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1 地理:1.4 地球的结构 学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1 地理:1.4 地球的结构  学案设计

地球的结构
【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记住地球的圈层名称和特点。

3.初步理解地震波的使用原理。

【学习重难点】
概括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列出该节提纲)
二、思考问题(根据阅读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1.画图表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指明范围。

2.阅读课本图,说明地球内部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异同点。

3.说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的基本特征。

4.画图比较岩石圈和地壳层的概念差异性。

5.描述地球的外部圈层的范围。

三、自我检测
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传播。

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界面。

(4)C层主要由组成,G层叫H层叫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

(5)说一下G和H主要不同点。

【地理】湘教版必修1_第一章_第四节_地球的结构(学案)-推荐下载

【地理】湘教版必修1_第一章_第四节_地球的结构(学案)-推荐下载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

2.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相互关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震波1分类Error!2特点Error! 不同介质的界面即不连续面例:(1). 地震发生时,水中的鱼有什么感觉?(2). 地震发生时,地面的建筑物会发生什么样的震动现象?(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1)不连续面:A 为_____波、B 为____波,两者在经过C 面时明显加速;在经过D_________面时,A 完全消亡,B____________。

问题: 1.上述A.B 的判断理由。

2.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对上图做明确的解读。

3.简单说说两个不连续面的由来。

(2)地壳:位于地球表面以下、________面以上,平均厚度约________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 千米,高山高原区平均厚度能达到 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 千米。

其厚度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________越高,厚度越大。

地壳的分层: 层的密度较小,位于地壳的上层,主要分布于陆地,是不连续的; 层密度相对较大,位于地壳的下部,海洋陆地都存在,是连续的。

问题:下图为“地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地震波在图中________的速度变化是不连续的( )A .①B .②C .③D .莫霍面3. 图中①是 层,②是 层。

(3)地幔:介于⑫______________之间的圈层,其下界面在距地表2 900千米深处。

它上层物质具有______态特征,主要由含______、______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且自上而下含量逐渐________。

岩石圈的范围:________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

软流层一般认为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问题:1. 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 .岩石圈、地幔、地壳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 .岩石圈、地幔、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2.软流层呈液态还是固态?你的判断理由。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

【课前预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________面和②____________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③_______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④____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________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____________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之间的圈层。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⑨__________,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⑩_____________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⑪__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⑫____态或⑬________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⑭____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⑮________圈、⑯____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⑰____。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3.水圈:由液态水、⑱________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⑲______水、⑳_____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主要可分为○21________水和○22______水。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23________圈和○24____圈中的生物世界。

○25________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教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教案含解析
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③生物圈的空间分布和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
形成生物圈。 【课时小结】地球结构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
生物圈 水圈 地震波
地壳 地幔 地核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图 1 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 1~2 题。
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8. 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 A、B、C、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
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9.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备课素材集锦】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最初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原始地球是一个比较均质的球体,那时铁、镍、硅酸盐物质混杂一起。
后来由于地球内部铀、牡等放射性元素蜕变生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原始地球内部开始熔化,铁、 镍首先熔化,比重较大的熔滴渗过硅酸盐物质沉向地球中心,形成熔融的地核,同时地球内部深处较轻的 硅酸盐物质(后熔)则浮向地球上部,首先分化出地慢和地核。组成地幔的硅酸盐物质也存在着较轻和较 重的差异,在长期分异和重力作用下,较轻的花岗岩类浮在地球最上层,玄武岩位于花岗岩之下,这样, 花岗岩和玄武岩层构成了地壳。大约经过 4 亿年~10 亿年,最后形成地球内部三层,即地壳、地慢和地 核。
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层的物质密度比②层大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②是软流层
D.①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

湘教版必修一 1.4 地球的结构 学案

湘教版必修一 1.4 地球的结构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划分依据。

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相互关系。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1)划分依据: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2)地壳①范围: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②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可达60~70千米。

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③分层:⎩⎪⎨⎪⎧上层:硅铝层,密度较小,不连续下层:硅镁层,密度较大,连续(3)地幔①范围: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

②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③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①范围: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②分层: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省,位于智利康塞普西翁东北89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40公里,震源位于地下33公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这是怎么回事? (2)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上下地震波传播速度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3)你能画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分层吗?答案 (1)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

纵波传播速度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振动;横波传播速度慢,随纵波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晃动。

(2)到了莫霍面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不论纵波还是横波都明显加快了。

地下2 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面以下,横波不能再传播,纵波传播速度骤然下降。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上下不连续,说明在这两个面的上下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不连续,这两个面就成了人们给地球内部分层的界面。

1.4地球的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1.4地球的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x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岀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

知识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自主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重难点释疑(一)、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等因素来判断地球内部的物质 结构,从而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在不同的介质中纵波和横波传播的速度不同。

意义: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从而了解地球内部圈 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面上的人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 典题精练1.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理论建模2. 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A.地幔B.上地幔C.软流层D.地核 3. 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来,地面上的人感到左右摇晃。

00 20册 03 50006004.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

速度/km-s"'100020001 3000嶷40005 0006000图1-1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

