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1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1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1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2011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广州市统计局综合处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本大地震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的国际背景下,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有所放缓以及通胀水平较高的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砥砺奋进,沉着应危机,大力促发展,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物价逐步趋稳、民生不断改善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据初步核算,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03.06亿元、4532.52亿元和7567.54亿元,分别增长3.1%、11.5%和11.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从今年情况看,全国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GDP增速由一季度的9.7%下滑至上半年的9.6%,1-3季度和全年进一步下滑至9.4%和9.2%;广东省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为10.5%、10.2%、10.1%和10.0%。

而广州市经济克服了国内外众多不利影响,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1.2%、11.0%、11.0%和11.0%,虽较上年有所放缓,但GDP 增速企稳,增势好于全国和全省。

二、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呈“先高后低再企稳”态势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44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提高1.0个、0.5个和0.1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和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

工业生产呈“先高后低再企稳”态势。

2011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06.8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半年和1-3季度累计提高2.6个和1.6个百分点。

广东经济发展与全国对比分析

广东经济发展与全国对比分析

广东经济发展与全国对比分析发布日期:2013-06-17阅读数: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位情况,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排位分析通过对广东与全国各省(区、市)历年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和排位,可比较直观地了解广东的优势,也能及时发现不足。

本文对1978-2011年广东与全国及30个省(区、市)的多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东综合经济实力在总体上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广东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优势较突出,但在发展速度、发展后劲等方面还相对不足,值得我们关注。

一、广东经济在全国的排位情况(一)多项总量指标居全国前列。

1978-2011年,广东经济保持着全国31个省(区、市)中平均最高的发展速度,多项经济指标雄居全国各省首位,对全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1、GDP总量连续23年居第一。

改革开放伊始,广东经济总量仅居全国第5位,排在江苏、山东、上海和辽宁之后。

经过10年的经济迅猛发展,从1989年广东GDP以1381.39亿元超过江苏的1321.85亿元后,到2011年已连续23年稳居全国第一。

2011年广东GDP达到53210.28亿元,江苏、山东以49110.27亿元和45361.85亿元分别居第二和第三。

分三次产业看。

随着广东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占GDP的29.8%下降到2011年仅占5.0%。

但放眼全国,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在90年代初曾多次位居全国第二;近年来虽然位次有所下降,到2011年仍以2665.2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

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3年起超过江苏居全国第一位,到2011年已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

其中2011年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6447.38亿元,比江苏多1244亿元,比山东多2430亿元。

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1年就首次排位全国第一,但在1983年曾被山东超过;从1984年开始,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连续28年稳居全国第一。

2011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南沙新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南沙新区开发现场会召开的重要机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85亿元,增长4.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9.64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57亿元,增长15.25%。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0:80.49:16.91。

财政税收:2011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235.31亿元,增长9.34%。

其中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7.66倍、24.14%和29.47%;增值税和消费税分别下降23.85%和9.65%。

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1.25亿元,增长30.45%;一般预算支出43.84亿元,增长33.76%。

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3.52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80.35%。

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201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16亿元,增长10.78%。

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7.32亿元,增长1.02%,占全区投资的49.8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1.61亿元,增长70.68%。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405.78万平方米,增长48.09%,其中商品房293.04万平方米,增长36.06%;房屋竣工面积118.34万平方米,增长55.7%,其中商品房51.36万平方米,下降5.25 %。

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已建成投产,京港澳高速和南沙港快速路互通立交完工通车。

东部快线、黄沙快线、蕉门公交站、江海联运码头项目和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三期工程配套项目进展顺利。

二、农业201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7亿元,增长5.02%,其中渔业实现产值11.55亿元,增长3.28%,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最大,达46.23%;种植业产值10.72亿元,增长7.36%,占全区农业产值的42.92%;畜牧业产值1.99亿元,增长5.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1亿元,下降3.57%。

广东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2月17日2011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认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9.83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205.30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6%;第三产业增加值23808.46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49.8:45.2。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1521.44亿元,增长12.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392.59亿元,增长8.5%。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4%,金融业增长6.3%,房地产业增长6.0%。

