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在流体中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掌握流体的特性,包括密度、粘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引导学生掌握流体中物体所受的力,如浮力、阻力等,并能运用这些力的知识分析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情况。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计算流体中物体运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流体的概念、特性(密度、粘性等),流体中物体所受的力(浮力、阻力等),流体运动规律(伯努利定理等)。
5.强化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流体中物体运动的现象,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6.创设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7.注重课后延伸,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主动探索流体运动的奥秘。
3.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流体中物体运动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流体中物体运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流体运动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流体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航空、航天、水利等领域。阅读后,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本章节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案例,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调流体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4.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教材第十章第1节后的练习题,重点加强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物体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等知识点的掌握。
3.演示实验:进行简单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如用两张纸中间吹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4.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在流体中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流体基本概念:流体、密度、粘性等,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流体的直观印象。
2.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关系。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小组讨论等形式,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流体设备或装置,如简易风力发电机、船模等。
要求:学生提交设计图纸、原理说明和制作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科普书籍、文章,了解流体力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2)通过科学家故事、科技发展动态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3.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布置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a.计算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
b.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c.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流体运动问题,如游泳、风吹树叶等。
2.解答与反馈: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
4.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分析流体中物体运动时受到的力,如重力、浮力、阻力等。讲解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流体对物体运动有哪些影响?
b.如何计算流体阻力?
c.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1.流体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流体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流体的直观认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流体流动的特点。
3.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工具进行物理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需要严谨和客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流体运动的规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4.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流体运动的现象,如瀑布、河流、风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流体运动的美妙和复杂性。
2.设计实验场景,如水流冲击物体、风吹气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运动的力量和效果。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提出了许多与流体运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能解释现象。
3、通过对飞机机翼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教学难点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乒乓球、吸管、烧杯、水、吹风机、机翼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通过人类为鸟儿飞翔的向往,由奥托.李林达尔设计制造世界上第一台滑翔机,实现飞行梦想创设情景,吸引学生不断分析原因,迅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分析飞机和鸟儿是怎样获得向上升力的1、归纳分析机翼和鸟儿翅膀形状上的共同特点:机翼和鸟儿翅膀横切面都是上凸下凹的形状。
2、机翼模型实验,分析机翼获得升力的原因:机翼上凸下凹的特殊造型使得机翼的上表面的空气流速比下表面一些,于是机翼的上表面空气压强小于下表面的空气压强,这个压强差就使鸟翼获得了升力,当升力跟重力相平衡时,飞机便能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了。
(三)伯努利原理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四)伯努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靠拢的过关乒乓球。
将两个乒乓球放在水面,用吸管向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会相互靠近,也是由于乒乓球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它们靠拢的。
2、喷雾器原理。
用两根吸管成90°放置,当从水平吸管吹起时,瓶中水能被吸到管口并喷出,就是由于从水平管吹气时,竖直管上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的缘故,人们通过这个原理制作了喷雾器。
3、悬浮的乒乓球。
乒乓球能在吹风机上悬浮,倾斜一定的角度都不掉下,也是由于其上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4、吸引棉球的管子。
甩动管子一端时,泡沫球能在管子另一端被吸入,是由于飞舞的一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静止一端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的缘故。
5、站台安全线。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概念、流体的流动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流体的概念:介绍流体的定义、特性以及流体的分类。
2. 流体的流动:讲解流体流动的原因、流速与流量的关系以及流体流动的规律。
3.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分析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如层流和湍流,并探讨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掌握流体的特性及分类。
