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古典悲剧的情节突转

合集下载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中西方戏剧中‎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永恒母题。

爱情剧有喜剧‎,也有悲剧。

喜剧的结局基‎本相同: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团圆。

悲剧结局则大‎不一样: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以男女主‎人公血淋淋地‎陈尸舞台作为‎结局,这往往是西方‎爱情悲剧的一‎大特征。

而中国的爱情‎悲剧,即使有情人真‎不成眷属,剧作者也会设‎法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幻想的方式‎让他们“团圆”起来。

同是爱情悲剧‎,为何结局各具‎特色这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民族欣赏心理‎和审美追求是‎否紧密相关?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所在。

我国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孟称‎舜创作的《娇红记》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爱情‎悲剧。

两剧主题相同‎—都颂扬了男女‎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反对封建势力‎对自由幸福爱‎情的摧残,但两剧的结局‎却不一样。

《娇红记》描写申纯和王‎娇娘为了追求‎自由婚姻,敢于同封建伦‎理和豪门贵族‎作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

但作者并不以‎此作结,为了歌颂他们‎“两人皆一而终‎,至于段身而不‎悔”的精神,作者让男女主‎人公“仙圆”,以“合家作结,坟上长满了花‎草,月儿照着墓顶‎的棠梨一对鸳‎鸯向九天展翅‎飞去”,一对情侣水远‎相伴相随。

不仅《娇红记》如此,其他的爱情悲‎剧如《长生殿》、《牡丹亭》、《梧桐雨》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以“团圆”结局收场。

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人民对善‎良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了对邪恶‎势力不甘屈服‎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一种不‎敢正视黑暗的‎、血淋淋的现实‎,以“团圆”结局来逃避现‎实,将矛盾冲突和‎谐化的心理倾‎向,这一弱点正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梁漱溟先生在‎论及东方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

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及成因——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古典爱情悲剧的巅峰,它们都极其完美地再现了男女纯洁忠贞的爱情。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宗教观念、观赏者的审美心理、审美理想、悲剧理论等的不同,中西方古典悲剧作品具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探讨,探寻西方审美对中国审美的影响,以及对中西审美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思考。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ABSTRACT:Both the Butterfly Lovers and the Romeo and Juliet are the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 romantic tragedies, reproducing the pure and loyal love perfectl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religious concepts, aesthetic ideals,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ies about trage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great distinctions can be found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tragic works. Therefore, this thesis aims at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by analyzing these dissimilarities.KEY WORDS:the Butterfly Lovers ;the Romeo and Juliet ;tragedy绪论《梁山伯与祝英台》(下文简称《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方古典爱情悲剧的巅峰,极其完美地再现了东西方男女纯洁忠贞的爱情。

浅谈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_1

浅谈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_1

浅谈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栾岚[摘要] 悲剧作为文学体系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分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心灵与现实的碰撞,受到古今中外读者的高度关注。

在西方,悲剧文学主要是从哲学的高度体现人生的无奈与挣扎,带有很强的个性反思特点。

而在中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悲剧文学更多体现出了现实性的一面。

本文从悲剧文学中所折射出来的悲剧精神、民族意识与审美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

关键词:悲剧精神;民族意识;审美;差异;I106.7在世界文学使上,“悲剧”这一概念是发源于希腊的,一直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类型,它通过高度强化的审美形式,表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和悲伤,唤起一种使人惊心动魄地深度美感。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西方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越的悲剧作品,而在中国,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忠教节义的伦理观和温柔敦厚的美学观的制约,悲剧文学发展缓慢而且不充分。

因此中西方在悲剧文学中所折射出来的悲剧精神、民族意识和审美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一、中西方的悲剧精神不同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抗争与超越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本质因素之一。

而悲剧精神的精髓在于主体悲剧精神的张扬。

在人类的悲剧精神中,人的价值和人格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显露出超常性与崇高性。

悲剧精神投射于中西悲剧中,闪耀出截然不同的光彩和色泽。

西方悲剧精神在于用行动来抗争,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中国的悲剧大多个体自主意识较弱,含蓄、顺从、忍耐成为其显著特色,从而使中国悲剧精神在抗争的力度上弱于西方悲剧,形成自身的局限。

如在希腊神话中,人物都是以个人为本体,放纵自我,尽情追求个人欲望,阿喀琉斯宁愿驰骋疆场,也不愿在享乐安逸中庸庸禄碌。

他把个人荣誉置于生命之上,冲冠一怒退出战场,只因阿伽门农横刀夺爱。

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人类盗取天火,触犯了宙斯,因而被囚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备受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悲剧的⽐较对中西⽅悲剧的⽐较⼀、前⾔从公元前534年古希腊悲剧诞⽣⾄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西⽅悲剧研究著作从亚⾥⼠多德的《诗学》到现在可谓汗⽜充栋。

马丁·艾思林在《戏剧剖析》,中仍然认为“以悲惨结局的是悲剧,以愉快结局的是喜剧”这是区别悲剧、喜剧的⼀条看似浅薄但却普遍应⽤的⽅法。

悲剧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悲”,没有苦难和毁灭,悲剧就不成其为悲剧,但悲剧的⽬的不是为了单纯再现苦难和毁灭⽽使⼈悲伤,⽽是要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肯定悲剧⼈物以及作家的悲剧精神,净化⼈的⼼灵,激励观众勇敢地直⾯⼈⽣。