民营经济增加值23336.44亿元,增长11.9%。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表1 2011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区域 GDP(亿元) GDP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珠三角 43966.18 9.9 9.2 49.4 3674.73 21.8东翼 3828.88 12.3 9.1 35.0 191.92 25.6西翼 4262.07 11.1 10.9 38.0 181.10 30.2山区 3897.34 12.3 9.0 35.1 246.27 24.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4%,居住类价格上涨4.5%。

广州市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

广州市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
32.29
出口总额(亿美元)
564.73
79.67
15.42
18.28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42.70
3.24
1.46
1.8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979.47
38.95
35.54
36.8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10260.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438.08
34901
78.47
100
64.9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广州市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续)
广州市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续)
市(区)
指标
番禺区
南沙区
萝岗区
从化市
增城市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786.15
527.65
393.22
1974.50
1616.47
年末户籍总人口(万人)
100.8
15.63
58.68
84.58
135.16
352.16
113.30
202.45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49.93
41.61
19.42
53.85
144.9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41.88
52.51
147.01
78.32
201.1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67.69
106.7
388.69
31.04
41.06
出口总额(亿美元)
100.19
40.18
160.72
18.85
28.69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实现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实现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实现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意见【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穗府办[2011]39号【发布部门】广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9.29【实施日期】2011.09.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保实现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意见(穗府办〔2011〕39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紧紧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大力推进“三个突破”工作,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投资、工业增速较低,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各单位必须狠抓工作落实,凝心聚力奋战三个月,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全力保工业增长。

抓好工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增产提速。

力争年底东风日产年产60万辆扩建项目、中烟生产基地投产,船用中低速柴油机项目出样机。

引导有产能潜力的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力争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00亿元,增长11.5%。

加快推动“双转移”,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质量效益好的企业(市经贸委、外经贸局负责)。

(二)确保实现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

推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总部企业认定和奖励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商贸集聚区,培育大型商贸龙头企业。

推进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大项目建设,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交易转型(市经贸委负责)。

拓展空港、海港国际枢纽功能,加快发展物流业(市交委、广州港务局负责)。

促进基金、创投、金融咨询、金融交易市场、金融数据平台等金融业务发展,延伸金融产业链(市金融办负责)。

广州市白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白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州市白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面对极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白云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白云”核心任务,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总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7亿元,同比增长12%,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252.55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778.87亿元,增长13.1%。

按平均常住人口统计,全年人均GDP达到47459元,同比增长7.3%,折合7308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是2.6:23.9:73.5,与2010年2.8:24.7:72.5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继续向第三产业转移。

工商登记注册情况年末全区工商注册登记私营企业3.89万户,从业人员22.88万人;个体工商户11.46万户,从业人员12.61万人。

财税收支全年实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27亿元,比上年增收8.32亿元,同比增长26.9%。

其中国税部门收入7.5亿元,增长14.3%;地税部门收入25.78亿元,增长19.3%;财政部门收入5.99亿元,增长1.2倍。

财政支出向公共事业及民生倾斜。

全年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54.97亿元,同比增长25.1%。

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89亿元,增长34.2%;公共安全支出5.88亿元,增长5.1%;教育支出9.52亿元,增长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7亿元,增长11.3%;医疗卫生支出3.57亿元,增长32.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43亿元,增长44%;环境保护支出0.27亿元,增长5%。

[转载]广东2011年GDP达5.3万亿齐国居尾

[转载]广东2011年GDP达5.3万亿齐国居尾

[转载]⼴东2011年GDP达5.3万亿齐国居尾 ”泗洋趣话】 讲转型 2012年经济匝弄下凶砉⼒除夜,但经济情势没有太好正是财产转型升级的机遇,市场经济操做周期性仄稳劣越劣汰,促进斲丧劲死少。