P:纵波S:横波。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________ 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 ________ ;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___ 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 ,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_ o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重难点释疑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1.4 地球的结构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1.4 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

3。

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图片分析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2。

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和动手绘制圈层图,加深对地球圈层结构特点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而又特殊的星球,特殊之处在于地球在漫长的形成演化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那么构成这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内部和外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板书: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推进新课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师回答得很好。

出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呢?投影: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生合作小组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师结合各小组回答情况精讲总结:(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结构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知识导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是莫霍面、古登堡面。

2.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比较均匀;组成地壳的元素有90多种,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

3.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表2_900千米深处。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4.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其中呈固态的是内核。

组成地核的主要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5.岩石组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横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给人的感觉是左右摇晃;纵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

而且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当然人处在不同介质时,感觉有所不同。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3.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4.在约20亿年以前,地球上就诞生了生命,经过漫长时期的进化和繁衍,形成了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圈。

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探究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核心归纳]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导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含答案

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导学案: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含答案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种类 错误!(2)应用: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______不同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______、折射现象的性质,可以“透视"地球内部结构。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①图中C处在地下约33千米(大陆部分)处,地震波波速在此明显______,该界面叫________。

②图中D处在地下约2 900千米处,在此界面____波突然变慢,____波完全消失,该界面叫__________.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1)地壳①范围:地球表面以下、________以上的固体外壳(图中字母____所示)。

②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______越高,地壳越厚;反之越薄。

(2)地幔①范围:介于地壳和______之间,即莫霍面至________面之间的圈层(图中字母____所示)。

错误!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________以上),平均厚度________千米。

预习交流岩石圈和地壳有何区别和联系?(3)地核①范围:地球的______部分,即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一般认为由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____组成.错误!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及其中的悬浮物厚度________________千米水圈由各种______组成的外部圈层按状态包括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按位置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环境①分布于地壳、________和______中;②最活跃的圈层2.(2)增加莫霍面纵横古登堡面3.(1)莫霍面H 海拔硅小硅镁镁铁大(2)地核古登堡G 固态硅酸软流层100~110预习交流:提示: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3)核心古登堡镍液态熔融 E 固态F二、2 000~3 000 水体大气圈水圈主题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材料:上天容易,入地无门。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结构 导学案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结构 导学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

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前完成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①__________的变化。

a.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b.。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⑭______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地球的外部圈层(见右图)(1)A⑮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⑯________。

(2)B⑰______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⑱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

(3)C⑲____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⑳________的底部、○21______的全部和○22________的上部。

【问题思考】.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合理吗?课堂练习(2011·南京质检)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课后反思。

湘教版 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教案设计

湘教版 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教案设计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课程导学】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标准解读:能自己绘制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培养地理实践;利用相关事例阐述地球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

【按图索骥】【知识清单】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分类传播速度传播的媒介共同点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③横波较①②2.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地下④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⑤。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地下⑥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⑦,横波⑧。

3.地球的内部圈层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物质状态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3km2900km岩石构成的⑨外壳地幔上地幔固态下地幔地外核液态、横波不能通过二、地球的外部圈层⑪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外部圈层⑫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⑬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⑭、⑮,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①慢②固体③改变④33 ⑤下降⑥2900 ⑦下降⑧完全消失⑨固体⑩内核⑪大气圈⑫水圈⑬生物圈⑭相互联系⑮相互制约【活学巧练】1.判断题(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2)海洋地壳厚度比陆地地壳厚度大。

()(3)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4)岩石圈就是地壳。

()(5)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2.连线题①纵波 A传播速度慢②横波 B 传播速度快【参考答案】1.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2.连线题①—B ②—A【教材点拨】一、地震波及其应用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古登堡面处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根据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2.寻找矿产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 学案

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 学案

1.4地球的结构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2.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学习重点:1.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学习难点1.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课前预习:1.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

2.界面名称:,。

3.地球的外部圈层有:,,。

4.思考:设计表格来学习该节内容学法指导: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读P25“阅读”回答:①地震波有几种形式②它们传播分别有何特性③它对我们研究内部圈层有何作用(2)读正文回答:①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哪些圈层②每一层都是从哪些方面描述的③设计表格进行学习(一)地壳读正文和阅读回答,并把答案填入表格中:①了解地壳的范围②地壳的主要特征③地壳的物质组成④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分布状况(二)地幔读正文回答:①地幔的范围及组成②地幔的主要特征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地核读正文回答:①地核的物质组成②内核和外核各有什么特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读P27正文部分,完成下列内容:(一)大气圈1、大气的物质组成及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2、大气密度随高度而如何变化,为什么?(二)水圈1、水圈是有水水水组成。

2、按照存在的位置分别为水,水,水,水。

(三)生物圈1、生物主要分布于、、。

2、地球生态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因素是。

总结: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体,地球为其提供生存空间—即自然环境,人类课后训练: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2、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3、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B.地壳的厚度相同C.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密度都相同 D.地壳厚度不均且硅铝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4—6题。