因此,仅有悲惨结局的戏剧,还不能叫做悲剧。

悲剧⼀定有悲剧性结局,悲剧性结局却不⼀定是悲惨的,悲剧性结局应该是表现出悲剧⼈物或其精神世界在悲剧冲突中必然的毁灭,同时显露出悲剧精神的结局。

⼆、关于中国有⽆悲剧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并⽆悲剧,也有些学者坚持认为中国有悲剧,于是展开了⼀场长达⼀个世纪的争论。

1、未否定中国有悲剧五·四新⽂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都⼀致认为中国古典戏剧缺少悲剧意识,常常以“⼤团圆”结局,因⽽被鲁迅斥为中国国民的“⼗景病”,但是,他们都没有否认中国有悲剧。

胡适在《⽂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中指出:“中国⽂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

⽆论是⼩说,是戏剧,总是⼀个美满的团圆……有⼀两个例外的⽂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头记的林黛⽟不与贾宝⽟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所不许的,于是有后⽯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从棺材⾥掘起来好同贾宝⽟团圆;于是有顾天⽯的南桃花扇使侯公⼦与李⾹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思想薄弱的铁证。

做书的⼈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便是⽣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

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实实写天公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个纸上的⼤快⼈⼼。

《简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

《简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之差异悲剧是什么?从美学角度来说,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它经常以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反思。

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剧本《济金根》时曾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①。

这句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悲剧的本质,即矛盾冲突。

无论是中国传统悲剧还是西方悲剧,都和矛盾冲突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正是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内容变得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然而,中西方悲剧因为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悲剧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悲剧大都侧重表现主人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悲惨遭遇,以此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②。

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窦娥三岁丧母,七岁离父,给人做童养媳,十七岁成亲,又死去丈夫。

后来又被坏人张驴儿诬告,赃官枉断,逼她承认毒害人命。

从剧本来看,窦娥的悲惨遭遇的确值得我们同情,但是她缺乏个人斗争意识。

在整个过程中,窦娥步步退让,直到上了刑场,她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靠上天为她作证,因此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无力。

与中国不同,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服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可称为挣扎的冲突,表现了人对于其对立物的挣扎。

这种抗争往往是惊心动魄的,表现出火山喷发式的生命激情。

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神早已决定了的,他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却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希望靠自己顽强的斗争来改变弑父娶母的命运。

他在抵抗命运时的耐力与勇力恰恰是最可贵,因此会令读者感到强大的悲剧性。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与自身性格上的软弱和犹豫进行了抗争,虽然他最终与敌人走向死亡,但是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让读者肃然起敬。

二、悲剧主人翁中国传统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邹红人总是处于不断的追求中,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人必然要经历苦恼、不幸、哀痛甚至毁灭,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一个民族文化的成熟与否与这一民族是否有着深刻而理性的悲剧精神密切相关。

中西方对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渊源已久,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源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悲剧体系,并且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的悲剧美学体系。

中国历代文艺理论的著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

中西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

邱紫华曾指出:“与西方悲剧冲突中那种尖锐的、不可退让的血淋淋方式很不相同,中国悲剧作品表现冲突的方式很难体现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

”中西方民族的悲剧意识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这种差异是本质的,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性。

一、中西方悲剧概念及其分类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翁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了高峰。

中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悲剧作品,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

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以其深沉激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震撼和感召着世人。

悲剧一词在西方文化用语中包含三层意思:(1)作为戏剧的一个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

在西方戏剧史上,悲剧往往描述主人翁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干扰迫害和主人翁自身性格的弱点或过失而导致事业失败乃至毁灭,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

中西方悲剧比较

中西方悲剧比较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是“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悲剧艺术一直以其独有魅力屹立于文化之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悲剧人物、悲剧结局、结构设计、悲剧思想和美学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意在体会比较研究的方法要旨。

关键词:悲剧人物;悲剧精神;命运观;美学一、悲剧人物的不同――从性别、地位、性格角度分析西方多“俄狄浦斯王”此类有力量、有地位的社会上层男性为主;中国古代悲剧中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多为“窦娥”这样的具有美好德行的弱势女性。

就性格而言,西方悲剧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具有很多珍贵的人格特质;中国往往把悲剧人物打造成封建社会德行完美的女性,性格方面多是内倾。

在这样的设定下,西方悲剧人物面对逆境有力量和能力进行抗争,是“进攻式”的,拿俄狄浦斯来说,他虽知道自己的悲剧命运,却毫不犹豫地逆天而行,企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

而中国古代悲剧中的女性常以忍让为生,任命运摆布,是“退守式”的。

窦娥从沦为童养媳,到守寡,到蒙冤被杀,一直在忍受,在顺从,而不是像西方悲剧那样深切控诉。

中国古代悲剧的平民化比较明显,多表现社会性悲剧,与创作者的创作环境也有关联,这也与西方悲剧人物的“上等”形成鲜明对比。

二、悲剧结局和结构设计的不同《窦娥冤》以其父为其沉冤昭雪作为结局,中西方悲剧在结局和结构设计方面有很大不同,而《俄狄浦斯王》以冲突的高潮,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杀父娶母的悲惨事实告终。

纵观中西方悲剧的结局,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悲剧多以团圆式结局为主,喜欢在最后给给读者制造一些甜头,给予大家一些心灵慰藉,既是矛盾冲突的缓解,也是伦理道德理念儒道思想的映照。

反观西方,他们往往在最后促成悲剧的高潮,以血淋淋及矛盾及其尖锐的冲突留下令人震撼难忘的悲剧结尾,如哈姆雷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无谓牺牲,从而提高了斗争的价值性。