30年前弄更始,主假定摆脱瘸露形状的束厄局促,⽬下现古弄更始则要突破既⽆益处格式的制约。

假定只是根据阿谁益处格式决定更始的与背,那么更事 没有成能遏制下往。

没有能因为易,便把更始漠没有体贴。

讲⾰新 讲物流 只要进⼀步降降物流本钱,货畅其流,才⽓强化⼴东做为华北天域经济中央的职位,为⼴东将去死少赢得更多当⽐机。

矫挥嗅风 开会会商真践沙虑研讨⼯做、同⼼协⼒、控铺决定希图的进程,但许多集会会议的会商常常隐现讲套话、废话、民话当敝象。

除夜家贯串通接战收扬超卓的会风,⼴东的收导机闭决定希图⽔仄便会较着进步,开做⼒便会较灼嬗强。

上午,除夜家散开审议林 洋代表省委常委会背齐会做的⼯做述讲。

中变靓装传奇 北边⽇报讯 (记者/胡键通信员/岳宗)昨⽇,省委书记汪洋前后到省委⼗届⼗⼀次齐会第两⼗⼀组、第⼗五组减进会商,告别与去⾃云浮市、湛江市战省直机闭与会⼈员⼀起审议述讲。

云浮市委书记黄强、云安县委书记⾦繁歉告别结合真践论讲裂弄型升级的尾要性,提出⽤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泥、⽯材等传统财产转型升级,是短收财天域逾越赶超的闭头地点。

省委委员、强化1.95省审颊裹厅少蓝佛安,省政协提案委主任陈俊年,省核财产天量局局少黄德收,省铁路拔擢投壮醑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耀忠划⼀讲皆寄看到,往年⼴东GDP逾越了5.3万亿、位居齐国第⼀,但《述讲》彩洽已讲起,⽽是夸除夜⼴东已⾛过裂碰除夜总量、赢得速率便是赢党鳅缘的死少阶段,收略要供把转型升级放正在第⼀名,减倍重视量量、效益战劣化挨算,何等的疑吸吁⼈饱动。

汪洋讲,2012年经济匝弄下凶砉⼒除夜,但经济情势没有太好正是财产转型升级的机遇,市场经济操做周期性仄稳劣越劣汰,促进斲丧劲死少。

2011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2年3月13日)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3.1 %;第二产业增加值4532.52亿元,增长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7567.54亿元,增长11.0%。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36.84∶61.5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

财政收支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375亿元,增长15.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48 亿元,增长20.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85.73亿元,增长21.2 %。

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6.6%,服务项目价格上升 3.4%。

表1: 2011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升3.1 %。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升4.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升1.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9.1%。

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钢材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升4.4%、上升3.8%和上升14.6%。

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3.58亿元,增长10.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6.74亿元,增长32.8%。

2011年广州市天河区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市天河区统计公报

2011年广州市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总部天河、智慧天河、幸福天河”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转方式、优环境、惠民生”的战略举措,全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8.7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0%,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GDP比重为17.4%。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53亿元,下降7.1%;第二产业增加值308.29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827.91亿元,增长12.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9%。

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15.57亿元/平方公里。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149030元(折合为22948美元)。

财税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53.20亿元,增长19.3%。

其中国税收入141.78亿元,增长14.3%,地税收入211.42亿元,增长22.8%。

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57亿元/平方公里。

一般预算收入42.30亿元,增长18.7%。

其中,营业税、城建税、增值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10.38亿元、6.74亿元、5.04亿元、4.30亿元和3.81亿元,分别增长14.6%、59.2%、14.8%、26.0%和18.8%。

一般预算支出53.31亿元,增长26.8%。

区级一般预算支出44.89亿元,增长16.8%,投入民生和公共事业支出38.51亿元,占区级一般预算支出的85.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其中,教育、公共安全、城乡社区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11.19亿元、7.02亿元、6.66亿元、6.31亿元、4.03亿元和2.32亿元,分别增长43.1%、9.9%、14.3%、14.0%、19.4%和17.3%。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95.58亿元,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62.46亿元,增长10.5%。

2011年荔湾统计公报

2011年荔湾统计公报

2011年荔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人: 陈健 发表日期: 2012-03-27 02:52 字体大小:[ 大] [ 中] [ 小]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区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荔湾”的主题,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商旅带动、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环境优化”五大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全力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利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呈现新局面。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初步核算,2011年,荔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19亿元,增长10.5%。

