
妓妾并督以纺织。
至於散用赀财,亦无所吝。
卒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配享武帝庙庭,乡人感其义,亦相与祀之。
宋嘉定中,赐庙额曰‚世忠‛,累封为忠列王。
国朝仍以公爵春秋致祭。
①4传说程灵洗有22个儿子,由篁墩先后扩散到徽州及全国各地,他们皆以自己为‚忠壮公‛之裔而自豪。
对此,程敏政在《篁墩文集》中亦记:程之先望北方,至讳元谭者,从晋南渡,守新安,有治迹受代,为民所请留,蒙赐第郡之黄墩,子孙因留居焉。
其十二叶,云麾将军忠壮公灵洗,以布衣起义兵御侯景,土人德其全郡之功,亦祀於黄墩,宋号其庙曰‚世忠‛,其胤愈盛。
故凡新安之程,皆祖太守,宗忠壮,且号黄墩程氏。
②新安程氏传28世,在唐中后期,出一个名叫程泽的人,从篁墩迁河北中山博野;至32世,又有一个名叫程希振的人又自中山博野迁河南洛阳,其曾孙即为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实为新安程氏35世孙。
对此,同治歙县下门《程氏抄谱》有明确记载:贰百四十一号中山博野房派。
接总图二十六世曰纂公之四子曰公之子二十八世曰泽公,自篁墩迁中山博野。
贰百四十号河南房派。
接博野派二十八世曰泽公之曾孙曰羽公之子三十二世曰希振公,自博野迁河南。
其孙曰珦公,宋大中大夫司农少卿上柱国,封永平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
二子曰:颢、颐。
而颢字伯淳,号明道,宋进士,历监察御史,追封河南伯,谥曰纯,从祀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豫国公。
而颐字正叔,号伊川,崇正殿说书,追封伊阳伯,谥曰正,从祀先圣孔子庙庭,元至顺二年加封洛国公。
③明万历修刻、清雍正重刻的《程朱阙里志》中则有更多关于二程夫子出自新安的考证与叙述。
如赵时勉在《考新安程朱三夫子源流记》中说:古先圣之统,自孔孟而下,一脉汇于朱子;而朱子得之二程子。
人知朱子世家新安,不知程之先亦自新安而徙也……元礼部程公黟南《书河南上程氏宜振录后》云:‚河南夫子,胄出中山;中山之胄,出自新安之篁墩,实忠壮公之裔,陈末播迁而北者也。
‛永新刘文安公定之《记程氏义田》云:‚公之先,家徽郡,忠壮公灵洗蔓延厥系于海内,明道、伊川实祖之。
‛邓州李文达公贤《志程亚中公墓》云:‚灵洗仕陈,至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5元封忠烈王。
五世孙大辨徙中山博野;六世少师羽,再迁河南;醴泉三世曰元白,宋宜春令,追封冀国公;四世曰琳,宋太师中书令,谥文简;曰珦,大中大夫,子为明道、伊川二先生也。
‛李公心传《识伊川先生后谱系》云:‚靖康之难,先生之孙辟狄流寓池州,绍兴褒录党人,诏下提举招二子之孙,审验其谱系,上长孙观之年七十四,补登仕郎,充池州州学学宾,令本州于上供钱内支钱三千、米二石,俾奉祭祀;次谦之子源,四世嫡孙也,赴吏部铨,量补迪功郎。
‛本府志云:先代原有乡贤祠,并祀二程先生,先儒胡云峰撰文具《新安文献志》谓:‚程之河南,实吾新安黄墩忠壮公后也。
‛按程叔子撰《纯公行状》:‚河南之程,出自中山博野。
‛又按欧阳公撰《程文简公父冀国公墓铭》:‚中山博野之程,出自灵洗。
‛文简公琳与大中公珦为兄弟,则新安为河南所出,何疑哉?①程颢、程颐虽迁出新安已有好多代,且其生活和从事学术活动地方也主要是在河南,其学术理论也称‚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