他们通过这种现实般的刺痛感加深悲剧的震撼效果,引起大众的思考,反映哲学本体之思,追求真理并且个体意识强烈。

古典文学中西方古典文学的对比分析

古典文学中西方古典文学的对比分析

古典文学中西方古典文学的对比分析古典文学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创作风格。

无论是东方的中国古典文学,还是西方的欧洲古典文学,都展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对古典文学中的中西方文学进行对比分析,从叙事结构、主题内容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叙事结构对比在古典文学中,叙事结构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通常采用的是线性叙事结构,即故事按照时间线索展开,情节相对清晰。

例如《红楼梦》以宝玉入贾府为开端,然后展开了一系列的家族纷争和人物命运的变迁。

而在西方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叙事结构则较为复杂,常采用多线叙事结构,通过交织不同的故事线来展现多个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通过多条故事线展示了主角的思想冲突、复仇行动以及家庭纷争等多个层面。

二、主题内容对比中西方古典文学的主题内容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典文学常常着重于描绘人物的情感和家族、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

作品中经常探讨人生哲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

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的历险故事,既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又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相比之下,西方古典文学则更注重描述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命运的无常。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希腊古典文学中的悲剧,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展现了英雄的荣誉、勇气以及面对命运的抗争。

同样,莎士比亚的剧作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通过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类的悲欢离合。

三、艺术表达对比古典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运用比喻、修辞等手法进行写作,以扩展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容花草景物时,常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句,以表达林黛玉内心复杂的情感。

而在西方古典文学中,常常运用寓言、隐喻等形式进行艺术表达,以增强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常常使用夸张的比喻和双关语,以增添喜剧和戏剧效果,让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论文摘要】关于戏剧的悲剧性有很多的理论,本文的分析远远不能形成一些理论。

笔者试图从影戏剧诞阜够文化方。

高来寻找中西方戏剧在悲剧性方面的不同。

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说明古希腊的悲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悲剧的不同。

【关键词】悲剧;西方文化;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在任何人类文明中都出现过戏剧。

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戏剧在形成之初就分成两大类型:其代表是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古希腊戏剧和东方文明所孕育的在古希腊命运主题的悲剧中有对人的否定对悲痛和苦难的演绎,甚至还要叫观众亲眼目睹仇恨,阴谋,杀戮等等可怕的事件发生。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讲到:第一,悲剧既然是对人行动的模仿,那么“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即使是对可怕和讨厌的事物的模仿,当人们观看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快感。

第二,打动人心的情节和引发快感的音乐、语言、画面等方面的技术处理。

第三,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换一个说法,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

董健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就提出了“悲剧美感”。

“当我们欣赏悲剧时,随着剧情在我们心灵上引起的震撼与波动,上述这些否定性的情感,便被我们加以疏导、宣泄、净化,并在疏导、宣泄、净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加以体验,把他们转化成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与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

这就是悲剧美感”。

在古希腊的悲剧理中,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

不论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都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

被悲剧真正打动了的人,会有意无意地摒弃“外物”的毒化和诱惑,回到人之为人的那些光辉品性上来,它会变得纯洁起来,真挚起来,高尚起来。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

浅析中西悲剧差异作者:于海蓉来源:《人间》2016年第19期摘要:我们在学习一般悲剧理论时,接触到最多的基本是西方的悲剧观,了解最多的就是以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悲剧观为基础的西方悲剧,忽略了对中国古典悲剧观的研究。

其实,中国古典悲剧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中西悲剧的差异,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悲剧观。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悲剧主人公选择、悲剧功能、悲剧结局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探讨中西悲剧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悲剧;求善求真;调和持中;对立冲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43-01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接触到的有关悲剧理论的观念都是来源于西方美学思想,我们习惯运用西方悲剧理论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

因此很多人会得出结论,就是中国很多戏剧小说不能称之为悲剧。

其实,中国古典悲剧是在中国社会历史、宗教道德、审美观之中形成的,而西方悲剧理论是在西方的社会历史、宗教道德、审美观之中形成的。

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按照西方的悲剧观来评论中国古典悲剧。

在这里,我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环境来浅析中西悲剧有何不同。

一、悲剧的主人公西方古典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人物必须出身名门望族,他们应当是神话传说或者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古希腊悲剧是将悲剧人物留给国王、贵族和英雄。

法国的古典悲剧对西方悲剧有着很大的影响。

十七世纪的法国处于正规君主政体之中,这些上流人士注重贵族身份,在任何场合他们都会时刻注意保持礼貌体统。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注重文体的完美,优美的语言是他们所推崇的。

而文体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悲剧。

法国古典悲剧是以讨好贵族与侍臣为目的的。

作品结构匀称,整个故事开端、起伏、高潮、结局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所有剧中的人物都是宫廷中的人物,整个戏剧就是贵族社会的写照。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中西方悲剧结局之比较