三次产业比例为0.7:26.3:73.0。

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16亿元、182.14亿元和504.89亿元,分别增长3.9%、4.9%和1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13.4%和86.3%。

财税收入2011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36.89亿元,增长24.4%;一般预算支出51.78亿元,增长16.3%。

2011年,税收总额192.79亿元,增长8.0%。

其中,国税收入140.90亿元,增长9.2%;地税收入51.89亿元,增长4.9%。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按项目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23.13亿元,增长19.2%,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突破200亿大关;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4.17亿元,增长28.7%。

从三次产业看,投资集中于第三产业,全年完成115.74亿元,增长15.5%,其中,房地产项目投资完成50.51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43.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20亿元,增长88.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3亿元,增长21.8%。

对外经济贸易2011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为18.28亿美元,微降0.2%。

其中,一般贸易实现10.99亿美元,增长6.2%;进料加工实现7.05亿美元,下降7.8%。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最大100家工业企业的通告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最大100家工业企业的通告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最大100家工业企业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2.11.21
•【字号】粤经信政策[2012]887号
•【施行日期】2012.11.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
最大100家工业企业的通告
(粤经信政策〔2012〕887号)
为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要(2008-2020年)》,落实《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任务,突出大企业的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我省企业整体竞争力,根据2011年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商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和最大100家工业企业名单。

特此通告。

附件:1.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名单
2.2011年度广东最大100家工业企业名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2年11月21日附件1
2011年广东最大100家企业名单
附件2。

广州简介

广州简介

广州广州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的南大门、国家中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中国南方的金融、贸易、经济、航运、物流、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

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和国家门户城市,广州外国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城市,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中文名称:广州外文名称:Canton、Kwangchow、Guangzhou别名:穗、穗城、花城、羊城、五羊城行政区类别: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所属地区:中国华南下辖地区:10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政府驻地:越秀区府前路1号电话区号:(+86) 020邮政区码:510000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中北部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1270.08万方言:广州话,客家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沙面,白云山,广州塔,中山纪念堂,五羊石像,黄埔军校旧址等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火车站: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等车牌代码:粤A市花:木棉花市鸟:画眉鸟地区生产总值:12303.12亿元人民币(2011年)人均生产总值:9.68605万元人民币(2011年)高等学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广州大学等广州简称穗,现有别称五羊仙城、羊城、穗城、花城等,古称番禺或南海,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佛都市圈核心城市,粤港澳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2012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第六(分别为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和长沙)。

金融资本广州地标竞争力前5名(次于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2011年中国城市GDP排行第三,广州成为继上、北后,第三个加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城市。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2-5-8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切实抓好结构调整等工作,确保了东莞经济平稳增长,呈现出城市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7.4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40.28亿元,增长9.3%。

三大产业比例为0.4:50.2:49.4。

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71.94亿元,增长4.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7%;民营经济增加值1773.48亿元,增长10.8%,占37.5%;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增长7.9%,占37.8%。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1%,金融业下降0.8%,房地产业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长12.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70元,增长5.4%。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838.52亿元,增长16.2%。

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06亿元,增长18.3%。

其中增值税71.93亿元,增长14.8%;营业税45.33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26.59亿元,增长18.2%;个人所得税11.20亿元,增长21.3%;城市维护建设税22.14亿元,增长94.5%;房产税10.63亿元,增长14.6%;契税23.06亿元,增长23.3%。

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1.92亿元,增长21.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7.83亿元,教育支出83.2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1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3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3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7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2.8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74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0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5.28亿元。

2011年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年度报告

2011年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年度报告

房地产研究院(CORC)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12月,广州写字楼市场平均售价23888元/平方米(建筑面积报价),与2010年相比上涨16.4%;平均租金137元人民币/平方米/月(建筑面积报价),与2010年相比上涨19.1%;平均空置率14.2%,与2010年相比下降19.3%。

宏观经济广州市统计局《2011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报告》显示,报告显示,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同比增长11.0%;广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3%,增速低于全国(14.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4%。