高中地理1.4《地球的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1.4《地球的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 地球的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及其划分依据,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说出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点。

3、通过本节的学习,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对地球的结构有较全面的认识。

【导学提纲】【我的困惑】【释疑解惑】1、重难点透析(1)形象地记忆地球的内部圈层。

填出右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地球内部圈层:A:B:C:D:E:不连续界面:a:b:(2)地球的外部圈层是怎样分布的?各圈层与人类的关系如何?(3)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位于地面和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地壳,它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构成,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固体地球最外的一个圈层,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地面以下60~250千米之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岩石处于熔融状态,该层就是软流层。

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和组成地壳的岩石一起构成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可见岩石圈的范围更大,包含了地壳。

2、典例剖析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达标测评】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A.地壳与地幔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C.生物圈、岩石圈D.水圈与大气圈答案:B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 ABC都可以答案:C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在固体中传播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答案:A4.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5.读下图回答问题。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点,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3·掌握地球各圈层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图表,培养学生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绘图分析掌握地球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训练读图能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辩证的思维观、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求真意识。

2·通过探究地球内外结构及彼此间的关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和正确的全球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观察图像资料,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及热爱地球环境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外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幔及软流层和岩石圈;外部圈层的界线。

【学习过程】:导言: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构成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内部和外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活动与探究】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呢?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含答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2)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深度波速A波B波地下33 km处(大陆部分)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地下2 900 km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1)界面:图中C为莫霍面,D古登堡面。

(2)圈层:图中C、D之间为地幔,C以上为地壳,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温馨提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2.水圈(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分类:根据其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3)意义: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特别是陆地水。

3.生物圈指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情景导入先思考———————xx年4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多次最大震级达里氏6.5级强烈地震,截至当地时间15日凌晨1时,监测到54次余震。

据日本NHK最新消息,目前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950余人受伤。

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提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核心要点掌握好———————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面古登堡面17(全球平均)2 900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应用体验不可少———————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 23 ________圈和○24 ____圈中的生物世界。○ 25 ________ 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材料】
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火山, 当地时间 2010 年 4 月 14 日凌晨 1 时 (北
京时间 9 时 ),火山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
新版 地理 精品 资料
2019.4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特征。
2.了解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①
5.人类已经利用地震波来了解地球内部信息,为什么还要花巨资进行钻探?是否可以 完全脱离地震波?
【规律总结】 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考例探究 1】 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 E 是 ________,F 是 ________;图中分界面 A 是 ________;B 是 ________。 (2)在界面 A~ B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界面 B 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圈层: C 是 ________, D 是________, H 是 ________。 (4)物质状态: D 层________, H 层 ________。 探究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探究材料】
110 千米。⑩ ______________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 ? __________面所包围的球体。根据地震波传播
速度的不同, 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 ____态或 ? ________ 状态,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 ? ____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划分: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 ________圈、 ? ____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2.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的密度迅速下降。
? ____。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
3.水圈:由液态水、 ? ________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 为海洋水、 ? ______ 水、 ? _____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主要可分为○ 21 ________水和○22 ______ 水。
125 公里,岩浆融化
冰盖引发洪水, 附近约 800 名居民紧急撤离。 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 火山灰对航空运
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产生长期影响。
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它到达地表时穿越了地球的哪些内部圈层?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结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 部的信息。 3.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与轮船上的人的震动感觉一样吗?为什么? 4.通过下图探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和联系。
占有大气圈的底 部、水圈的全部和
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岩石圈的上部
【考例探究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②圈层的主体是 ( )
A .河流
B.湖泊
C .冰川
(2)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
A .④
B.②
C .①
(3)③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 .大气
B.水
C .土壤
D .海洋 )
D .地壳 ()
A .瀑布
B .岩石
C.树木、花草
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大气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规律总结】
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
________面和② ____________面。
2.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 ③____________ 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平均厚度约④ ____ 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⑤ ________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可达⑥ ____________ 千米。海
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
3.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⑦ ________和⑧ ________之间的圈层。地幔上层物质具 有固态特征。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合在一起叫做⑨ __________ ,平均厚度为 100~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相互关系
大 气 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 组成的包围地球
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 主 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 环境的重
要组成
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构
地表水、地下水、 处于不间断的循


成的连续但不规
大气水、生物
环运动之中
则的圈层
水等
相互渗透、
生 物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的总
生物及其生存环 境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同构成地球的圈层结构,有人提出:生物圈是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2 个
B.3 个
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C.4 个 ()
D.5 个
A .生物圈
B .水圈
C.岩石圈
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D .③
D .生物
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莫霍 ②古登堡 ③莫霍面 ④ 17 ⑤ 33 ⑥ 60~ 70 ⑦地壳 ⑧地核 ⑨岩石圈 ⑩软流层 ? 古登堡 ? 液 ? 熔融 ? 固 ? 大气 ? 水 ? 大 ? 固态 ? 陆地 ? 大气 ○21 地表 ○22 地下 ○23 大气 ○24 水 ○25 生物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它到达地表时,仅仅穿过了地壳。 2.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