2. 让学生了解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能够分析流体流动现象。
3. 让学生掌握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能够解释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和流体流动的规律。
2. 教学重点:流体的概念、流体的流动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流体流动演示仪、层流和湍流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流体流动的实例,如瀑布、河流等,让学生感受流体的流动和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讲解流体流动的原因、规律以及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3. 演示实验:使用流体流动演示仪,展示流体流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流体的流动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流体中物体运动的原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交流。
5.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实例,讲解层流和湍流的形成原因及运动特点。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3.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及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解释流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
(3)举例说明层流和湍流的形成原因及运动特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的运动》课程教学设计
《在流体中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压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浮力知识的引导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是流体力学的基础。
2)教材特点: 内容较为抽象,与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
3)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流体压强和速度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1)学习的热情、好奇心、浓厚的求知欲2)具备压强的基础知识3)对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欠缺理性化的思维4)理解抽象的物理模型和生活现象比较困难三、教学目标四、知识和技能: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五、了解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解释现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利用流体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的探究精神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难点:探究“流体的压强和流速关系”的过程五、教学过程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师生活动,探究新知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实验探究,知识迁移巩固练习,深化延展六、教学活动过程的压强越小,并解释为什么坐火车要站在安全线外以及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解释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巩固新知识把所学知识用用到生活实践中七、板书设计§ 10.1在流体中的运动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
课堂中的小实验,展示不够透,应该多做几次,使效果比较明显一些;分组探究要求没有细化,应该再强调细一些,便于学生探究;学生展示应该从各个角度展示,充分体现其成果;评价语言不要太绝对,要委婉一些,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语言太平淡,没有波澜。
针对以上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时刻注意,并不断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0.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设计
十.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逍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流体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2)通过对鸟类羽翼和机翼等的观察和探究,进一步填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分析与飞机机翼模型的观察探究,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
【教学重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设讣与组织学生认识“升力”。
【教学资源】L 学生实脸器材:乒乓球、白纸、水槽、两个瓶盖、注射器、瓶子、红墨水、吸皆、漏斗、一次性纸杯,共八组实验(预备九组实验)。
2,教师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漏斗、乒乓球、碎纸屑、自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自制飞机机翼模型、电风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录像、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 实验演示:用漏斗盖在乒乓球上方,留如此之大的威力,能够使房屋、大树拔地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安排一点空隙,往漏斗吹气、吸气。
教师:往漏斗里吸气,您能将乒乓球吸学生上台实验起来吗?吸气不能吸起来,通过实验演 一 ■新课引入再往里吹气呢?吹气将乒乓球吹起示,让学生体会其 这个现彖和龙卷风有些类似,我们来看来。
过程,感受现象的一下在我国广东形成的龙卷风。
感受自然的神奇,神奇,以及观看龙 播放视频:新闻龙卷风提起学习兴趣,进入卷风视频播放激屈 提出问题:究竞是什么原丙使龙卷风有学习状态。
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安排起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就很容易解释这个介绍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学生认知流体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实验演示:请看,这U形管里装有一些水,根据连通器原理,我们知道两液面是相平的。
而作用在两液而的大气压强也是相等的。
如果对U形管上方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呢?发现:U形管两液而不相平,出现高度差。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我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如分组讨论流体运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共识。最后,我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游泳时要拍打水面?”、“流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流体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认识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让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流体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流体运动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主要研究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流体运动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导入,如雨滴落地、游泳等,让学生感受到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接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运动的规律。例如,让学生在吹气球的过程中,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流体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如在探究流体运动规律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课程教学设计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二、课标要求: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体验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四)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解释相关现象