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5.5%,增速实现跑赢GDP与CPI。

2011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1306.7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8.28%。

由于2010年亚运累积高基数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等原因,2011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而随着101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和"新广州、新商机"系列招商活动投资项目的落地,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3月起止跌反升,稳定提升,至12月增速达到10%。

2011年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3.02亿元,同比增长17.1%。

2011年广州万菱汇、太古汇、保利中环广场、万达广场和5号停机坪等多个购业中心开业,形成明显的商圈集聚效应。

此外,"广州夏日美食嘉年华"、"广州(沙面)西餐文化节"和"广州(国际)美食节"等一系列餐饮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和在节假日商家主题促销活动均有效刺激广州市场消费力的释放。

写字楼市场2011年全国楼市遇冷,但写字楼市场却持续走旺,成为2011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写字楼不受限购的影响,租金不受政府管制,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的目光。

2011年广州写字楼无论是在销售和出租上都持续走旺,售价、租金大幅上扬。

2011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12年3月16日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山人民紧紧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核心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平稳较快,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十二五”时期开局良好。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19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25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909.19亿元,增长12.9%。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55.8:41.5。

民营经济增加值1010.13亿元,增长13.1%,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6.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升一平”态势,其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1.4%、4.2%、4.0%、3.9%、3.6%、3.3%和2.1%,交通和通信价格持平。

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3.13%。

其中轻工业价格上涨2.96%,重工业价格上涨 3.28%。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人员5.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3.22亿元,增长39.6%;其中税收收入139.27亿元,增长16.4%。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100.37亿元,增长2.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22.54万亩,增长0.5%;经济作物种植8.45万亩,增长5.0%;蔬菜种植35.89万亩,增长3.4%;水果种植10.15万亩,下降3.5%。

2011年1-2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2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2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1-2月份,广州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消费、进出口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略降,交通运输平稳增长,消费价格高位回落。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2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9.20亿元,同比增长15.0%。

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687.48亿元,增长16.3%;重工业完成产值1411.72亿元,增长14.4%。

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有企业增速领先,分别为28.0%和18.6%。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带动工业增长。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077.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35%;同比增长16.4%,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90.06亿元,增长28.8%,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3.8个百分点;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产值327.19亿元,增长25.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0.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工业较快增长。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90.12亿元,同比增长18.9%,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产值快速增长。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产品产值438.50亿元,同比增长20.0%。

二、固定资产投资额略低于去年同期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高位运行,受高基数影响,1-2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98亿元,同比下降1.2%。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1.05亿元,同比增长0.6%。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市属投资和国有投资下降,民营投资大幅增长。

1-2月份,全市完成国有固定资产投资110.90亿元,同比下降15.5%(去年同期增速为58.6%);民营固定资产投资47.65亿元,同比增长24.5 %(去年同期增速为-1.9%)。

三、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在春节、情人节和元宵节等节日的带动下,广州市消费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2年3月13日)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532.52亿元,增长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7567.54亿元,增长11.0%。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36.84∶61.5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财政收支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375亿元,增长15.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48亿元,增长20.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85.73亿元,增长21.2%。

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6.6%,服务项目价格上升3.4%。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升3.1%。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升4.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升1.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9.1%。

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钢材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升4.4%、上升3.8%和上升14.6%。

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3.58亿元,增长10.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06.74亿元,增长32.8%。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285.65亿元,增长9.6%;农村投资127.93亿元,增长22.5%。

市属单位(含区、县级市及其他)完成投资2615.44亿元,占76.6%;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798.14亿元,占23.4%。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92亿元,同比增长21.9%。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9.96亿元,下降11.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16.28亿元,下降10.0%。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79.70亿元,增长15.1%。

二、主要行业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9.44亿元,增长3%。

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73.88亿元、2.73亿元、73.53亿元、64.72亿元和34.58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77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6.06千公顷,增长15.8%;油料种植面积7.19千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38.04千公顷,减少0.6%。

全年粮食产量44.66万吨,增长3.7%;甘蔗产量70.73万吨,增长22.8%;油料产量1.88万吨,增长3.6%;蔬菜产量328.71万吨,增长0.8%;水果产量40.61万吨,减少0.8%;茶叶产量63.00吨,减少13.7%。