中西方悲剧结局之比较


悲惨毁灭—— 西方悲剧 经典结局模式
二、 和解 团 圆— — 中 国 悲剧 经 典 结局 模 式
对于文学也好 , 电影也罢 , 一个没有结局 的艺术作 品是不完 作为有着悠久 文化底 蕴的中国 ,结局对 于艺术作 品来说尤 整的 , 虽能引发观者开放性的思考 , 总给 人一种难 以言表的莫 为重要 。 但 然而在争论是否有悲剧一说之时 , 也传递着这样一个信 名感受。换言之 , 干净利落 、 寓意深刻 的结局往往能形成强烈的 息 : 国艺 术 创 作 者 们 对 悲 剧 结 局 的 设 置 深 藏 不 露 , 人 难 以琢 中 让 冲击力 , 突显主题 , 让观者产生意犹未尽 的回味和思索。 磨 。 为有着强烈道德教化色彩的 国家 , 作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西方古典悲剧就抓住 了观者对结 局特别在 意的心理效应 , 中, 往往会将道德因素过多地渗透到作品之中 , 深深地影响着剧 制 造 出 主人 公 悲惨 的遭 遇 甚 至是 毁 灭 性 的 打 击 来 刺 激 观 者 对 作 中的 情 节 甚至 是结 局 的 安 排 。 竟 , 毕 以伦 理 为 主 题 的 文学 乃 至 影 品印象深刻 , 久久不能忘怀。 亚里 士多德认为 :完美 的布局应有 视作品永远是 中同悲剧艺术 的永恒主题 ,这也是 中西方理念上 “ 单一 的结 局 , 不 是 … …双 重 结 局 。 中的 转 变不 应 由逆 境 转 入 的巨大差异 , 而 其 势必 造 了中国古典悲剧独特的叙述结构模式 。 顺境 , 而相反 , 应由顺境转入逆境 。 正是西方古典悲剧惨痛结局 ” 这种叙述 的 构模式主要体现在悲喜剧不分家的创作亮 点 的真实写照。 上。 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有各 自不 同的情绪效果 , 如喜剧性大 团 开 悲剧性大团圆可使人心情 惆怅却 《 哈姆雷特》 就是一典型案例 。哈姆雷特最终是以悲壮的死 圆可使人心旷神怡 、 怀一 笑 ; 亡而告终 , 随之化为乌有 的还有他 的敌人 。在这部作品 中, 人文 稍有 安慰 ; 悲喜 剧性 大团 圆可使人喜从 悲来 、 拍手称快 , 但无论 主义精神是通过一场毁灭性的斗争来 得到升华 的 ,从 而彰显 出 何种 , 都本着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 的结局模式 。就算 主人公 已 人 不 可 战胜 的一 面 , 观 者 相 信 : 让 人是 一 件 多 么 了不 起 的艺 术 作 死 ,也要本着团圆的原则借 尸还 魂或借梦传音来实现未 了的心 品, 有着高贵的理性 、 穷的力量 、 无 端庄 的仪表 、 出色的行动 , 凌 愿 , 从而在精神上获得象征性的 团圆。 在曲折 的结局 中凸显 出创 驾于万物之上的神灵 , 犹如主人公一样 , 神圣 而不可侵犯。 作者对主人公 的同情 和怜悯 以及对其英雄本色 、献身精神的肯 类似 的例子举 不胜数 ,同样是用生命完结来证 明斗争的必 定 , 这种模式无不体现着中华 民族伟大的乐观精神 。 要性 和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 比比皆是 。 英雄难过美人关 , 了爱 为 朱光潜 曾指 出:随便翻开一个剧本 ,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 “ 情 , 惜 牺牲 生 命 的也 大有 人 在 。 不 么悲惨 的境地 , 你尽管可 以放 心 , 结尾 一定是 皆大欢喜 , 有趣 的

论中西古典悲剧之异同——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

论中西古典悲剧之异同——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

论中西古典悲剧之异同——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文/李钢【摘要】“悲剧”一词来源自西方,自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后,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讨论。

将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品《窦娥冤》与古希腊著名作品《俄狄浦斯王》相比较,能从悲剧题材、悲剧人物及悲剧技巧等方面,管窥中西古典悲剧的异同。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关键词】《窦娥冤》;《俄狄浦斯王》;悲剧当“悲剧”这个概念传到中国后,国内许多人认同中国自古以来无悲剧的说法。

很显然,这是利用西方悲剧的概念来衡量的。

由于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经济文化背景,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两者的戏剧作品,反映到悲剧上,必然存在着一定差异。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无悲剧作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指出:“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

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1]本文试以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品《窦娥冤》和古希腊著名作品《俄狄浦斯王》为例,从悲剧题材、悲剧人物、悲剧结局以及悲剧技巧的使用方面入手,分析中西古典悲剧的异同。

一、悲剧题材方面的比较西方悲剧作品大多取材于英雄神话传说,很少从其同时代发生的事件中取材。

而在这类作品里面,又以写人物与命运之间的冲突为重点。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就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

作品描述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

作者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西方悲剧的题材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的主要原因还要追溯到戏剧形成之初。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典悲剧比较品鉴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典悲剧比较品鉴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典悲剧比较品鉴作者:房加洲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0期房加洲“悲剧”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引入国内,因此众多学者往往以西方悲剧的定义与形式为标准,衡量中国的文学作品,甚至偏颇地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悲剧”。

而实质上,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文学审美的差异性,导致“同为悲剧,却表现不尽相同”的尴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恶人大都会受到惩罚,而好人往往会平安喜乐、团圆美满,这恰恰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却不能成为认定“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的因素。

基于此,笔者将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与索福克勒斯(Oedipus the King)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作为品鉴对象,从创作取材、人物塑造以及结局设计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一、创作取材:东方取材范围广,而西方取材限定受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学作品创作的取材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而笼统来讲就是,东方文学作品取材较为宽泛,既不会受时间的限定,也不会受故事真实性的限制;而西方文学作品取材存在明显的限定,往往会选自神话、英雄传话。