(五)教学难点: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四、教法与学法:
实验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五、教学活动
准备两张纸,多个纸杯,乒乓球,漏斗(可用矿泉水瓶上部分代替),水,蜡烛,塑料吸管,火柴。
六、教学活动过程
七、教学板书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
二、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三、飞机的升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 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1. 流体的概念及流体的特性;2. 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知道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阻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2. 教学重点: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小船、气球、水等);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气球在水中会浮起来?为什么小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概念及特性,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讲解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阐述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计算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及其特性2. 流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及其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3)分析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
(4)计算浮力的大小。
2. 答案:(1)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具有流动性、不可压缩性和粘性等特性。
(2)流体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对物体表面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速度、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等因素有关。
(3)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流体阻力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在流体中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流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伯努利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流体的定义和特性:介绍流体的概念,区分气体和液体,并讲解它们的基本特性,如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等。
2.浮力和阻力的概念:讲解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浮力和阻力,通过公式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力的计算方法。
3.流体动力学原理:以伯努利定理为例,通过动画和模型,形象地展示流体速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沉在水中的物体,然后提问:“为什么这个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浮力知识,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流体中的运动。
接着,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流体运动实例,如船只航行、飞机飞行、水流旋转形成漩涡等,让学生感受到流体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的必要性。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流体力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和疑问,适时给予提示和解答。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解释飞机飞行时产生升力的原理。
3.分析流线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阻力较小的原因。
新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1. 在流体中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
在流体中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知道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么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鸟类羽翼的观察和探究,理解升力;
2.通过探究,理解探究,理解气体的压强跟流速相关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
教学重点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生观察、欣赏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鸟儿翅膀的结构,激发学生思考:飞机为什么飞上天空?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飞机的升力的产生与气体的压强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观察飞机结构作铺垫。
激发学生思考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
2.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出示生活中的气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实验,由教师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动手操作,了解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2)设计和实行实验:学生使劲吹气时,观察硬币,纸条,乒乓的运动现象。
(3)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4)学生实行实验:吹纸片。
(5)引导学生分析,解释现象。
(6)引导学生解释前边的三个现象。
(7)引导学生思考:a.犬鼠的“空调”洞穴的原理; b.鸟儿为什么会自由的在空中翱翔?
学生实行猜想:气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教学难点
设计与组织学生理解升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
六、
组织课堂。
清点班级学生到班情况及有无异常。
讲授新课:
1.理解升力: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最早的滑翔机),了解人类的伟大发明创造。
(2)激发学生思考鸟儿为什么会在空中自由的翱翔,并展示图片。
初中物理《在流体中运动3》优质课件设计
演示实验:如何让碎纸屑飞起来?
利用了什 么 原理你?见过与此现象相似的工具吗
?
知识链接: 大量实验表明:根据流体的连续性特
点
,流体即使遇到上下凹凸程度不同的
表
面
时
,升也
同
时
开
F
始
升
并
同
时
到
达
。
力
p向下
p向上
1. 根据流体流动的特点,空气在流经凸起的 上表面和平的下表面相比,流速会有怎样 的 变化?
生活中,你见过哪里涉及或 应 用了升力?
重几十吨的飞机Biblioteka 升空, 需要巨大的升力,机翼设计 成什 么形状?
仿 Th 学
民航客机起飞 视频
我来设计 同位交 流
思考:
1、高速行驶的汽车,会出现抓地不稳发 飘的现象,你觉的这是为什么? 2 、请你设计一个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气流偏 导器
答案: 1 、小,大 2 、偏向 3 、B 4 、A 5 、C
伯努利原 理:
Daniel Bernoulli
( 1700-1782 )
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流体),
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学以致用:伯努利原理 小组交
流
A. 等候乘车的旅客都应站在这条安全线后面才能确 保
安全。这是为什么? B.舰艇编队航行时都是前后排列行驶,为什么不能并 列行驶?