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508.00亿元, 增长4.0%。

都市农业总产值1076.35亿元,增长3.0%。

其中,加工本地农产品产值781.04亿元,增长4.0%。

反映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绿色农产品产值和高新科技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4.12亿元和33.28亿元,分别增长3.0%和4.0%。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都市农业示范区30个。

农业产业化产值66.95亿元,增长3.0%;农业产业化规模达22.44%。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96.1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3.29%,增长11.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3%。

全年工业总产值16718.30亿元,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806.84亿元,增长12.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产值3201.95亿元,增长14.1%。

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80.35亿元,增长11.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96%。

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66.32亿元,增长3.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40%。

汽车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2.4%。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024.75亿元和2489.28亿元,分别增长11.5%和23.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17.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0.2%,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557吨标煤/万元,下降10.1%。

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6.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70.62亿元,增长14.9%;实现利税总额1575.46亿元,下降3.6%;实现利润总额856.46亿元,下降9.7%。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98.7%;企业亏损面17.6%,增加4.8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67.81亿元,增长22.4%;完成竣工产值672.69亿元,增长5.9%。

房屋施工面积8494.33万平方米,增长19.0%;房屋竣工面积1335.69万平方米,下降11.5%。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1.02万元/人,增加6.14万元/人。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涉足全国30个省市,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为370.16 亿元,增长46.4%,占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的23.6%。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32.01亿元,增长8.2%。

全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504.40万人次,机场货邮行吞吐量152.92万吨,分别增长9.9%和5.2%。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4769.53万吨,增长5.3%。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42.11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3.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85.7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2%;其中私人汽车148.90万辆,增长18.1%。

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99.61万辆,增长18.6%;其中私人轿车88.84万辆,增长19.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12.34亿元,增长7.7%。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3.37亿元,增长15.5%;电信业务收入288.97亿元,增长7.1%。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87.4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0.3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7.07万户。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66.93万户,新增238.10万户。

国际互联网总用户569.73万户,增长34.7%。

国内商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4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63.53亿元,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49亿元,增长19.3%。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544.46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98.56亿元,增长17.8%。

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6935.74亿元,增长27.0%。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442.17亿元,增长23.6%,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6.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销售商品分类中,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4.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3%,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46.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5.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3.5%,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1.4%。

金融业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74.60亿元,增长6.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460.80亿元,当年新增2595.57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17732.88亿元,当年新增1474.08亿元。

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83家。

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53家,市价总值3738.50亿元,比2010年末分别增长15.2%和下降31.4%。

全年通过国内证券市场筹集资金221.59 亿元,下降30.0%。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7家(1家境外上市),共计筹资折合人民币42.43亿元。

证券公司3 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18亿元,净利润19.27亿元,分别下降48.8%和65.5%。

证券营业部153家,证券账户数619.72万户,股票交易额3.82万亿元,下降20.4%。

基金公司3 家,共管理61只公募基金。

基金规模2949.63亿份,比上年末增长20.6%;基金净值2477.38 亿元,比上年末下降7.6%。

期货公司8家,全年代理交易量1.25亿手,代理交易额19.53万亿元,分别下降47.9%和20.7%;营业收入8.65亿元,下降2.3%;利润总额2.49亿元,下降5.3%。

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624家,总部2家,市场主体71家。

全年保费收入397.30亿元,增长6.5%。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9.70亿元,增长20.1%;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30.66亿元,下降1.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6.94亿元,增长19.6 %。

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08.38亿元,增长27.5%。

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59.43亿元,增长18.8%;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7.18亿元,增长1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21.77亿元,增长82.1%。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1306.74亿元,增长32.8%。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867.66亿元,增长5.1%。

其他服务业全年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77.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83%,比上年增长13.3%。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7072公里,增长1.2%;城市道路总面积10032万平方米,增长3.1%。

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户籍人口计算)15.05平方米。

建设了234个城市公园,2038公里绿道,230公里天桥绿化。

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6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