换言之就是,就创作选材来讲,西方悲剧较为崇高,而中方悲剧较为日常。

《俄狄浦斯王》是由古希腊作家Oedipus the King创作的剧本,它取材于“希腊神话”,而通过略读文本发现,其主要叙述了“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腊悲剧”冲突——“人”与“命运”的冲突。

拉伊厄斯作为俄狄浦斯的父亲,却因为“神谕”将自己的亲儿丢弃,而俄狄浦斯获悉了“弑父娶母”的命运后,选择了远走他乡,但是仍旧未能够逃过“弑父”的民运,却也未能给躲过“娶母”的命运。

这恰恰是希腊悲剧中最为常见的“人与命运的冲突”,且人那么渺小,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命运,根本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而《窦娥冤》是由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且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窦娥冤》还是《俄狄浦斯王》都是悲剧,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特别是《窦娥冤》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而通过略读文本就可以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具体为:一是,窦娥自小家境贫寒,卖作他人童养媳,且丈夫病故后,恶报张驴儿妄想霸占她,设计了毒死窦娥的婆母(蔡氏)的毒计,却机缘巧合下毒死了张父;二是,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且为了让窦娥认罪,张驴儿贿赂官员,严刑拷打蔡氏,逼迫窦娥画押认罪,而窦娥画押认罪被判“斩首”,行刑之前发下誓愿“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三年大旱”,特别是窦娥临死前的誓愿一一应验,表明了窦娥冤情非常深;三是,窦娥父亲考务功名,重新审理案情,换“清白”于窦娥。

论中西方悲剧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论中西方悲剧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论中西方悲剧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鞠磐 41312008什么是悲剧?现代汉语将其解释为“: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在西方文化中悲剧是指从古希腊时代发展而来的由于“好人”的“过失”而导致悲惨结局的戏剧形式。

仅从释义即可看出中西方对“悲剧”有着不同的理解,再对比中西方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琵琶记》《赵氏孤儿》《哈姆雷特》《麦克白》《美狄亚》,不难发现中西方的“悲剧”文化差别是巨大的,本文将从中西方悲剧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其差异。

一、不同的悲剧主人公根据西方文化对悲剧的定义,悲剧应是“对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的一种模仿。

”西方的悲剧作品中主角大多是皇家贵族或英雄豪杰。

他们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或是某方面的强者。

如索福克勒斯塑造的俄狄浦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描写的美狄亚,马洛悲剧中的浮士德,还有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人物丹麦王子哈姆雷特。

因此,在西方文学中只有“朝廷人士的眼睛,学者的舌头,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悲剧的主角。

同时在西方人眼中,悲剧的主人公就是英雄的代名词,英雄本身就是时代的骄子,在他们身上往往寄予了人们无限的向往与遐想,当这些人遭受到巨大的不幸时,其身份和境遇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产生无限的震撼力量。

与西方悲剧相反,中国人喜欢将悲剧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是弱小善良,手无缚鸡之力的社会底层妇女,或者其他的平民草根。

总之,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悲剧人物总是跟小人物联系在一起。

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不幸,使读者从他们的遭遇中引起共鸣,从而获得悲剧的美感。

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出身贫民,20 岁时就已当了三年的寡妇;《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和《醒世恒言》中的杜十娘都是底层社会的妇女,他们毫无反抗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毁灭,唤起人们对她们的同情和对压迫者的憎恨。

与中国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淳朴、善良相比,西方悲剧中的主人公却往往可能是邪恶的。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

中西悲剧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西悲剧一直在不断演化和发展,成为世界戏剧中重要的一部分。

古希腊悲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

最早的悲剧是在雅典的城邦活动中演出的。

这些剧目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来传达深刻的哲学思想。

希腊悲剧主要通过对冲突和苦难的刻画来引导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家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与希腊悲剧相比,中国戏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早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就有了一种名为“郑声”的古老的音乐剧形式,这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雏形。

唐代是中国戏剧的鼎盛时期,这时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悲喜剧作家,如杂剧家关汉卿和南戏的李时中。

这些剧目以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社会问题为主题,深受观众的喜爱。

到了近代,中西悲剧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在西方,浪漫主义的兴起对悲剧产生了巨大影响。

浪漫主义悲剧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提出了一种对人性灵魂深处的探索。

哥特式悲剧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强调了个体的痛苦和孤独。

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悲剧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中国,戏剧也经历了近代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戏剧开始受到西方现代戏剧的影响,尤其是欧洲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

这一时期的中国悲剧作品更关注社会问题和民族命运,如鲁迅的戏剧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

到了20世纪,中西悲剧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时期。

现代主义的兴起使得悲剧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西方,表现主义和符号主义悲剧兴起,强调象征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现代主义的悲剧作品也开始出现,如曹禺的《雷雨》和贾平凹的《废都》。

尽管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各有不同,但它们都通过对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思考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无论是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国的古典传说,还是现代社会问题和内心痛苦的表达,悲剧都是一种反思和启迪人类智慧的艺术形式。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悲剧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由伊底帕斯、大伽莲和索福克勒斯等剧作家创作的作品代表了该时期的悲剧形式。

这些悲剧多以神话故事为题材,重要的主题包括权力、命运和道德等等。

古希腊悲剧的演出通常由三位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并由合唱团参与。

这些悲剧作品深受雅典城邦的观众喜欢,也对后世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悲剧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剧院活动受到限制,悲剧作品几乎消失了。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悲剧开始重新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往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为背景,以展现人类的矛盾和命运为中心。

这些作品由意大利剧作家如达芬奇和莎士比亚创作,为后世的戏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中,浪漫主义的影响逐渐显现。