同位对说: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 社
八年级下 册
在两张纸中间竖直向下
吹气
吹
气
1 、仔细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2 、你觉得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同位交流: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流体的特性、浮力的计算、阻力的影响等。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流体中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流体现象,如游泳、跑步、划船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及其特性,如通过吹气球、泼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流体的存在和作用。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流体的实例,如瀑布、水流、风吹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流体的存在和作用。
2.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如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如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如何解释物体在流体中的加速和减速现象?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2.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如物体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流体阻力的计算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2.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其计算方法,如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公式等。
3.讲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阻力的定义、阻力的计算公式等。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流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运动的相关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流体运动的相关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通过引入流体运动的日常现象,引起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兴趣。
如水流、风的运动等。
2.讲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0分钟)讲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流体的特性、流体的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3.进行实验观察(40分钟)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如水流的流速与流量、水流的压强分布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过程,并观察流体的相关特性和现象。
4.分析实验结果(2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和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加深对流体运动的理解。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板书和PPT:用于呈现流体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图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流量计、水桶、水管等,用于进行流体运动的实验观察。
3.实验记录表和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五、教学评价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等。
2.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评价他们对流体运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教师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提出。
八年级物理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在流体中运动一、学习目标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二、学习重点、难点1、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让学生认识升力三、课前准备乒乓球、漏斗、硬币、A4纸、纸条、气球、纸杯、吸管、针筒四、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1、用两个漏斗组合成一个两端大、中间小的器材,竖直握在空气中,乒乓球放在下面的漏斗口,把水从上往下倒,让学生观察现象,为什么呢?2、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呢?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1912年的这次海难?(二)新授本节课我们学习在流体中运动1、说一说:什么是流体?水里游的物体生活在水的海洋里,受到液体的压强;地上跑的、天上飞的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受到大气的压强。
2、鸟儿是怎样飞翔的?展示鸟儿在空中翱翔的图片,你羡慕它们能在空中飞翔吗?为什么它们能飞,人就不可以呢?千百年来,人类就幻想着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终于,奥托.李林达尔模仿仙鹤的翅膀形状,设计和制造了实用的滑翔机,实现了飞行的梦想。
如今,飞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交通工具。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鸟儿和飞机飞起来之前,特别使飞机飞起来之前,航空飞机飞起来之前要先助跑,直升机生起来之前头顶上的扇叶要扇起来?关键在于哪里?鸟类的翅膀形状各异,飞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鸟翼横截面的连线是弯曲的,如图10-1-2所示。
设计实验:(1)如图10-1-3,用硬纸做一个鸟翼模型,在其中插一根吸管,穿过吸管将模型套在竖直的铁丝上。
(2)用吹风机对着模型吹风,观察气流对鸟翼模型有什么作用。
实验结论:水平的气流,能使鸟翼获得向上的升力。
什么是升力?就是向上的力,使鸟翼上升的力。
一般都是说在空气中,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其合力可以使物体上升。
这个力就是升力。
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早在1738 年,伯努利就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3、伯努利的发现请同学们各自准备两张纸,两手分别拿住它们的顶端,让纸自然下垂,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你猜两张纸将怎样运动?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呢?猜想: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什么呢?(板书)各小组根据器材进行实验,并上台展示并讲解(1)吹纸条实验(2)吹气球实验(3)吹硬币实验(4)吹乒乓球实验(5)漏斗吹乒乓球实验(6)针筒用液体吹乒乓球实验总结: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吸管吹墨水实验(请同学回答)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火车、地铁站都有安全线,要求列车进站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海难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器,(吹气后两个液面的高度还会一样高吗?园丁在用水管浇花时或者用水管冲地时要想把水射的更高更远会采取什么办法?)请学生进行实验,其他同学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特别是让学生通过创造性地“玩”身边小纸张,来探究物理规律,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的距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前面所学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前面已经学习的压强都指的是液体和大气静止状态下的,因此本节补充了流体压强的知识;本节则利用硬币起跳,漏斗中的乒乓球,吹纸条实验等,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小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接着又用它分析得出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科学的精神。
生:瓶内的水从管口喷出来了。
学生讨论得出
我们就可的气体, 速小的地
的特
现象?
师: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了吗? 既然是在空气中做的实验,那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流动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方压强大。
在液体中,是否也会符合这样 点呢?
得 出 实 验结论。
根据自己
的所看所
思
得出结论
5、(学生分组实验三)同学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有什么现象?向细管 b 的上方用力吹气,则水会怎样?谁能解释这个现象?
生:两个瓶盖靠近
生:最细的地方的液位最低
提 升 应 用能力, 进 行 安 全教育。
师:看来在液体中也符合这个特点呢! 我们继续来验证。
6. (学生分组实验四)用注射器向两只小船中间注射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
呢?
[实验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这个规律叫做伯努利原理。
八、板书设计:
10.1 在流体中运动
一、伯努利原理: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飞机的升力: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九、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