19世纪,悲剧的主题更加多样化,关注的问题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冲突。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和叶芝的作品《苦泪盈眶》等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

到了20世纪,悲剧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的阶段。

现代主义的
悲剧作品通常更加复杂和抽象,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其中包括了爱伦·坡的作品《红死病的幕府》和塞缪尔·贝克特
的作品《等待戈多》等。

尽管中西悲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表达人类的痛苦和冲突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中西悲剧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戏剧艺术的变迁,也反映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变化。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作者:冯燕华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4期摘要:中西方文学中悲剧作品的差异一直以来都引人注目,这种差异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心理、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文则从中西方悲剧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文化内涵下的不同结局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差异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结局悲剧自古以来就是崇高的艺术。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可以唤起以恐惧、怜悯为基础的审美情感并使得审美主体得到净化与升华。

同时,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悲剧也是社会生活中悲剧现象的艺术反映。

纵观中西方有关悲剧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有着同样的主题,但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一、“强者”与“弱者”的不同形象西方的悲剧基本可分为命运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其典型的代表如: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等,这些人物形象多是宇宙天神或者是王公贵族,大都是高贵的正面典型或英雄人物。

这些悲剧主角为了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坚强不屈的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即使遭受苦难仍斗志弥坚,纵然牺牲生命仍英勇不屈,这样的角色具有强大的悲剧力量。

就如埃斯库罗斯在三部曲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成功的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个庄严高尚的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

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神,为了崇高的正义事业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因而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他热爱人类,反对众神之王宙斯要将人类完全毁灭的暴力,就偷了天上火种传给人类,因此遭受宙斯的残酷惩罚。

他被宙斯钉在高加索山上,上接苍穹,下临深谷,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动弹不得。

面对宙斯所施加在他身上的深重苦难,这位悲剧主人公以强者的形象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宁愿忍受苦难一万年,也决不屈服分毫。

他预知宙斯将来要和一个女神结婚,并且他们的儿子将会打倒宙斯,因此宙斯威胁利诱要他讲出这个秘密,他断然拒绝。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邹红人总是处于不断的追求中,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人必然要经历苦恼、不幸、哀痛甚至毁灭,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一个民族文化的成熟与否与这一民族是否有着深刻而理性的悲剧精神密切相关。

中西方对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渊源已久,现代意义上的悲剧源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悲剧体系,并且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的悲剧美学体系。

中国历代文艺理论的著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悲剧这一概念,却也有明确的悲剧意识。

中西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悲剧审美体系。

邱紫华曾指出:“与西方悲剧冲突中那种尖锐的、不可退让的血淋淋方式很不相同,中国悲剧作品表现冲突的方式很难体现激扬高蹈的悲剧精神,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性格的一种表现。

”中西方民族的悲剧意识产生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这种差异是本质的,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性。

一、中西方悲剧概念及其分类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翁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

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了高峰。

中国古典戏曲中也曾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悲剧作品,如杂剧《窦娥冤》、《桃花扇》,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屡演不衰的优秀悲剧作品。

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以其深沉激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震撼和感召着世人。

悲剧一词在西方文化用语中包含三层意思:(1)作为戏剧的一个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

在西方戏剧史上,悲剧往往描述主人翁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干扰迫害和主人翁自身性格的弱点或过失而导致事业失败乃至毁灭,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

中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悲剧碰撞

中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悲剧碰撞

中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悲剧碰撞一、绪论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一直被认为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不断被改编和翻拍成影视作品。

1996版的电影《哈姆雷特》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是电影中最佳的版本。

所以选择这一版本进行研究比对。

而导演冯小刚将《哈姆雷特》植入中国文化的土壤,拍摄了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夜宴》。

这两部影视作品虽然都改编自《哈姆雷特》,讲述关于王子复仇的悲剧故事,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哲学基础等的不同,两部电影存在着较大区别。

二、悲剧的形态——电影剧本与电影情节戏剧作品《哈姆雷特》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创作于1955年到1602年期间,展现了英国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现实。

新兴的资本主义人文主义者与封建贵族之间有着剑张弩拔的敌对争斗,这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时期。

其中主人公哈姆雷特代表了新势力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他抛给了读者一个哲学的本源问题“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哈姆雷特》电影《哈姆雷特》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世纪的丹麦王国。

夜间值班的士兵经历了惊异的事情,竟然看到了去世的国王,士兵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子哈姆雷特,一直以来受到父王庇护的王子决定不论如何都要探寻事实的真相,后来它得知自己的叔叔弑兄娶嫂后精神一度崩溃。

疯狂阴郁的哈姆雷特一直把握不住复仇的机会,甚至误杀了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也导致奥菲莉亚发疯坠河而亡。

最终,哈姆雷特完成了联盟复仇——将阴谋的制造者杀死了,但是他在决斗中被毒剑刺伤,而后毒发身亡。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夜宴》电影《夜宴》也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著作《哈姆雷特》,故事背景设置在五代十国,太子无鸾的情人婉儿成为父皇的皇后,无鸾便把自己寄托在音乐舞蹈艺术的世外桃源中。

而后无鸾的叔叔厉帝篡位后逼迫婉后委身于他,婉后为保太子周全给他送去信件。

厉帝派的刺客跟随信使找到无鸾并追杀无鸾,这时无鸾方才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被叔叔所杀,从而决心复仇。

浅谈中西方悲剧

浅谈中西方悲剧

浅谈中西方悲剧法政学院04思想政治教育杜骏040100780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典悲剧都离不开善恶报应,最后一般都是好人得到幸福,坏人受到惩罚。

而西方悲剧却大不一样。

从亚理斯多德开始一直是反对善恶报应的。

虽然有些道德理想主义者曾试图提高报应关系的地位,但都遭到了别人的否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T. 莱默(T. Rymer),他明确地提出了报应学说,并称之为“诗的正义”(Poetic Justice)。

但这一理论并没有获得多少数人的支持,而是遭到不少西方人的攻击,甚至被某些人看作最蹩脚的规则。

同样是人,为什么中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有这么大的分歧呢?本文准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比较的角度探索两者的不同的内在逻辑。

中国悲剧偏重于因果报应,明显地具有他律性,而西方悲剧强调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突出了行为的自律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行动的自律与他律有过深刻的研究,他认为他律的行动表现为:“因为我希望其他事情,所以我应该做这件事情。

”而自律行动的特征为:“即使我不希望任何事情,我也应该如此这般做。

例如,前者会说:如果我要维护我的名声我就不应该撒谎;后者会说:即使它一点也不会使我丧失名誉,我也不应该撒谎。

”康德还指出,真正的道德法则必须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以善恶报应为特点的他律原则并非真正的道德法则。

为什么以道德严谨而闻名于世的中国人却偏偏创造出他律的悲剧,而道德情感较冷漠的西方人反而创作出自律的悲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考查一下中西方人对幸福和德行的不同态度。

西方文化是突出个体的,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的幸福。

在服从道德准则的时候,他们不会耻于谈论个人利益,有时甚至为了个体的自由去挑战现存的道德。

所以西方人的个体的幸福与道德之间矛盾尤为突出,虽然他们也设法协调两者的关系。

近代哲人康德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深刻。

他认为作为最高境界的至善必须由“德行和幸福一起构成”。

同时他又看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成分,两者往往是互为矛盾的,所以他提出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于是,或者追求幸福的欲望必须是道德准则的动机,或者德行的准则必须是幸福的有效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古典悲剧的情节突转杨道州(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邮编:430062)摘要:情节突转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深深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悲剧创作,成为情节设置的常用技巧。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中虽无明确的“突转”概念出现,但与其实质相同的论述颇多,散见于诸家论著之中,同样体现出中国古典悲剧的伟大艺术成就。

关键词:悲剧情节突转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10)03-0058-03!!!!!!!!!!!!!!!!!!!!!!!!!!!!!!!!!!!!!!!!!!!!2010年第3期(总第107期)广西教育学院学报GUANGXIJIAOYUXUEYUANXUEBAONO.3,2010(Serial NO.107)悲剧是人类古代艺术的高峰,其不朽的精神营养哺育人类至今仍源源不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对悲剧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阐释的第一人,在其著作《诗学》中将悲剧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进行论述。

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在情节中又尤以“突转”最为重要,“突转”是“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

[1]情节的突转可以使戏剧的发展富于变化,造成巨大的戏剧旋涡,产生强撼的感人力量。

这一关于情节突转的理论深深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悲剧创作,成为情节设置的常用技巧。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中虽无明确的“突转”概念出现,但与其实质相同的论述颇多,散见于诸家论著之中,同样体现出中国古典悲剧的伟大艺术成就。

1.西方古典悲剧的突转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视为处理“突转”的典范。

俄狄浦斯出生时,因神预言他会弑父娶母而被生父忒拜国王派人把他抛进深山,科林斯国王将其收为嗣子。

他长大后得知这一预言,怕在科林斯应验杀父娶母,但在逃往忒拜的途中却误杀生父。

由于猜出狮面人身司芬克斯的谜语,除了大害,俄狄浦斯到忒拜被奉为国王,后又娶了并不认识的生母。

科林斯国王死后,报信人来迎他回科林斯为王,为解除他害怕娶科林斯王后之恐惧,告诉他出生时在忒拜遭遗弃的身世,这是“突转”,使其醒悟自己弑父娶母,骤然堕入极度恐惧与痛苦的深渊。

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又举出《伦丘斯》一例,阿耳戈斯国王达拉俄斯有五十个女儿,他的兄弟有五十个儿子欲娶她们为妻。

达拉俄斯命令女儿们于新婚之夜尽杀新郎。

惟有伦丘斯的新娘呼柏耳奈丝特拉手下留情,藏起夫婿,并为他生子阿巴斯。

后来伦丘斯最终被发现,被带去处死,达那俄斯跟去执行时,结果,作为前事的结局,后者被杀,前者得救。

这也是一个情节的“突转”。

西方后来的古代悲剧在组织情节时秉承亚氏“突转”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

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

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

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58——地。

为雷欧提斯刺死哈姆雷特准备的毒剑却到了哈姆雷特手中,最终使得雷欧提斯和国王自身被毒剑刺死。

王后误饮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死。

连环发生的“突转”使该剧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奥赛罗》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

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苔丝狄蒙娜有私情。

奥赛罗通过伊阿古妻子的话得知了伊阿古陷害苔丝狄蒙娜的事实,但是他刚刚亲手由于误会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突转”由此扩大,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尔王》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

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该剧的主线是李尔王和他的三个女儿之间的悲剧,辅线是格劳斯特伯爵的私生子爱德蒙与父兄之间的悲剧。

主线中的突转在第一幕第一景中出现,那就是李尔王在宫廷上愚蠢昏聩的“爱心测试”。

在三个女儿之间瓜分他的土地和权力是主线中整个事件的转折点,莎士比亚用地图作为“突转”的象征。

辅线中的“突转”与主线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其“突转”出现在第一幕中,爱德蒙伪造的信件是辅线“突转”的象征。

这些突转让观众的心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振颤,并随着主人公的心态变化充分体味父女之间、父子之间的悲剧所带来的强烈的艺术感染。

《麦克白》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

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

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女巫的蛊惑使麦克白开始步入疯狂,这是一个“突转”;妻子的发疯致死也是一个“突转”,导致麦克白的彻底绝望,结束了从英雄走向恶魔的一生。

2.中国古典悲剧的突转西方戏剧理论自亚氏起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体系,对后世的戏剧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也有一定的理论构建与深邃的思想,但往往由于论述委婉曲折、零散,不及西方文论抽象概括、集中,增大了现代中国戏剧理论对其继续构建与发扬的难度。

于是中国后来的一些戏剧理论研究者急于走捷径,完全撇开中国古代已有的戏剧理论成就,转向西方文论寻找理论上的归依与认同,这是不妥的。

其实细心梳理探求中国古代戏剧文论,可以找到大量的中西戏剧理论相似相通之处。

如在戏剧情节“突转”运用上,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戏剧中也有运用“突转”的传统。

尽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无法明确找到“突转”一词,但还是常见有关运用“突转”的论述。

“无巧不成书”,“有奇则传,非奇不传”,中国古人常在文学包括戏剧的创作中讲究情节的“巧”与“奇”,以求达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效果,此即所谓的“突转”。

我国历来的文论、曲论都讲究起、承、转、合,“转”的运用成为作品布局谋篇、情节设置的关键所在。

这个“转”就在很大成分上也包含有“突转”的含义,与亚氏的“突转说”有极大的相似性。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中论述过:“格局之妙,令人且惊且疑……一转而转,每于想穷意尽之后见奇”、[2]“迩来词人,每喜多其转折,以见顿挫抑扬之趣。

”[3]清初文学批评家毛纶在《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总论》里也曾说过:“《琵琶记》出神人妙处……只就本题一字播弄……愈转愈妙,愈出愈奇。

斯其才大手敏,诚有不可及者。

”[4]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多次谈到了戏剧中的“突转”,“山穷水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始为到底不懈之笔,愈远愈大之才……”,[5]他在这里所说的突起波澜、先惊后喜、反致惊疑、一转再转等,即是亚氏所讲的“突转”,只不过李渔用了具体形象的比喻,举一反三地进行了形象的表述。

清初另一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指出情节的设置要出人意外,用“奇恣笔法”,“龙跳虎卧”,“陡然插出”,如“怪峰飞来”的奇笔、险笔,也与亚氏所倡导的“突转”手法同出一辙。

[6]尽管“突转”的概念虽然不直接存在于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但就具体创作实践而言,中国戏曲家们实际上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戏剧创作中运用“突转”这种技巧手法来进行结构布局、安排情节,并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这是一个勿庸置疑、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中国古代悲剧情节突转最为典型的有《窦娥冤》、《琵琶记》、《赵氏孤儿》、《桃花扇》等剧。

在《窦娥冤》中,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59——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于是剧情“突转”,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剧情由逆境转为顺境,以更大的“突转”结局。

《琵琶记》中,主人公蔡伯喈的出场环境可谓圆满,小登科之后一家和顺,父母康宁。

随着不羡功名的他被迫上京赶考之后,悲剧逐渐展开,全家在喜闻蔡伯喈高中榜首之际,却生出“入赘相府”的违愿之事,情节由此“突转”,辞官、辞婚,百般推托皆不允,于是就发生了主人公人生最大憾事――双亲逝去,情节再次“突转”。

但这喜悲交杂之后,悲剧却以一夫二妻结尾,成全了蔡伯喈的忠孝两节,于是有了第三次“突转”,颇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赵氏孤儿》中,晋灵公武将屠岸贾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全家。

所幸驸马遗腹子被程婴救出宫外,用假相瞒骗屠岸贾: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杵臼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

屠岸贾听信了程婴的举报,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

此乃剧情一大“突转”。

20年后,孤儿长成,终报前仇,程婴的忠正大白于天下。

然程婴想起自己20年前被杀的儿子,由于悲愤而自杀,这又是出人意料的大“突转”,震撼人心。

《桃花扇》中,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

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二人相爱。

侯赠李题诗扇一把,与之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

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此乃一大“突转”。

后阮大铖复官后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香君许配他人,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

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剧情结局一反“大团圆”的常态,让人颇感意外,为之扼腕叹息。

3.悲剧突转运用的最高境界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中西,古典悲剧中都有大量“突转”技巧的运用,展示了悲剧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后世的戏剧发展的宝贵财富。

成功的情节“突转”对于实现悲剧的目的、促进情节的发展、刻划人物的性格均起到重要作用。

亚氏说:“悲剧摹仿的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恐俱与怜悯的事件。

此类事件若是发生得出人意外,但仍能表明因果关系,那就能(或较好地)取得上述效果。

”[7]这指出了“突转”能更好促使悲剧达到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的目的。

“突转”能够促进情节发展,甚至改变情节发展方向,为剧作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去展示人物矛盾复杂的心情,深刻地表现人物丰富的、多层面的性格。

悲剧的情节因“突转”而呈现出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情形。

在“突转’造成情节的偶然性的非平衡状态中,人物往往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甚至相反的性格特征,这种常态与非常态交织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也就显得丰满真实,使得悲剧形成强大的感人力量,能够穿越时空,震撼心灵,启迪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